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同步化疗

2024-05-14

奥沙利铂同步化疗(精选八篇)

奥沙利铂同步化疗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患者年龄为32~67(49.53±1.24)岁;60例为鳞癌,5例为腺癌,1例为腺鳞癌;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33例,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前放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术前放疗和奥沙利铂同步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2.1医护人员选取SIEMENS公司生产的直线加速器,采用腔内照射和全身照射相结合的方法为患者进行放疗治疗。其中,腔内照射采用192铱照射,1次/w,总剂量≤25Gy;全身照射采用15MV强的X线照射,5次/w,每次约为2.0Gy,总剂量≤50Gy。

1.2.2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以奥沙利铂同步化疗措施进行治疗,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每3w为患者注射1次由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H20093811的130mg/m2奥沙利铂加250~500ml 5%的葡萄糖溶液,在2~6h内注射完毕。

1.3 疗效判定

完全缓解:患者实施治疗后,肿瘤完全消退;部分缓解:患者实施治疗后,肿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超过50%;稳定:患者实施治疗后,肿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低于50%;进展:患者实施治疗后,肿瘤体积出现增大现象,甚至出现新病灶[2]。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患者例数+部分缓解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30/33),其中,22例为完全缓解,占66.67%,8例为部分缓解,占24.24%,2例为稳定,占6.06%,1例为进展,占3.0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22/33),其中,12例为完全缓解,占36.37%,10例为部分缓解,占30.30%,7例为稳定,占21.21%,4例为进展,占12.1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妇科,宫颈癌疾病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出现在30~55岁的女性群体中,且近年来,该疾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尿急、尿频、下肢肿痛、便秘、肾盂积水、输尿管梗阻、尿毒症、贫血及恶病质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基于该疾病病理特点,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实施及时、科学的治疗方法,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患者有效生命周期。单纯的术前放疗方法,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疾病具有一定疗效,但其很难彻底消除潜在的转移病症,如本次研究中,单纯采用放疗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术前放疗与化疗联合使用可协同抑癌,其主要是通过有对放疗中产生的损伤细胞修复的抑制,并让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肿瘤细胞进行同步化疗,有效降低转移率,进而显著杀死转移的病灶及肿瘤细胞。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缩小肿瘤病灶、控制亚临床转移现象,降低患者出现死亡现象发生率[3]。综上所述,术前放疗与奥沙利铂同步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如本次研究中,采用术前放疗与奥沙利铂同步化疗方法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采用术前放疗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P<0.05)。因此,术前放疗与奥沙利铂同步化疗治疗方法值得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华诏召,刘燕,熊员焕.奥沙利铂、顺铂分别联合多西他赛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根治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11(12):520-521.

[2]曹燕鸣,唐又群.术前放疗与顺铂同步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6(2):147-148.

奥沙利铂同步化疗 篇2

关键词 奥沙利铂 胃肿瘤 化学治疗

资料与方法

60例患者均为2006年1月~2007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晚期胃癌患者,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31~75岁,所有病例均经胃镜取材活检或术后病理诊断证实。其中高分化腺癌17例,中分化腺癌28例,低分化腺癌12例,未分化癌3例。

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均正常,无化疗禁忌症,既往未用过其他化疗药物。

所有病例在化疗前均已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治疗方法:①治疗组:国产L-OHP,130mg/m2,d1;CF 200mg/m2,d1~5;5-FU 500mg/m2,d1~5。②对照组:DDP 30mg/m2,d1~3;CF 200mg/m2,d1~5;5-FU 500mg/m2,d1~5。两组均每21天重复1疗程,共化疗4~6个疗程。化疗期间常规使用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行止吐及补液支持,对照组常规充分水化。完成2个以上疗程者给予复查胸部、腹盆腔CT等影像学检查,并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及进展(PD)。

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在SPSS11.0统计软件上进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疗效观察:全组60例病人均可评价。治疗组CR 2例,PR 10例,NC 16例, PD 4例,总有效率(CR+PR)为37.5%;对照组CR 1例,PR 7例,NC 14例,PD 6例,总有效率(CR+PR)为28.6%。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不良反应:治疗组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为50.0%;其次是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43.8%,表现为恶心呕吐,经适当对症处理, 均能继续坚持化疗至疗程结束;再次为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1.3%,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给予升白细胞治疗后可恢复。以上均为Ⅰ/Ⅱ度。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胃肠道反应、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下降(P<0.05);其突出的不良反应为外周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肢端麻木、蚁走感等感觉异常,部分患者表现为唇周麻痹感,大剂量维生素B6、化疗前注意手足保暖等可减轻症状。

讨论

目前对晚期和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化学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1]。胃癌是对化疗相对敏感的肿瘤,对晚期或术后转移性胃癌,化疗能够控制原发肿瘤的进展和转移,延长患者的生存期。L-OHP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显示出与顺铂不同的抗癌活性,疗效优于顺铂,并且与5-氟脲嘧啶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另外,L-OHP与DDP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也有明显差别,因而两者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有所不同,一般不引起贫血,对肾脏的毒性很少[2]。应用L-OH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其疗效较DDP联合化疗方案好,胃肠道反应较轻,病人易于接受,肾毒性小,常规剂量不需水化,这是L-OHP联合方案的优越之处。L-OHP突出的不良反应为外周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肢端麻木、蚁走感等感觉异常,经对症处理后均能较快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相比,国产L-OHP联合CF及5-Fu的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尤其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肾毒性明显降低,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際昌.实用肿瘤内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89-600.

奥沙利铂化疗渗漏的临床护理与体会 篇3

参考文献

[1]宋澄清, 石焕阶, 徐文祥, 等.临床使用用药指南[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643-644.

[2]何玉梅.护理流程图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实用杂志, 2008, 24 (2A) :48-49.

奥沙利铂同步化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120例, 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均符合胃癌的诊断标准, 同时均给予手术治疗,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患者60例, 其中男性患者32例, 女性患者28例, 年龄38~75岁, 平均年龄 (59.50±3.50) 岁;观察组患者60例, 其中男性患者31例, 女性患者29例, 年龄39~74岁, 平均年龄 (59.00±3.00) 岁, 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等无显著性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均排除重症脑出血、脑梗死、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和化疗用药禁忌证等。

1.2 化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60例, 给予奥沙利铂 (L-OHP) :135 mg/m2, ivd, d1+氟尿嘧啶 (FU) :500 mg/m2, ivd, d1+甲酞四氢叶酸 (LV) :500 mg/m2, ivd, d1~5化疗治疗, 治疗28 d为1个周期[2]。观察组患者60例, 给予多西他赛 (DTX) :75 mg/m2, ivd, d1+顺铂 (DDP) :75 mg/m2, ivd, d1+氟尿嘧啶 (FU) 750 mg/ (m2·d) 化疗治疗, 1个治疗周期为28 d。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 发生异常及时进行针对治疗和处理。如发生不能耐受及时进行调整[3]。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1.0软件, 采用t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3年生存率、外周神经毒性、临床不良反应均明显优越于观察组患者, 差异性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无重症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胃癌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有效的手术治疗和化疗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术后辅助化疗的目的在于消除手术中的肿瘤残余和手术后的肿瘤播散, 防止术后复发或转移[4]。近些年来化疗用药较多, 同时联合用药化疗方法较多。氟尿嘧啶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可单独应用化疗, 也可联合其他化疗药物进行治疗, 单独应用的临床有效率可达到20%[5]。奥沙利铂 (L-OHP) 为新型3代化疗用药, 相关报道显示同DNA的结合比例更高更快, 它通过与DNA形成交联达到阻断DNA的复制和转录, 相关文献和实践结果显示, 奥沙利铂 (L-OHP) 对多种良、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 同时临床用药过程中肾脏毒性较小、消化道的不良反应较小, 外周神经毒性发生比例较低[6,7]。在化疗中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可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和复发的同时, 还可明显提高氟尿嘧啶生物活性, 明显增加患者的远期生存率[8]。

DDP作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可改善肿瘤细胞的通透性, 使细胞内蛋氨酸的含量下降。细胞内高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过程亢进, 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 阻止肿瘤细胞DNA的合成, 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时可预防产生交叉耐药性[9]。

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120例, 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化疗治疗, 结果显示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甲酞四氢叶酸辅助化疗患者3年生存率、外周神经毒性、临床不良反应均明显优越于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化疗患者, 差异性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无重症不良反应发生, 不良反应均为轻度的消化系统反应和神经系统症状。

综上所述, 奥沙利铂方案辅助化疗对胃癌患者化疗治疗效果较好, 可有效提高预后3年生存率, 降低外周神经毒性和临床不良反应, 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胃癌术后理想的化疗用药。

摘要:目的 对奥沙利铂方案辅助化疗对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12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患者60例, 给予奥沙利铂 (L-OHP) +氟尿嘧啶 (FU) +甲酞四氢叶酸 (LV) 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60例, 给予多西他赛 (DTX) +顺铂 (DDP) +氟尿嘧啶 (FU) 化疗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三年生存率、外周神经毒性、临床不良反应均明显优越于观察组患者, 差异性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奥沙利铂方案辅助化疗对胃癌患者化疗治疗效果较好, 可有效提高预后3年生存率, 降低外周神经毒性和临床不良反应, 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胃癌术后理想的化疗用药。

关键词:奥沙利铂,辅助化疗,氟尿嘧啶,胃癌,预后

参考文献

[1]Liang J, Jiang T, Yao RY.The combination of ERCC1 and XRCC1gene polymorphisms better predicts clinical outcome to oxaliplatin-basedchemotherapy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10, 66 (3) :493-500.

[2]庞丹梅, 邓燕明, 林耀东, 等.m FOLFOX 6方案用于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 2007, 22 (3) :270-273.

[3]Zhang XL, Shi HJ, Cui SZ, et al.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5-FU/LV with or without oxaliplatin as adjuvant treatment following curative resection of gastric adenocarcinoma[J].Eur J Surg Oncol, 2011, 37 (6) :466-472.

[4]宗亮, 赵伟, 陈平, 等.胃癌的综合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0, 13 (5) :384-387.

[5]王培红, 曹永宽, 张国虎, 等.胃癌患者术中应用氟尿嘧啶缓释剂的安全性探讨[J].山东医药, 2012, 52 (39) :77-78.

[6]张彤, 任国平, 张蕊, 等.紫杉醇、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方案联合自体CIK细胞输注治疗Ⅳ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21) :2418-2420.

[7]Yamada Y, Higuchi K, Nishikawa K, et al.Phase III study comparing oxaliplatin plus S-1 with cisplatin plus S-1 in chemotherapy-na?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Ann Oncol, 2014.[Epub ahead of print].

[8]赵群, 李勇, 檀碧波, 等.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率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肿瘤杂志, 2013, 35 (10) :775-777.

奥沙利铂同步化疗 篇5

进展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低, 主要原因是胃癌术后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和残存微小病灶形成腹腔种植而复发, 或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经门静脉系统导致肝转移[1]。腹腔热灌注化疗利用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更不耐热以及腹腔内直接给药比静脉给药药物浓度高出数倍的原理, 对控制胃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2]。国内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而提高生存率, 得到了肯定的效果[3]。本研究应用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疗效满意, 现将护理内容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可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71例, 女16例;年龄39~66岁, 平均年龄 (47±4.2) 岁。入选标准: (1) 术后病理证实为胃腺癌; (2) 年龄<70岁; (3) KPS评分≥60分; (4) 术前均行腹部CT检查, 排除已有远处转移或无法切除患者; (5) 无放疗、化疗史; (6) 肝肾功能、骨髓功能正常, 无化疗禁忌证。排除标准: (1) 合并糖尿病患者; (2) 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 (3) 术中吻合不满意者。入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治疗方法

1.2.1腹腔热灌注化疗胃癌术中分别于左右上腹腔、左右盆腔处留置腹腔热灌注专用硅胶导管并固定, 分别从腹壁戳口引出。根据患者术后恢复状态, 本组病例于术后第1~2天开始行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启动灌注机循环泵及加热系统, 待温度达45℃时, 将循环管路输入端与盆腔导管相连, 输出端与上腹腔导管相连。打开输入端钳夹, 将热灌注液 (生理盐水2 500~5 000 m L+奥沙利铂100 mg/m2) 由盆腔导管灌入, 灌注速度为400~500 m L/min, 待化疗药液全部灌入, 打开输出端钳夹, 使循环管路与腹腔之间形成密闭式循环并维持动态平衡, 灌注过程中通过温控系统使输入端与输出端温度在42℃~43℃, 灌注60分钟后腹腔内保留约1 000 m L的化疗药液, 其余排出体外。每日1次, 连续4次为一个疗程。术后第5天根据腹腔引流情况拔除引流管。

1.2.2静脉化疗术后1个月静脉化疗。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 第1天;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 第1~5天;替加氟0.8~1.0 g静脉滴注, 第1~5天。每4周重复一次, 共6个周期。

1.3治疗效果

8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后化疗。随诊复查胃镜、腹部CT、肿瘤标志物等, 根据随访患者术后2年内腹腔内复发情况和术后1年、3年生存率评价治疗效果。本组患者2年内复发率7.0%, 术后1年生存率85.5%, 3年生存率73.6%。

2护理内容

2.1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腹腔灌注化疗是将化疗药物稀释后直接灌注于患者腹腔中, 腹腔内化疗药物浓度高, 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或残存微小病灶。热作用可以增加肿瘤细胞对铂类化疗药物的转运及摄取, 提高化疗敏感度;热疗可使癌细胞表面蛋白变性,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使药物易于进入细胞内, 充分发挥抗癌作用。化疗药物经腹膜吸收后通过门静脉入肝, 可清除门静脉内的癌细胞, 防止肝转移。化疗药物在肝内代谢后再进入体循环, 可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2.2认知腹腔热灌注化疗

责任护士以图片、病例录像资料或实地模拟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腹腔热灌注化疗的过程、安全性能及温热化疗效应, 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处理措施, 解答患者疑虑, 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增加患者的感性认知, 使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接受治疗。

2.3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

2.3.1灌注前护理本组病例是在术后1~2天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灌注前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腹部手术切口疼痛程度、有无腹胀, 建立静脉通路, 进行心电监护, 给予吸氧, 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2.3.2灌注中护理根据医嘱, 严格无菌操作下配制腹腔灌注液, 启动灌注机循环泵及加热系统, 待温度达45℃时, 将灌注液灌入腹腔, 灌注过程中维持输入端与输出端温度在42℃~43℃, 灌注速度为400~500 m L/min。灌注过程中监测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 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突然出现腹痛、胸闷等不适应立即停止灌注, 并给予吸氧。灌注过程中患者体温会升高, 一般在灌注后3小时内恢复正常, 出汗较多者给予液体补充。

2.3.3灌注后护理腹腔灌注后指导患者每15分钟更换体位一次, 依次为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和半卧位, 使灌注药液在腹腔内均匀分布, 与腹腔内脏器及腹膜充分接触, 以提高疗效。更换体位时,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当患者不能耐受时, 可适当缩短每种体位的持续时间。

2.4患者舒适性护理

灌注前30分钟常规肌注杜冷丁50 mg、安定针10 mg、胃复安针20 mg, 以提高患者对温热、化学刺激的耐受性, 保证灌注顺利进行。本组病例中有6例患者在灌注过程中出现腹痛, 减慢灌注速度后, 腹痛缓解。2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2.5引流管护理

术后腹腔留置4条导管, 其是行腹腔灌注化疗的关键管道, 妥善固定和保持有效引流是护理的重点。在距离引流管口5~8 cm处贴上胶布, 使用高举平台法固定管道, 用别针将引流管固定于床沿, 保持靠近患者端的引流管呈S型, 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 并保证患者翻身活动时引流管有足够的长度[4]。

2.6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护理

观察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当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 血小板计数降至100×109/L时, 除停止化疗外, 还要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措施, 病房空气、地面每日消毒, 减少探视。遵医嘱常规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一般于5~7天内恢复。化疗期间嘱患者多饮水, 以减轻药物对黏膜的毒性刺激, 保持口腔清洁, 用1%雷夫诺尔或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每日4次, 嘱患者用棉签蘸温水擦洗牙齿;口腔溃疡者涂药前先轻轻除去坏死组织, 反复冲洗溃疡面, 用甲紫涂抹患处。食用清淡、易咀嚼、无刺激性软食。腹泻者便后用温水清洗, 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指导患者应用养血、补气、滋补肝肾的食物或药物, 以减少脱发, 并告诉患者化疗停止后, 新发会再生。

3讨论

腹腔热灌注化疗局部药物浓度高、效应强、全身毒副作用轻, 是胃癌术后患者可以尽早接受的化疗措施, 对控制局部复发和转移有着明显的临床优势。胃癌术后1~2天行腹腔热灌注化疗, 患者手术伤口还未愈合, 接受腹腔大容量循环灌注对患者身心都是一个应激因素。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技术的基础上, 能够和患者做好有效的沟通, 讲解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度和对治疗的依从性, 做到有效配合, 这是患者术后化疗的保证。做好患者出院后的饮食、服药、活动、休息、定期复诊等指导, 使护理逐步走向社区和家庭, 并对出院患者建立随访档案, 为护理研究收集资料。

参考文献

[1]Nakagawa S, Nashimoto A, Yabusaki H.Role of staging laparoscopy with peritoneal lavage cyt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Gastric Cancer, 2007, 10 (1) :29-34.

[2]Ba M C, Cui S Z, Lin S Q, et al.Chemotherapy with laparoscope-assisted continuous circulatory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for malignant ascites[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0, 16 (15) :1901-1907.

[3]郭继红, 闫志峰, 张祖平.进展期胃癌患者67例术后腹腔持续温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 2012, 39 (12) :72-74.

奥沙利铂同步化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60例,均符合晚期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8.0±5.7)岁;研究组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6.0±7.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奥沙顺铂治疗,第1、8天使用60 mg/m2紫杉醇,第1~3天使用20 mg/m2顺铂。研究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第1、8天使用60 mg/m2紫杉醇,第2、9天使用65 mg/m2的奥沙利铂[2]。在使用紫杉醇前需要通过苯海拉明、西米替丁以及地塞米松进行常规预处理,在对患者进行化疗时,为止吐可以使用恩丹西酮。1个周期为3~4周,2个周期以上就可以对疗效进行评价[3]。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分为进展(PD)、稳定(NC)、部分缓解(PR)、完全缓解(CR),有效率=CR率+PR率,临床受益率=CR率+PR率+NC率。按照WHO抗癌药物毒性反映可以将毒副反应分为0~Ⅳ度,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参照组CR 0例、PR 12例、NC13例、PD 5例,临床受益率为83.3%,有效率为40.0%;研究组CR 0例、PR 11例、NC 12例、PD 7例,临床受益率为76.7%,有效率为36.7%。两组临床受益率和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研究组发生肾功能受损1例、呕吐、恶心2例、外周神经肌肉毒性6例、白细胞下降1例,参照组分别为6、8、1、7例。研究组外周神经肌肉毒性显著高于参照组,呕吐、恶心、肾功能受损和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

3 讨论

随着肺癌发病率和人口老龄化的上升,晚期肺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一直处于上升状态,50%以上的患者确诊肺癌的年龄为65岁以上[4]。由于患者偏老龄化,因此需要对其治疗方案多加注意,考虑到其排泄能力、化疗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肝肾功能减退,防止在用药过程中使得患者药物毒性增加。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紫杉醇联合用药的效果也明显优于单用。紫杉醇的应用,能够对细胞中微观聚合起到促进作用,从而达到稳定的效果,对微管网的重组进行抑制,使得细胞周期的G2期和M期受到阻断,细胞的有丝分裂受到阻断,从而对肿瘤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5]。奥沙顺铂与利珀具有相似的机制,其在体内结合DNA的速度更加牢固快速,对细胞毒具有更强的作用。对于晚期肺癌,奥沙利铂具有较轻的化疗副作用,对于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来说最为合适,没有严重的肾脏、胃肠道和血液学毒性反应。

本研究中,参照组临床受益率为83.3%,有效率为40.0%,研究组临床受益率为76.7%,有效率为3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周神经毒性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具有较快的恢复速度,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通过减少冷刺激、保暖肢体的方式使得外周神经毒性减轻或减少。参照组存在白细胞下降加重,呕吐、恶心发生率增高等情况。使用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使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效果相似,但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具有较轻的不良反应,能够促进患者耐受性和生存质量提升,更适宜用来治疗晚期肺癌,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肺癌患者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6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参照组临床受益率为83.3%,有效率为40.0%,研究组临床受益率为76.7%,有效率为3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肾功能受损1例、呕吐、恶心2例、外周神经肌肉毒性6例、白细胞下降1例,参照组分别为6、8、1、7例。研究组外周神经肌肉毒性显著高于参照组,呕吐、恶心、肾功能受损和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晚期肺癌患者使用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较好耐受性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紫杉醇,奥沙利铂,晚期肺癌,化疗

参考文献

[1]曾晓梅,李之曦,侯梅.紫杉醇脂质体单药与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国肺癌杂志,2012,15(2):84-89.

[2]彭宇,李峥,熊艳丽,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含铂两药方案一线化疗预后因素的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16):1703-1708.

[3]刘莹,王静,张筠,等.吉西他滨、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9):900-902.

[4]邓颖,胡洪林,潘海霞,等.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科技创新导报,2010(36):243-244.

奥沙利铂同步化疗 篇7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奥沙利铂,希罗达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外科手术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 我国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属进展期, 手术切除率低, 治疗效果不满意, 局部复发率高达50%以上, 5年生存期仅为30%左右[1]。目前, 胃癌的治疗模式从单一的手术进入以围手术期治疗加规范化手术的新的治疗模式。近年来, 在临床开展的术前辅助化疗, 即新辅助化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治疗效果较满意。启东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Ⅲ期进展期胃癌, 以评估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 (UICC) 胃癌分期标准[2]选择启东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Ⅲ期进展期胃癌患者28例, 其中所有人选患者均符合下列标准: (1) 术前均经病理学证实为胃癌患者; (2) 按临床分期, 术前胃镜、B超、CT均证实为Ⅲ期进展期胃癌 (以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邻近脏器侵犯情况为准) , 无肝脏、肺脏、脑、骨等器官远处转移者; (3) 未经抗肿瘤治疗的初治者; (4) 术前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 (5) 新辅助化疗的目的、方案及不良反应均告知患者家属。男18例, 女10例, 年龄38~68岁, 中位年龄52岁。

1.2 研究方法

口服希罗达1000mg/m2、第1~14天, 静滴奥沙利铂135mg/m2、第1天, 21d为1个周期, 完成2个周期, 化疗后2周手术。化疗后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疗效评价按照WHO推荐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3]判定:完全缓解 (CR) 为可见肿瘤完全消失, 部分缓解 (PR) 为病灶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缩小50%, 稳定 (SD) 为病灶两径乘积缩小不足50%, 或增大不超过25%, 进展 (PD) 为病灶两径乘积增大超过25%, RR (Response Rate) 即有效率, 等于 (CR+PR) /总例数×100%;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根治性切除术 (R0) 患者占手术患者的比例。

2 结果

PR18例 (64.3%) , SD8例 (28.5%) , PD 2例 (7.2%) ;总有效率 (RR) 为64.3% (18/28) 。28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 行根治性切除术22例 (根治性切除率78.6%) , 术后无死亡病例。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 大多为I~Ⅱ度不良反应, 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

3 讨论

胃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4], 通常大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已有转移灶, 治疗只能是姑息性的。系统的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改善生活质量[5]。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降期, 提高手术根治切除率, 改善治疗效果, 减少术中播散, 消除潜在的微转移灶, 降低术后转移复发率[6]。新辅助化疗多主张联合用药, 方案也多种多样, 主要有FAM、EAP、ECF、ELF等。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方案, 但以铂类和5-Fu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仍然是胃癌公认的化疗方案[7]。奥沙利铂是第3代铂族金属抗肿瘤药物, 其抗癌作用较大, 毒副作用较少而轻。希罗达是新型的口服氟尿嘧啶氨基甲酸盐, 在体内经过酶代谢, 最终转化为5-氟尿嘧啶 (5-FU) 而发挥抗癌作用。本组实验使用奥沙利铂第一天静滴, 希罗达口服2周, 该治疗方案患者依从性好, 缩短住院时间, 患者的心理负担轻。本研究中, 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64.3%, 手术根治率达78.6%, 不良反应轻微, 达到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我们体会, 利用患者手术前这段有限的时间选用高效低毒的化疗药物及用药途径, 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进行术前化疗, 提高进展期胃癌化疗反应率及手术根治性切除率, 降低了肿瘤复发、转移率。

参考文献

[1]季加孚.胃癌的新辅助化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5, 25 (5) :261-263.

[2]Sobin LH, Wittenkind CH.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TNMclassification of malignant tumors[M].6th ed.New York, JohnWiley-liss, 2002.

[3]Miller AB, Hoogstraten B, Staquet M, et a1.Reporting results ofcancer treatment[J].Cancer, 1981, 47 (1) :207-214.

[4]Kamangar F, Dores GM, Anderson WF.Patterns of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across five continents:defining prioritiesto reduce cancer disparities in different geographic regions of theworld[J].J Clin Oncol 2006, 24 (14) :2137-2150.

[5]Wagner AD, Grothe W, Haerting J, et a1.Chemotherapy in advancedgastric cancer:a systemic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ased onaggregate data[J].J Clin Oncol, 2006, 24 (18) :2903-2909.

[6]D、Ugo D, Persiani R, Pende V, et a1.Neoadjuvant chemotherapyin gastric carcinoma[J].Ann Ital Chir, 2001, 72 (1) :47.

奥沙利铂同步化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 我院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法, 将其分为对照组 (ECF化疗) 和观察组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新辅助化疗) , 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为TNM ⅢA~Ⅳ期 (国际抗癌联盟 (UICC) 标准) , Karnofsky评分≥70分, 排除其他脏器的严重病变。40例对照组中, 男性23例、女性17例, 年龄36.8~67.3岁, 平均年龄 (49.6±6.7) 岁, 其中TNMⅢ期28例、Ⅳ期12例, 5例胃底、8例胃体、27例胃窦;40例观察组中, 男性24例、女性16例, 年龄36.7~67.4岁, 平均年龄 (49.7±7.3) 岁, 其中TNM Ⅲ期27例、Ⅳ期13例, 4例胃底、8例胃体、28例胃窦。两组性别、年龄、TNM分期、病灶部位比较,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化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ECF化疗, 于化疗第1d, 静滴表阿霉素 (60mg/m2) 、化疗第1~3d静滴顺铂 (75mg/m2) , 静注5-Fu (500mg/m2, 持续96h) , 3周为一个疗程, 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给予奥沙利铂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生产批号:13040211) 联合卡培他滨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生产批号:SH0933) 治疗, 于化疗第1d, 静滴奥沙利铂 (130mg/m2, 静滴2h) , 化疗第1~14d, 口服1 500mg卡培他滨, 早晚各1次, 3周为一个疗程, 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 以及1年生存率。根据WHO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 将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 有效率= (CR+PR) /总例数[4]。根据WHO抗癌药物常见毒副反应分级标准, 将化疗毒副反应分为0~4度, 而3度、4度为严重毒副反应[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的比较, 采用卡方检验,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化疗的有效率明显增高, P<0.05 (见表1) 。

2.2 两组化疗期间毒副反应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降低, P<0.05, 而肝肾功能损伤、脱发、色素沉着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变化, P>0.05 (见表2) 。

2.3 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

平均随访12个月, 40例对照组患者中存活23例, 40例观察组患者中存活33例。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 (82.5% vs 57.5%, 卡方值=5.95) , P<0.05。

3 讨论

据报道, 我国每年新增胃癌患者约30万人, 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 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发展至Ⅲ~Ⅳ期的进展期胃癌, 手术治疗已经无法根治, 即使勉强实施根治性手术治疗, 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均较高, 患者的生存率并没有得到提升[6]。因此, 全身化疗仍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重要治疗方法。

奥沙利铂作为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 能够快速与DNA链内、链间交联, 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及复制, 发挥比传统ECF化疗更强的抗肿瘤效果[7], 并且奥沙利铂的抗癌谱与第一代、第二代铂类抗肿瘤药物不同, 并与其无交叉耐药性, 可以发挥更广谱的抗癌活性[8], 另外, 奥沙利铂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较少,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神经毒性, 但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卡培他滨作为新型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物, 口服后在肝酶催化作用下转化为氟尿嘧啶 (5-Fu) , 其肿瘤杀伤作用具有较高选择性和特异性, 与传统氟尿嘧啶相比, 其毒性更小, 并且口服给药方式, 患者更易于接受[9]。本研究中,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升高, 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降低, 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 P<0.05, 结果表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进展期胃癌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 降低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率及毒副反应程度, 提高患者对整个化疗的耐受力, 另外, 奥沙利铂还能提高肿瘤细胞内胸腺嘧啶磷酸化酶活性, 从而提高卡培他滨在肿瘤细胞内的转化作用, 两者可以发挥协同抗肿瘤效果[10,11]。

总之,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 降低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 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摘要: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法, 将其分为对照组 (ECF化疗) 和观察组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 ,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 以及1年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升高, P<0.05;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降低, P<0.05;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 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 降低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 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进展期胃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长明, 沈丕杰, 卫子然, 等.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2, 12 (4) :291-294.

[2]王先国, 陈景华, 李宇, 等.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 22 (1) :43-45.

[3]陈浮, 朱海杭, 王璐.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 2014, 29 (1) :53-55.

[4]陆红梅, 吉布强.低剂量表阿霉素联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 20 (9) :983-986.

[5]侯丽, 许晶, 王婧, 等.新加良附方联合5Fu对荷人胃癌裸鼠血清VEGF、bFGF水平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 2014, 9 (12) :1636-1639

[6]魏光敏.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吉奥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2) :369-370.

[7]陈志军, 高亚丽.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 2011, 19 (7) :1381-1383.

[8]傅炯.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行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3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21) :61-63.

[9]陆文, 刘燕, 邵丽华, 等.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 (2) :295-297.

[10]赵兴峰.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 (9) :1503-150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奥沙利铂同步化疗】相关文章: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育的有效性下一篇:二维动画电影应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