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税收筹划研究

2024-05-05

企业与税收筹划研究(精选十篇)

企业与税收筹划研究 篇1

一、税收筹划的内涵和特点分析

税收筹划就是指的纳税人自己或者委托代理人在没有违反所有有关税收法律的前提之下, 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安排, 来实现企业税收后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活动。在我国企业的现行运行中, 企业的税收筹划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包括企业的设立、收集资金、投资和运行、分红等等。企业通过在不同环节的税收筹划的应用, 获取极大的经济利益。

税收筹划基本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税收的合法性。企业在进行所有的活动时, 大前提就是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税收筹划也不例外, 他是在完全符合税法、并且完成了自己的纳税义务的情况下, 做出缴纳低税的决定, 绝对不是所谓的偷税。第二, 税收的筹划性。税收筹划并非企业进行完纳税活动之后再想办法减轻税费, 而是在纳税人充分的了解税法的知识和财务法律的知识的前提之下, 在纳税之前结合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有计划的设计和安排, 助力于提升经济效益的决策方法的活动, 是一种在行为发生之前的合理合法的预先规划, 具有超前性和筹划性的特点。第三, 专业性。税收筹划的专业性可以分为两方面, 一个是税收筹划需要有财务会计方面专业知识尤其是税法方面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来进行计划;另一个是社会上的税务代理、咨询和筹划等方面的业务需求日益增加, 这就需要税收筹划有一定的专业化技能。第四, 目的性。税收筹划这个活动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的税收部分的支出费用。所以税收筹划的一切活动都需要紧紧围绕着这个目的。

二、会计处理的内涵和税收筹划服务的方法

会计处理就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企业会计的制度、法律法规对会计原始凭证进行整理、计量、确认并进行记录报告的过程。只有通过会计处理才能使企业本来应该缴纳的纳税金额和最基本的纳税金额按照税收筹划的内容得以实现。所以会计处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 会计在工作时应具有超耐性

税收筹划在企业在开办之前有很大的安排计划的空间, 所以企业亟须一个十分熟悉税收法律法规的会计来处理企业的财务问题, 从最开始就抢得先机非常重要。会计人员要从企业的发展前景、涉及到的客户的需要, 还有企业发展成本等很多方面来考虑怎样更好的运用自己专业的会计知识和技巧还有应对问题的处理方法来决定企业具体属于哪一种纳税人的范畴, 这对企业税后财务的最大盈利十分有帮助。

(二) 会计处理应深入到企业经营全过程中去

因为税收筹划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还有销售活动的全过程, 而每个过程基本上都有可能涉及税金的问题, 这也就需要专门管理金钱的会计处理人员在企业的全过程中有所参与, 在未来使企业能够做到合理的税收减免和税收节约两者兼得。

(三) 会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财务税收业务

会计人员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会计学知识理论, 具备实践中遇到突发问题时的应对能力, 还需要对有关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有深厚的知识积累, 能在该工作中时刻保证自己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工作。为了寻求更加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 并把会计处理方法合理的安排进税收筹划工作中, 会计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税收筹划知识, 通过对会计制度和税法制度的差异的研究, 充分的利用税法中的优惠政策, 可控的弹性政策和未涉及到的空白政策来达到企业节约税金的目的。企业可以通过会计处理对这些差异进行记录并向上级报告来使税收筹划更好的实现。

三、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对会计处理的意义

会计处理工作经过相应的改善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显然也对会计处理的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 税收筹划工作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 增强自己的会计处理、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因为税收筹划本质上也是对金钱的一种安排, 跟会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方面水平的提高肯定有助于另一方面水平的提高。第二, 税收筹划工作有利于企业规范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行为, 尤其是成本核算, 因为成本核算的结果跟税收的金额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如果成本核算出了问题, 在税收筹划的工作中能够很快地发现问题, 可以起到一个类似于监督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行为作用, 这也就促进了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管理。第三, 税收筹划工作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的目的是追求将税后的利润最大化转化为最后的财务管理。其实企业有很多方法来增加自己的利润, 其中减轻企业的税负是最为直接的一个方法。但是节约和减少税负只有在没有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企业才能不受惩罚, 所以税收筹划有助于企业最大限度的在资金上受益, 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四、税收筹划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应用

(一) 利用企业的折旧年限进行税收筹划

折旧年限主要指的是企业在资产的使用年限。企业可以通过将折旧年限缩短来让自己企业成本回收的速度加快, 通过发展企业的利润, 让税法和会计的法规都拥有了更大的弹性空间。企业用增加折旧年限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税收筹划的目的, 真正实现经济和经营的利益最大化。税收筹划其实是纳税人合法拥有的一项维护自己利益的权利, 他和税收征管部门所拥有的税收征收管理权相对应。为了更好的实现税收筹划, 企业应从我国的税收优化政策中寻求出路和解决方法, 通过适当的增加自己的折旧年限来达到将降低自己的所得税税负的目的。

(二) 选择合理的费用分配方法

因为需要的资金数额比较巨大, 现在大部分企业都采用贷款的方式来筹集整个运营活动所需的资金, 采用贷款的方式来收集资金比使用自己本来的资金有着更强的税收筹划效应, 因为贷款可以使企业分散一部分财务费用, 更少的缴纳企业所得税。不过, 从总体上看, 贷款还存在着贷款利益的问题, 企业虽然少缴纳了企业的所得税, 但是最终缴纳税负以后的收益也减少了许多, 即企业少缴纳的那部分企业所得税并不大可能多于企业贷款所支出的利息。这样的税收筹划必然不能说是成功有效的。通过合理的费用分配, 让资金和所得税有一个更加合理的比例, 才能达到企业增加税后收益的目的, 让企业在今后激烈的企业竞争能够拥有更大的筹码, 坚定地发展下去。

(三) 存货计划的税收筹划

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很大程度影响了活动发出成本, 继而对企业的应纳税金额有所影响, 所以企业税收筹划的重点在于合理的选择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 即增加存货的发出成本来减少企业应纳税的金额。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应该考虑一个问题:即节约税收和逃避税收的本质区别。节约税收就是要节约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其本质也是税收筹划, 只不过换了一种表达方法。而逃避税收是指纳税人用合法的手段来减少自己的应纳税金额, 通常上含有贬义。所以说一般的通过符合税收立法的手段进行减轻自己税收负担的行为都属于节约税收的范畴, 而逃避税收虽然不违背法律, 但是这是与税收立法精神相违背的, 是一种不能算是中立的行为。所以节约税收可以作为纳税人的一项比较长久性的打算, 而且实际应用性也很强。

(四)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选择的税收筹划

一般来说, 企业的固定资产都是按照直线法计算折旧年限, 然后上级批准后, 准予扣除。根据《企业税收所得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确实需要加快速度进行折旧年限的计算的, 可以按照相应的规定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增加折旧年限。一是企业技术发展过快到时产品需要更新换代的固定资产;二是常年处于强烈震动或高腐蚀的固定资产。合法性税收筹划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企业要在国家在有关折旧年限的法律规定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减少税款, 增加自己的税收收益。

综上所述, 企业的税收筹划和会计处理问题是相辅相成的, 企业的目的是增加自己的收入, 也就是增加税后所得利益, 所以企业需要利用税收筹划, 更好地运用我国关于税收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在不触犯法律的大前提下, 尽可能的减少自己在税收方面的支出。而会计处理不仅可以合理控制企业成本, 还可以帮助企业更系统地进行税收筹划, 达成真正的利益最大化。

摘要:在企业的会计处理中, 税收筹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地税收筹划可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债情况, 现在已成为现代企业完善自身财务管理体系来支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管理评价指标。所以将企业的税收筹划与会计处理问题结合起来十分的重要。企业的税收筹划会计处理问题是相辅相成的。

关键词:企业,税收筹划,会计处理

参考文献

[1]高展苗.企业重组的税收筹划与会计处理[J].财经界:学术版, 2013 (16) :249-250.

对企业税收筹划的研究 篇2

一、税收筹划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一)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有所发展,不仅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也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减少原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在经济资源有限、生产力水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收入的增长、生产成本的降低都有一定的限度。故通过税收筹划,降低税收成本成为纳税人的必然选择。

(二)税收筹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由于税收具有无偿性的特点,所以税收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纳税人的既得经济利益,与纳税人的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相背离。这就要求纳税人认真研究政府的税收政策及立法精神,针对自身的经营特点,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找到能够为自己所利用的途径,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减轻税收负担。

(三)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国际间的税收制度的差异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地区间、部门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目前宏观控制的主要内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国充分发挥税收这一经济杠杆的作用,在税收制度的制定上,在诸多税种上都制定了一些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产业、行业税收优惠政策,产品税收优惠政策等。另外,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国情不同,税收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国家不征或少征所得税,税率有高有低,税基有大有小。这就使纳税人有更多的选择机会,给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广大的操作空间。

二、我国税收筹划的`现状分析

税收筹划在发达国家十分普遍,已经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制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税收筹划开展较晚,发展较为缓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识淡薄、观念陈旧

税收筹划目前并没有被我国企业所普遍接受,许多企业不理解税收筹划的真正意义,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偷税、漏税。除此之外,理论界对税收筹划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制约我国税收筹划广泛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税务代理制度不健全

税收筹划须有谙熟我国税收制度,了解我国立法意图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但很多企业并不具备这一关键条件,只有通过成熟的中介机构代理税务,才能有效地进行税收筹划,达到节税的目的。我国的税收代理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出现,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并且,代理业务也多局限于纳税申报等经常发生的内容上,很少涉及税收筹划。

(三)我国税收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流转税等间接税的纳税人可以通过提高商品的销售价格或降低原材料等的购买价格将税款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商。所以,税收筹划主要是针对税款难以转嫁的所得税等直接税。我国的税收制度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过分倚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间接税种,尚未开展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社会保障税、遗产税、赠与税等直接税税种,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系简单且不完备,这使得税收筹划的成长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税收筹划的方法选择

税收筹划贯穿于纳税人自设立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不同的阶段,进行税收筹划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1.组织形式的选择

企业在设立时都会涉及组织形式的选择问题,而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供企业选择的企业组织形式很多,不同的组织形式税收负担不同。企业可以通过税收筹划,选择税收负担较轻的组织形式。

2.投资行业的选择

在我国,税法对不同的行业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予以充分的考虑,结合实际情况,精心筹划投资行业。

3.投资地区的选择

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税法对投资者在不同的地区进行投资时,也给予了不同的税收优惠,如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西部地区等的税收政策比较优惠。因此,投资者要根据需要,向这些地区进行投资,可以减轻税收负担。

(二)企业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不论是新设立企业还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都需要一定量的资金。可以说,筹资是企业进行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筹资,如企业内部积累、企业职工投资入股、向银行借款、企业间相互拆借、向社会发行债券和股票等,而不同筹资渠道的税收负担也不一样。因此,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应对不同的筹资组合进行比较、分析,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确定一个能达到减少税收目的筹资组合。

(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利润不仅是反映一个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税额的主要依据。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选择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一定时期的利润进行控制,达到减少税收负担的目的。

1.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企业存货计价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企业采取不同的计价方法,直接影响企业期末存货的价值以及利润总额,从而影响企业的税收负担。企业应根据当年的物价水平选择计价方法来减轻税收负担。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折旧额的大小与企业采取的折旧方法有关。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等。企业可以根据税率的类型、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3.费用分摊方法的选择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发生如管理费、福利费等费用支出,而这些费用大多要分摊到各期的产品成本中,费用的分摊可以采取实际发生分摊法、平均分摊法、不规则分摊法等,而不同的分摊方法直接影响各期的利润、税收负担。因此,企业要对费用分摊方法认真筹划。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对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无形资产的分摊年限等内容进行筹划。

四、税收筹划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进行税收筹划不能盲目,否则,将事与愿违。要有效地进行税收筹划,达到节税的目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税收筹划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筹资、投资、生产经营等过程。它应该服从财务管理的目标,即利润(税后利润)最大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税收筹划方案理论上虽然可以达到少缴税金,降低税收成本的目的,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中方案不符合成本一效益的原则是筹划失败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在筹划税收方案时,过分地强调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了因该方案的实施会带来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益的减少,使纳税人的绝对收益减少。比如说,某企业准备投资一个项目,在税收筹划时,只考虑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选择在某一个所得税税率较低的地区。但该项目所需原材料要从外地购入,使成本加大。该方案的实施可能使税收降低的数额小于其他费用增加的数额。显然,这种方案不是令人满意的筹划方

案。采取以牺牲企业整体利益来换取税收负担降低的筹划方案是不可取的。可见,税收筹划必须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

(二)税收筹划应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将适用的边际税率

货币的时间价值和将适用的边际税率筹划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是33%,某纳税人有一笔10万元的所得(假设不考虑其他扣除因素)可以在实现,也可以在实现,该笔所得不论在哪一年实现,它都会不在乎,因为不管在哪一年实现,都要缴纳3.3万元的税款,税收成本不变。但若考虑货币的价值则不同。选择不同的纳税年份,应纳税款的现值将存在差异。假设折现率为10%,该笔所得推迟一年实现,差异额为3003元[10000×33%-100000×33%÷(1+10%)],等于节税3003元。再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为33%,除此之外还有18%和27%两档优惠税率。如果某纳税人签订一份销售合同时,将使其收益增加,若不考虑该份合同,其应纳税所得额为9万元,适用税率为27%,应纳税额为2.43万元,若考虑该份合同,将使其应纳税所得额增加到11万元,适用税率为33%,应纳税额为3.63万元,增加了2.2万元,大于其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2万元,这样的话,通过税收筹划,该企业可以考虑不签订这份合同。

(三)税收筹划要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与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企业;纳税筹划;必要性;风险;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竞争的不断加剧,纳税筹划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由于我国企业对纳税筹划研究较晚,在实际操作中与税务部门之间还存在不一致,使得企业纳税筹划制度难以有效贯彻,也给企业带来一些风险。为此,本文将着力就納税筹划的内涵及必要性,从风险识别中来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纳税筹划及必要性研究

纳税筹划是企业通过对相关涉税业务进行制定完整的、尽量减少税负的纳税计划,其目标在于降低涉税业务的税负,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根据我国税法相关政策,纳税筹划是对企业享受各类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企业税负合理优化的一种方式。当然,对于纳税筹划本身,并非是偷税漏税,而是依托现在税法制度规范下所进行的减税降负行为。纳税筹划是纳税人的自主纳税行为,是在遵守税法要求下完成的纳税方案。由于企业在纳税筹划中,对于不可控因素所带来的利益与计划的不一致现象,可能面临一定的纳税风险。因此,政府只有从税法制度完善上来促进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合理、规范,而企业在纳税筹划中,也需要从会计人员对税法制度的全面了解与掌握,正确评估企业纳税筹划的收益与纳税筹划方法,才能降低和减少纳税筹划可能带来的不确定风险。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在完善自我核算、自负盈亏管理中,始终将效益作为企业经营的重点工作。税收的强制性成为企业纳税筹划管理的基础,纳税筹划的实施,也是企业响应国家税法要求,践行纳税义务的具体表现。其必要性有三点。一是纳税筹划是现行税制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开展财务核算工作的基础。由于企业税法政策与税法技术的原因,企业面临的税种具有多样性,而不同税法核算方法将导致不同的纳税筹划方案。二是纳税筹划是企业履行的税收义务。企业在自我增长过程中,需要遵循我国税收部门的监督与管理,特别是在企业纳税行为上,企业可以根据税法规定享有相应的优惠政策,而纳税筹划就是从自身经营业务的调整中来合理调节纳税支出,达到降低经营成本的目标。三是纳税筹划是提升企业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依法纳税是必须的,而税法规定的纳税行为又具有一定宽泛性,企业通过纳税筹划来优化纳税税款,以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收益。

二、企业纳税筹划中的风险归纳

对于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是纳税筹划人在制定纳税方案中,因不确定因素而带来的纳税筹划风险,特别是与税法规范不一致的纳税行为。因此,从纳税筹划风险归纳来看,主要有四种风险类型。一是企业经营上的风险。不同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业务具有差异性,企业在对不同业务的收益预测上也存在不确定性,而纳税筹划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计划,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风险问题,如因经营不善而导致企业收益的降低,将会直接影响纳税筹划计划,使其陷入纳税筹划的经营风险中。二是企业纳税筹划人的操作风险。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人员对企业税收业务的策划、整理与实施,由于财务人员自身操作能力局限,如对整个纳税筹划方案的理解缺乏正确评估,产生理解偏差而导致纳税筹划方案未能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从企业纳税筹划方案可行性分析来看,税法政策理解偏差、纳税业务执行偏差都可能带来纳税风险。三是对国家税收政策的应用风险。我国在企业税法政策制定上,一些优惠税收政策在执行上,企业因未能充分理解和应用,可能带来因税收政策变化而增加税负的风险,使得企业未能达到预期的收益。因此,只有加大对税法政策的解读与关注,及时调整纳税筹划方案,才能避免税法政策风险。四是违反税法下的风险。对于纳税筹划方案的制定,纳税筹划人因不了解税法制度、规范预期,或者违反税法制度要求,钻法律漏洞,可能导致纳税筹划风险。

三、改善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制定企业纳税筹划方案,正确、全面评估纳税筹划的风险,并从多个方面来提升纳税筹划水平,降低和避免纳税筹划风险。主要从五方面来着手。一是加强纳税筹划风险及纳税筹划综合知识、能力的学习,特别是全面了解企业市场环境、税收政策、不同税种对纳税筹划方案的影响。如学习法律、税法、财务、风险等专业知识,加强企业纳税筹划专项学习与培训,提升纳税筹划人员的综合素质。二是构建纳税筹划风险管理部门,加强对企业各业务部门的协同合作,特别是定期开展企业经营活动分析研讨,对企业纳税筹划风险责任进行划分,并落实到各部门、人员,促进纳税筹划风险协同机制的建立。三是保持与税务机构的良好沟通,特别是对税法制度、政策的及时了解,从纳税筹划不同税种的选择、征收方式的对比中,科学规划纳税计划;保持与税务机构的积极沟通,做好纳税筹划咨询与协同工作。四是做好企业内控机制建设,尤其是立足纳税筹划流程,加强岗位责任、财务审批、风险评价、业务考评等制度建设,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真正实现纳税筹划降低税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魏巍.关于提升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科学性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5(09).

企业与税收筹划研究 篇4

关键词:企业并购,税收筹划,可行性,必要性

0 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经进入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中心的时代。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全球共发生过五次比较大的企业并购浪潮。前四次并购浪潮,一次比一次规模大、涉及行业多、影响范围大。在世界范围内,大型企业的兼并、收购再次浪潮迭起,并呈愈演愈烈之势。税收作为宏观经济中影响任何一个微观企业的重要经济因素,是企业在并购的决策及实施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规划对象。有些企业甚至将获得税务优惠列为并购行为的直接动机之一。本文将对企业并购和税收筹划进行简要说明,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并购中实施税收筹划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论证。

1 企业并购与税收筹划的相关概念

企业并购是指产权独立的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其中占优势方企业采用现金、债券等方式控制目标企业股份或资产,从而使企业控制权发生转移的一种经济行为。在我国,并购涵盖兼并、收购、合并三种模式。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收法律的前提下,通过对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合理、科学的事先策划和安排,选择多种纳税方案,达到节省税款或递延缴纳税款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活动。税收筹划具有合法性、超前性和目的性等特征。税务筹划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定位对于确定税务筹划的原则和指导税务筹划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税务处理方法的选择方面着手设计筹划方案,通过比较不同方式下来选择税务筹划方案,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 企业并购中实施税收筹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企业并购中实施税收筹划的必要性(1)亏损抵补。

即企业可以利用税法中的亏损递延条款来达到合理减轻税负的目的。当某企业在一年中出现了亏损,该企业就不但可以免付当年的所得税,而且它的亏损可以向后递延,以抵消以后几年的盈余。这样,如果企业在一年中严重亏损,或连续几年不盈利,拥有相当数量的累积亏损,就会被考虑作为兼并对象,或者该企业考虑兼并盈利企业,以达到利用其在纳税方面优势的目的。(2)延期纳税。若被并购企业的股票被企业转换成可转换债券,一段时间后再将其转换为普通股票,这在税法上可以在收入中预先减去可转债利息,具有抵税效应,同时可以保留这些债券的资本收益,在债券转为股票后再支付,使企业享受延期支付资本收益税的利益。(3)免税并购。在企业并购活动的过程中,当参与并购的双方企业没有通过现金进行支付,而是通过股权交换的手段进行,把被并购企业的股票依据特定的比率转换成并购企业的股票,这样一来,因为交易双方的股东在整个过程不但没有收到资金,同时也没有达到资本利益的要求,因此,此过程是免税的。经过此种兼并手段,在不纳税的条件下,企业达到了资产流动与转移的目的。

2.2 企业并购中实施税收筹划的可行性(1)税收收益的存在。

企业的税收收益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纳税人的纳税额得到减免或抵扣。税收抵扣指的是税法规定的可以在税前作为扣除项目的各种费用支出。企业可根据税法,采取各种有效的经营方法,最大限度地获得税收利益。二是依据税法规定,纳税人的纳税期限得以递延。虽然纳税的递延本质上不会减少企业的税负,只是支付税款的时间延迟,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递延纳税相当于企业得到了一笔不带时间成本的资金,这样有利于收益增加。(2)税收环境的优化。税收筹划不同于偷税、漏税、逃税和避税,它是在税法许可条件下的合理行为。因而,实施税收筹划的外部环境不代表是一个税收法制混乱或不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这样为了避免由于税法不完善导致的企业人员对税收法律条文的片面诠释,只有逐步完善税收的法制化,才能规范每个企业的纳税行为,否则,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毫无意义。(3)多种纳税方案的存在。税收因素影响着并购的动机和过程,并购的税收筹划在实务中是完全可能的。首先,不同企业的纳税差别形成不同的税收收益;其次,不同并购出资方式造成纳税金额和纳税时间的差别;最后,不同的并购会计处理方法造成不同的税前收益和纳税时间的差别。当然,这种做法并非没有风险,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有充分的获利能力是这一预期实现的前提条件。

综上所述,企业并购与税收筹划相互促进,二者目标具有一致性。从宏观层面能看出,税收筹划与企业并购都是一种优化设置,是为社会资源服务的,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共同促进作用。一方面,企业并购是一种主要的企业产权的交易形式,使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在市场经济下得到充分体现,它合理流动了存量资产,从而把增量资产的合理使用带动起来,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的宏观调控直接的作用于市场,要想达到国家税收政策的目的,企业必须依靠国家的政策作出积极主动的反应。税收筹划在企业并购过程中,有效发挥了税收杠杆的职能作用,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经济增长得以实现。从微观的角度来讲,税收筹划与企业并购有着共同的目标:企业经济利益能够获得最大化的实现。不管企业的并购活动是取得协同效益还是规模经济效益抑或是经济杠杆效益,也都是在整合与重组社会资源,实现税收筹划与企业并购的共同目标。

3 结论

税收筹划是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税收具有法律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企业应在仔细研究税收法规的基础上,按照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安排自己的经营项目、经营规模等,最大限度利用税收法规中对自己有利的条款,这样可以使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庄粉荣,陈丽花编著.资产重组业务的税收筹划[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胡怡建编著.中国税制(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9.

企业并购重组中的税收筹划研究 篇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蔓延,企业并购重组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本文试图分析企业在并购重组中各个环节税收筹划的方案设计,通过研究和分析来制定最佳的税收筹划方案,进而实现企业并购重组中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并购重组;税收筹划;税务处理;方案设计;筹划方法

并购重组是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高企业整体水平的重要环节。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蔓延,我国的并购**也在不断扩大。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或其代理机构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纵观全局做出合理减轻税负的税收筹划方案,以长期提高经济利益的一种自主理财行为。合理的税收筹划能够减少纳税人的税收成本,使纳税人的利益最大化。

企业重组中发生的税负不但涉及流转税还要涉及所得税及其他税种,无论是哪种方式下的企业重组对应的纳税筹划,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前提都必须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二是总体利益最大化原则,三是事先预测原则。

企业并购重组涉及的税种分析,在企业并购重组活动中,会涉及到诸多形式的税种,如营业税、增值税以及土地增值税等,具体来说,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

一是营业税:通过研究发现,在企业重组过程中,投资入股采用的是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在投资方的利润分配过程参与进来,对投资风险共同承担,营业税不需要征收。在转移企业股权性质,那么就不需要对营业税进行征收。如果不动产以及土地使用权丝毫在企业销售或者股权转让的过程中获得的,那么在计税营业额方面,计算方法是利用全部收入将转移前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的购置或者受让原价给减去之后的余额。

二是增值税:如果是对企业全部产权进行转让,因为是对企业资产、债权以及债务和劳动力进行整体转让,那么就应该从应税货物的转让角度来分析企业全部产权的转让,不需要对增值税进行征收。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债务重组的过程中,债务人在对债务抵偿的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是原材料、产成品或者存货,那么结合相关的规定,就需要对增值税进行缴纳。

三是土地增值税:这个问题主要出现于企兼并过程中,如果投资和联营hi以房地产进行的,投资联营的一方在进投资或者联营时,采用的是房地产,想所投资联营企业再次转让房地产,那么土地增值税是不需要征收的。如果投资联营企业再次转让上述房地产,就上面所述的投资联营活动中,如果投资联营的是房地产企业,在投资联营活动中采用的是建造的商品房,那么都需要对土地增值税进行征收。

四是印花说:如果企业成立的方式是合并或者分立,资金账簿记载的资金是新启用的,那么就不需要贴花原有贴花的部分,按照规定来贴花的 和以后新增加的资金。合并和分立包括很多形式,如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存续分立就、以及是新设分立等。

五是契税企业在股权转让的过程中,企业股权由单位或者个人阿狸承受,没有转移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契税是不需要征收的。企业数量在两个及以上,结合相关的法律要求和合同条约,将其合并改建为一个公司,并且存续原来的 主体,原合并各方的土地、房屋权属由合并后的企业承受,那么契税是不需要征收的。

企业并购重组中税收筹划的实际操作

企业在并购之前就开始考虑并购过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其中税收款项的多少是企业考虑的重要内容。这样,如何制定合理并成功的税收筹划,便成为减少并购成本的重中之重。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根据企业并购重组流程,将纳税筹划主要划分为四个主要环节:选择并购类型的纳税筹划;选择合理的目标企业;选择并购的出资方式;选择并购的融资方式。

(一)选择并购类型的纳税筹划

企业由于并购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并购分为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两种。横向并购是选择与并购企业同类型的企业为目标企业,其目的是为了使并购后的新企业在市场上的经营规模扩大,知名度上升,但对于税收优惠方面并无太大影响。而纵向并购所选择的目标企业多数是与并购企业有上下流通关系的企业或单位,例如: 供应商和客户。(二)选择合理的目标企业

所谓目标企业是在并购过程中被并购的企业或单位。由于选择不同的目标企业,企业并购中的税收优惠标准也不尽相同,所以正确地选择目标企业直接关系到税收筹划的成功与否。

1.目标企业经营状况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并购企业存在较高的盈利水平时,为改变其整体的纳税负担,可以选择一家有净经营亏损的企业作为并购目标。通过并购后盈利与亏损的相互抵销,可实现免除部分企业所得税。并购亏损企业一般采用吸收合并或控股合并的方式,原因在于为新设合并的结果是被并购企业的亏损经营核销,无法抵减并购企业的利润。

2.目标企业所在行业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我国新所得税法实施后,现行所得税优惠主要集中在行业性优惠上。并购企业如果从纳税战略角度考虑,在选择并购的目标企业时,应充分重视行业优惠因素,在最大范围内选择并这种类型的企业可以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同时由于税收优惠政策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并购企业可选择在享有优惠政策的地区譬如西部地区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从而降低企业的整体纳税负担,使并购后的纳税主体能够享受到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税收收益。

(三)选择并购的出资方式

关于并购的出资方式,可以分为现金购入式、股票换取式和混合支付式。由于税法规定投资人投资所得以实际收益为税基,并未收到的股东分红不计入税基,这使企业有效地减少了税收,所以以股票换取的并购方式渐渐成为主流。

1、现金购入式、企业以现金购入式并购,可以分为现金购入股票和现金购入资产两种方式。采用现金购入股票方式的目标企业往往会因为出售股票而换取收益,从而缴纳相关的所得税,使目标企业所得税增加,同时增加新企业的税收负担。采用现金购入资产方式并购时,目标企业的股东将不必因股票收益所得而缴纳税款,相反对并购公司而言,并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还可以享受目标企业原来的折旧或摊销,达到税收款项减少的目的。由此看来,企业以现金购入方式并购,选择购入资产更容易达到税收筹划的成功。

2、股票换取式

并购企业选择用股票形式并购目标企业,可以很容易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其一,对目标企业而言,因交换而获得的资本所得不缴纳所得税,只是在股票出售后获得的现金所得才开始缴纳,这使目标企业无形中达到了延期税款缴纳的结果。其二,在股票换取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实质的现金交易,使得这一过程的某些环节是免税的。其三,用股票换取的目标公司无形中成为了并购企业的子公司,对母子公司的关系而言,当子公司发生 亏损时,母公司可以弥补其亏损,达到总体的利润降低,纳税额减少。

3、混合支付式以上两种方式并购都各有利弊,现金购入式虽然可以享受目标公司的折旧与摊销却不能弥补亏损,反之股票换取式可弥补亏损却不能享受折旧摊销的税收抵免,所以为均衡两种方式,并购公司也可应用混合支付式来并购。所谓的混合支付是指公司以现金购入、股票换取等多种方式依靠适当比例的组合,达到税负最小化的目的。其中应当注意的是,当非股权支付比例占总股权支付额的20% 以上时,目标企业应按照转让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且目标企业亏损不得在并购企业中抵免;当非股权支付比例占总股权支付额的20% 以下时,亏损可以在并购企业中弥补,而且目标公司也不必缴纳所得税。所以,企业应针对自身的整体状况来权衡使用哪种并购方法。

(四)选择并购的融资方式

从税负筹划的角度分析来看,采取企业内部融资方式由于资金使用者和所有者为同一者,资金使用成本不能在税前抵扣,存在双重征税问题,税负较重。采取股权融资方式,企业只为股东支付股利,并购方不需要偿还本金,流出大量现金,但其会稀释每股股东收益,甚至稀释大股东的控股权,所支付的股利不允许在税前抵扣,增加纳税负担。采取向银行等贷款方式,并购方除少量的手续费外,主要成本是借款利息。根据税法规定借款利息一般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所以从税务筹划的角度来看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可以起到减少企业所得税款,降低企业税负的目的。而发行债券的方式,首先,在时间上和流程上要比银行信贷灵活很多。其次,如果发行的是可转换公司债券,如果企业业绩良好,债券持有者愿意将债券转为股份可以免除债券到期还款的压力。最后,由于债券利息也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发行债券方式融资所承担的税负相对较轻。

四、结论

总之,在企业并购重组中合理成功的税收筹划能够有地减少税负降低企业的并购成本,但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于税收筹划并不重视,他们更多的是重视经营决策以期降低并购成本。其实税收筹划对于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深远的意义,它需要较为长远的经营战略,好的税收筹划可以使企业取得长久的税收利益,应当引起国内企业高度重视。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研究 篇6

关键词:税收筹划 企业所得税 财务管理 节税

一、所得税筹划的意义

税收筹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作出事先筹划和安排,合法地减轻甚至免除自身承担的或额外的税收负担,从而实现税后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是依法纳税、依法尽其义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具体税种的法规条例,应按时足额交纳税款。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合理避税,才能视合理避税为企业的权利,才能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

在符合国家税收政策导向的前提下进行税收筹划对企业,国家和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经济行为又效率的选择,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1.税收筹划有利于增加企业可支配收入,企业进行税收筹划降低了纳税成本,节省了费用开支,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资本回收率,从而使企业获得的利润直接增加。

2.税收筹划有利于企业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企业实行税收筹划,通过一些可选择条款的合理充分运用,可以将即期应纳税款延期缴纳,相当于企业从国家获得一笔无息贷款,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资金来源,使企业资金调度更灵活。

3.税收筹划有利于企业正确进行投资、生产经营决策,获得最大化的税收利益。税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重大影响。

4.税收筹划有利于企业减少或避免税务处罚,减少额外的税务支出。

(二)有利于实现国家税法的立法意图,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增加国家收入。

1.有利于国家税收政策法规的落实。

2.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3.有利于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4.有利于税务代理业的发展。

我们所说的成功的税收筹划,往往既能使经营者承担的税收负担最轻,又使政府赋予税收法规中的政策意图得以实现,对政府、对企业都有利。

二、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特点

1.税收筹划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2.税收筹划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纳税人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三、所得税税收筹划应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企业所得税》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的问题正成为当前经济界讨论的重点,并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两税合并意义重大,事关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能否在公平的政策环境中开展竞争。

税收的基本职能主要是组织财政收入和进行宏观调控。政府通过开征各种税收来组织收入,并通过设置不同的税种有效的、灵活的调控宏观经济。

(1)降低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提升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

目前,我们都有目共睹的是,要使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就须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只有如此才能启动健康消费、拉动国民经济。

(2)使用累进制税率,实现广泛意义上的公平。

(3)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以所得税为主的税制结构更加重要。

四、所得税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的税收筹划策略

(1)投资地点的选择

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充分利用不同地区间的税制差别或区域性税收倾斜政策,选择整体税负相对较低地区进行投资,以获取最大的税收利益。

(2)投资行业的选择

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对相关行业税收优惠及不同行业的税制差别也不容忽视。例如,为鼓励发展教育科学事业,对直接用于科研和教學的进口仪器设备免征增值税;为鼓励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对从事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享受“二免三减”的税收优惠;

(3)投资方式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进行直接投资应考虑的税制因素比间接投资更多。由于直接投资要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直接的管理和控制,这就需要企业面临各种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和行为税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综合经营决策;而间接投资一般仅涉及到取得的股息或利息的所得税及股票、债券资本增值而产生的资本利得税等。如我国税法规定,股票投资分取的股息收入须按规定进行计税,而国库券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可以扣除。

2.企业筹资过程中税收筹划策略

筹资筹划是指利用一定的筹资技巧使企业达到获利水平最大和税负最小的方法。筹资筹划主要包括筹资渠道筹划和还本付息筹划。

(1)筹资渠道筹划

一般来说,企业筹资渠道主要有财政资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企业自我积累、企业间自我拆借、企业内部集资、发行债券或股票筹资、商业信用筹资和租赁筹资等。从纳税角度看,这些筹资渠道产生的纳税效果有很大的差异,对某些筹资渠道的利用可有效地帮助企业减轻税负,获得税收上的好处。总体上看,企业内部集资与企业之间拆借方式效果最好(尤其企业间税率有差别),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效果最差。

(2)还本付息筹划

利用利息摊入成本的不同方法和资金往来双方的关系及所处经济活动地位的不同,往往是实现节税的关键所在。金融机构贷款,其核算利息的方法和利率比较稳定、幅度变化比较小,企业灵活处理的选择余地不大。而企业与经济组织的资金拆借在利息计算和资金回收期限方面均有较大弹性和回旋余地。其主要方法是提高利息支付(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减少企业利润,抵消所得税额,同时,再用某种形式将获得的高额利息返还给企业或以更方便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等,从而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五、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几点建议

1.正确理解税收筹划的涵义,使税收筹划与税收政策导向相一致。

2.充分领会立法精神,灵敏感知税法内涵,合理规避税收筹划风险。

3.加快税收筹划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

4.注重税收筹划方案的综合性,使之符合财务管理目标。

5.完善税法,堵塞漏洞,促进税收筹划的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与税务筹划研究 篇7

进行税务筹划是现代企业作为纳税人应有的权利, 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随着企业对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的重视, 税务筹划也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知识, 将税务筹划置于财务管理的视角进行研究, 用理论指导实践。希望通过税务筹划研究, 分析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为企业税务筹划提供研究思路和方向。

二、研究意义

财务管理对企业来说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 经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可谓是成果丰硕。将税务筹划置于财务管理的框架下研究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一是税务筹划源于财务管理, 通过财务管理指导税务筹划, 两者的结合能够互相促进、互相指导, 有利于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理论的完善和发展。通过税务筹划的研究, 可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和防范财务风险, 提高纳税筹划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本文选择的视角较为独特, 也为今后的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研究提供借鉴。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斯潘赛 (1987) 在《财产税筹划手册》中针对种类别采取问答形式对有关财产税的筹划问题阐述了49个方面共198个专题。索尔斯 (1987) 在《信托税收筹划》中通过对经营活动的不同方式展开研究, 从信托的角度研究了纳税筹划的方法和技巧。Thorny Diane (1998) 在《解决税收筹划问题的框架》中将实证研究应用到了税收筹划中。Schenepper (2001) 在《Income tax planning under the new law》一文中介绍了如何利用新法规的实施进行税务筹划。

盖地 (2000) 《纳税筹划》介绍了税务筹划的基本含义、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刘献中在 (2002) 在《税务筹划法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讨论了税务筹划和财务管理的关系。陈斌 (2007) 在《纳税等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之道》一文中介绍了纳税筹划的三种主要方式, 一是避税筹划, 二是节税筹划, 三是转嫁筹划。韩雪萍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讨论了税务筹划及存货的计价税务筹划。林伟宏 (2011) 在《浅析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问题》通过举例分析了税率差异对于税务筹划的作用。刘建立 (2013)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纳税筹划行为研究》中研究了利润分配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

四、税务筹划与财务管理关系研究

(一) 纳税筹划是财务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

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纳税筹划的主体是企业管理者。纳税筹划的客体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筹资、投资以及利润分配过程。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必须依靠财务会计信息, 要求财务会计信息可靠、准确、及时、真实。税收筹划应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作为筹划目标, 从众方案中选择最佳纳税方案。

(二) 税务筹划是财务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税筹划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 从开业登记到税务登记, 从生产经营到流转税缴纳, 从利润分配到所得税缴纳都需要财务管理下的纳税筹划和分析。财务控制能够降低财务风险, 财务控制可以通过税款的核算和缴纳, 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信息, 从而将风险控制在萌芽中。

(三) 税务筹划目标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企业纳税筹划的目标是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和税法的具体规定, 进行合理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以达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税务筹划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 企业发展战略具体体现在财务管理的目标上。

五、企业税务筹划实施流程与策略

一是了解基本情况。要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 如企业组织形式、财务情况、投资意向、对风险的态度等。二是学习相关税收政策, 到税务机关索取免费税收法规资料, 通过图书馆查询政府机关有关出版物, 通过政府网站或专业网站查询政府机关的免费电子税收资料库。三是进行纳税评估。评估企业与税务部门的关系, 对于涉及税收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税务管理制度进行税前评估。四是方案的设计与拟定。包括涉税问题的认定、分析、判断、设计可行的多种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的评估选优。五是涉税问题及时处理。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 避免因为税务筹划违反税法规定, 产生不必要的罚款。六是方案的跟踪评价。要对涉税方案进行绩效评价, 对于不符合税法规定的方案及时排除。

六、提高企业税务筹划水平的对策研究

目前, 部分企业对税务筹划缺乏认识, 认为税务筹划只是一种形式, 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管理作用, 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严重误解了税务筹划的内涵, 有的企业将税务筹划定义为狭义的避税, 有的将税务筹划定义为税款管理或税务会计, 这些都是不正确的, 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税务筹划的重要性。财务部门对于税务筹划未从整体上分析。财务管理与税务筹划结合不够, 财务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税务筹划, 企业应当按照自身定位和战略规划, 制定合适的税务筹划目标, 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一) 建立与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的税务筹划体系

以财务管理为基础, 以控制环境为核心建立和完善税务筹划体系, 建立与财务管理相一致的纳税体系。将税务会计内容具体化, 在计算过程中, 要将人力、物力和财力合理分配, 重点关注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资产采购等税务核算, 强化成本、费用控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加强财务预警控制在税务筹划中的应用。企业在确定税务筹划目标时应注重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二) 税务筹划要结合企业具体发展情况

税务筹划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当期企业缴纳的税款最低, 而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企业所处的发展周期综合成本、管理控制、财务水平来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税务筹划方案, 不能以税款缴纳最低为最佳选择。有可能税款缴纳过低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 税务筹划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在税务筹划中, 不可以税金最小化为原则, 也应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在税务筹划中可以采取延迟纳税的方式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 通过争取纳税期限的延迟, 充分利用货币时间价值获取最大价值。

(四) 税务筹划前要熟悉相关税收法律

熟悉法律环境尤其是税收法律环境是做好税务筹划的基础性工作, 要掌握企业税收方面的政策, 熟悉税务机关的税务管理理念, 与税收协管员及时沟通与协调, 及时获取税收方面的帮扶政策, 熟悉各税种的计算与缴纳时间, 处理好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税务关系, 达到各方互相配合协调发展的目标。要关注税收法律的最新动态和导向, 以税收为经营导向, 对于税收重点调控的要尽量不涉及, 对于税收优惠幅度较大的产品要加大马力大量生产。税务筹划要充分利用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要及时了解, 如果对于税收的相关规定不熟悉, 就不可能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也无法进行税收筹划。税务筹划的基础就是利用税收政策, 要尽可能地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利用出口退税等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税后净利润。

(五) 税务筹划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网络时代的到来, 纳税申报也已经开始网上申报, 国家税务总局开发的金税系统已经投入使用, 目前已经是金税三期。网络申报给各企业带来了便利, 但是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 网上申报条件还不成熟, 还要到大厅申报, 要进一步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 与财务管理系统相融合, 通过开发ERP系统来调整和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通过网上系统在线进行税务管理和税务筹划。

(六)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税务筹划的前提

一是强化资金管理,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资金管理和内部财务控制定期报告制度, 制定具体的执行方案, 提高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完善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具有及时性和敏感性, 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做好财务指标的分析, 及时处理相关风险。二是强化内部监督, 优化财务管理环境。形成定期反馈机制, 财务管理是全方位、基础性的管理工作, 加强财务管理要建立高效的财务会计体系。借鉴现代数据管理方法,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模型分析方法, 收集财务信息, 实现会计信息的有效传递。三是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及时更新会计信息系统, 加强财务信息硬件建设, 开发适合本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数据收集、处理、归类、报告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四是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完善相关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成立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 加强对预算管理的组织领导。加大预算执行监督, 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

摘要:随着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越来越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税务筹划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部分, 对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的税务筹划可以为企业节省一大笔开支, 同时对企业财务管理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 对企业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进行了详细论述, 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重点研究了企业税务筹划的流程与策略, 对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税务筹划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税务筹划,策略与建议

参考文献

[1]RG公司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研究, 王永乐.河南大学, 2013 (05) .

[2]企业税务筹划问题研究, 王瑞齐.东北财经大学, 2012 (11) .

[3]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税务筹划研究, 王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05) .

[4]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得税税收筹划研究, 颜桂菊.东北财经大学2012 (11) .

[5]税务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浅谈, 李娜.科技致富向导, 2012 (09) .

[6]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仝书峰.西南财经大学, 2012 (03) .

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与研究 篇8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税收风险

税务筹划工作在市场运营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实务界还是学术界对税务筹划工作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工作中需要严格地遵守税务法的相关规定。通过精心地组织和安排, 采取管理工作的标准必然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企业的战略管理的过程中, 税务筹划和研究工作是重中之重。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 由于竞争的激烈程度在不断提升, 房地产的税收工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建立相对比较科学的税收管理机制, 规避行业风险才能够调动企业的运行状态。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的现状

房地产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工作最早起源于美国, 而且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受重视程度比较低。直到20世纪90年代, 国家纷纷地引进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模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效发展, 人们对税务筹划工作的需求量不断提升, 房地产企业的税务筹划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发展的过程中, 税务筹划工作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在不断改进和深入。

从现如今的房地产企业的开发中可以看出, 开展税务筹划工作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专业技能等因素的影响, 税务筹划工作还没有形成相对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市场经济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企业在纳税工作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迷茫性, 提升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力度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绝对优势。我国的房地产企业中, 跨国企业的数量比较多, 只有经过历练, 才能达到规范标准。房地产开发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基础上, 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进而在国际和国内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 了解和掌握税务筹划工作的技能至关重要。

二、房地产企业各业务环节所涉税种

现代企业制度是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制度, 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 实现企业价值或股东权益最大化成为企业的目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催生了纳税筹划。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涉税的范围很广, 在各类成本费用支出中, 税收是很重要的一块。如何实行纳税筹划以减轻税负, 成为企业经营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 取得环节

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土地时支付的税金主要有契税、耕地占用税, 另需支付土地开发费、土地拆迁费等相关费用。在房地产取得环节, 税费合计数额较大, 但从税费比例看, 费重税轻。

(二) 交易环节

房地产交易环节中, 房地产企业涉及到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以及教育费附加共6个相关税费。

(三) 保有环节

房地产保有行为主要涉及到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其中营业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三个税种在房地产企业纳税额中所占比重较大、发生频繁、涉及的内容广泛、纳税筹划的空间大, 所以本文主要涉及三税的筹划。

三、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问题

(一) 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从目前我国的税法的制定和实施的程度上看, 管理部门每年为了对法律法规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会下发各种不同类型的文件。国家对房地产的税收筹划工作加大了调控力度, 一些补充的法律和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是, 由于法律本身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房地产开发商所获得的信息可能以及失去了时效性, 直接影响到税收的筹划工作。另外, 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房地产税务筹划方案的设计和制定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严重的错误, 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房地产税务筹划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 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 工作人员工作素质和税务筹划的意识不够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 做好税务筹划工作是保证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税务筹划意识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 从工作人员的工作现状上看, 无论是从专业水平还是职业技能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第一, 从事税务筹划工作的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 对综合知识和综合业务还不够了解。第二, 即使是决策者和管理者, 在实际的税务筹划工作中也没有对工作加强重视, 几乎没有税务筹划工作方面的意识。可见, 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自身意识是影响房地产税务筹划工作发展的主要内容。

四、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建议

(一) 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

要想提升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税务筹划工作的内容和模式加强了解, 找到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式。具体来说, 税务筹划工作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属于策划活动的一种, 而且这种活动的水平相对较高。企业的管理人员首先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 选择专业性和素质相对较高的人才。工作人员不仅要熟练地掌握各种财务会计工作的操作原则, 还需要保证税务筹划的相关材料和信息的精准度。这样才能够游刃有余地掌握具体的税务工作。税务筹划和财务管理工作之间存在着密切地关系, 做好税务筹划工作不仅可以提升税务工作的高效性, 还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因此,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工作中, 需要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 从人才选择以及管理制度上进行优化和完善。并且将税务管理工作融入到其中。

(二) 加强工作人员对税务筹划工作的重视程度

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因此, 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已有的问题来对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进。领导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对税务筹划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另外,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达到相应的标准之后才能够提升税务筹划工作的水平。领导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进而提升工作人员的创造性。房地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财务风险问题放置到工作的首位, 提升工作的高效性。另外, 税务筹划对房地产企业来说, 不仅复杂程度较大, 而且难度也比较突出。因此工作人员只有对财务管理、金融法律以及其他的学科进行了解, 才能保证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因此, 房地产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复合型人才。另外, 领导人员要对各个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程度进行控制, 对人员素质进行培养。在房地产运行的过程中提升各种税务筹划方案的科学性。

(三) 加强与政府税务机关的沟通

房地产企业在制定税务筹划工作的方案时, 需要将相关税务管理部门的相关政策和规范作为参照依据。加强和政府税务机关的沟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出于这样的目的, 税收征管的相关信息要和税务筹划工作相协调。加强房地产企业和政府税务管理部门的联系, 不仅可以解决税收征收过程中的矛盾程度, 还可以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空间环境。提升政府税务机关部门的认可是实现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实用性的关键因素。从目前我国的税务机关的工作中可以看出, 由于税务的类型以及涉及到的形式较多, 在执法工作上灵活性相对较大, 因此, 只有和国家税务机关的加强联系, 才能够将科学系统的法律法规进行彻底地贯彻和落实, 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人员不能采用违法的手段, 要在保证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会恶化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工作, 后果严重。

五、结语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税务筹划属于一种新型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它在某种程度上要求企业经营决策者在谋划各项经营活动时, 把国家对于税收相关政策作为重要的前置成本因素加以慎重考虑。本论文结合税务筹划的基本理论并且介绍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和税收的相关特点, 力图勾画出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的新思路, 并且希望为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借鉴, 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成本优势, 最终实现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徐丽, 李喜云, 武志勇.新税法下企业所得税筹划方案设计[J].商业会计, 2012 (09) .

[2]徐新红.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及其规避策略[J].商业会计, 2012 (06) .

[3]秦殿军.递延纳税税务筹划方法探讨[J].财会通讯, 2011 (35) .

[4]朱宾梅, 孙燕.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研究[J].会计之友, 2011 (31) .

企业与税收筹划研究 篇9

一、高新技术企业及税收优惠

对于纳税人来说, 税收优惠和减免税是国家对于他们所给予的税收上的额外利益。一些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享受15%的优惠所得税率, 相当于在原来25%的基础上降低了40%。例如原深圳特区内, 2008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企业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 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一个纳税年度内, 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 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 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 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以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二、政策支持与税收优惠情况分析

1. 目前主要税收政策以及发展现状

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 我国目前实施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这大大地增强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家给予的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中主要的是减征、免征、优惠税率等直接优惠方式, 其次是税前扣除、亏损结转、投资抵免、即征即退、先征后退, 加速折旧等间接优惠方式。但是, 对于正在研发创新的企业来说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优惠作用, 对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效果没有预期得好。

2. 加大扶持高新企业推行政策的取向

资本和知识聚集, 高收益、高风险、高投入, 是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特点。针对我国目前状况来讲, 要想在经济领域上取得新突破, 不仅要发展工业, 而且还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此, 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并且拟定了诸如财税政策、进出口政策、资金投入政策、投资政策、商业政策、人才政策和土地政策等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 通过这些政策能够有效提高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 同时也充分发挥一系列优惠政策应有的作用。

在优惠政策上采用产业倾斜.把握国际高科技发展的趋势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使命。高新企业应该以提高国家自我创造能力、掌握知识产权、提高综合国力为目标。每个开发区都应拥有几个特点, 并且根据自身特点, 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到既突出创新性, 又包容当地经济、科技、历史文化特点。例如, 昆明市首先规定了“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品”“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所以, 在制定优惠政策上, 政府应注意产业倾斜政策的制定。现实告诉我们这样国家才有能力通过政策的拟定, 引领指导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合理产业结构, 并促使其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体现与传统产业政策的不同。由于政府对高新区所拟定的政策中体现出的产业利好方面力度不大, 因而对高新区的扶持特点不够明显。政府拟定政策, 其目的是运用这些优惠政策所产生的综合效益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进而吸引外商投资, 提高本地区整体经济总量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渐渐强大, 最初高新园区优惠政策所产生的优势也在渐渐消退, 但是作为最初推动力的优惠政策在高新区成长的初始阶段内起到了重大作用。而今, 面对高新区利好政策有所降低这一严峻的问题, 政府应该在总体上把握利好政策, 将主要精力放在从总体上改善投资环境方面。目前在产、供、销活动如何明确、具体配套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所以完善高新区优惠政策的方向不能仅仅停留于产业的税收、信贷等方面, 而是更应该深入考察并了解其中的供、产、销各个流程环节并时刻注意保护产业投资环境, 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三、目前实行的政策和税收优惠对高新企业的影响

1. 高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其发展的影响

我国实施了很多税收优惠措施来提高高新企业的成长速度, 增强了高新企业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核心竞争力。政府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有直接优惠方式和间接优惠方式。不过, 某些正在研发创新的企业目前还没有得到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好处, 这些优惠政策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优惠作用, 对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作用并不大。

2. 政策存在的问题

首先, 税收优惠政策不够统一完善。目前我国的税收法律与法规的立法模式都是以宪法为基础制定的, 但是在一些细节上, 以宪法为基础的模式是比不上以一个权威的税收法律为基础制定的立法模式的, 因为税收法律更熟悉每一个行业的行情, 更适合目前我国的情况。此外, 我国目前拥有的各税收单行法规有重叠交叉或遗漏之处, 执行起来易出现偏差。

其次, 企业所得税支持力度不足。对于大部分企业的优惠力度很小, 这就导致很多微利企业基本无法享受这个优惠政策。同时全国各地的优惠政策不同, 造成各地高新技术企业之间优惠政策差异性大, 导致竞争不公平。在激励效果方面, 由于优惠政策本身的问题, 导致各地企业激励效果不能一致。人力资源的激励政策也是短缺之处, 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盈利能力小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度小, 此外, 对于个人所得税优惠力度也较小。

四、扶持高新企业发展的意义与建议

1. 进一步完善有关优惠政策

政府首先要多研究对于高新企业利好的税收优惠政策, 把工作重点从关注税收直接优惠方式转变为关注税收间接优惠方式, 即税基式优惠。如何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税基式优惠上, 政府应该针对企业研发初期、中期、后期等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风险来做出不同的策略, 重视事前优惠。比如对一个研发项目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 让企业的设备能够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从而能减少高新企业生产产品的成本, 提高利润率。在企业投入研发、投资高新技术方面提高其积极性, 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提高其主动性, 从而在促进高新企业方面达到预期的目的。

2.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

目前有很多企业在对自己是否满足高新技术企业标准时没有一个完全的标准。所以政府应该在明确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的前提下, 对科技研发人员占本企业职工总数比例、时间指标、收入指标等有关指标在审批时严格审批。比如在确定企业科研开发人员的人数时, 应该去人力资源部门调查本单位的科技研发人员是否都签了劳动合同, 签了劳动合同才能算作本企业的研发人员, 假如没有签合同则不算, 这就避免了企业想申请税收优惠而虚报研发人员人数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 应该依据国家目前实施的财务会计制度或税收法规, 重新明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中涉及的收入指标问题, 避免企业和各部门混淆标准理解不统一, 从而防止企业各部门在明确收入问题上做出失误。只有不忽略企业的每一个小问题, 才能在管理工作方面做出大进步。此外, 统一认定标准, 将相关认定条件调低, 增加高新产品的收入并且降低研发费用的支出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就能够使企业在预算和申报方面做好提前准备, 而且更能方便企业计算指标比率。最后, 在确认本单位的研发人数的问题上, 应该制定满足不同行业差异化标准的措施。例如对科研成果较差的, 对劳动成果较重视的生产企业可适当降低大专学历以上的人员比例, 对于科研成果较重视的科研企业可以适当地提高大专学历以上的人员比例。

3.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各省应该积极出台奖励政策用于加大高新企业的培育, 将企业申报纳税的积极性带动起来, 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提高对技术研发的激励标准, 让单位的每一个技术研发人员有激情去工作。大力招募国内外名校毕业的高层次研发人才, 给予他们优厚的薪酬。传统产业向高新产业的改革和升级应该加快步伐, 突出重点, 大大提高主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应该加大, 寻找新的经济突破点与增长点。政府应该加大在财政、信用担保、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并且给予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更多的激励, 使那些效益好、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企业成长得更快, 为高新企业的经济发展寻找新的突破点。

4. 明确部门管理权限, 拟定详细的实施细则

政府的政策宣传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因为不同的地域, 优惠税率可能不同, 满足优惠税率的条件也可能不同, 所以倘若当地政府宣传工作不到位, 一些当地的高新企业及一些刚刚迁到异地的高新企业就不会认为自己满足优惠条件, 这就导致一些企业未能享受优惠。政府应该在审批相关事项工作上多宣传, 并且还要制定详细的税收申请指导, 让高新企业清楚地知道审批程序有哪些过程, 需要准备什么申请资料, 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去当地主管税务部门进行审批。一些高新企业在审批时感到审批过程非常繁琐。根据这一问题, 当地政府应该简化审批程序, 建立健全审批工作, 让高新技术企业的审批工作简单易行, 从而让高新企业享受到一体化服务带来的方便, 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同时还要将审批权限下放至基层, 进行权责监督, 做到让高新技术企业不费力就能获得审批。最后还要运用目前社会发达的科技手段进行之前的审批管理与之后的审批监督, 运用信息化的方法制定一套电子监督制度, 提高审批效率。

在当今整体经济发展不利好的大环境下, 在政策的制定上可以合理对高新技术企业放宽。但是, 对其征税是不可避免的, 税收并不是借助国家权力来追求财富, 而是以国家发展经济建设为首要目标。税收从百姓中来, 国家运用税收的收入投入到老百姓的福利工程中, 维护好税收公平原则, 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通过完善税收为人民造福。

参考文献

[1]吴稼葆, 刘青.营业税改增值税问题探讨-以现代服务业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5 (15) .

[2]晏晓波, 刘磊.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与风险防范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 (10) .

[3]陈莹, 叶永青.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关注重点[J].公司财务, 2013 (03) .

[4]周优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与管理问题及建议[J].财政与税务, 2015 (11) .

企业与税收筹划研究 篇10

企业的融资决策与企业税收制度安排和个人税收制度安排存在相关关系,一般情况下,企业所得税率提高后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债务融资的融资方式;个人所得税率提高后企业更倾向于采用股权融资的融资方式,因此,企业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采用不同融资方式下对税收待遇的成本收益分析。债务融资与投资冲动相互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分析研究税收与企业投融资决策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我国沪市和深市上市的酒店旅游类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实证层面对税收政策与企业投融资决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为主,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科学的分析了债务融资与企业投

资决策在税收因素的影响因素关系下互相之间的变量因素关系,深入研究酒店旅游类上市公司提高投融资决策的效率水平的具体政策,为提高在一定税收条件下上市公司的投融资水平,为企业产生更高的投融资效率提供建议和参考。

1 研究框架设计与方法

1.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由于模型中部分数据指标需要基于企业5年的财务数据统计计算总结汇总,本文以2000年12月31日以前在沪深股市上市的旅游公司为样本,主要原因是这部分企业已成熟和规范。并将研究窗口划定在2001~2010年,最终得到21家上市公司10年间共计210个样本观测值,样本公司参见表1。

续 表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中,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和万德数据库(wind数据库),其它来源还有中国证监会网站(www.csrc.goc.cn)、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ww.szse.cn)等监管部门和管理部门网站以及慧博投研咨询(www.hibor.com.cn)等专业投资咨询机构的网站。

1.2 模型设定

债务融资与投资决策是相关变量,相互之间都存在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为深入研究债务融资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变量关系,我们在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时,投资方程以企业新增融资负债为解释变量,负债方程以企业投资数量为解释变量。两个公式分别表示为:

I=a1+r1ND+r2C+r3Qt-1+r4Szzl+r5Pt-1+r6Size+r7B+e1it (1)

ND=a2+k1I+k2C+k3Qt-1+k4E+k5Lt-1+k6Dep+k7Size+k8B+e2it (2)

上述两个公式中,I和ND分别表示第t期的近年来新增投资和新增负债。我们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研究人员经常采用的计量方式和研究方法,将企业本期新增投资I定义为本期企业自有固定资产、各类长期投资及新增在建工程的增加值之和出于t-1期总资产[1,2]。

对于新增负债ND,我们选择采用的是总负债的数量变化额,即t期负债总额减去t-1期的负债总额,我们用利用上期末资产总额对新增负债进行了处理以消除企业规模对模型造成的关联影响关系。此外,由于涉及企业投融资的变量因素较为复杂,努力控制缩小另外变量因素对研究的影响,本文在模型中引入以下控制变量:C代表现金流量,等于企业本期经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Q代表用来度量企业投资效益机会的托宾Q值,用流通股的平均市场价值(流通股数量乘以年未资产负债表日每股股价)与非流通股的净资产价值(非流通股数乘以年未资产负债表日每股净资产)以及负债的会计账面价值之和再除以企业总资产计算得出,通常情况托宾Q值越大,企业增加的投资同样需要扩大。Szzl代表企业本期销售增长率,一般来说企业资产是企业销售量的函数.我们依据事先测试,企业预计所增加的资产数量,预计新增的资产总量相当于企业新增投资额,正常情况下因为销售额的扩大也会引起追加的投入,它的系数体现了企业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变量因素关系。另外,P代表利润率,等于期末利润总额与期末总资产的比;Size代表公司规模,用期末总资产取自然对数来表示。模型中e为误差调整项。具体的变量定义见表2。

续 表

2 研究的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2.1 对研究的描述性统计与研究分析

根据投资支出与新增负债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3个主要特点:

2.1.1 上市公司整体处在投资和规模扩张期

旅游类上市公司投资均值10年来整体呈上升态势,说明行业处在投资和规模扩张期,但2002年、2003年和2005这3年都出现明显的下降,其中2003年和2005年均值甚至跌至负值,投资萎缩严重,而3年上市公司经历了股票市场大跌宏观经济不景气,说明旅游行业属于顺周期行业,受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2.1.2 上市公司之间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2001~2010年旅游上市企业的债务融资大多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但各年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也较大,样本企业投资支出的标准差一般都在平均值的3倍以上,表明同一年份的不同企业在债务融资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2.1.3 上市公司新增投资和新增负债存在正相关性

由表中数据分析得出,除2003年以外,其它年份企业债务融资数量与投资支出数量都存在着同增加与同下降的变化趋势,从数据关系上表现出债务融资能力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关联关系,初步验证了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2.2 初步检验

2.2.1 OLS回归检验

我们首先使用OLS法对公式(1)和公式(2)分别作了回归检验,进行科学初步的验测。表3描述了投资方程与融资方程的OLS回归结果,由投资方程得出,根据上市公司负债的增加实现了激励企业扩大投资数量,回归系数体现了10%的显著特性,我们初步验证了债务融资数量与企业投资支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假设1得到检验。另外,滞后期利润与投资支出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具有10%的显著性,说明利润越多企业所能够用于投资的支出就越多。Q值代表企业投资机会的增加,从企业发展的正常情况下分析投资机会和企业投资支出之间应呈现正相关关系。然而统计结果表明,Q值系数为正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我国旅游类上市公司来说,部分的存在投资不足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可能受样本数量较少所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并不能够完全反映其投资价值。企业规模变量的估计系数虽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随着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张,企业的投资机会和投资冲动也会随之增强。

续 表

注:***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

从融资方程来看,企业投资数量的增加对债务融资也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回归系数的显著性为5%,假设2得到验证。另外通过回归结果表现出来的结果是,在以后时期资产负债率与企业债务融资在5%的水平上明显负相关,表明资产负债率约束着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投资冲动,一方面企业负债率的提高说明着企业资金中集中归还债务和利息的资金将明显增大,增加企业的财务压力,另一方面高负债率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或融资方来说,该企业的财务风险在放大,因此企业债务融资的能力和难度也会随着增大。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现金流量与债务融资呈1%的显著负相关,说明企业现金流越多,新增负债就会趋势越少,表明当前企业融资方式多元化,资金来源的多种方式,现金流增加对债务融资体现出一定的替代作用。折旧费用的估计系数为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企业设备折旧率越高,企业谋划通过债务融资来达到降低税收负担目的的空间越来越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通过债务融资还有一定税收筹划的空间。

总体说来,由OIS回归结果实际验证了企业投资支出数量与债务融资支出之间相互之间存在明确的正相关性。

2.2.2 3SLS回归检验

由于OLS回归只能对单方程进行回归检验,从一定程度轻视了投资支出与债务融资两者的内生性,回归结果也会表现出误差,因此,我们从科学的证明出发,建立了联立方程模型并对其作了3SLS回归检验。回归具体结果详见表4。回归结果再次表明了企业投资支出与债务融资之间确实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性都在10%以上。投资支出的增加会刺激企业进行债务融资,而债务融资通过产生税收节约增加企业价值,从而反过来提高企业的投资水平。假设1得到验证。

续 表

注:***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

同样由于研究样本数据较少,对研究企业投资支出增加和债务融资数量的相关变量的显著性、科学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其结果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我们验证回归所得到的参数,确定仍然可以表明在某种程度上揭示当前经营环境条件下各变量因素对旅游上市公司投资和债务融资的变化影响和趋势。

从投资方程来看,总体上看,资产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经营利润率越高的企业应当在投资支出方面投入也就更多,Q值与投资支出存在弱的负相关关系,这从数据关系方面表明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投资不积极或投资紧缩的现象。在融资方程中,折旧费用系数为负,得出在一定条件下,揭示了企业折旧费用支出与债务利息数量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抵消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使得高折旧企业投资对债务融资的积极推动影响弱于低折旧企业的现像。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3SLS得出的结论与OIS是基本一致的,说明在该实证检验中两种方法差别不大,所以在后面的检验中都将采用OLS回归方法。

2.2.3 模型稳定性检验

从谨慎性科学性出发,为确保研究模型的巩固性,研究者对研究模型实现了全面多重共线性检验,表5中列出了方差膨胀因子(VIF)的数值。通常确定为,VIF大于10时,表现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十分明显,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在1.0~2.0之间,远小于10,研究者可以确定认为变量因素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模型较为巩固,回归结果也应当较为真实。

在旅游类上市公司不同折旧率水平下,投融资之间变量关系的进一步校验前文曾分析过,由于投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也可以产生避税效应,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投资固定资产所产生的折旧费用与负债所需利息费用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此消彼长的关系,由此我们提出假设3:高折旧率企业投资对债务融资的促进作用弱于低折旧率企业。下面对这一假设进行校验。具体校验方法是将企业样本按照折旧费用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将其中的1/2划分为高折旧率企业,将剩下的1/2划分为为低折旧率企业,再运用研究方法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OLs回归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

注:***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

高折旧率企业样本下融资方程中投资变量的系数明显比低折旧样本公司的小,并且高折旧样本中投资支出与债务融资的正向关系不再显著。结果说明,在低折旧水平公司,固定资产投资比较少,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获得的避税收益有限,且这样的公司其期望破产成本较小,因此更有动力通过债务融资获得避税收益。而在高折旧水平公司,其计提折旧产生的避税效应较大,企业将较多资金划为折旧费用,能够用于支付债务利息的资金有限,并且此时企业考虑到降低期望破产成本的问题,因此债务融资较小。假设3得以验证[4]。

3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借鉴有关投融资关系理论研究及国内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我国21家旅游上市公司2001~2010年210个样本数据进行总体与分组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1)从完整性分析看,我国旅游类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投资决策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然而,基于税收、破产风险等不完善因素,它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当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时,企业破产的成本高于避税收益,企业债务融资占比越高投资冲动越小;而当企业资产负债率较低时,企业避税收益高于破产成本,债务融资占比越高的企业投资冲动也越强。

(2)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研究者根据样本数据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全面分析总体上体现了旅游上市公司投融资决策与债务融资之间的正相关变量关系,但也确实在一定基础上存在着两因素之间相互不协调、多种情况下不同步的表象,这也是形成旅游上市企业投资效率低、融资决策不积极不科学行为的原因。其中,旅游上市企业投资不积极问题则是一种明显的不科学行为[3]。

结论表明,在经营过程中旅游上市企业中固定资产低折旧率企业应更多依赖的债务融资,形成更多的积极投资;而对于高固定资产折旧率企业来说相反,应适当提高股权融资的比例,从而避免因过高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制约了企业投资水平而产生的投资不积极现象。根据以上分析,相关管理部门应相互沟通,积极协调。各部门在出台相关政策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财政、税务部门根据旅游上市企业特点有区别合理地设定各种不同折旧率旅游上市企业的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具体会计和税收条件。具体分析,对于低折旧率旅游上市企业,应适当提高股权融资会计和税收条件,放宽债务融资的具体条件,以促进企业提高债务融资比例,而对于高折旧率企业,则应该适当降低股权融资会计和税收条件,鼓励股权融资方式,从而适当控制债务融资。只有制定科学、灵活、有针对性的政策,促进不同情况旅游上市企业根据本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选择适应自己的不同的融资方式,才有实现各个不同情况企业的融资结构都得到优化的可能,从而实现激励整体旅游上市行业融资和投资能力水平的新跃进,实现结构性的优化和提升[5]。

摘要:高效的企业投融资有助于企业资源的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规避投资风险,增加公司资本收益。据此,企业投融资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各种投融资方式之间的选择等问题上。但是,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了税收这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对于企业投融资的影响。通过对影响企业投融资的税收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可以证实税收和企业投融资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影响作用,并借以提出促进企业投融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企业投融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童盼,陆正飞.债务融资、负债来源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5):75~84

[2].彭程,刘星.债务融资与企业投资决策的互动关系:税收因索视角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7,(4):58~69

[3].彭程,杨红,黄荣.基于税收利益与破产成本的企业投融资决策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3)

[4].陈鹏键,彭程.基于破产风险的旅游上市公司投融资决策互动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1,(5):37~40

上一篇:多维培养模式下一篇:《野草》的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