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措施

2024-05-15

农业新措施(精选十篇)

农业新措施 篇1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 就是在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同时, 充分利用当地市场经济、劳动力资源等多种条件, 对市场资源进行再分配, 使农业经济发展逐步步入正轨, 积极健康发展的管理活动。农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联,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 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与科学性, 农业经济管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调节手段之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要求农业经济向现代化、信息化与持续化发展。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2.1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 要求农业经济向现代化发展, 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 将目光放长远, 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央政府对此十分重视, 为健全农业经济管理, 中央相继出台了多部文件, 然而, 由于部分农民素质不高, 对新农村背景下管理农业经济的意义认识不足, 不能很好的响应和配合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 很多中央文件得不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 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执行力较差, 部分农业经济发展仍处于家庭作坊模式, 相互竞争激烈, 不懂得合作共赢, 无法团结在一起共同发展进步, 无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最大的一份力量, 一定意义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 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尚未形成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不能最大化的发挥农业经济的优势, 不能很好地将农业经济管理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 不能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与发展方向, 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新农村的更好建设。为此,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与健全。

2.3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执行力较差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 知识结构单一, 综合素质较低, 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认识不足, 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与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这就必然导致了他们执行力较差。农业经济得不到有效管理, 单纯依靠农民自己薄弱的力量难以形成较强的凝聚力, 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 对建设新农村贡献的力量也是微乎其微。

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3.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 农业经济也逐渐转型, 农业经济管理已经渗入到新农村农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开始注重食品生产是否安全、是否健康。对此, 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农业经济的发展更是商家良心的体现。转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

3.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科技信息的现代化也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之中。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对农业经济实行科学管理, 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在农业经济的生产与管理中运用现代化技术, 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化与可持续性发展。

3.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高农民农业经济管理素质

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农业经济也已不是闭门造车, 需要与时代同步,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农民素质, 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 农民可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基本问题, 减少走弯路, 减少资源的浪费, 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4 总结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利用现代化科技水平, 都有利于弥补与完善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的缺陷。

参考文献

[1]冀海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3 (15) .

区农业局农业生产抗旱措施 篇2

一、今秋干旱对我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对粮食作物造成的影响。

二是小麦播种面积小于去年。我区今年小麦播种面积3.6万亩,占去年的80%,且30%面积是通过造墒播种,造墒播种增加了农民的种植成本。

(二)对蔬菜造成的影响。由于干旱造成我区蔬菜生长不良,大白菜、萝卜等作物病毒病、蚜虫等病虫害影响了我区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三)对果树造成的影响。由于旱情发生以来,我区今年的果品已经采收,并且果树也即将进入休眠,因此旱情对我区今年的果品产量基本没有影响,但是干旱造成果树生长后期缺水,果树根系生长发育缓慢、树体营养积累少,影响了明年果树的开花、坐果质量,如果旱情继续发展将影响明年的果品产量。

二、生产建议

鉴于目前严峻的旱情,我区农业生产中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采取综合的抗旱措施,强化农业生产管理,降低旱情对我区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一)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保护地蔬菜可采用微滴灌溉、地膜下暗灌等技术,可节约用水50%左右,露地蔬菜可采用喷灌、穴灌、沟灌等方法,同时要及时划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果树生产可采用果园生草或覆草、地膜覆盖和穴施肥水技术,以有限的肥水提高产量,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

(二)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干旱能破坏植物正常新陈代谢,阻碍植物生长发育,从而诱发各种病虫害,因此要对受害的作物加强病虫害防治和预防,应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病虫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我区等街道部分社区以及区的水利条件较差,由于这些社区的土壤耕层较薄、土壤储水性差、地下水严重缺乏,缺水时旱情严重,需要通过建设水利设施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四)搞好农作物的播种准备工作。要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指导农民选择耐旱性强的蔬菜和粮食作物作物和品种。对于今年没有播种上小麦的农田在明年春天要适期种植其他作物,尽量减少农民的经济损失。要搞好种子、农药、化肥、薄膜等农用物资的调运、准备工作,确保农用物资供应充足、质量安全。

(五)强化生产管理,尽力减少干旱损失

要通过发放科技资料、举办培训班、现场讲解等形式,帮助农民搞好春季蔬菜、花生、玉米、果树、茶叶等作物的播种和生产,指导农民根据旱情及时调整种植计划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粮食作物抗旱管理措施

冬季田间管理。

一是控制冬季旺长麦田。由于今年气候异常,部分地块小麦旺长严重,因此冬前对于旺长麦田,要抓紧搞好镇压,并适当采取化控措施控制生长。

二是浇好越冬水。在适期范围内推迟浇越冬水的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覆盖措施,防止分蘖节受冻,对土壤墒情不足的,只要有水浇条件,都要在日平均气温降到5℃左右时浇好越冬水。

春季田间管理。

一是及时做好麦田划锄和镇压工作。明年春季对旺苗和徒长麦田,要在返青后及早进行深锄断根,控制地上部生长;对群体过大、植株较高品种的麦田,在拔节前进行镇压,控制旺长,以促进地下根系发育。

二是加强肥水管理。对于旱地麦田,由于无水浇条件,可在早春土壤返浆期开沟借墒追肥,或春天跟雨追肥。

2、果园抗旱管理措施

冬季果园管理。

一是做好果树修剪工作。树体落叶进入休眠后,对果园进行冬季修剪和冬季清园管理,剪除枯枝和老熟程度不够的秋梢,对于在干旱时受损严重的树体应进行更新修剪,冬季修剪后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树体枝条进行保护。

二是加强土肥水管理。在落叶前或落叶至封冻前,以有机肥为主施入基肥,以满足明年的果树开花结果需要;果树落叶后到封冻前浇一次透水,保证果树安全越冬。

春季果园管理。如果明春持续干旱,除了正常的果园管理外,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增强树势,减轻干旱影响。

一是进行中耕保墒。结合果园除草浅锄松土,切断土壤毛细管,利于保持墒情。

二是叶面喷肥。果树生长季可在叶面喷施20~50ppm赤霉素+0.2%磷酸二氢钾+0.3%尿素,能有效增强树体抗旱性和保护叶片不至于早期落叶。

三是施用旱地龙等植物抗旱剂,增强根系对深层土壤的吸水能力,提高果树耐旱性。

四是施用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促进树体养分积累,增强果树抗逆性。

五是在土壤中应用保水剂。土壤保水剂可以在短时间内吸收超越其自身重量几百倍至上千倍水份并贮存起来,干旱时缓慢释放,满足植物生长过程所需水分。

3、蔬菜抗旱管理措施

冬季蔬菜管理。棚内蔬菜要掌握好浇水的时间和次数,浇水前要了解天气情况,保证浇水后有2-3天的晴天,以进行通风降湿,阴天一定不能浇水,包括打药;冬季浇水的次数不要太多,一次浇水不要浇透,尽量减小浇水的次数。

春季蔬菜管理。引导农民搞好水源和机械物资等抗旱双保的各项准备措施,及早做好蔬菜病虫害防治和防低温冻害等工作,特别是要注意做好蔬菜大棚的保温工作,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覆盖物,防止“倒春寒”对大棚蔬菜造成冻害。

抗春旱农业技术措施 篇3

一、水稻生产抗旱技术措施

1.选择不同熟期水稻品种,种抢前、分期、分批育苗,延长苗期,保证稻苗不老化。本田适时提前插秧,延长插秧时期,前期插晚熟品种,后期插早熟品种,保证水稻安全成熟。

2.稀播种、育壮苗,有条件地方使用钵盘育苗,加强苗田管理,加强抗旱、抗寒锻炼,提高秧苗素质,保证插秧后秧苗成活率。

3.采用免耕轻耙节水栽培技术种植水稻,在插秧前3-4天灌水,不用翻地,用拖拉机轻耙4-5厘米,泥浆坐清后再插秧。

4.有条件地方采用水稻地膜覆盖节水抗旱增产栽培技术。正常翻地、耙地、平地后,撤掉田间水层,做床、覆膜、插秧,保持床间沟有水,床面无水,可以用水60%。

5.插秧后采用“浅-湿-干”间断灌溉技术,节约用水。

6.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用量,提高水稻抗逆性,促进水稻早熟。

7.水稻喷施微肥和抗旱剂,增强水稻抗旱能力。

8.直流灌溉田要抢前堵截桃花水,提前插秧,水库灌溉要适时放水,缩短泡田时间,及时整地插秧,节约用水。

9.缺水地块在耙地时使用马歇特等安全除草剂防治水田前期杂草,避免水田草荒,与水稻争抢水分。

二、旱田生产抗旱技术措施

1.抓紧时间清理旱田地作物秸秆,运送农家肥(在低洼地块使用)。

2.施肥、灭茬、打垄、播种、镇压同时进行,避免土壤跑墒。

3.干旱地块适当深播种,重镇压,提墒保水。

4.坡地采用玉米垄侧栽培技术,提墒保水。

5.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用量,提高玉米抗逆性。

6.采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土壤墒情好的时候,提前扣地膜,适期播种。

7.干旱地区采用坐水播种,或采用“小白龙”灌溉,播种玉米出苗。

8.综合防治玉米病虫草鼠害,确保玉米出苗、高产。

农业新措施 篇4

1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10a来, 在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 农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时期, 农业多次克服了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 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我国逐渐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

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农产品有效供给连年增加。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农作物的产量逐年提高, 单位产量也有所增加。以龙头项目为依托, 现代化进程加快。以现代农业为方向, 以优质粮食、棉花和油料等农产品和龙头企业为依托, 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升级项目。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小康建设步伐持续加快。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飞跃式的发展, 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稳步提高,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整体生活消费水平已达到小康水平。

2 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农业经济发展有了很大变化, 但仍面临着一些严重问题影响其持续发展, 除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外, 农业机构单一、乡镇企业落后、农业投入能力低、农业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科技人才匮乏等均不同程度的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

2.1 农业产业机构调整缓慢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且具有传统产业结构惯性思维, 使得现阶段农村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 第二、三产业占据比例较小, 而第一产业又以农业种植为主, 其他产业涉及较小, 种植业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远大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这种农村经济结构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化发展。

2.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受劳动者自身素质、山区地形、科技投入等多方面影响, 南阳市一些农村农业生产方式还相对较为落后,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率低, 农业机械、水利灌溉普及程度低, 山区农村耕种还依靠着人畜耕作。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致使当地多为分散式小农耕种方式, 农业生产效率较低, 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推广困难, 农业经济效益低。

2.3 农村劳力素质低, 思想观念落后

“打工族”的迅猛发展造成具有初、高中文化和有一技之长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 农村出现劳动力“空心化”局面, 留守的老人、妇女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较低, 思想观念落后, 科学文化知识欠缺, 劳动技能低下, 很难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机械化普及率低, 懂技术及管理的现代农民人数偏少。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面临劳动力结构短缺困境, 直接影响着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应用。

2.4 环境与人口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影响下, 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干旱、洪涝频繁, 水土流失严重, 化肥农药大量使用等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农村还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 传宗接代观念深重, 还有不少农民为生育男孩不惜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造成农村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加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 导致老年抚养比抬高, 抚养能力下降, 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 提高人口素质, 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3.1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要搞好农村基础教育, 以改善办学教学条件、落实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为前提, 切实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加强农村劳力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要加强农民民主法制和计划生育教育。定期对农民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争取培养出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有文化、有思想、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3.2 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提升第一产业, 发展第二三产业, 使第二三产业在农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增加。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 因地制宜, 宜粮则粮, 宜牧则牧, 宜林则林, 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农、林、牧、渔业全面协调发展。由以往发展农产品产量为主, 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主, 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还可突出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土特产, 逐步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经营化模式,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增加农民收入。

3.3 推广先进农业科技, 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水平高低是决定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要大力推广先进、成熟、实用的农业技术, 采用试验、示范、培训、推广方式,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村或示范户等, 推广先进科技到农村。实现农业机械化劳作, 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节省劳动力和劳作时间, 提高农业生产率, 形成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并可发展第二三产业。

3.4 有效控制农村人口增长,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认真控制人口增长, 优生优育, 提高人口素质。采取有效生态保护措施, 搞好水土保持及治理工作, 实施天然林及植被保护工程, 缓解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 保护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不被破坏。

摘要: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对于建设新时期新型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分析了制约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瓶颈问题, 提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合理建议和对策。

农业节能减排整改措施 篇5

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建设一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合理投放饵料。加快建立渔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进一步淘汰土焦、小立窑水泥、黏土实心砖、小冲天炉等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水泥企业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十八项立窑水泥节能节电技术,切实抓好能源节约一是推进乡镇企业节能。加强乡镇企业能源消耗管理和节能设备更新改造。炼焦企业推广清洁型回收余热发电、炉门密封技术等,铸造企业推广新型熔炼技术,制砖企业推广空心砖、新型节能转窑、窑炉密封、节能风机等节能技术。二是推进农业机械节能。更新淘汰部分老旧农业机械、高能耗老旧渔船和装备。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性能,推广节能型船用柴油机、燃油添加剂和主机余热利用、燃用重油等节能技术产品。三是推进耕作制度节能。建立高效的耕作制度,积极推进农业耕作制度改革,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发展生态农业。四是推进畜禽养殖节能。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推广节能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资源调节畜禽舍温度,降低畜禽舍加温和保温能耗。五是推进农村生活节能。更新改造传统的省柴节煤炉灶和节能炕,加快省柴节煤灶(炕)升级换代。推广应用保温、省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型住房,北方地区引导农民建造太阳能房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以农村居民炊事和取暖为重点,大力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沼气。适宜地区大力普及户用沼气。发展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推进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二是推进秸秆气化、固化。粮食主产区。推广秸秆裂解气化、生物气化和秸秆固化成型技术。三是积极发展能源作物。按照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利用荒山、荒坡、盐碱地及冬闲田等土地资源,稳步发展甜高粱、甘蔗、木薯和油菜等能源作物。

农业新措施 篇6

关键词:农业结构;农业强县

中图分类号: F32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8-13-2

1 剑阁农业大县的特点

剑阁虽是农业大县,但从数据分析,仍属于经济小县。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生产总值(GDP)为69.79亿元,全县人均GDP仅为15032元,低于全市、全省、全国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5601元,也分别低于全市、全省、全国水平。全县全部工业实现总产值77.58亿元。全年实现公共财政总收入5.46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4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剑阁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

剑阁的农业大县还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剑阁属典型的农业原料大县,精深加工能力弱,农业附加值低。2013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12.21万亩,粮食总产量45.13万吨;油料种植面积48.54万亩,总产量10.09万吨;烤烟种植面积8.1万亩,产量1.07万吨。主要农产品大多以原料卖出县外。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约28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0余家,不少企业仍旧维持着家庭作坊式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农民从加工环节所获得的收益少之又少;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少且缺乏带动力,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品牌少,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特色支柱产业的支柱地位没有真正形成,支撑作用不明显。目前,县境内的“五大产业”(粮油、畜牧、烤烟、蚕桑、中药材),仅有粮油、畜牧、烤烟较具一定规模和比较优势;四是农民因农业增收、财政因农业增收的效果不明显;五是农业基础脆弱,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业生产条件改进缓慢,农村水利、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2 剑阁农业由“大”做“强”的有利条件

剑阁县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有利条件很多。从总体上看,全县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设施和条件得到逐步改善,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额逐年增加,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粮油、烤烟、畜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且初具产业化格局,农村专合组织蓬勃发展,一批省市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剑阁,一批专业化市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大量农民通过外出务工带回了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观念、技术和经验。可以说,剑阁农业由“大”做“强”,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

2.1 有做强农业的条件

剑阁幅员面积辽阔,拥有3204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78万亩,人均耕地1.3亩,园地12万亩,林地266万亩。剑阁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6.2℃;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约1080毫米;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1360小时。全县农业生物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主要农作物和茶、果、桑、药的品种共有328个,其中粮食作物品种96个,经济作物品种47个,蔬菜品种93个,茶树品种5个,果树品种76个,桑树品种11个。

剑阁县充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业做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各地各类业主、大户的纷至沓来为农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批实力不断增强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为农业由“大”做“强”提供了强大带动力。

2.2 有做强农业的基础

剑阁县有多年来形成的朴实的农耕文化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以及群众基础。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县已形成优质小麦、优质水稻、优质玉米、优质油菜、优质花生、优质海椒、优质烟叶、畜禽水产等八大农业主导产业。有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剑阁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网络逐步健全,形成了县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村组为辐射的基本框架。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积累,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不断改善,农业机械装备具有一定规模。

2.3 有做强农业的优势

剑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扶持发展的地区之一,是国务院和省政府授予国家级产粮大县,优质油料(菜)生产基地县。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粮食安全战略,必将进一步改善全县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剑阁地处川北山区,大气和土壤污染均小,且雨水均匀,光照充足,有利于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顺应了当前己来临的“餐桌革命”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近年来,全县制定了一系列的开放优惠政策,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3 农业由“大”做“强”的对策和措施

3.1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用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着力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企业家。要抓好现代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要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的要求,不断给广大农民灌输相关知识以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的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要大规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和科技文化素质,重点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农民。要抓好农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培训。要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不断给广大农民灌输农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使农民成为既懂农业生产技术,又懂经营管理,还懂市场营销的一代新人。同时要深入持久地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进取的思想,要强化文化熏陶,运用先进文化塑造农民,切实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要对加强农民“回流”再就业创业培训,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能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农民企业家。此外,要农村基层干部、农村教师、乡村医生、计划生育工作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及其他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服务人员进行在岗培训或轮岗培训,不断增强为三农服务的技能。

3.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目前,剑阁县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对病险水库整治不力,造成工程性缺水矛盾日益突显;其次是灌排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用水浪费严重。要继续加大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切实抓好病险工程整治,抓好现有水利工程渠系配套和防渗。在具备条件又严重缺水的地方,适当新修一部分水利工程。增加有效农田灌溉面积,增强农业生产抗旱保障能力。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要继续实施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不断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土壤蓄水保水、蓄肥保肥及供水供肥能力。要增强耕地资源的养护能力,不断提高耕地的质量,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

3.3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

3.3.1要不断调优粮油产业 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逐年提高优质品种的推广使用率,不断扩大优质粮油比重。要根据剑阁县土地、温光等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引进、筛选、推广优质粮油品种,坚决淘汰没有市场需求的老品种。水稻品种要积极推广碾米、外观、蒸煮、食味、营养、市场、卫生七项品质都优良的品种,要在全县着力打造“东宝贡米”品牌。小麦品种要积极推广面筋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的专用小麦品种。玉米要重点发展饲料玉米和高蛋白、高淀粉、高油等专用玉米。油菜要坚决淘汰芥酸型和白菜型老品种、推广“双低”甘蓝型品种和高芥酸工业专用油菜品种。花生要不断更新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优质化配套栽培农耕农艺措施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做到良种、良壤、良肥、良制和优良环境“五良”配套。把改革耕作制度、旱育抛秧、双免耕栽培、地膜覆盖、优化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技术组装配套。通过实现品质结构调优、继续提高单产水平、稳步增加总产。要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努力培育和创建有机品牌,倾力打造剑阁优势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

3.3.2 要努力调整畜牧产业 要以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和确保安全为中心,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适度规模养殖和优势产业带建设为基础。要着力调整和抓好生猪、牛、羊产业(链)。加强无公害土鸡生产基地、无公害肉牛基地乡(镇)和无公害肉羊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全县森林覆盖面大,无工业污染的优势,大力扶持和发展一批“千头羊场、万只禽场”农业企业,把剑阁建设成为有机牛、羊和肉鸡生产强县。

3.3.3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剑阁县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务开发已成为农民获取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渠道。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来抓。着力在加强劳务培训、提高输出劳工组织化程度上下功夫,增强劳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劳务培训转移中的主渠道作用,围绕转移抓职教,抓好职教促转移。要建立县、乡两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成立民工法律援助和救助中心,完善农民工维权救助快速反应机制,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3.4 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推广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矛盾的现实途径。要加快发展粮食作物主要环节的机械化,实现水稻、小麦,玉米生产主要环节的机械化。要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畜禽、水产、水果等行业的机械化。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机械。广置喷滴灌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延伸服务空间,拓宽服务领域,逐步形成农机专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局。

3.5 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要推进剑阁由农业大县向强县转变,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重点是将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等产业化经营组织作为有力抓手,动足脑筋,下足功夫,给足优惠,创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促其健康发展;建立和逐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体系、利益联结体系、风险保障体系、组织化体系等配套体系,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迈上新台阶。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就农民抓农民的传统思维模式,不断拓宽加快现代农业进程的视野和思路,促进农业由小生产方式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综合竞争力。构建农业强县,必须用工业组织和生产方式不断对农业进行改造;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以及境外资本等投入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来解决城市工业和农产品生产之间分割、相对封闭运行的问题。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发展重点,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用工业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用城市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的生活方式,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和农村的城镇化。

参考文献

[1] 马晓河.结构转换与农业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2.

[2]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

[3] 陈永红.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

[4] 杨珍花.浅析科技创新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2,(07).

冬季设施农业管理措施 篇7

近年来, 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吉木萨尔县开始向农副产品供应基地转变的目标进发。2009年, 县委、政府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 特别对设施农业的发展给予更大的支持和鼓励, 温室蔬菜大棚由年初的300座迅猛发展到入冬前的近2 000座, 为大力发展“菜篮子”工程和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目前, 全县设施农业已进入全面运行时期, 为使每座大棚充分发挥效益, 实现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笔者根据当地冬季气象条件, 针对温室大棚的管理提出建议, 以便于在设施农业生产管理中作为参考依据。

1 科学建设温室大棚

设施农业是通过人工建造温室大棚利用冬季有限气候资源发展农业经济。设施农业可以达到“冬增温、春提早、秋延晚”的效果, 进行反季节农业生产的措施来提高经济效益。发展设施农业在建设中, 尤其在地域选择、走向、坡度等方面都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搭配合理、科学修建。如果建造不合理, 进入冬季光照弱、温度低、湿度大、通气不良, 易影响温室效益, 造成温室蔬菜多种生理性病害和落花落果现象[1]。

一般在气候学上修建温棚应考虑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是水平面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少的决定因素, 太阳高度角越大, 所获太阳辐射能量就越多, 反则就越少[2]。太阳高度角 (h) 与该地区的地理纬度 (ψ) 、太阳赤纬 (δ) 以及时刻 (ω) 有关, 太阳高度角的求算公式为:

吉木萨尔县存在逆温效应的地区海拔高度在1 100~1 500m的前山区, 一般纬度约为43°55′的区域。根据公式计算得出:该地区修建温棚的坡度应设计在55~60°比较合适, 走向应该为正南偏东5~10°为佳, 这样既能得到充足的阳光, 又利于通风透气。

2 合理调节温度

温度调节是冬季蔬菜管理的核心和关键。进入11月以后, 吉木萨尔县基本进入冬季, 蔬菜生产管理也进入关键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温度逐渐降低, 昼夜温差大, 一般晚上温度将下降到-5℃以下, 日照时间缩短, 且温度变化较大, 生产管理上要格外注意天气变化。如有降温天气过程, 温室内温度偏低应及时加火升温, 并及时加盖草帘等覆盖物, 棚膜最好选用新膜;白天棚内温度较高时, 可打开上部通风口, 使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 夜晚则应在棚膜上加盖草帘进行保温, 使温度保持在15~18℃。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行温室多层覆盖, 可在温室薄膜的下方、拴吊绳的铁丝上方, 再反搭1层薄膜, 这样2层膜中间隔有空气, 可明显提高室内温度[3]。此外, 入冬前秋延晚果菜已进入生长后期, 在做好保温措施的前提下, 要尽量延长结果时间, 以增加温室生产的效益[4]。

3 强化光照管理

注意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 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一方面要注意选择透光性好、寿命长的无滴膜, 并注意经常清扫膜面, 保持薄膜较高的透光率;另一方面在保持室内温度不降低的前提下, 尽量早揭晚盖, 使室内蔬菜早见光、多见光, 以更多地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如遇连阴天, 只要不下雪, 就应拉起草帘增加光照;若遇下雪天, 应及时清扫积雪, 以免压损大棚, 并维持蔬菜正常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

4 合理浇水

冬季由于蒸发量小, 蔬菜对水分的需求量不是很大, 因此蔬菜定植后可将包括走道在内的所有温室地面一律用地膜覆盖起来, 以尽量减少水分蒸发、降低空气湿度。浇水时要根据天气预报、土壤墒情、蔬菜长势来确定浇水时间, 做到晴天浇水, 阴天不浇;晴天上午浇水, 下午不浇;浇温水, 不浇冷水;于地膜下沟内浇暗水, 不在沟里浇明水;不大水漫灌。根据不同的蔬菜长势特点结合浇水进行氮肥、磷钾肥配合追肥。

5 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和管理

遇到寒冷、连阴、下雪天气时, 要在保持室内温度满足蔬菜生长需求的前提下, 尽量早揭、晚盖草帘, 决不能因天气寒冷、连阴天, 怕蔬菜受冻而整天不揭草帘。白天下雪时不必盖草帘, 雪停后立即扫去棚上积雪, 下午提前盖帘, 再在草帘上盖1层薄膜以加强保温。遇连阴天后突然转晴, 切不可猛然全部揭开草帘, 应陆续间隔揭开, 遇强光时再将帘子放下, 光照弱时再揭开, 使蔬菜慢慢适应阳光的照射, 否则会出现生理性萎蔫, 甚至死亡。在遇到连续低温、连阴天、下雪天气, 室温持续下降的情况, 为避免蔬菜冻害发生, 可进行人工加温。管理中要时刻注意室温的变化, 当室温已降至10℃时, 如果还继续下降, 且根据天气预报第2天也不转晴时, 可采取人工辅助加温的方法, 提高室内温度。

6 病虫害防治

由于温室温度大、通气性差, 蔬菜虫害主要有白粉虱、蚜虫、潜叶蝇等。它们不仅能直接危害蔬菜的生长, 而且能够传播各种病毒, 管理中要注意及时做好防治。蚜虫、白粉虱可采用黄板诱杀的方法, 即在温室内悬挂黄色粘虫板或黄色板条 (25cm×40cm) 来诱杀害虫;也可采用蚜虱一熏净进行熏烟防治。防治中要以烟熏剂和粉尘剂为主, 尽量少喷雾, 减轻棚室内湿度, 以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病害防治主要采取通风降湿并及时摘除病、残、老叶及增加通风透光性, 可通过叶面喷肥, 补充植株生长需求。叶面喷醋可防病驱虫, 与白糖和过磷酸钙混用, 不仅可以起到根外追肥的作用, 而且可以增加叶肉含糖量, 提高抗寒性, 减少病害的发生。

7 推广应用嫁接栽培技术

嫁接栽培技术是当前解决土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防止根病发生、大幅度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黄瓜、西葫芦、茄子等蔬菜砧木品种抗病能力强, 可同时抗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线虫病等4种土传病害, 达到高抗或免疫程度。嫁接苗对土壤传播的病害具有高度抗性, 同时具有耐低温、根系发达、吸收肥水能力强等特点, 长势强、结果早、产量高。采用黑籽南瓜作砧木的黄瓜嫁接苗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一般都在90%以上, 产量可比自根苗提高20%以上。

摘要:根据吉木萨尔县的气候特点, 提出了当地冬季气候条件下设施农业的管理措施, 包括科学建设温室大棚、合理调节温度、强化光照管理、合理浇水、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和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推广应用嫁接栽培技术等内容, 旨在促进大棚充分发挥效益。

关键词:冬季,设施农业,管理措施,新疆吉木萨尔

参考文献

[1]马宏武, 玉素甫.阿布都拉.影响和田冬季设施农业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1 (4) :46-48.

[2]孙智辉, 尹盟毅.延安冬季太阳辐射特征及对设施农业的影响[J].陕西气象, 2007 (1) :34-36.

[3]宋克明.冬季大棚几种覆盖方式保温效果试验[J].安徽农业, 2004 (12) :19.

农业机械节油措施 篇8

1 农业机械的购置原则

首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选择作业性能稳定、动力强劲、售后服务优质、各类维修配件充足的机型, 其次要选择符合国标和行业部门认定的机型, 再就是满足当地农业需求, 整体性能优异的节能机型。只有符合上述条件, 才能真正实现节能节油的目标。

2 农业机械的养护

日常的保养对于节油来说非常重要, 机车在工作时, 由于机器的频繁操作、颠簸, 一些部件可能会因为松动而发生漏油现象, 特别是柴油滤清器、高压油管、油箱开关、油管接头等关键部件。为此, 上述部件在机器开动前进行检查非常有必要, 不仅是为了行车安全, 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油耗, 提高经济效益。随着农业机械运行时间的增长, 机器的精密零部件磨损从而致使其有效功率减小, 如:燃油系统、缸套活塞组件以及配气系统等部件, 为达到相同的功率将产生更高的油耗。因此, 日常合理的养护可保证农业机械保持在最佳的技术状态, 是降低油耗的首要因素。

2.1 磨合期忌超负荷运作

磨合期是新购置的农业机械必经的一个过程, 也是广大农机手容易忽视的一个过程, 新机入手后, 迫不急待地快车、重车上路, 对于新机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也不利于新机的磨合。在磨合的过程中, 一是要在其额定功率内进行负荷;二是要控制机车的速度, 宜匀速行驶, 忌急加速、急减速、急刹车等。

2.2 定期保养滤清器

日常做好“三滤”的清洗保养, 使“三滤”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柴油机车行驶一定的里程, 一般以5 000 km为基数, 要适时更换柴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配件。因为空气滤清器堵塞会引起进气量减少, 导致柴油燃烧不充分, 降低燃油效率, 机车工作无力, 如果空气滤清器的横截面堵塞超过1/3, 油耗提高超2%, 柴油滤清器的堵塞也会使发动机供油出现异常, 导致功率下降, 油耗上升。

2.3 查看轮胎气压

保证轮胎正常气压可以起到有效节油的目的, 因为轮胎气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加剧轮胎的磨损, 不仅缩短轮胎的寿命, 而且增加油耗, 更不利于行车安全, 因此在行车前, 应经常检查轮胎的气压是否正常, 为确保机具轮胎的气压正常, 春、秋两季按其标示的标准气压充气, 夏季的气压比标准气压低2%~3%, 冬季比标准高2%~3%, 即夏季气压取其规定值的下限, 冬季取规定值的上限。

2.4 定期更换润滑油

按机车的实际运行情况, 润滑油应及时更换, 换油不及时会增加零件的磨损, 进而加大油耗。提前换油, 会造成油料不必要的浪费, 形成另外一种油耗。同时, 要根据季节和作业环境来调节更换润滑油的频率。

2.5 确保轴承部件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轴承部件在机器运转时不能过紧或过松, 确保其保持运转自如状态, 反之, 会导致机器磨损, 同时增加油耗。因此,在安装机器时注意检查各连接部位的螺钉松紧程度。

2.6 正确使用柴油

柴油经过48 h的沉淀后更加洁净, 能提升发动喷油阀偶件和喷油泵柱塞偶件运行的稳定, 可为发动机的供油系统提供最佳的供油状态, 达到有效节油的目的。同时, 还能保证发动机的有效使用寿命, 为广大农机手节约机器投入的成本。

3 农业机械的维护

3.1 预防燃油渗漏

对发动机应经常性进行目测检查, 定期对发动机进行油耗测试, 并安装油量校正器, 一旦发现滴漏现象及时加以处理。燃油渗漏的预防, 一方面是从减少油耗的角度出发,另一方面从安全行车的角度出发, 燃油渗漏不可轻视。

3.2 调节供油提前角

供油提前角偏小或偏大都会造成柴油燃烧不充分、不完全, 导致排气冒烟、工作无力、增加油耗 (喷油角度较规定提前3~4°, 油耗约增加2%) 。为此, 广大机手要根据柴油发动机供油提前角的操作规程及时调整供油提前角。

3.3 及时调节喷油压力

对于使用较长时间的喷油嘴, 因针阀偶件发生磨损, 应适当调低喷油压力, 比标准喷油压力低409 k Pa左右, 这样就可以避免滴油、漏油现象, 保证柴油雾化良好, 减少油耗。

3.4 调节气门间隙

调节气门间隙的大小可以对发动机的进、排气量进行有效控制, 进而对燃油的消耗产生影响。发动机使用时限久了因齿轮、凸轮轴磨损而引起配气相位角减少, 要适当减少气门间隙, 以弥补配气相位角的减少。如果机器使用年限较长, 凸轮轴磨损严重要及时更换, 否则不仅功率下降, 而且增加油耗。

3.5 严禁“病机”作业

柴油机正常情况下的排烟为无色或淡灰色, 如果工作中持续出现冒蓝烟、白烟、黑烟, 说明其技术状态不正常, 带病作业。蓝烟主要是发动机润滑油进入燃烧室导致, 此故障常伴有润滑油使用过多;白烟一般是柴油中含水;黑烟主要是因为柴油在缺氧情况下燃烧, 大部分是因空气滤清器脏污、堵塞所致。发生上述故障时, 应该及时找出原因, 排除故障, 消除柴油机的带病状态, 减少油耗[1,2,3]。

3.6 确保多缸机整体运行, 不让“病缸”拖后腿

根据测试数据显示, 四缸机器如果有一缸运行不正常或是无法工作, 将大幅增加油耗。一旦发现多缸机有一缸运行不正常, 应及时检查原因并加以排除, 确保各缸运行稳定, 减少油耗。

3.7 使用洁净的柴油

柴油是当前各类农业机械的主要用油。实践证明, 使用沉淀和过滤净化后的柴油, 能延长发动机中精密偶件的使用寿命。在加油前要清除好油箱周围的杂物, 防止在加油过程中灰尘进入油箱。

4 有利于节油的良好驾驶习惯

4.1 适度热车

热车时间过长将增加油耗, 建议热车1~3 min, 水温达到40℃时起步, 让机车通过低速行驶一段路来达到热车效果, 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油耗。

4.2 尽量匀速行驶

按照机车设计的经济速度行驶, 杜绝超速行驶, 是节油的一个好途径。在实际驾驶过程中, 尽可能让发动机转速保持在适宜的范围, 保持最佳的降低油耗的指标。

4.3 正确控制档位

在发动机转速处于适宜转速之间时换档, 农机手应杜绝高档起步, 因为低档高速行驶往往使油耗超过正常值的45%。

4.4 提前谋划机车行进路线

农业机车作业前先安排好合理的行车路线,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行程, 既节约时间又减少油耗。行驶过程减少转弯和空行, 途中尽量减少停车的次数。

4.5 忌超负荷作业

根据动力铭牌标具的有效功率进行负荷作业, 不宜“小马拉大车”, 使油耗陡然上升, 也不宜“大马拉小车”, 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4.6 选择湿度适宜的土壤作业

各种土壤的湿度不同其阻力也不尽相同, 机手在耕作时应该选择相应阻力较小的湿度范围进行作业, 这时的平均耗油相对较低。过干或过湿都会增加土壤的工作阻力, 从而增加农业机械工作时的耗油量。

4.7 合理正确地运行农业机械

在日常农业耕作中, 对将要耕作的地块进行合理规划, 杜绝重复耕作的情况发生。同时, 按照地块的实际情况, 翻地犁牵引纵横方向要保持水平, 旋耕犁刀的安装方法要正确, 耕深要保持一致。遇到耕作的阻力小且机器运行速度不宜过快时, 可采用高档小油门操作。发动机水温在85~95℃时的热效率最高、耗油最小, 广大机手应该熟练地掌握让发动机水温保持在这个范围。并做到起动预温、防止跑偏、停车熄火等, 都能起到节油的效果[4,5,6,7]。

参考文献

[1]蔡家声, 曹国军, 张三强, 等.农业机械油料性能及使用与净化[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4 (24) :44-45.

[2]常东平.在用发动机油质量鉴别简易方法[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5 (4) :54.

[3]鲁永良, 贾元华, 王连发.冷却水和机油温度对柴油机小负荷经济性影响[J].农机化研究, 2001 (4) :114-115.

[4]铁金.柴油机用润滑油代号的含义与选择[J].南方农机, 2008 (4) :38-39.

[5]郝荣卫.柴油机油使用六注意[J].河北农机, 2005 (5) :18.

[6]马叶.柴油机油的使用[J].农机安全监理, 2002 (增刊1) :181-182.

农业机械化培训措施 篇9

但是, 近年来由于农民工进城就业数量的不断增加, 以及农机管理部门职能的淡化等诸多因素, 造成农机的发展出现许多不良现象, 如农机驾驶技术不高、操作水平较低及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在农村中得不到普及, 致使在农业生产和道路运输中出现许多问题, 使农机得不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鉴于以上原因, 笔者就促进农机化发展, 加大对农机手及农机管理, 推广人员的指导培训提出建议, 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采取若干措施, 建立长效机制, 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稳定、健康发展, 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进步。现就农机人员和单位的技能培训作一探讨。

1 加强农机安全宣传, 落实技术指导与培训

进一步落实农机驾驶员、操作员的技术指导、培训, 增加他们道路运输及作业安全。农机监理、管理部门要积极、广泛、深入地进行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讲解, 预防和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让驾驶员充分认识到持证驾驶、规范操作才是安全的保障。农机事故发生的原因较多, 应针对性进行防范。农机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违章操作。如无证驾驶、超速超载行驶、客货混装、酒后驾驶, 转弯时不注意观察路状、车况等。二是在遇到恶劣天气, 如大雪、大雨时道路湿滑, 在行驶过程中, 驾驶员往往手足无措, 以致发生侧滑、横甩等现象。三是有些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 麻痹大意, 驾驶不谨慎。这些都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对于农机在农业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机使用、维修、保养、防护、存放等方面知识匮乏, 操作、检查不到位、不规范, 以致于农机及配套机具的使用寿命缩短, 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农机在给人们带来生产便利和增产增收的同时, 如果不进行严格管理, 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这就要求加大力度对农机户进行指导培训, 提高他们自身素质及自我安全防范和按章操作、驾驶的的意意识识, 预预防防和和杜杜绝绝隐隐患患发发生生, 这这就就要要求求农农机机管管理理、监监理理人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稳步地发展。

2 加强农机市场监管力度

针对维修网点、农机零配件门市部、加油站等薄弱环节, 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组织农机人员积极参加业务、技能培训, 切实掌握相关知识。管理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指导。另外, 要加大对村级农机服务大院、农机协会的建设力度, 将其作为支家助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使农机户在实际生产、运输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 不误农时。农机协会会员也要定期参加农机法规、操作技能、维修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培训, 以便及时解决农机户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使农机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得到帮助。只有这样, 才能进一步完善村级农机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 强化乡镇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的管理人员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技能素质外, 可以利用冬闲时间组织农机户, 特别是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召开座谈会、讨论会, 了解他们的需求, 举办农机使用、维修培训班, 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利用午秋二季农忙的时机, 召开现场会、观摩会, 讲解驾驶、操作过程中的使用及安全常识, 以及在农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隐患及问题。力求达到“一听就懂, 一学就会”, 并结合农机户出现的各种不规范操作的案例、驾驶方式, 予以纠正, 并且演示正确的操作、驾驶及使用方法。特别对于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经常出现的故障作重点讲解, 帮助农机户分析原因, 提出解决办法, 耐心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力求防患于未然。

4 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

县级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及乡镇农机推广中心是推广新型、先进农机具的主力军, 是培训农村农机驾驶员、操作员的讲师, 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坚强后盾。农机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乡二级推广人员的理论水平、技能水平及其素质的高低, 因此这二级师资力量的提高至关重要。要加快培训基地的建设, 可以聘请专业院校、科研生产部门的教师进行信息交流、技术咨询, 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研发的新农机、新机具、新能源, 开拓视野, 紧跟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使推广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指导农民使用农机具驾轻就熟。

5 深入实施农机富民工程, 加强农机管理部门协作

深入实施农机富民工程, 构建农机技术、法规培训的长效机制,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农机管理、技术推广部门可以通过电视公示、发放明白纸、张贴宣传栏公告等形式, 宣传农机法律法规常识、安全操作常识, 使农机户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农机管理人员、农机化推广中心也要深入农家场院、田间地头, 与农机户密切交流、指导。特别是农机大户、承包土地经营大户、农机合作组织, 要进行集中授课培训, 既要坚持定期培训, 又要抓住农忙的关键时机进行不定期培训;既要坚持农机使用、操作知识的普及性, 又要根据不同类型机械的特点, 讲解独特性;既要讲解农机在一般情况下的维护、保养知识, 又要讲解在紧急情况或突发状况下的应急措施, 确保农机安全、合理、高效的运作, 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6 结语

没有机械化, 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及旱涝减灾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积极的作用。加强培训, 使广大农机户成为新一代有技术、有新观念的新型现代化的农民, 促进农机化健康稳定的发展, 是广大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推广工作者的光荣使命。这就要求在做好新型的、先进农机具推广工作的同时, 又要加强农机化软实力的培训建设, 培训的内容既要有普及性, 又要有针对性;既要有广适性, 又要有季节性;既要有理论, 又要有可操作性。只要培训工作踏踏实实, 坚持以民为本的理念, 辛勤努力, 就能把农机化的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农民就能得到实惠, 农业就能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张建新.强举措狠抓农机安全监管[J].湖南农业, 2011 (2) :6.

[2]薛高明.关于当前甘肃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农机监理, 2011 (3) :13-14.

[3]于秋艳.谈农机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 (3) :59.

[4]李冬.对农机技术在新时期下推广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 2011 (6) :243-243.

农业气象灾害及防范措施 篇10

1 农业气象灾害及防范措施

1.1 干旱

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 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的气候现象。主要有春旱和夏旱, 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则是旱期长、范围广的伏秋连旱 (出现在7~8月, 延续到9月甚至10月的大旱) 。

防范措施: (1) 根据干旱规律, 调整农业结构。在常发生春旱和初夏旱的地方, 应改以种植秋收作物为主, 夏收作物为辅。在伏旱常发区, 调整播种日期, 使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期躲过伏旱。 (2) 兴修水利, 合理灌溉。 (3) 平整土地, 深耕改土。平整土地是减少径流、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蓄水量的有效办法。 (4) 抗旱播种。春旱最主要的是影响作物出苗, 因此要特别注意适时播种, 获得全苗。

1.2 高温热害

高温热害是指持续出现超过作物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上限的高温, 对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损害。

防范措施: (1) 种植抗性较强的作物。 (2) 套种高秆作物, 遮阴降温。 (3) 适时浇水, 通过蒸发散热降温。 (4) 覆盖遮阴栽培。 (5) 施用生长调节剂控制落花落果, 如用2, 4-D浸花防止番茄、茄子落花等。

1.3 大风

瞬时最大风速≥17.2m/s的大风, 可以造成作物叶片损伤, 茎秆折断, 植株倒伏, 农业设施损毁。一般6级以上大风就能造成风灾。

防范措施: (1) 营造农田防护林, 减轻作物受害。 (2) 合理布局, 使作物生长关键期避开大风高峰期。 (3) 大棚蔬菜产区尽量搭建骨架式蔬菜大棚, 增加压膜线。

1.4 暴雨洪涝

洪涝系指某一时段内由于降水过多、排水不畅而产生的洪灾和涝灾, 其中洪灾指河流泛滥和山洪暴发, 涝灾指雨水过多或过于集中, 使农田积水成灾。在洪涝灾害发生后, 将导致作物叶片变黄, 根系发黑、腐烂, 生长减慢, 植株软弱等。

防范措施: (1) 建造高标准防洪工程。 (2) 修好田间排水沟。 (3) 增施有机肥, 改良土壤结构。 (4) 调整农业结构, 实行防涝栽培。如调整种植业与养殖业、旱作与水生作物比例等。

1.5 连阴雨

持续5d以上的阴雨天气称为连阴雨, 常发生于春秋两季。春季连阴雨对玉米播种、小麦抽穗开花授粉影响较大。秋季连阴雨主要影响秋种和秋收活动。连阴雨持续时间长的, 将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防范措施: (1) 掌握天气气候演变规律, 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尽量避免在连阴雨期间进行播种、收获等关键农事活动。 (2) 修好田间排水沟, 及时清沟排淤, 搞好田间管理。 (3) 提倡薄膜育苗和工厂化育苗, 实施育苗移栽。 (4) 播种、收获季节注意收看收听天气预报, 及时组织抢种、抢收。

1.6 低温冻害

低温冻害是指越冬作物和果树、林木、蔬菜等在越冬期间 (包括晚秋和早春) , 遇到0℃以下低温或剧烈变温而引起的植物体冰冻或丧失一切生理活动, 造成植物体死亡或部分死亡。以“倒春寒”为主的低温冻害, 所有作物均难幸免, 一旦受灾, 必然造成减产减收。

防范措施: (1) 掌握低温规律, 调整农业布局。根据低温规律, 安排品种搭配和播种栽培期, 防御低温冻害的发生。 (2) 利用和改善小气候生态环境, 增强抗御低温能力。 (3) 运用综合栽培技术防御低温冻害, 如地膜覆盖、合理施肥等措施。

1.7 冰雹

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高大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冰雹季节性明显, 破坏力强, 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3~8月是冰雹高发期, 高山乡村易发生冰雹灾害。

防范措施: (1) 人工消雹。 (2) 大力种草植树, 改善气候条件, 减少冰雹发生频率。 (3) 随时关注天气预报, 做好防范准备。 (4) 一旦发生雹灾, 及时运用补救措施。

1.8 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主要指病、虫、草、鼠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造成农作物生长发育受阻和产量损失。受灾害性气候影响, 近年来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

防范措施: (1) 调整结构, 选择抗性强的作物品种。 (2) 严格实施动植物检疫, 避免外来物种、检疫性病虫害入侵。 (3) 采取高效种养模式, 积极开展生物防治。 (4) 大力开展物理防治, 进行作物病虫害防治。 (5) 开展化学防治。农作物发生生物灾害后, 必须及时上报灾情, 做到统防统治, 对症下药。在实施化学防治过程中,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等违禁农药。喷药时间安排在早上或傍晚, 避开中午高温, 达到农药安全间隔期后方可食用和上市销售。

2 灾害发生后自救措施

在灾害发生后, 要抢抓农时, 根据灾害影响情况, 因地制宜, 加强指导, 科学合理制定抗灾救灾措施, 迅速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恢复生产, 重点落实好“七抢”。

a.抢排对被水淹没的农田, 要及时组织劳力和机械, 抓紧时间抢排渍水。尽量减少受淹天数, 减轻损失。水田排水时应注意, 如遇高温烈日天气, 不能一次性将田水排干, 必须适当保留水层, 使水稻逐渐恢复生机。旱地要抓住降雨间歇, 及时清理沟渠, 达到沟沟相通、沟渠相连、雨住田干, 减少灾害损失。

b.抢管重点抓好在田作物肥水管理。重点抓好水稻控水, 扶苗稳苗, 清水洗苗, 同时轻施速效氮肥和钾肥。对玉米等旱地作物, 重点加强控肥防倒。要及早排除田间积水, 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及时中耕培土, 以破除土壤板结, 防止玉米倒伏, 改善土壤通透性, 使根部尽快恢复正常生理活动;及时增施速效氮肥, 加速植株生长, 减轻涝灾损失。

c.抢收对开始进入成熟收获期的农作物, 要抓住阴雨间歇, 组织开展抢收, 降低灾害损失。

d.抢种在干旱严重地区, 全面推广抗旱播种技术, 采取综合措施确保一次性播种保全苗。一是适时实行抢墒播种;二是实行育苗坐水移栽;三是推广应用抗旱剂和地膜覆盖技术;四是改种早熟品种和抗旱能力强的作物;五是增施有机肥和全面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e.抢补抢抓农时弥补损失, 加强绝收农田的补种改种, 确保多种多收, 弥补灾害损失。要及时翻耕整田, 采用早熟作物品种, 及时改种, 尽可能引导农民改种补种经济作物, 确保农民收入。

f.抢防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引起的大面积灾害, 实行“五统一” (即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时间、统一药械、统一防治) 措施, 及时控制病虫蔓延。对受灾田块, 要加强田间调查, 实行分类指导, 及时组织植保机防队, 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减轻病虫害流行程度。

上一篇:桥梁CFRP加固技术下一篇:金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