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纂

2024-05-16

档案编纂(精选十篇)

档案编纂 篇1

一、关于选题

(一) 选题的概念。1.选题。选题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为:选择题材和名称, 亦指选定的题目。选即为挑拣之意;题即为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案例:《辞书研究》1988年第1期:“加强对大、中型辞书选题的管理, 已是当务之急。”《光明日报》1988.5.6:“优化选题, 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综合考虑。”选题由6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 即:题目、作者、出版意图、读者对象、基本内容、写作要求。它是编辑工作的基础。选题是出版机构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档案文献编纂选题。档案文献编纂选题是指根据社会需要和馆藏档案的状况, 对汇编题目进行选择的过程, 就是选题过程。社会发展对档案文献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既有学术文化方面的需求, 也有经济建设、思想教育方面的需求, 而且需求的轻重缓急不同, 表现形式也不同。由于档案部门不能一下满足各方的所有需求, 所以必须科学地选择题目。

(二) 选题动因分析。1.可选对象较多。在拟编辑图书、编纂档案等出版物时, 由于可选主题对象较多, 而编纂成果只能反映某个主题, 限于主客观条件, 只能选择众多选题中的一个进行编纂, 因此会有个“挑拣”的过程。2.既定的社会需求。在编辑图书、编纂档案等出版物时, 必然围绕社会需求来开展工作。既定的社会需求, 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档案部门编纂工作的开展只能围绕这一特定的社会需求选题, 并开展相关编纂工作。社会需求作用于编纂部门, 编纂部门作用于海量的备选题目中择其一进行编纂出版活动, 这一作用的直接后果就会产生“选题”的过程。3.有限的馆藏。档案文献编纂的根基在于馆藏, 无馆藏不编纂。编纂工作始于选题, 而选题基于馆藏, 有限的馆藏使得工作人员必审慎规划选题, 根据现有馆藏提炼选题, 以避免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尴尬, 选题动因便源于此。4.有限的编纂力量。对于特定的编纂部门, 其编纂力量是有限的, 必须考虑物力、财力、人力因素, 完成某个选题的时间跨度、所需财力、人力都要全面衡量, 也就是对某个选题进行完成的可能性分析。因此就有个“选题”的问题。

(三) 选题的环节。1.发现选题。选题不是凭空设想捏造出来的, 选题是深入生活、贴近民众、博览群书、勤思敏想后的提炼升华。发现选题需要敏锐的眼光、睿智的头脑、至公天下的心胸。在平日的生活当中, 要有一种选题意识, 要善于发现研究的盲区、大众议论的焦点, 并以主人翁的精神去承担社会责任。2.论证选题。有了选题就要对选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选题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如何。选题的目的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 首先是能创造多少社会效益, 能为相关单位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这些都需要进行充分论证。第二, 选题的受众面有多少。面向普通社会大众还是面向一定区域内的小众还是特殊群体, 都要做详细调查。第三, 选题需要的工作量有多大。承担该项选题需要花费成本是否承受的起, 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成本。3.优化选题。选题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开展选题相关工作时需要不断优化, 对选题进行重新评估。不断修订和优化编辑策划的选题通过以后, 选题策划工作并没有结束, 还有一个不断修订和优化的问题。所谓修订和优化, 一方面是使选题的清晰度进一步提高, 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是根据市场的变化, 适时地对选题的内容进行调整。

二、几种领域内的选题对档案编纂选题的启示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在对待档案文献编纂选题上要拓展视野, 开阔眼界, 借鉴其他学科或领域的有关选题方法, 或能受其启发, 这样会对档案编纂选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避免走弯路, 误入歧途。

(一) 央视纪录片选题对档案编纂选题的启示。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 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 并对其进行艺术地加工与展现的, 以展现真实为本质, 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这一点与档案文献的真实性是相通的, 也就是说纪录片的制作也是基于真实的原始材料汇编而成, 其呈现的形式是影像视频, 其本质也是一种文献编纂形式, 基于这一点认识, 档案文献编纂选题可以借鉴纪录片的选题思路, 以此开阔眼界, 进而提高档案部门开展档案文献编纂的效率和质量, 为档案文献编纂选题指明方向。

通过央视纪录片的选题, 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第一, 选材要丰富, 要有反映某主题的坚实材料, 材料要真实可靠, 来源广泛。第二, 选题角度符合大众口味, 受众面要广阔。第三, 选题要贴近生活, 服务民生。

(二) 浙江省档案馆编研成果对档案编纂选题的启示。在浙江档案信息网, 可以检索到《记忆浙江·2014》《浙江省档案馆馆藏名人手迹》《浙江省档案馆指南》《矛盾墨迹》《余杭记忆》《施光南》《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等编研成果82项。透过这些编研成果, 获得的档案编纂选题启示:第一, 基于馆藏, 服务地方。《记忆浙江·2014》《余杭记忆》即是很好的例证, 基于浙江档案馆丰富的地方档案馆藏, 编纂颇具地方特色的编纂成果, 选题符合馆藏又贴近现实。第二, 突出特色, 彰显个性。开展档案编纂要立足地方特色 (人物方面、地理方面等) , 即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为地方服务。第三, 以点带面, 着眼全局。开展档案编纂工作不能一味求大求全, 从地方从小处着手选题一样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三) 学术论文选题对档案文献编纂选题的启示。一篇好的学术论文, 很大因素在于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否符合当前业界对涉及话题的要求, 选题是否新颖, 选题的现实可行性等方面都对论文的成败起到关键作用。研究生毕业论文起于开题报告, 而开题报告正是对选题进行反复论证, 是否有研究的必要、其创新点在何处等都要进行论证。选题基于自己的研究方向, 选题基于社会的客观需要, 选题基于研究的可行性。受此启发, 档案文献编纂选题可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选题前, 要做好编前研究, 做好分析, 测评拟选题目的必要性。二是选题中, 要做好评估工作, 测评开展该项选题的可行性。三是选题后, 要评价其创新之处, 其新颖性如何。

三、档案文献编纂选题存在的问题

档案文献编纂选题是开展档案编纂工作的首要环节, 是编纂工作绕不开的坎, 业界对此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 其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当下档案文献编纂选题的学科领域存在失衡问题。科技类档案编纂成果少, 人文历史类偏多, 选题仍过多地集中在发展成熟的人文学科, 自然学科较少。第二, 档案文献编纂选题对档案利用者研究不够, 对社会需求调查太少。过去档案编纂选题对利用者的研究不够, 档案选题工作需要充分考虑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当下档案文献汇编选题与社会需求脱节, 编辑部门及人员没有了解和充分把握档案文献编纂选题与社会热点的关系。

四、档案文献编纂选题策略

针对上述档案文献编纂选题存在的问题, 需采取如下策略:第一, 做好档案编纂选题的学科统筹工作, 加强科技档案的编纂工作, 创造更多的科技类编纂产品, 为科技研发做好服务工作。第二, 开展调查研究, 搜集社会热点, 关注民生百态, 做好档案用户的需求分析, 充分利用网络主动探寻社会热点, 分析社会发展态势, 准确做出预测。

摘要:论文分析选题概念、选题动因、选题环节, 借鉴其他领域选题思路, 引入档案文献编纂选题领域, 审视当下档案文献编纂选题存在的问题, 以期探寻档案文献编纂选题的新思路。

关键词:档案文献,编纂,编研,选题

参考文献

[1]曹喜琛.档案文献编纂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2]任静萍.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选题[J].档案学通讯, 1997 (5) :55-57.

档案编纂信息主流载体的转变 篇2

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人类社会带进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化世界。在数字环境下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必须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编纂信息的主流载体也应该脱离手工操作,寻求适合数字化发展的载体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赋予档案文献以新的形式、新的价值,使之在弘扬民族文化、建设新文化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档案专题数据库——数字化的档案汇编

1.基本概念

档案数据库:档案数据库属于文献数据库,是档案自动化的重要内容,它是经过整理组织以机读形式出现的档案信息集合。

档案专题数据库:它以各种档案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来源,通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从这些档案数据库中提取与某一专题相关的内容,形成一个内容丰富、格式多样、系统完整的档案数据集合。通过网络、多媒体信息等形式向某一类特定的用户提供利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

计算机专题数据库:是指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程序编制的专题性档案编研成果,具有便于检索、统计、汇总、分析和利用等许多优点,它突破了传统纸质档案编研成果的有形、单一形式,具有自身独特的无纸形式和强大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2.档案专题数据库的特点

2.1 专题性。档案专题数据库注重将馆藏中与专题相关的档案信息提取并揭示出来,并为了说明问题,通常需要对档案馆藏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整合。

强调的是“精”和“准”,有利于揭示纷繁复杂的馆(室)藏内容,也有利于利用者系统、完整地了解和利用某方面的档案信息。

2.2 多元性。档案专题数据库是跨全宗、多类别的档案数据链接的组合。它包括目录数据、图像数据、视音频数据等不同的数据形式,有着丰富多彩的数字复合视听效果。

根据专题内容的特点,可以分为纵向多元性和横向多元性。

在信息来源上,档案专题数据库不仅局限于馆(室)藏档案。还可以补充采集、链接相关的数字化材料。档案专题数据库能够更为全面、直观地向利用者揭示编纂主题相关的内容。

2.3 系统性。一方面档案专题数据库全面涵盖专题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链接现有基础数据库中相关档案材料,各种杂乱的、单一相关档案材料全都有效聚合在一起。

另一方面档案专题数据库不是对材料的简单收集归纳,而必须根据专题定位和子专题的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和组织存储,充分挖掘相关档案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系统反映和揭示数据库所蕴藏和表达的专题内容。

3.档案专题数据库功能设置的重点

3.1 数据采集功能强大。

档案专题数据库是对多种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数据进行管理,在各种通用档案管理软件中都有这些档案的机读目录和电子全文信息,在专题数据库的数据采集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已有的信息化成果,直接从原有的数据进行转换,可以起至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数据库设计合理。

建立数据库时,可以把所有类型的档案视为一个整体,建立一个包含所有元数据元素的总库。考虑到数据库设计的复杂性和维护方便,也可以按照不同的门类不同的载体分别建立相应的子库,不同的子库包含不同类型档案的元数据,实现各子库的跨库检索。

3.3 检索方式灵活实用。

检索方式的设置首先要多样化,可以设置关键字和组合式检索,按照全部字段的条件匹配和多个字段逻辑组合进行检索,实现对所有目标数据库的一站式联合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优化与整合,向用户提供界面友好、链接快速、服务自选的“一站式服务”,从而实现信息服务的“新、快、准、全”和“特、专、全、精”,以满足用户的深层次的信息需求。

3.4 利用方式多样方便。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做到在线和离线并行、被动与主动共存的利用服务。在网络检索的基础上,通过提取特定数据刻录成光盘然后进行离线利用服务;根据用户需求,贴合工作热点,对专题数据库数据进一步提炼,采用推送的方式主动为用户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编研成果,充分发挥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效能,体现档案管理部门的价值。

4.档案专题数据库的基本工作流程

4.1 确定专题。专题的选取要有针对性和有预见性,围绕大家所关心、所好奇的东西去确定选题。

专题项目建设人员应根据现有档案资源情况,经充分论证研究,拟制出专题大纲,制定初步的专题方案,大致确定专题的内容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开始组织素材、聚集档案。

4.2 调查资源。档案专题数据库信息资源建设应从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档案基础数据库数据采集与重组、网络虚拟资源挖掘与整合三个方面人手。

4.3 搜集材料。在深入开展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结果抓好专题材料的搜集工作。材料的完整性,关系到整个专题数据库的建设质量,搜集工作必须做深、做细。

4.4 搭建平台。建设档案专题数据库,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管理系统作为建设平台,平台要解决技术环境的匹配、功能模块的实现、技术标准的规范等问题。尽量选择合适的、成熟的、可扩展的、符合国际和国家有关标准的数据库技术,去构建满足专题建设需要和目标用户需求的数据库功能模块。

4.5 采集数据。数据采集按专题进行,项目人员根据分配的专题任务可各自单独采集,到最后阶段再进行数据汇总。分为目录数据采集和全文数据采集。

4.6 存储链接。数据采集后,要通过专题数据库管理系统将其按专题模块存储到相

应的位置,这涉及到元数据的分类与标引。通过数据库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内容标引,包括分析内容、给出主题分类、对内容全文进行相关记录与主题的动态关联、元数据资源特征描述等步骤,进行信息资源重组,实现数据存储。

4.7 信息发布。专题数据的发布采用系统查询、网站发布、光盘发布及举办展览等形式,尽可能的方便档案利用,数据库内容要新颖、形象、直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尽可能的抓住利用者的眼球。

二.多媒体数据库——档案编纂信息的新型组织方式

1.基本概念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多媒体技术所涉及的对象是计算机技术的产物,其实质是将自然形式存在的各种媒体数字化,然后利用计算机对这些数字信息进行加工或处理,以一种最友好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

多媒体数据库:是数据库技术与多媒体技术集合的产物,是指数据库中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是多媒体文档的汇集,其中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半结构化数据,存储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元数据等。它通过统一的模式把多种媒体形式的信息存储在计算机内,提供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操纵、控制的手段。

特点:数据、信息量大;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方法复杂;媒体种类多;多种可视听信息的一体化管理等特点。

2.多媒体数据库在档案信息整理中的作用

2.1 有利于存储、管理各类档案。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各种专业专门档案、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信息进行存储与管理,实现对多种门类、多种载体档案信息的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档案多媒体数据库是以数字形式存储档案信息的,便于计算机的处理,可以随时对有关信息进行存储、显示、编辑和打印等操作。并且光盘、磁带的海量存储技术为多媒体档案数据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2.2 有利于保护、修复档案。

利用多媒体数据库,能够对档案进行有关图形、图像的存储,获得全部信息,可以减少调用原件的频率,保护档案原件。

在建库的过程中,一些破损的传统档案也可以得到修复,如利用字迹恢复技术对模糊字迹进行恢复;电子档案的编辑、数据恢复也更加方便。

2.3 有利于检索、利用档案。

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和实时性,是提高档案检索水平的速度。便捷的操作界面、简易的输入方式,使一般用户检索基本没有什么障碍。

档案信息“声、文、图”一体化,将极大地改善文档的可读性,使提供的各类档案信息更加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和接受。

多媒体信息的检索方法全面,操作简单,减少用户使用障碍。

2.4 有利于编研、宣传档案。

档案工作者利用图像制作、音频剪接、视频剪接、动画制作等多媒体功能,能根据需要及时地推出更具直接性和针对性的编研成果,为社会提供更直观、生动的动态服务。

利用文本、图像、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制作档案馆全宗指南、馆藏档案介绍、档案利用效益实例分析、名人传记等多媒体档案文档,向本单位和社会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令更多的人了解档案,使档案走向生活和人民大众,发挥档案的社会功能。

2.5 有利于传递、交流档案信息。

多媒体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利用局域网、广域网以至环球网来存取多媒体档案信息,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远距离提供利用服务,消除由于地理障碍而给档案利用带来的障碍,扩大档案的服务范围,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3.多媒体数据库建设的环节

3.1 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选择。

选本馆的特色档案,或重要的档案,或利用率高的档案,或用户有兴趣的档案。并且要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好,图、文、声并存,体现特色具有意义。

3.2 信息文字材料的整理。

多媒体数据库对文字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不得有任何误差,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和精 炼。整理时,应该挑选出原档案中主要的文字资料及图像等,以供扫描作数字化处理。保证内容即真实、言简意赅、完整准确。

3.3 音、像、照片资料的采集。

采集时应尊重充实性原则,应主要收集那些对用户有用的,具有参考、利用等作用的声像资料。尊重效益性原则。采集时,应降低成本,注重功效。尊重时效性原则。根据事件发生的阶段随时随地采集,否则稍纵即逝。

3.4 专题材料的制作。

配乐和解说配音是多媒体的动态特征,也是档案采集、编纂、利用和储存的新尝试。专题档案不易太大,短小,鲜活,具有感染力即可。

制作步骤,先分头加工,再进行数字化处理,随后后输入数据库,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程序处理和控制。

三.档案编纂信息主流载体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主体意识不强问题

数据库建设应以用户利用需求为导向。在进行建设时,不仅要考虑质量,也要有计划,有针对性,要以利用需求为导向,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充分利用档案信息化的成果,以标准化为前提,以真实性为原则,从馆藏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用户群的特性。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使操作程序便于掌握,简便快捷,检索高效。

2.安全问题

不管是哪种载体的使用,安全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管理时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制度方面。在数据库建立的同时,就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包括数据管理、数据利用方面的制度等。

其次是技术方面。数据库的安全问题主要涉及介质安全与数据安全两方面。

3.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中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实现对数据细粒度的划分,加强对数据授权的控制,提供认证机制,只有有利用资格的人才能够利用该档案信息。依法办事,严格管理,应用已有的技术,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确保知识产权不被损害。

4.高素质人才培养问题

新信息、数字化时代下,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对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在较深层次上懂得计算机,会从事制作多媒体产品,多层次多途径开发利用档案馆资源。

参考文献:

浅谈史志编纂工作中档案资料的查找 篇3

史志是综合记述一个地区从自然面貌到人文历史全面情况的资料性著述,可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借史鉴今、启迪后人。而编纂一部志书的质量如何,特别是史料是否真实可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搜集的档案资料是否丰富完整。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采撰》里,论述史料对编史修志的重要性时,明确指出:“盖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群材合构。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怀铅握椠之客,何尝不征求异说,采庶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档案资料是编史修志的基础,没有充实的作为历史真实记录的档案史料,要编修好一部内容丰富、可资征信的志书是不可能的。由于档案资料具有数量浩大,内容繁复的特点,在编纂工作中对档案资料的查找收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史志编纂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2 史志编纂工作中档案资料查找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搜集档案资料必须真实、客观地抄录有用资料,做到真实存史。其次,要坚持全面查找的原则。全面查找与题目有关的档案全宗与类别,在搜集查找过程中,广征博采,巨细皆收,做到“宁多勿漏”“横不缺项”“纵不断线”,避免“依据孤证作出结论,武断历史”。按照这一要求则应对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搜集,为下一步选材、编纂工作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资料基础。如果搜集档案资料时漏一份与题目有关的材料往往要辗转复查。特别是在史志编纂工作中所涉及的资料浩繁,有时竟难以复得。因此要做到查找宜宽,选材宜严。最后,要坚持为现实服务的原则。搜集档案资料时,本着为历史负责,既要搜集反映成绩和经验的资料,也要有反映失误和教训的资料,以借鉴历史、开拓未来、服务社会。

3 史志编纂工作中档案资料查找的方式

3.1 分清先后缓急,循序渐进。分藏在若干全宗的反映同一题目的档案资料,在各个全宗中保存的数量有多寡之分,与题目的关系有直接和间接之别。因此,在查找档案资料时,应首先查找与题目有直接关系的藏量较丰富的全宗,然后再推及与题目有间接关系的藏量较少的全宗。这种“循序渐进”的查找方法,是可以避免重复劳动节省查找时间的。因为“直接”的全宗,常常保存的是与题目有关的档案的正本或原稿,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间接”的全宗则往往藏有同一档案的抄件。先查到正本原稿档案材料,抄本则可不收。如果按相反的次序查找,则事倍功半,影响编纂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做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3.2 注意把握档案资料的线索,跟踪追迹。在史志编纂工作中,所涉及的题目或者人物的活动,总有一定的时间期限。从大的范围讲,编纂一个历史时期某一方面的题目,就可以从保存这一时期的若干档案全宗中去查找;就小的范围讲,一个题目属于某一年或者某一事件,就应该从当年或与这一事件有关的档案中去搜寻。具体的题目中阐明的事件或人物的活动,又总有一定的地区或单位的范围,按地区或者单位的线索查找档案资料也是常用的方法。此外,还要注意从各级档案馆的新、旧档案文献汇编中发现新的材料线索。编纂人员在利用档案汇编时,要注意这些材料中引文的出处,以发现新的资料线索。这对史志编纂工作中查找档案资料趋于全面深入,是大有益处的。

3.3 科学组织查找力量,搞好分工协作。在编纂修志工作中,一般参加查找、搜集资料的人员较多。为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在查找档案资料时应对资料搜集人员进行科学的分工。一般可以按档案资料的分布特点组织力量,即按与篇目有关的档案资料所藏的不同馆(室)、全宗、类别组织力量分头查找。这种分工方法,就要求各专业志的编纂人员,对该专业志的整个篇目内容和与其有关的档案材料的分布情况进行摸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明确查找方向。另外,还可以按各专业志篇目内容的特点,把较大的题目划分为几个阶段或几个问题,针对不同的阶段或问题对有关的档案资料进行分工查找。无论采用何种分工方法,在查找档案资料的过程中,都应该注意互通情报,紧密配合,以避免出现漏查和重收现象。

3.4 学习档案管理知识,善于利用档案检索工具。档案检索工具是揭示和介绍档案馆所存的档案内容和成分,并对档案进行管理和提供利用的工具。它为档案利用者研究解决各种问题,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档案和查找档案资料的线索起着向导作用。检索工具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从其所揭示和介绍的内容与成分的对象划分,大体可以归纳为三大类。第一,以一个全宗或全宗的一部分档案为对象而编制的工具有:案卷目录、全宗介绍、全宗单、全宗卷、卷内文件目录、重要文件卡片、重要文件目录等。第二,以档案馆的全部或主要部分档案为对象而编制的检索工具有:分类卡片、分类目录、档案馆介绍、全宗卡片,档案存放地点索引等。第三,以一定的专题为对象而编制的检索工具有:专题卡片、人物卡片、地名索引卡片、专题目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专题介绍等。编纂人员在查找搜集档案资料时,只有熟悉和学会利用以上检索工具,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档案资料的搜集查找工作。这就要求编纂人员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档案管理知识。

3.5 开展调查访问,补充档案之不足。有些档案史料由于社会和自然的原因,已经散失不可复得,造成档案资料不全,给编史修志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了弥补档案史料之不足,采取调查访问、开座谈会、请知情人撰写回忆录等方式,搜集所谓“活”资料,作为以档案为主的辅助手段是很必要的。这种“活”资料的珍贵之处在于提供了某些为现存档案中所不见的史实和具体情节。但是这些“活”资料的参考和凭证价值是远远不能与档案史料相比的,由于作者与当时事件相隔久远和记忆上的局限或其他原因,表述上某些失真或不准确之处在所难免。因此,史志编纂者在利用这些资料时进行认真的考证是必不可少的。

汉代档案文献编纂活动考 篇4

一、档案文献整理

汉朝比较重视档案文献搜集和整理工作。汉成帝河平三年, “以书颇散亡, 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 向辄条其篇目, 撮其旨意, 录而奏之”[1]49。此时的校书也包括档案文献。刘向 (前77—前6) 本着“别集众录”的原则, 编纂成《别录》;其子刘歆 (前53—23) 继承父业, 编纂《七略》。刘向、刘歆父子收集不同版本的书籍, 通过校雠、整理、编修目录、文献分类等方式进行校书, 终成《别录》与《七略》, 其中包含着档案文献编纂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对以后档案文献编纂学的诞生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班固 (32—92) 编纂《汉书·艺文志》开创了我国史志目录的先河, 其档案文献分类方法, 即把先秦至西汉政府所藏典籍分为6大略38种, 并在每略和每种目录后, 以简要的文字概述各学派的流变情况, 并表达自己的见解。[2]4除《诗赋略》所分5种无小序外, 《汉书·艺文志》一共有1篇总序、6篇大序和33篇小序, 共同构成了《汉志》档案文献分类体系, 对后来档案分类体系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二、档案文献记载

司马迁 (前145—前87) 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述了高祖刘邦到汉武帝七十余年中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的变迁。[3]56司马迁参照《尚书》、《春秋》等资料, 并进行实地考察, 足迹遍及全国, 获取第一手档案材料, 纂成《史记》。其中司马迁以“六艺”为准绳, 六经异传和百家杂语, 合于经文者选而录之, 不合者则删削之, 整齐百家杂语, 折中取舍, 撰写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书》。而班固《汉书》大量引用当时原始档案文献, 例如《吕后纪》、《景帝纪》、《文帝纪》等增添诸多皇帝诏令和大臣上书的原文;《贾谊传》增载了《谏封淮南厉王诸子疏》、《陈政事疏》、《处置淮阳各国疏》等许多大臣奏疏的原文。这样, 大量西汉诏令、奏疏得以流传下来。再如《汉书·艺文志》的诏书汇集有《汉高祖手记》一卷。可见, 汉代奏书编纂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三、居延汉简档案文献出土

简牍是一种以竹片、木条为主要材料记载文字的工具, 因现已发现的简牍大多数为西汉时的文献, 称为汉简。汉代简犊档案是当时活动的直接记录。居延汉简是20世纪中国文明四大发现之一, 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额济纳河流域 (包括甘肃北部) 的汉代居延地区, 先后发掘三次共三万多枚, 称为“居延汉简”。大多是汉代边塞上的屯戍档案, 一小部分是书籍、历谱和私人信件等, 不仅地记录了汉代居延地区的屯戍活动及其兴衰历史, 形象地再现了昔日西北屯戍的风貌和生活情景, 也成为《史记》、《汉书》外存世数量最大的汉代历史文献。该汉简记载了公元前1世纪我国西北地区有关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史实, 内容极其丰富。 (1) 关于尺寸规格。从居延汉简实物档案考察, 用于各种文书的简犊形制有所不同, 如用来书写政府颁发的律令的简, 长度一般为汉尺三尺, 《史记》、《汉书》也有“三尺律令”、“三尺法”的记载;再如汉皇帝册封诸侯王的策书, “其长二尺”, 平常的诏书则长一尺一寸, “一尺之板 (木简) , 谓之策也”;官府的簿册大多长一尺二寸, 晋令中就规定“君国诸户口黄籍, 皆用一尺二寸札”;民间书信则用一尺简, 称之为尺籍短书或尺牍;用作凭证的符信则更短一些。[4] (2) 关于处理程序。居延汉简行政档案一般按如下格式书写:签牌、标题、正文、右类、凡类、呈报。“签牌”是特殊档案的标签。“标题”即“封面”, 它既可以位于文书的起始, 也可以处于文书的末尾。“右类”是正文的小结或总结。“呈报”位于一册文书的最前或最后。另外, 在“出入簿”里, 有时加列“上余”和“现余”, 它们分别是对上次结算余额和本次结算余额的记录。[5] (3) 关于归类。居延汉简也存在类似“立卷归档”工作, 其“组卷”方法有一事一文一“卷”和按问题“立卷”两种。一事一文一卷即一件事情书写公文时用简数量较多, 文件办理完毕后直接捆在一起作为一个保管单位保存起来。有些不但数目种类犹可辨识, 甚至连近百枚木简编连在一起的绳子也还基本完好, 这可以说是立卷归档工作中“装订”这一环节的有力佐证。按问题组卷即按公文所反映问题的性质、时间、内容、范围、地域等特征, 将同类问题的公文按其时间、空间的不同范围组卷的方法。可见汉代档案归档实行系统化排列, 并进行分门别类的科学化管理。 (4) 主要内容。关于诏令。诏令是以皇帝名义发布的文件, 是传达汉代最高统治者指令的一种手段, 也是推行其政令的一个重要工具。为了加强统治和吸取经验的需要, 汉代政府经常把诏令按朝代或一定时期编纂成书, 成为汉代档案文献编纂选题的一个主要方面。这一时期编纂成书的诏令为数较多, 而具体编纂过程少有记载。[5]123居延汉简中西汉的《诏书辑录》残册, 王莽时期的《诏书辑录》残册等诏书汇集, 是古代诏书汇编极其珍贵的遗物。关于法典律令。汉代先后五次编订出《九章律》、《傍章律》18篇、《贼宫律》27篇、《朝律》6篇, 总计60篇, 359章。汉代临时性法典的编纂一般是皇帝发布的政今、法令, 如汉宣帝时对秦朝《垦草今》、《告奸连坐令》、《开阡陌封疆令》等单行令加以整理编纂, 成为《令甲》、《令乙》、《令丙》。如《令甲》就收300篇令。令与律的区别, 大概是“违令有罪则入律”山, 大约令属行政法规, 律则属刑事法规。在汉代既有科, 也有比。“比谓类例”, 即可以用来作为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而科正是将比分类编纂而成的, 或单成册, 或附于律令有关条项之下。“居延汉简”中《侯粟君所责寇恩事》共36枚, 是一份完整的诉讼档案。该册阐明了汉代治狱刑讯制度的具体内容与诉讼辞的格式以及诉讼程序等。此外, 还有对法律文书进行注解的编纂成品。汉代用注解经书的方法逐章逐句地解释律文。西汉时著名的有杜周、杜延年父子的“大杜律”、“小杜律”。 (5) 关于上计制度。汉代的上计制度即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呈报上计文书, 报告地方治理情况, 郡守国相根据属县的上报, 再编制郡一级的上计文书, 并于年终上报朝廷, 朝廷以此评定地方行政长官的政绩。汉代上计定于九月, 《续汉书·百官志》记载“太守岁尽遣使上计”。居延汉简中按年度编制的簿籍上计制度包括戍卒名籍、吏员簿、戍卒簿、俸赋名籍、赋钱出入簿、廪名籍、谷出入簿、被兵名籍、射名籍、赐劳名籍、马名簿等, 涉及人员、钱谷、兵器、功劳、牛马车等方面。居延汉简中有很多属于在以居延为中心的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当时驻守部队的日常行政档案和公文档案, 彰显着汉代档案制度的发达。这些档案多按月、季或年编制和上报, 其目的是通过档案对地方进行掌控和管理, 而汉代档案制度的核心即通过每年一度的上计制度对地方上呈的档案进行检核, 从而进行赏罚。因此, 居延汉简中有关上计的档案具有重要意义。

四、汉石经档案文献公布

汉石经又称熹平石经、一字石经、鸿都石经, 是汉代一次大规模的档案文献公开活动, 也是我国第一次公开的官刻档案文献活动。汉石经刊刻于汉熹平四年, 于光和六年完成。经石立于洛阳城南开阳门外太学讲堂前, 碑高一丈有余, 宽四尺左右, 刻有《论语》、《周易》、《仪礼》、《尚书》、《公羊传》、《鲁诗》、《春秋》等七部经书, 计有经石46枚, 200910字。该石经被作为经书的权威、标准版本, 汉代多数文人墨客学习《经书》均以此作主要依据, 以便校雠其他传抄本的伪误, 当时官方考试也以此为标准评定成绩。可见, 汉石经刻刊公布的目的在于力求诸经之义有统一遵循标准, 避免文字混乱错讹, 以期利于后来者学习与运用。如此一来, 汉石经吸引了大量儒生来此抄录, “观视及摹写者, 车乘日千余辆, 填塞街陌”。他们或用手抄或用捶拓的方法揭取印本, 每日“络绎于途, 拥挤不堪”。汉石经的刊刻, 可以认为是我国古代档案文献公布史上的一大壮举。后来董卓挟汉献帝迁都长安, 并纵火焚毁洛阳宫庙及人家, 而太学所立石经亦被延及, “蔡邕镌刻七经, 著于石碑, 才三十年, 兵火继遭, 碑亦损缺” (《广川书跋》卷五) 。晋永嘉之乱战火也殃及石经, “晋永嘉中, 王弥、刘曜入洛, 焚毁过半” (杨慎《丹铅总录》) , 其焚毁程度已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故唐魏征收集时, 时人尝有十不存一之感慨。宋天水之世, 曾有石经出土, 然洪适传宋拓传本十才一二, 而胡宗愈刻本则一字不存。[6]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数百方残石先后于洛阳太学遗址出土, 得残字六千余。期间所出土的石经残石, 不仅数量众多, 而且内容丰富。但由于时局动荡, 国运多舛, 仅有少数残石幸存, 其中大半今已不知所终。这些残石拓本大多见于马衡《汉石经集存》一书中, 从而可以使我们得以了解两千年前汉代今文经的原貌。

摘要:本文从汉代档案文献整理、汉代文献中记载的档案文献、居延汉简档案文献出土及汉石经档案文献公布论述了汉代档案文献编纂规模、内容及作用, 指出汉代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有利于强化统治, 对今天的档案编纂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汉代,档案文献,文献编纂活动

参考文献

[1]张舜徽.中国文献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3]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 1959.

[4]臧耀成.从居延汉简看我国古代文书档案工作[J].档案, 2002 (5) .

[5]李天虹.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档案编纂 篇5

《河套街道志》自2000年4月开始启动,2007年10月完成初稿,2008年1月总纂合成。2010年8月,评审委员会对《河套街道志》进行评审,2010年10月付梓出版工作。《河套街道志》上起明洪武二年(1369年),下限断于2003年,附录止于2010年8月。全书共设30篇及概述、大事记、附录等,共百余万言、近300幅照片。

为编好《河套街道志》,编者先后查阅了1949~1999年《共和国全记录》;又先后赴即墨、崂山、城阳、胶州等区、市档案馆、党史研究室及本街道档案室查阅档案资料1426卷(件)。此外,还查阅了有关史志、报刊、《统计年鉴》、文书、家谱等资料。特别是编者在工作之余,收集和保管了1960~1981年期间的河套乡农业、商业和党史方面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弥足珍贵,在河套街道志的编修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因为有了这些资料,整部志书才会显得生动,才能体现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彰显出那个时代的特性,才更具有说服力。

通过到各级各类档案馆对档案的查询、利用,笔者发现,由于保管条件、人员素质和查阅水平的限制,不同的档案馆在档案利用、查询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下面,结合在编纂《河套街道志》过程中的档案资料的利用,浅谈一下对档案管理方面的几点认识。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档案意识

档案不仅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是解决诸多问题的依据和凭证,而且是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重要信息资源。因此,要充分发挥档案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必须强化社会的档案意识。各级各部门应将强化档案意识作为搞好档案工作的前提,特别是强化各级领导的档案意识,通过档案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宣传,增强各级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使之充分认识到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各项事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不可再生和替代的信息资源。要创造条件,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推动工作的开展。要充分运用《档案法》宣传、讲座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展览等手段,克服社会对档案的迷糊认识。同时,档案人员要克服默默无闻的自我封闭状态,增强开拓创新意识,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工作,做到有位、有为,赢得社会的理解和信赖。

二、规范档案管理,实现档案工作的良性循环

随着《档案法》的贯彻实施和档案重要性的深入人心,已归档的档案,由于有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工作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做保证,基本不会出现散失等问题。但是由于近年来机构改革、政府搬迁等方面的影响,一些正常的工作不能按常规办理,特别是一些部门尚未立卷归档的文书没有人员及时整理,给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增加了难度。如果是责任心强的部门档案管理人员会把没有立卷的文件材料收集整理、编拟目录、安全存放;而遇到责任心不强的档案管理人员则不予闻问;更有甚者,在部门调整、办公室搬迁过程中,将大量的文件材料随无用材料一并处理,致使一些珍贵的档案资料该移交的未移交或丢失严重,无处寻找,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同时,由于以前重视文书、会计、统计类档案,忽视了照片档案的拍摄、收集和整理归档,造成即便是有照片档案,也分散保管在个人手中,因为保管条件的限制,部分照片已经严重失真,失去了作为照片档案的价值,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此外,由于近年来摄录设备的普及,影像档案资料的收集保管比较完备,但是照片档案的拍摄、收集归档的力度,由于关注领导活动的照片过多,造成了照片的可利用性方面有所减弱,甚至造成无照片可用的尴尬局面。因此,必须按照《档案法》的要求,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从而使散存于各部门或个人手中的一些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文件、声像和实物档案及时归档,以形成档案工作的良性循环。

编者在《河套街道志》编纂过程中所收集的1960~1981年期间的农业、商业和党史方面的档案资料,就是在河套政府搬迁过程中,部分档案业务人员责任心不强,重资产、轻档案,把这些珍贵档案当成垃圾进行处理。如若不是编者及时发现,及时的将收集回来的档案资料进行妥善的保管,相信这批珍贵的档案早就化成浆水,消失在我们的视野当中。那么在我们编纂《河套街道志》的过程中,这些档案的遗失,无疑是会让整部志书存在很大缺陷的。同时,志书里面选用的老照片,也多是档案中没有保存,而是编者自己在从事文化工作过程中所拍摄保留的。正因为有了这些老照片,志书的资料性和可读性大大的提高了。

三、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依法治档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工作,有很多问题没有档案说不清楚,要狠抓这项工作。如果现在不重视这个问题,将来我们要负历史责任”。笔者发现,越是档案管理制度落实彻底,制度规定全面的档案馆,档案的完整率就越高。因此,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使档案工作按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运行,是各级各部门搞好档案工作的关键。一是要用制度去规范档案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实行分工负责;制定《综合档案室档案管理规范》、《部门档案管理规范》、《科研档案管理规范》等,指导档案工作。二是要用制度去保障档案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综合档案室管理人员职责》、《兼职档案员职责》、《档案材料清交规定》、《损坏、丢失档案材料处罚条例》等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将档案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的日常工作,确保档案工作有序开展。这些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的规范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使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存工作有章可循,同时也使档案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向制度要管理,向制度要效益,只有这样,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做到因地制宜、灵活有效。

四、合理配备档案管理人员,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

档案管理员作为档案工作的主体,对档案事业的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查阅档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各级各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调动比较频繁,人心思动,工作状态不稳定,缺乏一个长效稳定的管理队伍。同时,因为频繁的调动,新入职人员没有经过档案专业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能力参差不齐,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落实打了很大的折扣,很难有效和完整的将各级各类档案收集归档,工作的开展会严重滞后甚至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建设一支忠诚事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档案工作队伍,是档案工作摆脱困境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建设好档案馆(室)队伍,确保一定数量的专职档案人员,并力求这支专职档案工作队伍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业务水平等方面比较合理,便于发挥整体效应;二是要整体推进,大力加强档案网络建设,发挥各部门兼职档案领导和兼职档案员的作用。三是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待遇水平,要从政治上和生活上解决档案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耐得住寂寞,从而使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保持稳定性和积极性。

五、加强档案管理同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档案信息化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点的转变过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资源建设,通过网络等形式为人们所利用。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除具备档案管理者应具备的服务意识外,还要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能。档案的整理工作繁琐,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整理档案,既能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又能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优势,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目前条件下,传统的档案工作仍将占主导地位,这是因为档案信息化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首先要解决好包括建立起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和网络系统,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搞好档案数据库建设,强化标准化建设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但是要维持其正常运转,还必须强化技术力量的支持、人员素质的提高、制度的健全、经费到位四项保障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档案工作由手工操作向现代化方向转变、由实体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发展转变。

实践证明,档案工作涉及各个方面,仅靠档案部门单枪匹马,无疑是杯水车薪。只有建立稳定的档案工作网络,同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及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增强档案工作的向心力。

作者单位:青岛市城阳区档案局 牟信刚

青岛市城阳区档案局 韩卫娟

“音乐典”编纂工作启动 篇6

为期4天的“中华大典编纂工作经验交流会”于2006年12月25日在京闭幕。此次经验交流大会是中华大典全面启动以来第一次系统的总结和交流各典在编纂经验方面的大会,也是一次全面推动和加快《中华大典》编纂工作的重要会议。大典编委会主任任继愈,办公室主任于永湛,办公室副主任伍杰及相关出版社,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科院、社科院与艺术研究院代表出席会议。

作为《中华大典》一部分,《艺术典》又下设10个分典:书法典、音乐典、绘画典、版画典、建筑艺术典、戏曲典、文艺典、工艺典、服饰纹祥典、雕饰艺术典。其中,音乐分典负责收集清末以前与音乐活动有关的古籍文献。收集方针是:唐代以前的古籍文献要“全”,唐代以后的要“精”。音乐分典预计字数为250万,主编:田青教授;副主编:崔宪教授。音乐分典的一系列基础工作已经展开,但困难极大,进度较慢。据崔宪教授介绍,因为中国音乐的历史从来就是一部“重道轻器”的历史,中国的音乐与政治从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就是政治的附庸,而音乐记载的工具却是掌握在封建御用文人的手中的,所以,能被记载下来的音乐史实绝大多数都是与政治有着紧密联系而杂合在其它历史史料里面,很少有音乐的专著,这就需要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辑出来与历史音乐活动相关的音乐史料,工作量异常之大。同时,绝大多数的音乐史料都没有被整理过,特别是较为繁琐的点校工作,前人在音乐文献的收集和整理方面做得太少,不像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那样被整理的全面完善,再加上编纂的资金异常之少,人员配备较少,编纂困难之大超出人们的想象。

对《艺术典·音乐分典》的编纂,对以后的音乐史学的研究提供了重大的便捷。中国古代音乐文献浩如烟海,并且异常分散,虽然前人在文献的收集整理上已经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毕竟较少。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编纂一部《音乐典》,荟萃各种资料,对于繁荣和促进音乐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音乐典》前期的一些基础性工作已经展开,包括目录的选定,文献的普查和收集,编纂的框架的设计等。在今后的两年内,《音乐典》的编纂人员将定期召开会议,汇报工作进况,集中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争取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档案文献编纂引入市场机制刍议 篇7

关键词:档案文献编纂,市场机制,必然性,措施

一、档案文献编纂的现状和问题

档案文献编纂是编纂者按照一定的题目要求, 对档案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审核、加工、整序、评介, 以档案文献出版物的形式向社会用户提供档案文献信息的工作[1]11-14。目前, 我国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在编纂主体上, 主要以档案工作者为主, 范围比较狭窄;在客体方面, 档案文献编纂选题上往往比较局限, 其利用范围也只是在很小部分人当中。另一方面, 档案工作者编纂档案文献的原材料往往限定于本馆馆藏范围内;同时, 在编纂档案文献的过程中, 各个档案馆往往各自为战, 缺乏与其他档案馆或者与社会力量的合作, 这大大降低了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便是:档案部门如何组织集聚一个地区有影响的档案编纂人员, 去开发一些影响力大的、上规模的课题进行编纂, 创造出高质量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本文所谓的档案文献编纂引入市场机制并不是指将档案作为商品直接进入市场, 也不是指将所有档案市场化, 主要指将一些对全社会或大部分人有普遍利用价值的而且没有保密性的档案进行二次开发, 通过编纂完成的集约型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为社会提供服务, 从而达到尽可能充分发挥档案价值的目的。

二、档案文献编纂引入市场机制的必要性

1. 档案文献编纂引入市场机制是档案事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档案文献编纂活动作为展示集约档案信息的最佳方法, 促进其市场化, 既避免了直接利用原始档案对档案造成的伤害, 又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开发, 可以有效地促进档案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现。

现如今, 我国的档案工作处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虽然档案开放的呼声日趋强烈, 但在实际开放的过程中却显得十分保守, 导致一系列与档案有关的工作都显得滞后, 档案文献编纂也不例外。百度百科对市场化是这样定义的:市场化就是在开放的市场中,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竞争的优胜劣汰为手段, 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置, 效率最大化目标的机制。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档案市场的前景是广阔的, 档案文化引入市场机制是要求档案工作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改变以往闭门造车的姿态, 面向社会大众, 改变服务的方式、扩大服务的对象, 积极发展档案事业来为整个社会服务, 使档案事业融入市场, 获得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2. 档案文献编纂引入市场机制是档案文献编纂工作自我优化的灵方。

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不是简单的档案内容的摘抄、堆叠, 也不是馆藏有什么就编纂什么, 而是要根据市场的需要, 编选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通过市场实际反映来检验编纂的成果。如果编纂出的档案成果投入市场后反映良好, 群众使用档案文献编纂成果获得了超值回报, 档案编纂工作便会受到强有力的支持, 进而促进整个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另一方面, 档案文献编纂引入市场机制也可以防止出现“为了编纂而编纂”、急功近利等形式主义的思想和行为。因为, 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一旦引入市场机制, 一方面, 无形之中带给档案文献编纂工作者巨大的压力, 使得编纂出的作品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 获得群众的肯定, 才能存活下去;另一方面, 凡是那些经过群众考验受到肯定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必定具有很高的价值, 能创造出较高的效益, 这必定也能给档案工作部门及档案工作者带来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利益, 极大地促进档案文献编纂者的积极性, 让他们有继续为档案文献编纂事业努力奋斗的不竭动力。在压力与动力的共同作用下, 最终促进档案文献编纂事业的自我优化。

3. 档案文献编纂引入市场机制是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价值有效发挥的必经之路。

档案文献编纂引入市场机制不仅仅指档案文献选题和服务对象方面要面向市场、面向大众, 最主要、更重要的是档案文献编纂的成果必须在市场上流通, 通过流通的方式使得编纂成果的利用社会化而不是局限在某领域或者某部门, 从而使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在档案行政机构的支持下和主导下, 先小规模定期地进行档案文献编纂成果展销会等, 为国家档案馆及企事业档案馆提供一个交易平台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不一定非要等群众有需要了, 去档案部门才能查阅到专指性的档案或档案编研成果, 在这个竞争激烈、适者生存的年代里, 我们档案部门也可以主动出击, 拿出成果来主动推销。在档案文献编纂成果市场上, 一定会有很多人惊叹原来档案馆蕴藏了这么多的宝贝, 里面蕴含的知识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很好地学习或者借鉴。在不知不觉中, 档案馆的社会形象也得到了提升, 档案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得到充分体现, 促进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是一件双方互惠、一箭多雕的事情。

三、档案文献编纂引入市场机制的措施

1. 投不同层次群众所好, 采取亲民政策。

在信息与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已经达到一定高度, 对档案文化需求的主体已经从史学家和政府机构转移到社会大众, 档案编研在弥补大众文化知识需求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只是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档案文献编纂公布形式、档案文献编纂加工手段及档案文献编纂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和改变, 将为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不断深化带来一种全新的思路[2]30-33。如:在高科技的帮助下, 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出版形式可以多样化, 以此增强趣味性, 从以往的纸质书籍的形式发展为书籍、报刊、光盘、画册、手机报等多种形式;编纂的选题和内容可以更加生活化、实用化、通俗化。据调查显示, 大众对于与身边切实利益较远的史料和政策性很强的文件汇编需求不大, 档案文献编纂者就可以从另外方面寻求突破, 如进行专题档案和特色档案文献的编纂、热点时政及专业性强的文件汇编等。山西省档案馆编辑出版了馆藏介绍画册《晋档珍藏》,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写的《清代文书档案图鉴》等都获得了很好的反响[3]32-35。其实档案文献材料中有很多资源对大众有很大帮助, 只是大众自己不知道这种资源的存在, 不知道怎么去、也往往没办法去接触, 一旦接触编纂成果, 尝到甜头之后, 档案工作的推广也就顺水推舟了。

2. 请进来, 走出去

(1) 档案文献编纂工作者既要请专业的资深学者和工作者来作讲座, 又要走出馆门定期进行培训。档案文献编纂工作者自身素质高低决定了档案文献编纂产品质量的优劣, 目前, 我国的档案编纂工作者有很大部分都是兼职人员和非专业人员, 他们专业素质的匮乏势必对档案文献的编纂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促进档案文献编纂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的渠道无疑就是两个方面, 要么请资深专家进馆讲座, 要么走出馆门进行培训。

(2) 从档案用户角度出发, 档案工作者要请用户来馆参观, 又要让档案工作者常常走出馆门对档案用户进行宣传、讲座、信息反馈等。与用户的互动, 不仅是档案文献编纂要做的功课, 更是档案工作整个链条的每个环节上都不能忽视的问题。通过与用户的互动, 档案文献编纂工作者才能知道用户的需求, 进行科学预测, 避免因自己的喜好主观臆断, 编写出离用户较远, 不实用的档案文献成果。

(3) 要将散落在民间的优秀而稀缺的档案资源及时地接收进馆, 同时, 又要走出馆门与企业等民间力量进行合作, 达到一个共赢的效果。一方面, 每天都有无以计数的散落在民间的珍贵档案资源流向文物交易市场、古籍书店、废品收购站等等, 档案部门在进行完声嘶力竭的挽救呼喊之后便也只能无能为力地实行视而不见的鸵鸟政策, 这实际是很可悲的。所以档案工作者及时进行散落民间的珍贵档案征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另一方面, 档案馆的力量毕竟有限, 馆馆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有时可以通过馆企合作得到完满解决, 企业拥有的资金、人事、技术, 甚至馆藏资源对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都大有裨益, 并且可以获得双赢的效果。

3. 大力宣传档案文献编纂成果。

在现代信息技术时代, 宣传的手段层出不穷, 借助媒体宣传、网络宣传, 借助名人效应等等都是应时应景的宣传手法。可以通过央视或地方有影响力的媒体以新闻的方式报道档案文献编纂最新研究成果;可以与一些影视剧组合作, 积极主动地向他们提供有关的史料文献编辑成果, 使拍摄的电视剧能够更好地还原历史原貌, 同时, 借助电视剧家喻户晓的影响力, 通过其间的植入广告等来宣传档案文献编纂成果;可以将有价值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拍摄成纪录片或者影视电影, 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和新鲜感的同时, 将档案文献成果投入市场进行流通;可以将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与地方旅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尤其是编纂出的地方志等等, 可以在旅游景点开发时注入很多文化色彩, 也使自身得到了很好的宣传;可以将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档案文献编纂材料作为开发新一代游戏软件、主题公园等的参考资料;可以借助手机报的形式公布档案文献编纂成果, 在一些文化场所设置“档案吧”等等。不管是何种宣传方式, 都是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与市场融合的方式, 只有在与市场的充分融合中才能较高效率地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韩宝华.档案文献编纂学教程[M].中国人大出版社, 2007.

[2]杨晓晴.从文献计量学角度探析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06 (5) .

高校档案工作与校志编纂 篇8

一、高校档案工作与校志编纂的关系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随着高校的产生和发展逐渐完善的, 是对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 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进行广泛收集、及时整理、科学保管、有效利用的一种工作。校志是以高校建立、发展为研究对象, 记载学校建设发展、教育教学、文化卫生、人物、学生等各个方面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的资料总编。所需要的资料来源可以从图书、报刊、碑文石刻中去查找, 也可以通过对群众进行调查采访获得。档案是所有资料中数量最丰富、内容最广泛、记录和保管最完整的一种原始资料。因此, 档案作为原始资料与校志编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说, 一部校志反映了整个学校的发展过程, 那么, 高校档案正是这个学校历史发展的原始记录。所以, 档案是编纂校志的重要资料来源, 是决定校志质量的重要因素, 档案管理的水平也影响着校志编纂工作的进程。

二、利用高校档案编纂校志时所面临的问题

1. 档案管理者与校志编纂者没能做到“知己知

彼”。随着社会的发展, 档案管理与编修史志实行了社会分工, 使得档案管理者和史志编修者在业务内容上各有其专业性, 缺乏沟通了解。一方面, 高档校志编修人员面对浩如烟海的馆藏档案, 而无法准确获取或不知如何获取所需信息;另一方面, 高校档案工作人员不参与校志的编纂工作, 对需要什么档案史料、什么时候需要档案史料等问题缺乏了解。这就造成了双方都不能“知己知彼”、“供求”脱节, 影响了高校档案的在校志编篡工作中的作用的有效发挥。

2. 高校档案的收集、鉴定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

是在收集方面, 主要表现在因制度缺失、管理不到位而造成高校部分档案不齐全完整。二是在鉴定方面, 主要表现为档案鉴定不准、保管期限划分不明等。档案的鉴定工作, 就是从数量浩大、种类繁多、内容复杂的档案里确定“存毁”和“取舍”。鉴定工作做得好, 就会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在查档利用过程, 我们发现有些文件本应放到永久卷中保存, 却存放到长期卷中, 本应划在长期卷的却又划入了短期卷, 还有些档案重复较多, 使得查阅量增加, 利用难度加大。

3. 检索工具及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很难满足编纂校

志的需要。一方面, 高校现有的检索工具多为卡片或书本式分类目录和专题目录, 校志编纂人员都是通过“手翻、眼看、大脑来判断”的手工检索方式查阅利用所需要的档案, 检索时间长, 手续繁琐, 影响了档案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 从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来看, 有的高校配备了计算机、扫描仪、网络、软件等现代化管理设备, 实现了计算机目录检索, 但全文检索和专题检索还未全面开展;有的学校还未配备现代化的管理设备, 依然停留在手工检索的阶段。而校志编纂需要查找大量的档案资料,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现有的检索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程度很难满足校志编篡工作的需要。

三、如何促进档案工作在校志编纂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提高认识, 将校志编纂工作纳入高校档案管理

内容。历史上, 我国的编史修志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都是由史官来完成的, 他们既管理档案又编史修志, 利用档案极为方便。例如, 司马迁官拜太史令,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宫廷文字记录和掌管皇家档案, 这为他利用档案编修《史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今, 高校校志编纂人员利用档案编写校志同样也离不开档案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因此, 将校志编纂工作作为高校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十分必要的。修志人员要有的放矢, 索其所需;档案人员要及时了解需要, 尽其所藏, 为编写校志提供所需档案史料, 并参加对史料的考证, 使档案在编写校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强化基础业务建设, 为校志编纂提供全面、翔实

的档案史料。高校档案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颁布实施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科学、合理、全面地制定高校档案的归档范围, 确保收集工作不遗不漏, 加大高校档案的收集力度, 应收尽收, 特别要加大对表彰会和先进个人及国家、省市领导视察学校工作的照片及录音录像等资料的收集力度。高校档案管理者要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详细调查, 仔细鉴定, 正确确定档案保管期限, 科学确定档案的“存毁”和“取舍”, 提高高校档案的利用效率, 丰富校志编纂所需材料, 提升校志的编写质量。

3. 与国际认证工作有机融合,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

设的步伐。ISO9001是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 适用于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 特别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它要求档案管理必须注重过程管理, 各部门要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要按照认证工作的要求, 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 使高校档案工作与高校长远规划相一致, 打破档案管理的传统观念, 争取高校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支持;有计划、有步骤地编制电子检索工具, 积极开展全文录入和专题制作工作, 加强与图书管理的协作;不断探寻利用条形码管理部门档案的方式方法, 实现快速检索、快速借阅, 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不断地满足档案利用者的需求, 满足校志编纂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温洪清.档案在史志编修中的地位和作用.黑龙江档案, 2007.3

[2].柳成栋.长铗文丛 (方志论稿) .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6.12

谈档案编纂选题与社会需求的互动 篇9

一、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指“档案利用者为顺利地进行自己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解决某一实际问题而需要利用档案的欲望和要求”[1]64。其包括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两种形式。“现实需求, 就是档案利用者已经表现出来的并有相应实现能力的档案利用需要;潜在需求, 则是指档案利用者尚未表现出来的及没有相应实现能力的档案利用需要。”[2]社会需求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进入信息化时代, 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在此背景下, 社会越发展, 公众文明度越高, 人们的需求就会越多, 需求的层次也会越高。从而, 档案利用者的需求也向多样化趋势发展。需求者不再局限于机关工作查考和编史修志, 而是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外交和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

2. 社会需求的全面性。

近年来,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档案开放政策的实施, 档案利用主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利用者不再局限于某一小部分, 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有利用需求, 其需求已向全面化发展。全面性从档案利用者国籍来看, 既有境内利用者, 也有境外利用者;从利用者职业来看, 既有公务员、律师、新闻工作者、科研人员、医生、教师、作家, 也有工人、农民、个体户、学生。

3. 社会需求的动态无限性。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导致社会需求一直在不断变化着。这主要表现在:第一, 社会需求总是新老交替, 一段时期人们热衷于某一热点问题, 但随着形势的不断推进, 他们又开始关注其他问题;第二, 社会中的各项活动都在不断地运动发展, 而利用者又是这些活动的执行者, 因此, 社会需求不会停止不前, 它会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档案利用者自身的发展而发展。满足了一种旧的需求, 又会产生新的需求。需求总在不断满足中延伸, 这就是社会需求的动态无限性。

二、档案文献编纂选题对社会需求的诱导性

选题是档案文献编纂成果影响社会需求的前提和基础。适当的选题可以使人们联系自身实际, 加深对问题的思考。例如, 档案部门编纂了一项高质量的成果, 同时注重该编纂成果的宣传工作, 档案利用者通过利用该成果获得需求, 受此影响他们的需求会发生变化和转移, 进而延伸出更多更深的社会需求。题目的选择是否关注社会重大问题、热点问题, 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决定着文献编纂成果能否广泛流传并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社会需求多种多样, 时时变化, 因此是否以社会为大背景, 是否及时掌握公众关注的问题, 是否结合本馆馆藏资源决定了编纂成果能否满足社会需求, 能否实现档案的社会价值, 能否引发全社会的共同思考和讨论。档案文献编纂作为一种著作行为, 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生产活动, 是一种生产精神产品的行为。档案文献编纂的成果也即文化生产活动的产品, 把档案中蕴藏的丰富文化知识信息导向档案用户。有价值的选题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能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 不同社会发展状况下各阶级、各阶层的不同文化心理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探讨文化动向, 传播文化知识和引导新的社会需求产生的作用。如外交部档案馆曾出版一部《周恩来的外交风云》的纪录片, 就引出人们对中国外交史的研究和兴趣。

三、社会需求是档案文献编纂选题的风向标

可以这样说, 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都是社会的需求, 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亦然。社会需求是推动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发展的原动力, 只有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才会有好的档案编纂成果问世, 档案编纂成果才有市场, 才能顺利地传播。社会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档案文献编纂的选题方向, 档案部门往往会根据调查分析得来的社会需求, 结合本馆馆藏确定编纂选题的方向。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已经渐渐演变为一项社会化活动, 与社会各领域息息相关, 因此其选题必然会时时受到社会需求不同程度的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人们急切要求有一套较完整、真实的中国共产党的档案史料文献问世。抓住这一社会需求, 中央档案馆不失时机地编辑出版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内部本和公开本。特别是公开本的国内外发行, 引起了很强的轰动效应, 不仅对当时流传海内外一些诋毁我党历史真相的文章是有力的打击, 而且也填补了国内党史研究上的一些空白, 至今仍是研究党史的重要依据。每逢纪念日、重大庆典到来时, 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等, 中央档案馆就利用这些机会, 编辑出版一批优秀的编纂成果[3]38-39。

几年前“非典”肆虐, 许多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这个社会热点问题, 深入挖掘馆藏资料, 编研成册。于是出现了北京市石景山区档案馆的《石景山区抗击非典报刊集萃》、《非常的日子——北京市石景山区抗击非典记实》等编纂成果[4]118。

上述编纂实例很好地体现了社会需求对档案文献编纂选题的风向标作用, 档案文献编纂要紧跟社会步伐, 实时跟进社会需求的发展方向, 及时为社会所需提供编纂成果。

四、抓住社会需求, 优化档案编纂选题

1. 优化馆藏。

馆藏是档案编纂选题的基础, 因此, 要搞好编纂选题, 首先要优化馆藏结构, 拓宽档案来源渠道, 尤其是在民生问题被普遍关注的时代, 做好民生档案的进馆工作十分必要。二是要注意通过各种方式征集散落在社会上的各种具有保存价值的珍贵档案资料, 丰富馆藏。三是在馆藏内容方面走“特色”之路, 即收集本地区内各个领域中比较有“独到之处”的材料, 特别是在载体或内容上具有特色的材料。四是要注意调查研究, 了解社会需求, 对各种档案进行选择性的收藏, 尤其是要注意新领域的建档及其保存档案的情况。五是要追踪重大活动、重大事件, 保证其资料的完整性。只有在充裕的馆藏资源基础上, 档案编纂人员才能“有预见性地开发与社会发展趋势相关联、与社会利用需求相契合的档案文献编纂选题, 从而引发新的社会思潮与热点, 推动社会相关领域的思考与研究”[5]22。

2. 转变思想, 提高档案编纂人员的素质。

档案编纂人员是档案编纂的主体, 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档案编纂选题质量的好坏。首先档案文献编纂人员要有广博的知识, 对所要编纂的资料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其次档案编纂人员还应“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 要对档案信息资源有较强的敏感度, 能够以较强的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并帮助用户获得所需信息”[6]15。再次, 要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结合市场需求和社会服务合理选择编纂选题。“由过去仅依据馆藏档案资料定题, 逐渐向以馆藏档案资料为主, 按照社会公众需要, 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 结合重大纪念活动, 抓住社会热点问题和本地人文特色等选题转变。”[7]30最后, 档案编纂人员要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专业知识, 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 及时掌握公众需求, 优化编纂选题。

3. 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互动。

编纂选题要契合社会需求, 就必须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互动, 及时了解公众的需求。一是要利用网络互动开展选题调研。除充分利用档案馆门户网站宣传已有档案编纂成果, 采集用户反馈信息分析公众利用范围和需求规律外, 还应实时关注互联网提供的互动沟通方式和途径, 比如, QQ/MSN聊天室、BBS论坛、Blog博客、E-mail电子信箱、微博、贴吧等, 了解公众的社会需求焦点, 听取他们对已有编纂成果的客观评价, 建立公众需求数据库, 从而确定新的编纂选题方向。二是档案编纂人员不能闭门造车, 应该主动走出去, 融入社会生活, 主动参与社会各领域的活动, “参加一些听证会、交流会, 深入了解各种思潮, 关注国内外新闻大事, 从而更有效地了解社会热点, 了解大众思潮和关注焦点以及各学科发展最新动态, 从而确定适合当前阶段的选题类型和方向”[5]22。

总之, 社会需求与编纂选题相辅相成, 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只有紧盯社会需求, 时刻以其作为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风向标才能在工作中编出被社会所认可、所需要的成果,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各种有用价值。同时档案文献编纂工作要注意对档案内容的筛选,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将档案文献中最优质的信息资源展现给社会, 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引导社会需求积极向上。

摘要:文中笔者介绍了社会需求的特点, 分析了社会需求与档案文献编纂选题的互动关系, 并提出了如何优化档案编纂选题。

关键词:社会需求,编纂选题,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曾军.知识经济时代档案信息利用需求研究[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2002 (6) .

[2]付兰霞.档案利用者的需求特征[J].档案学研究, 2002 (5) .

[3]谢莹.继往开来走向新征程——中央档案馆编研工作回顾与展望[J].档案学研究, 2000 (1) .

[4]胡红霞.档案馆编研与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关系研究[J].现代情报, 2010 (3) .

[5]王晓璐.浅议近十年档案文献编纂选题及优化途径[J].兰台世界, 2011 (4) .

[6]石珂.从档案利用看档案部门与用户的两极互动[J].档案管理, 2003 (4) .

司马迁档案文献编纂思想述论 篇10

一、网罗天下旧籍佚文, 多种途径搜求档案文献, 选材来源广泛凭证价值高, 成为后世档案史志及修史治史的可靠依据

皇室档案是司马迁著述《史记》的首要史料来源。司马氏世典周史, 汉兴九十年间, 天下遗文古事, 毕集于司马氏父子之所掌, 故司马迁有机会接触和阅读到汉宫廷所藏的各类官方档案。《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 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1]2484。《史记》所见汉室档案有:谍记、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 (历谱五谍) 、五帝系谍、春秋历谱谍、铎氏微、虞氏春秋、史记、秦记、秦楚之际、列封、令甲、功令、汉律令、汉军法、汉章程、晁错所更令三十章、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等二十三种以及各种诏令、有司文书、奏议文本、上计年册等。

古今典籍是司马迁《史记》选材的另一来源。统计《史记》中司马迁所见各类图书文献86种, 其中, 六经及其训解书23种, 诸如诗、书、礼、易、乐、春秋、国语、左氏春秋、谷梁春秋、公羊传等, 诸子百家书50种, 诸如论语、孟子、管子、晏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商君书、司马兵法、孙子十三篇、孙膑兵法等, 地理书2种:禹本纪、山海关, 另还有文学书7种:屈原赋、宋玉赋、贾谊赋等。

亲身见闻是《史记》编纂的重要补充和佐证材料。司马迁曾游历造访、实地考察多地, 20岁起南游江淮, 上会稽, 探禹穴, 阙九疑, 渡沅江、湘江, 向北过汶水、泗水, 讲业齐鲁之都, 观孔子之遗风, 向南过薛 (今山东滕县东南) 、彭城, 寻访楚汉相争遗迹传闻, 经过大梁, 而归长安, 历时数年, 搜集了全国各地关于上古史的民间传说, 这些轶闻传说都成为《史记》素材的来源。司马迁30岁仕为郎中, 即皇帝的侍卫官。汉武帝在位巡行全国三十余次, 司马迁不离左右, 曾侍从武帝巡视至雍, 祭祀五帝, 入泰山封禅, 至南郡盛唐 (庐江) , 望祭虞舜于九嶷山, 亲自参与了朝廷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军事、礼仪等活动, 亲眼见证了汉武帝时代的历史及当代国家档案的产生过程。扈驾之游、耳目所见所获的第一手国家档案史料堪为史家第一等史料, 是弥足珍贵的信史。

二、厥协六经异传, 整齐百家杂语;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择其言尤雅者, 成为编纂历史档案文献取材的基本原则

考信于六艺, 折中于夫子。司马迁所谓六艺就是《六经》, 包括经和传, 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及其经传, 司马迁认为孔子整理编纂的《六经》是最可征信的历史文献, 《史记》中的尧舜、夏、殷、周之本纪, 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 齐、鲁、燕、晋、宋、卫、孔子世家, 仲尼弟子列传等篇的取材主要依据六艺及其经传。但不同经传对同一种传说或历史事件的记述、解释和评论往往不一致, 这种情况下, 司马迁取舍的办法是:协合六经的不同传注, 与经文合者选而录之, 不合者则删削之。《孔子世家》中太史公以“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比喻孔子为人, 并赞曰:“孔子布衣, 传十余世, 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可谓至圣矣。”司马迁对孔子的敬重可见一斑, 以孔子言论评价人物在《史记》中更是俯拾即是。

成一家之言, 统一百家杂语, 是司马迁的述史理想。春秋战国时期广为流传的学术派别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等, 称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对于社会、历史、事物的看法各有自己的认识体系, 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有不同的见解和策略, 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思想流派, 各学派在著书立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时, 往往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记述脱离史实, 甚或产生荒诞不经的说法, 所以司马迁认为百家杂语的正确性差一些, 在采用诸子百家著作时, 依据六艺及其经传来统一说法, 并进一步对历史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形成一家之言, 即整齐划一。

不背离古文经, 择其言尤雅者。今文经学近于哲学, 强调“经世致用”, 往往以自己的见解说明古事, 提出符合汉王朝利益的政策观点;古文经学近于史学, 讲究考据。司马迁认为古文所记接近历史事实, 其言论是典雅可信的, 作为一个严肃的史学家, 司马迁自然要依从古文, 提倡选择那些言辞雅驯、内容可信的史料。

三、疑以传疑, 疑则阙之, 广存异文以备查考, 成为后世档案文献编纂中处理阙疑史料的基本原则

疑以传疑。《三代世表序》中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记, 尚矣。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 周以来乃颇可著。孔子因史文次《春秋》, 纪元年, 正时日月, 盖其详哉。至于序《尚书》则略, 无年月, 然多阙, 不可录。故疑则传疑, 盖其慎也。”[1]338司马迁认为五帝、三代年代久远, 可得的传记文献很少, 孔子编次的《春秋》, 年月详尽, 可依据, 至于《尚书》则很简略, 多处缺漏, 不能著录。在文献不足又不得已要记载的时候就采用存疑的方法, 将或缺或疑部分如实保存, 留待后人作进一步研究、判断。

阙疑。对确有疑问的历史事件审慎保留不予记载, 宁缺勿滥。阙而不录。《仲尼弟子列传》中太史公曰:“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 并次为篇, 疑者阙焉。”[1]1719《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中太史公曰:“于是谨其始终, 表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 著者明, 疑者阙之。”[1]709并存异说。《殷本纪》中对殷始祖契的记载, 既说, 殷契母简狄为帝喾次妃, 又说简狄行浴时吞玄鸟卵生契;《周本纪》对周始祖后稷的记载, 既说周后稷母姜原为帝喾元妃, 又说姜原出野, 见巨人迹, 践之而生稷。同一人物或事件, 史料来源不同说法各异, 无法征信时, 客观记载各种版本传说, 反映了司马迁审慎处理阙疑的态度。

互见法存疑。将同一事件若干异说分载于数篇, 文献记载与传闻材料相互印证, 重大历史事件征引多种史料进行排比考实, 广载异文以备参考。如《殷本纪》中记载, 纣杀九侯女并醢九侯, 西伯昌闻之窃叹, 崇侯虎知道后告纣, 纣囚西伯羑里。《周本纪》又载道, 崇侯虎看到西伯积善累德, 诸侯皆响应, 不利于帝纣, 谮西伯于纣, 纣因之囚西伯于羑里。互见法处理诸说异闻反映了司马迁的考信原则。

四、创设纪传体通史体例, 使纪传体成为后世利用档案文献编修国史的正体, 廿四史无一例外

司马迁在《史记》中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裁综合起来, 使各体互相配合, 相辅相成, 形成一个完整严谨的述史体系, 这种综合性的编纂体例称为纪传体, 此乃司马迁的伟大创举。《史记》五体纵横交错, 经纬互织, 纵贯三千年, 囊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共计一百三十卷, 完成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伟大编纂理想, 形成了一个宏大的述史构架。本纪以编年的方式缕述三千年历史, 记载黄帝至汉武帝期间历代帝王或时势主宰者的政迹, 并追根朔源, 探求由盛而衰的历史变化规律, 寄托作者的理想, 是《史记》全书的大纲;表以表格形式提纲挈领地展现一个时期总的历史面貌, 融合本纪、世家所述内容, 并详细完整地表现其他四种体裁不便记载的内容, 以“观百世之本支”、“观天下之大势”、“观一时之得失”、“观君臣之职分”[2]364;八书旨在正礼乐、协律历、际天人、理官民, 太史公在追溯典章制度历史渊源变化的同时, 抒发了他对社会现实和政治兴衰的种种看法, 书的这种论治作用是其他体裁无法代替的, 书体是后代不可改易而必须加以效仿的[3]324;世家反映了列国发展的大势, 相当于国别史;列传以不同时期社会各阶层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 展现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五种体裁相辅为用, 相得益彰, 彼此贯通, 形成了纵横交织的立体叙事网络, 甚为全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总体面貌, 从而建构起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司马迁将分散的、单一的档案史料融合而成一部焕发出无穷生命力的史学名著, 其编纂成就饮誉中外, 彪炳千秋, 堪为孔子《春秋》之后档案文献编纂史上又一盛事。

五、考辨真伪, 秉笔实录, 成为后世档案文献编纂的优良传统

裴骃在《史记集解序》中说:“然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 皆称迁有良史之才, 服其善序事理, 辩而不华, 质而不俚, 其文直、其事核, 不虚美、不隐恶, 故谓之实录。”[1]2505《史记》中随处可见司马迁辨证史实、秉笔实录的例子。《仲尼弟子列传》:“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 誉者或过其实, 毁者或过其真, 均之未睹厥容貌。”[1]1719《三代世表》:“余读谍记, 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牒终始五德之传, 古文咸不同, 乖异。”[1]338他反对儒家“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传统, 客观公正地记述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善恶, 即使当朝皇帝也不例外。如《武帝本纪》中, 既肯定了当朝圣上汉武帝刘彻驱逐匈奴、保家卫国之功绩, 也写了他加重赋税、穷兵黩武、任用酷吏的凶残和求仙访道、笃信方士的荒唐可笑, 这种“不虚美, 不隐恶”的编纂原则为其他封建史家所不及。

摘要: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档案文献学研究的开疆辟域之作, 对后世影响深远。从《史记》看, 司马迁档案文献编纂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档案文献的搜集整理、编纂原则、编纂体例及辨伪精神等方面。

关键词:司马迁,档案,文献编纂,思想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撰, 南朝宋裴骃集解.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2]刘黎明.中国文学 (先秦两汉卷) [M].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5.

上一篇:不同类型肥料下一篇:生物样本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