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作

2024-05-14

套作(精选十篇)

套作 篇1

如果我是山, 就站成一种尊严, 让山花烂漫, 山风拂面, 让每一个角落都透着梦的语言, 让我的价值在太阳下展现;如果我是水, 就流成一种磅礴, 让小船远航, 鱼儿欢畅, 让我的价值随水儿流淌。

──题记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 如果你选择的是双翅, 就去拥抱整片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鱼鳍, 就去亲吻茫茫碧海;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 就去体会莽莽绿林。而我选择的是责任, 是价值, 我要让我的人生过得有意义。

青山绿水, 衣袂翩翩, 是那诗酒为伴的李太白吗?“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杯酒之间, 便留下满纸华章。在朝为官, 他不谙官场的黑暗, 即便郁郁不得志, 犹令高力士磨墨脱靴, 作为诗仙的他, 怎能忍受官场的黑暗与倾轧。倒骑青牛, 寄情山水, 清风为伴, 明月为友, 诗仙的责任不就是如此吗?即便是高官厚禄也挡不住李白对自己责任的追求。这才是真正的诗人。

如此大的灾难, 尤其是腐刑, 使司马迁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刺激, 他曾一度想自杀, 但想起父亲的遗言, 且以孔子、屈原、左丘明、韩非等在逆境中发奋有为鼓励自己, 终于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经过六年的牢中生活, 他终于完成了这部“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记》。他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 创造性地写出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巨著。司马迁为何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完成这一部令世人震惊的巨著?那不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责任, 他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吗?正是这一点让他成为了后人心中的英雄。

盛田昭夫──索尼公司的董事长。即便他自己有很大的资产, 也不忘去创造更方便的产品让人们享受。随身听就是他在晨跑期间看见一位老朋友提着一个很笨重的收音机而生的灵感。他觉得如果生产一种小型的收音机, 那大家不就方便了吗?于是他又一次令世人震惊。正是他的责任心让他的价值尽情展现。

是鸟, 就应该飞向蓝天;是鱼, 就应该游向大海;正如是猫儿就应该捉老鼠。无论有怎样的诱惑, 我们都应当记住自己的责任, 让自己的价值像七色光般绽放光彩!

无论是形式, 还是内容, 这都是一篇典型的作文套作。一个题记, 三个材料, 再加上开头和结尾, 已经成了作文套作的固定模式。题记、开头和结尾, 又以华丽、铺排的语言为特征, 来炫示自己的才华, 展现作文的文采, 但华丽言辞的背后却充斥着虚情假意, 没有一句是发自考生内心、自己说出来的话。三个材料, 全是拿古人说事, 代名人立言, 为他人作传, 材料背后, 是思想的苍白和无病呻吟。以文中所用的李白一则材料为例, 没有“诗仙的责任不就是如此吗”和“即便是高官厚禄也挡不住李白对自己责任的追求”两句, 能看出这则材料是写责任吗?而把诗仙的“倒骑青牛, 寄情山水, 清风为伴, 明月为友”和“责任”硬扯在一起, 不也是一种牵强吗?明显地是用来套作的材料。

我们可以联系一下其他作文题的考场作文来作进一步的分析。今年全国卷Ⅲ也是新材料作文, 有一篇题为《给骏马一副好鞍》的考场“优秀作文” (2) , 也同样用了李白的材料。那篇作文是这样写的:

还记得那个“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吗?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能将武侠精神和浪漫气质集为一身的传奇诗人, 难道他真如他人所说的那样狂傲不羁、不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吗?我看不见得。诗人也曾想混个一官半职来实现自己满腔赤诚的报国之志, 怎奈当时的皇上沉溺女色, 又加宦官当道, 奸臣横行, 偌大一个帝国, 却没有李白一个小小的容身位置。缺了鞍的骏马肯定只能是一匹普通的马了。朝廷容纳不了李白, 他只有放情于山水景色之中。不过这却使他成为了一位“诗仙”, 成就了他在盛唐诗坛的巅峰地位, 留下了一段中华文化史中的瑰丽传奇。

朝廷不给李白一副好鞍, 大自然却成为了李白施展才华的“鞍”。

在《价值之花缀于责任枝头》一文中, 李白“倒骑青牛, 寄情山水, 清风为伴, 明月为友”是一种“责任”, 到了这篇文章里, 李白“放情于山水景色之中”的大自然又成了他施展才华的“鞍”。可以想象, 在其他的作文题里, 李白还会是不同立意的代言人。于是, 这些名人素材, 就成了“万能通吃”的套作材料。也难怪, 每年的高考试场上, 李白也成了出场率最高的名人之一。

令人担忧的是, 这样的作文套作, 往往还能博得阅卷教师的“青睐”, 获得高分。《价值之花缀于责任枝头》的简评中就这样写道:题记透着诗的雅韵, 首尾圆合, 文不风流自潇洒。……请出李白、司马迁、盛田昭夫古今中外这三位名人, 便能轻松演绎出价值与责任的人生命题。考场作文……驾驭材料能如此得心应手, 且行文语言不乏文采, 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自是当然。语言的“雅韵”和“文采”, 再加上名人效应, 蒙蔽了阅卷者的眼睛, 也从中折射出阅卷者的审美取向。呜呼, 这样的作文套作能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 中学作文教学套作训练不大行其道, 反倒成了咄咄怪事!

当然, 作文套作盛行, 不能单单把责任推给阅卷者, 也不要一味地去责怪中学师生, 其根源还是在作文命题本身。高考作文命题, 从命题作文, 到话题作文, 再到材料作文, 其形式变化的原因之一, 就是在限制与开放之间寻找平衡。开放是为了让考生充分展现自我, 限制则是为了防止宿构、套作和抄袭。但即便从今年全国10份试卷中的新材料作文来看, 对作文套作的限制也大都形同虚设。

以全国卷Ⅰ为例, 要求考生阅读一则漫画材料后进行写作。就这则漫画本身而言, 的确是一幅优秀作品, 它画面生动, 文字简练, 内涵丰富, 寓意深刻, 讽刺意味深长, 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 称得上是“盛世危言”。然而它能对作文套作起到限制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考生面对这样的作文题, 不是能不能套作的问题, 而是用什么已准备的材料去套作的问题。也就是说, 新材料作文, 仅仅对考生多设了一道审题的门槛。考生只要读懂了这则材料的内容及含意, 下一步就可以进行套作。这则漫画的寓意,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两大类:不忘本分、忠于职守和不能贪图享乐、不可坐享其成。于是, 考生只要从这些寓意出发, 确立“责任”、“职责”等立意, 就是切题的。这样, 这道新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责任”之间又有何区别呢?而“责任”之类的题目, 难道不是考生早已练得烂熟的题目吗?写《价值之花缀于责任枝头》的那位考生, 如果说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 就是他的确读懂了这则漫画的寓意, 而他所写的那篇作文, 却是一篇训练有素的作文套作, 丝毫不能代表这位考生真实的写作水平。

这样看来, 高考作文命题确实需要来一次转型。否则, 考场作文就会不断上演类似的“美丽的谎言”。

注释

1 张村田.殷超英.盛世危言──评201 0年全国Ⅰ卷作文.语文学习.201 0.7-8.

套作 篇2

香菇、木耳、水稻大田套作高效栽培新技术

3.大袋装料质量差、花菇少是代料栽培食用菌的一大弱点。为促进多出花菇、优质菇,宜将小袋装料改为大袋装料,加大培养基的.量。袋子选用 25厘米× 55厘米的高密度聚乙烯筒袋。每袋装干料 2000公斤左右。装好后立即进灶灭菌。由于袋较大,故灭菌时间需 100℃保持 14小时方可熄火,然后闷 3小时即可出灶,待冷却后接种。 4.接种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枝条菌种斜插袋内,以利发菌。每袋正反面接入 7根菌种,然后送入洁净干燥的培养室内发菌,视室温高低确定堆置层数,通常为 2~ 4层。接种后 15~ 20天,拔出枝条,以利透气,促进菌丝生长。总发菌期为 50~ 70天。

作 者:吴士平作者单位:江苏省盐都县郭猛供销社庄稼医院,刊 名:农村百事通英文刊名:NONGCUN BAISHITONG年,卷(期):2001“”(12)分类号:F3关键词:

让套作无处容身 篇3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出现固然和阅卷教师的水平取向等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问题还是在命题上。

但凡关注高考作文的教师都知道,今年陕西高考作文题“给违反交规的父亲的一封信”,有一位自称“阎良考生”的却写成了给命题老师的一封信。此信一经传开,一下刷爆了朋友圈。如果不考虑题目要求,单从这篇文章本身来看,此文观点鲜明,感情充沛,行文流畅,论据充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寒门的学生对社会的独特而深刻的理解,看到了难得的思辨能力,唤起了人们对社会公平的思考。然而,高考语文科目刚刚结束,阅卷工作尚未展开,这样的作文是如何被发现的?对于那个高速公路“只是在电视上报纸上和课本上的事”“走过的路只是乡间小道,最好的路也只是镇里的马路”的农村学生,他又是如何利用网络把自己的文章传上去的呢?正如他自己所说,“还好,像我这样的无法上网的,没有手机的,没有出过农村的,只能认命,更不会去评论,所以您不必担心”。这样看来,这篇文章为有人假托“阎良考生”名义想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可能性就显得更大一些。那么,假托者写这样的文章的用意到底何在呢?我觉得除了呼唤社会公平外,作为我们语文教师要思考,人家分明已经在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兼顾城里学生和农村学生的生活来给选拔性考试的作文命题的问题,如何让每个考生真正有东西好写的问题。那么城里的学生不知道种庄稼养猪摘甜瓜的事,农村的学生又不懂得高速公路的事,我们的命题该如何实现既让每个考生有东西好写又不套作呢?

我曾经就这一问题做了一点尝试。

有一天,我到阳台水槽边洗衣服时,无意间发现,一个闲置在水槽边养过风信子的小小花盆里居然长出了一株娇小玲珑的不知名植物。它先后开出了第一朵、第二朵鲜妍明媚的小黄花。有一次我不小心碰倒了其中的一朵黄花的花枝,我把这犹如被打断了骨头只连着一根筋的手指一般的花枝靠到旁边的墙壁上。过了几天,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墙边移开,没想到它竟然已经自我愈合了。不久之后第三朵,第四朵,第五朵……黄灿灿的小花相继开放,虽然我从未施肥,然而这花却开得蓬蓬勃勃,装点了我一整个的夏天。我把这盆花带到学校并告诉学生关于它的故事。然后在PPT上播放这株花刚开出第一朵、受伤时和重生后三个时期的照片,并在照片下附上相应的文字。然后屏显要求:1.根据照片和文字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想象,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法,以“花儿开了”为题写一篇作文。2.时间:一节课。下课后学生的作文都收了上来。我一口气读完了学生所有的作文,一种前所未有的欣喜弥漫全身,没想到效果如此之好。

学生吕波壮写道:

花的种类是如此之多,它们的性格也各有所异,有的开朗活泼爱群居;有的喜欢孤单寂寞,爱独自一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也有像这两朵小黄花一样的人,就好像在铁路边工作的铁路工人,他们每天都要在狭窄与石块遍地的铁路行走,他们每天都要与来回穿梭的列车打交道,但他们却毫无怨言,每年领着国家给予的微薄薪水,他们依然快乐地活着,自由自在地在铁路边行走,也可以坐在铁路旁边欣赏小片的树林,去亲近大自然,多么自在。

学生应刘丰写道:

看淡黄色小花在微风中摇曳,我仿佛看见了:它在微风中咧嘴微笑,在向全世界述说:“我活出了最好的自己。”

花儿开了,它的精神是最美的。

考古工作者拨开历史的迷影,在荒郊野岭,沙漠草原默默地工作着,他们舍弃荣华富贵,只为让人们认识真实的历史。他们和小黄花一样虽不惹眼但却拥有坚韧不拔的品质。

那棵不知名的花,你是最棒的,你活出了自我,值得所有人的赞赏。

学生应冰瑜写道:

橙色的夕阳映着橙色的花瓣,清凉的晚风抚着艳丽的花朵,它在微风中不住地点头,像是在对我展示它的风姿。多可爱的花儿!是哪个小仙女种下的呢?

不错,这花并不是我种下的,我也不知道它是哪里来的,是乘着哪阵风,伴着哪只鸟儿,或者真的是小仙女种的?反正,它就这样闯入我家的阳台,驻扎到我家的花盆,安营扎寨了。

我没有给予那朵花过多的关注和照料,可它就是长得那样艳。

从这次的尝试中,我兴奋而真切地感受到,一、只要你给学生一定的合适的材料,学生不会存在没东西写的问题。但是给什么材料,怎么给材料确实需要教师动点心思。二、这次作文新形式的尝试让学生普遍很感兴趣,作文热情很高,一气呵成完成者较多,较以往苦思冥想拼命凑字数的人大为减少。三、交上来的作文无一套作。因为有了内容的相对限制,所以学生无法套作。四、更重要的是上中下等的作文水平泾渭分明地呈现了出来,立意深刻与肤浅,写法灵活与呆板,语言精致与粗疏……理想地实现了语文考试中作文板块的选拔功能。而这一点正是我们命题人最想要的结果。

通过这次尝试之后,我把这种命题形式命名为“画面+材料”作文。当然这种命题形式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拒绝套作从真起 篇4

一是我们的指挥棒的错。

一篇作文何为优秀?评判标准可能有一大堆, 如果我们将之高度概括, 不外乎两个字:“真”和“美”。真实是基础, 美是提高。当然, 真的不一定美, 但要美一定得真!

现实情况是我们的老师对于什么样的作文是优秀作文不甚清楚, 评出的优秀作文中涂脂抹粉的多, 天生丽质的少。我们过多地强调了技巧, 什么凤头、猪肚呀, 什么排比、反问呀, 等等。看见抒情就表扬, 看见“排比”就加分, 把平实、质朴的文章打下去, 把浅薄、华丽的文章捧上来, 极大地挫伤了说真话、抒真情的一些学生的心。这是指导学生应考的、我们语文老师和评判学生作文的阅卷老师应该反思的问题。

二是我们的学生缺少生活积累。

肚里没货, 只能瞎编乱造凑字数。而缺少积累的原因是不知观察。没有一双观察生活的慧眼, 写真话、抒真情无疑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是我们的作文题目不够合理。

韭菜和豇豆套作技术要点 篇5

关键词:韭菜;豇豆;套作

中图分类号: S604.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52

蔬菜套作模式有很多种,比如长套短、大套小、菜套苗、瓜套豆等等,在选择套作模式时要结合当地的生产、气候、品种特点等合理选择,韭菜地套作豇豆属于间作模式中的菜套豆模式,豇豆可给韭菜遮阳,使之质地柔嫩,生长较快,而豇豆由于被韭菜吸收部分氮肥,不会徒长而结荚多。两种作物套作,韭菜1年可以收割10次以上,豇豆则1年可种植两季,有效增加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量。

1 品种选择

品种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基础,在品种选择上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及种植方式,做到科学合理。一般韭菜要选择相对较耐寒的品种,生产中常用的有791韭菜、汉中冬韭、诸城大金钩、寿光马蔺韭等品种,这些韭菜品种基本都具有抗寒性强、叶片肥厚而宽大、分蘖力强、生长快、早熟高产、不易倒伏、品质好等特点。而豇豆品种有青荚种、白荚种和红荚种3个品类,在种植时要根据生产需要进行选择,种类也很多,如之豇28、之豇特早30、之豇14、翡翠豆角、青皮豆角等品种。

2 培育壮苗

2.1 韭菜

苗床准备:由于南方雨水较多,所以韭菜的苗床要做高畦,避免水浸,苗床周围要挖好排水沟,一旦雨大时能及时排水。视苗床的地力情况酌情施加农家肥,亩用5000公斤左右,农家肥要经过腐施,在施用前耙细碎,最好用筛子过一下,之后均匀撒到床面上,然后进行深翻,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再进行耙平,苗床要保证干湿相间。苗床准备好后,在苗床上开沟,基本要求为行距25厘米、宽13厘米、深8厘米的浅沟,为播种做好准备。

育苗:韭菜的繁殖要根据当地情况选择方法,可播种繁殖也可分株繁殖,播种就是用种子直接繁殖的方法,而分株主要是采取移株的方式。播种繁殖具有植株生长繁茂,分蘖力和生活力强,寿命长,产量高,繁殖系数高的特点,而分株正好相反,但是操作上却简单易行,所以农村地区常采用。直接播种可节省人工,不用定植,缺点就是用种多,占地,而且时间较长,苗期管理难度大,易生杂草,易发病虫害,出苗不容易控制。而育苗移栽则可节省土地,易管理,可以培育壮苗,根据苗的长势来定植,但相对较费人工。播种时间可在清明前后,种子要选用新鲜种子,也就是当年或前一年的种子。尽量不要用陈种,发芽率低。

2.2 豇豆

豇豆早春育苗一般在3月中下旬,采用保温苗床营养钵育苗,每钵播3~4粒种子,播种后浇水保湿。秋豇豆采用直播方式。

3 合理套种

8~9 月将韭菜定植于大田,每穴栽6~7 株,行株距为20 厘米×15厘米,定植前深耕土壤,以利根系发育。整地作畦,畦宽1.4米。到翌年4月上中旬,当豇豆幼苗长出2~3片复叶时,就可以定植,定植选择晴天进行,行株距为70厘米×30厘米,每穴2株,6~7月采收。第1季豇豆收完后又可以立即种秋豇豆,直播,8~10月份采收。

4 田间管理

4.1 韭菜

韭菜是一种相对喜肥的蔬菜,对肥料比较敏感,在种植前要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定植的当年,重点的管理工作便是施足基肥,当秋季定植后,韭菜叶开始快速生长,此时处在分蘖旺期,要加强肥水管理,充足的肥水能满足韭菜植株的分蘖要求,一般在入冬前施足一次重肥,而2~3年后,每次收割以后,要施重肥一次,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叶的生长与分蘖,同时要把老根老叶清除,做好培土工作,促进韭菜根部生长。

4.2 豇豆

肥水管理:要适当控制肥水,开花结荚前,不宜大水,避免蔓叶生长过于旺盛,一旦水分过多,就会导致开花结荚节位太高,这样花序数变少,中下部易形成空蔓。但开花结荚后要适当增加肥水,提供充足养分促进生长,达到多开花多结荚的目的。

搭架:豇豆的蔓生长较长,当蔓长超过20厘米时,要开始搭架进行引蔓。用2米长的竹竿搭人字架,在晴天的下午进行,经过一上午的暴晒,植株缺水,蔓相对较软,不易折断,引蔓要按反时针方向进行,使豇豆茎叶均匀分布在架子上,利于其向上生长。

整枝:整枝以第一花序为标准,第一花序以下节位侧芽全部摘除,以上部位的混合节位上的幼小叶芽也要全部摘除,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促进花芽的生长。豇豆生长进入中后期,主蔓中上部长出的侧枝应及早摘心,摘心要看肥水情况,如果肥水好,植株壮,则摘心不可过重,因为侧蔓也可以结果。

5 病虫害防治

5.1 韭菜

韭菜的主要病虫害有地蛆、蓟马、蝼蛄、锈病、疫病等,在种植管理中,要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早發现,早防治。平时要加强预防工作,对于地蛆可采用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喷洒或灌根。常用的有菊马乳油、爱卡土乳油等,对于锈病可用 三唑铜或粉锈灵进行喷雾防治。

5.2 豇豆

豇豆病虫害主要有疫病、枯萎病、锈病、豇豆荚螟等,在防治时要根据病情的发生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针对疫病可用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或乙·锰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防治,对于枯萎病可以用甲基硫菌灵进行喷雾防治,对于豇豆荚螟每年发生4~5代。可用20%三唑磷乳油每隔10天喷蕾、花1次。

玉米-芋头套作高产栽培技术 篇6

1 套种带型

套种为2 m带型, 芋头占1.5 m, 玉米占0.5 m, 以芋头为主, 玉米主要起遮荫作用。

2 选种

芋头选用适用性强、抗性好、产量高的武芋二号, 首选无损伤、无病斑、主芽丰满的做种芽, 大小以50 g左右为宜;玉米选用正红6号或正红505高产优质杂交良种。

3 种芋处理

播种前选晴天晾晒种芋1~2 d, 然后用50%多菌灵800倍浸种20~30 min。

4 播种

适时播种、施足底肥。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10日~4月20日, 播种时每公顷用碳酸氢铵375~450 kg、普通过磷酸钙600~750 kg撒在栽种沟内。肥料与芋种间隔不少于3~4 cm。注意将种芋斜放在沟内确保顶芽向上, 然后细土覆盖洼面, 0.5 m的空带种1行玉米。穴距0.5~0.6 m (正红6号0.4~0.5 m) , 每公顷栽植玉米1.65万~2.49万株, 1.5 m带中种两行芋头, 行距0.7~0.8 m, 株距0.3~0.4 m, 每公顷栽植芋头2.4万~3.3万穴。

5 田间管理

芋头性喜高温湿润, 不耐旱, 较耐荫, 并具有水生植物的特性, 水田或旱地均可栽培。根系吸收力弱, 整个生长期要求水分充足;对土壤适应性广, 以肥沃深厚、保水力强的粘质土为宜;种芋在13~15℃开始发芽, 生长适温20℃以上, 球茎在短日照条件下形成, 发育最适温度在27~30℃。如遇低温干旱则生长不良, 严重影响产量。

芋头从播种到出苗约需50~60 d, 出苗到展叶约需20~30 d, 栽后每公顷用90%乙草胺芽前除草剂900~1 200 ml兑水750~900 L喷雾。芋头出苗后当田间杂草出土未开叶时, 每公顷用20%百草枯3 kg兑水750 L喷雾。当芋头长到45 cm株高时, 用15%芋儿欢450~600 ml兑水750~900 L喷雾防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当芋头长到45 cm株高时, 每公顷用高塔型40%复合肥 (N20-P8-K12) 600~900 kg加清淡粪水15~22.5 t穴施。7月中旬~8月中旬, 每公顷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地胖哥600~900 g加98%磷酸二氢钾1 500~2 250 g兑水750~900 L喷施芋头基部。

6 加强病虫防治

为防治芋头病虫害, 除做好土壤、种芋消毒外, 对芋头主要病虫害蚜虫、斜纹夜蛾、红蜘蛛和软腐病、芋污斑病、白涓病等在发生初期进行防治。

1) 蚜虫:每公顷用20%啶虫脒150~225 g或70%吡虫啉60~90 g, 兑水750 L喷雾。

2) 斜纹夜蛾:每公顷用20%氯虫苯甲酰胺150 ml兑水750 L喷雾。

3) 红蜘蛛:每公顷用20%哒螨灵240 g兑水750 L喷雾。

4) 软腐病:加强肥水管理,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走, 并在病穴周围撒石灰, 同时用75%百菌清1 500倍液灌根。

5) 芋污斑病:用75%百菌清1 000倍液在发病初期每隔7~10 d喷施1次, 连续2次。

6) 百绢病: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700倍液喷雾, 每隔7 d喷施1次, 连续2~3次;并消除病株, 在病株周围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

7 收获

酿酒专用糯高粱-大豆套作研究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4年3—11月在宜宾市农科院大观基地进行。供试高粱品种为宜糯红1号, 品种来源:糯不育系18A×糯恢复系1045R, 生育期117.5 d, 产量6 457.5 kg/hm2, 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地区种植。套种夏大豆品系和品种分别为川农5243、川农07124、南充黑豆、南豆12及宜宾黄豆 (表1) 。

1.2 试验设计

参照玉米—大豆套作栽培模式的技术要求[3]。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试验小区包括3个种植带, 长6.7 m, 宽1.2 m, 小区面积为24.12 m2 (3×6.7 m×1.2 m) , 共有20个小区。高粱实行宽窄行距 (80 cm+40 cm) , 窝距37 cm, 窝留2株, 密度为68 250株/hm2, 大豆的行窝距为33.0 cm×18.5 cm, 种2行, 密度为119 460株/hm2。

1.3 田间管理

高粱播种前喷施除草剂, 试验地施17%过磷酸钙450kg/hm2、52%氯化钾60 kg/hm2, 全用作底肥, 其他栽培措施同一般大田生产, 整个生育期管理水平均匀一致。

大豆播种期为2014年6月15日, 收获期为2014年10月27日, 高粱于2014年3月11日育苗, 4月5日 (3叶1心) 移栽, 8月6日收获。大豆与高粱的共生期为52 d。

1.4 调查测定项目

收获前调查小区大豆有效株数, 成熟时每个小区随机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 项目包括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有效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秕荚数及百粒重等, 各处理单独收获实收计产。高粱套、净作分别随机取10株考种, 大田混收计产。

套作优势用土地当量比 (land equivalent ratio, LER) 反映, LER参考AI-Dalain的方法计算, 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 LERs (大豆) 、LERs (糯高粱) 分别为大豆和糯高粱的相对土地当量比, YP为套作作物产量, YM为净作作物产量。LER>1, 表明套作具有优势;LER<1, 表明套作具有劣势。

1.5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Excel 2003分析处理及做图, 并运用DPS 7.0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套作模式对不同夏大豆产量的影响

作物生长环境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其生长过程中不断累积, 最终反映在产量上。由图1分析得出, 在高粱—大豆套作种植模式下, 5个不同夏大豆品种的平均产量表现不同, 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南豆12 (1 268.85 kg/hm2) >川农07124 (1 128.61 kg/hm2) >南充黑豆 (1 063.65 kg/hm2) >川农5243 (840.53 kg/hm2) >宜宾黄豆 (666.00 kg/hm2) 。经多重比较法分析, 品种间产量达到显著差异, 其中南豆12与宜宾黄豆产量达到极显著差异。由此看出, 不同夏大豆与宜糯红1号套作过程中, 南豆12的产量表现最优。

2.2 套作模式对不同大豆产量相关参数的影响

由表2可知, 在高粱—大豆套作模式下, 不同夏大豆的产量相关参数不同。南豆12的标准差和标准误低于其他大豆品种, 其中95%的置信区间 (1 061.91~1 475.80 kg/hm2) 变异范围最小。在高粱—大豆套作模式中, 南豆12的产量相关参数表现最优, 其次川农07124和川农5243表现良好, 宜宾黄豆表现最差。可能是由于在高粱—大豆套作过程中, 受群体空间配置影响, 高粱与大豆共生荫蔽作用, 导致部分大豆品种倒伏, 受病虫害影响, 造成套作大豆减产。

注:每行数据后小写和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在0.05和0.01水平上差异显著性。

2.3 不同种植模式对高粱和大豆经济产值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套作条件下, 高粱的产量为4 279.5kg/hm2, 南豆12 1 268.85 kg/hm2, 川农07124 1 128.61 kg, 南充黑豆1 063.65 kg/hm2, 川农5243 840.53 kg/hm2, 宜宾黄豆666.00 kg/hm2。按照高粱3.2元/kg、黄豆6.4元/kg、黑豆8.6元/kg计算, 高梁产值13 694.4元/hm2, 南豆12产值8 120.64元/hm2, 川农07124产值7 223.10元/hm2, 南充黑豆产值9 147.39元/hm2, 川农5243产值5 379.39元/hm2, 宜宾黄豆产值4 262.40元/hm2。可以看出, 套作产值超净作方案有2套, 一套是宜糯红1号套种南充黑豆, 总产值达到22 841.79元/hm2;另一套是宜糯红1号套种南豆12, 总产值达到21 815.04元/hm2。从总产值方面看, 宜糯红1号套种南充黑豆高于宜糯红1号套种南豆12, 但在高粱—大豆套作过程中, 南豆12的产量高于南充黑豆, 而且南豆12的抗倒伏性和耐荫蔽能力优于南充黑豆, 从市场价格分析, 黑豆的市价高于黄豆, 但大豆的市价是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和大豆的品质要求呈动态变化, 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此, 综合考虑, 酿酒型专用高粱宜糯红1号套作南豆12高效栽培为最优方案。

2.4 套作模式对高粱—大豆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由表3可知, 不同大豆品种套作高粱种植模式下的复合群体土地当量比大小依次为:南豆12>川农07124>南充黑豆>川农5243, 均大于1, 即这4个大豆品种套作高粱种植模式均具有套作优势, 且南豆12、川农07124和南充黑豆表现出较强的套作优势。

3 结论与讨论

套作是保证作物增产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8]。套作就是在人为调节下, 充分利用不同作物间的某些互利互补关系, 减少竞争因素, 通过各类作物的不同组合, 搭配构成多作物、多层次、多功能的作物复合群体结构, 使之既有较大的总叶面积, 延长利用光能时间, 又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和多种抗逆性[9]。目前, 在西南地区, 高粱—大豆套作栽培技术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这种高效栽培模式, 能充分利用西南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和有限的土地资源, 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的经济效益, 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考虑宜宾地区的综合生态因素, 参考宜糯红1号的品种特性的基本要求, 选择高产优质、耐荫蔽、抗倒伏及抗病虫害的大豆品种, 作为高粱套作最佳组合。从试验结果来看, 南豆12产量表现最高, 而南充黑豆经济产值表现最高, 但综合考虑各个因素, 在5个夏大豆品种中南豆12表现最好, 可实现高粱产量4 279.50 kg/hm2, 大豆产量1 268.85 kg/hm2, 总产值达到21 815.04元/hm2。通过高粱套种大豆模式, 实现用地养地结合, 高秆与矮秆作物搭配, 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温、光、土等资源, 有效地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生长环境, 有效地解决了高粱净作和连作生育期长、病虫害加重的一些问题[10,11], 为今后在宜宾地区发展高粱—大豆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提供了技术参考依据。该试验是参考玉米—大豆套作栽培技术来研究, 初步得到了高粱—大豆套作最佳组合。由于宜宾地区气候复杂、试验材料选择单一、调查项目少等因素, 针对适合高粱—大豆套作的群体结构、密植标准及抗病虫害等方面, 有必要进一步展开研究。

摘要:为探究四川省宜宾地区糯高粱大豆套作高产栽培技术, 以糯高粱宜糯红1号和5个夏大豆品系为试验材料, 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高粱、大豆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套作模式下, 高粱和大豆产量呈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套作模式对高粱、大豆产量和产值影响差异显著;在大豆套作高粱种植下的复合群体土地当量比, 南豆12最高, 为1.21。因此, 结合宜宾地区的生态气候条件, 综合考虑糯高粱与夏大豆的产量和经济产值, 该试验得出最优配套方案为:宜糯红1号—南豆12, 经济产值达21 815.04元/hm2。

关键词:宜糯红1号,套作,大豆,经济产值,土地当量比

参考文献

[1]丁国祥, 曾庆曦, 陈国民, 等.四川糯高粱品种的酿酒品质及其育种目标[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 (2) :14-16.

[2]董跃忠.改善生产环境并配套良种良法以促进玉米增产[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7) :156.

[3]张明荣, 何泽民, 吴海英, 等.玉米套作大豆模式复合群体高产高效优化配置技术研究[J].大豆科学, 2012 (4) :575-578.

[4]薛宪, 王季春, 吕长文, 等.不同甘薯品种套作玉米下的群体产量及效益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 2014 (10) :20-23, 27.

[5]王心星, 荣湘民, 张玉平, 等.旱地不同间套作对玉米生长·养分累积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10) :2897-2899.

[6]钟顺清, 黄恩齐, 邹兴才, 等.高粱套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探讨[J].园艺与种苗, 2013 (7) :43-46.

[7]宁堂原, 焦念元, 安艳艳, 等.间套作资源集约利用及对产量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07 (4) :159-163.

[8]史秀华, 杨彩凤.地膜马铃薯—玉米—大豆轮套作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8) :83-88.

[9]杨文钰, 雍太文, 任万军, 等.发展套作大豆, 振兴大豆产业[J].大豆科学, 2008 (1) :1-7.

[10]王竹, 杨文钰, 吴其林.玉/豆套作荫蔽对大豆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 2007 (9) :1502-1507.

米豆套作测土配方施肥创高产 篇8

为了使测土配方施肥所取得的效果尽快展示在农民面前,我们以点带面,充分利用科技示范户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典型宣传和实际效果展示相结合的形式,让农民目睹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感受测土配方施肥的优越性。

2008~2009年,我们连续两年在北票市巴图营乡大夫营村西组村南平地,集中连片落实示范面积600亩,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米豆套作(种植两垄玉米套作两垄大豆,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2008年亩施农家肥4000千克/亩,配方肥(1)玉米专用肥44.5千克/亩(其中:基肥24.5千克/亩,追肥20千克/亩)玉米专用肥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锌、铁、硼等。(2)大豆专用肥20千克/亩,与常规施肥相比亩节约用肥6.5千克。秋季经市、乡两级科技人员联合测产平均单产实现874千克/亩,(其中玉米单产799千克/亩,大豆75千克/亩)。其中姜喜武家种植6亩,混合单产突破975千克/亩,成为当地高产状元。采用玉米套作种植,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比常规施肥清种玉米增产32%,亩节约用肥6.5千克,亩纯增收入400元。仅此一项农民新增纯收入24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洋芋/玉米窄厢套作种植技术 篇9

一、选择好适宜品种

洋芋/玉米套作种植, 洋芋种植在前, 不会受玉米荫蔽, 因此, 玉米品种选择主要是看其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但洋芋、玉米套作是否能协调高产, 洋芋品种选择是关键。要求洋芋品种植株匍匐生长, 且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好。根据射洪县试验, 一般适宜选用的洋芋品种是凉薯14、中薯2号、川芋10号等, 每亩备种100~150kg。玉米品种用川单418等, 每亩备种2kg。

二、把握好适宜播期

洋芋播期一般在12月上中旬, 由于玉米是在洋芋宽行内露地直播, 播期不能太早, 宜在洋芋收获前30天左右播种, 即3月下旬至4月初, 以使玉米发芽出苗处于较高温度条件下, 缩短出苗期, 加速生育进程, 提早解除洋芋植株的荫蔽。

三、规格播种

1. 提倡洋芋实行垄作覆膜栽培

播种前翻耕平整土地, 播种时按照1m开厢, 亩用氮、磷、钾比为22%~8%~5%含量的比利夫复合肥40kg撒施于土面, 然后按照宽行66cm、窄行33cm、窝距26~33cm规格挖窝, 亩施清粪水30~50担浇窝, 待窝内无明水时, 每窝播种洋芋种薯块1个 (每个薯块应有健全芽眼2~3个, 重量为25~50g, 播种时芽眼向上) 。播后覆土盖种, 覆盖地膜, 并取宽行细泥作厢盖好膜边。

2. 玉米实行露地直播

播种前亩用氮、磷、钾比为22%~8%~5%含量的比利夫复合肥20kg撒施于洋芋宽行土面, 然后翻挖玉米播种带, 按照窝距40cm规格撬窝播种, 每窝播健全种子3粒。如遇干旱田间缺水, 应亩用清粪水15~20担浇窝播种, 再覆土盖种。

四、精细管理

草莓甜瓜套作高效栽培技术 篇10

随着草莓设施栽培的迅猛发展,单一栽培草莓生产效益日渐降低,影响了农民种植草莓的积极性,立体高效栽培已成为目前日光温室发展的一个方向。为此,我们采用草莓、甜瓜套作立体栽培,通过几年栽培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空间,降低生产成本的高效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

草莓品种选择甜查理,甜瓜品种选择永航8号。上茬草莓下茬甜瓜。草莓于8月中下旬定植,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扣棚,11月下旬开始果实陆续成熟,翌年5月份结束。甜瓜于第2年1月中旬在温室空地育苗,3月上旬定植于草莓垄上,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熟上市。

2施足基肥翻耕整地

依据草莓与甜瓜对肥料需求的不同,在草莓定植前每667 m2可以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5 000 kg、过磷酸钙100 kg、氯化钾50 kg、氮磷钾复合肥50 kg作为基肥。基肥撒匀后要深翻35~40 cm,旋耕混匀土肥,精细整地。做成高20 cm、宽50 cm的畦面,畦沟宽30 cm。

3草莓栽培技术

3.1定植

选用根茎粗度在0.8 cm以上、具有4~5片功能叶、须根多且白、苗重30 g以上的壮苗,于8月中下旬按株行距20 cm×25 cm栽植,栽时秧苗弓背朝外,一垄双行“品”字形栽植。晴天于下午栽植,阴天可全天进行。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苗成活后只要土壤不干燥就不必浇水,促使根部向下生长。

3.2覆盖棚膜与铺设地膜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当外界最低温度降到15 ℃左右时,及时覆盖聚氯乙烯无滴棚膜,达到温室内白天升温、夜间保温的目的,以促进草莓生长,防止进入休眠;覆盖棚膜后10~15 d覆盖黑地膜。铺设黑地膜前将草莓枯、老、病叶全部摘除,彻底清除杂草,并将滴灌设施及施肥器安装、调试完成,支管孔眼朝上放在垄上两行草莓之间,以防止堵塞孔眼,保证每垄草莓用水均匀。黑地膜宽度选用1 m和1.3 m两种,隔垄交替使用,保证垄面、垄背、垄底地膜全部覆盖,阻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

3.3植株管理

在新生叶片逐渐能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时,应定时摘除病叶和黄化老叶,并及早去除刚抽生的腋芽和匍匐茎,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结果后的花序要及时去掉,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3.4花果管理

花期放养蜜蜂进行授粉可提高草莓的授粉质量,蜜蜂数量以1株草莓1只蜜蜂为宜。放蜂时通风口要用纱布封好,防止蜜蜂飞走。蜜蜂箱一般应在花前1周放入,使蜜蜂能更好地适应棚室内的环境。大棚内气温在20 ℃以上时,授粉效果最佳。放蜂期,不能使用杀菌剂,还要注意防止高温多湿条件下蜜蜂的病害。保留第1、第2级花序和部分第3级花序,及时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小果,节约营养,促进果个增大,提高商品果质量。

3.5肥水管理

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覆膜前撒施后灌水,覆膜后以液肥为主,浓度为0.2%~0.4%。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每15 d左右追1次肥,每次每667 m2可追肥15 kg。浇水以“湿而不涝,干而不旱”为原则,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确保草莓正常生长和结果需要。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3.6温、湿度调控

根据草莓不同生理期对温、湿度的要求(表1),可通过覆盖草苫、打开通风口等措施调节温湿度。

4.1选种、浸种、催芽

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在浸种前2~3 d,将种子经过阳光照射后,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0 min消毒,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然后在浸种容器内盛入50~55 ℃的温水,将消毒后的种子倒入容器内并不断搅拌,直到水温降至30 ℃左右,浸泡3~4 h。将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到28~30 ℃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使种子均匀受热,催芽的长度以露白为最好。

4.2播种及出苗前的管理

于1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时苗床地温保持在20 ℃以上。将腐熟的厩肥、草木灰、肥沃田土按8︰1︰11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后装钵,装钵后移到苗床上,用温水将营养钵灌透。每个营养钵点播1粒发芽的种子,然后用过筛的营养土覆盖1~1.5 cm。播种后在床面上覆盖一层地膜,再在苗床上用塑料薄膜扣成小拱棚,夜间盖草苫。气温白天保持28~30 ℃,夜间18~22 ℃。出苗后,及时揭掉地膜。

4.3苗期管理

瓜苗出齐后,及时通风降温,白天保持20~25 ℃,夜间保持15~18 ℃。瓜苗露出真叶后,适当提高温度,并延长幼苗见光时间,促进幼苗生长。苗长到3片叶时控制温度防止徒长,并严格控制浇水,防止幼苗徒长、沤根。若发生缺肥现象,可在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0.3%的尿素。定植前7~10 d炼苗,使温度接近移栽环境的温度。炼苗期间不再浇水,以促进根系下扎,及时缓苗。

4.4田间栽培技术

苗高15~20 cm、茎粗0.3~0.5 cm,达到“三叶一心”时即可定植。选择晴天定植,定植时按株距40 cm左右在垄上打穴,将瓜苗带土置于定植穴内,每穴栽瓜苗1株。瓜苗移栽后要及时浇定植水。适宜定植密度为每667 m2 2 000株。

引蔓采用吊蔓栽培方式,按定植行纵向于大棚内前后各拉一道12号钢丝并固定好,高度为距地面1.7 m左右,再沿定植行方向于定植行上方各拉一道16号钢丝,用细尼龙绳吊蔓,每株1根,当植株开始爬蔓后,每天早上进行引蔓。

单蔓25~30片叶时封顶,第8~12节上的子蔓为结果蔓,结果蔓于雌花未开前留2叶摘心。每株苗选留3条子蔓,其他子蔓全部摘除。结果后摘除主蔓基部的老叶3~5片,利于通风,结果蔓上的腋芽要及时摘除。结果蔓上方保留10叶打顶。为促进伤口愈合,摘心、整枝宜在晴天进行。

4月下旬甜瓜上架后,应视草莓的行情、产量及时将草莓植株齐地皮割去,集中处理,并对田园及甜瓜植株喷1次10%一遍净2 000倍液, 10%世高1 000倍液加50%多菌灵1 000倍液,防治病虫发生与为害。

花期要进行人工授粉。每天上午露水干后采集雄花,将花粉直接粘在雌花的柱头上。果实膨大到鸡蛋大小时,进行1~2次疏瓜。疏掉畸形瓜、裂瓜及个头过大、过小的幼瓜。保留个头大小一致、瓜形周正的幼瓜。每株选留2~3瓜,其余果实连同子蔓一并摘除。果实膨大后及时用尼龙绳在瓜柄和子蔓的“T”字形处吊瓜。

甜瓜需肥量较大,抽蔓至开花坐果期,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 kg,追肥与浇水一起进行;在幼果至膨大期,每667 m2用磷钾复合肥30 kg,再结合叶面喷0.2%~0.4%磷酸二氢钾等,7~10 d喷1次。苗期到坐果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幼果至膨大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80%~85%,果实进入成熟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60%~65%。为提高果实含糖量和品质,果实成熟前10~15 d应停止浇水。

甜瓜是喜温作物,各个生长时期所需温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将温度控制在25~35 ℃较为适宜。

随着草莓设施栽培的迅猛发展,单一栽培草莓生产效益日渐降低,影响了农民种植草莓的积极性,立体高效栽培已成为目前日光温室发展的一个方向。为此,我们采用草莓、甜瓜套作立体栽培,通过几年栽培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空间,降低生产成本的高效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

草莓品种选择甜查理,甜瓜品种选择永航8号。上茬草莓下茬甜瓜。草莓于8月中下旬定植,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扣棚,11月下旬开始果实陆续成熟,翌年5月份结束。甜瓜于第2年1月中旬在温室空地育苗,3月上旬定植于草莓垄上,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熟上市。

2施足基肥翻耕整地

依据草莓与甜瓜对肥料需求的不同,在草莓定植前每667 m2可以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5 000 kg、过磷酸钙100 kg、氯化钾50 kg、氮磷钾复合肥50 kg作为基肥。基肥撒匀后要深翻35~40 cm,旋耕混匀土肥,精细整地。做成高20 cm、宽50 cm的畦面,畦沟宽30 cm。

3草莓栽培技术

3.1定植

选用根茎粗度在0.8 cm以上、具有4~5片功能叶、须根多且白、苗重30 g以上的壮苗,于8月中下旬按株行距20 cm×25 cm栽植,栽时秧苗弓背朝外,一垄双行“品”字形栽植。晴天于下午栽植,阴天可全天进行。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苗成活后只要土壤不干燥就不必浇水,促使根部向下生长。

3.2覆盖棚膜与铺设地膜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当外界最低温度降到15 ℃左右时,及时覆盖聚氯乙烯无滴棚膜,达到温室内白天升温、夜间保温的目的,以促进草莓生长,防止进入休眠;覆盖棚膜后10~15 d覆盖黑地膜。铺设黑地膜前将草莓枯、老、病叶全部摘除,彻底清除杂草,并将滴灌设施及施肥器安装、调试完成,支管孔眼朝上放在垄上两行草莓之间,以防止堵塞孔眼,保证每垄草莓用水均匀。黑地膜宽度选用1 m和1.3 m两种,隔垄交替使用,保证垄面、垄背、垄底地膜全部覆盖,阻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

3.3植株管理

在新生叶片逐渐能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时,应定时摘除病叶和黄化老叶,并及早去除刚抽生的腋芽和匍匐茎,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结果后的花序要及时去掉,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3.4花果管理

花期放养蜜蜂进行授粉可提高草莓的授粉质量,蜜蜂数量以1株草莓1只蜜蜂为宜。放蜂时通风口要用纱布封好,防止蜜蜂飞走。蜜蜂箱一般应在花前1周放入,使蜜蜂能更好地适应棚室内的环境。大棚内气温在20 ℃以上时,授粉效果最佳。放蜂期,不能使用杀菌剂,还要注意防止高温多湿条件下蜜蜂的病害。保留第1、第2级花序和部分第3级花序,及时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小果,节约营养,促进果个增大,提高商品果质量。

3.5肥水管理

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覆膜前撒施后灌水,覆膜后以液肥为主,浓度为0.2%~0.4%。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每15 d左右追1次肥,每次每667 m2可追肥15 kg。浇水以“湿而不涝,干而不旱”为原则,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确保草莓正常生长和结果需要。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3.6温、湿度调控

根据草莓不同生理期对温、湿度的要求(表1),可通过覆盖草苫、打开通风口等措施调节温湿度。

4.1选种、浸种、催芽

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在浸种前2~3 d,将种子经过阳光照射后,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0 min消毒,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然后在浸种容器内盛入50~55 ℃的温水,将消毒后的种子倒入容器内并不断搅拌,直到水温降至30 ℃左右,浸泡3~4 h。将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到28~30 ℃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使种子均匀受热,催芽的长度以露白为最好。

4.2播种及出苗前的管理

于1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时苗床地温保持在20 ℃以上。将腐熟的厩肥、草木灰、肥沃田土按8︰1︰11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后装钵,装钵后移到苗床上,用温水将营养钵灌透。每个营养钵点播1粒发芽的种子,然后用过筛的营养土覆盖1~1.5 cm。播种后在床面上覆盖一层地膜,再在苗床上用塑料薄膜扣成小拱棚,夜间盖草苫。气温白天保持28~30 ℃,夜间18~22 ℃。出苗后,及时揭掉地膜。

4.3苗期管理

瓜苗出齐后,及时通风降温,白天保持20~25 ℃,夜间保持15~18 ℃。瓜苗露出真叶后,适当提高温度,并延长幼苗见光时间,促进幼苗生长。苗长到3片叶时控制温度防止徒长,并严格控制浇水,防止幼苗徒长、沤根。若发生缺肥现象,可在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0.3%的尿素。定植前7~10 d炼苗,使温度接近移栽环境的温度。炼苗期间不再浇水,以促进根系下扎,及时缓苗。

4.4田间栽培技术

苗高15~20 cm、茎粗0.3~0.5 cm,达到“三叶一心”时即可定植。选择晴天定植,定植时按株距40 cm左右在垄上打穴,将瓜苗带土置于定植穴内,每穴栽瓜苗1株。瓜苗移栽后要及时浇定植水。适宜定植密度为每667 m2 2 000株。

引蔓采用吊蔓栽培方式,按定植行纵向于大棚内前后各拉一道12号钢丝并固定好,高度为距地面1.7 m左右,再沿定植行方向于定植行上方各拉一道16号钢丝,用细尼龙绳吊蔓,每株1根,当植株开始爬蔓后,每天早上进行引蔓。

单蔓25~30片叶时封顶,第8~12节上的子蔓为结果蔓,结果蔓于雌花未开前留2叶摘心。每株苗选留3条子蔓,其他子蔓全部摘除。结果后摘除主蔓基部的老叶3~5片,利于通风,结果蔓上的腋芽要及时摘除。结果蔓上方保留10叶打顶。为促进伤口愈合,摘心、整枝宜在晴天进行。

4月下旬甜瓜上架后,应视草莓的行情、产量及时将草莓植株齐地皮割去,集中处理,并对田园及甜瓜植株喷1次10%一遍净2 000倍液, 10%世高1 000倍液加50%多菌灵1 000倍液,防治病虫发生与为害。

花期要进行人工授粉。每天上午露水干后采集雄花,将花粉直接粘在雌花的柱头上。果实膨大到鸡蛋大小时,进行1~2次疏瓜。疏掉畸形瓜、裂瓜及个头过大、过小的幼瓜。保留个头大小一致、瓜形周正的幼瓜。每株选留2~3瓜,其余果实连同子蔓一并摘除。果实膨大后及时用尼龙绳在瓜柄和子蔓的“T”字形处吊瓜。

甜瓜需肥量较大,抽蔓至开花坐果期,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 kg,追肥与浇水一起进行;在幼果至膨大期,每667 m2用磷钾复合肥30 kg,再结合叶面喷0.2%~0.4%磷酸二氢钾等,7~10 d喷1次。苗期到坐果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幼果至膨大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80%~85%,果实进入成熟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60%~65%。为提高果实含糖量和品质,果实成熟前10~15 d应停止浇水。

甜瓜是喜温作物,各个生长时期所需温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将温度控制在25~35 ℃较为适宜。

随着草莓设施栽培的迅猛发展,单一栽培草莓生产效益日渐降低,影响了农民种植草莓的积极性,立体高效栽培已成为目前日光温室发展的一个方向。为此,我们采用草莓、甜瓜套作立体栽培,通过几年栽培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空间,降低生产成本的高效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

草莓品种选择甜查理,甜瓜品种选择永航8号。上茬草莓下茬甜瓜。草莓于8月中下旬定植,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扣棚,11月下旬开始果实陆续成熟,翌年5月份结束。甜瓜于第2年1月中旬在温室空地育苗,3月上旬定植于草莓垄上,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熟上市。

2施足基肥翻耕整地

依据草莓与甜瓜对肥料需求的不同,在草莓定植前每667 m2可以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5 000 kg、过磷酸钙100 kg、氯化钾50 kg、氮磷钾复合肥50 kg作为基肥。基肥撒匀后要深翻35~40 cm,旋耕混匀土肥,精细整地。做成高20 cm、宽50 cm的畦面,畦沟宽30 cm。

3草莓栽培技术

3.1定植

选用根茎粗度在0.8 cm以上、具有4~5片功能叶、须根多且白、苗重30 g以上的壮苗,于8月中下旬按株行距20 cm×25 cm栽植,栽时秧苗弓背朝外,一垄双行“品”字形栽植。晴天于下午栽植,阴天可全天进行。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苗成活后只要土壤不干燥就不必浇水,促使根部向下生长。

3.2覆盖棚膜与铺设地膜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当外界最低温度降到15 ℃左右时,及时覆盖聚氯乙烯无滴棚膜,达到温室内白天升温、夜间保温的目的,以促进草莓生长,防止进入休眠;覆盖棚膜后10~15 d覆盖黑地膜。铺设黑地膜前将草莓枯、老、病叶全部摘除,彻底清除杂草,并将滴灌设施及施肥器安装、调试完成,支管孔眼朝上放在垄上两行草莓之间,以防止堵塞孔眼,保证每垄草莓用水均匀。黑地膜宽度选用1 m和1.3 m两种,隔垄交替使用,保证垄面、垄背、垄底地膜全部覆盖,阻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

3.3植株管理

在新生叶片逐渐能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时,应定时摘除病叶和黄化老叶,并及早去除刚抽生的腋芽和匍匐茎,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结果后的花序要及时去掉,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3.4花果管理

花期放养蜜蜂进行授粉可提高草莓的授粉质量,蜜蜂数量以1株草莓1只蜜蜂为宜。放蜂时通风口要用纱布封好,防止蜜蜂飞走。蜜蜂箱一般应在花前1周放入,使蜜蜂能更好地适应棚室内的环境。大棚内气温在20 ℃以上时,授粉效果最佳。放蜂期,不能使用杀菌剂,还要注意防止高温多湿条件下蜜蜂的病害。保留第1、第2级花序和部分第3级花序,及时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小果,节约营养,促进果个增大,提高商品果质量。

3.5肥水管理

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覆膜前撒施后灌水,覆膜后以液肥为主,浓度为0.2%~0.4%。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每15 d左右追1次肥,每次每667 m2可追肥15 kg。浇水以“湿而不涝,干而不旱”为原则,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确保草莓正常生长和结果需要。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3.6温、湿度调控

根据草莓不同生理期对温、湿度的要求(表1),可通过覆盖草苫、打开通风口等措施调节温湿度。

4.1选种、浸种、催芽

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在浸种前2~3 d,将种子经过阳光照射后,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0 min消毒,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然后在浸种容器内盛入50~55 ℃的温水,将消毒后的种子倒入容器内并不断搅拌,直到水温降至30 ℃左右,浸泡3~4 h。将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到28~30 ℃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使种子均匀受热,催芽的长度以露白为最好。

4.2播种及出苗前的管理

于1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时苗床地温保持在20 ℃以上。将腐熟的厩肥、草木灰、肥沃田土按8︰1︰11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后装钵,装钵后移到苗床上,用温水将营养钵灌透。每个营养钵点播1粒发芽的种子,然后用过筛的营养土覆盖1~1.5 cm。播种后在床面上覆盖一层地膜,再在苗床上用塑料薄膜扣成小拱棚,夜间盖草苫。气温白天保持28~30 ℃,夜间18~22 ℃。出苗后,及时揭掉地膜。

4.3苗期管理

瓜苗出齐后,及时通风降温,白天保持20~25 ℃,夜间保持15~18 ℃。瓜苗露出真叶后,适当提高温度,并延长幼苗见光时间,促进幼苗生长。苗长到3片叶时控制温度防止徒长,并严格控制浇水,防止幼苗徒长、沤根。若发生缺肥现象,可在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0.3%的尿素。定植前7~10 d炼苗,使温度接近移栽环境的温度。炼苗期间不再浇水,以促进根系下扎,及时缓苗。

4.4田间栽培技术

苗高15~20 cm、茎粗0.3~0.5 cm,达到“三叶一心”时即可定植。选择晴天定植,定植时按株距40 cm左右在垄上打穴,将瓜苗带土置于定植穴内,每穴栽瓜苗1株。瓜苗移栽后要及时浇定植水。适宜定植密度为每667 m2 2 000株。

引蔓采用吊蔓栽培方式,按定植行纵向于大棚内前后各拉一道12号钢丝并固定好,高度为距地面1.7 m左右,再沿定植行方向于定植行上方各拉一道16号钢丝,用细尼龙绳吊蔓,每株1根,当植株开始爬蔓后,每天早上进行引蔓。

单蔓25~30片叶时封顶,第8~12节上的子蔓为结果蔓,结果蔓于雌花未开前留2叶摘心。每株苗选留3条子蔓,其他子蔓全部摘除。结果后摘除主蔓基部的老叶3~5片,利于通风,结果蔓上的腋芽要及时摘除。结果蔓上方保留10叶打顶。为促进伤口愈合,摘心、整枝宜在晴天进行。

4月下旬甜瓜上架后,应视草莓的行情、产量及时将草莓植株齐地皮割去,集中处理,并对田园及甜瓜植株喷1次10%一遍净2 000倍液, 10%世高1 000倍液加50%多菌灵1 000倍液,防治病虫发生与为害。

花期要进行人工授粉。每天上午露水干后采集雄花,将花粉直接粘在雌花的柱头上。果实膨大到鸡蛋大小时,进行1~2次疏瓜。疏掉畸形瓜、裂瓜及个头过大、过小的幼瓜。保留个头大小一致、瓜形周正的幼瓜。每株选留2~3瓜,其余果实连同子蔓一并摘除。果实膨大后及时用尼龙绳在瓜柄和子蔓的“T”字形处吊瓜。

甜瓜需肥量较大,抽蔓至开花坐果期,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 kg,追肥与浇水一起进行;在幼果至膨大期,每667 m2用磷钾复合肥30 kg,再结合叶面喷0.2%~0.4%磷酸二氢钾等,7~10 d喷1次。苗期到坐果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幼果至膨大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80%~85%,果实进入成熟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60%~65%。为提高果实含糖量和品质,果实成熟前10~15 d应停止浇水。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套作】相关文章:

上一篇:规划污水处理厂下一篇:信仰者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