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特征与角色

2024-05-11

动画特征与角色(精选四篇)

动画特征与角色 篇1

研制使非计算机动画专家的普通动画师能方便地使用的计算机动画技术是本文的目标之一[1][2]。但是目前的计算机动画技术尚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学习使用计算机动画软件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为此,我们借鉴了CAD领域的特征造型思想,把特征概念引入到三维动画领域。希望动画设计师能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利用一系列含有特定语义的特征,像搭积木一样方便地设计人体、动物等角色动画。

利用运动捕捉数据进行角色动画的创作是应用广泛的方法。其效果逼真且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复杂运动。本文初步描绘了一个动画制作系统,系统基于运动捕捉数据进行运动分解,从而获取运动特征构成角色动画。本文使用独立成分分析(ICA)算法来提取风格鲜明的运动特征。动画师可以方便地使用这些特征,执行各种编辑操作,获取合适自然的效果。

2. 动画制作特征化

动画制作特征化,即是以原始三维人体运动数据为基础,提取其低维特征表示作为动画创作的基石。从本文的研究角度来看,针对三维人体运动数据进行抽象表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数据特征提取上,即采用类似于工业软件AutoCAD中特征造型思想,从原始三维人体运动序列中提取出最能表示运动特征的语义信息 (比如标志姿态等) ,作为对原始运动序列的抽象表示。

2.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数据降维

主成分分析是统计数据分析、特征提取和数据压缩中的经典方法。给出一组多元样本,目的是寻找变量的冗余度更小的一个子集,作为尽可能好的一个表示。在统计学中,主成分分析是一种简化数据集的技术。主成分分析经常用于减少数据集的维数,同时保持数据集最大的特征。这是通过保留低阶主成分,忽略高阶主成分做到的。这样低阶成分往往能够保留住数据的最重要方面。因此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完成数据预处理。

人体运动捕捉数据M,每一帧代表一个n维随机向量,维数n是关节数量决定的。每个观测值即每一帧是n维空间中的一个点,本文希望把这个n维的空间用低维空间表示。

2.2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

近年来随着运动捕获设备被广泛地使用,生成了大量具有真实感的3D人体运动数据,这些数据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游戏、动画生成及医学仿真等多个领域。由于人体运动是以较高的采样频率被捕获,为了便于大量运动捕获数据的压缩存储、检索、浏览及更进一步的重用,对运动捕获数据进行姿势特征提取是非常有用的。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的运动捕获数据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用人体四肢骨骼的夹角作为运动数据表示,然后使用PCA算法对数据进行降维,最后使用ICA算法分解数据,获取特征以求出最终的关键姿势。

在数学上ICA是很直观的。给出n个随机变量x1, …, xn,每个都能表示成隐变量的线性混合u1, ….., un,例如

等式表示了一个产生式模型,描述出原信号U是怎样产生混合信号X的。信号U是独立成分,不可直接观察获得。相关系数A称为混合矩阵也是未知的。假如求解出混合矩阵A,也就求得A的逆矩阵W。我们通过如下等式求解,就得到了独立成分。

为了估计混合矩阵A, ICA充分地利用了源信号(独立成分)统计独立这个假设。估计ICA模型的关键是非高斯性。根据中心极限定律,两个独立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趋向于高斯分布。这样从记录的数据中提取独立变量应该强调其非高斯性的极大化。本文采用了FastICA[3]算法来计算混合矩阵A。

2.4 风格化的运动编辑与合成

在实际的动画创作中,艺术家可能希望将风格迥异的特征安排在同一个角色身上,突出一种夸张的效果。因此上文得到合适的特征风格后,系统将多个特征融合为具有各色风格的协调运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4]。

经过ICA分解获得一系列独立成分,这些成分经过线性组合可以重构出运动序列。通过融合运动特征,动画师可以创造出具有多种特征的运动。通常这样的运动数据更具代表性更易使用。更重要的是对于连接各种运动来说,融合的运动成分作为基更合适。公式如下:

3. 实验及结果分析

输入牛仔与醉汉的运动捕捉数据,算法计算获得7个独立变量。原型系统将各个独立成分输出为完整的动画表演。系统从中挑选具有物理意义的动画,随后运用MotionBuilder软件进行预览,确定风格鲜明的特征动作。选取不同的独立成分,融合出的运动特征是各有特点的,因此尝试不同的组合可以获得有趣的结果。从上文的运行结果中,本文选择融合独立成分1和7,可以获得酒鬼扮牛仔的搞笑风格。

4. 总结

虽然本系统的算法高效,但是通过试验本文也验证出,算法分解出的风格可能模糊不清,违背正常的运动规律或者毫无意义,杂乱无章。系统提取风格失败的比率不低,这也是提供多次分解的原因所在。对于提取失败及动作真实性较低的原因,本文根据多次试验与反复,主要原因有:

第一:运动风格是一种高层的人类感知,本文直接使用一些角度来对其进行量化操作,恐怕是不够的。并且也缺乏各种约束来规范角色,使其符合人类特征。

第二:运动数据本身的类型对算法的敏感度,差异性较大。

摘要:为了将动画师从底层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提高动画创作的生产效率, 计算机动画的研究开始专注于如何管理、重用已有的运动捕获数据, 在此平台上构建高层控制, 开发智能化的三维角色动画。本文的工作就是探索运动捕获数据自动处理与重用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层的特征技术, 实现智能化方便动画师创作, 以提高动画创作的生产率。本文提出了运动数据特征化、风格化运动编辑与合成等技术, 描绘了一个基于特征的三维动画制作流程。

关键词:三维角色动画,特征,运动风格,主成分分析,独立成分分析,运动编辑

参考文献

[1]Charles Rose, Michael F.Cohen, Bobby Bodenheimer.Verbs and Ad-verbs:Multidimensional Motion Interpolation.IEEE Computer Graphicsand Applications.

[2]Matthew Brand, Aaron Hertzmann.Style machines.SIGGRAPH 2000, July 23-28, 2000.New Orleans, Louisiana, USA

[3]http://www.cis.hut.fi/projects/ica/fastica/

[4]Ari Shapiro, Petros Faloutsos.Style Component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les

动画特征与角色 篇2

:让学生了解动画片角色造型设计的相关因素,通过对影片《美女与野兽》的赏析使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分析角色造型。

:让学生了解动画片角色造型设计的相关因素。

:使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分析角色造型。

:2课时

: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实践法、启发法

和实拍故事片一样,动画片中的角色就是实拍故事片中的演员,演员的形象如何?好不好看?生不生动?都直接影响观众对这部动画片的喜好程度。因此,塑造一个生动的、有趣味的角色造型非常重要。

角色造型设计的相关因素 1.动画片的艺术表现风格

2.具体角色所处的时代、地域、民族特征 3.具体角色的年龄、性格、职业、社会阶层等

例片《美女与野兽》

出产国:美国 出品公司:迪斯尼 上映时间:1991年 角色造型风格:卡通风格

一、角色造型风格 卡通风格

二、具体角色分析 1.贝儿 小镇少女

美丽、朴实、善良、独立、开朗、勇敢、充满幻想

1)与本片的艺术风格保持一致

2)服装样式抓住了角色所处的时代和地域的特点 3)服装发型充分烤炉了觉得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

入城堡后的变化

小镇姑娘逐渐变成了公主

由于爱情到来而产生的发型上的3个不同阶段的变化 1——朴实、随意

2——整齐、美观

3——优雅、精致 2.野兽

有野兽的獠牙、长角、毛发和强健的体魄 不同时期的角色造型:

1)野性十足期 2)逐渐感化期

3)为爱装扮期

4)精心修饰期

3.众仆人

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概念艺术特征 篇3

一、宏观与微观

动漫角色通常来自虚拟的故事或传说,即便是表现现代生活的故事,在动画片里也总呈现出其概括提炼后的特定模样,而非现实世界本身。因此,当我们创作一个角色时首先就应该先从对这个动画世界的创造开始,从宏观的角度先设计出允许这个角色存在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物质的组织构成、角色的生存原理和系统、社会发展历程、宗教信仰、文化传播、种族分类等等可能构成一个世界所需要的各种因素。这就等同于我们又重新创造了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的宏观特点,却决定了角色的形象、样貌、衣着、社会关系甚至佩戴怎样的装饰物品。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创作理念,就是概念艺术的一种思考方式,创作本来没有的,全新的观念和表现用以说明创作者的种种意图。而这种方式,也使得角色的设计变得有了根本,这种思维习惯的养成可以帮助学生在设计角色时,总能先为这个角色找到其诞生之后能够存在下去的世界,也让这个角色能够符合自己对故事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游戏设计中这种设计是十分具体的,被称之为“游戏世界观”设计。虽然这种叫法可能不那么准确,但却说明了其重要性。动画角色设计中对故事世界的这种定义,不见得那么具体,但却一定要有一个宏观上的总体把握,这也是设计好一个动画角色,并让这个角色一直保持生命力的最根本保证。

二、陌生感与认同感

动画存在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动画能表现真实世界所没有或真实世界的演员所不能完成的某种展示。试想如果只是为了视觉风格的需要,那么现在的高科技完全可以将真人表演的影片以动画片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来。也曾经有影人做过类似的尝试,但票房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如果真人可以替代动画角色存在,只需要转换风格效果,那么动画片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动画片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创新,在想象力的驱动下,完成更多更新鲜有趣的可能。因此,在各种不同的动画片之间我们总能看到角色的造型、世界的模样往往会有颠覆性的区别。每次的角色创作都要给人带来一种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会让角色变得新鲜,对观众的吸引力也会更大。这正是概念艺术特质在角色设计中的重要体现,每一个影片中的角色都各不相同,角色创作要把“创新”和“陌生感”当成成功角色实现的充要条件来看待。

另一方面,我们在看动画片时总是不时会有这样的感觉,一个怪兽角色出现在画面中,不用过多观察第一时间我们就会觉得这个怪兽“不像”怪兽,而这种感受往往普遍存在。怪兽是现实世界中没有的东西,至少动画片里所描述的各种怪兽本来就是虚拟的视像,既然是并不存在的东西,却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有“像”与“不像”的区别呢,这种区别又来自于什么原因呢,而所有这些疑问其实都是由于观众对所看到的角色的不认同带来的。怪兽相对于观众来说都是全新的,因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具体的参照物可提提供,但我们却看过许多成功经典的怪兽形象,因此对怪兽角色的样貌有一定的固有认识,这就决定了某些符合认知特点的形象会被我们所认同,会更容易获得成功。这种认同感还来自于另一个方面,我们在观察以往那些成功的怪兽角色时,会发现那些怪兽其实是由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元素构成的。最常见的就是由一个动物进行变形改造;多个动物器官的组合重建;生物材质与非生物材质的组合;金木水火土等自然元素的拟人化呈现等方式进行创作的形象。虽然最后完成的形象是全新的、陌生的,但这这些构成要素却在我们日常生活里真正存在,每一种元素都会马上给我们带来与之向对应的最直接的感官反映。看到蛇、章鱼、鲨鱼、犀牛、伤口、粘液、风、沙子等所有我们熟悉的元素,都会有十分具体的感觉反馈回来,说服我们这是真的,起码这种感觉都是真是存在的,这就大大地提高观众对怪兽角色的认同感。人物角色也是一样,人们熟悉的感情和性格表现、对美和丑的基本认识,都深深地影响观众对于这角色的认同感。

因此我们说角色的设计需要有陌生感,这种陌生感就是概念艺术所强调的对艺术创作全新的定义和再现。而这种陌生感又要与认同感结合在一起,才能让一个角色既有新鲜感、创造性,又能易于观众接受和喜爱。

三、有限与无限

概念艺术总要求艺术家具有前卫的精神,而角色设计中的概念艺术特性也同样要求创作者具备这种前卫精神,努力引领新形式和新潮流的诞生,促成新的视觉热点。从这一点来说,角色设计和概念艺术一样鼓励作者发挥无限的想象力,用全新的思维和观念创作出不同于其他的结果来,这也是概念艺术特性的最核心要求。但相对于概念艺术创作,角色设计作为主题性很强的设计工作,有着许多具体的限制。角色设计总是先有预设的故事内容、时空背景、性格特征甚至是某些指定的体貌特征。因此,角色设计在某些方面来说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再创作的过程。

角色设计的这种有限制的特点,一方面对创作者来说是一种想象力的约束,因为一些指定内容为角色划定了具体的范围,让角色的创作不能超越这个范围,才能使获得的结果顺利的融入整个故事的环境之中,而不至影响叙述。而另一方面,这种有限是单维的,它只指出了方向却没有约束其纵深的变化,这种有限往往能够帮助创作者很快地找到重点,突出创作的目的与主题。这种主题性的约束并非设计或者角色设计才有,主题其实是概念艺术率先提出的原创点。因为概念艺术的创新往往首先来自于一种艺术家的观念和看法,这种观念和看法其实就是主题,围绕这一概念设计主题,突出主题的内涵,表现主题的形态。角色设计的主题观念可能与概念艺术的主题观念略有不同,因为角色的内容主题也许并不那么新颖,我们应该在这个主题允许的范围之内再提出一个主观的创新性主题,两个主题相加其实就是“有限”与“无限”的有机结合。角色的内容或背景要求约束了角色设计的范围,而主观的创新主题则要突破以往的设计观念,提出新的设计思路,做出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设计方案。概念的提出将主导着角色设计的发展方向,这是概念艺术特性的核心所在,概念主题的选择经过调查分析、确定最终方案。角色设计的主题约束可以为角色设计创作提示创新的可能,时空概念、能力概念、形态概念、世界观概念、生态概念等许多环节都可以引发创造性的思维。所以说,如何合理利用角色设计的这种“有限”与“无限”的特点,是进行角色创作的重要工作。

[1]孙帆.浅谈概念艺术[J].美术大观,2009

动画特征与角色 篇4

一、动营造型的多元化特征

动画造型的表现形式是多元化的, 如借鉴中国传统年画和古代寺观壁画的传统手绘动画片。具有代表性的有《骄傲的将军》、《小鲤鱼跳龙门》、《人参娃娃》等:借鉴民间玩偶的泥、木、竹、等材料和形式的木偶动画, 国内拍摄了《雕龙记》、《孔雀公主》吸取中国皮影和民间剪纸的外观形式以及传统戏曲服饰特点的剪纸动画, 国内制作的有《渔童》、《金色的海螺》等:脱胎于中国画中的写意花鸟和写意山水。把中国水墨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带入动画片, 这就是水墨动画, 代表作有《小蝌蚪找妈妈》、《雁阵》、《牧笛》和《山水情》等水墨动画片, 堪称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不同的动画风格l使其的造型语言会有很大差异。但在造型艺术中少则多的原则是非常适于动画造型的基本规律。少则多是指造型语言简洁而丰富, 即以最小的造型元素表现出对象的形态、结构、情感、动态等重要的特征, 这是动画造型的基本功。造型艺术中所有形式与手段都可以在动画中运用, 只是加工时其简繁程度不一而已。同一形象可以尝试用各种形式进行造型练习, 这对造型语言的丰富十分有效。

二、符号化造型语言在动画创作中的表述

在动画中符号化造型设计风格主要可以表现在具象和抽象两方面, 具象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 是对现实对象的浓缩与精炼、概括与简化、突出与夸张其本质因素的一种表现形式:抽象是以图形符号或几何图形的组合来表达某种含义, 造型简洁, 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 给观者以良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而符号化造型设计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往往通过视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联想来传达其形态包含的内容。

目前符号可以区分出以下三种不同的类型:指示符号、象征符号和图像符号:其中指示符号, 如路标就是道路的指示符号, 而门则是建筑物出口的指示符号:象征符号比如红色代表着革命, 桃子在中国人的眼中是长寿的象征:图像符号中比如肖像, 就是某人的图像符号。人们通过形象的相似就可以辨认出来。图形符号还是人们最初记录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图形符号仍有语言文字无法取代的独立意义, 所以在动画创作中, 符号与动画角色造型更是会有着必然的联系。符号化的造型语言在动画创作中是完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

三、符号化造型在动画创作中的特征

角色造型是将动画的造型设计为可视的形象:因此, 动画中的角色造型从现实到非现实会有巨大的跨度与多样的变化。但是。无论是取决于自然界的形象或是匪夷所思的幻想形象, 都离不开它们作为表达人类精神和情感的载体这一特征:而符号化造型在动画创作中如何塑造一个更为丰富的动画形象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符号化造型在动画创作中的隐喻性

动画创作中角色类型的选择十分重要。动画角色的类型很多, 但是一部成功的动画中一定要由一个可以抓住观众视线的角色类型。比如反派角色、英雄角色、可爱角色等角色类型。无论动画片中角色有多少。都要有一个角色是代表整个动画灵魂的。而这个角色的选择就是最重要的。其主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宫崎峻动画中的人物与事件设置一直以具体生动的形象为目标。因而观众都能从他的作品中看见一个个丰富的动画人物, 在《千与千寻》中宫崎峻却在神仙澡堂中添加了一个符号性的人物——无面人, 他只有一张悲哀的面具, 丧失声音, 只靠吞吃别人来发声。这个角色在表面上看是平板无性格无感情的, 但是在它身上却负载了导演四年来对人类现实的更深的思考, 现代人广泛利用手机和网络等通讯设施, 企图让彼此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迅捷,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们把自身都隐匿在这些工具之后, 说着程式化的话语, 一味地求索, 脾气极端暴躁粗野, 最终丧失了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这便是我们人类社会中无数人的缩影, 在每个人心中都孕育着“无面人”, 那是正失去交流和沟通, 生活在自我封闭中的一张张得不到关心的失去表情的悲哀的面孔。这样一个符号化的寓意式设置。反照出现今社会的众生之态。但是宫崎峻也并未就此让大众在形态揭示后感到苦痛的悲叹, 千寻面对无面人的友善相处, 甚至最终感化了它:无面人被感动的结果也向人们证明只要大家都彼此真心地面对面地交流。热情是能把悲哀的面具熔化的。

2、符号化造型在动画创作中的特殊性

在动画中动作设计的首要目的就是使大多数观者能够心领神会, 使其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特征。同时, 还必须从中寻找个性化的特殊动作符号。这种在共性中显出个性的动作设计是动作语言符号化表现的难点。也是关键点。需要设计者用心观察、揣摩、大胆取舍。才能将生活中常态动作提炼并创造出既能准确达意, 又令人耳目一新的动作符号。现在有很多动画制作者在写实风格的动画片中别出心裁地使用“Q版”形象与动作来表现角色的心理状态, 可以说是动作语言符号化的一个创新。它非常巧妙地解决了角色心理暗示具象化处理的难题, 观者又十分容易解读。“Q版”的形象是角色本身的变体符号, 其造型、动作更加夸张, 一方面是其与角色本身拉开距离, 另一方面是因这种强化了的符号更贴切地反映出角色的心理活动。这种表现方式拓宽了动画动作语言的表现途径。动作的符号化并非模式化, 每一部成功而有特色的动画片都在创造一种独特的动作语言符号, 而观者对一个动画形象的价值判断并不单纯在造型的审美方面, 还包容了故事所赋予角色的“心”。同时也包括动作设计在内的多种构成要素来综合体现角色的性格魅力。■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摘要:动画片已经是大家熟知的影片形式, 一部动画片运动的灵魂主人就是演员。动画诞生至今有百年的历史了。在这百年的积淀中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动画明星。本文从动画造型设计的多元化特征入手, 分析了符号化造型语言在动画创作中的表达, 同时在符号化角色造型方面以国内外成功的动画片为案例探讨了符号化的角色造型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 从而证实了符号化的角色造型是现代动画造型语言中的一种重要分支。

上一篇:城中村改造专家谈下一篇:工程财务管理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