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

2024-05-17

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精选四篇)

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12年6月~2013年12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将60例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0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1]的诊断标准, 制订下述疗效标准:

1.2.1. 1 临床标准

(1) 腿痛重于腰痛, 呈典型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 (2) 按神经分布区域皮肤感觉麻木; (3) 直腿抬高较正常减少50%, 兼或有好腿抬高试验阳性, 做弓弦试验引起肢体远近两端放射痛; (4) 出现四种神经体征中的两种征象 (运动无力、肌肉萎缩、感觉减退和反射减弱) 。

1.2.1. 2 影像学标准

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 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 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候分类之湿热证:腰部疼痛, 腿软无力, 痛处伴有热感, 遇热或雨天痛增, 活动后痛减, 恶热口渴, 小便短赤。苔黄腻, 脉濡数或弦数。

1.3 方法

1.3.1 治疗组

治疗组给予腰康细粒剂, 口服, 每日2次, 早晚分服。药物组成:羌独活各30 g, 当归20 g, 防风10 g, 秦艽30 g, 桑寄生15 g, 川芎20 g, 黑杜仲10 g, 白芷30 g, 生地黄30 g, 白芍15 g, 川萆薢30 g, 石菖蒲30 g, 黄柏15 g, 丹参30 g, 莲子心10 g, 白茅根30 g, 车前子10 g (另包) 。以上几味药物, 先浸湿30 min, 加水煎煮2次, 第1次1/2 h取煎液200 m L, 第2次1/2 h取煎液200 m L, 合并2次煎液共400 m L, 离心分离, 加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 (60℃) 喷雾干燥, 得干粉40 g, 分装、封口即得。

1.3.2 对照组

对照组用腰痛宁胶囊 (承德颈复康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国药准字号Z13020898, 规格:每粒装0.3 g) , 服用方法:黄酒兑少量温开水送服, 每次4粒, 每日2次, 饭前半小时服用。

4周为1个疗程,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配合腰部功能锻炼及卧硬板床休息。

1.4 检测指标

1.4.1 安全性检测

(1) 体格检查: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 (2) 大便、尿、血常规检查。 (3) 肝、肾功能检查。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

1.4.2 疗效观察

疼痛、功能障碍、直腿抬高试验、肌肉萎缩程度等每周观察1次。

1.4.3 效性检测

1.4.3. 1 症状、体征观察

详细询问初诊患者相关病史资料, 评定其症状并计分;于治疗结束时详细询问统计症状改善情况, 再次评定其症状并计分。将以上内容进行登记。治疗前后体征级别、临床症状评分比例标准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3], 见表1。

1.4.3. 2 临床评分标准和整体功能分级

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痹病学组制订的标准。Ⅰ级 (0分) 完全可以胜任每天任何日常活动;Ⅱ级 (2分) 能从事正常的日常活动, 但出现腰背疼痛、活动受限;Ⅲ级 (4分) 从事少数职业性活动或者只能生活自理;Ⅳ级 (6分) 坐轮椅或者卧床不起, 生活不能自理。

1.4.4 疗效评定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结合患者临床具体病情, 拟定疗效评定标准如下: (1) 近期控制:治疗4周内, 腰腿痛消失, 腰部活动功能良好, 直腿抬高70°以上, 能恢复工作。 (2) 显效:治疗4周内症状总积分值下降≥原总积分值的2/3, 腰腿痛明显减轻, 腰部活动功能改善;连续服药病情稳定。 (3) 有效:治疗4周内症状总积分值下降≥原总积分值的1/3, <原总积分值的2/3, 症状、体征有所改善。 (4) 无效:治疗4周内主、次症虽有改善但不稳定, 总积分值下降<原总积分值的1/3, 主要体征无明显改善。总有效=近期控制+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体征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体征症状积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各个临床体征及症状治疗前后积分进行比较, 治疗组的感觉积分值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他各个主症和次症治疗后积分值都明显降低,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对照组各项主症和次症治疗后积分统计显示均降低, 下肢麻木疼痛、功能及肌力积分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余各项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2 两组总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控显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 治疗组控显率优于对照组。见表3。

2.3 临床安全性评价

经观察, 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实验室检测均未发现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异常, 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入选的60例患者分组治疗后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治疗组有4例发生轻微腹泻, 表现为大便不成形, 呈糊状, 颜色较暗。未经特殊处理消失, 未因此中止观察。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1,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医骨伤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缺乏必要的锻炼, 久坐、久站导致腰背肌力量下降, 且恣食膏粱酒醴, 体内蕴湿生热, 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和发病人数逐年增加。本研究采用自拟腰康细粒剂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药物由羌独活、白芍、当归、川萆薢、生地、杜仲、川芎、川牛膝、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石菖蒲、黄柏、莲子心、丹参、白茅根、车前子等组成, 方中羌独活为君, 独活、羌活辛散苦燥, 可祛痹着于肌肉关节之风湿, 伍以防风祛风胜湿止痛, 秦艽除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寄生、杜仲、牛膝兼补肝肾而强筋壮骨;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又兼活血;川萆薢、石菖蒲、黄柏、白茅根、车前子、莲子心等清热祛湿, 全方共奏清热除湿、益肝肾、补气血、止痹痛之效。

腰康细粒剂由传统名方独活寄生汤结合对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经验化裁而来, 原方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 用于治疗痹症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之症。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对药理作用的不断研究, 该方被广泛应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白义仁[5]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0例, 治疗1~5个疗程, 总有效率为87.69%。吴前程[6]将98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予以独活寄生汤口服, 2周后发现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提示独活寄生汤对椎间盘源性腰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周江涛等[7]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独活寄生汤可通过抑制p38信号传导通路磷酸化水平, 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及缓解软骨细胞凋亡过程从而对骨性关节病起到治疗作用。经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

本研究运用腰康细粒剂口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止痛效果良好, 治疗组近期控制10例, 显效15例, 有效4例, 总有效率达到96.67%;对照组 (腰痛宁胶囊) 中近期控制2例, 显效10例, 有效14例, 总有效率为80.00%。提示治疗组腰康细粒剂在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效果优于对照组腰痛宁胶囊。

中药细粒剂是在散剂和颗粒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 与传统中药汤剂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刘炽宁[8]指出该类剂型具有如下优点:可进行机械性大生产, 统一质量标准, 确保疗效;口服利于吸收;便于携带, 方便保管等。腰康细粒剂不仅具有良好的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清利湿热的作用, 在治疗腰痛、下肢放射痛、局部压痛及改善腰椎活动功能等综合效果方面作用显著。且在治疗过程中,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功能锻炼, 以增加腰背部肌肉力量, 有利于腰椎的稳定, 从根本上防止本病的复发。腰康细粒剂疗效确切, 能显著改善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体征, 疗效较市售常规口服药物明显占有优势, 且临床运用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是该病一种常用且较好的临床用药, 发展前景广阔。

摘要:目的 研究腰康细粒剂制备方法 及其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服用腰康细粒剂, 配合腰椎牵引、手法按摩治疗;对照组内服腰痛宁胶囊, 采取与治疗组相同的物理治疗方法 。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为96.67%, 控显率为83.33%;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为80.00%, 控显率为4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控显率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 腰康细粒剂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

关键词:腰康细粒剂,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2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01.

[3]杨占辉, 孙建华, 丁浩.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J].颈腰痛杂志, 1999, 20 (1) :20.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19-123.

[5]白义仁.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0例[J].现代中医药, 2010, 30 (3) :34-35.

[6]吴前程.独活寄生汤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 2012, 33 (7) :1418-1419.

[7]周江涛, 王庆来, 赵依娜, 等.独活寄生汤及其拆方干预腰椎间盘纤维环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J].福建中医药, 2012, 43 (3) :45-48.

腰椎间盘突出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熟悉腰腿痛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常用的治疗原则。

2、了解腰腿痛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3、了解腰腿痛的治疗方法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

床边案例教学

讲授内容: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一、病因及病理

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主要是髓核脱水,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由于外伤或多次反复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图)。

髓核多从一侧(少数可同时在两侧)的侧后方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神经根受损伤征象;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障碍。如纤维环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损害。由于下腰部负重大,活动多,故突出多发生于腰4-5与腰5-骶1间隙。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放射向大腿前方。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二)脊柱侧弯畸形

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图)。

脊柱侧弯的方向,髓核突出部位与神经根的关系

左: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如向健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右: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前方,脊柱向健侧弯,如向患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三)脊柱活动受限 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四)腰部压痛伴放射痛 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五)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六)神经系统检查

腰3-4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腰4-5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腰5骶1间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

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但一侧较重;应注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

(七)影像检查

需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照左右斜位片。常有脊柱侧弯,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X线征象不能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可借此排除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脊椎滑脱等。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作脊髓碘油造影、CT扫描和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突出部位。上述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并不能完全除外腰椎间盘突出。

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即可作出诊断。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第2、3、4、5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X线片可排除其它骨性病变。

三、鉴别诊断

腰椎后关节紊乱 上下关节突构成腰椎后关节,急性期可因滑膜嵌顿产生疼痛,慢性病例可产生后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腰痛。多发生于棘突旁1.5厘米处,可有放射痛,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但放射痛一般不超过膝关节,且不伴有感觉、肌力减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经根受损之体征。

腰椎管狭窄症 间歇性跛行是最突出的症状,患者自诉步行一段距离后,下肢酸困、麻木、无力,必须蹲下休息后方能继续行走。骑自行车可无症状。患者主诉多而体征少,也是重要特点。严重的中央型狭窄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脊髓碘油造影和CT扫描等特殊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腰椎结核 腰椎结核有结核病的全身反应,腰痛较剧,X线片上可见椎体或椎弓根的破坏。椎体转移瘤 疼痛加剧,夜间加重,可查到原发瘤。X线可见溶骨性破坏。

脊膜瘤及马尾神经瘤 常有大小便失禁。脑脊液蛋白增高,奎氏试验显示梗阻。脊髓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

四、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卧硬板床,理疗和按摩。牵引治疗方法很多。俯卧位牵引按抖复位,是根据中医整复手法归纳整理的一种复位方法,现已研制出自动牵引按抖机,其治疗原理是:牵开椎间隙,在椎间盘突出部位以一定节律按抖,使脱出的髓核还纳。此法适用于无骨性病变、无大小便失禁、无全身疾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前不宜饱食,以免腹胀,治疗后须严格须卧床一周。一次不能解除症状者,休息数日后可再次牵引按抖。本法简便,治愈率高,易为患者接受,为常用的非手术疗法。

(二)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为:①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症状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②神经损伤症状明显、广泛,甚至继续恶化,疑有椎间盘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③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有大小便功能障碍者。④合并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者。

鉴别诊断:

急性腰扭伤

一、病因与病理: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急性腰扭伤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患者有搬抬重物史,有的患者主诉听到清脆的响声。伤后重者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检查时见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三、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压痛点明显者可用1%普鲁卡因(或加入醋酸氢化可的松1毫升)作痛点封闭,并辅以物理治疗。也可局部敷贴活血、散瘀、止痛膏药。症状减轻后,逐渐开始腰背肌锻炼。慢性腰部劳损

一、病因及病理:经常的反复的积累性轻微损伤(劳损),可引起肌肉附着点、骨膜、韧带等组织的充血、水肿、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等病理改变,刺激和压迫神经末梢导致腰痛。为了减少病变部位的活动,一些肌肉常呈痉挛状态,而持续性的腰肌痉挛也可造成软组织的积累性劳损。职业需要固定姿势下工作,也是劳损的重要原因。急性软组织扭伤如未能获得完全恢复,也可能转为慢性劳损。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无明确的急性外伤史;有的患者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外伤史;有的患者姿势不良或曾长期弯腰工作。症状时轻时重,一般休息后好转,劳累后加重,不能久坐久站,须经常变换体位。有些患者在棘间、髂后上棘、骶髂关节或腰骶关节、腰椎二、三横突处有程度不同的压痛,有的患者压痛范围广泛或无固定压痛点。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三、治疗:局部压痛点强的松龙封闭治疗。坚持腰背肌锻炼,增强肌力,稳定脊柱。骶髂劳损

一、病因:①腘绳肌紧张 牵拉坐骨向下向前,而髂骨被旋转向后,易引起骶髂劳损。弯腰拾重物可使腘绳肌紧张,常为发病原因。②先天性异常 如腰椎横突骶化。③妊娠 因黄体素作用使韧带松弛,体重和腰椎前凸增加。

二、诊断:①疼痛 患部疼痛,臀部和股部外侧可有转移痛。常有肌肉痉挛。平卧不适,翻身困难。站立时弯腰疼痛、受限较明显,但坐位弯腰因腘绳肌松弛不甚疼痛。②挤压或分离骶髂关节时,患处疼痛。③“4”字试验及唧筒柄试验阳性。④局部压痛⑤在急性病例,X线片无特殊改变。

三、治疗:①休息,卧硬板床②急性期给予止痛片③局部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④热疗:局部湿热敷、蜡疗和红外线等。

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

提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互动:让学生演示直腿抬高试验。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与处理;

2、课外阅读有关腰腿痛治疗的文献及预习上下肢骨折;

教学中的创新点(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外语运用、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学、介绍学科新进展等方面):

腰椎间盘突出症 篇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副教授、医学博士

医疗专长:擅长危急重症创伤、复杂骨与关节损伤、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治,以及计算机手术导航技术。

专家门诊:周二、周五全天

问:我妈妈在搬重物时,不慎扭了腰,疼痛不已,现在只能躺在床上,是不是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叶哲伟:腰部扭伤俗称“闪腰”,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腰部软组织受损所致。通常,大多数患者在受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呈持续性剧痛,次日因局部出血、肿胀,腰痛变得更为严重。还有些患者可能只是轻微扭了一下腰,当时并无明显疼痛感,但休息后,便感到腰部疼痛。

腰部扭伤并不都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只有负重压力过大,加上椎间盘纤维环的退变己造成局部结构力学缺陷,髓核才有可能冲破纤维环固定而突出,发生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你妈妈应尽早去医院就诊,请专业医生检查,必要时,可做腰椎CT或磁共振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问:我最近因腰痛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听人说,这病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是保守治疗,一种是手术治疗,不知哪种比较好?

叶哲伟:据统计,约8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控制病情。一般地说,病史短、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的患者适合非手术治疗。该疗法的优点是安全、简便、无创;缺点包括效果相对稍差、见效较慢、治疗不彻底等。

腰椎间盘完全突出型、突出破裂型和髓核游离型的患者,经非手术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时,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需要提醒的是,盲目手术和拒绝手术均不可取。不加选择地对腰突症进行手术治疗,不但会增加发生各类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还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反之,如果把手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扩大化,认为手术坚决不能做,同样有害。因为一部分患者必须接受手术治疗,且越早越好,否则会永久丧失神经功能。

问:我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过几次急性发作,每次医生都建议我卧床休息,而且要睡硬板床。我觉得睡硬床很不舒服,不知这么做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什么好处?

叶哲伟:在腰椎间盘突症急性发作的最初几天,患者的自觉症状大多十分严重,必须采取一个既简单又较为有效的措施来缓解症状,即卧床休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发展与负重和体重有一定关系,卧床休息可消除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解除肌肉收缩和腰椎周围韧带的张力对椎间盘造成的挤压,使损伤的椎间盘尽早纤维化,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医生之所以建议你睡硬板床,主要是因为睡过于柔软的床,人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脊柱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会造成腰部肌肉、韧带的紧张及痉挛,加重临床症状。而睡硬板床其可使人体在仰卧位时保持腰椎前凸,侧卧位时保持腰椎不侧弯。

问:我父亲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医生说要做手术。听人说,手术方法很多,到底哪种最好?

叶哲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确实很多,如髓核溶解术、腰椎间盘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可以说,没有最好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只有最适合某一位患者的手术方法。你应认真听取医生的意见,选择一种最适合你父亲的治疗方法。

问:我好几个朋友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起来非常痛苦,不知这病该如何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食疗方法 篇4

2、饮食应以蔬菜水果为主。疏菜放一点盐和油煮熟,吃才喝汤,多喝新鲜的果汁,使肠道内有较多纤维素而保持水分,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因便秘会使症状加重。

3、饮食中注意补充钙、镁、锌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带等,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适省补允动物肝脏,饮食多样化,少喝可乐类饮料。如果食物内含量少,可适当吃些营养补充剂。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草莓、红枣、菜花、白菜、土豆、苦瓜、豆角。食含锌量高的食物,如贝壳类海产品、瘦肉、鸡肉、鸡蛋、小米、小麦、茄子、玉米。

上一篇:成矿浅析下一篇:中小企业风险控制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