牛副结核病

2024-05-04

牛副结核病(精选三篇)

牛副结核病 篇1

1病原

牛副结核病是牛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我国规定为二类动物疫病, 病原体为副结核杆菌, 为革兰氏阳性的小杆菌, 具有抗酸染色特性。病菌主要存在于病牛的肠道, 随粪便排出, 病菌抵抗力较强, 在外界土壤环境中可存活一年之久。

2发病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牛, 世界各国均有流行, 也可以感染羊、猪和骆驼等动物[1]。本病无明显季节性, 春秋两季发生稍多, 可能与引进种牛有关。本病主要呈散发或者地方性流行, 病牛和带菌牛是主要的传染源, 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菌主要随粪便排出体外, 污染周围环境;也可随乳汁和尿排出体外。动物采食了污染的饲料、饮水, 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乳汁感染幼畜或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幼龄牛感染后, 由于潜伏期长 (可达6~12个月或更长) , 往往要到2~5岁时才表现出临床症状, 期间会持续排出病原菌, 成为传染源。

3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很长, 达数月甚至数年。慢性发生, 单纯感染体温一般不升高, 病牛出现顽固性腹泻、渐进性消瘦。起初为间歇性下痢, 后发展到经常性顽固性下痢[2]。粪便稀薄恶臭, 带泡沫、黏液或血液凝块, 尾根及会阴部常混有粪污, 严重的下颌及垂皮水肿, 随着病程的进展, 病畜消瘦, 营养高度不良, 最后因全身衰弱死亡。一般药物很难控制腹泻, 病程长至几个月之久。

4病理变化

病牛极度消瘦, 黏膜苍白, 主要病理变化在消化道和肠系膜淋巴结, 尤其见于回肠、空肠和结肠前段, 为慢性卡他性肠炎, 回肠黏膜厚增数倍, 形成明显皱褶, 呈脑回状外观[3]。黏膜黄白或灰黄色, 附浑浊黏液, 但无结节、坏死和溃疡。突起皱襞充血。浆膜下和肠系膜淋巴管扩张, 浆膜和肠系膜显著水肿,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如索状, 切面湿润有黄白色病灶, 但无干酪样变化。

5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症状特点及剖检变化, 如病牛长期顽固性下痢、渐进性消瘦, 剖检回肠黏膜增厚, 形成如脑回样皱襞, 药物治疗效果不好, 病程呈慢性经过, 可初步诊断。确诊应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变态反应检查。

取直肠深部的肠粘膜或者粪便中的粘液涂片镜检, 抗酸染色后, 若见到成团成从的红色细长杆菌即可确诊。

用副结核菌素或禽结核菌素进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如果注射部位肿胀程度达到35 mm×45 mm或者接种前后的皮差超过8.1 mm, 判定阳性。但是在接种禽型结核菌素时, 必须排除牛结核[4]。

6鉴别诊断

本病注意与牛结核病和黏膜病区别。牛结核病使用牛结核菌素试验呈现阳性反应, 无副结核病小肠增厚, 呈脑回样变化。

牛黏膜病有口腔黏膜坏死和溃疡变化。

7治疗

有治疗价值的牛可使用链霉素、异烟肼或者磺胺药。一般治疗效果也不甚明显, 最好淘汰病牛, 或者参考牛结核病的隔离饲养培育健康后代的方法。

8预防

本病的主要防制措施是预防, 具体如下。

8.1加强引种的检疫工作

认真地对待引种工作, 引种不慎往往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引进的牛保证来自清洁的牛场, 这是预防控制本病、降低经济损失的有效措施。另外, 不从疫源地引种, 引种应进行严格的检疫, 隔离检疫一个月后无异常再混群饲养。对疫区牛群每年进行3~4次检疫, 淘汰阳性牛, 建立健康牛群。

8.2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 增强牛的体质和抗病力。注意牛的保暖和防寒, 对检疫感染的犊牛要立即隔离, 及早治疗和处理。对污染的环境、用具要用消毒药科学有效的消毒。不要突然改变饲料, 要逐渐的过渡。保持牛舍环境干燥卫生, 减少病原菌的感染。

8.3病死牛及粪污的处理

病牛应隔离到隔离舍饲养, 需要进行剖检时在牛场的实验室进行, 死牛进行焚烧或深埋等处理, 严禁抛于道路两旁壕沟、地沟、池塘, 严禁出售。及时清理牛舍内的粪便, 运动场的积粪也应定期清理, 尤其是雨季, 这样也可减少肢蹄病的发生率。

8.4运动

运动可以增加牛的抵抗力, 强健犊牛骨骼。犊牛出生后1周以后, 让其到运动场上自由活动, 夏季运动避开中午炎热的时候, 以防犊牛中暑。最好每日有1h的户外运动, 阴冷等恶劣天气不要运动。运动场要定期清理粪尿, 翻新土壤, 创造一个干净的环境。

8.5观察牛群

平时要经常巡视观察牛群, 对牛的饮食、排泄等情况要有所了解, 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大群饲养时, 对有问题的牛, 如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 腹泻等牛做好标记, 可在牛背部、腰部用记号笔划上记号或在牛背上撒饲料。

参考文献

[1]宣华.牛病防治手册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2:86-88.

[2]于维军.牛副结核病的研究现状.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 1989, (04) :1-2.

[3]迟志新.牛副结核病的流行与防制.养殖技术顾问, 2014, (02) :148.

牛副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治 篇2

1 发病机理

青年牛感染强尼分支杆菌, 通常是由母畜传染或是接触了带菌动物的粪便。此外, 羊、、骆驼、猪、鹿也可感染。病牛及带毒牛是主要的传染源。此病有一个长达2~6年的潜伏期, 在此期间动物在小肠形成渐进性的病灶, 而且间歇性地向外排放病原体。但并不是所有的感染动物都会经历这个时期。一旦得上此病, 则病原体大量复制、增殖, 并在小肠形成广泛性的病灶, 这也是该病表现出来的临诊症状。

2 临床症状

大多数感染副结核分支杆菌的牛, 一旦出现症状, 则整个牛群可能已经感染。但绝大多数牛呈隐性感染经过, 无临床症状, 发病率低。病牛病初无特征性, 仅见排软便和稀便。随着病情的发展, 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伴随体重下降的严重腹泻。通常, 开始产犊的应激和产犊后2~4周受到影响的牛也会出现腹泻的症状。一般直肠温度、食欲和瘤胃蠕动正常, 有时会出现下颌水肿。渐进性病例体重下降导致消瘦, 并且严重腹泻时会出现泡沫性粪便。一般经过3~4个月, 病牛因衰竭而死亡。

3 尸体剖检

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小肠的下部、回盲瓣处和结肠增厚。肠黏膜表面有皱褶出现。病原体可能就存在于黏膜表面或肠壁切面。

4 诊断

任何引起动物消瘦的疾病都可能与副结核病相混淆。然而, 泡沫性腹泻这一特征可以与同样使体重下降的肝片吸虫病、肝脏疾病、慢性创伤性腹膜炎和营养不良相区别。当一头4岁或更大一些的牛要生产时出现体重减轻或慢性腹泻等症状时, 应该考虑是得了副结核。了解该牧场本病的发病史也是很重要的。粪便抹片染色, 若出现细菌团块则是鉴定此病的最好手段。如果排泄物是间歇性的, 必须进行重复检测。粪便样品最好是由兽医工作者带上手套从直肠黏膜表面直接抓取。即使粪便样品检测阴性也不能排除感染的可能。现在常用PCR技术检测抗原, 但方法同上。在终回肠黏膜表面涂片染色可检测到病原, 在同一段回肠的组织切面上涂片也可检测到病原。

虽然ELISA检测的敏感性会随着动物感染了疾病而不表现临诊症状的情况而降低, 但它仍不失为一种既具敏感性又具特异性的检测方法。PCR可用于乳汁中病原的检测, 而且是一种有价值的畜群屏蔽检测。

在许多国家, 副结核菌素常通过皮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作为诊断疾病的试剂。如果对已感染副结核病的牛皮内注射副结核菌素, 则注射部位会出现肿胀、水肿。如果静脉注射, 则在注射4~8h后使直肠温度上升至少0.8℃。然而, 如果没有其他的诊断测验, 只用这一种方法还是不可取的。如果需要确诊, 则可以取来自粪便、终回肠或肠系膜淋巴结的病原进行培养, 如6~8周后出现阳性结果, 则是不算数的。

对此病, 专家不建议治疗, 因为本病只有到了后期才会表现出临诊症状。革兰氏阴性菌如链霉素的有效抗体已应用于治疗, 但无长期疗效。应用链霉素1周后可能出现腹泻症状的暂时性中止, 此时考虑立即淘汰动物可能不太现实。如果有脱水现象, 采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以减轻脱水, 然后把动物送入屠宰场进行屠宰。

5 防治措施

一般病牛很少进行治疗, 但对于极其贵重的牛也可治疗, 但必须进行隔离。氯苯吩嗪在国外被成功地应用于缓解自然感染牛的症状, 也可单用异烟肼, 按20mg/kg·bw, 口服, 1次/d;利福平按20mg/kg·bw, 1次/d, 或氨基羟丁基卡那霉素A, 按18mg/kg·bw, 2次/d, 分点肌注。利福平不能单独使用, 以免产生耐药性, 以上各种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也只能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 但不能治愈感染和阻止排菌。病牛不能用于产奶和屠宰食用。

牛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篇3

1 病原

该病的病原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副结核分枝杆菌, 大小约0.5~1.5um, 为抗酸小杆菌。该病原在感染的畜禽体内, 主要存在病灶部位, 在肠黏膜和肠系膜淋巴结生长, 在其他部位难以分离到病原。

2 流行特点

牛副结核病主要见于2~5岁牛发病, 病畜和潜伏感染的患畜为主要传染源。病菌主要随粪便、乳汁和尿等排出体外, 污染环境。健康牛采食了污染的饲料、饮水或牧草后, 主要经消化道传染该病。该病也可垂直传播, 犊牛很可能经母体胎盘或乳汁感染此病。该病呈散发性地方流行, 流行速度慢, 潜伏期长, 一般6~12月或更长。牛副结核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但以春秋两季多发。当母牛妊娠、分娩产犊及泌乳期间遇到气侯剧变或者其他应激情况会发生该病。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牛副结核病为典型的慢性传染病, 病牛感染后体温变化不明显, 出现顽固性下痢, 高度消瘦为其临床特征。早期病牛出现间歇性腹泻, 时轻时重, 体温正常, 排出的粪便稀薄恶臭, 并带有气泡和粘液块, 与其他类腹泻疾病在临床症状上不易鉴别诊断, 发病初期经对症治疗后可得到控制。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变为顽固性下痢, 经过几次反复腹泻, 该病对药物治疗不敏感, 营养高度不良, 最后因全身衰弱死亡。后期患牛精神萎靡, 被毛粗乱, 眼窝下陷, 不愿行动, 卧地, 为慢性、卡他性肠炎, 呈长期循环性腹泻, 逐渐出现衰弱、脱水等症状, 高度消瘦。但体温一直变化不大。死亡病牛高度消瘦, 剖检可见空肠、回肠和结肠前段黏膜增厚, 呈褶皱状。病畜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有黄白色病灶。

4 诊断

该病发病初期症状与其他类腹泻疾病, 如冬痢、某些寄生虫病及创伤性网胃炎在临床症状上不易鉴别诊断, 应加以区分。因此确诊该病还应做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及变态反应等实验室诊断。

(1) 细菌学检查。病料一般取肠黏膜或者肠系膜淋巴结。涂片, 经抗酸性染色法对病原菌进行染色, 后镜检, 副结核杆菌染成红色, 其他细菌及细胞浆质等呈蓝色, 常可观察到大小约0.5~1.5um, 呈单个或分枝状排列的小杆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周期较长, 该菌在培养基中生长缓慢, 一般需要几周到几个月后才会有大量细菌繁殖, 因此用此法确诊该病临床意义不大。

(2) 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方法采用补体结合试验 (CF) 、免疫琼脂扩散试验 (AGID) 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等。其中ELISA法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等优点, 是该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良好方法。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主要为常规PCR检测, 用IS900 PCR及, ISMav2 PCR, 多重PCR及荧光探针PCR, 可在分子水平上快速、特异地检测出样品中病原。

(4) 变态反应。可用副结核菌素或禽结核菌素做变态反应实验, 是检查牛是否感染该病的良好方法。

5 防控措施

对该病进行预防接种的疫苗, 可以逐渐消灭净化该病。但疫苗接种后的牛存在结核菌苗素对该病无特效疗法, 因此该病应以预防为主。牛副结核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因此定期消毒牛舍, 避免采食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是防控该病的关键。由于该病对乳牛和犊牛易感性最强, 因此要对乳牛和犊牛加强饲养管理。

对尚无发病的牛场重点防控该病的传入。坚持自繁自养, 引种时不从疫区引进牛只, 对引进牛应进行临床检查及变态反应检查, 如有该病要隔离饲养或淘汰, 防止粪便等排泄物污染环境及用具, 待全部检测为阴性后方可混群饲养。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 定期对圈舍及粪尿, 污染的饲草和垫料进行卫生消毒。

上一篇:开放教学法下一篇:异丙酚复合全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