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2024-05-11

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精选十篇)

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篇1

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而确定的基本国策。

一、人口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

人的生存与发展是以资源和环境为依托,而资源环境对人口又有一定的容量,超过这个容量,它们的和谐就会打破,必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长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一条“母亲河”。这里适宜的气候,富饶的土地孕育了大量的人口。但是过快的人口增长已使母亲河不堪重负,为了生存,人们只有对资源毁灭性的掠夺,诸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围院建房等现象不断发生,于是出现人与树争地、人与湖争地、人与水争地,森林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泥沙俱下,河床抬高,河道堵塞、疏泄不畅,终至水满为患。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如果覆盖率太低,就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导致环境恶化和多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为了养活日渐膨胀的人口,垦荒种粮砍树换粮,使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同时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恩格思说:“我们不能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20世纪90年代的特大洪水让我们体会到了恩格思这句话的份量,春季的干旱农田得不到灌溉,大兴安岭的自然火灾也同样证明了这句话的份量。

二、人口增长给自然资源带来的危机

(一)人口、土地和粮食。

中国用不到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世界人口,这是一个世界奇迹,但是也体现了中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人口过度增长,不但造成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同时也加重了土地环境的污染。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急速增加,这就逼迫农民高强度,高频率的使用土地,同时大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都造成了大面积的耕地污染和退化。

(二)人口与森林和草原。

人口急速增长,必然需求大量的木材,一方面是对木制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薪材的需求,这种需求驱使人们对森林大量砍伐。据统计,全国140个森林局中已有61个局处于过度采伐状态,25个局的森林资源已经基本枯竭。随着牧区人口的快速增长,草原出现了超载放牧和过度开垦现象,造成草原沙漠化,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例如,黄河每立方米含沙量37公斤以上,长江也达到了一公斤以上。

(三)人口与水资源。

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人口的增长使我国缺水状况更为突出,建国60年来,我国人口增加两倍,这也意味着人均水资源减少了两倍。目前,北京、天津等各大城市已经出现了生产和生活用水紧张的现象。节约用水观念已经提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2.人口增长间接地使水资源总量一再下降,一是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导致“围湖造田”,破坏了地面水;二是人口增长对地下水开采过量,减少地下水总储量,由于超采地下水,一些城市发生了地面水下沉现象。3.人口的经济活动导致了水体的严重污染。目前中国每年的污水排放总量已经达到了620亿吨,这就相当于每个人每年排放40多吨的废污水,其中有近一半的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水体,地下水的情况也与此类似,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综上所述,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相当严重,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可持续发展很难实现。

三、解决人口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从计划生育的宣传入手,把人口、资源、环境的宣传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中,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发展人口文化事业,进一步理顺教育的思路,深化宣传教育的内容,改革宣传教育的方法,拓展宣传教育的途径,提高宣传教育的质量。

(二)从环境保护入手,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树立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思想,尤其对小学生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在农村深入开展环境知识教育,树立爱护周围一草一木的思想。克服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违章搭建,违章采矿的现象。

(三)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实现领导干部的职能作用。胡锦涛同志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必须加强领导、完善机制。要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全面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坚持发挥政策杠杆的作用,加强对重要资源供求的宏观调控;坚持依法办事,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纳入法制轨道”。要把胡锦涛同志的讲话落到实处,就需要有一个素质较高的干部队伍。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

(四)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执法监督。要加强立法。在执法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改革精神,解放思想,努力工作,不能墨守成规。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做到正确执法、文明执法,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我国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述 篇2

【摘要】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性障碍。在对我国人口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人口问题的种种表现,进而阐述我国在人口问题上采取的解决办法。说明重新审视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

关键字:中国人口问题、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

前言

我国人口问题十分严重 ,人口因素很难自发地与社会其他要素相适应 ,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解决了生育率与死亡率不对称性的矛盾 ,解决了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类自身再生产不平衡性的矛盾 ,解决了家庭生育计划与社会适度人口不一致性的矛盾 ,促进了人口因素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协调与可持续性发展。但是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性别比例的严重不对等和老龄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学者和专家针对这个问题作了不少的研究和讨论。

人口安全是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2003 年6 月12 日,在中国人口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口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研讨会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不仅要关注国家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信息安全,而且还要更加关注人口安全”,这是中国学者和中国政府率先提出“人口安全”这一概念,也升华了人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

“ 适度人口 ” 即“最优人口 ” ,指既未“过剩 ”也非“ 不足 ” 的“ 最理想 ” 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一国(或地区)这样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 ,可以使该国(或该地区)获得最大(或最优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

影响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在我国建国初期为什么我国的人口会增长的如此迅速,学者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分为传统观念因素和现代政策因素。

传统观念因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在我们的思想上已经根深蒂固,尤其是一个靠精耕细作的农业大国,多一个人是相当与多一份劳动力,而其中的支出无非是多一双筷子而已。因此产生了人多办事好的传统。

同时,在古老的中国,小农经济与宗族制度联姻,孕育出传统的中国文化――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生育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 “家天下” 的社会, 皇权依赖于族权,国法得意于家法,统治奉行 “独尊” 的儒学, 在 “治国” ,“齐家”两方面都与生育文化密切相关。用孟子的话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这样, 孝也就是 “传宗接代” , 传宗接代, 无子不孝的伦理道德,千百年来形成了人们生育观念的思维定势,已不再是迫于社会群体规范成为个体的自觉要求, 这种生育观为中国人口迅速增长提供了伦理道德基础。

现代政策因素

在现代政策方面影响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 我国建国初期实施按人头分配粮食住房和补贴的政策, 同时人工流产和绝育受到谴责和禁止;第二, 50年代末期马寅初人口理论受到严厉批判, 从此, 人们对人口控制谈虎色变, 噤苦寒蝉;第三, 60年代盛行 “人手论” 径直鼓励人口迅速增加,在 ‘大跃进’ 运动中,人口多被说成是好事。人口越多, 手也越多, 便越可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第四,“文化大革命” 中无政府主义盛行, 人口增速失控, 从1965—— —1970年连续5年创平均增长2.6%的记录。人多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首先是人口流动和分布的挑战。人口数量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但目前的问题并非如何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而是如何让已经生活在国土面积上的人口拥有更好的生活。人口流动和城镇化是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最直接的方式。事实上,我国正在经历着世界上最为迅速的城镇化过程,目前城镇化率为 43 %, 今后 20-30年时间内还将有超

过 5亿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无法阻止的历史潮流, 但我国目前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并没有为农村人口进城做好准备,同时,农村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之后对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挑战。因此, 人口的流动和重新分布是关系中国今后发展的重大问题,国家应该从战略的角度加以考虑和解决。

其次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挑战。我国人口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人口素质的差距仍然很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落后至少 4年。目前, 我国每年约有 20-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各种不健康人群规模巨大,心理和精神性疾患明显增加,地方病患者达 6000万人左右, 智力残疾人达 544万人。2000年 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只有 7.85年,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 4.63%。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 47.6 %。重学历教育轻劳动技能培训问题突出。很显然, 我国的人口素质难以满足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要求, 人口素质低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文明与和谐和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

第三是人口加速老龄化的挑战。中国目前虽然还不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国家, 但老龄化的速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到 2017年, 中国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 10 %, 达到 10.42 %;2025年达到 13.59 %;2030年达到 16.59 %;2035年会 20.13 %%。人口加速老龄化会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加大消费性人口比重,增大劳动力成本,降低储蓄率, 并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第四是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的挑战。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减缓,但目前仍然处在劳动年龄人口最为丰富的时期。考虑到城镇化的影响之后,我国目前仍然需要每年为近2000万左右的城镇新增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到 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 8.3亿人, 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 5000万人,但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 40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缺口将继续存在。同时, 劳动力供需之间的不匹配现象日益突出, 一方面是对生产性人员的巨大需求无法得到及时的满足, 另一方面则是高校大学毕业生越来越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结构性失业问题不断加剧。日益加剧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不仅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且也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严峻挑战。

第五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挑战。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大多数省区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一直居高不下, 2009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9.45。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工选择性别的结果。持续升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必然会对将来的婚姻和家庭形成严重冲击,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是要逐渐改变人们对男孩的性别偏好,消除性别不平等,提高妇女的地位。

计划生育——人口问题的良药?

一、政策成果

中国人口出生率在 1970年为 33.43, 2002年下降到12.86;自然增长率在 1970年为 25.83, 2002年下降到 6.45; 妇女总和生育率在 1971年为 5.4 ,200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有 1.22。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低年龄组人口的漏报可能使这一数字低估了实际的生育水平,但考虑到漏报因素后,2000年的总和生育水平也不可能超过 1.8。

二、政策的负面影响

由以上可以看出计划生育政策为我国的人口控制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在政策实施30年后的今天,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计划生育政策而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的问题。

(一)独生子女政策及其现状

学术界也广泛展开对独生子女现象的不同领域、不同程度的研究:风笑天教授曾根据统计数据把我国独生子女人口的发展经历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9 年到1984年,这六年是独生子女人口增加最快的时期,年均增加独生子女约440 万,1979 年时为610 万,1984 已达2817 万;第二阶段从1985 年到1989 年,这五年是独生子女人口增加最慢的时期,年均增加独生子女仅为150 万左右,远远低于前一阶段;第三阶段是从1990 年到1994 年,这五年年均增加独生子女约220 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指出,未来的家庭将是倒置的金字塔型。截止到1995年,我国累计独生子女数达到8000 万人;到1997,累计独生子女数达到8800 万。城市多一点,农村少一点。今后,中国没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人群会越来越多。按照中国现行的独生子女政策,未来的中国城市会形成相当多的“421”家庭:四个老人,一对父母,一个子女。

(二)独生子女比例过高给人口安全带来的隐患

中国疾病监测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指出,全国每年大约四千万中小学生遭受各种意外伤害,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儿童死亡占儿童死亡总量的26.1%,并且这一数字在以每年7%

~10%的速度上升;翟振武根据1990 年的全国生命表推算认为全国独生子女家庭中至少有432 万家庭的孩子在25 岁之前夭折,有968 万家庭的孩子在55 岁之前死亡;桂世勋教授认为至少有8%~9%的独生子女在55 岁之前因患病或其他原因非正常死亡; 个人建议与意见

虽然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给我们的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下负面的影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让这些滞后的因素尽量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那么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做一些什么是来控制或者弥补它产生的负面影响呢?

第一,人口政策要遵循人口发展规律。任何政策都应遵循客观规律,人口政策也不例外。我们在制订人口政策时,既要考虑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也要考虑人口自身的协调发展,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口结构合理,比例协调。年代实行的“一孩化” 政策,不仅没有达到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的目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人口结构的不协调。作为一个人口高速增长的国家,要在短时期内扭转这种趋势,必须考虑人口增长的惯性,考虑国民的可承受能力,使之 “软着陆” 才是最佳选择。

第二,人口政策要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我们在制订人口政策时,首先应关注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口与资源发展的关系、人口与环境发展的关系。但是,我国 年代以来实行的人口政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只有人口生育政策的内容,没有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人口政策的这一缺陷,给随后出现的生育以外的人口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困难。

第三,人口政策要有科学的人口理论为指导。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政策,就没有科学的行动。在我国,人口理论的研究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在理论与政策的关系上,不是政策依据理论来制订,而是理论为现行政策服务,为现行政策找根据。独立的、理性的理论研究和思考较少。马寅初的 《新人口论》 受批判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人口理论从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销声匿迹,很少有人研究或发表人口理论的文章。马寅初和《新人口论》平反后,人口理论研究得以繁荣,但又基本上形成了一边倒的倾向,不同的声音很少。有的文章脱离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不负责地宣称中国的适度人口是 9亿,甚至 6亿,好像中

国的人口问题就是控制生育问题,而且越少越好。— 年间实际工作中出现的 “一孩化” 政策,与这种理论氛围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1、黄宏,郭凤海,“50年代以来我国解决人口问题得失的再评价_兼评一种流行的人口问题历史观”,《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陈雯,何雨,“独生子女_我国人口安全视野中不容忽视的焦点”,《青年探索》

3、穆关宗,“我国人口政策应如何走”,《中国社会科学报》

4、李红梅,“中国的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导报》

5、张车伟,“我国人口问题性质的转变及其新挑战”,《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一期

6、杨桓国,“历史地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政策及其演变”,《江西社会科学》

7、王晶,师吉,“论计划生育政策对实现福利适度人口的意义”,《人口学刊》2010年第1期

8、金小桃、周海炜,“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新时期人口问题综合治理”,《人口学刊》2007年第3期

9、唐兆明、吴绍礼、谢正峰,“21世纪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前沿论坛》

10、王国强,“关于完善我国人口政策的思考”,《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1月 第1期

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篇3

大庆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然及制度等原因造成了一些严重的问题,最关键的是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只有解决了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其他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1 资源型城市人口生存与发展存在的特点与问题

1.1 就业率下降,居民生活面临众多困难

1998-2004年全市GDP增幅均在8%以上,而就业增幅1998年为2.5%,1999-2001年连续三年负增长,2001年降至-6.54%。在体制转轨、资源锐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增多,职工生活面临众多困难。2004年城镇居民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人口为75165人,占城镇人口6.2%。

1.2 人才外流,低学历子女留守,人口素质难以提高

大庆市近年来每年送走大专以上大学生6000多人,回来的不到10%。而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油田企业又不得不招收大量职工子女到企业工作,招收的这部分职工子女中,低学历、素质相对低下的人员占绝大比重,影响了整体人口素质的发展。

1.3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威胁居民的安全

受石油勘探开发影响,大庆市草原“三化”面积达到84%,油田开采区植被破坏面积达到95%,在大庆西部形成了5000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漏斗。2003年干旱的时候,远隔几百公里以外的农村都限制农民从自己家里的水井中往外抽水,原因是大庆受不了要塌陷。2005年7月大庆市林甸县发生了5.1级地震,震中位置正好在含油最丰富的区块上。

1.4 群众上访率高,影响社会稳定

资源型城市由于国有企业占经济成分的比重大,随着资源的枯竭及国有企业的转制,引起了一连串的问题,造成群众上访次数增加。当前资源型城市引起群众上访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资待遇、补偿金、公积金、采暖费、社会保险等问题;二是工伤及离退休职工医疗费、养老金待遇问题。三是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这些问题是否能妥善解决,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

2 解决资源型城市人口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对策

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枯竭城市人口发展问题,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人的生存与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1 坚持以人为本,把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人口安全纳入宏观决策

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枯竭城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矿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1.2 注重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议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低保给付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另外,“大集体”职工过去与全民所有制职工同在一个工矿,甚至相互轮岗,但是集体职工待遇与全民职工差异很大,考虑到矿区集体职工的特殊性,建议在资源型城市将矿区集体职工参照全民职工待遇,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体系中,以完善资源型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1.3 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发展

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切实落实对计划生育家庭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各项奖励优惠政策措施。以计划生育独生子女12年义务教育为突破口,探索建立12年义务教育制度,增加下一代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职业培训,鼓励劳动力外出就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和文化素质,从而适应经济转型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1.4 建立持续发展机制,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对资源枯竭城市给予优惠税收政策。

参照外商投资企业政策,对新办企业实行“免二减三”政策,以吸引社会资金在此兴办企业,提高转型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就业率。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实行增值税转型试点范围由现有的8个行业扩大到在资源枯竭城市国家鼓励类或有比较优势的其他行业;对下岗、失业人员在本地创办的企业可以考虑免征各种税费。

鉴于这些城市财政十分困难,建议给予国税返还政策。

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发展接续替代产业。首先,国家建立全国矿山转产基金,用于衰退期矿山的转产补贴。与此同时,建立资源综合利用专项基金,用于区域内资源综合利用。第二,国家为矿业产业、技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金融信贷支持,把矿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中,并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第三,为了培育新的替代产业,在金融领域,利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股改时机,消化银行历史遗留的不良贷款包袱。搭建国家开发银行信贷操作平台,为经济转型重点项目提供贴息贷款。第四,国家可以统筹建立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保证投入,推动矿业城市生态环境的彻底改善,促进资源型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地理科学》2006年 08月,臧淑英,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以黑龙江省石油城市大庆市为例;

[2]《大庆可持续发展研究》2007第2期,杨明杰,依靠技术创新,创建“百年油田”,实现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3]《福建地理》2003年第3期,郑新莺,论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4]《西部观察》 2003年 第7期,汪慧玲,资源型工矿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篇4

(一) 人口、资源与环境整体发展不协调

当前, 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其消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人口与经济之间的不协调发展关系, 主要表现在人口总规模急剧膨胀和劳动力适龄人口数量庞大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 主要表现在随着经济产值增加, 加大了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 使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不断受到削弱和破坏, 已出现了某些重要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 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日益严重的污染和自然生态持续恶化。从另一方面来看, 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

(二) 长期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粗放的发展模式, 加剧了资源和环境问题

我国曾一度出现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畸形发展观, 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使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自然资源不断受到破坏, 资源基础持续削弱, 一些主要自然资源已出现严重短缺, 生态环境的保障程度下降,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同时,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 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配套措施不到位, 使得中国资源、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及土地污染日益严重, 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野生动物、植物品种数量不断减少, 濒危及面临灭绝的物种数量急剧增多。

(三) 我国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观念落后、方法简单、手段单一

我国在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的问题上, 长期以来一直是处于被动状态。只有当问题出现以后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而在事先的预防和过程控制等环节较为薄弱。在控制方法和手段上, 也往往以行政性的、惩罚性的为主, 较少采用市场手段、经济手段和鼓励引导手段。并且由于产权不清、收益权不明晰等方面的原因, 使得治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的问题往往只是中央政府的行为, 地方政府缺乏主动性, 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故意包庇甚至纵容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

二、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 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进一步规范和推广绿色GDP考核办法

循环经济和绿色GDP考核办法是当前国际较为流行的实现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考核方案。我国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 加以研究和推广。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是运用生态学的规律而不是运用机械论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的。它打破了传统经济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生产模式, 倡导“资源→产品→再资源”的反馈式经济发展模式。在推广循环经济的同时, 我国还必须以绿色GDP为考核全国和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 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 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协调发展的思想和要求。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 就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 负面效应越低。因此,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应当积极推广。

(二) 建立以金融手段和市场机制为主体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体系

通过市场机制强化环境管理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方式, 市场机制的主要手段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税费、排污权交易、押金退款制度、财政补贴、处罚制度等。在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手段选择上, 我国应两手并举, 双管齐下。首先, 我国应该从税收、信贷政策、财政支持等方面, 对于积极主动地推进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组织、团体、企业和个人给予优惠政策, 以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组织、团体和企业主动地推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次, 中国应加大对破坏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组织、团体、企业和个人以严厉的经济惩罚。这种惩罚不仅仅是罚款, 还包括财政性惩罚, 如税收上的重税, 取消信贷和财政支持等等, 迫使其主动走上规范发展之路。

(三) 依靠协调发展技术创新, 调整产业结构, 建立和谐的国民经济体系

我国应当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技术创新,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立足国内自身技术实力, 积极引进国外适用的先进技术。要抓住当前全球推进协调发展的契机, 通过开展广泛地合作, 从国外引进一批与环境保护和协调发展相关的技术, 实现技术创新的跳跃式发展。 (2) 继续大力推动建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 构筑科技与经济相结合, 适用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创新体系。 (3) 完善技术市场,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让和产业化;增加科技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减少发展对资源与环境的依赖性。

三、结论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富有时代特色又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本文对此课题作了粗略的探讨, 期待能对具体实践有所裨益。

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然后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篇5

作者:包钢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2

刊 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002

期:003

分类号:F061.3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山西;人口问题;可持续发展;对策

摘要:

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篇6

【关键词】 人口结构;影响;发展战略

人口结构,是指某个历史时期内,在某个经济地域中,某一人口总体内,各个组成要素的比率构成、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一般我们按照某一人口总体中构成要素的不同,将人口结构分为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自然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社会结构则较复杂一些,通常可分为人口的文化结构、职业结构、地域分布、婚姻家庭结构、劳动力资源结构等。人口结构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因素作用的结果,也对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经济、文化、政策等发生反作用。

一、我国农村人口结构的现状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性别比例失调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扭转,人口综合统筹管理任务艰巨

据人口统计资料数据显示,农村婴孩的性别比要高于全国婴孩的性别比,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资料:2004年我国城镇人口性别比为109.98,乡村人口的性别比为124.72;2007年,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69,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30.19,远远高于正常的人口性别比。在成年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2.4%,女性人口占47.6%,男女性比例的失调对社会经济运行、社会安全、社会发展都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2.从年龄结构看,农村人口结构正处于有利于经济、社会等项事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

“人口红利”是指由生育率下降导致社会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人口的增长,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少儿和老年抚养负担还相对较轻,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社会发展非常有利的人口年龄结构黄金时期。从2000年到2005年在我国15~64岁这一劳动年龄段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率一直维持在70%以上的比例,2004年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高达71%。

这么巨大的劳动力规模使得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一直处于世界劳动力价格的低位,劳动力价格的低廉和劳动力的充足供应,十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面对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未来20年持续的人口红利期,社会必须要为不断增长的世界罕见的高比例的劳动人口提供就业,不能不说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考验。

3.中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专业职业技能差,就业结构不合理

在广大农村,高中以上学历人口和有一技之长的人口占整个农村人口的比例很低。据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所显示:以湖南为例,农村地区有一技之长的人口比例只有8‰左右,从事农林牧渔等传统农业的人口占农村在业人口的89.88%,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别是89.88%,4.92%和5.20%。与历史上开始进入工业化时期的西欧和北美相比,我国农村目前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太大,就业结构不合理,必须加以合理引导和调整。大量既缺乏技能培训文化素质又不高的低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制约着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4.家庭结构的日益简单将使农村养老矛盾更加突出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力实施,农村有将近50%的家庭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当孩子成年以后,如果仍然以我国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方式来看,那么一对小夫妻将不可避免地要担负起4~6个老人的赡养责任。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未来社会,无论是谁,先别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就是在时间和精力上都将是个难以完全顾及的无法很好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解决农村人口结构问题可选择的路径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人口和生育政策,做好农村出生人口质量工作,平衡出生人口的性别比

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农村人口和生育工作的关键之一就是要作好细致、周到、深入人心、能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思想教育、宣传工作。随着农村税收工作的基本免除,基层政府应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投入到农村公共产品的服务工作上来。国家要建立农村基层工作者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机制,让他们能及时掌握、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对工作方式方法也应该进行定期的学习和培训,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的日益简单,男孩、女孩在父母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平等。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倡导新型婚嫁模式,提倡男到女家,改变“重男轻女”这个阻碍我国农村人口发展的最大的传统思想。就不在有人想为了生个男孩去做胎儿性别鉴别,偏高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也将会慢慢恢复到正常值。提高人口出生质量,控制出生婴儿性别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文化、政策、宣传等各个方面加以统筹和完善。

2.发展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1)要制定切实有效的配套政策措施,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从教。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对今天还是有现实借鉴作用的,如可以每年在大学本科招生计划中划出一定的比例来招收定向包分配的公费生。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村中学、其它单位或基层政府的合格专业人才的短缺问题,也大大缓解了部分家庭困难学生读不起大学的社会问题。应该是个两全其美,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政策措施。

(2)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和教育指导方针。常言道,教育乃百年大计,说明办教育事业要求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长期性,它的产出成果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的。市场的变化是比较迅速、复杂的,用“瞬息万变”来形容也是不过分。要解决这对矛盾,教育体制和教育方针就应该在基础知识和核心思想、道德和价值体系上重视坚持用正确的、长远的、民族的、有明确是非观的知识来进行基础教育。应该在中、小学就注意着力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不仅对青少年未来适应社会、就业提供了最核心的基础,且事关我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和国家前途的大事。

(3)面向市场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着重培养青少年和农民的专业职业技能和适应市场竞争的必备心理、思想素质。只有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专业职业能力提高了,才能顺利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新型农民的成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要提高人口素质,还必须改革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个能让农村村民、医生、社会都能接受的改革方案,让农民能看得起病,愿意去看病,医生和医院也乐意为村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农村的生育质量和健康水平。让在城市居民中较普遍存在的保健意识,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视等生活态度也能普遍进入农村居民的生活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经常所强调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其主要内涵应该是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和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降低农村残障新生儿的比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

3.从多方面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水平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的开展,各地结合实际创造了许多的农业发展途径和模式,但总体来说,农业向产业化发展和建立高效、低能耗的产业体系是各地统一的发展指针。主要是各地都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业和乡镇企业的附加值。农业产业化的目的就是要将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利用本地的农产品原料进行深度加工,储运,销售等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包括乡村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变、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等诸多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

4.建立和完善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是在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对于一个刚刚尝到现代化的些许甜头,正准备迈开大步前进的国家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无疑会增加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本,但反过来,如果处理得好了,同样可以从中收益,变不利为有利。这中间最根本的就是要求我们尽力加快建立一套能覆盖所有公民、全方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要包括占全国人口64%的农民。

我国1.3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就有将近1亿住在农村,大多依靠家庭养老为主,部分老年人仍然老无所养,生活状况非常令人担忧。相对大多数城市家庭而言,农村家庭经济基础相对弱,竞争能力较差,政府一直以来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又相对很少,广大农民家庭的经济条件差,养育小孩和赡养老人的负担相对沉重,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失地农民的增加,使得农民的抗风险能力有日益弱化的趋势,急需各项社会保障。

由于我国国情的复杂性,各地发展水平不均,要在短期内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似乎不大可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逐步进行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动脑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宣传,集思广益,办法不仅肯定会有而且会有一套很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陈卫,宋健.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J].人口研究.2006(3)

[2]宋健.红利期还在继续,老龄化已然加深[J].人口研究.2006(3)

经济发展与人口城镇化建设问题调研 篇7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人口城镇化是其关键环节,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也是城市规划中确定用地规模、空间布局以及基础设施的重要依据。

人口城镇化(又称城市化率、城市化度、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城镇人口和人口城镇化水平尤为重要。

人口城镇化统计是城市规划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多用市(县、镇)区建成区范围内常住人口除以市(县、镇)域的总人口来计算人口城镇化水平,即城镇人口除以总人口。其中,建成区范围内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指居住一年以上的外来人口)。

人口城镇化计算虽然只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但由于人口数据的复杂性、人口流动性以及人口统计的困难性等客观因素影响(见下表1),导致目前人口城镇化计算中仍存在计算口径不一致等不够严谨的地方。

本文结合城市规划编制中的实际问题和困境,对人口城镇化统计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了初步解决思路。

二、问题分析

1、暂住人口统计存在一定漏洞

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人口流动性增强。城镇人口中包含有大量来自本区域外的暂住人口。对不同规划地域单位而言,其对应的暂住人口内涵各不同。以地级“市”为例,其市域城镇人口中暂住人口应该包含中心城区、县城以及一般建制镇三级行政区划的外来暂住人口之和。但三部分不同层次城镇外来暂住人口的累计相加由于其口径与内涵各不相同,相加结果并不具有实际意义(例如,中心城区范围内暂住人口可能是来自县城或建制镇的户籍人口)。因此,按行政管辖范围内各级常住城镇人口相加的方法计算区域城镇人口存在一定的漏洞。

注:常住人口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规定,主要包括:(1)除离开本地半年以上的全部常住本地的户籍人口;(2)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者,或离开户口地半年以上而调查时在本地居住的人口;(3)调查时居住在本地,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如手持户口迁移证、出生证、退伍证、劳改劳教释放证等尚未办理常住户口的人。

2、人口城镇化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人口城镇化计算中,城镇人口包含了户籍人口和外来暂住人口,而本身这些暂住人口在其户籍所在地也被作为户籍城镇人口进行了统计。因此,从全国城镇化统计层面而言,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了重复的计算,现有计算结果超过了实际的城镇化水平。

3、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统计口径不一致

城镇化水平等于城镇人口除以总人口。其中,分子城镇人口部分除户籍人口外增加了“外来暂住人口”,而分母总人口一般使用户籍总人口或仅加上统计数据不全的少量暂住人口。根据分子分母必须同加减的数学常识,分母总人口也必须全面考虑暂住人口,否则就增大了比值。因此,由于统计资料的因素,目前城镇人口和总人口并没有严格使用统一统计口径。

4、常住人口统计没考虑空挂人口

常住人口顾名思义是指长期居住在本地的人口,目前城市规划中统计的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流入到本区域范围内的外来暂住人口。既然有流入人口,本区域内也必然流出有一定数量的空挂人口(指户籍在本地,但长期不在此地居住的人口),但规划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没有考虑空挂人口,致使常住人口统计口径有误,导致了城镇化计算重复和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

三、存在困难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解决人口城镇化统计计算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困难是流入、流出人口的复杂性以及获取的困难性。

目前,由于城市、建制镇建成区内流动人口的单一性,统计数据相对较为全面;但是,一旦统计范围扩大,涉及到省域、市域范围内的流动人口,在地域、户籍等的影响下则变得更为复杂。例如,如果需准确获得某市域范围内流动人口总的统计数据,则应明确市域外来的流入人口以及其下辖县、建制镇之间人口流动的情况,以此避免拥有本市户籍的人口在市域内其它县、建制镇作为流动人口统计,出现重复相加现象。

鉴于现阶段流动人口完全统计的困难性和城市规划中人口城镇化计算的主要目的(判断城镇化水平、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笔者建议可从以下两方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和解决:首先,对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其次,完善建成区常住人口的统计和计算方式。

四、解决思路

1、采用多指标对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修正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城镇人口、经济实力、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城镇化水平这个指标也是随着经济发展在不断调整。最初一般是采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个数据不管是运用的范围还是使用的时间都不宽不长;之后调整为目前所用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镇化水平。

但是,单一指标的局限性很大,加之城市建制标准、统计口径的不同和变动等因素都会使单一指标更缺乏可比性,也不能全面反映城镇化的内涵和外延。因此,笔者建议采用人口、社会经济等多指标对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判定,其中,人口指标可适时仅考虑户籍人口,通过其他社会经济指标进行综合修正。

国际上有些国家和国内有些省市也曾提出用多指标研究城镇化问题,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物部统计处曾提出采用19项社会经济指标考察各国的城镇化水平,其中主要指标有人均GDP、非农产业产值比重、文盲率、居民医生比例、蛋白质消耗量、死亡率、人口预期寿命等,但目前国际上均无统一的量化标准。

2、采用户籍人口加净迁移人口口径统计建成区常住人口

城镇化水平统计中不考虑流动人口,但并不意味在城市规划中就可忽略流动人口的存在,毕竟建成区内流动人口对某些地域的影响还是较大的,关系着城市及其配套支撑体系的规模。

鉴于城区内流动人口数据较为全面及获取的相对容易性,笔者建议城市规划中严格采用常住人口统计建成区内人口规模。常住人口包括建成区范围内的户籍人口和净迁移人口数(外来暂住人口减去空挂人口),两者分别进行统计、预测。且净迁移人口预测不宜采用时间序列、综合增长等方法,可考虑采用等维灰数递补动态模型、人口发展方程等。对于缺乏准确净迁移人口数的地区,可考虑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户籍人口的基础上确定,以兼顾规划的实际性和弹性。

完善城市规划中统计计算问题的同时,人口统计工作也应加强改革。在人口流动频繁和户籍改革不断创新的今天,人口统计工作不应死守户籍,应开放性的对人口进行统计,加强流动人口的动态监测。可考虑全国范围内使用统一的人口统计系统,登记流入人口及其户籍所在地,且实施全国联网,这样根据流入人口的户籍所在地也可立即获得某地区的空挂人口。人口统计、排查工作的顺利,也将为国民经济计划、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等提供更好的基础。

摘要:分析了当前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人口城镇化统计、计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针对人口城镇化统计的目的分别提出了修正思路。

关键词:城市规划,人口城镇化,流动人口

参考文献

[1]王学山.人口城镇化水平测定方法的改进[J].经济地理,2001(3):315.

[2]陈宇,曹荣林.人口预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1.

[3]梁普明,严勤芳,郏文纲.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合理测度及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3(86):3-14.

[4]李永浮,鲁奇,周成虎.2010年北京市流动人口预测[J].地理研究,2006(1):131-134.

[5]何景熙,李晓梅.成都市人口变动态势的预测及其含义[J].人口与经济,2007(1):49-51.

[6]陈小春,刘庆.谈人口城镇化水平测定方法和策略[J].经济,2003(6):213.

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篇8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 成人教育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迅捷、最有效的手段。结合我国当前的人口迁移问题, 探讨中国人口与成人教育发展的关系, 分析成人教育对解决人口迁移问题的重大作用, 展望成人教育未来的某些发展方向。无论对人口发展还是对教育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人口国际迁移现状

目前, 国际间的人口迁移包括留学生的派出和接受、国际学术交流人员的互派、国际间的劳务输出和输入的人口迁移等。近几年我国跨国的人口迁移加速发展, 主要是留学生。根据Poston和Yu的估算, 1980~1998年间华侨华人的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2.4%。目前80%以上的海外华人已加入居住国国籍, 成为外籍华人。从目前我们对国际人口迁移的观察和初步研究来看, 在坚持改革开放的条件下, 中国国际移民的人数, 在未来50年内, 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小康到达中等发达国家这一时段内将大为增加。我国人口国际迁移的主体方向是迁出大于迁入, 但都具有一定的规模。

二、人口的国际迁移要求成人教育扩大功能

1. 成人教育的政治功能和跨文化教育功能应该加强。

人口国际迁移加速已成事实, 如此多的人投入到国际潮流中去, 我们有没有仔细想过, 他们作好了作国际人的准备了吗?他们能适应国际生活吗?我们知道全球化成为当代世界的一大特色;世界上的政治事件如恐怖主义、宗教冲突等层出不穷;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反恐主义是当代世界出现的一种观念潮流。我们知道国家间人们的交往在经济各方面交往都大同小异, 然而政治和文化的差异常常成为人们交往的瓶颈。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 成人教育的内涵应当扩展, 其政治功能应该加强。

从长远看, 成人教育者有责任去研发一种合适的结构和体系来传递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 如发展和平教育, 人权教育、民主社会教育、跨文化教育、多种宗教和信仰教育, 生态环境教育等, 在这里, 成人教育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有远见的、未开发的、高层次的教育, 是一种全球化教育。除此之外, 我们必须考虑出国目的, 人才培养不仅仅是输送, 而是交流, 我们要交流, 不能把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送给别人呀, 我们也要学会里斯的《谏逐客书》, 我们也要学会美国广纳人才, 我们也要纳、要留, 要把自己培养的人才真正有计划的使用, 所以要在改革我国使用人才制度的同时, 加强爱国教育。

2. 语言教育应该发挥关键作用。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 人口国际迁移当中, 无论是迁出还是迁入, 成人教育都应该加强语言教育。从目前全球化趋势来讲, 加强语言教育有着深刻的重要意义。跨文化交际教育原于两种不同文化的交往需要, 是为了方便人们的交往。外语教学是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好方式。语言学习和教育可以使人们在世界自由进行信息和思想交流;在多文化和多语言的世界里, 可以使人们相互理解, 接受文化和语言差异, 无论是个人、集体、地方、还是来自不同的宗教信仰的国家, 通过相互影响来形成共同的多文化共同体;促进个人发展, 提高个人意识, 自信和思想行为的独立, 并具备社会责任, 以一种良好的欣赏的而不是歧视的态度对待他人和不同的文化。而目前我国面向成人的语言教育过于单一, 语言种类太少, 人们选择余地很窄, 面向迁入者的汉语教学就更少了。不能为人们的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事实上, 如果能开设更多的语言门类教育, 必定有更多的人去选择, 那么个体的人生发展机会就更多, 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 从某种程度上说, 还可以缓解我国的人口就业压力, 提高人口素质。

三、当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现状

1. 国内人口迁移的基本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大量增加。主要迁移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最根本的迁移原因在于各地之间巨大收入差异;此外, 农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都加速了我国的人口迁移。根据200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可见我国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在加速。本文仅重点谈农村人口迁移与成人教育。

2.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重头戏。

我国农村劳动力状况极不合理。一方面剩余劳动力过多。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 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 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一是农业生产本身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 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的劳动转化过程在时间上呈现出高度的密集性和分散格局, 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相对过剩。二是农业上的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科学化程度的提高, 也把大量的劳动力从传统种植业中驱逐出来。山东菏泽教育学院人口研究中心的李飞和孙峰华根据“四普”资料和1991年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测算出2000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0459.28万人。另一方面, 虽然农业上的技术进步和科学化程度有所提高, 但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仍然较低, 劳动生产率低下。这种状况, 是与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趋势相背离的, 也给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累积了沉重的结构性负担。

四、人口的国内迁移要求成人教育加强力度, 起主导作用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方向是城市。为了解决上述转移层次低的问题, 提高迁移人口的自身素质, 走内涵式转移的道路, 成人教育在提高转移劳动力素质方面应当发挥主导作用。

正是因为农村普通教育的欠缺不足, 所以成人教育才有发展的必要, 从这种程度上说成人教育补尝教育的功能应得到彻底的发挥。一方面, 为提高人口迁移的质量, 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培训, 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发展农村各类成人教育, 尽快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社会所需的各种实用的培训, 吸引和诱发劳动者获得高的劳动能力和职业变换能力, 帮助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高层次转移, 从而也可解决解决就业领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农村本身的需要, 农村成人教育还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在农村普及科学种田的各类培训、讲座等。真正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以最少的人力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鲁伊.13亿中国人:多了, 还是少了?[J].三联生活周刊, 2005, (3) .

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篇9

关键词:农村人口转移,城乡结合部,城市化

目前, 人口迁移成为非农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过程在人口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实际情况,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面临着就业和生活两方面的难题, 新的城市地域单元———城乡结合部由此形成。城乡结合部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区形态, 它混合了不同的土地所有制和行政管理制度, 不仅流动性强, 并且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我国传统的二元管理体制更使得城乡结合部成了无人问津的“真空”地带, 这无疑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1]因此, 只有正确处理好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才能使城市化进程稳步快速发展, 实现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

(一) 社会管理滞后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较差的问题, 在城乡结合部内与城市相连的道路较少, 无法构成完整的综合交通体系。因此, 城乡结合部的很长时期以来的交通管理状况比较混乱,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1、发展规划与城市脱轨。

城乡结合部一般来说很少纳入城市体系的整体规划, 在人口、物资、安全等基本方面都无法满足, 给排水、处理污染设施等也不能配套。城市政府对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工作无法全面衔接。

2、人口杂居性、流动性强。

不仅人口不稳定导致治安相对差, 而且也增加了管理难度。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以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的身份居住, 同时也给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带来困扰。由于缺乏执行力度和规范, 违法乱纪的现象层出不穷, 刑事案发率也较高, 因此城乡结合部治安比较差。

3、建筑安全措施不到位。

由于房价的冲击和拆迁补偿费的提高, 使城乡结合部的居住建筑也水涨船高, 特别是违章建筑见缝插针, 安全隐患较多, 存在许多问题。不仅在质量上存在极大的隐患, 稍遇强风或轻微地震, 还会危及到周边。

(二) 经济结构脆弱

大部分城乡结合部在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过程中, 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组织, 出现了恶性竞争、产业结构失衡的现象。

1、恶性竞争显著, 产业结构不平衡。

目前城乡结合部的产业结构是以乡镇企业、中小型企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房屋出租、小型餐饮和零售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作为支撑。由于普遍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引导, 出现了许多恶性竞争、结构失衡、破坏环境等现象, 有的地区甚至成为淘汰产业和高耗能产品的“避难所”。

2、农民收入不定, 就业难度大。

城乡结合部相当一部分农民未在城市就业却已购房移居城市中心区, 而旧房出租成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 他们期望城乡结合部房租涨价或提高拆迁补偿费。但是大部分的农民没有一技傍身的技能, 所以再就业过程中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三) 建设规划不完善

受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影响, 城市政府对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工作重视不够。有些地区虽然有比较完善的详细性规划, 却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城乡结合部内违章建筑居多。房屋租金的冲击、再加上政府的拆迁补偿, 使得城乡结合部的房屋越盖越高, 越来越密, 但房屋质量越盖越差。

公共基础设施少而且差。城乡结合部普遍缺乏城市基础设施, 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管网线路设施不全, 且布局混乱, 质量差。幼儿园、小学、垃圾站、社区活动服务中心等严重缺乏。许多村落用地功能紊乱, 缺少树木和绿地, 生活、建筑垃圾随处可见, 街道越占越窄, 生态环境很差。[2]

(四)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薄弱

城乡结合部食品小作坊多。根据我国质监部门的数据显示, 在城乡结合部的小作坊是我国最集中的区域, 并且脏乱差的程度也较高。许多食品加工小作坊没有食品生产安全许可证, 工作人员也没有健康体检合格证。不仅生产设备简陋, 卫生设施不全, 甚至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形成不良生产线的恶性循环。

城乡结合部也是造假的集中区域。造假者一般通过租用城乡结合部民房开设加工场所, 隐蔽性很强。由于与城市距离很近, 交通便利, 加工好的假冒伪劣产品能直接流向城市市场, 快速完成生产与销售的循环运营。大部分农民本身缺乏识假常识, 打假举报意识不强, 更有一些房主从不过问租房者生产情况, 有的甚至还为租住的造假者通风报信。不法分子肆无忌惮,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使城乡结合部成为“打不垮”的造假重灾区。

二、城乡结合部对于农村人口转移的积极作用

尽管城乡结合部在我国各大中城市的大量存在和发展给政府管理及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但我们并不能忽视其推动城市化进程及农村人口转移的积极作用。城乡结合部作为“农村之首, 城市之尾”, 是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窗口, 又是城市辐射农村的桥头堡, 是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重要纽带。[3]

(一) 统筹工农业关系与城乡关系

城市工业化发展过程需要城乡结合部提供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农村和农业的进步也需要城市工业的支持、影响和带动。从对城乡结合部的研究结果来看, 其对统筹城乡关系的过渡作用和连接作用还是很明显的。目前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 工业生产方式正在慢慢代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城市的生活方式也渐渐融入农村, 逐步实现了向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和转变。

(二) 有助于安置农村流动人口

目前农村每年都有大量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打工, 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非制度性的良性推进, 农民自发的行动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城乡结合部由于其优越的区位、廉价的房租, 加上管理较薄弱, 使大量外来人口在此聚集。而现行的体制、政策和有关管理制度还存在许多政策限制, 阻碍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通过对城乡结合部的引导和管理, 深化城乡一体化的市场化改革, 能够增强城乡互动, 引导从农村大量流出向城市转移的人口, 解决其暂时性的安置及后续发展问题, 加快农村的工业化以及城镇化进程。

(三) 解决经济大循环中消费梗阻问题

因为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太慢, 收入消费水平较之于城市人口来说低很多, 对我国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 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才能直接影响我国经济良性循环, 逐步消除经济大循环中的消费梗阻。

三、引导城乡结合部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 城乡结合部目前在我国各大中型城市大量存在, 尽管其存在着诸多社会管理及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 但在推动城市化进程、引导农村人口转移的过程中也不乏积极作用。只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疏导与治理, 使其得到有序发展, 便能发挥城乡统筹的连接与过渡作用, 真正实现城乡发展的统一。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一)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 而以居住地为主要标准, 并按常住人口、暂住户口、寄住人口进行户口登记管理, 建立城乡居民自由迁徙和政策调控相结合的户口迁徙制度, 逐步放开城镇户口限制, 积极推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按照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 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特别要结合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 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 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2、构建全民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扩大城乡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障的覆盖范围, 稳步提高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 不断增加居民保障性收入, 让农民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进一步增加农民资产性、保障性收入, 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要更加重视解决重病、残疾、孤寡、丧失劳动力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 不断加大对他们的救助帮扶力度, 让他们更多地享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热情和温暖。

3、实施具有特色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在城乡结合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其核心和基本内容就是在城乡结合部打破城乡分割架构, 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结合部二元结构体制, 取消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农民改为居民, 村委会改为居委会, 集体经济改为股份公司, 土地村集体所有改为土地国家所有, 实施单一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城区。

4、完善城乡结合部土地开发管理机制。

政府首先应对地方政府的征地权进行必要和适当的控制, 使政府征地权的行使建立在为公共目的的基础之上, 而对非公共目的使用集体土地则应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其次, 无论公共目的用地还是非公共目的用地, 均以农地非农化市场价格定价;第三, 要建立公开竞争的土地有形市场, 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通过市场机制决定土地价格, 以纠正价格扭曲和降低市场运行的效率损失。

(二)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社区服务业

城乡结合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载体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 这些中小企业的产值仅占全国工业产值的25%, 但却容纳了全国工业就业人数的大部分, 而在这些就业者中, 57%以上的都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因此, 大力发展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为各种性质的中小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 可以有效缓解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劳动供求矛盾。需要强调的是:在讨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时, 应该充分重视社区服务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社区服务的许多行业技术含量不高, 失地农民不需要接受过多的培训就可以上岗, 所以这非常有利于安置那些大龄的、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失地农民就业。[4]

(三) 加强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

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广泛的分割或分层, 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教育分层, 由于所受教育的水平不同, 失地农民通常面临着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市场 (低端、中端和高端) 。因为在短期内无法打破诸如此类的劳动力市场分层, 所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发布机制就显得至关重要。政府应该通过宏观上对劳动力市场的指导与调控, 促进失地农民就业:首先, 政府应该通过相关立法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保护, 杜绝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歧视, 保障失地农民在就业前、就业中及就业后的各种合法权益。其次, 要出台奖励安置失地就业的政策, 鼓励征地单位或有关企业吸纳失地农民就业, 对于那些能够吸纳大量失地农民的各类企业, 应该给予税收或其他政策优惠。第三, 应该鼓励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机构, 形成包括就业信息、资讯、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规范就业机构, 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四) 鼓励多渠道的公共物品供应方式

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公共卫生、文化娱乐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都存在着欠缺。这既牵涉到流动人口压力问题, 亦有体制及其自身特点等问题。完善城乡结合部公共物品供给, 从提供主体看政府一方不仅乡政府还有市区政府都应是城乡结合部公共物品供给中必要的主体;对于第三部门的介入, 也应当提供必要政策予以鼓励, 尤其在就业、培训信息提供和文化设施建设等第三部门擅长的方面。除此之外, 村集体仍然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同时鼓励私人资本进入, 发挥企业和村内能人强人的作用, 为公共物品的提供吸纳更广泛的资金来源。具体的提供方式有政府单独提供、“公导民办”[5]、私人提供等, 但应依据不同的主体和公共物品种类, 选择相应的方式或混合方式。

参考文献

[1]温菊萍.城乡结合部居民收入的比较与选择——基于收入增长的视角[J].当代经济, 2011, (02) (下.)

[2]孙靖雅.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经济师, 2010, (04) .

[3]鲁华君.城乡结合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4]成得礼, 谢子平.中国城乡结合部地区失地农民个人转型问题研究——基于北京市、青岛市、成都市和南宁市的入户调查数据[J].华东经济管理, 2009, (03) (第23卷第3期) .

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篇10

一、人口老龄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1、影响劳动力的供给结构

近年来, 我们国家劳动力“老化”非常严重, 主要表现为:一是我国劳动力的平均年龄比较高。资料显示, 2012年, 我国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42岁多, 而欧盟为37岁, 美国为33岁, 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则为23岁, 都比我们国家年轻的多, 而据预测, 未来, 我们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还要增加。二是青年劳动力少, 中老年劳动力多。据专家测算, 2012年, 34岁以下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25.6%, 45-64岁之间的劳动力则占36.3%。而到了2020年, 34岁以下的劳动力占比则减少到了12.1%, 45-64岁之间的劳动力占比则增长为43.1%。

2、加大社会运行成本

据测算, 老年抚养比和GDP的增长呈现反相关关系, 这说明, 随着老年抚养比的增加, 政府要花更多的钱来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该往生产上投资的钱, 要往老龄化社会分流, 所以, 会影响到GDP的增长, 因此, 老龄化是一个高成本的社会。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 养老金支出会逐渐增加;二是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 医疗保障支出也会逐渐增加。根据有关专家统计, 我们国家老年人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是在职人员的3-5倍, 而在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上海, 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已经占到医疗总费用支出的三分之二。据专家预测, 2020年我国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支出将占到GDP的3.06%, 2030年更是占到了8%-9%。三是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 我国社会服务支出也会逐渐增加, 如免费乘坐公交车的支出等。

3、消费需求下降且结构改变

人口的年龄结构, 决定了他的消费倾向。国际经验显示, 如果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均消费支出是1, 则0-14岁人口的人均消费支出是0.6, 65岁以上人口的人均消费支出是0.8。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和出生率的下降, 我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消费需求也会逐渐下降, 而且消费需求结构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减少, 象服装、电脑、汽车以及住房等。二是对服务方面的需求大幅增加, 象生活、保健、护理、文化等。这就要求未来我们的第三产业要向老年家庭服务业、老年医疗保健业、社区服务业等方面发展, 这些产业技术含量都很低, 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可以创造出很多的就业岗位。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1、产业升级对劳动者的需求减少

我们知道, 我们的工业都处在产业微笑曲线的下面, 咱们要向两端发展, 要向前端的知识经济, 后端的服务经济, 要向制造业高端发展, 那么就要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的一个突出的表现, 就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马克思100多年前在《资本论》里就讲了,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不仅会叫新增工人减少, 而且会叫在业工人失业, 也就是说, 会对劳动力形成“挤出效应”, 导致就业增长率下降。因此, 未来我们国家的就业压力会不断加大。

2、对高素质劳动力需求增加

(1) 产业升级使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

我们国家的工业要想产业升级, 实现“高端突破”, 必然会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根据我们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城市求职比率情况的调查, 2004—2010年, 所调查的所有城市的专业技术人员都长期供不应求, 求职比率都在1以上, 而在2011年, 高级技术人员的求职比率更是超过了2。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比较好的沈阳市, 高级技术人员的需求呈爆发性上涨, 求职比率由2003年的1.71提高到现在的5.90, 而高级技师在2005-2008年期间, 求职比率更是达到了7以上。可见, 随着我们国家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是越来越多了。

(2) 服务业的发展也使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 到了工业化中后期, 对为企业经营活动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生产性服务业也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很多方面, 主要包括有: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等产业。根据专家的测算, 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弹性, 2005年只有0.143, 到2008年增加到0.278, 创造的就业不多, 但也是逐年增加的, 且需要的主要是高素质劳动力。有关专家对未来几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需要的高素质人员数量做了测算, 2015年需要5935.826万人, 2020年则增加到了6079.948万人。

3、需要引导人口向城镇迁徙

当前, 我们国家城镇化水平比较低, 导致农村人口多, 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大, 所以, 大力发展城镇化, 将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可以扩大消费需求

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消费的理念和水平是不一样的, 一个城市人的消费是一个农村人的2.7—3倍。有资料显示, 2009年, 在全国消费品市场中, 占全国总人口53.4%的农村人口消费所占份额仅为32.1%, 而占全国总人口46.6%的城镇人口消费所占份额却为67.9%。据专家测算, 在我国,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可以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所以, 将农村人口迁徙到城镇可以扩大消费需求。

(2) 可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农村人口迁徙到城镇, 要住房, 要工作、要出行等等, 都需要投资。据专家测算, 每增加一个城市居民, 需要新增5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需要增加6.5万亿元的投资。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的测算, 如果我们在20年内把1.4亿农民工市民化, 平均需要国家每年建设650万套保障性住房, 可以创造出2000万个就业岗位。

三、政策建议

1、实行“有弹性”的计划生育政策

由于我们国家劳动力老化, 青年劳动力规模不段萎缩, 急需补充新生劳动力。但是,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 人口受教育年限的提高, 生育意愿普遍下降。所以, 可以实行有弹性的计划生育政策。比如:在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受教育程度也比较好的城市, 象北京、上海、天津和武汉等城市, 可以允许有条件地生育第二胎, 实行“有弹性”的计划生育政策。再比如:现在“双独”的二胎政策已经实施了, 那么, 对于“单独”家庭、有特殊贡献的家庭, 也可以适当的松动, 允许生育二胎。

那么, 这样会不会出现人口大规模增长呢?我们说不会。因为, 第一, 受教育年龄提高会导致生育意愿下降。有关专家做了一个测算, 平均受教育年龄和出生率呈现一个反相关的关系, 大家也都看到, 受教育程度越高, 他越不愿意生, 生育意愿下降;第二, 养育费用高。两夫妇挣钱, 有一个人的钱都给孩子花了。第三, 城镇化水平提高会导致生育意愿下降。农民工进城之后, 即使有些人还在多生, 但是随着他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思想意识的改变, 也逐渐出现了自我控制能力。

2、大力发展教育

(1) 努力做好高中教育的普及工作

经过我们国家30多年的“普九”工作, 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在不断的提高, 受教育年限在不断的增加, 可是, 与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还很大。2005年,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8年, 而美国为13.63年, 日本为12.90年, 相差4—5年。但是, 提高受教育年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找到的历史数据来看, 我们国家用了大约30年的时间, 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才从6.04年提高到8.38年, 美国从11.04年增加到13.63年, 也用了40多年, 所以我们还要努力做好高中教育的普及工作, 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年限。

(2) 大力发展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我们知道, 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 制造业大国最缺的就是熟练工人, 然而我们的教育却和我们的经济发展要求不相匹配, 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应试教育, 是高等教育, 车钳磨铣刨焊的工人是很缺乏的。很多职业教育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 没等毕业, 企业就去抢, 供不应求。所以, 我们要大力发展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加强它们的师资队伍建设, 扩大它们的生源, 努力解决我国的技工匮乏问题。在这方面, 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改变当前不合理的教育投入比例, 教育经费要向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倾斜。有数据显示, 1997-2006年, 我国教育经费从2532亿元增加到9815亿元, 保持了每年增长16.2%的速度, 但教育经费在分配时却向普通高等教育倾斜, 在这10间, 普通高等教育经费平均每年增长25.1%, 而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教育经费增长每年仅为4.3%和7.7%。结果, 职业教育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技术工人短缺, 造成“技工荒”, 而普通高等教育却一味的扩张, 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 还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 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二是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 学生在学习中还可以到企业实习, 毕业后可以直接到企业就业, 可以说, 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就业的有效对接。

3、创造“人口布局红利”

何为人口布局红利?就是我们改变人口的布局, 把更多的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使城市化率变的更高, 来解决我们的内需问题, 解决我们的经济发展动力问题, 这个调整过程, 就是人口布局红利实现的过程。具体该怎样实现“人口布局红利”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制订人口布局战略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 我们国家的劳动力基本上都是因为经济利益而自发的流动的, 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然而当前, 我们国家大力发展城镇化, 所以, 未来, 我们国家的人口将会大规模的流动, 因此, 政府有必要制订人口布局战略, 指导人口合理、有序的流动。各个地方可以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情况以及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等方面的情况, 对该地区的人口规模以及人口分布情况做一个规划, 指导人口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 还要防止“农村过疏化”、“过度城镇化”等问题的发生。

(2) 制订配套改革方案

我们国家是二元经济体制, 要想保证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让人口自由流动, 就需要进行配套的制度改革, 消除制度障碍。比如: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等。只有这样, 农民才可能自由的流到城市, 才可能把农村的土地、宅基地变现, 也才可能获得与城市人口一样的教育机会、就业机会以及医疗保障水平等福利。

(3) 加强社区规划

上一篇:高校热点高校热点下一篇:各自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