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4-05-18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精选十篇)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篇1

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整个三江源地区生态类型最集中、生态功能最重要、生态体系最完整的区域, 也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核心保育区。该保护区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第二大、高原物种多样性最为集中的超大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也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涵盖多种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群。保护区2 0 0 0年5月建立, 2 0 0 3年1月晋升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为1 5.2 3万平方公里, 占三江源区总面积的4 2%, 由相对完整的6个区域1 8个保护分区组成。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大河源头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 因其地理区位独特, 保护对象复杂多样, 根据主体功能, 国家将其定为以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为主体功能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在空间布局上, 中西部以野生动物类型为主, 东部以森林灌丛类型为主, 湿地类型主要区划在源头汇水区和高原湖泊周边。三江源区分布有大小河流1 8 0多条, 大小湖泊1 8 0 0余个, 雪山冰川2 4 0 0平方公里, 沼泽湿地8 0 0 0多平方公里。三江源保护区野生动物中兽类有2 0科8 5种, 鸟类1 6目4 1科2 3 7种 (包括亚种2 6 3种) , 两栖类7目1 3科4 8种。中国或青藏高原特有种5 4种, 占63.5°/。。三江源野生维管束植物有8 7科4 7 1属2 2 3 8种, 约占全国植物总数的8%, 植物种类以草本植物居多。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种, 列入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的兰科植物有3 1种。 (赵金德供稿)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 篇2

为了保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特制定本标准。

1申报与评审

1.1申报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自然保护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1.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负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根据有关规定程序建立。

1.3申报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必须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自然保护区,且原则上应在该级别建设和管理二年以上。

1.4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必须提交下列材料:(1)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书;

(2)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

(3)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4)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地形图、水文地质图、植被图、规划图等图件资料;

(5)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及主要保护对象的录像带、照片集;

(6)批准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自然保护区的文件、土地使用权属证(含林权证、海域使用权属证)等有关资料。

1.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成员在听取申请晋升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情况汇报和评估意见后,以记名形式投票表决。经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2/3以上(包括2/

3、含委员委托的代表或书面评审意见)表决通过的自然保护区,具备报国务院审批的资格。

2评审指标与赋分

2.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评审指标由自然属性、可保护属性和保护管理基础三个部分组成,其下又分为11—12项具体指标。

2.2根据各评审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一定分值,总分为100分。

2.3评审指标总分得分小于60分时,具有否决意义。

2.4根据所评审的自然保护区所属类型,评审标准采用三套评审指标:

(1)自然生态系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2)野生生物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3)自然遗迹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3自然生态系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3.1自然属性(60分)

3.1.1典型性(15分)

a、属全球同类型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最好代表(15分)

b、属全国或生物地理区的最好代表(12分)

c、属生物地理省的最好代表(6分)

d、代表性一般(0分)

3.1.2脆弱性(15分)

a、地理分布狭窄、破坏后极难恢复(15分)

b、地理分布较狭窄,:破坏后较难恢复(10分)

c、地理分布比较狭窄,但破坏后恢复的难度不大(5分)

d、地理分布较普遍,破坏后容易恢复(0分)

3.1.3多样性(10分)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极为复杂,类型复杂多样;物种相对丰度极高,区内物种数占其所在生物地理区或行政省内物种总数的比较>40%(10分)

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比较复杂,类型比较丰富:物种相对丰度较高,区内物种占其所在生物地理区或行政省内物种总数的比例达25—40%(5分)

c、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比较简单,类型较少;物种相对丰度一般,区内物种种数占其所在生物地理区或行政省内物种总数的比例达10—25%(2分)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简单,类型单一;物种相对丰度较低,区内物种数占其所在生物地理区或行政省物种总数的比例<10%(0分)

3.1.4稀有性(10分)

a、属世界性珍稀或濒危、残遗类型(10分)

b、属国内珍稀濒危、残遗类型(5分)

c、在国内分布较少或有特殊保护价值(2分)

d、在国内分布比较普遍(0分)

3.1.5自然性(10分)

a、基本处于自然状态,人为干扰极少,保护区内无居民(10分)

b、虽有少量人为干扰,但核心区保持自然状态,且核心区内无居民(5分)

c、受到比较明显的人为干扰,核心区内有少量居民分布,但核心区基本保持自然状态(3分)

d、人为干扰非常明显,且核心区受到人为破坏(0分)

3.2可保护属性(20分)

3.2.1面积适宜性(8分)

a、面积足以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8分)

b、面积基本满足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分)

c面积尚可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分)

d、面积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0分)

3.2.2科学价值(8分)

a、在生态、遗传、经济等方面具有极高研究价值(8分)

b、在生态、遗传、经济等方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5分)

c、在生态、遗传、经济等方面具有一般研究价值(2分)

3.2.3经济和社会价值(4分)

a、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重大意义(4分)

b、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较大意义(2分)

c、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一般意义(1分)

3.3保护管理基础(20分)

3.3.1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4分)

a、具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适宜的人员配备,且专业技术人员占管理人员的比例≥20%(4分)

b、管理机构健全并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但专业技术人员占管理人员的比例<20%(3分)

c、已建立管理机构,但现有管理人员数量不能满足资源保护和日常管理的需要(1分)

d、尚未建立管理机构(0分)

3.3.2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4分)

a、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己获得全部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权属证(4分)

b、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核心区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权属证(3分)

c、虽未获得土地使用权,但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1分)

d、边界不清,土地使用权属存在较大的争议(0分)

3.3.3基础工作(6分)

a、完成综合科学考察,系统全面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完整的样本材料(6分)

b、完成多学科科学考察,基本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较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大部分样本材料(4分)

c、完成针对主要保护对象的科学考察,初步掌握资源、环境本底特征,完成了部分或初步的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主要保护对象的样本材料(2分)

d、尚未开展科学考察,无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0分)

3,3,4管理条件(6分)

a、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完备且先进的办公、保护、科研、宣传教育、交通、通讯、生活用房等设施(6分)

b、基本具备管理所需的办公、保护、科研、宣传教育、交通、通讯和生活用房等设施(4分)

c、初步具备管理所需的基础设施,但尚不能满足一般管理工作的需求(2分)

d、不具有或基本上不具有基础设施,无法进行正常的管理工作(0分)

4野生生物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4.1自然属性(60分)

4.1.1物种珍稀濒危性(25分)

a、主要保护物种为世界性珍稀濒危物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25分)

b、主要保护物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20分)

c、主要保护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15分)

d、主要保护物种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或虽未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但确实属于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10分)

e、主要保护物种为地方重点保护的特有物种(5分)

f、主要保护物种为普遍常见物种(0分)

4.1.2物种代表性(10分)

a、生物地理学和生物系统学上具有世界性代表意义(10分)

b、生物地理学和生物系统学上具有全国性代表意义(6分)

c、生物地理学和生物系统学上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3分)

d、生物地理学和生物系统学上不具有代表意义(0分)

4.1.3种群结构(5分)

a、主要保护对象在保护区内具有合理的种群结构,能保证物种的正常繁衍(5分)

b、主要保护对象在保护区内种群数量较少,但具备繁衍的能力(2分)

c、主要保护对象在保护区内种群数量极少,不具备繁衍的能力,或为偶见种(0分)

4.1.4生境重要性(10分)

a、世界上唯一或极重要生境(10分)

b、国内唯一或极重要生境(6分)

c、国内重要生境(3分)

d、普通生境(0分)

4.1.5生境自然性(10分)

a、基本处于自然状态,人为干扰极少(10分)

b、虽有少量人为干扰,但核心区保持自然状态(6分)

c、受到明显人为干扰,.但核心区基本保持自然状态(3分)

d、受到严重破坏且难以恢复(0分)

4.2可保护属性(20分)

4.2.1面积适宜性(8分)

a、面积足以保证主要保护物种的正常繁衍或生存(8分)

b、面积基本能保证主要保护物种的正常繁衍或生存(5分)

c、面积尚能达到主要保护物种的正常繁衍或生存的最低需求(2分)

d、面积不能达到主要保护物种的正常繁衍或生存的最低需求(0分)

4.2.2科学价值(8分)

a、在生态、遗传、经济等方面具有极高研究价值(8分)

b、在生态、遗传、经济等方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5分)

c、在生态、遗传、经济等方面具有一般研究价值(2分)

4.2.3经济和社会价值(4分)

a、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重大意义(4分)

b、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较大意义(2分)

c、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一般意义(1分)

4.3保护管理基础(20分)

4.3.1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4分)

a、具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适宜的人员配备,且专业技术人员占管理人员的比例≥20%(4分)

b、管理机构健全并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但专业技术人员占管理人员的比例≥20%(3分)

c、已建立管理机构,但现有管理人员数量不能够满足资源保护和日常管理的需要(1分)

d、尚未建立管理机构(0分)

4.3.2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4分)

a、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全部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权属证(4分)

b、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核心区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权属证(3分)

c、虽未获得土地使用权,但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1分)

d、边界不清,土地使用权属存在较大的争议(0分)

4.3.3基础工作(6分)

a、完成综合科学考察,系统全面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完整的样本材料(6分)

b、完成综合科学考察,基本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较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大部分的样本材料(4分)

c、完成针对主要保护对象的科学考察,初步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完成了部分或初步的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主要保护对象的样本材料(2分)

d、尚未开展科学考察,无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0分)

4.3.4管理条件(6分)

a、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完备且先进的办公、保护、科研、宣传教育、交通、通讯、生活用房等设施(6分)

b、基本具备管理所需的办公、保护、科研、宣传教育、交通、通讯、生活用房等设施(4分)

c、初步具备管理所需的基础设施,但尚不能满足一般管理工作的需求(2分)

d、不具有或基本不具有基础设施,无法进行正常的管理工作(0分)

5自然遗迹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5.1自然属性(60分)

5.1.1典型性(15分)

a、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具有国际对比意义(15分)

b、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具有全国性对比意义(10分)

c、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5分)

d、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属国内常见(0分)

5.1.2稀有性(20分)

a、属世界上唯一或极特殊的遗迹(20分)

b、属世界上少有或国内唯一的遗迹(15分)

c、属全国少有的遗迹(10分)

d、在国内外均不具特殊性的普通遗迹(0分)

5.1.3自然性(15分)

a、基本保持自然状态,未受到或极少受到人为破坏之遗迹(15分)

b、虽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破坏,但影响程度很低或稍加人工整理可恢复原有面貌之遗迹(10分)

c、受到比较明显的人为破坏,但经人工整理后仍有较大保护价值之遗迹(5分)

d、人为破坏严重,极难恢复之遗迹(0分)

5.1.4系统性和完整性(10分)

a、遗迹的形成过程和表观现象保存系统而完整,内容丰富多样(10分)

b、遗迹的形成过程和表观现象保存比较系统而完整,内容较多样(6分)

c、遗迹的形成过程和表观现象保存不够系统而完整,但基本能反映该类型遗迹的主要特征(3分)

d、遗迹的形成过程和表观现象保存较少,内容单一,不能反映该类型遗迹的基本特征(0分)

5.2可保护属性(20分)

5.2.1面积适宜性(8分)

a、面积足以有效保护遗迹的全部保护对象(8分)

b、面积基本能够保护遗迹的全部保护对象(5分)

c、面积能够保护遗迹的主要保护对象(2分)

d、面积不能达到遗迹保护的最低需求(0分)

5.2.2科学价值(8分)

a、在自然史、地学、矿物学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8分)

b、在自然史、地学、矿物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5分)

c、在自然史、地学、矿物学等方面具有一般的科学价值(2分)

5.2.3经济和社会价值(4分)

a、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重大意义(4分)

b、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较大意义(2分)

c、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一般意义(1分)

5.3保护管理基础(20分)

5.3.1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4分)

a、具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适宜的人员配备,且专业技术人员占管理人员的比例≥20%(4分)

b、管理机构健全并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但专业技术人员占管理人员的比例<20%(3分)

c、已建立管理机构,但现有管理人员数量不能够满足资源保护和日常管理的需要(1分)

d、尚未建立管理机构(0分)

5.3.2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4分)

a、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全部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权属证(4分)

b、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核心区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权属证(3分)

c、虽末获得土地使用权,但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1分)

d、边界不清,土地使用权属存在较大的争议(0分)

5.3.3基础工作(6分)

a、完成综合科学考察,系统全面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完整的样本材料(6分)

b、完成综合科学考察,基本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较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大部分的样本材料(4分)

c、完成针对主要保护对象的科学考察,初步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完成了部分或初步的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主要保护对象的样本材料(2分)

d、尚未开展科学考察,无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0分)

5.3.4管理条件(6分)

a、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完备且先进的办公、保护、科研、宣传教育、交通、通讯、生活用房等设施(6分)

b、基本具备管理所需的办公、保护、科研、宣传教育、交通、通讯、生活用房等设施(4分)

c、初步具备管理所需的基础设施,但尚不能满足一般管理工作的需求(2分)

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篇3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境内,面积1.2万公顷,1985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

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海拔2171.7米,覆盖面积保持在30平方公里以上,以水草繁茂而得名。区内有高等水生植物37种,其中海菜花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鱼类10余种,鸟类178种或亚种,其中27种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8种属中日候鸟协定保护鸟类,并为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草海四面青山环抱,林木茂密。湖中盛产鱼虾、蒲草等水生动植物,栖息着100多种珍奇水鸟,中国特有的高原候鸟黑颈鹤,每年都要在这里越冬。主要保护以黑颈鹤为主的湿地鸟类。草海素有“鸟的王国”之称,共有鸟类100余种、珍稀鸟类70余种。特别珍稀的鸟类有黑颈鹤、灰鹤、丹顶鹤、黄斑苇雉、黑翅长脚鹬和草鹭,还有大量的大雁和野鸭,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谐相处的十大候鸟活动场地之一,是冬春观鸟,夏秋避暑的最佳选择地。

草海冬季温暖,气候宜人。暮春时节,草海周围开放着大面积千姿百态、绚丽动人的杜鹃花。秋天的草海最美,湖中的水草在碧水中开出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的黄花、红花和白花,船行其中,花随水波浮动,如入仙境。草海的冬天,则是观赏黑颈鹤等300余种鸟类的最好季节。

草海四面青山环抱,林木茂密,水天一色,翠峰鹄立,草海西部有一孤岛叫“阳关山”岛上竹篱茅舍,鸡犬相闻,湖中白帆点点,波光粼粼,一片宁静淡泊的世外桃源景向。草海东南水面有六洞桥及望海楼,沿桥烟柳长堤,垂柳依依,长堤东端有寺庙,相传吕洞宾曾到此一游。

草海盛产鱼虾,水禽,蒲草等水生动植物,栖息着珍奇水鸟。其中最多也最著名的有黑颈鹤和野鸭等。

自然环境

草海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外围的高原地带,湖区四周环山。草海是一个由岩溶堰塞形成的淡水湖,常年积水,清澈见底,湖中水草繁茂,故得名草海。登山俯望草海,周围青松葱郁,湖山辉映,景色如画,因而草海又称“松波湖”。保护区气候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湿润、冬春干燥,干湿季节明显,干季11月~第二年4月,湿季5月~10月,低湿干燥,昼夜温差大。年均温为10.6℃,年均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相对湿度80%。

气候状况

温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约950毫米,年平均气温10.5℃,平均相对湿度79%。

保护区资源

湿地资源

1981年在草海西北面修建了一条海拔2171.7米高的滚水坝,把草海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面积不到3平方公里的零星水面,坝南为面积31.64平方公里的长方形湖面,现最大水面为19.17平方公里,水深1.5米左右。湖周被缓丘环抱成盆形,湖盆明水周围为沼泽湿地。

草海水体偏碱性(PH值为8.0),富容氧水体。湖水透光性良好,利于浮游和水生植物的生长,为底栖动物形成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为鸟类提供丰富的动、植物食源。总之,草海水体目前尚未受到污染,适于各种鸟类栖息繁衍。湖泊湿地条件优越,其地形、气候、水体、食源等黑颈鹤定栖的青海诺木洪芦苇沼泽、玉树隆宝滩、高原草甸沼泽和云南中甸纳泊海高山湖泊沼泽等条件近似,是适于黑颈鹤栖息越冬的仅存不多的场所。

植物资源

湿草地和沼泽地的植物有荆三梭、水葱、水毛花、菖蒲、水芹、两栖蓼、四角菱、金鱼藻、轮藻、水车前、狐尾藻和萍。周围地区有一些由华山松与云南松组成的人工松林和灌丛杜鹃。

湿地鸟类

草海是黑颈鹤在中国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随着湿地的恢复和鹤类的保护。数量从70年代中期的35只到1983/1984年的305只1985/1986年307只。鹤在10月中、下旬到达,3月中、下旬离去。约1,500只灰鹤也在此沼泽地越冬(1983最多达2,178只)。还出现黑鹳和白头鹤等珍禽。该湿地也是雁鸭类、鹬类和骨顶类的重要越冬地。1988年1月中旬出现20,000多只水禽,包括24只凤头,55只苍鹭,19只白琵鹭,440只灰雁,1,660只斑头雁,1,680只赤麻鸭,5,400只其它鸭类(主要有赤颈鸭、绿头鸭、白眉鸭和红头潜鸭),580只灰鹤,235只黑顶鹤和10,000只白骨顶。据“贵州鸟类志”记载,1975年以来在该地区采集到非雀形目越冬鸟标本有47种。包括(2种),鸬鹚,鹭(5种),雁(2种),河鸭(9种),潜鸭(4种),秋沙鸭(1种),猛禽(7种),鹤(2种),骨顶类(2种),鹬(11种)和红嘴鸥。

鸟类中,最珍贵的要数黑颈鹤,当今世界上有15种鹤类,发现最晚的是黑颈鹤,其为世界性的珍稀水禽之一。它的分布范围狭窄,数量稀少,是唯一生活在高原上的一种鹤类。身高1米多,身着灰白毛的羽毛,修长的颈脖上围着一条黑缎带似的羽绒,头镶鲜红珠顶,光亮夺目。尾部和羽翼之端呈黑色,易于同其它鹤类相别。

婀娜多姿的黑颈鹤,飞舞若仙。立姿亭亭,其举止端庄,鸣声高亢响亮,数里之内皆可相闻。它们飞行能力很强,每到春天结伴高飞,越过万水千山,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或玉树隆宝滩。“夫妻”双双选择人迹罕至的地方筑巢,开始生儿育女。幼鹤一出世,就得亲鸟的细心照料。等雏鸟羽毛丰满时,青海高原的严寒也要降临,于是它们结伴为群,展翅飛到云贵高原,在食物丰富的草海度过寒冷的气候。

在草海越冬的水禽除黑颈鹤外,还有灰鹤、斑头雁等。草海成为鹤类及其他鸟类越冬“休假”的胜地。

斑头雁,全身灰白或褐色,后颈部呈暗褐色,喉及颈侧为白色,嘴腿赤黄。主要食草。其羽毛和绒毛是高级防寒衣被及登山运动服的理想填充材料。

其它动物

已记录到9种鱼,包括鲤鱼、青草和草鱼,9种爬行动物(包括竹叶青和水赤链游蛇),和14种两栖类。

保护区景观

地质学家研究证实:“草海是贵州成湖最早的天然湖泊。发展历史已逾20万年”。草海原是一个村寨星罗棋布、人烟稠密的山间盆地。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春夏间,霪雨绵绵。山洪暴发,抱木夹石泥沙堵塞大落水洞,至使南北两海合二为一。积水无法排出,湖水涨至城南斗姥阁,形成茫茫高原海子,后人为纪念蔡锷将军,曾称之为“松坡湖”。

草海湖平如镜,烟波浩淼,天水一色,云水相接。湖区有龙王庙、斗姥阁、六洞桥、观海楼、观鹿台等名胜、古迹遗址。草海西边。有一座孤岛名叫阳关山,又称星落岛,矗立在湖光水色之中。海边山·下,绿荫掩映着竹篱茅舍,茂林幽深,各具风采。海的东南边,便是大桥烟柳长堤,建于清同治年间,雄屹于古鸭田和南海之间,堤边垂柳拂波。六洞桥上,有古雅玲珑的望海楼,碧瓦朱檐。绿窗回廊;以观草海。长堤之东便是错落有致的川主庙殿宇。

走进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篇4

资源状况

保护区总面积3574.7公顷, 其中核心区面积780.7公顷, 缓冲区876.2公顷, 实验区面积1917.8公顷, 森林覆盖率96.8%。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区内天然赤松—栎林顶级植物群落, 生长稳定, 长势良好, 是目前亚洲面积最大的现存群落。区内奇峰林立, 沟谷幽深, 溪潭清澈, 林茂花繁, 徜徉其中, 如诗如梦, 令人心旷神怡, 流连忘返。东北著名旅游胜地——冰峪沟坐落于保护区内。

动物。保护区内分布有脊椎动物375种, 约占中国脊椎动物种类总数的5%。其中鱼类32种, 两栖类11种, 爬行类16种, 鸟类278种, 兽类38种。保护区内分布无脊椎动物1500种, 约占中国无脊椎类动物种类总数的0.78%。在仙人洞保护区内生活的众多动物中,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紫貂、金雕、白尾海雕、大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3种。其中只分布在台湾和辽宁狭窄区域的杂色山雀在仙人洞保护区内密度大、遇见率高, 这与保护区内的生态物种的相关性有必然的联系。

植物。保护区属华北、长白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 南坡以华北成分为主, 北坡以东北成分为主, 且华北成分略占优势, 体现出两区系过度的特征。既有代表华北区系的麻栎、栓皮栎、赤松, 又有代表长白区系的蒙古栎、槭树、黄檗、核桃楸、糠椴。同时还有辽宁其他地区罕见的华中区系南方亚热带植物, 如:天女木兰、三桠钓樟、灯台树、玉铃花、八角枫、海州常山、兰果紫珠等十余种亚热带植物。据调查统计, 全区现有植物1104种。区内珍稀濒危植物共有15种,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紫杉、水杉、人参;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2种。

地质地貌。进入保护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群成带出现的峰林、峰丛组成的山脊, 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耸立于英那河、小峪河河谷两侧, 其最高峰为拦马墙峰, 海拔高度581.5米。峰林、峰丛无严格界限之分, 其封顶多呈钝锥状, 岩石裸露, 形态各异, 气势宏伟, 大有叠风摩岩, 千岩竞秀之势, 是石英岩地貌中的典型、地貌景观中的佳品, 国内罕见。岩柱与孤峰是峰林、峰丛中的个体地貌景观, 居于山脚或河床之中, 与山体以断崖相隔, 是区内又一靓丽的景观:“一叶石”位于小峪河下游与英纳河交汇处, 其形如一片树叶, 斜插水中, 又有刀光剑影、剑拔弩张的“试剑石”, 出神入画的金雕岩、布鸽石, 婷婷玉立的美女石、神女峰, 这些奇峰异石令人目不暇接, 流连忘返。有人说在保护区观石看峰, 似乎分不出自然存在的山与艺术创作的仙境, 具有赏画而又胜于赏画之感。

水文。保护区内有庄河水系和英那河水系, 境内集水面积20.5平方千米。英那河、小峪河流经全区, 年平均径流总量11326万立方米, 河流水质清澈见底, 水质甘甜, PH值为6.6—6.9, 总硬度11.4—11.5, 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是大连市城市用水的源头。地下水类型以第四纪松散岩层孔隙水为主, 伴有少量的基层裂隙水, 泉多为下降泉, 单泉涌水量一般在40吨/日。

气候。保护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南濒黄海, 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 多为东南风, 冬季多为西北风, 寒潮侵袭时有严寒, 春秋两季气候凉爽。四季温和, 雨热同季, 光照和降雨集中, 并具有一定海洋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

土壤。保护区主要以石英岩典型棕壤和石英岩棕壤性土棕壤为主, 属于东部森林土壤区域, 辽中—华北棕壤、褐土、黑土土区。

人文。保护区内有上、下两庙。下庙称圣水寺, 上庙称般若洞。般若洞位于龙华山海拔380米的高山上, 凌空一洞, 洞中有洞、洞中修庙, 始建于元朝的天元二十年 (1398年) , 经八次始复建。圣水寺坐落在龙华山南麓入山处, 始建于辽金时期 (1120年) , 有两座庙殿东为龙华观西为圣水寺。整个建筑为硬山式, 前出单廊檐, 门前各有宽敞洁白的长条花岗岩石阶, 步步登高, 如入天外圣境。二者均是大连市的文化遗产。

科教馆。这里是以保护区动植物标本、地质介绍展示为主的集科学研究、科普及宣传教育、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教场所, 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并为来保护区开展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实习人员提供食宿上的便利条件。

管理状况

保护区目前由大连市林业局和庄河市共同领导。1981年9月, 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 建立了辽宁省仙人洞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 经国务院批准, 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9月, 大连市编委批准成立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2008年12月, 保护区管理处更名为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下称管理局) 。

今年以来, 管理局的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根据大连市林业局和庄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以强化队伍建设为基础,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 抓好科研、宣教和能力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 实现建设管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具体内容如下。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 推进全区依法管理。一是强化以防火为重点的资源保护工作, 确保全区无火警、火情发生。二是继续采取措施有效防控林业有害生物。三是依法开展旅游监督管理。四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护。五是加强外来物种管理,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严格控制各类放生动物和苗木引进。

以发挥资源优势为重点, 实现工作新突破。一是不断深化科研工作。开展全区资源补充调查, 对重点保护物种分布、种群数量、消长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做好气象人工二要素和自动六要素观测;开展森林火险因子监测工作;完成日本松干蚧、松阿扁叶蜂、美国白蛾、松材线虫、栗山天牛的监测工作;对区内野生动植物和主要保护对象实施动态监测;继续与辽宁大学合作开展各项课题研究工作;探索科研工作新领域。二是创新宣传教育模式, 提升生态宣教水平。要严格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 强化对保护区内大连市优秀科普基地、辽宁省科普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做好科普基地统计工作, 深入开展生态文化教育、科普教育、野生动物保护等系列宣传活动, 扩大基地的知名度。同时要完成申报国家科普基地的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三是正确把握旅游与开发的关系, 全力推进产业发展。

以提升保护区能力为目标,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保护区的实际, 积极争取资金, 进一步推进保护区能力建设。2015年, 保护区要做好《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2016—2025) 》及《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 (2015—2024) 》的编制工作;做好绿化工程后期管护工作,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做好工程档案管理, 健全工程档案。

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立足点, 强化治安稳定和安全管理。按照《庄河市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状》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的要求, 强化属地责任、主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的落实。一是开展区域治安稳定和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二是加大检查力度, 重点加强森林防火和汛期安全巡查工作, 防止山体滑坡及路面塌陷造成伤害, 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三是加强对重大活动的管理工作。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报告 篇5

2020 年 11 月 16 日,局党委书记、局工会主席、党委办公室主任一行来到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保护区能力建设做了调研,通过现场观看、基本情况汇报,座谈会形式进行研讨。

一、子午岭保护区基本情况

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甘交界的子午岭山脉,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形地貌,保护区内最高山峰兴隆关海拔 1687 米,最低海拔 1100米,地势西高东底。保护区辖区河水四季清澈见底,水量稳定水质优良,自古以来这条川的河流被称为“清水河。”区内有榆林水库一座,建于 1958 年,库容量180 万立方米。保护区成立于 2006 年 2 月 11 日,总面积 61 万亩。保护区是延安市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和陕西的“一叶肺”;主要保护对象是黄土高原天然次生林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目前记录的有 994 种。其中有国家珍稀保护植物紫斑牡丹、核桃楸(qiu)和刺五加 3 种;有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杜松、陕西鹅耳枥和文冠果3种;据统计保护区动物有18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鹳、华北豹、金雕 3 种;列入Ⅱ级保护的有水獭、豺、鸳鸯、红腹锦鸡、长耳鸮 xiao),大鸨(bao)等 16 种。特别是经过与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协作,2018 年 6 月通过新华社媒体发布,保护区至少有 28 只野生华北豹种群,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华北豹种群,无论是数量、还是密度都是目前我国境内最大的,近年来通过进一步监测又发现了华北豹幼崽种群,意味着野生华北豹在子午岭不断的繁衍和增长。

二、保护区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

当前,保护区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机构,形成了局、站二级保护管理体系。局机关下设保护科、科研宣教科 2 个科室,基层设槐树庄、榆林、陈家河 3个保护站;设防火门、蒿地沟、午亭子、油坊台 4 个检查站;目前保护区职工编制 98 人,现有 70 人,包括新聘职工 17 人,新聘职工为保护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保护区重要性

(一)黄土高原生物多样性,延安市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属于华北暖温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带,辖区内植物物种丰富,被子植物 93 科 323 属 596 种,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紫斑牡丹、核桃楸、刺五加、杜松、陕西鹅耳枥、文冠果。优势树种为山杨、辽东栎、侧柏、油松等。

(二)涵养水源,保护区内年均降水量约 500~600mm,其地表枯枝落叶层厚大 30cm 以上,是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对调节气候、降水、减缓水土流水起决定性作用。

(三)保护区域生态安全,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延安市南部的富县境内,西靠子午岭主脊,北临毛乌素沙漠边缘,南界渭北大平原,地处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的腹地、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保护区茂密的森林植被阻挡了草原化的南侵,防止了北面沙尘入侵到渭北大平原,保护了渭北大平原的农业安全。

四、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构不完善。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延安市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由延安市桥北国有林管理局代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模式。自然管理局下设保护科和科研宣教科两个科室,下设三个基层保护站

(科级建制)。由于施行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形成对保护区管理不健全,资金不到位情况。

(二)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停留在修修补补的基础上,未能有效解决基础落后问题,目前保护区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防火道路破损,无法正常通行,近几年局多次下发经费对保护区道路进行维修,但是每次由于经费限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遇到雨雪天气,车辆无法通行,严重影响到保护区工作正常开展。二是办公住宿坏境无法满足现有人员工作生活。保护区地理位置偏远,距离最近的直罗镇 38 公里,保护区职工大多职工家都在富县县城。因此,职工每年将近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保护区度过。但,保护区住房年久失修,大多出现地基下沉、室内装修破损现象,严重影响到职工安全和工作积极性。三是办公设备不足,由于受经费制约,目前保护区办公设备急剧短缺,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无法满足现有工作任务。四是卫生条件不达标,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离开旱厕所,建设文明城镇、乡村。但是,保护区目前全部使用的是旱厕所,夏秋季节粪便在高温下发酵,产生臭气,为蚊蝇滋生提供了生存环境,蚊蝇携带细菌病毒,容易导致菌痢、甲型肝炎等多种疾病发生和流行,威胁职工的生命健康。五是取暖设施落后,冬季夜间取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三)保护区宣传力度不足。子午岭保护区“华北豹”是延安环境保护的一张名片。虽然,中省市官方媒体多次进行报道,但是,在社会上未能引起广泛的关注,知名度不高。究其原因是保护区对外宣处不足,局限于常规宣传、间断性宣传。

(四)保护区利益冲突严重。保护区内原有是槐树庄林场、监狱局等单位,自撤场设区和监狱局迁离后,原有监狱局土地一直对外出租从事农业生产,对保护

区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春种秋收时间,农业大型机械、运输车辆通行对防火道路破坏,农耕人员流动性大,管理约束存在一定困难,森林资源保护与群众的生产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五)保护区开展保护区考察与科研工作不足。主要体现在科研项目少,经费短缺,科研成果转化周期长。

(六)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保护区目前人员中 80%属于林业招工,文化水平大多处于初高中间段,不能胜任保护区科研工作开展。2019 年新招 17 名职工,所学专业与保护区职能不匹配。并且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干部职工长期缺乏系统和专业的培训,自然保护专业技能低,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七)保护区缺少全面性、系统性规划,未形成整套前景规划。

五、保护区提升建议

(一)社会能力建设。

1、依托保护区优势资源,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解决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一是打好“华北豹”最大种群名片,积极向相关部门申请建立华北豹研究中心;二是加强保护区水文水质气象监测,为延安地区水文水质气象研究监测提供准确数据,建立专业化、标准化水文水质气象监测中心;三是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加大对保护区动物保护力度,申请建立野生动物疫情、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四是利用保护区负氧离子浓度高、空气清新、森林资源丰富优势建立康养中心和开展森林体验活动。依托这些项目开展解决保护区基础建设落后问题。

2、积极寻求与大学院校、研究所开展动物、植物、昆虫、微生物科研项目。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保护区工作开展助力。

3、加大保护区宣传力度。一是利用互联网、电视、网络平台(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积极向社会进行宣传保护区环境、法律法规、野生动植物等。提高

保护区知名度和重要性,争取得到企业、社会团体公益基金赞助和项目援助,为保护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提供经费支持。二是建立集教学、参观光电数字化展馆,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及组织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利用自然保护区的标本、模型、图片和录相等向人们普及生物学、自然地理等自然知识。

4、协调解决土地权属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保护区遗留下的监狱局土地权属。

(二)加快机构能力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管理体制。

1、保护区机构管理应实行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结合的管理体制。

2、组成机构构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设办公室、保护科、科研科、宣教科、财务科、规划项目科、检查站、派出所。

(三)人员能力建设。

1、加强人员管理。核定保护区人员数量,积极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建议相关部门为保护区招聘符合保护区职能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管理和业务工作水平。实行定岗定责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2、大力推行考评制度。从工作人员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政策法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评。以此提高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独立性、热枕性。

3、多方面采取鼓励激励措施。对保护区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进行待遇、评先进、物质奖励、外出学习、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优先奖励。例如:记录发现省级重点保护物种10元/次种、国家二级20元/次种、国家一级50元/次种、新物种 100 元/次种、新物种填补国家空白 200 元/次种。

4、组织定期培训。为了转变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绩效、更新知识、技能、工作方法,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一般采取课堂教学法、录像资料教学、座谈会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篇6

关键词 葛藤;自然保护区;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2

葛藤[Puerarialobata(Willdenow)Ohwi],为多年生豆科葛属的藤本植物,其生长较快,茎可长至10 m。茎叶生长较密,表面有褐色毛茸,根系也十分发达。葛藤喜欢气候温润,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常年生长在草坡、灌木丛、林分疏松的地方,并攀附与乔木生长。葛藤生长适应性强,分布广泛,我国大部分林区及自然保护区都有大量的葛藤生长;同时,由于葛藤的生长习性,对所在环境内的乔木生长影响较大,严重遏制对林区,尤其是自然保护区内的林木的生长,对林业生态,旅游业发展都有一定的危害[1]。由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普通林区性质不同,不能对葛藤防治采取一般的处理办法。因此,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寻找有效的葛藤防治办法是目前林业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葛藤特征及危害

1.1 葛藤生态学特征

葛藤为藤本植物,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地方均有生长。据以往调查:葛藤大量分布在排水好、阳光足的山坡地上,攀附周边的灌木乔木而生长。葛藤对土壤适应性也十分强,除了在积水严重的黏土地外,其他类型土地均可生长,其中包括荒谷、山坡甚至是石缝[2]。且葛藤生长耐酸性强,在微酸性的土壤里均生长良好。葛藤生长具有优秀的耐旱能力,同时也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在我国寒冷地区也可越冬存活,次年依靠根部萌发新芽生长。因此依靠葛藤优秀的生长习性,适应很多地区生长,生长范围十分广泛。

1.2 葛藤危害情况

葛藤喜欢阳光充足地区生长,根系分布密集,有很强的适应性,攀附与乔木及灌木而生长。因此,会对所攀附的植物造成覆盖、绞缢等危害,影响被攀附植物养分的汲取和传输,遏制被攀附植物正常生长,甚至导致大面积的死亡。葛藤通常会大面积繁殖,与周边植物竞争空间和养分,对其他植物生长产生制约,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葛藤大量繁殖后产生大量的叶,冬季后,大量的枯叶也十分容易造成森林火灾,严重威胁生态安全。

2 防治措施

由于葛藤对周边环境植物的影响,及对生态和林业的严重危害,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葛藤生长,由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性,应与普通林业防治措施有所不同。

2.1 一般防治措施

2.1.1 人工防治

葛藤人工防治通常利用挖除、焚烧等人为手段进行防治。但人工防治人工费用大,耗时长,做不到从根本防治,并且效果不明显。因此,如今多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仅在不发达、面积小的地区采取人工防治[3]。

2.1.2 生物防治

应对恶性植物杂草对环境有影响的破坏通常采取引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的措施,也是一项传统有效的防治手段。在以往的研究发现,紫茎甲(Sagrafemorata)幼虫是应对葛藤生长的有效天敌,因此可以采用引进紫茎甲幼虫来应对大面积的葛藤危害。但采取生物防治仍需注意,天敌的引入要注意对其严格控制,避免破坏生物多样性,以免对防治区域生态造成其他影响。

2.1.3 化学防治

在初春季节,可以采取一定的化学试剂杀死有害生物部分器官,抑制其生长的化学防治措施。通过以往的实践发现,在初春时候,用41%的草甘膦水剂对葛藤新长出的叶片进行喷洒,阻止葛藤叶片的萌发和发育,遏制葛藤的恶性生长;也可以采取克无踪或甲磺隆进行配合使用,能够更加提高防治效果。虽然化学防治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遏制葛藤生长,但对周边植物、草本难免造成破坏,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多样性。因此,在对有害生物葛藤防治中,尤其是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言,化学防治并不是首选防治措施[4]。

2.1.4 综合利用

葛藤虽然对攀附植物生长有严重影响,但葛藤并非一无是处,葛藤根部可以制成粉,冲泡喝,营养丰富;葛藤叶可以用来造纸;葛藤茎可以编制成麻。因此,丰富有害植物的其他经济产值,对其充分利用,也不失为一项有效的防治办法。推广村民上山收割葛藤,兴办葛藤产品加工厂,可以有效减少葛藤数量,保证生态和谐,同时推进经济发展。

2.2 自然保护区防治对策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害生物防治需要与普通的林区有所不同,因为普通林区多以林业经济产出、生态防护等为目的,注重整体树木生长状况,注重林业发展,对林业及树木有影响的生物要严格控制。而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是注重生态整体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和谐,即便是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生物,也不能完全杜绝。因此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对葛藤等有害生物的控制,需要保证抑制葛藤危害行为,但不影响整个自然保护区的其他生物生长,以及整个生态和谐,在此基础上再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建议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在自然保护区试验区内,加强森林抚育管理,提高森林质量,对有害生物葛藤的防治可以采取仿生药剂、化学药剂进行,但必须遵循适时适度的原则,严格控制,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对有害生物葛藤的防治可以采取改善生态环境,及时清理枯倒木等,通过改善葛藤天敌的生长环境,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必要时进行人为改善,清除葛藤攀附情况严重的区域。

3 结语

在如今社会的高速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自然林区的保护,自然景区也十分受广大游客的喜爱。因此,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需要有一定的科学性、效率性。以葛藤防治为例,以普通林区防治方法为参考,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为出发,对核心区内、外进行差别管理,提出自然保护区葛藤防治的科学办法,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和谐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雷永松,戴丽.林业有害植物葛藤风险评估[J].湖北林业科技,2009(1):20-24.

[2]陈雁,肖杨.外来物种葛藤的入侵与防控[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307.

[3]蒋景德,成聪,孙伟.苏州市葛藤危害情况及综合防治[J].现代园艺,2012(12):35-37.

[4]戴丽,陶慧萍,曾祥福,等.林业有害植物葛藤风险分析[J].中国森林病虫,2011(1):19-2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篇7

1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菜资源概况

野菜是世界植物资源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外公认的天然保健食品,以其营养丰富、无污染而极受人们青睐。居住在武陵山区腹地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少数民族具有长期利用野生果菜的饮食传统,许多野菜已成为其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通过2004~2006三年的调查,结合保护区的文献资料(湖南小溪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内部资料),可以初步确定,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21科974属2702种,其中蕨类植物41科87属296种,种子植物180科887属2406种。其中的野菜有109科169属423种及变种,分别占初步调查的湘西地区的野菜总数135科201属485种(包括种子植物野菜87科119属335种[2],低等植物野菜35科66属129种[3],野生蕨菜13科16属和21种[4])的80.7%,84.1%和87.2%;分别占我国食用的野生蔬菜213科1822种[5]的51.2%和23.2%(表1)。从表1可见,小溪保护区内的野菜资源极其丰富,占湘西野菜种类的的80%以上,是湘西地区野菜的主产地之一。在全国的野菜种类中,也占到20%以上,具有重要的区系研究和开发价值。

在小溪保护区的109科野菜植物中,有的科所含的野菜种类较多,有的种类较少,其中牛肝菌科(10种)、红菇科(21种)、蝶形花科(21种)、苋科(10种)、蓼科(11种)、十字花科(10种)、菊科(41种)、唇形科(10种)、百合科(12种)和禾本科(12种)等10个科的种数多,合计高达158种,占小溪保护区野菜总种数的37.4%,是该区的优势类群,也应是野菜研究和开发的重点类群。

按当地群众对野菜的食用部位和烹调习俗,可将野菜分为菌藻类、蕨菜类、叶菜类、根茎类、竹笋类、花菜类和果菜类(表2),有的野菜食用兼具多种部位。这种按照食用部位或器官所进行的分类对指导同类野菜的引种、驯化和栽培有一定意义,可以做到一物多用,综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2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野菜简介

小溪自然保护区的野菜资源种类众多,生长环境、食用部分和用途各不相同。表3列举了33科50种资源量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野菜的概况。

(续表)

注:S代表食用价值;Y代表药用价值;G代表观赏用。

3 小溪自然保护区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现况及建议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菜种类丰富,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从低海拔到高海拔都有分布,一年四季均有生长,均可采收。野菜类的食品口味好,营养价值高,有益健康。像木耳、松乳菇、蕨菜、香椿、鸭儿芹、竹笋等野生植物不论营养成分,还是色香味都远比人工栽培的家常蔬菜和水果要好[1]。目前小溪自然保护区内的人们对野菜的开发利用方式比较简单,主要采用生食、炒食等方法,很少制作成干菜、腌菜等其他的用途。同时大量野菜处于自生自灭状况,没有人工栽培品种和驯化,也没有加工成产品,资源利用率和开发程度相当低,利用面窄,资源浪费严重。例如:碎米荠、卵叶韭(Allium ovalifolium)是很美味的野菜,还可以制成干菜或酸菜,但农民多自采自食,没有充分地开发利用。

从2001年起,保护区内建成了旅游公路及观光游道,来这里学术考查和休闲旅游的人数聚集增加,这给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够,对一些名贵的野菜没有注意野菜资源的保护和再生,乱采滥挖的现象仍然存在。

保护和开发利用野菜资源旨在保护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的平衡,符合经济开发中的物尽其用、综合开发、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原则,以合适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6]。在对小溪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资源包括野菜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对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参考以下几方面:

首先,建立仿野生蔬菜基地。在保护区的非核心区或山下的退耕荒地,结合退耕还林工程,进行野菜的迁移和培育,进行粗放管理或无公害栽培管理,突出野菜的天然性和无公害性,扩大野菜的生产规模。

其次,在销售上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模式。选择小溪保护区内营养价值高,具有地方特色的野菜野果品种进行产品开发和深加工,发展山野菜系列的旅游方便食品、保健食品、名优新产品,变当地的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

其三,采用一物多用综合开发途径。一种野菜开发利用后,所余的废料可以进一步利用,使之形成更多的产品。这样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使废弃物再资源化,提高野菜的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世彪,谷中村,陈功锡,等.湘西州少数民族膳食结构中常见野生植物调查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1)41~44、64

[2]龚双娇,邓琴,陈功锡,等.湘西种子植物野菜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J].生命科学研究.2002,6(4):41~44

[3]陈功锡,李鸣,向小奇,等.湘西低等植物野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吉首大学学报.1999,19(3)9~16

[4]朱杰英,陈功锡.湘西野生蕨菜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2000,21(4)6~9

[5]胡朝松,刘德兵,李绍鹏.我国野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热带农业科学,2005,25(5):44~47、6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篇8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选在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它位于小兴安岭南坡中段北缘, 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五营林业局境内, 隶属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的试验基地, 地理坐标为东经128°58′~129°15′, 北纬48°2′~48°12′。丰林自然保护区于1958年建立,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2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 1997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UNDP国际合作项目, 即在中国亚热带、温带和西北干旱区建立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3个试验区之一, 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人与生物圈 (MAB) 网络成员。

丰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8 400 hm2, 森林覆被率为95%, 森林总蓄积量为461万m3, 其中绝对封禁区面积达8 129 hm2。属长白山植物区系小兴安岭亚区, 地带性植被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是我国目前原始天然红松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 面积最大的天然林集中分布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落叶松原始林生态系统及母树林。

1.2 气候模式选择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主要工具是气候模式。笔者选用IPCC DDC提供的6种具有代表性的气候模式 (CGCM2、Had CM3、OSU、GISS、GFDL和UKMO) 对研究区未来10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并着重针对2种动态模型 (CGCM2和Had CM3) 的地面气温和降水量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具体分析。

OSU、GISS、GFDL和UKMO是4种经典的大气环流模型, 在IPCC第3次评估报告完成之前的全球变化相关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 但随着气候模式的飞速发展, 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此类气候平衡模式的结果来源于2×CO2和1×CO22次模拟结果之差, 然而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显然并不是连续的, 实际的气候系统的各个分量有着不同的热力惯性, 永远也不可能达到气候平衡模式所假设的平衡条件。可见倍增平衡模式模拟温室气体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存在严重的缺陷, 合理的气候模式中的CO2浓度应为渐进变化。

20世纪末, 大量的动态大气环流模型又称渐进模型应运而生, 针对静态模型中存在的缺点进行了诸多改进, 模拟能力和模拟效果均有较大提高。其中本研究所选用的CGCM2和Had CM3气候模式是该类模型的典型代表, 它们均采用IS92a排放情景, 即温室气体排放综合效果相当于CO2浓度逐年递增1%, 由于温室气体浓度为渐进递增, 故可以输出未来每一年份的月平均值。CGCM2是加拿大气候模拟和分析中心在CGCM1的基础上推出的第2代全球气候耦合模型, 空间分辨率为0.5°×0.5°, 并对CGCM1的缺点做了相应改进, 预测结果由CCCma提供。Had CM3模式是Hadley气候预测和研究中心发展的海—气耦合模型, 其水平空间分辨率经度×纬度为3.75°×2.50°, 预测结果由IPCC DDC提供。

2 预测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

使用6种气候模式对丰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未来100年的年平均温度与降水量进行了预测 (图1) , 从图1a可以看出, 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OSU、GISS气候模式预测的增温幅度相对较小 (<4℃) , GFDL、UKMO相对较大 (>7℃) , 而CGCM2和Had CM3居中 (4~5℃) 。可见, 4种经典静态模型对丰林自然保护区的预测结果总体呈现出2种趋势, 或小于4℃的小幅增温或大于7℃的大幅增温, 这2种情况对该区森林造成的影响无疑会有较大不同。而2种动态气候模式所预测的结果则介于上述2种情况之间, 且地面温度的增幅均未超过5℃, CGCM2稍高于Had CM3的预测。即便如此, 年平均温度的增温率仍高达0.40~0.46℃/10年, 这对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从CGCM2和Had CM3模式模拟的IS92a情景下丰林国家自然保护区2004—2100年的年平均地面气温的时间序列变化中可以看出:CGCM2和Had CM3模式模拟的地面气温的增温趋势十分相似, 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图2、图3) 。CGCM2模式的增温幅度略大于Had CM3, 增温率分别为0.447、0.409℃/10年, 但Had CM3模式预测的温度的年际间波动较CGCM2模式明显。从季节上看, CGCM2模式预测的季节增温幅度差异表现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 Had CM3模式预测的季节增温幅度差异表现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 年较差与1961—2003年的观测数据相似, 均呈缩小趋势。

2.2 降水

在未来100年降水量的预测结果中 (图1b) , 各气候模式预测的降水量均无明显变化, 呈不同程度的小幅增加趋势。除Had CM3和CGCM2达到10%水平外, 其他各静态气候方案预测的降水变化幅度均小于10%。从CGCM2和Had CM3模式模拟的IS92a情景下丰林国家自然保护区2004—2100年的年平均地面降水的时间序列变化中可以看出:CGCM2和Had CM3模式模拟的地面降水均无明显趋势, 但CGCM2情景较Had CM3出现较大的降水年际变化 (图4、图5) 。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对未来100年进行预测, 预计丰林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温度将持续上升, 降水无明显变化。温度的持续升高必然导致蒸发作用不断增强, 而降水量却无明显增加, 这必将导致该区的气候条件朝着暖干化方向发展。

摘要:以1961—2003年的气候资料为基础, 采用CGCM2、Had CM3、OSU、GISS、GFDL和UKMO等6种气候模式, 对丰林自然保护区的温度与降水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 未来100年,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温度将持续上升, 降水无明显变化, 气候条件将朝着暖干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预测,黑龙江伊春

参考文献

[1]丁一汇, 任国玉, 石广玉, 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Ⅰ) :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2 (1) :3-8.

[2]王绍武.小冰期气候的研究[J].第四纪研究, 1995 (3) :202-212.

[3]许吟隆, 黄晓莹, 张勇, 等.中国21世纪气候变化情景的统计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1 (2) :80-83.

[4]孙凤华, 杨素英, 陈鹏狮.东北地区近44年的气候暖干化趋势分析及可能影响[J].生态学杂志, 2005, 24 (7) :751-755.

[5]许吟隆.中国21世纪气候变化的情景模拟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28 (3) :323-329.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篇9

关键词:山西黑茶山,自然保护区,价值评价

1保护区概况

山西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以下简称保护区) 位于山西兴县东南部, 行政上涉及兴县东会乡、 固贤乡、交楼申乡和蔚汾镇, 地理坐标东经111°11′39″ ~111°26′30″, 北纬38°10′03″~38°24′05″。保护区南北长约26km, 东西宽约24km, 辖区面积24 415.40hm2。 保护区是以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褐马鸡、金钱豹、原麝以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

2.1过渡性

保护区地处黄土丘陵区向吕梁山土石山区过渡的关键地区, 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温带草原带的交错区, 两带的交界线穿过保护区辖区, 使保护区同时具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草原两大生物群落, 成为我国森林向草原过渡的典型代表性区域, 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本区地带性植被应是以辽东栎为主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但由于保护区位于吕梁山西坡, 气候干旱, 形成特殊的过渡带植被, 主要植被类型有寒温性针叶林, 如青杄、落叶松;温性针叶林, 如油松;针阔混交林, 如油松与山杨、白桦、辽东栎混交林;落叶阔叶林, 如山杨、白桦、辽东栎等;温性灌丛; 草原, 如铁杆蒿草原、大针茅草原以及河漫滩草甸植被。基本包括了亚高山、高山、低山所代表的植被类型。且区内阴坡以油松等针叶林为主, 阳坡以灌丛、 草地、辽东栎为主, 其中辽东栎生长受到干旱制约, 大多生长不良。保护区植物区系以温带性质为主, 同时又具有热带成分和东亚成分。在动物地理区系上, 表现为以古北界种为优势, 同时又有东洋界种渗入。

2.2典型性

保护区是我国森林向草原过渡的典型的代表性区域,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 形成特殊的以油松为主的温性针叶林和辽东栎为主的落叶阔叶林, 以及松、栎混交林, 是该过渡区域生态系统特殊的典型代表性植被, 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保护区植被类型多样, 垂直带明显, 群落类型多样。植被可分为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等6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20个群系。其中暖温带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在该区具有显著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尤其是油松林是华北地区温性针叶林的代表类型, 山西省为天然油松林的分布中心, 油松林在保护区广泛分布, 在海拔1 500m~ 1 800m之间为油松纯林, 面积较大, 群落外貌整齐, 生长发育良好;在海拔1 600m以上分布有华北落叶松林、白桦、辽东栎纯林或与油松混交林, 有古老孑遗植物青杄等;海拔1 500m以下是落叶阔叶林, 灌木林有黄刺玫、沙棘、胡枝子、虎榛子、绣线菊等;草本以碱草、苔草等为主。保护区完整的生态系统, 丰富多样的生物多样性, 尤其是油松、山杨、辽东栎以及各种灌木丛等, 为原麝、褐马鸡、金钱豹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和生活环境。

2.3脆弱性

保护区位于吕梁山中北部森林生态系统最狭窄的地区, 森林植被宽度不足20km, 且只有山体阴坡有乔木林, 而阳坡乔木植被发育不良, 呈单面林, 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是吕梁山森林生态系统屏障中最脆弱的部分。吕梁山西北部由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的干扰, 形成了千沟万壑的黄土丘陵区, 水土流失严重;毛乌素沙漠也位于保护区西北部, 直线距离仅120km, 使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 显得十分脆弱, 也使得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显得十分重要。 保护区的植被在历史上曾经受到人类活动干扰, 与其东南部的森林植被相比, 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 若不进行有效保护, 必将造成生态系统的破碎化或岛屿化。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 则以吕梁山脉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西北屏障就会被打开一个缺口, 黄土高原及毛乌素沙漠的沙尘将对晋西北及以东地区、以及京津地区构成巨大威胁。此外, 保护区是青毛杨的惟一天然分布区, 仅分布有4个种群, 胸径大于10cm种群个体227株, 数量稀少, 已被列入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红皮书;褐马鸡、原麝等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数量稀少, 均表现出一定的稀有性。

2.4多样性

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据调查, 全区已经记录到高等植物4门123科460属1 014种, 其中苔藓植物33科74属223种, 蕨类植物8科10属14种, 种子植物82科376属777种。种子植物的科、 属、种数占全省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57.30%、 46.10%、30.20%。在种子植物中, 裸子植物3科7属11种, 占山西省裸子植物科、属、种数的50.0%、 53.90%、39.30%;被子植物79科369属766种, 占全省被子植物科、属、种数的57.70%、46.0%、30.10%。

保护区已记录到陆生脊椎动物219种, 分布陆生脊椎动物219种。其中两栖类1目3科4属5种, 占全省两栖类种数38.50%, 占全国两栖类种数1.80%;爬行类3目5科8属14种, 占山西省爬行类种数51.90%, 占全国爬行类种数3.70%;鸟类13目36科101属158种, 占全省鸟类种数48.2%;兽类6目35属42种, 占全省兽类种数62.7%, 占全国兽类种数8.1%。

2.5稀有性

保护区:1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松口蘑等11种, 省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 而山西省特有植物青毛杨分布面积狭小, 数量极少, 极其濒危。 2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褐马鸡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山西省省鸟, 保护区是褐马鸡在山西分布的最西端, 也是我国褐马鸡种群数量最多的栖息繁殖地之一。

2.6自然性

保护区基本保持自然状态, 人为干扰极少, 核心区与缓冲区无居民居住, 实验区虽有少量居民, 但居民仅在实验区生产和活动, 对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基本没有影响。尤其是核心区和缓冲区山势陡峭, 森林茂密, 人烟难以进入。保护区总面积24 415.4hm2, 其中林地面积22 646.70hm2, 占到保护区总面积的92.76%。保护区境内的森林绝大部分为天然次生林。

2.7重要性

保护区位于吕梁山脉森林生态系统的边缘地带, 是阻滞毛乌素沙漠东进、阻碍黄土高原沙尘向东进入山西、河北乃至京津唐地区的良好的生态屏障。 对于维护晋西北及其以东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也是褐马鸡种群交流的重要走廊带。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对于完善山西省褐马鸡的保护体系、 确保褐马鸡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扩大褐马鸡的种群数量, 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是吕梁山中北部森林生态系统最狭窄的地段, 也是连接吕梁山南北野生动物扩散、基因交流的重要通道, 对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又是黄河一级支流———湫水河的发源地, 也是黄河一级支流———蔚汾河的重要水源地。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系统, 为保护和维持湫水河、蔚汾河的水量和水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减少下游水库泥沙流入量, 延长水库使用寿命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一定程度上, 对保护和维持黄河水量和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区曾是八路军驻守地和抗击日寇的战场, 对慰籍英灵,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2.8面积适宜性

保护区总面积24 415.40hm2, 属于中型保护区。 其中林地面积22 646.70hm2, 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2.76%。保护区可以对其中的重要植物群落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进行有效保护, 其范围足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护区现有褐马鸡1 000多只, 主要分布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疏林灌丛等栖息地中。保护区森林面积15 011.30hm2, 绝大部分森林适合褐马鸡栖息繁衍, 有足够的空间、食物、水、隐蔽地等供褐马鸡种群的增长和扩大。较大的森林面积以及较好的森林组成结构, 也为其他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足够的栖息地面积和种群栖息繁衍所需要的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振军, 郝晓鹏, 郭东罡, 上官铁梁.山西黑茶山自然保护区青毛杨濒危原因和保护对策.安徽农业科技.2009 (4) .

[2]王振军.山西黑茶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资源调查.山西林业科技.2011 (01)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篇10

1 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概述

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4年, 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宁夏中卫市城区西部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占地面积14043.09公顷, 其主要保护对象为沙漠自然生态系统、特有的沙地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繁衍的环境。

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少有的开放式保护区, 保护区内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自然保护区开展环保科普工作离不开宣教工作, 宣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是自然保护区更好的保护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有效手段, 是达到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目的的重要措施。

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偏远山区, 当地生产方式落后, 生产力低, 人们的生产生活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 而自然保护区划定之后限制了居民的活动范围和经营方式, 因而当地居民并不支持保护工作。通过宣传教育, 改变落后思想, 树立可持续发展新观念, 消除对立, 实现统一。

2 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保科普工作实践

近几年, 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加强科普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环保科普纪念日,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努力提高当地群众的环保意识, 促进环保科普知识的普及, 倡导公民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

为了促进环保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 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了以环保科普宣传工作为主的科普科, 专职负责保护区环保科普教育和普及工作, 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科普活动。

第一, 环保科普进校园。在“爱鸟周”宣传活动中, 在中卫各个中小学展出自然保护区宣传展板, 发放有关爱鸟护鸟知识宣传资料, 讲解爱鸟护鸟知识, 使广大师生了解了保护区, 增强爱护鸟类的意识。第二, 开展保护科普广场咨询活动。利用“科技周”、“六·五世界环境日”和“全国科普日”的宣教活动, 在中卫市城区大型广场和社区以及银川市光明广场开展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第三, 开通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站。2012年5月, 沙管局开通了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官网, 目前, 网站已经成为环保科普知识宣传、信息发布、业务拓展的重要阵地。第四, 运用各种媒体进行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网络、宣传栏、报纸、电视等形式加强环保科普宣传教育。与中卫市电视台联合跟踪拍摄了自然保护区专题片,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传播手段, 加大对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和保护区的宣传报道力度。第五, 开展环境学术交流活动。兰州大学、宁夏大学等高校教授以及在读研究生先后到沙坡头进行科技技术交流活动。第六, 丰富环保科普宣传资料内容。编写并刊印了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二期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野生动植物图册和昆虫图册, 在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活动中进行发放以及与区内外保护区交流合作。

3 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环保科普工作的问题和体会

环保科普工作开展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环保工作的开展, 在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的环保科普工作实践中, 我们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环保科普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 而沙管局的相关工作人员由于没有参与专业的指导培训。第二, 专项资金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更新缓慢, 不能及时与最新的科学技术接轨。在科普进校园活动中, 由于没能创新工作形式和内容, 内容不够丰富, 形式单一, 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保科普工作的效果。第三, 伴随着环保工作的开展, 沙坡头环保科普工作还需不断创新, 加强与其他科普机构的交流和资源共享, 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开展针对性的环保科普工作, 促进环保科普工作的创新。努力促进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利用基地来促进中小学生环保科普知识素养的提高, 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制作丰富多样环保宣传产品, 从细节上做起, 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

4 结语

绿色环保是时代主题, 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环保意识得到提高, 我们在生活中应从细节做起, 注意环境保护。现在,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遏制, 但是环境保护工作依然需要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而环保科普工作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 作为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重要方式, 在新时期里还需不断创新, 运用激励机制来促进环保科普工作热情的提高, 促进环保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长效机制, 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环保科普工作, 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朱志胜.以创新精神做好环保科普工作[J].环境教育, 2007 (8) .

[2]黄国宝.环保科普活动进社区的思考[J].海峡科学, 2012 (03) .

上一篇:混凝土用量下一篇:人教版物理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