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

2024-05-15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精选十篇)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 篇1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102例, 其中男58例, 女44例, 年龄在21岁~83岁。该组患者治疗转归:治愈11例, 好转69例, 死亡22例。

2 病情观察

2.1 密切观察有无颅内高压和脑疝先兆

观察有无喷射状呕吐, 呼吸深大, 而伴有鼾声等, 每日4 h~6 h测血压1次, 除常规护理和病情观察外, 重点观察瞳孔变化。若瞳孔极度缩小或形态多变, 大小不等, 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固定则提示病情危重, 颅内压升高提示发生了颞叶沟回疝, 此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转脑外科手术, 争取抢救时间。

2.2 观察有无继发消化道出血

观察有无呕血、柏油样便、血压下降、脉搏增快、面色苍白、尿量减少等。鼻饲者抽出胃内液体, 观察其性状, 若呈咖啡色, 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鼻饲避免刺激性食物, 以免诱发消化道出血。

3 护理措施

3.1

意识不清的危重患者, 将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窒息。对清醒患者, 做好心理疏导。患者头痛剧烈或伴有肢体瘫痪, 生活不能自理, 很容易产生急躁、忧虑和恐惧心理。因此护士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对患者耐心解释、开导。用热情周到的服务, 细心的护理关怀, 使其感到温暖和安慰。耐心讲解病情的转归及预后, 使其消除顾虑、悲观情绪, 树立自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医疗环境舒适、安静、整洁。

3.2 绝对卧床休息

脑出血患者须绝对卧床休息2周, 过早下床可引发再出血。耐心解释早下床的危害, 训练床上解大小便。

3.3 避免情绪剧烈变化

病初伴有头痛, 若不能忍受者, 适当给予止痛剂、镇静剂, 减少噪声, 减少探视。早期头部置冰袋或戴冰帽。嘱患者放松肢体, 全身肌肉放松, 缓慢呼吸, 避免疼痛刺激而引发再度出血, 同时避免过度高兴、生气、紧张、恐惧等情绪波动而诱发再出血。

3.4 保持大便通畅

因长期卧床, 肠蠕动缓慢而引起便秘, 嘱患者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 定时排便。如大便干燥时可用缓泻剂或开塞露等。一般禁止灌肠, 以免引起血压升高及颅内压增高导致再次出血。

3.5 避免并发症发生

3.5.1 预防褥疮发生。

昏迷及肢体瘫痪者极易发生褥疮。每日定时翻身, 1 h~2 h 1次, 按摩受压部位, 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尿渍。用气垫床或海绵床垫, 减轻局部受压。

3.5.2 预防泌尿系感染。

昏迷患者及尿失禁者易发生尿路感染, 护士每天为患者清洗外阴。留置导尿管者, 每日冲洗膀胱2次, 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 每日更换尿袋1次, 留置导尿管定时开放, 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执行。

3.5.3 预防肺部感染。

昏迷患者痰多时, 及时吸痰。清醒者, 嘱其轻轻咳出。随时观察体温升高情况, 观察咳嗽、痰液性状及量, 对症治疗护理。

3.5.4

并发癫痫, 有前驱症状时, 使其平卧, 防止摔伤, 使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备好吸引器。对极度躁动者, 用约束带, 勿过紧。

3.5.5

恢复期配合针灸理疗, 饮食以高营养、高热量食物为主。

3.6 康复治疗

开展家庭康复护理, 患者出院时病情趋于稳定, 并未达到康复水平, 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 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抽出护士自愿无偿去患者家中进行康复护理指导, 协助家属解决疑难问题。首先对患者及家属做康复卫生知识宣教, 使其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角色转换。恢复期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及语言、智力障碍, 因此, 强调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及护理指导。为了提高患者思维与语言能力, 增强记忆力, 对患者加强脑功能及语言训练, 从发单音节、单字、单词, 认识人、物品名称开始, 做到反复读、反复认、反复对话, 及时表扬, 增强其自信心, 逐渐恢复语言表达能力, 与他人进行正常沟通交流[2]。室内留有一定的空间, 便于患者活动。家属每日开窗通风2次, 用“84”液消毒地面及桌面, 保持一定湿度。教家属学会测体温、脉搏, 量血压等。勤换衬衣, 晾晒被褥, 定期协助患者去户外活动晒太阳。对患者体力体能锻炼从抬腿、握拳、行走、甩臂、抓物练起, 每日早晚练, 随时练, 并逐渐加大活动量, 家属认真协助其锻炼。患者开始很担心自己丧失自理生活能力, 增加家庭负担而焦虑, 常常沉默寡言, 甚至忧伤流泪。及时安慰, 告诉他健康是可以通过锻炼而恢复的, 举一些康复的例子给他听。对其恢复程度给予好的评价、鼓励, 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对健康的全面恢复起到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晓凤, 谢红.蛛网膜下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 2008, 15 (3) :63~64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体会 篇2

【摘要】目的:对本院收治的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望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快速康复。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患者,对其进行全方位护理,并详细记录情况。体会:通过实验发现和探讨对患有高血压引起脑出血病人进行心理上和日常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对其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发现加入心理护理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故而,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日常基础护理以外,也要关注心理层面的护理,这会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身体的快速康复。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护理体会

脑出血疾病属于颅内造血和循环系统异常形成的脑组织类疾病,这种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很漫长,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1]。近年来,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重,脑出血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2]。患者常表现为头晕、头痛、偏袒、失语等。在保守治疗或手术清除后,会留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吞咽障碍等[3]。所以护理工作对于此种病症的康复具有重大意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的预后,现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分析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科2019年5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引起脑出血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男女比例为3:2。男性平均年龄56岁,女性平均年龄62岁。其中21例患者因为长期高血压所形成动脉瘤破裂入院。所有患者均经过CT等确诊。

1.2引起脑出血原因分析

1.2.1高血压引起脑出血的原因

高血压主要导致脑部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表现为脑部小动脉管壁玻璃样变,纤维样变等,使得小动脉局部出现局灶性出血缺血以及坏死,降低了血管壁的强度,韧性,使其出现局部扩张形成微小动脉瘤[4]。在患者情绪激动或者过度劳累,体力不支等情况下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可导致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其中豆纹动脉破裂最为多见,其他依次为丘脑穿通动脉破裂、丘脑膝状动脉破裂和脉络丛后内动脉破裂等。

1.2.2脑血管畸形引起脑出血

比如脑膜动静脉畸形,脑血管畸形等。

1.2.3其他情况引起脑出血

患者常年患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肥胖,情绪暴躁,过度劳累,用力突然过猛均可使脑血压飙升,引起脑出血。

2护理方法

2.1一般护理

2.1.1室内环境及体征观察护理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保证室内的环境的干净,这样使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够心情愉悦,有助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并且保证病房内安静不打扰患者休息。再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体征进行观察。尤其是对于患者的血压、脉搏等症状进行监控,一旦出现发生异常,及时的报告医生,这样有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5]。

2.1.2饮食护理

可以给于一些低蛋白的食物如:鸡蛋、豆制品,进食需缓慢,防止病人呛咳。进食后为患者按摩腹部,调整姿势。若出现便秘可遵医嘱给予导泻药,切忌不可强行灌肠,以免引起颅内压骤然升高造成脑出血。

2.2围手术期护理

2.2.1术前护理:

将患者置于重危病房内,备齐急救药品和所需物品。配合医师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堵塞物及分泌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遵医嘱快速使用药物脱水剂来减轻患者的脑水肿,从而降低患者颅内压,缓解危急情况,为手术做准备。

2.2.2术后护理:

2.2.2.1给予正确的卧位

在术后脑出血患者一直躺在病床上,如果脑出血患者卧位不正确,很容易导致老出一些患者出现压疮等多发疾病。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对于脑出血患者进行卧位护理。

2.2.2.2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对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出现特殊情况不能够患者不能够及时的进行吸氧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迹象,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对于患者的呼吸状况进行监控,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应该采取特殊的急救措施。

2.2.2.3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定期的对于脑室引流管进行消毒处理,并且进行相关的记录,若患者未出现颅内高压(头疼、喷射样呕吐、视物不清)的情况,才可拔除脑室引流管。

2.3

心理护理

2.3.1

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脑出血病人不仅在生理上会造成损伤,很大程度也在心理上承受压力,许多病人对于能否康复,心理上不敢肯定,甚至会产生畏惧的想法,感觉他们的疾病无法被控制,感觉他们的疾病非常危险无法治愈,病人对于自身疾病,产生这种感觉不足为奇,因此我们需要帮助病人们一起去克服问题,比如说为缺乏相关医疗知识或者认知程度不够的病人,我们可以收集一些关于治疗的信息并让患者加以了解,从而使病人能够全方位的了解自身疾病,从而能够接受疾病的治疗,让病人知道最重要的事实,治疗是最为有效的。因此,我们必须帮助患者克服心中的恐惧,并在第一时间内解决

病人的疑虑,让病人不再因为家人和身边的人而感到困惑,对自己术后能被治愈,具有极大的决心。此外,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和患者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解开老同学患者的心结。

2.3.2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住院期间,我们护士应主动与高血压脑出血和高血压引起脑出血患者进行沟通,从怀疑到相互信任,从不沟通到相互倾诉。只有经过这样的发展,一步一步地,我们才能最终与患者结为朋友,平等的与患者沟通,让患者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才可以消除患者从心底的怀疑,所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对于护士尤为重要。首先要积极照顾和护理病人,积极的沟通与患者独处,并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尤其是要学会把握如何与病人进行沟通的技巧,认真听取病人的真实想法,病人的问题认真回答,而不是因为病人觉得自身不了解这些问题,或一些恰当的术语而不了解自身疾病。只有对每个病人的问题的认真对待,病人才能感受到世间的温暖和安全。尤其是对于知识水平低、对周围人有疑虑的病人,要想尽各式各样的方法与他们交朋友,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任程度。

2.3.3鼓励与安慰的作用

患有高血压引起脑出血尿毒症的患者有一种恐惧心理,在心理上承受很大压力,并且患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治疗中花费了很长时间,许多患者觉得自己在治疗中没有被医院所重视,再包括身体上的客观因素,他们非常希望人们能够同情、理解、安慰和鼓励他们,所以我们护士在照顾病人的各个方面,应从始而终把病人看作中心,给予病人更多的尊重与体贴,想尽各种方法做好护理服务,尤其是使用语言不断进行交流和沟通,给予病人鼓励与安慰。

同时我们还应想尽各种方式和手段,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手术的根据和治愈病人应注意的相关事项,这也是鼓励和安慰的表现。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在治疗方面积极乐观的合作,才能保证人体器官的正常功能,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对于脑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加强对于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这样有助于脑出血患者自身进行护理。

对治疗有更好的了解之后,使患者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等疾病有更全面的了解,这样才可以让患者能够配合治疗更加积极主动。

2.3.4康复期的护理

脑出血患者在做完手术以后,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感染,对于自身的病情感到恐慌,这样是非常不利于对于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于脑出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这样有利于解开脑出血患者的心结,从而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再找出一些患者康复期进行相关的护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应该加强对于脑出血患者进行身体锻炼,通过加强对于脑出血患者进行身体锻炼,有助于提高脑出血患者身体质量同时有利于脑出血患者的伤口的愈合。所以在这个时期因该加强对于脑出血患者进行身体锻炼。由于脑出血患者很容易猝死,所以脑出血患者容易感到恐惧,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沟通,并且进行开导脑出血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这个时期,脑出血患者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由于他们不了解自身的病情,所以也会感到悲痛欲绝。这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对于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心理辅导,让他们正确的认识疾病,通过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在脑出血患者应该注重对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这样有利于脑出血患者早日康复。

2.4功能锻炼

2.4.1脑出血急性期以预防为主

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应该加强自身的锻炼,通过进行锻炼有助于提高脑出血患者自身的身体质量,从而有利于闹出血患者早日康复,但是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应该尤其注重锻炼的方式。应该由护理人员进行锻炼指导。脑出血患者再进行锻炼的过程中,对于指间关节,肘关节,踝关节进行按摩时应特别注意,这几个关节为易发生强直的关节,应加强运动。按摩频率为每天四次,每次每个关节各个方向活动6下。按摩患侧肢体可使患侧肢体的肌肉放松。同时也可按摩胸大肌,以减少痉挛性收缩,按摩频率为每天两次,每次持续一刻钟左右。

2.4.2脑出血恢复期以增强患肢的活动为主

脑出血患者进行运动锻炼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护理人员知道的方式进行运动,并且运动量不宜过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使得脑出血患者及时的康复,并且恢复体力。再找出一些患者进行运动锻炼的过程中,主要开始辅助步行锻炼,这种锻炼的方式活动量较小,一般适应脑出血患者恢复时期进行运动。

2.4.3日常功能训练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包括吃饭、穿衣、洗漱、如厕及室外活动等训练,我们护理人员和家属多鼓励患者,帮助其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2.5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2.5.1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定期的翻动将脑出血患者的头,这样有助于保证脑出血患者进行舒畅的呼吸。护理人员对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及时用吸引器将患者呼吸道内堵塞的内容物吸出。并且还应该注重要出血患者室内的温度,防止患者感冒,如果脑出血患者一旦着凉感冒,就很容易导致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

2.5.2泌尿系统的预防及护理

部分脑出血患者泌尿系统很容易会出现问题,所以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因该注意[6]。同时定时为患者更换一次性尿袋,平均为四小时一次。对尿道口与会阴部每日消毒一次。对于脑出血患者的尿量颜色性质的做详细记录。一旦发现异常,应该及时报告给医生,在对于这种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

2.5.3便秘的预防及护理:

嘱咐脑出血患者多吃粗纤维食物,水果蔬菜等。每日需保持两千毫升的饮水量。避免屏气排便,造成颅内压升高,血管破裂。至少三天排便一次。根据患者平日的排便习惯,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脑出血患者便秘的情况,如果一旦找出血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应该及时的给脑出血患者进行服务用相关的药物,帮助脑出血患者进行通便。

应需要特别注意在患者每次便后洗净肛门周围,并保持干燥。

2.5.4褥疮的预防及护理:

由于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以后,会长时间在病床上进行休养,在这个时期很容易产生压疮等多发症,所以护理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预防。我们护理人员定时为患者更换姿势,协助其翻身[7]。在此过程当中应尽量避免推、拉、拖等动作。翻身频率为两到三小时一次。若脑出血患者身体部分有受压发红,可给予温水热敷。若在翻身过程中意外伤到皮肤,要注意消毒避免感染。

2.5.5中枢性高热的预防及护理:

脑出血患者很容易产生发热的症状,所以应该对于这种症状进行预防,一旦发生这种症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用酒精擦患者的额头,这样有助于帮助脑出血患者先降温。并且还可以进行辅助用药,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如果才用以上几种措施,都不能够对于脑出血患者进行降温,应该及时的上报治疗医生,这样有助于减少脑出血患者的生命安全。

2.5.6口腔炎的护理:

病情轻微者可饭后、睡前刷牙,同时饭后可用复方替硝唑或碳酸氢钠漱口;有活动性义齿者应取下保养洁净;昏迷及吞咽困难者进行口腔护理每日2次;张口呼吸者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口腔,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避免口腔炎引起口腔真菌感染或厌氧菌感染造成颅内感染,从而造成新生血管破裂出血。

2.5.7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和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在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饮食方面的问题,很容易会导致脑出血患者出现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和出血的多发症,这是指的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8]。

2.6出院指导

脑出血患者的病程恢复期很长。患者常常因为经济,家庭,时间等因素,在医院没有进行治疗,完成以后就已经出院。因此我们对患者家属进行一定的护理知识宣教是必要的。例如患者回家后的环境,需要安静、通风、透光。患者活动的地面需时刻保持干燥。以防患者摔倒。告知患者家属在家期间需要时常有人陪护患者,应监督患者的生活规律,饮食规律,定时进行康复训练[9]。家属应时刻鼓励并监督患者用药,应该根据医生的叮嘱,积极的服用药物,对于一些禁止食用的食物不进行食用。

3体会

脑出血是一种死亡率较高,致残率位居首位的神经内科疾病,属脑缺血范畴,此类疾病起病急、治愈率低,复发频繁,病死率高,愈后多数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或肢体缺陷,致畸致残风险非常大。脑出血发病常因预警策略不当、发病突然导致预防或干预不理想、缺乏有效循环治疗手段和个体化针对性治疗。在我们医护人员专业的指导和家属的积极配合、患者的努力下,患者出院后回归家庭与社会能力大大提高。功能康复训练的病人18例可独立完成训练项目,9例在辅助下可完成,3例只能完成部分项目。我国对脑出血医疗管理和治疗过程越发重视,脑出血疾病患者的护理探索也逐渐成为重点研究方向。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多出现肢体平衡障碍或语言功能缺失,以视力损伤、偏瘫、共济失调等症状比较集中。运动有助于脑出血患者康复,所以脑出血患者应该加强运动,这样能够提高脑出血患者的身体质量,有助于脑出血患者康复。并且对于脑出血患者进行饮食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身体饮食等一般护理可以为其恢复提供基础,而对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则能够帮助其降低心理压力。我们护理人员使脑出血患者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康复训练,让其在专业的指导下有目的且规范的完成康复训练项目,帮助其肢体的随意运动、语言功能等得以改善或恢复。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也使治疗工作更好的开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应用推广价值。同时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我们护理人员也要充分重视心理护理工作,将心理护理的方式运用高血压引起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中去,这样有助于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自信,对于配合医生治疗起到了一定的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丹,冯丽华主编.内科护理学[M].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13-314

[2]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1-305.[3]刘娟,汪志云,张坚磊,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09-210.[4]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8-461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 篇3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07年3月16日到2012年3月16日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57例,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病情观察、体温调节以及血压监测、颅内压的调控等,护理后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体温、血压、颅内压得以有效的调控,病情得以有效改善,预后明显好转。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各种并发症和感染,增加治疗的有效率,有效改善预后。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干预;预后影响

临床上,脑出血属于神经内科中一种较为常见疾病,从相关调查研究来看其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此类疾病具有发病急且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的死亡。所以需要在患者发病后尽早的进行预防和控制,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从而减少脑出血的各种并发症,增强临床治疗的疗效。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2007年3月16日到2012年3月16日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57例,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了2007年3月16日到2012年3月16日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57例,其中男36例,女19例,年龄在45-81,平均年龄(60.2±3.7)岁,患者入院后经头颅CT以及MRI检查证实为脑出血、脑室出血以及混合性出血等,从患者出血量检查来看,平均为(37.1±4.2)ml。

1.2 方法

1.2.1 体温调节

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加强体温的调节,可采用冰毯或温毯、冰袋、冰帽等方式进行,或输入30%生理盐水进行体温的控制,根据患者情况来决定是否人工冬眠,运用肌松剂。

1.2.2 血压调控

对于颅内高压的情况,可通过药物进行控制,所使用的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硝普钠以及多巴胺、间羟胺等,一般情况下血压控制在160—200mmHg为正常。同时可调节血肿或脑室引流管,配合脱水等进行颅内压的调节,将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1.2.3 气道湿化干预

通过注射器的方式来进行气道湿化,可使用20ml注射器去针头沿气管插管导管壁或气管套管壁滴入湿化液,一般为3—5ml,以后每次1次/h,或视痰液粘稠度追加。此外还可通过持续滴注湿化法进行,具体方法为将湿化液吸入微量泵中,然后用延长管与针头连接于供气管道上持续慢吹入,输入泵速可根据痰液粘稠度进行调节,24h不超过200ml。

1.2.4 锻炼护理

对于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患者,需要根据其病情进行相关的锻炼,指导其进行肢体运动,卧床期间勤翻身、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对于出现关节僵硬或痉挛的患者,多做肢体运动,同时注意保持身体的清洁干燥、勤换衣。此外,对临床并发症及感染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如常见的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消化道出血等,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的上报医师进行处理。

2 结果

在实施对症治疗及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体温、血压、颅内压均得有有效的改善。详细情况见下表1。

3 讨论

脑出血属于内科、神经科中一种常见的危重急症,其发病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为主,从临床研究来看其发病原因较多,如动脉硬化、血管破裂或血压升高都会引起这一病症的发生。在患者临床治疗中需要以患者为中心,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综合护理,以此减少各种临床并发症和感染,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或病死率。在具体护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患者体温、血压以及颅内压的控制,同时指导其进行相关的康复锻炼,积极的和患者进行沟通,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宣传,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从本次研究来看,57例脑出血患者在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体温、血压以及颅内压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肺部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的发生,其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足内翻及足下垂。由此可见,说明有效的康复护理对于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躯体功能恢复都有良好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逐渐恢复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

总之,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康复护理能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及后遗症,提高其整体生存质量,增强患者生存的信心。具体护理干预中需要正确规范的进行血压、颅内压等调控,从而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參考文献

[1] Ohta H,Suzuki E,Hinuma Y,et a1.Effects of hypewxia,glycerol and ventrieular drainage on ICP and CBF in patients withincreased ICP due to CSF circulatory—absorbanee disturbance[J].No To Shinkei,2009,39(3):273-279.

[2] 史忠岚,隋晓娜,.重症脑出血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45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23(2):387-393.

[3] 柴栋,王睿.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9,81:934—936.

[4] 何义芬,廖燕,田永明,等.人工鼻在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J].华西医学,2010,16(2):240.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及康复指导 篇4

1临床资料

本组97例脑出血患者, 男59例, 女38例;年龄49~78岁, 平均61.5岁。手术46例, 死亡21例, 好转 (有不同程度的偏瘫, 说话不清, 吞咽障碍等) 出院37例, 康复出院39例。

2护理

2.1 一般护理

由于脑出血患者发病急骤, 多伴有呕吐、剧烈头疼、昏迷等, 患者及其家属往往心情恐慌, 精神紧张, 医护人员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 对他们的心情表示理解, 让他们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抢救患者生命。急性期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使床头抬高15°处于安静状态, 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以防出血加重。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 积极控制血压, 使血压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使用降低颅内压, 减轻脑水肿的药物, 如20%甘露醇200 ml静脉滴注, 1次/6 h, 输液过程中, 防止液体外渗, 造成局部组织肿胀坏死。急性期, 烦躁不安的患者, 局部肢体用夹板固定;高热患者, 头部枕冰袋, 以保护脑组织;对吞咽障碍严重者或昏迷患者, 急性期采取鼻饲, 以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 并做好鼻饲期间胃管的护理;对能进食者, 防止患者进食过程中误吸, 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对昏迷, 痰液较多粘稠不易吸出的患者, 尽早行气管切开, 并做好切开处的护理工作;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正确调整好各种参数, 并做好呼吸机管道的消毒护理, 防止因使用呼吸机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使用心电监护的患者, 调整好报警极限, 鉴测时间, 防止电极贴片滑脱而影响监护结果。并告知探视人员不要在患者身旁使用手机等, 以免干扰鉴测结果;手术患者做好各引流管的护理工作, 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 患者很容易出现便秘, 能进食者, 劝其多吃蔬菜、水果, 必要时给缓泻剂, 如果导等, 以防大便干结而用力排便引起不测。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预防褥疮的发生。

2.2 特殊护理

脑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机率为80%~90%, 甚至一位患者出现几种不同的并发症, 引起极大重视。现将几种常见并发症的特殊护理介绍, 见表1。

2.2.1 脑疝的护理

脑出血患者主要死亡原因是大量脑出血而引起脑疝或中枢性功能衰竭。本组15例脑疝患者有9例患者在入院时就已发生脑疝。护理关键上 是积极预防脑疝形成, 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 监测颅内压, 如意识障碍加重或躁动不安, 双侧瞳孔不等大, 对光反应迟钝, 脉搏缓慢, 血压升高, 说明已有脑疝发生。如患者身体状况许可, 即可执行手术治疗, 清除出血块, 放置引流管, 保持引流管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 持续氧气吸入, 尽量改善脑缺氧状况, 恢复受压脑组织的功能, 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而引起中枢性衰竭, 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

2.2.2 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

本组97例患者入院后做心电图检查, 有3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改变, 所以对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应常规进行心电监护,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对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 输液时要控制滴速, 控制输液量, 对清醒患者做好健康教育, 保持乐观情绪, 能进食者, 饮食宜清淡, 低盐、低脂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 如香蕉、苹果等, 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大便干燥, 用力排便而引起不测。

2.2.3 肺部感染的护理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由于限制患者活动, 处于平卧位, 特别是病情严重及昏迷患者, 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 易引起肺部感染, 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护理过程中, 要加强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 及时将痰液吸出。并给予雾化吸入, 使痰液稀释而易于咳出。对昏迷患者排痰不畅时, 及早行气管切开, 并做好切口的护理工作, 保持切口清洁, 及时更换敷料, 预防感染。昏迷及吞咽障碍的患者, 急性期进行鼻饲, 防止食物误吸而形成吸入性肺炎。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做好呼吸机管道的消毒工作, 预防交叉感染, 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留取痰液做细菌培养, 选用有效抗生素, 积极控制感染, 防止感染曼延。

2.2.4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患者的一种应急性合并症, 也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护理过程中要积极预防, 监测胃液pH值, 若pH<3.5时, 是出血的危险信号, 应合理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及胃黏膜保护剂, 不能进食者, 对患者给予鼻饲, 以中和胃酸, 保护胃黏膜, 控制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一旦发现出血迹象, 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30 min/次, 观察大便的颜色、量, 做大便潜血试验, 有呕吐的患者, 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 评估患者的出血量, 询问患者有无头晕, 四肢无力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为医生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及时清理血迹和倾倒呕吐物, 安慰体贴患者, 保持患者床周围清洁。

2.2.5 吞咽障碍的护理

本组有2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 一部分患者由于不能进食, 说话不清而情绪低落, 护理过程中, 做好这部分患者的健康教育,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疾病急性期, 采用鼻饲, 做好鼻饲管的护理工作, 待病情稳定后, 针对不同个体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及进食训练。如教患者做伸舌、鼓腮、吹气球等动作, 以训练患者舌肌、咀嚼肌的功能。使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 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 然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3次/d[1]。待患者吞咽功能好转, 鼓励患者进食, 向患者说明尽早进食的重要性, 不仅可摄取足够的营养, 而且能促进疾病的整体康复。最初由护理人员协助进食, 食物的形态很重要, 细烂的最易吞咽, 糊状食物不易误吸, 液体食物易误吸[2]。以流质半流质饮食为主。每次喂食量要少, 以3~5 ml为易, 严防误吸, 每餐200 ml左右。待病情进一步好转, 可由家属帮助或患者自己进食。

2.2.6 大小便失禁的护理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发生大小便失禁的病例不少见, 本组有29人发生大小便失禁。早期行留置导尿管, 并做好导尿管的护理工作, 每天清洁消毒尿道口1~2次, 防止逆行感染的发生。牢固固定导尿管, 防止患者躁动、翻身使尿管滑脱, 定时放尿, 每2 h放尿一次以训练膀胱的功能, 病情严重者记录尿量, 并观察尿量的颜色、量, 警惕有无肾损害发生,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大便失禁者及时为患者清理, 用温水清洗臀部, 寒冷季节严防患者着凉, 以免引起患者感冒, 以加重病情。患者臀下铺油布中单,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严防臀部擦伤及褥疮的发生。

3康复指导

患者好转或痊愈出院时, 护士根据不同病情做好康复指导工作。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 指导患者按时服药, 定时测量血压, 不要随意停药, 定期来院复查。经常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 注意劳逸结合, 适当坚持体育锻炼, 如散步、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保证充足睡眠, 不要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 以低盐、低胆固醇为宜。以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为原则, 切忌暴饮暴食。忌烟酒, 多吃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有便秘者, 可用果导、潘茄叶等缓泻剂。对有偏瘫、说话不清、吞咽障碍的患者, 嘱其出院后要坚持功能锻炼, 按摩患侧肢体, 用健侧肢体协助患肢做伸、屈、上抬、外展等动作, 坚持练习发音, 多与人交流, 练习鼓腮、吞咽等功能, 练习慢慢进食, 嘱其家属鼓励、督促患者练习, 使其尽快恢复功能。定期来院复查, 检查功能恢复情况,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平时注意休息, 防止心脏负担进一步加重。

参考文献

[1]大西幸子, 孙振良.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7, 12 (3) :141-142.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4月~4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关于脑卒中后偏瘫的诊断标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平均年龄(61.38±6.84)岁;对照组男29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47±6.9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药物护理、心理引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① 心理干预

依据患者实际的心理状态和病情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联系,对患者进行疾病健康知识教育,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引导患者主动表达自己,耐心解答患者各项疑问。

② 体位干预

辅助患者摆出利于恢复的体位,如呈仰卧位时,应在患者头下垫枕,同时在肩部两侧以及侧臀大腿处各垫一枕,确保肩关节得到支撑、骨盆得到屈伸。

③ 生活能力干预

帮助患者树立自我护理的意识,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方法和技巧,使患者意识到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引导患者开始进行自我护理,嘱咐患者养成每天记录的习惯;护士定期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和能力进行考核,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自我护理过程中的问题;随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及时修改自我护理方案。

④ 锻炼干预

包括语言功能锻炼,患肢功能锻炼等,针对患者恢复状态制定具体的锻炼方案,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1.3 观察指标

选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对患者的ADL能力进行评定,选用简化Fugl-Meyer(Fugl-Meyer assessment,FMA)运动功能量表[3]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选用生活质量量表(QOL)[4]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即观察组患者ADL能力以及运动能力恢复更显着,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物质状态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脑卒中好发于老年群体,不仅可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极大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脑卒中发病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功能障碍的关键。相关研究指出[5],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致残率,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减少患者病痛。本次研究中,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以及心理功能、物质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着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显着,能够显着提高患者ADL能力、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生活状态,对于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乐芳,周 艳。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8(36):25-27.

[2] 徐 蓉。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14(29):3318-3319,3324.

[3] 李金萍,刘增军,丁海敬,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3(7):747-749.

[4] 汪 莉,张燕燕,张 千,等。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3(10):890-892.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 篇6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量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脑出血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45例。两组脑出血患者均采取神经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非早期康复治疗。观察其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肢体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结果:观察组脑出血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故此,两组脑出血患者进行不同的康复训练,对比患者的肢体运动、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能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脑出血;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2.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10-01

脑出血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高危疾病,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本文研究当中,针对脑出血的患者,在治疗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取得的临床成效是非常可观的,现将详情报告如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脑出血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占23例、女性患者占22例,年龄54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64.36±5.62)岁;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占24例、女性患者占21例,年龄55岁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65.29±5.34)岁。对两组脑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没有明显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研究对比。

1.2 方法

两组脑出血患者均采取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并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内容包括采用Bobath技术、运动学习法、日常生活功能练习等,训练患者的正确肢体摆放、活动关节、双手交叉上举、翻身、坐下站立行走姿势、语言交流和吞咽等训练。

观察组:给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在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神经系统改善稳定后两天进行康复训练。

对照组:给患者进行非早期康复治疗,在患者治疗十四天后进行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及功能测评标准

1.3.1观察指标

根据两组脑出血患者的康复训练时间对患者进行训练,观察两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等,以此作为观察指标。

1.3.2 功能测评标准

分别在开始治疗之前,进行治疗后四周这两个时间段,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测评。使用Fugl-Meyer测评脑出血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满分为0分到100分之间,上肢能力33个项目,每个项目2分,共计66分;下肢能力17个项目,每个项目2分,共计34分。使用Barthel测评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满分为0分到100分之间,共计10个项目,每个项目10分,共计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治疗与康复训练脑出血患者情况的研究数据在本次研究结束后均准确无误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为计量资料,对比方法为t检验;使用例数(%)表示为计数资料,对比方法使用χ?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不同时间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的康复训练之间,对比患者的肢体运动、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分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脑出血患者分别进行康复训练后,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肢体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表现,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故此,两组不同时间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的康复训练之间,对比患者的肢体运动、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到30%之间,此病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其早期死亡率非常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运动障碍等后遗症[2]。

在临床上,非常重视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作为研究的重点之一。药物治疗虽然能对脑出血患者的病情起到一部分的作用,但却不能完全改善患者的病情。早期康复治疗,能够弥补藥物治疗的缺陷,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脑出血患者后遗症的情况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其一,改善肢体运动能力。通过早期康复治疗中的运动学习法,对脑出血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运动训练,包括正常的行走、坐立、肢体活动等,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肢体运动能力[3]。其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通过早期康复治疗中的日常生活功能练习,训练脑出血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吞咽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等,从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4]。在本次研究中,进行康复训练后的脑出血患者,其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而且越早进行康复训练,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越好,从而其肢体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更快,根据结果显示,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观察组脑出血患者,其改善效果要显著优于非早期康复治疗的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能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杨存军,贺爱霞,郝军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998-1000.

[2] 张丽平.小量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24):99-100.

[3] 王淑敏.小量脑出血81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1,07(4):83-84.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 篇7

1 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脑出血患者发病后易发生各种心理障碍, 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甚至造成病情加重或死亡,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康复的前提。

病人的心理特点: (1) 恐惧心理者:对突如其来的偏瘫、失语、头痛等以及对身上的输液管、氧气管、导尿管非常恐惧, 害怕会很快死去。有些患者经数天治疗后病情渐趋稳定, 但患者害怕自己残废给家庭带来负担, 怕家人无力照顾自己, 怕付不起医药费等等。 (2) 悲观失望心理者:这些患者大多是中年人, 有一定的事业基础或正在事业兴旺中, 发病后使原计划破灭, 对前途悲观失望, 甚至失去生活信心, 拒绝饮食和治疗。 (3) 焦虑心理者:这些患者由于缺乏医学常识, 认为患了脑出血治疗时间长, 且不能使身体恢复到患病前的状态, 或家庭经济困难, 子女不孝等因素, 对此患者表面似乎很多平静, 实际上内心苦闷, 顾虑重重, 心神不安, 生活懒散, 食欲减退, 夜不能寐等。 (4) 厌世心理者:患者发病后瘫痪在床, 活动受限, 甚至失语, 自己愿望难以表达, 生活难以自理, 对恢复功能丧失信心, 欲摆脱人生, 表现为拒绝进食与治疗, 易产生过激行为或自杀行为。

2 积极预防并发症

脑出血病人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加之瘫痪, 运动、感觉障碍, 生活不能自理, 易出现多种并发症, 应积极预防, 以减少或杜绝并发症的发生。

3 保持功能位

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是保证肢体功能顺利康复的前提。头抬高15~30°, 侧卧时注意健侧在下, 以免损伤患病肢肩关节, 上臂前伸水平位置软枕上, 掌心向下;两膝微屈其间置适度软枕。平卧位时上肢维持外展外旋位, 其前臂垫一薄的软枕, 使肘关节微曲, 手腕略背伸, 手掌内置一适中的弹力球, 使手指处功能位;下肢外侧垫放软枕, 膝下置软枕使之微屈, 足底置软枕, 维持足与小腿90°, 脚尖向正上, 足呈背屈位。目的防止足下垂, 足内翻, 足外翻, 关节强直, 韧带挛缩等继发障碍发生。

4 功能训练

4.1 肢体功能康复

瘫痪肢体关节若持续4d不活动就可能发生挛缩, 导致继发功能障碍, 因此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被动运动训练, 从床上到床边到下床活动, 循序渐进, 以不疲劳为宜, 时间由5~10min开始, 渐至每次30~45min, 如无不适应做2~3次/d。 (1) 被动运动的方法。肌力在0~2级者, 给予被动运动的方法:按关节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做被动运动, 由简单到复杂, 由易到难, 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上肢活动肩→肘→腕→指关节, 使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下肢活动髋→膝→踝→趾等关节, 使髋膝关节伸、屈、内外旋转、内收外展、足背屈等, 并配合肢体拮抗肌的按摩。在此强调:上肢着重伸肌, 下肢着重屈肌的按摩。对病情稳定者3周后, 可加行坐位训练, 如无头晕不适感, 可每天逐步抬高坐位角度及延长坐位时间, 如能达到保持良好的坐位能力, 就可以慢慢进入下一步 (床边-下床) 的康复训练。 (2) 主动运动的方法。目前主动型治疗性锻炼发展成为偏瘫治疗的手段, 对肌力达2级以上者, 鼓励患者主动运动, 指导病人用意念对患肢发出冲动, 使瘫痪肢体的肌肉收缩, 指导病人用健肢体运动牵动患侧运动。反复训练, 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达到上肢可举起, 下肢可站立和行走。为提高生活处理能力, 可指导病人用健肢替代患肢的方法, 如右侧肢体瘫痪时, 可练习用左手吃饭、写字等;穿上衣时先穿患肢再穿健肢, 脱衣时则相反。训练病人用一只手穿脱衣裤, 使用拐杖及习步车辅助行步等。

4.2 语言训练

语言功能恢复缓慢在病情稳定后要抓住一切机会与病人交谈, 根据失语的类型进行康复训练, 如命名性失语主要为遗忘, 要反复讲出有关事物的名称, 对有文化者可在其接触的用物上贴上相应纸条, 使病人初步学会后再强化记忆;运动性失语护士应着重讲解口型, 多做动作等, 护士应耐心细致观察病人的表情、手势, 尽可能准确判断其心意, 充分利用病人残存的言语能力, 逐步提高基语言表达能力, 从单字、单词发音, 还应指导家属积极配合5出院指导

(1) 脑出血可多次发作, 应经常随诊, 每天测血压, 定期做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如出现肢麻、肢瘫、失语及突然头痛、呕吐、意识改变加重, 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2) 坚持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物, 避免辛辣食物, 戒烟酒, 保持大便通畅。

(3) 体胖者适当减轻体重, 忌食纯糖。

(4) 康复训练过程艰苦而漫长, 或终生伴随, 需要有信心、耐心、恒心, 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1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4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在常规治疗后神志清楚且生命体征稳定,无认知功能障碍,有肢体功能障碍。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2~78岁,平均(72.62±4.55)岁。实验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41~79岁,平均(72.01±4.9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康复期,护士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给予口头健康指导和各种治疗性操作,给予基础护理和生活照顾[3]。

1.2.2 实验组护理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

(1)重视心理护理:在康复护理期间,护士重视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均有伴有较为严重的焦虑和担心。护士的心理护理,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对过于焦虑的患者,护士要安抚其情绪,告知其循序渐进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对不重视的患者,护士要讲解康复训练对患者的积极作用,并提供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对表现好的患者给予鼓励。

(2)加强康复护理早期的按摩:在早期康复训练,要求护士亲力亲为,多与患者接触,对患侧肢体给予按摩,从近到远轻柔地按摩,每次15min,每日两组,并帮助患者被动活动关节,从大关节到小关节[4,5]。在早期按摩中,讲解这些操作的必要性,并与患者沟通。

(3)定期监督患者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的早期,护士要监督患者,观察其康复训练动作是否准确、是否循序渐进,是否完成时间,有无不适等,对期间出现的错误给予耐心的纠正,对患者有疑惑的部分详细解答。在监督过程中,我们还要观察康复训练期间患者是否安全,是否有家人陪伴,有无保护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4)完善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两天相互留电话,发放宣传册,并保持联系。出院后每两周与其电话联系一次,了解其目前情况,并根据健康宣传册内容指导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使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对两组患者出院后4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测量患者肌力。SF-36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共8个维度,包括了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每个维度得分0~100分,取8个维度平均值[6,7]。

肌力评价:使用布伦斯特伦6级肌力评分方法,痊愈:肌力恢复到IV级以上;显效:肌力提高两级以上;有效:肌力提高I级;无效:肌力无变化。

1.4 数据处理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7.0软件包。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为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对比方法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肌力评价结果为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对比方法采用χ²检验。以0.05为检验水准,可信区间范围为95%,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肌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最常见的残疾即为偏瘫,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但是这种功能障碍,可以通过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得以显著的改善[8]。为了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的重视程度使康复训练发挥其最大的优势,我院护士积极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加强康复护理。

加强后的康复护理,是在原有护理工作的基础上,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加护士亲力亲为的时间,多监督完善出院指导。首先,通过心理护理,护士能够首先地了解患者的心理,并建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9],并帮助患者形成对康复训练的重视,使后续工作开展更加顺利。其次,护士的亲力亲为,不但能够让护士与患者有更多的接触,建立更和谐的护患关系,还有助于护士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教会患者家属怎样进行康复训练[10]。第三,对患者的监督,可以督促患者康复锻炼的进展,早期发现其不当之处给予纠正。最后,完善的出院指导,可以将康复护理工作延续到患者出院后的居家护理中,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从本次实验结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加强康复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肌力恢复更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丽娜.48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3):252~252

[2]王艳华.高血压性脑出血置管术后引流管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8):1405~1406

[3]周一敏,蒙剑,张琰,等.针药结合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8):267~269

[4]毛积分,马春梅,吴继全,等.脑淀粉样血管病与高血压引起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4):394~396

[5]张琳琳,陈蕾.神经外科术后瘫痪病人早期肢体康复治疗的护理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5):883~884

[6]吴亚丽,任蕾蕾,廖颖,等.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综合护理措施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1688~1689

[7]江中田.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17):2709~2710

[8]蒲国会,罗媛玲,于大林,等.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1):3778~3780

[9]谢命莲,丁柳.3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306~307

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探讨 篇9

1 临床资料

2008年3月—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2例脑出血患者, 均按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出血、脑梗死诊断标准而确诊[2], 并行头颅CT诊断为脑出血。男20例, 女12例, 年龄46岁~74岁, 平均年龄61岁;均意识清楚, 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

2 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患者因起病急, 病情重, 并伴有肢体功能障碍, 大都存在恐惧和焦虑心理, 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鼓励其面对现实, 正确认识疾病, 介绍与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互相认识, 给患者康复的希望。对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 都要给予由衷的鼓励。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关心体贴患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急性期康复护理

可开始于发病后48 h, 患者意识清楚, 生命体征平稳, 病情稳定即可进行。 (1) 良肢位的摆放:健侧卧位时, 在患者胸前放一枕头, 使患肩前伸, 肘伸直, 腕、指关节伸展放枕上, 手心向下;患侧下肢稍弯曲, 放在健腿前。患侧卧位时, 患肩前伸, 避免受压和后缩, 肘伸直, 前臂旋后, 手指张开, 手心向上;患侧下肢向后呈微屈膝状, 健侧下肢在前。仰卧位时, 头偏向一侧, 肩胛下垫一小枕, 肩关节上抬前挺, 上臂外旋稍外展, 肘与腕均伸展, 掌心向上, 手指伸展并分开;患侧下肢保持中立位, 大腿稍向内夹紧并稍内旋, 脚掌下垫枕或足托板, 脚背翘起与床面垂直, 以防足下垂、足内翻和髋关节内外旋。定时翻身, 每2 h变换1次体位。 (2) 肢体按摩:肢体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 对患肢也是一种感觉刺激。按摩时应由轻到重, 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速度先慢后快, 手法要求均匀、持久、柔和, 力度适中[3]。 (3) 被动运动:可参照健侧关节活动范围来活动患侧, 活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 循序渐进, 缓慢进行, 幅度由小到大, 以牵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及关节周围组织, 多做与挛缩方向相反的运动, 每日2次, 每次每个动作10次左右, 直到主动运动恢复。

2.3早期康复训练

患者病情稳定后一般10 d~14 d可进行康复训练, 包括床上活动、起坐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平衡共济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 要鼓励患者, 增强信心。

3 结果

32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护理, 生活自理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其中27例患者无并发症仅留有轻度功能障碍, 2例发生肩手综合征, 3例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4 讨论

以往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制动, 以仰卧位为主, 极易诱发肌肉痉挛, 在该期进行康复训练的机会较少。我们通过观察护理发现早期进行康复护理, 可以争取康复最佳时机, 预防和减轻关节挛缩, 改善肌张力, 避免各种误用综合征、废用综合征的发生, 绝大多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 对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 可预防残障, 有效地提高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新文.脑卒中后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治疗研究的进展[J].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2001, 2 (1) :47.

[2]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 篇10

1 急性期的护理

1.1 病情观察

1.1.1 严密观察意识状态、瞳孔、体温、血压、呼吸等, 意识状态是判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患者意识障碍加重或出现烦躁不安时, 注意是否有再出血、血压升高、颅内高压、高热或引流不畅等情况;瞳孔变化对脑出血患者尤为重要, 观察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及对光反射情况;如血压呈持续性升高, 应结合其他观察指标分析有无颅内继发性出血;观察体温变化并分析是中枢性高热还是感染性高热, 若为中枢性高热, 药物降温效果差, 副反应多;观察有无头痛、呕吐及共济失调情况, 以及时发现脑疝的先兆症状。

1.1.2 对重症脑出血患者于第1天、第3天、第7天监测血清钠, 血钠异常变化与疾病的预后、出血部位、血糖变化相关, 通过监测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如血钠升高明显提示病情加重。应用监护仪对脑出血患者进行连续脉搏血氧饱和度 (Sp O2) 监测有实际临床意义, Sp O2低于90%时, 立即给患者吸痰, 一般情况下, 吸痰干净, Sp O2可恢复正常, 如患者痰多, 经口腔和鼻腔吸痰比较困难, 而且评估患者短时间内不会清醒, Sp O2难于维持在90%以上, 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Sp O2突然降至90%以下, 立即检查是否为气管导管误入食管或堵塞及脱出, 患者是否出现呼吸衰竭。

1.2 并发症的监护

1.2.1 脑水肿和脑疝

威胁患者生命的病理改变是出血后并发的脑水肿和脑疝。脑出血发病20 min~30 min后颅内血肿形成, 6 h~7 h后出现水肿, 12 h达到中度水肿, 24 h达到重度水肿。出血侧脑半球因周围水肿而体积增大, 向对侧移位, 引起颅内压增高, 影响颅内血液和脑脊液循环, 使脑水肿加重, 并可导致脑疝。对出血量>30 ml的患者, 应做好颅脑手术和颅内血肿抽吸术或微创穿刺清除术的准备工作, 如头部备皮、配血等, 同时注意脑的保护, 给予头部戴冰帽降温可使脑代谢率降低, 耗氧量减少, 有利于脑的恢复和减轻脑水肿。

1.2.2 上消化道出血 (UGH)

重症脑出血可因下丘脑受损导致胃黏膜急性出血, 有报道, 急性脑血管病 (ACVD) 并上消化道出血, 在ACVD各器官损害中发病率为14.6%~51.8%[1]。护理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呕吐物及胃液颜色、大便性状及行大便隐血试验, 确定有无UGH;早期留置胃管, 监测胃液p H值, 当p H<1.0时应使用制酸剂或胃黏膜保护剂, p H≤3.0时应高度怀疑应激性溃疡的可能[2]。同时注意病情的变化, 当患者意识障碍加深、体温持续升高、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眼球浮动或震颤、烦躁不安时, 说明病变累及丘脑及脑干, 提示有UGH的可能。如果患者昏迷加重, 血压及脉率改变, 出现胃液呈暗红色或咖啡色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甚至呕血、柏油样便, 说明已出现UGH, 早期预防性用药可降低其发生率及病死率。

1.2.3 肾衰竭 (ARF)

脑出血发生急性肾衰竭的时间在发病后2 d~11 d, 发生原因多与脑部病变严重程度、药物应用不当、老年人器官退行性改变有关。脑出血发生ARF可能由急性脑出血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 直接或间接影响肾功能, 同时亦可引起其他靶器官的功能障碍, 尤其心肺等靶器官, 造成肾缺血缺氧, 产生大量自由基损伤肾组织所致。定期监测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 必要时查α1-微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 因为这两种蛋白是更敏感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参数, 治疗方面应注意正确应用脱水剂。目前甘露醇仍然是脱水治疗的首选药, 而甘露醇可引起肾中毒, 故临床上主张根据脑水肿程度酌情使用, 而不是机械地定时足量给药, 老年人甘露醇的使用量应较青年人少, 控制在0.25~0.75 g/kg, 每日用量不超过150 g, 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7 d。另外蒋天如[3]报道, 甘露醇单剂量减半应用 (20%甘露醇125 ml) 或每日应用次数减半, 即6 h使用1次改为12 h使用1次, 注入速度不宜太快, 一般以10 ml/min为宜, 间隔时间应用10%复方甘油盐水500 ml, 12 h静脉输入1次, 可减少ARF发生。

1.2.4 再出血

其发生与不良的情绪影响致焦虑、恐惧或激动导致血压波动过大;过早起床活动;过度用力如用力大便、用力咳嗽、打喷嚏等使腹压增高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过度抽吸, 清除速率过快, 血肿腔内压力梯度下降过大等因素有关。观察患者有无烦躁不安或意识障碍加重, 有无头痛或头痛加剧, 有无恶心、呕吐, 注意引流液的颜色和量, 对行微创穿刺引流的患者, 引流液为残存血和血块, 颜色暗红色, 如出现鲜红色时, 应考虑有再出血, 护理过程中注意防范一切可能引起血压或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1.2.5 肺部感染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可分别由不同的因素、不同的细菌引起, 常见的有肺炎球菌性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厌氧菌性肺炎、铜绿假单胞菌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性肺炎、吸入性肺炎等, 每一种类型的感染都有不同的致病菌和感染方式, 均能加重脑出血引起的脑损害程度, 使病死率升高。在急性期抢救过程中, 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阻塞物;加强无菌操作, 医疗器械或用物如呼吸机管道、湿化器、吸痰管等定期进行严格消毒, 避免或减少医源性感染。此外, 加强翻身、叩背, 及时吸痰, 保持口腔清洁, 定期对病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2 恢复期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康复训练指导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恢复期护理的重点。过去认为康复治疗往往从恢复期开始, 但目前的观点趋向于在发病后开始早期康复训练, 并认为康复效果与康复训练开始的早晚有关。吞咽功能训练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h后即可开始进行, 摄食训练在患者吞咽功能有明显好转后再进行。摄食训练前应备好吸引器、氧气、急救药品、纤维支气管镜, 在有急救知识、业务能力强的医务人员严密监护下喂食或指导其自主摄食, 防止误吸、呛咳。对言语障碍者, 采用示教-模仿法进行发音器官的基础训练, 根据失语的不同类型进行不同的训练指导, 要有耐心、信心和决心, 多关心鼓励患者。语言训练应与其他整体康复训练同步进行。对运动障碍者, 实施“三阶段训练法”[4], 正确地进行被动和主动活动, 主张综合性康复加作业治疗等, 训练过程中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 注意患者的情绪反应, 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 避免生气、悲伤、绝望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 使康复训练达到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防止肌肉萎缩、增加关节活动度、最终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边连防, 陈晓红, 李津.急性脑卒中的多器官损害[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7, 17 (11) :656

[2]沈发凤, 陈娟华, 杨晓瑛.脑卒中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症的护理52例[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9) :10

[3]蒋天如.急性脑血管病并急性肾功能衰竭[J].临床荟萃, 1998, 13 (7) :301

上一篇:断指再植组织下一篇:故障排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