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开发

2024-05-08

文化遗产开发(精选十篇)

文化遗产开发 篇1

1 相关研究概述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根源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是人类文明的珍宝。我国已拥有世界遗产32项, 总量居世界第三位, 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增加, 文化遗产旅游走入人们的生活, 人们对文化遗产旅游的兴趣变得浓厚, 越来越多的景区进行了遗产旅游开发。

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 遗产旅游已经成为其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学者Markwell指出“英国的遗产业被称为‘是吸引海外游客的主要力量’”。Boyd (2002) 的文章指出遗产旅游专注于旅游目的地的历史、自然和文化价值。遗产旅游具有宽泛的构成, 包括了一切旅游风景区及其设施设备。Airey (2003) 等人的文章中指出旅游景区广义上能被分为文化景点和遗产景点两类, 均具有独特的核心价值和优势, 如历史、文化或是地理与文化因素的融合。

我国的学者从研究角度来说, 束有春 (2010) 的文章中主要是从文化景观的视野出发, 提出要用科学的方法与人文的关怀来保护利用江苏文化遗产。张宏梅 (2010) 的文章则是从文化遗产旅游者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文化遗产旅游给游客带来的学习与体验需要。

总体来看, 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及开发保护方面是我国目前关于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部分学者从旅游者角度进行了旅游者体验及诉求方面的研究, 少数学者探讨了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体系、创新设计。

2 江苏文化遗产概述及其旅游属性分析

2.1 江苏文化遗产概述

文化遗产包涵的范围极大, 内容也是十分广阔的, 不仅是现存的有物质形态的资源, 也包括了非物质形态的各种手工艺、曲艺等方面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因此, 在我看来, 文化遗产是从历史、艺术、科学或者生活角度看, 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址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以及各种无形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江苏历史久远, 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丰富, 历史文化遗产众多, 文物藏品美不胜收, 古文明和现代文明都十分发达。在江苏600多处旅游区 (点) 中, 约70%是文化遗产, 在中山陵、瘦西湖等366个国家级旅游区 (点) 中, 文化资源占80%以上, 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是江苏旅游的主要资源。2007年时, 江苏被各级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890处,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0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45处;有苏州古典园林、南京明孝陵为世界遗产项目;有昆曲、古琴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有南京明城墙、南朝陵墓石刻、扬州唐城遗址、徐州楚王墓群等12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80余座、馆藏文物80多万件;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34座、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处。江苏无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大省, 如此丰富多样、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资源, 为江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文化遗产的分类一般来说分为两类,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里面又包括了很多类别。各个学者对此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按照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级来说可以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按照存在形式也可以分为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江苏省市级及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与数量参考表1。基于所参考的资料, 在这里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分为:传统音乐 (如高邮民歌、海门山歌等共计11个项目) 、戏曲艺术 (如东坝大马灯、淮剧、扬州弹词等共14个项目) 、传统体育 (建湖杂技) 、传统美术 (如苏州玉雕、常州梳篦、南京剪纸、秦淮灯彩等共17个项目) 、手工技艺 (如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雷允上六神丸制作技艺等共计8个项目) 以及民俗文学 (如金坛抬阁、董永传说、溱潼会船等共计5个项目) 。 (此处统计项目均为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2 江苏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属性分析

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类别, 拥有自己的属性, 也和其他资源一样拥有共同的属性。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一种旅游资源, 首先具备了资源属性的共性, 其次也具备了独特的旅游属性。江苏文化遗产资源处于地理环境之中, 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 发展旅游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 因此具有经济属性。同时, 文化遗产资源正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游客游览, 是文化旅游的主题, 因此, 具有其他自然资源不具有的文化属性。

2.2.1 文化遗产在旅游资源中的不可替代性。

文化遗产的惟一性主要体现在文化景观和历史遗产的不可替代性上, 文化遗产不管是处于哪个地理自然环境下, 都具有非常高的独特性, 这是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所赋予的特性, 是不同于其他资源的最为主要的属性。不管是在世界还是在中国, 都不可能会有第二个南京明孝陵, 这是历史及前人所赋予的惟一的遗产资源。

2.2.2 文化遗产在旅游过程中的不可逆性。

文化遗产虽然是前人留下的, 是通过人力实现的景观资源, 但是由于历史赋予的特殊时代文化, 注定了文化遗产的不可逆性。如果文化遗产遭到破坏, 是无法重新恢复, 只能进行仿制还原。人们通过文化遗产旅游, 体验到当时的历史文化, 感受到文化的传承性, 自身的娱乐教育体验的需求。一旦资源遭到破坏, 文化遗产的质量将下降, 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也无法再造。

2.2.3 文化遗产在旅游地文化的区域整合性。

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 首先文化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概念, 它本身就是各种资源的整合, 是无法独立存在的, 因此文化遗产也具有一定的区域整合性, 是系统的、整体的。在进行旅游开发时, 不能将资源分割, 要整合区域资源, 进行系统管理。

2.3 江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江苏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具有自身特有的内涵, 彰显了江苏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实力, 对江苏的文化具有长远影响。江苏文化遗产旅游为江苏旅游增添了吸引力, 南京云锦、无锡泥人、金陵灯彩等传统工艺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也成为了特色旅游产品。在长三角旅游发展中, 江苏的文化旅游具有核心竞争力, 同上海的都市游、浙江的山水景观游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因此开发江苏文化遗产旅游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3.1 必要性。

文化遗产旅游对江苏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遗产提升了江苏的文化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形成了江苏独特的地域人文环境, 体现了江苏的文化魅力。开发江苏文化遗产旅游, 有利于宣传江苏的人文形象, 促进江苏的文化发展。

文化遗产旅游可以有效促进城市文化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江苏具有丰厚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 利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 开发相关的旅游产品, 以此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可以促进资源的保护, 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 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发文化遗产旅游, 通过建设文化博物馆、举办文化节事活动等形式, 拉近了人们与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 有效的加强了文化遗产的宣传, 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兴趣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2.3.2 可行性。

江苏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 为旅游开发提供了最基本的基础。

江苏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集中性和区域组合性, 为旅游开发带来一定的便利。

江苏位于长三角经济圈, 经济发达, 交通条件便利, 旅游市场广阔, 是旅游开发比较成熟的区域, 在旅游开发上拥有一定的经验。

江苏南京在2014年即将召开青奥会, 这类相关的重大节事活动将为江苏带来大批量的游客, 为江苏文化的开发带来一定的机遇与挑战。

3 江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江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引起了各地方的重视, 南京、苏州、徐州等历史文化名城利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举办节事活动、开发旅游项目等措施, 突出城市文化形象, 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建立旅游品牌, 形成南京民国文化旅游、水乡古镇游、历史名城游、苏州园林游等旅游品牌;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文物遗产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虽然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取得了成绩, 但是目前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3.1 没有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

在开发过程中, 单向、片面的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 盲目的模仿、粗放的旅游项目的开发, 使得资源原本的价值没有得到显现。比如大部分旅游开发中, 都采取了歌舞表演的演艺开发形式, 这些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但是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不分级别种类的全搬上舞台表演, 难免会失去资源的原有价值。在开发的过程中, 没有深度挖掘文化, 忽略了文化遗产旅游的最为根本的文化性元素。

3.2 旅游开发项目单一, 旅游产品缺少创意

在文化遗产开发的过程中, 开发者在旅游产品上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盲目模仿, 使得产品项目缺乏独特性。文化主题意味不明显, 文化品牌不鲜明, 造成视觉疲劳。江苏古镇资源丰富, 但是自从古镇旅游兴起后, 古镇开发项目单一, 造成了古镇之间的盲目模仿, 使得古镇的旅游产品项目基本上趋于一致, 这对游客的吸引性将大大降低。近年来很多游客表明古镇开发的商业化气息太过浓重, 失去了地域的个性。

3.3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缺陷, 管理体系不完善

文化遗产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是历史赐予我们的, 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逆性。但是, 目前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不完善, 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依然薄弱, 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够完善, 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利用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4 江苏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策略

4.1 江苏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原则

4.1.1 保护第一原则。

文化遗产旅游不同于一般的风光自然游,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与不可逆性, 是十分稀有的珍贵资源,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保护第一原则, 将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放在首位, 不可盲目追求短期利益, 而对遗产资源造成不合理的开发、损害, 这是最基本的开发原则。

4.1.2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就是要求在进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时, 要将文化遗产资源以原有的、真实的、本来的面貌文化展示给世人。在进行相关旅游基础设施开发策划中, 也要考虑到与遗产资源的整体, 避免破坏了资源的真实性。

4.1.3 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原则。

在对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时, 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原则, 即在开发前, 要对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周全, 在相关的调查基础上作出合理的科学的开发规划。这里不仅要考虑资源的本身, 即不能对资源本身进行破坏, 开发的力度是符合资源本身的承载范围内等方面。还需要考虑到文化遗产地本身所处的人文、社会、经济环境, 当地居民的意愿、开发的科学性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开发方案。

4.1.4 整体性原则。

文化遗产资源具有一定的区域整合性, 是系统的、整体的、综合性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文化遗产资源的整体性, 进行区域整体开发, 不可独立切割, 只进行片面的开发, 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

4.1.5“四化”原则。

朱竑、戴光泉的文章中提出了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的“四化”理念, 指出“文化遗产产品化应当树立文化遗产资源化→遗产资源产品化→遗产产品形象化→遗产形象市场化这一逐步递进的‘四化’理念”。这一理念可以同样适用于江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当中。首先在进行江苏旅游开发时需要对资源进行整理, 挖掘出具有旅游价值的适合进行开发的资源, 实现文化遗产资源化。然后在对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 将资源进行开发, 使之完成旅游产品的转变, 实现产品化。接着通过产品开发, 树立具有可辨别性的鲜明的文化形象, 建立品牌化旅游产品, 实现遗产地的形象化。最后是在对游客、市场各方面的调查下, 对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进行营销策划, 最终实现市场化。

4.2 江苏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策略

4.2.1 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 以保护为根本点。

文化遗产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不管是旅游开发还是文化宣传教育, 都是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根本点出发的。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协调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加大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力度。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首先应该加强遗产保护意识。强化地方城镇的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其次, 实行多种有效的措施。建立文物数据资料库, 及时了解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 对部分可修缮的名人故居进行抢救保护。提高博物馆展览、展示, 鼓励博物馆对社会实行免费开放。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 加强相关方面的宣传, 切实做好保护工作。

4.2.2 挖掘文化深层内涵, 旅游开发品牌化、主题化、特色化。

在开发方面, 对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要做到充分利用资源, 开发特色主题旅游产品, 让旅游开发项目文化味儿更浓。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必须始终牢抓“文化”二字, 避免盲目开发, 要控制商业化的发展。从资源本身出发, 挖掘文化内涵, 充分显示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开发时注重整体开发, 形成区域整合效益, 使旅游产品专题化、系统化, 形成品牌效应, 比如江苏的园林文化、佛教文化、古运河文化、古镇文化、帝王陵墓的旅游开发利用, 在产品中体现出文化本身的意味。

4.2.3 开发项目注重游客体验性。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要加强与游客之间的体验性, 增加吸引性。当今的旅游活动归根到底是旅游者为主题的人的活动, 很多旅游产品都考虑到与游客之间的体验互动。通过节事活动、民风民俗、传统工艺、旅游演艺等多种手段, 拉近游客与旅游地之间的距离, 让游客置身其中的感受旅游地的文化, 这是实现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江苏的历史文化丰富, 传统曲艺、手工艺、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开发时应考虑到提高游客的体验性, 提高旅游产品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机制, 提倡发展生态旅游, 建立生态博物馆理念, 使得江苏文化遗产旅游等到长远发展。

4.2.4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原真性。

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过程中, 保持文化遗产资源的原真性与舞台化的开发结果之间并不是对立的, 而是可以相互促进, 相互依存的。文化遗产旅游的原真性在于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惟一性, 不可复制性。将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进行比较成熟的开发, 并不是对原真性的破坏, 相反通过现代的包装手段, 将资源转化成产品, 进行舞台化以后展示给游客。原真性体现在欧洲各国的维京博物馆、遗产中心、主题公园、复原村庄、季节性贸易集市以及各种维京复现活动上, 原真性是游客体验乐趣的组成部分。旅游文化开发的原真性随着时间变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是文化在时间的过程中跟旅游文化地不断磨合的过程。

在江苏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 要权衡好舞台化与原真性之间的度, 避免过度的舞台化, 保证旅游地文化上的原真性。江苏的饮食文化悠久, 有多种菜系, 中华老字号历史餐馆也是文化遗产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山陵景区对游客的用餐行为调查中, 通过对游客的访谈中发现, 如今游客对旅游过程中的饮食方面越来越看重。很多游客表明在旅游的过程中, 对当地的历史美食有极大的兴趣。在江苏的文化遗产开发中, 可以加强对历史餐馆的开发利用。主题老字号餐馆的开发, 不是只在餐具、餐馆的布置上保持原真性, 更要在多提供的菜品上保持餐饮文化的原真性, 避免过度的舞台化, 给游客提供一个较高的感知度与体验性。另外对饮食文化的旅游开发上, 可以结合相关的节事旅游, 开展一些美食节、美食街活动, 跟旅游节庆相辉映。

4.3 江苏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设计———以戏曲文化为例

2012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引起国内外热评, 当中一曲《秦淮景》更是让无数观影者眼前一亮。悠扬的曲调和江南的戏曲文化, 随着12位身着旗袍的江南美女的身姿, 江南的温婉即落入心中。近些年来, 穿越、复古主题词大热, 人们对于戏曲文化这种具备中国特色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越来越多。2001年5月, 起源于江苏的昆曲艺术被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实现了我国非物质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零的突破。江苏省是众多戏曲艺术的发源地, 淮剧、锡剧、扬州弹词等传统戏剧及曲艺更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江苏的戏曲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 因此本文以戏曲艺术文化为例, 设计一条主题旅游线路, 探访戏曲发源地, 感受江苏戏曲文化, 以作参考。

江苏的戏曲文化艺术发达, 昆曲被誉为是“百戏之祖”, 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 起源于姑苏。遂推向全国;太湖之滨的江南水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 孕育了江苏最大的特色地方剧种———锡剧;扬州清曲始于元, 成于明, 盛于清, 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因此, 设计以戏曲艺术为主题的旅游线路, 分别是苏州的昆曲之旅、无锡的锡剧之旅以及扬州的清曲之旅。贯穿整个旅游线路的核心是“戏曲”艺术二字, 在安排线路产品时要抓住文化主题。第一站昆曲之旅, 主要参观苏州昆曲博物馆、平江古街、五亩园 (昆剧传习所) 以及网师园。第二站锡剧之旅, 主要参观锡剧博物馆以及无锡蠡湖中央公园。第三站清曲之旅, 主要参观扬州清曲唱个园以及瘦西湖。这些景点的安排与戏曲艺术相关, 让游客在传统线路游览的乏味中跳脱出来, 体验主题文化色彩, 欣赏并亲身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的同时, 领略当地的园林景观、人文情趣、历史文化。

5 结语

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了历史、科学和艺术文化的价值, 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 发展文化遗产旅游, 是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措施。江苏旅游是华东线路的主要组成部分, 拥有一定的市场, 但是多年来常规的华东线路对游客的吸引力减弱, 加上之前H7N9禽流感的影响, 目前江苏旅游市场正面临一场挑战。面对目前低迷的华东市场, 江苏旅游的发展必须抓住文化遗产核心, 合理进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形成创新文化旅游, 这是树立江苏旅游品牌, 发展江苏文化事业, 实现文化旅游发展双赢的途径。

文化遗产应以开发为主 立论稿 篇2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只有对概念的清晰界定我们才能展开一场有意义的辩论。那么,文化遗产是什么?首先,文化遗产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实物文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那么,文化遗产的意义与价值便在于其所体现的社会性价值,在于文化的传承、发扬与发展。

我方的观点是文化遗产应以开发为主。下面我将从三方面来阐述我方的观点。

第一,从理论层面来说,开发是指对资源的发现与挖掘,以达到其利用的目的,而保护是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也就是说开发是以一种积极地心态来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对文化遗产的开发是基于它的利用价值,包括它在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价值,而不是片面的追求它的经济效益。而保护呢?它的目的显然是使被保护物不受损害就好了,是一种保守的,无作为的观念。

第二,从现实层面来说,破坏并不是完全由开发造成的,难道说在保护的过程中就没有破坏了吗?而且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可以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民众了解文化遗产,提高民众的素质,参与其保护工作。再者说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紧跟时代的主题,一切发展的思路都要与时俱进,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三,从价值层面考虑,文化遗产所蕴含的艺术,科学,美学,经济等方面的价值是需要我们去挖掘与利用的。不开发,如何发现他的价值?如何利用他的价值?难道要让其价值被尘封在历史的尘埃中吗?

而反观对方辩友的立论,是一个在理论上矛盾,在现实上冲突,在价值上不可取的观点,这样的观点又怎么能成立呢?

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其开发大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开发——发展——保护——开发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将是今后文化遗产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求人类倒退文明来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谬可笑的,对文化遗产的开发要依托科学的管理理念,可持续的发展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措施(上) 篇3

【关键词】遗产保护;文化遗产;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J0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215-01

1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瓶颈

1.1 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保护是有责任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给予完全的、可持续的保护;开发是对文化遗产价值作为一种商品或资产进行有目的的利用,在旅游开发中,由于开发商以现实利益为导向,导致了对遗产破坏性的开发,由此引发了关于遗产经营方式、遗产开发中如何科学规划等问题的争论。

1.2 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与开发文化遗产对地方经济的贡献

一方面,政府为了科学保护遗产,需要在技术、资金、人才方面进行投入。另一方面,遗产保护的后续经济效益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得到体现。因此,如何在遗产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寻找平衡点是政府目前的困惑。

1.3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商利益协调

文化遗产的保护单独依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资金的参与。一方面,需要调动开发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制定相关措施,避免过度开发。因此,如何在引导开发商利用遗产资源的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

还有一些如遗产地保护与开发与社区居民利益的协调,遗产景区最少干预原则与现代游览设施建设等问题,下篇将详细阐述,本文暂不做讨论。

2 国内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措施

2.1 曲江模式:文化+旅游+城市

曲江旅游发展模式的核心内涵是“文化+旅游+城市”。即依托文化遗产,整合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创意包装和策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项目打造旅游景区,形成文化旅游集群,带动其他文化产业门类发展,形成文化产业规模,最终实现城市价值的兑现和提升。

(1)政府全力支持,打造曲江特色

文化产业的发展周期长、前期投入大、收效缓慢,曲江政府不单以GDP的增长来衡量其发展,全力支持曲江发展文化产业,对曲江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做大做强曲江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2)政府与开发商紧密连接,合力做足曲江文化升值

曲江模式,是政府与开发商紧密连接的典范。首先,在政府的支持下,将曲江土地以较低价格出售给房地产商,条件是在房产开发前,先合力做足文化升值功夫。其次,用经营企业的理念和载体,实施曲江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战略,走文化+旅游+城市之路,做大产业项目,拉长产业链条。

(3)盘活文化符号,增强文化产品的体验性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旅游也逐步进入体验时代。游客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更重视在产品消费的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感觉”。曲江把深埋于黄土下、流传在典故中的文化符号盘活,通过文化演绎、文化创意的方式转化为一种可感受、可体验、可消费的文化产品,满足民众的消费需求,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双赢。

(4)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曲江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用人、决策、分配机制三个方面。用人机制,坚持全员竞聘、干部任用一票否决、末位淘汰,强调一岗多责,坚持从建设、管理一线选拔和培养干部,确保选贤任能;决策机制,坚持集体决策、重大决策一票否决、借助外脑参与,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民主性;分配机制,坚持薪酬与业绩挂钩,奖优惩劣、赏罚分明[1]。

2.2 丽江模式:古城保护与开发

丽江古城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以来,倍受世界人民的关注和热爱,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和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取得的优秀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古城遗产资源保护资金来源多元化

丽江古城保护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游客征收古城维护费,目前已成为古城保护的主要资金来源;二是利用商业贷款,投入丽江古城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是争取国内外捐赠者的援助,用于古城陈旧民居的修复和技术支持;四是地方企业投入资金,改造古城公共基础设施[2]。

(2)旅游业对文化遗产保护和投资模式

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社会资金的投入,合理引导旅游企业对遗产保护的参与是遗产保护资金的重要来源。在协调遗产保护与开发商利益方面,丽江古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式:首先,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丽江的知名度,使古城价值得到认可,旅游开发商慕名而至。其次,通过政府引导,旅游开发商按照规划投入资金参与古城的保护性开发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开发商得到利益的同时,使其对古城的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如此,形成旅游业反哺于遗产保护这样一种良性的循环格局。

(3)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实现

在某种意义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要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使越来越多的人去认识、了解、喜爱和研究它。以丽江本地文化企业纳西古乐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其走过的三十年历程,已先后到过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并在国内获得了巨大成功[3]。2007年,其收入已突破500万元,这不仅带动了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保护了即将失传的纳西古乐。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旅游之外的支柱产业[4]。

在保护文化遗产资源的同时,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使旅游者获得了完美真实的旅游体验;旅游者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尊重、认同,唤起当地群众对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增强其民族自尊心,使他们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从价值观到外化的行为规范上以遵循民族传统为荣,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5]。民族文化保护和遗产开发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

げ慰嘉南:

[1]http://www.qujiang.com.cn/

[2]年继伟.丽江模式: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旅游产业发展[J].经贸世界,2004(11):73-75.

[3]杨杰宏.丽江本土文化产业的调查与总结——以纳西古乐、东巴宫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09(4):37-45.

[4]周俊华.丽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效、经验和特色[J].大理学院学报,2008,7(11):15-19.

皖江地区水利文化遗产及其开发 篇4

当前,对皖江地区水利文化遗产的研究及开发非常欠缺。皖江地区水利文化遗产,既包括物质性的,如圩堤水利遗址及景观,传统水利工具;也包括非物质性的,如水利制度、治水技术、水利娱神农俗等。

1 皖江地区重要物质性水利文化遗产举要

1.1 圩堤水利景观

皖江地区圩田在历史上是相当出名的。皖江地区圩田具有兴修早、规模大、名人参与、景观美等突出的特点。

a. 历史长。宣城县金宝圩、当涂县大公圩、芜湖县万春圩等大圩均始建于三国时期。朱大珍在所撰《龟龙寺记》一文中写道:“芜湖邑东四十里有圩曰咸保,古丹阳湖地也,世传吴赤乌二年围湖成田。史书孙吴大兴水利,其说可略见。”可见芜湖咸保圩也有近2 000年历史。

b. 规模大。皖江地区一些圩田规模宏大。以大公圩为例,当涂县大公圩为江东大圩之一,现占耕地18 067 hm2。其在宋代含圩54座,大多因圩联并等原因,至清光绪二十五年所编《官圩修防汇述》的圩堤有29圩,原有圩格局不复存在,以致面目全非,但是“令人欣慰的,圩堤所处地形及古建筑遗存,却是印证圩在不同时期修筑的缩影。”[2]。现今当涂县大公圩现圩总面积363 km2,堤长78 km,耕地约20 667 hm2。

宋代在芜湖地区曾大力围垦沼泽、兴筑圩田。长江南岸最大的圩田——万春圩就是在嘉六年(公元1061年)重新修筑的。这一工程不仅把圩内大片土地变成良田,而且它对周围的其他圩田也起了屏障作用,使之免予洪水威胁。其后万春圩经过废圩为湖,再经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4年)垦熟,仍有田5 333 hm2。现万春圩堤段长度为29 km,占耕地5 333 hm2,仍发挥着巨大功效。

又如现今怀宁县的大圩广济圩,保护农田30 000 hm2,全长40.83 km。其旧名广泰圩,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兴筑,经过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几次增筑后,圩堤长达百里,圩内农田达18 667 hm2[3]。

随着时代的发展,皖江地区一些传统水利工具已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考古活动及实地调查为我们揭示了水利工具文化遗产的状况,如水井、水碓、龙骨水车等。

水井:皖江地区考古所见千年以上历史的古井不少。如2007年,在安徽枞阳县陈瑶湖境内发现一口深埋在地底下的古井,据专家考证,此井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对研究宋、明时期皖江居民生产生活具有极高价值。历史更久的有,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曾发掘出5 000年前的古井,水井直径1 m,深3 m,井水至今清澈可饮,说明巢湖流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4]。马鞍山五担岗遗址发现一口距今约2 400年、深达15.6 m的超级古井,井内发现了150多个当年先民取水时遗留下来的取水器,其中69个还非常完整,也非常罕见。

一些古井还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当涂县桓公井遗址,位于当涂县姑孰镇白山上,曾经井下有泉,常年不涸。著名诗人李白作《桓公井》诗云“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又如,马鞍山赤乌井,外观古朴,井栏石上刻有”赤乌井“三字,系三国时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建广济寺时掘成,虽经千年风蚀,字迹至今清晰可辨,现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谢公井,位于当涂县太白镇青山南麓,曾任宣城太守的南齐诗人谢眺曾筑室于此处,水质清凉,四季不竭,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潜山县城东北郊的彰法山下,有一口石砌栏杆的千年古井,水深且清,常呈脂粉色,即“胭脂井”,相传为三国时期绝代佳人大乔、小乔梳妆洗脂之处,又名“乔家故井”,1986年,潜山县人民政府将胭脂井列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碓始于西汉,其用水力把粮食皮壳去掉。沿溪建碓、利用流水的自然冲击做动力。巨大的木制轮毂在水流的冲击下有节奏地运转,轴上的拨板臼拨动碓杆的梢,使碓头一起一落地进行舂米。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粮食。可根据水势大小设置多个水碓,设置两个以上的叫做连机碓,最常用是设置4个碓。随着机械、电力的广泛运用,古水碓正逐渐消亡。据考察,在南陵县绿岭镇戴家村古老的水碓遗址仍然存在。在安庆天柱山西北麓的天龙关,几处保存完好的水碓遗址也依然存在。

龙骨水车是古时田间主要提水工具,通常为木制。利用齿轮原理,用人力带动装在链带上的刮板,将水刮入车槽,提到高处流入田间,有用手带动和脚踏两种。据调查,在安徽安庆及芜湖县仍可见民国时期的龙骨水车及筒车。

一些古闸、古陂、古潭遗址也很有名。如铜城闸,位于安徽含山境内,三国时创立,具有防洪和灌溉的双重作用,灌溉农田有2万hm2之多。宣城德政陂,始建于唐代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清康熙年间知府佟赋伟重修,更名为佟公坝,灌田5 300 hm2。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所言桃花潭,在泾县城西南40 km处,今水东乡政府所在地,李白为汪伦去世曾在桃花潭边书写“史官之墓汪伦也”刻在石碑上,清末依此重建的石碑,1979年在桃花潭附近的长滩村找到。

2 皖江地区重要非物质性水利文化遗产举要

皖江地区非物质性水利文化遗产包括多方面内容,比如治水技术、水利典籍、治水精神及水利娱神农俗等。

2.1 治水技术

我国古代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传统灌溉工程中,不少传统灌溉工程技术内涵丰富,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在现今仍能吸收利用,有的甚至能解决技术难题[5]。对皖江地区来说,圩田联并技术为后世治水实践所继承,起了重大作用。据学者研究,对联并技术而言,当涂县大公圩联并之早,圩之多、工之完备,这在全国堪称首屈一指的[2]。宋代万春圩联并小圩的技术也是很成功的,如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江东大水“宣池之间圩之沉者千余区”,但圩堤高厚的万春圩却“独屹然藩其一方”,并庇护了附近许多小圩[6]。这种联并技术在建国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古代皖江地区在治水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中,道法自然、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也得到了体现。如水碓利用自然之力又不破坏环境,这种利用水资源作为机械动力反映了古人的聪明才智以及与自然融合的理念。对于当涂县的圩田,历史上有识之士曾向朝廷建议:“旧有石臼等湖,其中沟港,岁办渔课。其外平圩浅滩,听民放牧孳畜,采掘菱藕,不许种耕。故山溪水涨,有所宣泄。近者富豪筑圩田,遏湖水,每遇泛滥,害即及民。宜悉禁革”[7]。皖江地区也是如此。比如沈括根据调查的第一手资料,理直气壮地站出来与反对修筑万春圩的观点辩论,所写《圩田五说》充分体现了他的实践的观点及科学精神。宋代仁宗皇帝对万春圩修筑的良好成效大为喜悦,赐名万春,始有万春圩之名,反映了重视水利的水利文化。

2.3 水利娱神农俗

围绕着水旱灾害,皖江地区很重视水利娱神农俗,甚至不乏历史名人参与其中。突出的有怀宁县对龙山灵湫的祭祀。早在明初,祭祀龙山祷雨就成为当地的大事:“吾皖龙山有灵湫,每旱祷则应,明洪武间敕封为顺济龙王”[8]。水利文化遗产作为农业文化遗产重要内容,有些消亡速度也很快,所以在开发的时候要注重对其保护,实行保护性开发思路。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促进皖江水利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开发:一是积极申报省级及国家级文化遗产名录。如万春圩,不仅历史上名人参与,而且历史久、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至今仍在发挥效益,可以选择申报。二是加强博物馆对水利文化遗产的文物保护。可以在综合性博物馆、农业博物馆的藏品收藏方面加强对水利文化遗产的收集和保护。此外,“利用已建、在建、拟建的水利博物馆来展现水利历史文化,是一种有效途径。”[9]在博物馆中进行展示的水利文化遗产可以包括水利工程、治水人物、水利典籍、水利风俗等。皖江地区圩田水利发达,在实物方面可以收集一些历史悠久的水车、水碓等工具,还可以收集重要水利典籍、水利娱神农俗方面的原始资料,对难以移动的水利圩堤景观等内容,可以做成图片或音像资料,作为博物馆展览的内容之一。

b. 与乡村旅游开发相结合。闵庆文[10]提出旅游开发是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动态保护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开发水利文化遗产,以促进旅游发展,可以作为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皖江地区乡村旅游主要是景观欣赏、农家菜、农家乐等形式,形式较为单一。建议采取多种形式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如务农参与型乡村旅游、自然山水休闲游等方式。务农参与型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方式。如澳大利亚的剪羊毛已形成当地每年的节庆比赛,并成为赴澳游客必须参与的传统旅游项目;如美国西部牧场务农旅游,旅游者放牧可拿到同牛仔一样的工资,不仅解决了农场劳动力缺乏的问题,而且可以就近推销产品。皖江地区可以采取务农参与型的形式,以做到发扬水利文化与发展乡村旅游的结合。皖江地区可以将水利工具使用过程的表演与观众学习、参与、竞赛结合在一起开发,满足旅游者的参与需求,如对水碓、水车的使用。徽州徽园欢乐岛龙骨水车体验项目做的就较为成功。这种旅游既激发了游客的参与欲望,又加强了游客对传统水利文化的了解以及对自然的亲近。也可采取自然山水休闲游的方式,利用生态旅游促区域发展,事实上,“生态旅游是有效进行农业文化遗产地开发与保护的最佳选择”[11]。在当前工业化的进程中,人们渴望在大自然中得到休憩。对皖江地区来说,古老圩堤周围优美的自然景观、清新宜人的环境,将会吸引着旅游者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情趣和进行休闲、健身、避暑等活动。一些旅游团可以开拓到圩堤旅游的线路。

c. 与弘扬地方文化相结合。开发水利文化遗产对促进区域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图片、文字、声像、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和形式,对皖江地区水利工程、治水人物、水利科技、典籍制度、水风俗等加以全面的展示,还可以对水碓、水车等传统工具制作成微观模型予以展示。这种水利文化遗产电子资料制作及模型展示,可以丰富皖江区域文化研究的内涵。水利文化遗产开发与弘扬地方文化相结合,对在工业文明中成长的年青一代来说更为重要。现今青少年一代,对中国传统水利文化非常生疏,整天围绕着课本、作业,课余沉迷在网络、电视等文化中,动手能力欠缺,对大自然的体验非常少。上述开发思路对丰富中小学生对区域文化、传统水利文化的认识,以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显得更为重要。这种传统水利文化方面的文字、音像、多媒体资料可以作为加强青少年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加深他们对区域水利文化遗产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可以选择水利工程中优异和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展示其工程的基本面貌、作用,介绍工程兴建的背景、产生的历史效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等。另外,制造的水碓、水车等微观模型,不仅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历史认知,也能锻炼他们的手工制作及实践能力,模型所显示的利用源源不断的水资源作为动力也凸显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意义。具体操作方面,可以在省情教育教材和实践课程中增加这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内容。

摘要:水利文化遗产是皖江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成分。为了充分认识和发掘皖江地区水利文化遗产资源,探索其开发和保护方法,对皖江地区圩田景观、水利遗址、水利技术、水利民俗展开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皖江地区水利文化遗产开发的相关建议:与文化资源保护相结合,与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与弘扬地方文化相结合。

文化遗产开发 篇5

世界文化遗产地徽州古村落西递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探微

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徽州古村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分析,肯定了西递旅游开发公司的.经营制度和分配模式.指出了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业的关系.

作 者:吴浩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1刊 名:黄山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M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年,卷(期):20035(3)分类号:F590.3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徽州古村落 西递 旅游开发

桂林佛教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篇6

摘要:桂林佛教文化资源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极具保护与开发利用价值,本文在概述桂林佛教文化遗产资源的数量、规模及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桂林佛教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深入挖掘与合理开发利用桂林丰厚的佛教文化遗产资源提供若干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桂林;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的提高,旅游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大众观光旅游已不能较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富有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科学考察价值的佛教文化旅游更能迎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受到了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佛教文化旅游立足于佛教建筑、佛教音乐、佛教饮食、佛教传说等佛教文化资源,其丰富的文化底蕴、独特的魅力和神秘性,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桂林佛教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于桂林秀丽山水间留下了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佛寺、佛塔、石窟、壁画等艺术珍品,蕴含着巨大的旅游文化价值,是发展旅游的宝贵资源。如何把桂林佛教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到旅游开发中,丰富桂林文化旅游类型,彰显其深厚文化内涵,提升其旅游品位,从而促进桂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其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桂林佛教文化遗产资源的数量及规模

桂林佛教文化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这些为数众多的佛教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合桂林佛教文化资源的特点,从其存在形态上来划分,可分为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和其他佛教文化资源三大主类,囊括建筑类、洞窟类、摩崖造像、碑刻壁书、绘画雕塑、遗址遗物类、神话传说文学作品、佛教经籍、节会、饮食、人事记录等十一个亚类,共计有126项,为广西拥有佛教文化资源之首。其中物质形态佛教文化资源拥有6个亚类,87项资源单体,为资源总量的69%,占了桂林佛教文化资源的一半以上;非物质形态佛教文化资源涉及3个亚类,25项资源单体;而其他佛教文化资源共2个亚类,14项资源单体。可见桂林佛教历经千年的文化积淀,留下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佛教文化资源,且与桂林秀美的山水、特色的民俗,相补相衬,蕴含着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3.桂林佛教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

3.1 历史文化价值

佛教文化资源作为佛教文化的载体,不仅是桂林佛教文化传播和发展过程的写照,也从侧面反映出地方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桂林,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相融合,并受到当地民族本土文化的影响,形成具有桂林地方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化,成为桂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佛教文化资源也是我们解读桂林历史的重要凭证。唐代是桂林佛教的兴盛期,这时期桂林兴建了大量的佛寺,较著名的有全州湘山寺,号称“楚南第一名刹”,以及被称为南方五大禅林之一的延龄寺等,尽管这些寺院在历史动荡中没能保存下来,但经后人重修恢复,依然可见当时建筑风格和寺院的兴盛之态。这些寺院、佛塔和摩崖石刻都反映着当时的政治背景、社会思想和艺术发展状况,它们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将历史如史书般生动的展现于世人面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3.2艺术观赏价值

自古以来,宗教与艺术就密不可分,“宗教需要利用艺术来使人们更好地感受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像”,那些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就是一座各种艺术齐聚的殿堂。桂林山奇水美,为僧人提供了清幽雅致的静修之所,同时独特的岩溶地貌和岩石构造也为佛教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如今,在桂林西山、叠彩山、象鼻山、普陀山、骝马山、等处仍遍布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摩崖造像,甚为壮观。据统计,桂林至今遗留的摩崖造像仅唐宋时期开凿的佛龛就有160多处、佛像600余尊,灯龛30多处。这些佛教造像数量众多,造型优美,栩栩如生,与北方的石窟造像比较起来更加小巧玲珑,造像最高不过1.65米,小的则仅有数厘米,独具特色,是艺术精品,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

3.3 科学研究价值

桂林珍贵的佛教文化资源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地方特色,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显示着桂林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水平。所以,这些佛教文化资源不仅具有历史观赏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如伏波山千佛岩的摩崖造像,是唐代摩崖造像的荟萃点,共有45龛200余尊佛像,多是唐宣宗年间佛法复兴后的作品,这些造像“面目清癯,体态温和,服饰简朴,刻工精细。这些造像与盛唐时期相比较宗教色彩明显逊退,体现了当时宗教艺术与世俗艺术的结合,反映出唐武宗灭佛后桂林佛教的恢复发展情况,是研究佛教世俗化和民族化历史进程的重要历史依据。

4.桂林佛教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对策建议

4.1 深挖遗产文化内涵,打造佛教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

进入21世纪,文化竞争日渐成为国际间的核心竞争,而文化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则是具有价值、垄断、可持续竞争优势等特性的文化竞争力。因此,桂林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相关研究机构以及当地社区居民(僧侣),应积极投入到佛教文化遗产内涵的挖掘工作中来,首先,政府部门应组织、成立佛教文化遗产项目普查领导小组,制定项目组织实施方案,选派专门人员展开其对佛教文化遗产的调查与普查工作,对搜集到的最终信息进行确认、等级、存档;其次,邀请相关研究部门、知名专家对搜集到的佛教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整理与科学分类,并针对特殊遗产的保护工作予以说明;第三,集合政界、商界、学界相关人士,共同讨论适宜进行旅游开发佛教文化遗产的类别、生存状态与途径,并筛选出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高的佛教文化遗产。即通过“政府普查、专家整理、多方筛选”的工作流程,全力打造桂林佛教文化遗产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4.2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佛教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平

根据实地调研,桂林的佛教文化资源在分布上虽然以城区为中心,但各个佛教文化遗产往往单个散落,没有聚合力也没有其他资源依托。很多都地处城市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因此很少有人专程光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可进入性。此外,桂林还应重视佛教文化遗产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专业素养,尤其是导游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旅游经济收益与旅游教化作用的重要环节。总之,桂林佛教文化遗产地应积极完善旅游的各项基础设施,提高佛教文化遗产旅游的服务与管理水平,从软、硬两方面同时着手,才能增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适宜性。

4.3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佛教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桂林佛教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价值突出,是该市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由于目前宣传的不到位,使得相当一部分优质佛教文化遗产仍处在一种“躲在深闺人未知”的状态。因此,桂林有必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佛教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并形成多元、稳定的市场结构。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在充分认识、了解、掌握当地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地缘优势与区位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佛教文化遗产的旅游宣传与营销工作,建立由市政府部门统一领导,各地旅游行政与管理部门牵头,广大旅游企业全面参与,著名佛教庙宇积极配合的旅游宣传促销模式;其次,利用电视、报纸、杂志、广告、旅游网站、微博、微信等途径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对桂林的佛教文化遗产进行大力宣传与包装促销,不仅使潜在客源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当地佛教文化遗产的信息,还要使遗产地能通过及时、有效地营销活动,掌握市场需求动态,并开发设计出满足不同需求群体的佛教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第三,还可以通过录制反映桂林佛教文化名山大川的纪录片、专题片的方式,利用影视效益,提高旅游者对桂林佛教文化遗产的关注度。

4.4 构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圈,建立健全遗产旅游开发保障机制

旅游圈是为了获得最佳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以若干重要旅游景点或旅游片区为核心,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组成的旅游协作区域,即一定区域内各种旅游经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圈状或环状旅游线路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桂林是我国佛教文化遗产较为丰富的地区,尤其是其佛教文化遗产的存在形式以及和当地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表现出当地佛教文化遗产资源极强的地域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桂林的佛教文化遗产分布已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圈层聚集特征,具备构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圈的基本条件。根据桂林佛教文化遗产的分布特点,可构建以桂林城区为中心,向资源、全州、阳朔、平乐等地方县辐射的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将佛教文化遗产并入各项传统旅游观光中。此外,为保证各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健康、有序的构建、发展,还需辅以法律、资金、人才、分配、决策、监控等一系列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如,分配机制是协调佛教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内不同景区、不同部门、不同时期的旅游收益分配问题,都是保证佛教文化遗产旅游顺利运行的重要环节。

欧美国家文化遗产开发对中部的启示 篇7

1 欧美国家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概述

欧美国家对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和保护大致经历了三阶段,即漠视阶段,保护阶段,开发与保护兼顾阶段。

(1)漠视阶段(远古时期~18世纪中叶):典型案例包括,在罗马帝国时期,希腊的城市和宫殿被罗马帝国的铁骑全部摧毁。中世纪:十字军东征但凡皇家或贵族建筑和文化,要么烧掉,要么毁掉。近代产业革命时期:为了建工厂,大量历史文化遗迹被销毁,比较典型的是英国的谢菲尔德和德国的里尔,这些城市目前基本找不到原汁原味的历史遗存。

(2)保护阶段(18世纪中叶~1976年):这个阶段又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保护启蒙期,保护立法期,保护普及期。

保护启蒙期(18世纪中叶~1933年):18世纪中叶,英国的古罗马圆形剧场成为欧洲第一个被立法保护的古建筑,但是那时对文物建筑的价值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同。1840年在法国古建筑鉴定专家梅里美的倡议下成立了历史建筑管理局,提出《历史性建筑法案》。

保护立法期(1933~1964年):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第一个获国际公认的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宪出了保护的意义与基本原则,及保护好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历史遗存在教育后代方面的重要意义。充分表明文物建筑的保护运动已成为一股很重要的国际力量。

保护普及期(1964~1976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又称《威尼斯宪章》,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成立的“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前身)于1964年5月31日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的文件,提出了文物古迹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与方法。该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文化遗产项目和资源的保护从理论到实践得到升华,进入全球人类对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新时期。

(3)开发与保护兼顾阶段(1976年至今)。

开发启蒙期(1976~1987):1976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华沙罗比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文件指出历史地段的保护包括“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及相似的古迹群”的广泛内容;并拓展了“保护”(safeguarding)的内涵,即鉴定(identification)、防护(protection)、保存(conservation)、修缮(restoration)、再生(renovation),维持历史或传统地区及环境,并使它们重新获得活力。

开发与保护并重期(1987年至今):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或称《华盛顿宪章》,是继《威尼斯宪章》之后历史上第二个国际性法规。指出:“要寻求促进地区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协调方法,保护历史城镇与地区意味着对这种地区的保护、保存、修复、发展,以及和谐地适应现代生活所需采取的各种步骤”;人们赋予历史城镇和文化“新的功能和作用应该与历史地区的特征相适应”。《华盛顿宪章》明确指出城市的保护必须纳入城市发展政策与规划之中,并根据新的规划和政策在开发中保护,通过开发实现更优级保护。

2 英国文化遗产开发及其启示

英国坐落在欧洲的西北角,是一个岛国。英国是第一个进入工业革命的国家,这一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体现了英国非凡的文化与建筑创造能力。

(1)魅力从建筑开始:英国在14~16世纪一直延续着哥特式建筑的遗风,但随着英国全球霸主地位的确立,英国人决心完全摆脱非英建筑风格。于是,适应英国多阴霾气候特点,设计出不列颠民族建筑:不强调高耸,立面造型横竖对比,线条清晰,形态非对称,室内彩色玻璃窗采光充裕开敞明亮,独创了如华盖般的伞拱顶,用整块石材雕刻成尖形放射状的玫瑰装饰,应力集中在中心再经由壁柱释放。它摆脱了欧洲大陆以尖顶拱门,玫瑰花窗为代表的哥特形式,体现出完全英格兰化的建筑特点,成为一种珍贵的颇具民族性的文化遗产。

启示:城市给游客的第一印象就是首先展现在眼前的各给游客流连忘返的民族建筑认知。让游客到了伦敦不至于怀疑自己是不是还在巴黎。

(2)让每个建筑都有文化:在伦敦几乎很难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建筑,而且每一个建筑英国人都赋予其文化内涵。走在伦敦大街小巷,即使不是景区,当地人也会饶有兴趣的向你介绍着他家门口的每一个建筑物或壁画典故。

启示:文化可以是一本书,也可以是一个建筑,一个街道,一个花园,甚至一棵树木。富有想象力的诗人可以让一个没有生命的石头变的浪漫,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拥有古都洛阳、开封、荆州等历史文化名城的中部城市变得神秘,变得深邃,变得令人向往呢?

(3)历史公园构筑的城市文化:伦敦考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又译为科芬园,是伦敦最拥挤的旅游胜地之一。几个世纪以来,考文特花园一直是伦敦主要的蔬果花卉市场,萧伯纳作品《卖花女》中的卖花女就是在考文特花园卖花的。1974年,原来的市场搬走了,从此后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文特花园地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一个老旧的的市场摇身变成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购物街区。环绕集市广场周围的旧仓库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座餐馆咖啡厅、商店和陈列室,每天都有街头艺人在露天广场上表演,一些精品小店和露天市集也吸引了众多人流。在这里,人们可以光着膀子系领带,亦可以骑马上网,皇室成员可以在这里邂逅卖火柴的小女孩,刚刚获得勋章的军官亦可以在这里脱下军服狂吼,以释放心中的郁闷。

启示:信息时代骑马上街也是一种文化,体现包容的同时,也撕开了城市和谐的一片蓝天。现代不拒绝传统,高贵不拒绝底层。越是放任,越聚人气;越是兼容,越会繁荣。城市居民最需要的往往是释放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给市民一个释放缺口,市民还你一个安宁社会。

海德公园(遗址类公园):海德公园是英国伦敦最知名的公园,占地160万平方米。在十八世纪前是英王的狩鹿场,最古老的部分一度属于Ebury的领地,原址上建有一座古庙西敏寺,地上建有英皇狩猎专用宫殿和膳房,地下建有珍藏皇室食用饮用器皿、酒和粮食,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

该公园是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遗址,为此由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了水晶宫。公园内的名胜包括演说者之角(位于东北角靠近大理石拱门)和骑马道(Rotten Row)——水晶宫遗址的北部边界。东南是海德公园角。九曲湖以南是戴安娜王妃喷泉,一个椭圆形石头环形喷泉,开放于2004年7月6日。正对着海德公园角的是伦敦最豪华的旅馆之一,The Lanesborough,最贵的套房每晚要花费6000英镑。

启示:如果说考文特花园讲究的是市井和包容,那么海德公园追求的就是高贵与优雅。皇家游乐场、英王宫殿和御用冬夏珍藏室叠加,是英国除了现王宫以外绝无仅有的历史记忆。但英国人崇尚其皇家气派和历史遗留之外,没有刻意放的在公园一角做了复制,完全实现了去神秘与去威严,深得国内外游客的赞赏。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这里可逛,却不可食,因为,给你用的盘子可能就是爱格佰特或伊丽莎白用过的,非常珍贵,但这也成了富人借以炫耀的专属场所。但凡达官贵人或商业巨头请客一般这里是首选。停车场停放的大都是豪车,这里成了伦敦最赚钱的公园。

3 法国文化遗产开发及其启示

法国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欧洲大陆西部。法国的大部分领土都处于平原和丘陵之上,美丽的塞纳河从心脏地带流过,滋润了巴黎盆地广阔的土地。

巴黎凯旋门(l'Arc de Triomphe):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星形广场(现称戴高乐将军广场)的中央,是法国为纪念拿破仑1806年2月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的,12条大街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气势磅礴,形似星光四射。凯旋门由建筑师夏尔格兰设计,1806年8月奠基,历时30个寒暑,于1836年7月落成。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它四面有门,中心拱门宽14.6米,门楼以两座高墩为支柱,中间有电梯上下。在拱形圆顶之上有三层围廊,最高一层是陈列室,这里展示着有关凯旋门的各种历史文物以及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第二层收藏着各种法国勋章、奖章;最低一层则是凯旋门的警卫处和会计室。法国每年国庆日都在凯旋门举行盛大阅兵式,成为法国国民寄托理想和希望的精神支柱。凯旋门对国内外游客不收门票。

启示:(1)城市要有精神支柱,每个城市都要有一个建筑物彰显城市的荣耀和自尊,最好每年都搞一次重大活动,时时提醒人们,我们是胜利者!(2)精神的寄托不要用金钱丈量。

香榭丽舍大街(Avenue des Champs):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星形广场,全长约1800米,街道最宽处约120米,是横贯巴黎且最具特色、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大街以南北走向的罗斯福大街(Av.Loosevelt)为界,分成风格迥异的东西两段。幽静的东段体现了田园风光,长约700米,一排排梧桐苍翠欲滴,街心花园夹在万木丛中时隐时现。西段长1100多米,西端的星形广场中央有巍峨雄伟、遐迩闻名的凯旋门。东端的协和广场南北两端有波旁宫、方尖塔、玛德琳娜大教堂。协和广场是巴黎的另一个交通要冲。香榭丽舍大街还有大、小展览宫和爱丽舍宫等名胜古迹。东西通透,南北布局,商业与景点交织,休闲与购物并存,成为名符其实的法国人的天堂,外国人的向往。

2010年5月22日至25日这里举办“自然首都”大型绿色植被创意活动,由8000块各类植物幼苗组成的绿色创意作品密布大街。公众可以从作品沿线设置的多个出入门进入参观,随意漫步徜徉,三天内参观人数为200万人。“自然首都”是一件街头作品,呼吁人们关注人类可持续性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它让人们充满好奇并且直接的审视人与环境之间脆弱的平衡关系。本次活动三分之二资金源于私人合作伙伴,三分之一则面向所有大众由其块小份土地就在活动网站上开始在线出售,很快销售一空。使更多人参与到活动当中,并且在活动结束后留在家中继续培育。这是第一次考虑到一件短期作品的后续生命,让大众得以购买并且分享。

由于其合理且具有诗意,在巴黎举办的“自然首都”作品展已经成为影响力波及各大国际都市的大型活动,其后,纽约在2011年,圣保罗在2012年分别举办,并逐步成为一项国际化的绿色植被艺术被全球主要城市效仿。

启示:(1)城市的中轴线就是文化线、政治线和历史发展线,一条大街可以浓缩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历史。(2)神圣的不可侵犯的超繁华大街亦可为一项有积极意义的小创意而“屈尊”,因为它不仅可以为这座城市带来浪漫、带来理想、带来参与、带来凝聚力和自豪感,而且也可为这座城市带来尊严和憧憬,让世界效仿是经济效益以外的法国对世界的贡献。

利摩日(Limoges):位于法国中部,人口25万,是法国古老的城市之一,以生产陶瓷而闻名,在欧洲,它的地位就相当于中国的景德镇。国际景泰蓝展每年都在该城举办。

法国人学习烧造瓷器应归功于一位汉名为殷弘绪的法国传教士。他在清康熙年间来到中国,并在景德镇居住了7年。他把景德镇瓷器的制造方法,系统而完整地介绍到了欧洲。随着利摩日陶瓷工业的发展,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王公贵族特使前来订货,整个欧洲80%的皇家瓷器都印着“利摩日出品”字号。利摩日基于陶瓷的旅游业成功得益于三点,一是敢于创新的产品;二是原汁原味的陶瓷工场;三是体验式参观。利摩日的特产“白瓷烛杯”,烛光透过薄透白皙的瓷杯,映出杯面上凹凸的美丽图案,典雅细腻。到利摩日,基本上每个人都会买个回家把玩。在哈维兰工场(Haviland,1842年)可以看到一件瓷器最原始的制作过程。如果你有兴趣,专业陶瓷匠还会手把手的教你陶瓷制作工艺,让你不经意间在利摩日的停留时间最大化。

启示:(1)非物质文化项目比如陶瓷存在着巨大的商机。(2)产品推陈出新是传统工业焕发青春的源动力。(3)体验式参观反映一座城市的胸怀,毫发无损,且极具诱惑力,潜在游客自然产生。(4)名牌一定要有表现力,扩张力,把利摩日陶瓷送到皇帝和总统家里是名牌变贵牌的关键。(5)让每一个来此的游客都带回去一件利摩日瓷器。

4 美国文化资源开发及其启示

好莱坞(Hollywood):是全球最著名的影视娱乐和旅游热门地点,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市区西北郊。

好莱坞,本是一个寂静村庄,因其优越的电影内景拍摄条件,1908年后美国各地的制片商连续向此处集合,逐渐成为美国电影制片业的中心。最著名的福克斯、迪斯尼、米高梅、派拉蒙、索尼、环球、华纳兄弟、梦工厂等八家电影制片公司每年出品的影片数目,能占到美国电影数目总数的60%到70%。进入20世纪前期,八大公司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产业和资本的调整和组合,进入所谓的“巨兽时期”。位好莱坞人自由发挥,任意驰骋,他们可以为一项艺术构想改变一个百年传承的制度和规则,也可以为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叫停正在进行的总统选举,正是这样,好莱坞在面对全球电影业的总体不景气和来自欧洲、澳洲及亚洲电影的应战的今天,依然在国际电影市场独占鳌头。目前,紧排在美国出口产品第一位航空业之后的好莱坞电影业所创造的出口近700亿美元。

好莱坞的启示:(1)文化只有高度商品化才能高度集聚化,高度品牌化,才能成就文化霸业。(2)文化是资本和人才聚集的产业,发展文化必须首先解决资本和人才问题。而解决资本的好莱坞经验就是风险投资和联弱并强,解决艺术人才的好莱坞经验就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尔发挥。(3)优势产业只有高度集聚才能迅速形成比较优势,占领产业高度。

迪士尼:全称为The Walt Disney Company,取名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总部设在美国伯班克,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迪士尼在2008年《商业周刊》的世界100强品牌(按照品牌价值)排名为第9位。

美国迪斯尼公司无疑是全球文化产业运作的成功典范。在其欢乐文化的背后,是一个产业不断发展、扩充、升级的商业运作体系。从一个绘制卡通形象的手工作坊起家,逐步将经营从单一制作延伸到销售电影、动画片,开发、出售专利卡通形象产品,经营迪斯尼主题乐园、购买电视频道等领域,形成了紧扣市场的巨大生产链。迪斯尼奉行美国文化优先论,绝不会刻意宣传所在国的历史文化,即使宣传也会进行美国式改造,使之符合美国价值观。如果一项文化开发在美国看来没有融入美国式思维和美国人行为习惯,他们可以随时废掉已经投入的上千万巨资。一旦开发成功,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版权,并通过签订协议,要求所有进口国不得对文字和画面进行修改和覆盖。正是因为这些思维和做法,造就了拥有极佳品牌和年销售额220亿美元的大型跨国公司,也带动了一个席卷全球的庞大产业。

迪斯尼的启示:(1)准确定位,坚定不移。(2)系列开发,形成产业链条。(3)持久创新,天天出新品。(4)知识产权保护是生命。(5)市场开发不盲目,条件成熟一个开发一个,不成熟宁可等。(6)全球输出美国文化,绝不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但输出方式可以适应所在地区儿童视觉、听觉或参与性访问习惯。

National Memorial):俗称美国总统山、美国总统公园,是一座坐落于南达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专门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纪念公园,是全球第七大纯人工建造的文化奇迹。公园内有四座高达60英尺的美国前总统头像,分别是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和亚伯拉罕·林肯、西奥多·罗斯福,这四位总统被认为代表了美国建国150年来的历史。公园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每年能吸引大约两百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园内设有总统之路,是指一条从大观景台开始并穿过黄松林最终到达雕刻家工作室的小径,它为人们更近距离地接触纪念馆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这里还有总统之屋,总统之寝,总统之厨,总统之厕,总统之塌,总统之印,总统之批文,总统之信笺,总统之议政厅,总统之会客厅等等,游客可以尽享总统之尊。

总统山的启示:(1)人工建造贵在选准主题,找准定位。(2)赋予人工景区一定的政治意义,往往可以在争议中赢得观光潮。(3)核心景点要有与主题配套的可观摩可体验可学习的针对性设施。(4)尽可能使之升级为国家级景点。

参考文献

[1]单霁翔著.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鲍勃.麦克彻、希拉里.迪克罗著,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邹统钎著.遗产旅游发展与管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4]戴伦.蒂莫西,斯蒂芬.博伊德著,程尽能译.遗产旅游[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5]孙克勤著.遗产保护与开发[M].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

[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全3册)(精装)[M].长城出版社,2006

[7]顾军,苑利著.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英)迈拉.沙克利(Myra Shackley)著,张晓萍等译.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案例分析[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文化遗产开发 篇8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清,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和防御要求,巧妙利用山间狭小平地和当地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自成体系,极富美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

(一)福建土楼的特征

一是独特的建筑造型。福建土楼为建筑群,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模式;其建筑布局以及村落的布局“天人合一”,是人类民居的杰出典范。福建土楼属于特殊建筑类型,既非汉族风格,也非当地风格,但又符合建筑美学上“实用、美观、经济”的三原则,在建筑造型上极具独特性。

二是独有的文化内涵。土楼年代之久、规模之大、结构之巧、内涵之丰、品位之高、保存之好,堪称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民居建筑之一绝,它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成就和一种创造性的杰作。同时,作为客家文化的载体,土楼凝聚了客家博大的文化与精神追求,体现了客家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体现了客家民系的强大凝聚力。

三是不可逆性、不可重现性。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长期以来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其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底蕴是任何现代景观无可替代的,即使运用当代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最高明的模仿技能,可以仿制的也只是其表象而已,而其真正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无法也不可能复制的。

(二)福建土楼的价值

福建土楼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具备世界遗产保护的典型意义。

一是历史价值。福建土楼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建筑艺术史和客家人的创业史,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建筑风格都积淀了独特的模式和内涵。土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作为土楼的核心———客家文化,则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包容性。

二是科学价值。福建土楼规模庞大、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装饰精致、建筑风格多元化,在选址、用材、布局、建筑技法、形制、结构、功能等方面,均具备极高的科学价值。

三是艺术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客家文化的象征,彰显了土楼博大精深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客家人的民间艺术、伦理道德、宗法民风以及崇文重教的思想,集建筑学、军事学、生态学、景观学、文学、美学等多门学科的大成,在中国建筑艺术中独树一帜,体现我国多民族融合、文化多元发展的历史进程。土楼不仅继承了传统生土建筑艺术,而且开创了生土民居建筑艺术的新形式,展示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居民建筑艺术的典范。

二、福建土楼产业开发的形态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产业开发不仅是有形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而且是无形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主要包括旅游业、传媒业、艺术业等业态。

(一)福建土楼的旅游业开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都市人追求回归自然、反璞归真,而福建土楼自然成为观光旅游者的选择。福建土楼的旅游资源具有可视性强、类型丰富多样、文化气息厚重、讲究风水等特征,由于贴近自然,村落与田野融为一体,展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秀丽的田园风光和务实的循环经济。

一是自身建筑的旅游业开发。福建土楼是人类建筑史上的瑰宝,在中国传统民居中独树一帜,根据传统的生活方式,利用本地最普遍、最廉价的材料和绝妙的工艺建筑而成,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建筑不只是视觉现象,还反映着产生这一建筑的时代、社会及生活于其中那群人的社会生活。客家土楼民居是客家文化的宗法制度在居住文化上的典型体现,为抵御外敌、凝聚内力,客家人聚族而居。土楼是一种古朴民风的载体,承载着客家博大的文化与精神追求。主要包括有:建筑文化、客家饮食文化、客家语言文化、妇女文化、家族文化、山地农耕梯田文化、喜庆婚丧习俗等。在进行旅游业开发时,应以“保护第一”为原则,在不损害土楼文物和古村落风貌的前提下,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文物保护和当地社会事业的进步和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改善。

二是艺术资源的旅游业开发。土楼楼内、楼外众多楹联、题刻,意味深长,楼内的雕刻、建筑壁画,风格多样,这些丰富的艺术资源是客家人崇文重教最为有力的历史见证,是客家文化的象征。以楹联为例,许多土楼都有不少的固定楹联,有的甚至一座有几十副。仅永定县出版了《土楼楹联》《永定客家土楼楹联赏析》等书。土楼的楹联内容风格丰富多样,以振成楼楹联为例,如“干国家事,读圣贤书”、“从来人品恭能寿,自古文章正乃奇”等,或名人名言,或楼主自撰,具有劝勉教化价值;而“带经耕绿野,爱竹啸名园”、“花开东院,竹茂西园,最怡情无过莳花种菜;画抚南宫,书临北海,真乐处莫如作画读书”等,表现怡情和恬淡。

三是民俗风情的旅游业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主要有6种,即原生自然式、集锦荟萃式、仿古再现式、原地浓缩式、短期流动式、主题附加式。土楼岁时节庆、婚丧喜庆、民间艺术、伦理道德、宗法观念、宗教信仰、饮食穿着等等,处处展示了客家的淳朴民风和华夏文明的风采。对千年的客家文化形成一系列与汉民族具有差异性的民俗进行加工、处理、整合和激活,将其动感地展现在游客面前,增加游客的参与度,让游客吃客家饭菜,饮客家酒,学说客家话,唱客家山歌,学卷客家土烟,徒步看客家楼,住客家土楼,购买土楼产品等。通过民俗风情的旅游业开发,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借助各类的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确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四是生态农业的旅游业开发。要促使土楼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加大土楼的保护力度,就必须充分利用土楼这一山村原生态民居的神奇,盘活山村大地的山、水、田、宅资源,开发富有创意性的生态农业文化,借助生态农业文化所具备的环保、经济、传承、和谐、复合、教育和观光度假等功能,激活土楼文化,促进山村经济发展,让土楼的原住民富裕起来,积累土楼的保护资金,进而激发保护土楼的热情。创意性生态农业文化的开发就必须将山村的每一项产业活动都作为土楼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创意性文化的开发,使其成为产业观光寓教于乐的景点,并把产业规划与山村生态旅游的休闲度假观光产业开发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促使山村产业景观化,景观产业化。

(二)福建土楼的传媒业开发

土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遗产,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成就。在申遗成功后,土楼已成为影视文学热点题材,从而成为传媒业的新宠,传媒产业是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音像、互联网等机构为主要载体,以独具优势的文化传播为依托,向经济领域拓展形成的产业群体,包括纸质传媒产业、影音传媒产业、网络传媒业、广告产业。土楼的传媒业开发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网络传媒。

一是影视作品。影视作品可以通过图像、文字、音乐、语言记录等载体,图文音色并茂,具备较强的传播效应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影视作品的制作,一方面是对拍摄地的影视营销,产生直接的品牌效益,另一方面将有力的带动拍摄地的旅游业发展,与观众形成良性互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以土楼为主题的影视题材作品已近百部,以漳州市南靖县为例,福建电视台已先后在南靖拍摄了《戏班》《土楼村长》《土楼,我的家》等三部电视记录片及MTV;2002年,香港凤凰卫视摄制组人员到长教风景区拍摄《寻找远方的家园》;同年,《沧海百年》摄制组到长教拍摄外景。2006年,电影《云水谣》也在此拍摄取景。2008年11月海峡两岸文博会期间,南靖县与厦门广电集团签订了《闽台影视基地》合作协议。

二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本身是信息载体,以土楼题材的文学作品,体裁包括散文、小说、文史、论文等,具备较强社会作用和传播价值,例如何葆国在2005年出版的《土楼》是国内第一本表现福建土楼的长篇小说,何赛标在2008年出版的长篇纪实散文《一座楼的客家》是第一部反映土楼客家家族生活的长篇散文。该书更是由客家人出身的时任国民党主席吴伯雄题写书名。

三是网络传媒。网络媒体具有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即时性等特性。网络传媒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手段,同样为土楼的传播业和旅游业开发提供便利。目前土楼网站主要有三类:福建省文物局或当地政府主办门户网站,如福建土楼网,土楼旅游网等;个人或集体设立的论坛和社区;旅行社或当地酒店宾馆等服务性企业主办的纯商业性网站。

(三)福建土楼的艺术业开发

福建土楼的艺术业开发的形式主要有模型工艺、漆画工艺、竹雕工艺;提线木偶表演、福建潮剧;客家山歌、交响乐等形式。模型工艺、漆画工艺、竹雕工艺直接形象表达土楼的形象。提线木偶这一有厚重闽南特色的表演艺术同样存在于客家土楼中。

一是客家史诗———《土楼回响》。客家山歌的曲调抒情奔放、细腻缠绵、风格独特,其中《土楼回响》以客家史诗为内容,表现客家人奋斗、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是“客家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的第一部交响乐”。这部作品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有机融合,以其浓郁的客家风韵与文化气质,深邃的情感内涵与磅礴的气势深深打动和震撼着来自全球的客家亲属。引发了所有客家儿女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是聚落艺术产品———客家风情园。在针对土楼的产品艺术加工过程中,提取反映史诗般风格的迁徙文化,进行艺术加工,在加工过程中,打破陈旧的开发框架,创新思维,充分利用现代光电手段通过雕塑、绘画、人造微型景观等手段,建造环境优美的集客家人生活、生产、商贸、教育为一体的具有完整规模的聚落艺术产品———客家风情园。

客家风情园,有反映客家人地理环境特点的农耕梯田,反映客家人独特方式的农田和小作坊(如烟刀生产作坊),有客家人特色的商贸集市(如牛市),有客家人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有突出客家山区特点的山村小道,道路两边可种满既可美化环境又能反映客家中药文化的药草植物,展现客家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的同时,艺术地展现客家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特有的山水文化,对景点中的旅游小品,如交通标志、景区说明牌、垃圾箱、厕所、道路、游客服务中心的设计要围绕主题进行艺术性的布局和设计,将土楼定位在一个艺术产品上进行铸造,提升产品艺术品位。

三、福建土楼产业开发的原则及合作模式构建

(一)福建土楼产业开发的原则

一是保护性原则。即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旅游资源在产业开发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因此,要注意对旅游资源及其依托环境的保护,必须明确保护资源及其周围环境,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福建土楼在进行深度产业开发前,必须进行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制定保护土楼资源的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土楼景观和周边环境遭到破坏。

二是市场效率原则。市场需求随时变化,市场竞争中土楼遗产产品市场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业开发应注重市场调查和预测,减少开发的盲目性,整合不同土楼遗产资源,高效拓展产业价值链。

三是整体性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效益与其吸引旅游的数量和质量成正比。产业开发应注重提高土楼的实用价值和吸引力,以较少的投资和较短的建设周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密切关注市场供求关系,优先开发地理位置优越、易于游客前往的土楼;充分利用土楼现有资源,提高它的利用率。

四是可持续营运原则。遵循可持续营运原则,是人类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人口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福建土楼的产业开发,要有利于生态和文化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福建土楼产业开发的主体合作模式构建

为充分发挥土楼产业开发各方作用,在产业开发过程中,政府、社会团体(旅游企业、行业协会、开发商等)、当地村民与教育及科研机构(学者)四方可形成良性互动。下图显示了参与土楼产业开发各方的互动关系。

政府与开发的企业是合作伙伴,同时政府对企业加以管理和规范。政府与当地居民是管理关系,同时帮助其实现生活目标。相关开发企业和当地居民是合作关系。处于示意图中心的学者为各方提供专业知识和理论方法的指导:向政府提供研究成果,供执政者作为制订相关政策的依据或参考;为企业提供规划论证,指导开发计划的实施;可以培训和指导村民参与旅游业,培养他们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当然,学者的理念需要通过政府和企业的旅游操作来实施,也需要得到居民的认同方能产生效应。总之,保护并合理开发福建土楼文化遗产,可以与产业经济形式结合起来,使各方积极性得到调动。

参考文献

[1]高翔, 吕庆华.城市品牌依恋影响机理研究——基于上海、泉州、兰州、岳阳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 2012 (7) .

[2]喻学才, 王健民.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定义的局限性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4) .

[3]吕庆华.略论无形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以泉州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 (3) .

[4]罗哲文.客家土楼“申遗”成功只是一个开始[J].城乡建设, 2008 (10) .

[5]黄建军.福建永定土楼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 2008 (1) .

[6]张松.福建土楼文化景观的保护探索[J].中国文化遗产, 2008 (3) .

[7]聂婷.“客家文化产业化”的经济学思考[J].时代经贸 (下旬刊) , 2007 (10) .

文化遗产开发 篇9

一、满族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满族文化遗产是指满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文化传统和资源的总和。满族文化遗产主要由物质文化遗产、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遗产组成,这些遗产保存完整、丰富、等级高,特色鲜明。

(一)满族文化遗产保存完整,总量丰富

满族文化遗产形成时间上一脉相承,空间分布上广泛而又集聚,内容上完整而又有序。时间上,它记录了1583年赫图阿拉起兵、1636年盛京建立大清政权、1644年入关统治全中国,直到1911年清朝灭亡等历史上满族兴衰荣辱的每一时刻。空间分布上,满族文化遗产遍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而主要聚集在辽宁、北京、河北等地区。遗产类型上十分丰富,国家将遗产分为15大类型,满族文化遗产就涵盖其中的14种,且主要以古建筑和民俗类为主。

(二)满族文化遗产等级高,独占性强

现存满族文化遗产资源等级高,价值量极大,在全国遗产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初步统计,目前在满族文化遗产分布比较集中的北京、河北、辽宁、吉林等四地区,共有满族文化遗产14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51项,还有众多市县级以及众多没被列入保护范围的散存文化遗产资源及记忆遗产资源。这些遗产资源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满族文化的高深与精湛,品味独特且独占性强。(见下表)

(三)满族文化遗产民族特色鲜明,地域文化浓厚兼具包容开放的特色

满族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锻造了满族人坦直、爽朗、刚健、强悍、聚合、海容、乐迁的民风,重义、进取的性情和恢宏气度,满族文化遗产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的独特性格。在其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在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中,极大地展现了满族文化博大的开放、包容的特色,形成了具有北方民族色彩的地域文化和满族自己的民族文化———满文化。这些民族文化质实贞刚,注重实用,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体现出了满族的气质和心理,反映了满族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会使旅游者感到无比新奇。

二、满族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

满族文化遗产记录了满族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是满族发展壮大的历史见证,其鲜明的特色,对旅游者具有强劲的吸引力,具有珍贵的旅游开发价值。

(一)满族文化遗产见证了满族发展的历史进程

满族文化遗产包含着特有的、丰富的满族文化信息,反映了当时满族生活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通过满族文化遗产旅游,勾起人们对满族296年兴衰荣辱历史的回忆,使人们对清朝的经济、政治、文化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也可以使人们对国家丧权辱国的近代史感到羞愧和深省;使人们从怀旧情节上升到对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渊源的关注。从满族文化遗产中得到的启示具有抚慰人们心灵和抒发性情的功能,也为人们从今天走到明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满族文化遗产遗留了满族先人的思想和文化,精神和信仰,保证传之于后代是当前和将来文化的丰富与和谐发展的一个源泉。

(二)满族文化遗产凝聚了满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满族文化遗产是满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历史进步的标志,是满族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是满族人民文化艺术创造和科学技术发明的成果,为后人的创造发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和源泉。例如满族刺绣工艺、剪纸工艺等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艺术性和科学性;清代比较重视中、外科学技术,比如天文历法、算术、水利、建筑、冶炼、医药在清代都有所发展,其中很多成就是满族人取得的,充分显示了满族文化的传统和文化特色,显示出满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满族文化遗产通过遗产旅游、科普旅游等形式,对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陶冶情操,活跃文化生活有重要作用。

(三)满族文化遗产体现了满族人民的民族精神

满族文化遗产是满族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汇聚,展现了满族人民不断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不断学习进取的创新精神、包容团结的宽容精神及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它是满族人民顽强奋斗的精神支柱,对全国人民都有强大的凝聚力、震撼力和激励作用。通过满族文化遗产旅游,能唤起我国人民深远的历史感、家国意识和乡土意识,进而升华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强精神;又能保持民族多样性,促进民族和睦、团结、互助、共进;满族文化遗产,是我国软实力的象征,在当今社会文化单极化和文化多元化冲突中,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四)满族文化遗产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遗产宝库

满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遗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等级上,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中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壮观、富饶和多姿多彩。如沈阳故宫、颐和园的建造,《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等图书的挖掘、整理,至今仍成为中国建筑、文学艺术的瑰宝。满族文化遗产资源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物证、符号和象征,参与当代中国的伟大文化整合,创建与当代中国国际地位和使命相称的极富引领能力的中华文化。同时,满族文化遗产对东北亚各民族产生深远影响,诸如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饮食、服饰、文字无一不打上中国满族文化的烙印,可以看出满族文化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满族文化遗产资源旅游深度开发的基本策略

近些年来,满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北京、河北、辽宁等地纷纷把满族文化旅游作为其核心旅游资源来发展,但与它所具有的潜力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是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如对满族文化遗产内涵挖掘不够,对主题、产品、宣传等方面缺乏统一合理的整合,品牌建设不够系统,缺乏有代表性和高体验性的旅游产品等。因此,为了增强满族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打造满族文化遗产品牌,应对满族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开发。

(一)深入挖掘满族文化遗产内涵,开发独具满族特色的旅游产品

满族文化遗产不仅壮观华丽,而且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性格和一种精神。因此,要突破满族文化遗产旅游现状,使旅游形式多样化、满族旅游产品丰富化、延长旅游者停留的时间,就必须要不断挖掘满族文化内涵,对满族文化价值和精华进行揭示与提升。目前,在满族文化遗产资源中,几乎无法找到能够代表满族特色的标志性资源,因此,旅游开发具有巨大潜力,旅游产品的设计要注重体现满族民族特色兼顾地方特色,注意造型和包装,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满族的产品,凭借其内在的品性影响并感染观者,激发旅游者的兴趣和购买欲望。也要强调服务人员的文化风貌、文化素质,规划产品销售的文化氛围、文化主题,同时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民族传统的节庆活动、民俗表演等形式,使游客可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劳作、游戏之中,真正的体会满族风情。建立满族美食一条街,开发以满族服饰、民族工艺品为主,集生产、加工、参观、展示、销售、购物为一体的满族购物市场,把富有满族特色的建筑、民俗生活、民族文化内涵的旅游体验以旅游纪念品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样满族文化遗产旅游才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二)加大满族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力度,全面打造满族文化遗产资源品牌

目前满族文化遗产旅游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定位和统一的形象,遗产等级上差异也很大,旅游产品主题不突出,宣传上也出现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满族文化遗产旅游氛围,因此应该加大满族文化遗产资源整合的力度,实现时、空和宣传上的完整统一。要依据满族文化内涵,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从满族文化遗产的整体高度和范围高屋建瓴设计旅游发展蓝图,树立统一鲜明的旅游形象,加深游客对其整体认知,同时突出地方特色,组建新的旅游空间格局。加大辽宁、北京、河北等地区的地域整合,实现资源特色互补;同时突出像故宫、颐和园等世界级、国家级高品位资源的地位,带动知名度较差的遗产资源连动发展;在原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精选,改造,形成(区域、主题)旅游精品线路,提高旅游路线的主题特色、品位和质量;将满族文化内涵贯穿于食、住、行、游、购、娱整个满族文化遗产旅游产业链之中,使之成为丰满、协调的整体,然后针对客源市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宣传,采取整合营销的方式,选择合适的营销战略,对满族文化遗产品牌进行推广,达到建立和延续满族文化遗产资源品牌的目的,通过整合打造中国最有魅力的民族旅游品牌。

(三)着重增强满族文化遗产旅游的体验性功能,合理推进满族文化遗产旅游的产业化发展

在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和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要将满族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基础资源,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产业性开发,满族的建筑、家谱、宫廷文物、文学、礼仪与歌舞等文化遗产都具有重大的产业开发价值,将其与数字视听、媒体等方式结合进行价值阐释和合理开发,是对满族文化遗产旅游的极好宣传,并使旅游者获得完美的旅游体验。目前,满族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功能还很不完善,产品的体验值偏低,体验空间狭窄,游客难以得到集中、深度的满族文化体验。因此,政府和旅游企业等相关部门要凝练良好且独特的满族文化遗产体验主题,营造体验氛围,对其要素和服务进行整体性的体验规划,设计高参与性的体验项目,以此来激活旅游者心理上对满族文化遗产旅游的积极主动性。要不断创新完善满族文化遗产地的解说系统,摆脱单一、原始的静态展示、导游讲解的旧有模式,大力提高静态文化项目的体验值,增加其动态性,还要增加活动性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创新。同时,旅游景区必须坚持以游客为本的理念,依据体验的多元化以及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原则设计类型多样、差异性强的体验产品,使游客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能获得多元文化体验,完成独特的文化之旅。

摘要:我国满族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完整,民族特色鲜明,地域文化浓厚,同时又兼具开放、包容等显著的特征,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应深入挖掘满族文化内涵、整合满族文化遗产资源、对其进行品牌建设、开发具有满族特色的体验型旅游产品等。

关键词:满族文化遗产,旅游价值,深度开发

参考文献

[1]张佳生.满族文化通论[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

[2]梁明珠.旅游地品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夏学英,王慧.我国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4]徐嵩龄.我国遗产旅游的文化政治意义[J].旅游学刊,2007(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思路解析 篇10

1. 在产品开发与工艺开发之间有所取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开发应该摒弃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思路,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载体区分开来。为什么一块标准化制造的蓝印花布售价几元, 而一块纯手工波斯地毯价值几万?差别就在于蓝印花布出售的是产品, 而波斯地毯销售的是工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 真正的文化价值在于工艺技术, 工艺产品只是承载工艺技术的载体。因而, 非物质文化开发的商品应该定位于工艺技术而非工艺产品。

2. 在还原开发与传承研发之间合理权衡。

由于非物质文化时代性的局限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许多传统习俗难以在现代社会找到赖以植根的文化土壤。是否能够以现代人的视角加以扬弃、传承与创新成为各界争论的焦点。其实, 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前人创新发展的产物, 同样当代人也有对文化遗产加以推陈出新的权利。关键是在开发过程中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性, 不能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原则来胡乱篡改。比如云南某地以抢婚习俗为名, 行敲诈游客之实, 影响恶劣。这种做法不仅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无益, 也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原则也是相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应重在传承与研发, 尤其是研发对增强非物质文化的生命力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经济价值。周立波在上海滑稽剧与文明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创立了既适合现代人口味又保留海派文化特点的海派清口, 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的成功典范。

3. 在静物展示与活态展示之间有所侧重。在旅游业的开

发实践中, 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博物馆化的展示。以文化园区的形式把濒临灭绝的民俗和技艺等的活动场景和物质载体保存下来, 可以给旅游者留下感知观摩的历史资料, 但想要在短时间内对其所隐含的文化底蕴有一个深入的解读却十分困难。所以, 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产品开发时, 要注重对其进行活态展示与完整展示。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六大江南古镇, 多采用电线入地等内部改造的方式对古建筑群进行宜居改造以挽留原著居民, 从而将其淳朴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一并保留下来。显然, “行舟板桥下, 洗濯运河边”的真实生活场景较之冷冰的青石建筑和空泛的影视资料更能让旅游者深切地感悟与品味吴越故地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魅力。西塘、同里等江浙古镇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游客正是活态展示与完整展示的开发成果。

4. 在国际营销与国内消费之间策略选择。

上一篇:高阶统计量下一篇:《人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