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

2024-05-07

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精选十篇)

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 篇1

一、目标精简,儿童至上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导航仪和方向盘,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统帅、引领和整合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有些教师总爱面面俱到,总怕学生没有学好。其实,教育的对象是儿童,课堂教学目标要立足儿童,从儿童的需要出发,课堂目标的制定不可过高或者过低,要通过适合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在教学《荷花》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制定教学目标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掌握本课生字词,会仿写自己喜欢的段落。(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感受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在这里,目标(1)和目标(2)既关注了知识目标,又关注了能力目标。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作文起步的时期,让学生随文进行仿写,有助于将语用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而目标(3)则立足于儿童,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读,可以是边画边读,还可以是借助想象来感受荷花的美丽景象。这样,教学目标的确立,既符合新课标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要求,又立足于儿童,成就高品质的课堂教学。

从上述课例可以看出,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既关注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注重整体性,又立足于儿童,关注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可谓是“量身定做”。

二、情境简化,主题突出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师专门设置了一些问题情境、语言情境、媒体情境、游戏情境等等。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运用中,由于语言情境过于冗长繁琐,或者媒体情境干扰因素过多,导致情境教学在课堂中的效果并不理想。针对上述教学现象,教师不妨删繁就简,简化教学情境,直奔主题,以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教学《黑板“跑了”》一课,由于课题本身很具有吸引力,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课题入手,直奔主题,展开课堂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以题目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的设置把学生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见到哪些东西会跑,能说说吗?”在学生说出小狗小猫,汽车等等以后,教师再趁机追问“你们见过会跑的黑板吗?”在学生感到诧异,说出没见过以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黑板“跑了”》一课中,让学生想想,作者为什么会以此为题目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引入下激发出阅读期待,迫切地想一探究竟,进而提高阅读效率。

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根据教学需要,以课题为教学的生发点,创设出了简约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教学,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悟体验,又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轻松地推进语文学习过程。

三、内容简明,素材精当

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素材,特别是选择一些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必要。陈成龙老师曾经指出:“语文学习的真知,就是从语文教材中提炼出来的适合教学对象的有机融合了知识、技能、情感的学习内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会甄别、筛选、取舍,把最有价值的东西传递给学生。

《望月》是一篇语言优美、意蕴深刻的散文。那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是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我”和小外甥的对话及对小外甥的喜爱上呢?还是该选择“望月”呢?这是本课教学在选择上的一个难点。经过对文本价值的深入挖掘,笔者把“天上月,江中月,心中月”作为教学内容,围绕文中对“月亮”的相关描写,领学生品味语言、关注表达、体会意境。这样一来,在教师精心选择的教学素材下,学生集语言品味与表达为一体,情景交融,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深度钻研教材,并且以“望月”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品味语言、习得语言、感悟意境。由于教师的大胆取舍,使学生把握住了文本的学习价值,教学效果显著。

四、流程简洁,板块清晰

陶行知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获最大的效益。”教学流程的设计一定要简洁,做到任务引领敢于取舍、板块清晰,从而使语文教学在简简单单中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教学《石榴》一课时,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笔者简化了一切繁琐的教学程序,主要围绕着课文是如何进行表达的展开。在教师清清楚楚一条线的串联下,学生可以清楚地明白,作者是围绕着“石榴生长地点,长叶,开花,结果,品尝”的顺序来描写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描写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形象的,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针对课文特点,让学生以教材文本为例子,习得方法。教学过程简单明了,有利于学生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落到实处,进而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五、手段简省,返璞归真

在如今的语文课上,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上,各种媒体设备充斥课堂。表面看来,课堂教学似乎热闹了许多、精彩了许多。其实,如果对这样的课堂认真审视,就会发现课堂教学中语文味淡了,学生静默思考的时间少了。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简省一些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真正返璞归真。

在教学《灰椋鸟》一课时,有些教师爱让学生观看灰惊鸟的录像资料,这样教学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引领学生观看录像的时间长了,相应的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学习语言的时间就少了。因此,教学这一课时,教师不妨简省一些教学手段,从学生最常用的朗读入手,通过文本语言中关于灰惊鸟的描述,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壮观、生命的热烈、生命的情感、生命的美好等等,这样的教学简单质朴,既学习了语言,又感悟了语言,使学生经历了一次美好的语言体验之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摈弃了一切外在的教育形式,而从最本真的朗读入手,让学生读得入味、读出情感。在这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收获了学习语文与情感体验的双重感受,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 篇2

摘要:现在的语文味道不浓,语文课的特点在丧失。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回归到学生阅读背诵,回归到学生的人文自悟,恢复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回归;语文素养;阅读背诵

一个农民在犁地时,发现了一枚锈迹斑斑的古铜币。农民以为把古钱币上的锈迹去掉会更值钱,于是就把那枚古钱币打磨得平整光亮,结果这枚价值昂贵的古币变成了一钱不值的铜板。农民哪里知道古钱币的价值正体现在它那锈迹斑斑的“真实”上,失去了这份真,古钱便一文不值。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回顾新课改以来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味课堂中呈现出的那些“迷人景观”:教学评价“百般呵护”、情境创设“千姿百态”、合作交流“百家争鸣”、自主探究“百花齐放”,着实让我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华、虚假与做作,在貌似“完美”的面具下面,我们深究下去,却不难发现,这种“中看不中用”的课是以牺牲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为代价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语文课堂上越来越多地重视讨论,却反而觉得“语文味道不浓,语文课的特点在丧失”。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提问和讨论,是营造氛围和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但体味、揣摩语言和感受形象,求得文本与读者的沟通和共鸣,就不只是课堂上讲讲说说而已,更多的是通过听说读写思的综合训练。在新课程改革中,如果把语文课上得与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等那样,或者按照一个普遍的课堂模式,那就脱离了语文学习的正确轨道,语文的学养性、人文性、情意性这些语文课堂的丰厚内涵也就无法显现出来,必然影响语文学习效率。

一、回归到培养语文素养上

应当承认,当前的语文教学受高考和评价体制的限制,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真”。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宇,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采取以下两种做法:走进教材,让学生体验人文精神,感受生命的活力。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叶澜教授认为,“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语文课堂具有形象性、情意性、动态性等特点,把握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流动的过程,有机渗透生命情感的教育,使生命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展示,在一堂课中显得非常重要。

二、回归到学生阅读背诵上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讲过,他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北大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位外国教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终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了。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叶圣陶先生多次重申“要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在他的《精读指导举隅》一文中,力推“吟诵”。正如诗圣杜甫所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圣先贤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我们当代的有些语文教师却束之高阁,去搞新花样。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口而诵,心而惟”,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己有。一味地读,一味地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幼童牙牙学语,启蒙老师没有什么句法分析与教学模式,不也成功了吗?今天的教师“为讲而讲”,学生“为学而学”,“方法”多样,而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或复习时却知之甚少,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仅是“到此一游”而已。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新课标“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经过多次实验得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

追求实效——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 篇3

一、 准确深入,解读文本

科学的文本解读是上好课的前提,因为解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对文本理性的品味、审视、提炼和研发的过程。教师只有真正进入文本,才能从容驾驭教材;只有建立在准确把握教材基础上的教学,才可能是有效、高效的。文本解读要注重落实“两忌”“两重”。

“两忌”:一忌简单照搬教参。有的教师备课时根本没有自主地研读教材,或只对教材大概浏览,就直接照搬教参,这是懒汉思想。备课时教师应先自己认真研读教材,消化吸收,不要急于看教参,避免用别人的理解来替代自己的研读。二忌“得意”“忘言”。教师研读文本时,要把教学设计的着眼点、着力点放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上,通过关键词句的咀嚼玩味,来引导学生领会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领悟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会语言运用,千万不能只重理解内容而“得意”“忘言”。

“两重”:一重准确把握主题。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教学活动的航标。通过教学,要给予学生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教师钻研教材时,要兼顾文本主题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独特性和正确性。二重梳理筛选,即筛选教学的重点内容。一篇课文训练点很多,教师要学会依标扣本,针对学生实际精心筛选教学内容,关注教学重难点,关注语言训练点。筛选的内容可以包括:难理解的字、词;值得积累的精美句段;有疑点存在的段落;构段方式典型的段落;可进行语言技能训练的段落;能够激发情感、深化认识的文字;可进行文本拓展的生发点。

二、 简化目标,明晰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阅读教学要求得实效,就必须力戒目标制定的宽泛化和随意性,做到合理精简、科学选定,能够体现“课标”的三个维度思想。就一课时的阅读教学而言,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 要关注学生的情趣激发。对每一堂课而言,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结合课文具体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学得投入,学得开心,获得进步感、成就感,这是事关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

2. 要关注语言文字的训练。作为一堂阅读课,教学中要紧紧依托文本,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和温度,特别要在“用”字上下工夫,揣摩、玩味,感悟表达的精妙。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在大海中永生》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替换词语练习,品悟“伴”与“拌”不同的情感色彩,体会人民群众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 要关注学习方法的习得。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掌握了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才算是获得了真知,比如背诵积累的方法、语言迁移运用的方法等。

4. 要关注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应将养成好习惯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并贯穿阅读教学乃至各科教学的始终。比如,正确的读写习惯,应该是教师每一堂课都要注意培养的目标。

三、 精简问题,提炼整合

常言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教师精心设计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统领性问题,引领学生有效地开展读书活动。以下是一位老师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山寺》一课的问题整合:

第一步,出示几组词语:

察访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焦急破败断垣残壁

降临啃 干 粮长年累月

皎洁寻访笔墨砚台

第二步,出示学习要求:

1. 检查、认读上节课所学的词语;2. 用上某行词语,说一两句与课文有关的话;3. 将整个词语连起来想想,用一个字来概括。(学生读书思考,概括出“苦”字)

第三步,进行问题整合。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思考、交流,圈画能突出“苦”的有关字、词、句,读一读,仔细体会,可写下自己的简短体会。

这一环节,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很强,且每一个要求都非常具体,易于学生把握。围绕这样的问题设计,教师引领学生在课文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去揣摩体会、运用积累、内化吸收,最终实现知有所获,情有所感,法有所得,理有所悟。

四、 简化流程,“静”化情境

实效的课堂离不开“沉静的心智活动”,沉静的心智活动离不开静静地读书思考的“场”。如果教学流程过多,课堂场景走马灯似地频繁切换,必然导致课堂浮躁杂乱,造成课堂低效。

“头绪尽量简单一点,课堂尽量安静一点,重点尽量明晰一点,用时尽量偏重一点。”这“四个一点”,强调了阅读教学不要在流程设置上耗时费力,而应尽量简化流程,保持课堂情境的相对稳定,突出重点内容,着力营造读书品悟的浓郁氛围,在学生自主读书上舍得用时,在文本的语言运用上舍得着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 简化手段,轻装上阵

为达成预定的学习目标,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阅读课适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很有必要,但手段永远只能服务于教学目标。所以,阅读教学要确立学生占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追求一种真实、朴实、扎实的教风,脚踏实地地带领学生进行读背积累,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

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1》中的儿歌《秋天到》时,根据儿歌内容,课前用蜡笔画了一幅简笔画,图中只有“大豆”被涂上了绿色。在学生读儿歌的基础上,老师指着简笔画问:“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中只有大豆被涂上了绿色,那么其他景物该涂上什么颜色呢?认真读读儿歌你们就知道了!等会儿我请找对了的小朋友来给画涂上颜色。”在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读儿歌找答案,读书气氛热烈浓郁,不一会儿,教室里就小手如林。运用简笔画这样极其简单的教学手段,老师不着痕迹地进行导读、导背,以读代讲,以读代找,以读练背,既有效地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当堂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学的实效性得以充分体现。这一环节,教学手段简化,问题设计精巧,教学效果显著,匠心之独运,可见一斑!

小学语文教学:呼唤理性思维的回归 篇4

一、小学语文教学缺乏理性思维的具体表现

(一)课堂内容脱离实际

大部分老师都认为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该主要为课本上的内容,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对于课本内容的教学就算完成教学目标,因此,语文老师在课堂中往往只重视对于课本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学生无法将语文生活与实际运用相联系,一味的情感渲染与脱离生活实际是语文课堂缺乏理性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自主学习方式的应用不够充分

在理性思维条件下,老师应该注重课堂中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而不是沉浸于自身的精神世界中。在自主型的学习模式下,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灌输,应该注意对于学生想法与观点的启发,提升学生在课堂中对于理性思维的运用,进一步实现课堂目标。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为学生思维活跃度的提升,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影响。

(三)教学预设与生成产生矛盾

预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大课堂的精彩度,但是缺乏理性思维的运用,往往会导致教学预设与结果产生矛盾,这主要表现两大方面,一方面表现为预设过度,占用了过多的课堂时间,缩短了实际的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生成过度,这会对教学目标的实现造成一定的干扰,并且,影响学生对于重难点的掌握,降低了学生的课堂效率。预设与生成两方面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理性思维的运用导致的,这会大大降低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教学对于理性思维的运用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理性思维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理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课堂内容联系实际

语文课堂不是一味的感情渲染或是道德教育,语文课堂还是需要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才能获得更高的教学质量,即语文课堂不能一味地使用感性思维,应该适当应用理性思维。只有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相联系,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增强学生的自助学习

自主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首先,应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其次,通过必要的思维启发与引导,提升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情况,设置合理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提升在语文课堂中对于理性思维的应用。

(三)合理协调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组成语文课堂的无可替代的重要环节,预设能够为课堂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通过合理的方式,预测学生在课程中的难点,并预想相关的解答。而生成则是指老师在实际课堂中,获得的预设外的延伸。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协调对于理性思维的运用具有很大的帮助,老师需要对课程内容具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对课堂的进展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老师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反应,对课程重难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提升课堂质量。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中,理性思维的应用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理性思维应用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根据理性思维在课堂中的实际运用,对缺乏理性思维课堂的相关特征进行简单的介绍,例如课堂内容脱离实际、自主学习方式的应用不够充分以及教学预设与生成产生矛盾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也对应地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国庆.呼唤语文教学的回归——浅谈技校语文教学的“德育化”倾向[J].考试周刊,2016(33).

如何理性看待高考命题作文的回归 篇5

如何理性看待高考命题作文的回归

作者:汪国旺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03期

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是“时间在流逝”,属命题作文。这是安徽省自2006年高考语文自主命卷以来的6年中,第三次出现命题作文。2011年高考作文题型同是命题作文的省市还有江苏、浙江、天津、广东、山东、湖北、四川,在当年全国17套高考语文卷中,命题作文的比例接近一半。

众所周知,高考之于平常教学无疑是有着“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的。在新一轮课改已走过整整10年历程的今天,面对传统的命题作文在高考中大面积“回归”的现象,不少教学一线的老师深感困惑甚至无所适从,这给开展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和指导高考作文备考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那么,高考作文的命题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嬗变;热闹纷乱的表象背后,高考作文题型的变化究竟呈现出怎样规律性的脉动;广大一线教师又如何坚定课改信念,扎扎实实搞好作文训练、科学指导考生备考: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些探究。

一.繁华落尽 几度转身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考命题作文一统天下的格局基本不变。素有语文“半壁江山”之谓的高考作文,也往往成为一道令广大考生头痛不已的“紧箍咒”——考生普遍担心的便是怕作文“跑偏”。因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些命题作文多是要求站在意识形态的高度来立意,带有浓厚的政治说教与道德拷问色彩,写作更像是千篇一律的思想汇报,如“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7年全国卷),“读巴甫洛夫《给青年一封信》有感”(1980年全国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2年全国卷)等。此类命题作文,考生能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为了获取高分,往往只能背离个人内心真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个性体验,一味去拔高和“升华”。当年那些充斥“高、大、全”人物形象和“假、大、空”思想情感的所谓高分作文,如今看来着实令人难以卒读。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渐入深水期,在经济大变革的宏观背景下,社会生活日益多彩斑斓,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激烈冲突振荡,各种新旧思潮尖锐对立;很多传统的思想观念急需重新审视与定位,落后的思维方式也亟待转变。这些复杂多元的社会因素投映在高考作文中,便是讲求全面分析语料、重视逻辑思辨的材料类作文开始大行其道,如日中天。本世纪初,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家急需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与之相适应,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开始日渐深入人心;而那种以应试为唯一教育目标,严重束缚学生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的应试教育,俨然成了众矢之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及时颁布实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课程标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揭开帷幕并

紧锣密鼓地推行开来。语文教改更是备受关注——审题、立意宽泛,行文不拘一格甚至可以是天马行空的话题类作文,此时闪亮登场,并一度被视为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法宝、对抗“应试教育”的利器而备受追捧,迅速成为高考作文的一道靓丽风景。

但话题作文并未能因此而兴盛多久:题材过于宽泛,淡化审题,不限文体,可随意为文……话题作文的这些优点,也成了它的致命缺陷。因为话题作文在鼓励学生自由、有个性表达的同时,却忽视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忽视了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异化了作文评价的标准,大大弱化了高考作文的甄别、选拔、激励、指导功能。比如2002年全国秋季高考话题作文“心灵的选择”,2003年上海秋季高考话题作文“杂”,2004年安徽北京春招卷话题作文“寻找”,2004年上海秋季高考话题作文“忙”……有人说,此类高考话题作文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能写,而且得分未必会比高中生低——此说并非戏言。

事实说明,少加或不加限制的话题类作文,的确很难反映高中生思维发展的实际水平以及作文训练的真实状况。这种考试与训练“两张皮”的做法,其后果便是直接导致高中作文的训练陷于停顿——考生只需考前“临时抱佛脚”,凭借宿构、套作这些“三脚猫”的功夫来应付足够。于是,一种介于收敛与开放之间的作文样式——新材料作文又再度兴盛,花开遍地;而与此同时,久违了的命题作文也出现渐趋回暖的迹象。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多个课改省份仍在持续不断地努力探索高考作文的命题样式,但总体态势是话题作文日渐衰落,呈“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势;而命题作文又异军突起,与正大行其道的材料作文形成抗衡的格局,让人颇生“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慨叹。

二.精准把脉 掌握律动

就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包括新材料作文)三类主要的高考作文题型而言,这三者究竟在沿着怎样的轨迹进行演进,看似芜杂的现象背后到底有无规律可循?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静止、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这种运动和变化又总是遵循其内在规律而进行。高考作文的命题变化自然也不能例外。纵观高考制度恢复后30多年来全国卷和各省市卷作文命题的状况,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再到如今命题作文的回归,作文题型的稳定同样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虽然几经变迁,或轮转迂回,或相持共存,但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这种变化其实也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首先,高考作文题型的变化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则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最重要手段。“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凡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要事件或发生的重大变

化,都会或快或慢、或直接或间接地投影在语文中,自然也会影响到高考作文的命题。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作文题材内容的选择上,也体现在作文题型样式的变化上。

社会生活对于高考作文题材内容的影响表现得更为直接、快速,如2008年一年里,我国发生了年初南方雪灾、5月汶川地震、8月北京奥运等诸多重大事件,当年的高考作文中便有全国Ⅰ卷(“抗震救灾”材料作文)、四川卷(命题作文“坚强”)、安徽卷(命题作文“带着感动出发”)等多个省市高考作文题材迅速与之呼应。相对说来,社会生活对于高考作文题型变化的影响则不是那么迅速直接,它往往会有一个较长的缓冲期,经过一定的沉积与累聚后才可能显现,如前文所述话题作文冲击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又取代话题作文等,皆是如此。

其次,高考作文题型的变化必须契合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遵循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这是实施一切教学行为、检测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具体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过渡,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基本成熟;同时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发展迅速。这使得他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都明显增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前言中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说,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既是高中作文教学的原点基点,也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依据所在。

同时,高中的作文教学,无论是单篇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结体,还是整个高中阶段作文的序列训练,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和基本要求。2000-2005年前后话题作文的兴起,虽然某种程度上拓展了学生自由表达的巨大空间,但却忽视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只能是昙花一现;而淡化作文的审题、立意,天马行空,随意为文,显然也违背了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因此也注定了衰落的命运。

高考作文题型的变化,深层的其实是理念的碰撞与修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前高考命题作文的趋热回暖,既不是一种简单的循环轮替,也不是一种有限度的“复古”,而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理性回归。

三.扎实训练 科学备考

既然高考命题作文大面积“回归”,其实质是对课改理念的正确领悟与践行,是对作文教学基本规律的自觉找寻与尊崇,那么,广大一线教师又如何来正确开展高中作文教学,科学指导高考作文备考呢?我觉得以下三点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自身应不断加强课改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新课程素养。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自觉更新观念,以全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引,尽快走出迷茫与误区,使自己的作文教学能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其次,教师在开展高中作文教学时,应特别注意要认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研究高中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只有深入了解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全面熟悉和把握教学对象思维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教师才能针对性地设计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目标,避免让学生陷入诸如“为文造情”的尴尬境地。教师还应自觉研究和遵循高中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围绕作文教学的各个基础环节展开认真而踏实的训练。

第三,教师应端正态度,有的放矢,科学指导备考。作文既然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就绝不应成为高考备考的盲区,但教师如果指导不得法,亦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教师自身一定要端正态度,坚决摒弃那种直接猜题押赌的侥幸心理和危险做法,遵循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规律,仔细研究考纲,确定好备考的大方向。在备考的最后阶段,教师应重点帮助学生整理和储备作文素材,充分涵养写作“底气”;同时,根据考场作文的特点,侧重在审题立意的“准确、深刻”上加强指导和训练,培养考生自信的心态和“控场”能力,以求高考中能最大程度发挥出平时作文训练的真实水平。

品德教学,呼唤更多的理性回归 篇6

案例回顾

一位教师执教《假期安全真重要》一课,设计了“独自在家,陌生人在敲门……”这样一个环节。在学生个别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用课件出示了4条安全建议,要求学生以后独自在家时按建议去做。

1.大人外出,孩子独自在家时,要把门锁好;有陌生人来敲门,不要应门和开门。

2.万一应了门,可问他是谁,并假意呼叫大人。

3.不要告诉陌生人任何事情,就说爸爸妈妈在忙其他事情,没空来开门,请他下次再来。

4.如果陌生人还不离开,可以打电话给邻居或者报警。

问题剖析

《假期安全真重要》是浙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防险防害知识,并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像上述这位教师的处理,笔者在不同的教研活动中曾多次听到过。如果纯粹从安全角度考虑,这些建议很有实效,有助于孩子进行自我保护;如果从品德培养的角度考虑,这样的教学则缺乏理性。

1.违背了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这一初衷。平时,我们总是对孩子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说谎话”。如若像上述案例所述,一旦涉及到孩子的安全,我们教育孩子即使听到有陌生人敲门,也要装着听不见;万一不小心应了门,要假装呼叫大人或以爸爸妈妈在忙其他事情没空为由加以拒绝等等。一句话,为了安全,我们让孩子们可以说假话,可以做平时不能做的事。这与我们教育的初衷是自相矛盾、背道而驰的。孩子说谎易,教孩子不说谎难,教说谎的孩子说真话难上加难。为了暂时的身体安全,我们付出的是失去诚信的代价,放弃对孩子美好心灵的塑造。这样的教育,无疑是一种失败!

如果来者是小偷,见无人应门,岂不是正好可以破门而入;如发现有孩子在家,又怎能保证窃贼不狗急跳墙,为防事情败露铤而走险? 2008年4月,小偷曾光顾笔者家,在公安局做笔录时,小偷详细地描述了行窃经过,并坦言之所以敢破门而入是因为敲门没人应,而住在笔者楼上、楼下的两户人家因为有人应门,小偷没敢行窃。现在想来,如果那时孩子正好在家,也正如前四条建议那样去做,结果难以预料。因此,“应门”既是诚信的要求,也是保护自身安全的需要。

2.增加了孩子对陌生人的恐惧感。教师创设的情境是“陌生人……”,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可以那样做。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理解成“因为来的是陌生人,我们不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了防止坏人‘使坏’,我们应该对所有陌生人都采取防范‘坏人’的措施”呢?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我们的孩子势必会产生这个陌生人可能是坏人,那个陌生人也可能是坏人的想法,以致对所有的陌生人都产生怀疑、防备心理,不愿意和他们接触,久而久之对陌生人产生恐惧心理。

小孩子的身心发育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小学低段又是促进其成熟的启蒙阶段。教学的规律是先入为主,如果我们从小给他们灌输“陌生人很有可能是坏人”这样的思想,那么这种思想必定会在孩子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可现实生活并没有这么糟,这个社会毕竟是好人多,坏人少;即便是陌生人,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也是好人。为了防止极少数的坏人而将所有的陌生人都纳入怀疑的范畴,于人于己都不好。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儿童选择在室内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是因为他们对外部世界感到恐惧。英国教育大臣查理斯·克拉克在2009年5月底亲自宣布了这项研究的结果,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调查发现,年纪较小的儿童每天都生活在被陌生人绑架、被恋童癖者性骚扰或成为恐怖主义的受害者的担心中。我想,这是任何一个家长、教师都不愿意见到的。

3.剥夺了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我们的孩子终将踏入社会。在成长的历程中,他们不仅需要与熟悉人打交道,更要与比熟悉的人多得多的陌生人打交道。如何与陌生人沟通,如何在沟通中既了解对方又保护自己,这是一项技能,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体验和掌握。如果我们一味地让孩子为了保护自己而躲避陌生人,或者是期望等孩子长大以后再培养其和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这显然不是上策。正如慈善机构巴纳道(Barnardo)的政策与研究主任麦克尼齐所说:“我们不但未能给予儿童探索真实世界的机会,我们还因使他们对自己的外部世界过分担心,有意地阻止了他们。”正是因为我们的“善意”,才让我们的孩子患上了“陌生人恐惧症”。

4.忽略了熟悉的人可能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在大多数教师或家长看来,孩子要时刻提防陌生人,对熟悉的人的态度则可以不一样。能否把熟悉的人请进家里,课上教师没有提及。也许在大部分人眼里,熟悉的人对孩子来说是比较安全的。可据有关方面调查,对儿童进行性犯罪的嫌疑人中,90%是儿童认识的人。可见,熟悉的人中也有坏人,甚至有些因为有了“熟悉的人”这件外衣的掩护,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容易被家长、教师所忽视,其危害更具隐蔽性。

品德教学,不应只满足于“安全”这一目标的达成,我们更应站在“育人”的高度,从“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这个核心来加以审视。

教学建议

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寻找一个既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又有利于最大限度保护孩子的方法。这个方法,对陌生人有用,对熟悉的人同样有用;对解决当下问题有用,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更有用。就此,笔者认为创设 “独自在家,有人敲门……”这样一个情境更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学生的指导意义更大。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应判断来者是谁。判断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看”,如果有防盗门或门镜,可以隔着防盗门或从门镜看清来者是否熟悉;二是“听”,在没办法“看”的情况下,可以和来者隔着门交谈,从谈话中分辨来者是否熟悉,并借机问清来者的身份。其次是做决定。一般来说,如果来者是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开门让其进入;如果是一般熟悉的人或陌生人,孩子只应门,不开门。具体建议有以下5条:

1.大人外出时,孩子独自一人在家,一定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2.有人敲门,只应门,不盲目开门。通过“看”“听”弄清来者身份。如果是最亲近的人,可以让其入内(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其他爸爸妈妈平时认可为最亲近的人等等);如果是一般的熟人或陌生人,只应门,不开门,让他直接和爸爸妈妈联系,或者让对方留下姓名、联系电话等,待家长回来后再联系。

3.如果是陌生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来者以父母同事、朋友、亲戚等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他等家长回家后再来。

4.如果来者不肯离去或纠缠不清,坚持要进入室内,我们可警告对方让他立即离开;如对方不听劝阻,应高声呼救或立刻报警,同时和爸爸妈妈取得联系。

5.在交谈过程中,不能接受对方的任何物品,和他保持适当的距离,更不能随他外出。

教学策略

1.重理性分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做什么,还应该知道怎么做;不仅要知道怎么做,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凡事做有做的原因,不做有不做的道理。知道了原因和道理,做的时候才能有张有弛,有节有度。要知道其中的原因和道理,理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没有弄清来者身份的情况下,我们不能随便开门。这不是我们不好客,而是自我保护的需要。如果我们不加区分地任谁都可以进入屋内,就会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伤害,我们一般不给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开门。学生明白了这些道理,思想上才不会有太多的顾虑,才能理性地处理好这些问题。

2.重价值取向。儿童所要学习的不是任何一种价值取向的社会生活,而是以道德为其价值导向的。面对孩子,我们的教学要始终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积极引导孩子适应社会,学会应对突发事件,学会生存。

3.重模拟练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技能的形成需经反复的模仿练习。因此,建议教师多组织学生开展模仿练习,让每个孩子都亲身经历“准生活”的过程。比如:教学生交流,试着大声呼救,试着对无理要求直接拒绝,试着遇到危险时拨打报警电话等。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积累识别“好人”“坏人”的一些基本方法。

(作者单位: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浙江湖州 313300)

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 篇7

中等职业数学教学新一轮课改带来诸多新教学理念, 如目标多元、尊重差异、重视过程、讲求合作、关注体验等, 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响应, 也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是繁华背后, 不少数学课特别是公开课、研讨课及示范课盲目追新逐繁, 力求内容上的大全、形式上的新异, 却因教学时间有限, 使课堂教学饱满、臃肿中显现出肤浅、低效, 加之教学调控不力, 导致教者教得辛苦, 学者学得疲惫.因此, 努力让课堂从冗繁走向凝练, 从杂乱走向清晰, 从肤浅走向深邃, 是我们追求有效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简约化的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 是凭借已有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 以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为指导, 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提升, 从而达到审美化、艺术化、高效化的课堂教学境界.通过对情景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等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经济妙用, 除去臃肿的堆积, 剥离繁琐的多余, 追寻形式简约而内蕴丰盈的数学课堂.笔者认为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特质:结构清新明快, 整体感强;素材经济高效, 少而精练;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逼近;教者轻松自如, 宏观把握;学者愉快到位, 学得清晰.

一、简约化教学导入设计的定位

理解教材、处理好教材是实施简约化数学教学的起点也是基点, 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益.中职数学教学具有两个独特性:第一, 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结合性, 注定了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学素材, 以中职生的专业发展作为生长点, 把握和关注课堂的生成性;第二, 中职数学教学与文化性,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再加工、精加工, 将简单、静态、结果性的文本材料, 设计成为丰富、生动、过程化的教学内容, 成为有活力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再创造”活动中, 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进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为学生发展奠定文化素养.结合两个独特性, 在教学设计的加工和开发过程中, 如何努力实现“低投入, 高产出”, 如何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方法的同时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熏染的育人效益, 创建出高质有效的数学课堂呢?核心环节是导入设计.简约化教学导入设计秉着以下三步.第一步, 选材求“精”.教师要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 认真分析学生的岗位专业所需, 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精简浓缩, 所选题材要有典型性和扩张力, 题材的包装要适可而止, 切不可喧宾夺主.第二步, 用材求“丰”.可以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议等方面多做思考, 凸显为学生专业发展服务, 使每一个材料在课堂上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第三步, 组材求“优”.力戒随意组拼素材, 力求将材料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课堂教学结构中诸环节衔接自然, 协调有序, 使之从整体上形成最佳的组合, 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二、简约化教学导入设计案例——《补集》与《函数与数列应用问题》导入设计

1.《补集》导入设计

情境一:桔梗店老板要一休把树林里的树木数清楚, 一休出奇制胜, 用草绳去绑每棵树, 总的草绳数减去剩下的草绳数, 结果就是树木的数量.一休用他的聪明才智战胜了桔梗店老板.

情境二:一家日用品商店, 每月对各类日用品进行盘存, 以确定销售量以及下阶段对日用品进货进行规划.

从上述两个情境触发学生对数学思想的原生态与内核化进行认识, 同时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 用已学过的集合来具体呈现.通过情境的类比迁移, 达成概念生成.

2.《函数与数列应用问题》导入设计

职业角色模拟导入:创立于2000年的宏图三胞主要经营各种电脑、手机、数码及其周边产品, 目前已在国内IT商业品牌中独树一帜.假如你现在是宏图三胞慈溪分公司的财务总监, 为更好地改善市场竞争运作, 试图以策划广告宣传、促销等方式将产品推广到目标客户中.

视频播放宏图三胞的广告促销宣传片, 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

问题1:宏图三胞计划2010年在甲、乙两个电视台做总时间为300分钟的广告, 广告费用不超过16万元, 甲、乙电视台的广告收费标准分别为600元/分钟和400元/分钟, 根据经验甲、乙两个电视台每分钟为本商场带来收益分别为5000元和3000元, 问本商场如何分配在甲、乙两个电视台的广告时间, 才能使公司的收益最大?最大收益是多少万元?

问题2:宏图三胞为了招揽顾客, 有两个讨论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实行打折优惠销售, 所有商品均打9折出售;方案二:实行有奖销售, 每购货500元发奖券一张, 每1000张奖券设一等奖2个, 各奖1000元;二等奖10个, 各奖500元;三等奖100个, 各奖100元;鼓励奖300个, 各奖20元.请你分析对于商店来说, 是打折有利还是有奖销售有利?

问题3:宏图三胞销售某种型号的手机, 该型号手机每部进价为500元, 市场调研表明:销售价为580元时, 平均每周能售出160部, 而当销售价每降低10元时, 平均每周能多售出80部, 而当销售价每提高10元时, 平均每周能少售出10部, 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 作为财务总监, 你将采取降价措施还是提价措施?每部降价或提价多少?

问题4:宏图三胞为了促销, 允许客户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某手提电脑, 价格为每台11500元, 可用以下方式付款:购买当天先付1500元, 以后每月的这一天交付500元, 并先加付欠款利息, 月利息为1%. (1) 在交付1500元后的第一个月为分期付款的第一个月, 问分期付款的第10个月客户该交付多少元? (2) 全部货款付清后, 客户买这台电脑实际花了多少元钱?

三、简约化教学导入设计案例解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和数学思考的深刻程度是衡量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在有限的45分钟数学课堂上, 紧扣教学主线, 精减教学环节, 减少无关干扰, 让课堂变得简约而高效, 是我们领悟解读教材和精心整合教材的一条可行之路.上述两个案例充分挖掘了数学的本质特征, 真实体现了中职数学教学的实际需求.

《补集》导入设计抓住数学思想的核心, 让学生理解全集、补集的概念所需与所用, 为学生熟练掌握补集的简单运算和性质铺设道路;通过浅显易懂的概念教学, 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进行不断的强化.从教学实践中体验到, 精选数学素材, 创设有效情境, 巧妙导入, 为概念教学提供典型的实例, 启迪学生的思维.课堂结构严谨、脉络分明, 呈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变式为主线, 呈现课堂教材的概念深化与思维跃迁的设计理念.在思维素材、思维方向、思维目标上, 减少过多模仿性的机械强化, 大大缩短了学生的思维途径, 提高了思维效益.整段教学简捷明快, 对教材的处理和加工是“寓丰富于简单之中”, 达到了低投入、高产出的教学效率, 实现了简约与高效的有机融合.

《函数与数列应用问题》导入设计抓住了课堂教学的结构主线, 因数列是定义在正整数集上的离散型函数, 与函数有相同的属性, 因此把数列的应用问题整合在函数模块的应用问题内.本堂课的授课班级是财会类学生, 他们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 但是数学思维能力薄弱, 实际应用能力差, 对专业需求、发展需求的内省不够.函数模块的应用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难在应用问题的建模过程.专业生成是学习最直接的动机, 因此本堂课是在认真分析了财会学生的岗位专业所需, 深入了解专业背景后对教学情境进行了高度聚焦.以宏图三胞的促销广告活动为共同的教学情境, 编制问题, 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拉近情境与数学教学的距离, 简化较杂乱的教学内容, 体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以职业角色模拟导入新课, 把握住了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 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 掀起了思维浪潮.接着以教师为主导, 设置一系列“短、平、快”的问题情境, 环环紧扣, 循序渐进, 犹如一串美丽夺目的珍珠, 启发引领着学生在有效简约的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究.直接让学生建立函数模型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有针对性地设置梯度问题, 让学生填写数据表格, 写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式, 最后建立函数模型并完成数量计算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设变量、列条件、建函数、算结果的四步曲, 在反复显现与强化训练中大大降低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难度, 使学生的思维呈螺旋式上升.这样的导入设计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简约化, 又充分显示了中职数学教学强调主动参与、知识感悟和自我习得, 数学课和专业课的相互渗透, 突出发展学生对应用问题的认识, 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理念.数学课堂在恰到好处的丰富拓展中, 达到了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融合统一.

简约教学不等于简单化地、大刀阔斧地“砍伐”教材, 不等于避开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更不等于无视学生的认知规律, 跳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大跃进式地进行教学.课堂“显性的简约”呈现的是教师的教育机制, 需要教师“隐性的丰富”来支撑.

数学课堂永远是一个开放多变的世界, 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的思路, 相同的思路也有着不同的课堂姿态.去浮存真, 寓丰富于简单之中的简约化教学是数学教学的理性回归, 在对具体教材内容的理解、把握、加工、开发、实施过程中, 它的生命力得到了彰显.

摘要: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灵动开放的课堂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但许多数学课似乎又走进了一个新的“大而全”的形式倾向, 特别是公开课上.回顾数学教学的历史与现实, 追思数学学科的特征与内涵, 结合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实施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就简约化数学教学教材实施例谈.

关键词:简约化教学,中职数学,教材加工,导入设计,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郭兴甫.浅谈数学教学中构建问题情境的策略.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中教研究) , 2004 (Z5) .

[3]卞惠石.追求数学课堂的实效路在何方[J].中小学数学, 2006 (6) .

呼唤阅读教学的回归 篇8

一、以人为本,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

过去的阅读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文本中重要的情感因素。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点的肢解,把本来有血有肉的课文生硬地分解成一片片的肉片,让学生去咀嚼,结果学生食之无味。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不断地强化学生的阅读习惯,重视文本的熏陶作用,注重文本的价值。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文本的人文性,去除功利的为了考试而考试,不能为了得高分而失去语文本身具有的文学性和熏陶性。在教学中要通盘考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去思考,发挥其主体性。如学习一遍文章应该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我们应该学习点什么,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样的一个主题。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质疑、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去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以读为主,呼唤阅读教学的本质回归

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学生的读应该成为教学的主体,应该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加深理解,使学生感受美、享受美。阅读不能漫无目的地去读,要读中感知,在教学中不要割裂开来进行肢解,要让学生通读全文从整体上进行感知。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感性认识,避免望文生义。当然,阅读教学中不能通篇平均笔墨,要有重点。对重点的片段,要反复地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心中的情感迸发,进而沉淀成自己的东西,触发心灵的感悟,达到以文悟情,以文悟理的目的。文本都是经过多少年沉淀下来的美文,无论是语言上还是写作手法上,都是上乘之作。因此,在阅读中要抓住其重点段反复地去读,让学生熟读成诵。

三、加强人文教育,让阅读成为学生阅读的家园

文本价值观的理性回归 篇9

一、从“人格征服”回到“形象陶冶”

阅读教学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形象大于思想”。学语文, 不要简单地抽象思想, 重要的是学习语言所表达的形象。

现在许多阅读教学追求的往往是快速切入主题, 提取出一个抽象概念, 然后在上面不停地兜圈子。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执教者多是循着“谈迁的信念是什么”“你觉得谈迁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谈迁说些什么”的单一路线行进。同样, 教学《负荆请罪》, 教师常常带着学生围绕“蔺相如、廉颇是什么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和廉颇的知错就改”“假如你是廉颇你会怎样做”等问题作线性阅读。这样一来, 学生对人物品格的认识过程成了生硬的、呆滞的、概念化的被征服过程, 而不是真正的形象陶冶过程。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要形成什么思想?坚守信念, 守望成功。但是引领学生解读这篇课文不能只是抓住“写《国榷》”这个信念不放, 要引导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形成多幅典型画面:谈迁家境贫寒百里借书, 丢失《国榷》痛不欲生, 一袭破衫艰难跋涉, 满头银发、体弱多病还在灯下奋笔疾书。只有当文本语言化作如此鲜活的画面铭刻在学生头脑中时, 他们才会对谈迁追求人生价值的曲折坎坷而唏嘘、而感叹、而敬畏, 从而在内心深处升华为一座刻骨铭心的人生丰碑。阅读教学就需要这样在学生心目中用语言文字构筑“形象”, 评价这种“形象”的标尺就是: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二、从“无序发散”回到“有序归纳”

文本的主题常常具有多重性, 而且隐含在字里行间, 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归纳整合。如果教学中只是发散而没有归纳, 就既没有深度, 也没有宽度, 更谈不上立体化的丰富。

1. 归纳中见完满。

在《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教学中, “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是文本研读的核心问题。教师应当在学生散点式阅读的基础上, 引导全体学生进行梳理归纳, 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第一, 在小女孩的父亲看来, 爱因斯坦发明了相对论, 极大地推动了科学进步, 从这个角度来看, 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第二, 在小女孩看来, 一个连衣服都不会穿的人怎么能称得上伟大?这是儿童眼中的爱因斯坦。第三, 在爱因斯坦本人看来, 他认为自己并不伟大, 这是爱因斯坦的谦虚吗?不是, 这是爱因斯坦的真诚!最后, 引领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 从科学贡献和人格魅力两个方面, 用比较严谨的语言表述爱因斯坦的伟大, 从而获得对文本价值观的完满认识: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真诚待人、生活不拘小节、幽默率真、富有爱心。所以说爱因斯坦是一个最伟大的人。

2. 归纳中见深刻。

有时, 学生在发散基础上的归纳, 获得的是对文本价值观“深度”的高峰体验。《海伦·凯勒》一文中, “不屈不挠”是中心词、关键词, 是教学的枢纽。文中有两处直接写海伦“不屈不挠”的语段:一是摸盲文, 二是学说话。从她摸盲文的“不分昼夜、拼命、不停、小手指摸出了血”能感受到不屈不挠, 从她学说话的“夜以继日、反复”能对她的不屈不挠加深体验。教学至此, 还不能结束, 因为这还只是对“不屈不挠”的表层认识。教师要对前期的学习进行两次归纳, 从而获得一种阅读的澄明。首先, 文中写海伦在林中漫步、在湖上泛舟、用心去“看”世界, 这看似与“不屈不挠”无关, 其实正是作者匠心所在: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住海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丽世界的想象, 这更能体现她的不屈不挠!进而,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归纳:围绕海伦的不屈不挠, 通读全文, 用上文中的成语, 为她写一段颁奖词。孩子们有感而发, 有材可取, 有词可用, 思如泉涌:幼小的她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与世隔绝, 她暴躁过、失望过、痛苦过, 但是她在爱的感召下用不屈不挠的实际行动写下了生命的奇迹———如饥似渴地摸盲文, 无限美好地“看”世界, 夜以继日地学说话……终于, 她成了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公益事业的代言人、享誉全球的名作家。她是不幸的, 又是幸运的, 她的成功告诉我们:世界为你关上了一扇门, 就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她, 就是海伦·凯勒。

三、从“错位解读”回到“本位认知”

阅读教学需要个性化的、多元化的解读, 但是当错位的文本解读掩盖了文本应有的价值观真相, 而又成为许多教师盲目追求的目标时,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这种带有功利色彩、刻意求新求异的教学如果不迷途知返, 则很可能谬种流传, 贻患无穷。

1. 规避“无中生有”。

《夹竹桃》是一代大师季羡林的散文佳作。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刻意引出写季羡林人生坎坷经历的材料, 让学生比照阅读, 进而得出:夹竹桃就是季羡林的人生写照, 作者写夹竹桃就是在写自己, 夹竹桃身上寄托着作者勇于担当、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品格, 这是一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而且, 执教者对这种文本主题的“深度”开掘颇为自得, 并津津乐道。事实上, 这样主观臆造的探究花费了大量时间, 学生所得仅仅是一种朦胧的、似懂非懂的认识, 仅此而已。面对经典美文, 学生最需要的是对文本自身的品读、积累、运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联系第三节体会作者放下夹竹桃不写, 而是极力铺陈院子中的四季群芳, 以反衬下文夹竹桃的静默和不事张扬;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第四自然段的学习, 进一步体会夹竹桃的韧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感受作者语言的风趣多变、形象传神, 进而深刻领悟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这才是课文应有的价值观。

2. 摒弃“画蛇添足”。

在《少年闰土》的教学中, 一位教师就原著论教材, 认为鲁迅写自己与闰土一起度过的短暂快乐时光只是为了反衬中年闰土的坎坷命运, 以及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于是, 他在教学中不断地引入原作《故乡》中的语句让学生阅读, 结果得到的是“压抑的快乐”、“窒息的自由”。这样容易使学生对文本价值观产生迷茫, 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这位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编者意识。关于《少年闰土》这篇课文, 从编者意图来看, 节选这部分文字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 感受作者和闰土童年的欢乐。从现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来看, 他们与童年的“我”、童年的闰土是贴近的, 是有共同语言的。因此, 教学这一课, 应当以快乐和自由为核心, 通过对“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捡贝”等事件的研读, 自然真切地感受少年的天真烂漫、童年生活的欢愉, 从而产生珍惜童年、享受童年的美好愿景。由此看来, 上述教学中的“画蛇添足”之举应坚决摒弃。

3. 克服“信马由缰”。

一位教师在教学《卧薪尝胆》时, 着力要求学生读出个性, 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于是, 学生有的读课文, 有的查资料, 有的讨论, 读书成果可谓“异彩纷呈”:有的说“勾践战败, 给吴王当奴仆, 就是‘胜者王, 败者寇’”;有的说“吴王骄兵必败”;有的说“勾践夫妇风雨同舟, 患难与共”;甚至有的说“勾践爬上王座的梯子, 表面上是自己的卧薪尝胆, 实质上是将士们的累累白骨”……这样的读书看似精彩, 其实恰恰相反。真正的读出个性应生根于具体的语言文字, 落实于学生的独立思考, 发展于多向的深层对话, 而不能一开始就在形式与内容上信马由缰地拓展。上述关于《卧薪尝胆》的解读有哪个是联系具体的语言文字对“卧薪尝胆”进行的真切感悟呢?“卧薪尝胆”的本质要义被冲淡了, 积极意义被人为地稀释了。教师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的是, 课文的概念已经被偷偷转换, 由研读“卧薪尝胆” (事例) 变成了研读“勾践” (个人) 。这样的教学看起来热热闹闹, 其实仅仅是在课文以外兜圈子。

关注劳动力价值的理性回归 篇10

从资本博弈到劳动力博弈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表明,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 会形成一个从“资本博弈”到“劳动力博弈”的阵痛期, 这一历史的必然目前正在我国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上演。当初, 招商引资拉动了资本的高效配置, 如今, 劳动力的相互竞争正在引发劳动力市场的重新洗牌。“招商引资”的竞争最终创造出资本的超优惠待遇, 而“劳动力博弈”正在引发劳动力价值的理性回归。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成本充欲的国家, 但无可置疑, 又是一个高密度、低劳动力成本的制造业大国。由于岗位稀缺、劳动力资源旺盛, 造成用工成本过低、工人薪酬过低,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真正倾斜和分配到一线工人手中的“红利”却未见提高。

据了解, 雇用一个同样技术等级的信息技术从业人员, 在美国的月薪至少需要4000美元, 而在印度大致在200美元上下, 而在中国一般不会超过180美元。这样的劳动力价值, 对国人的自信心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简单的比对, 表面上看与就业有关, 实际上反映的却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劳动力成本和工人价值极不正常、不相匹配的现实。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工厂”, 最吸引老外眼球的也许就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如此巨大的利润空间怎能不让老外垂涎欲滴?

当农民工的工资终于和大学生的起薪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时候, 或者说, 当大学生的最初工资下降到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的时候, 会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人们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进而制约中国人力资源的升级和国家的发展后劲。从“劳动力博弈”再回归到“资本博弈”是一个轮回, 需要假以时日, 劳动劳动力价值的再升值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呼唤劳动力价值理性回归

一位外资服饰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曾在人才市场上跟笔者形象地描述了自己的用人理念:量材为用, 齐大非偶。选人才最重要的是看他的能力和潜力, 高学历并不等于高素质, 有的时候农民工做的东西并不比大学生差。就企业而言, 首要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 企业最喜欢有实践经验的成熟人才。因为人才都有其强势智慧和弱势智慧, 关键在于怎么用。如果用得合适, 农民工有时甚至能发挥比大学生更大的作用, 而且用人成本更加低廉。就学历和技能而言, 技能对企业的作用更重要。企业需求量最大的就是高级技能型人才。“拥有高学历的技能型人才永远是企业争抢的对象, 任何时候都会抢手”。

海之恋化妆品公司总经理李效亚认为, 几乎所有的老板都是唯能力论者, 谁的能力越强, 给公司带来的效益越多, 谁的薪酬就越高。在薪酬问题上, 员工听老板的, 老板听市场的。说到底工资是人力成本的价值体现, 就是创造财富的能力, 老板花100元购买一个单位劳动力肯定希望它创造更多的财富。目前的大学生一来数量多, 二来在初始阶段实际给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不高, 农民工虽然没多少文化, 但是可以通过体力劳动来创造财富, 既然一部分大学生创造金币的能力小于农民工, 那么工资比农民工低就没什么奇怪的。一份工作如果可以做的人有很多, 那么其竞争力就在于谁的工资低, 谁更能够无怨无悔地付出。

杰稀通培训经理、海归博士栾杰稀则从企业成本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栾博士看来, 没有一家企业喜欢只会黑板上开机器、图纸上造产品的学生。曾经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捧上金饭碗的天之骄子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大学毕业生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职业认知, 别说换专业了, 就是专业对口的岗位也不能很快上手, 对于企业工作目标往往起不到足够的贡献价值, 还需要企业花费很多时间进行上岗培训才能步入正常工作, 而且, 通常职场新人都需要一个和社会磨合的过程, 企业不可能不把这部分成本算上去, 所以, 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往届生而不是应届毕业生。而有熟练技能的农民工则不同, 企业不用再投入培养费用和时间成本, 直接可以创造财富,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学生起薪点暂时低于熟练技工的原因。

WCY猎头公司咨询顾问、著名人力资源专家鸿桀先生认为, 学历不等于能力, 大学毕业不等于就是人才、是精英。高教大众化后, 大学生多了, 形成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 势必会对起薪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据他观察, 尽管“大众化”以后大学生的量得到迅速扩张, 但适用人才的紧缺状况并未得到改变, 就业难和求才难的状况依旧并存。许多行业、许多岗位渴求人才, 甚至高薪求才而求之不得, 因此, 大学生还是应该从中寻找一些启示。

推进大学生素质就业

大学生“回炉”上技校是前几年媒体竞相报道的新闻, 如今这支队伍的规模正在日渐壮大。笔者曾经跟踪过本地一名大学生技工——一所综合性大学机电工程专业的本科生, 毕业后去了一家大型民营企业, 上班没几天就被老板炒了鱿鱼, 原因是动手能力太差。小伙子一气之下“回炉”上了技校, 很快成为当地媒体的焦点。一年后, 小伙子技校毕业, 凭借过硬的技术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去了一家外资企业, 从车间工人做起, 一步一个脚印, 如今已经成为公司技术部的副总, 月薪达到五位数。

在美国、韩国、日本等制造业非常发达的国家, 技术工人的学历高得令人咋舌。在日本, 从事生产制造的一线熟练工人中, 拥有硕士学历者达到40%, 韩国也达到了30%, 这些国家的人才现状告诉我们,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当工人已经不再新鲜。

在大学教授陈林忠看来, 青年失业是一个世界性现象。在高等教育普及度高的国家, 也不是大学生一毕业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近年来, 我国将大学生就业放在促进就业的首要位置, 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扶持措施, 这无疑会对今后大学生就业产生积极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高端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兴起, 会有更多适合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就业意愿的岗位被创造出来。“十二五”期间, 政府将更加重视调整收入分配, 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有望建立, 这对于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就业人群都将是好消息。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周静提出, 大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积极主动寻找就业机会, 根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和社会需求, 适应就业格局和用人机制的变化, 同时苦练内功,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高校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战场”, 应着力完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 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 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增强大学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政府的主要责任则是创造一个有力环境, 使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个因素有机衔接, 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机制。比如建立和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制度, 或者建立高校、大学生和企业三方共赢的合作机制, 确保大学生职前培训规范、有序、可持续!

上一篇:义工文化下一篇:BP神经网络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