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摄影

2024-05-05

民俗摄影(精选十篇)

民俗摄影 篇1

关键词:民俗摄影,文化价值,研究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 悠久的历史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并且民俗文化有极强的地域性, 与地域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等有密切的联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及自然环境的变化, 许多地域民俗在历史发展中消失了。但是民俗研究对我们了解古代先民生活及地域生活习惯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我国高度重视民俗的保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摄影技术受到人们的欢迎。摄影能够记录真实的场景, 具有较强的纪念意义。摄影技术受到民俗文化研究者的重视。研究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不仅能够加强人们对我国民俗的认识, 而且能够提高民俗摄影技术, 增强民俗摄影的内涵。

一、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 逐渐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经历了岁月的洗礼, 传承至今, 反映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 也是先人智慧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摄影则是将古老的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视角用相片的形式保存下来, 并展现给读者, 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古老的民俗文化。同时, 民俗摄影是基于民俗文化基础上并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整理、完善和保存的过程。对于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 摄影可以以数码形式更好的保存下来, 以供后人游览参阅, 对于保护濒危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 摄影选择的背景时期一般对民俗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以此, 民俗摄影的内容对于研究民俗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意义。

二、民俗摄影的表现形式

( 一)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是指摄影师选择一个特定的题材, 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材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并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 最后展示给观众特定的主题。专题报道对摄影师的要求较高, 摄影师必须对民俗文化有着相应的了解, 并能根据拍摄内容加以延伸, 并能从独特的视角讲解相关的摄影, 通过一系列的讲解, 借助摄影充分展现民俗文化的魅力。另外, 各种展现民俗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 例如文字和绘画, 摄影与其他形式相比具有鲜明的优势, 能够更加准确清晰反映专题报道内容。

( 二) 民俗纪实

民俗纪实是民俗摄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是指摄影者通过多角度的跟踪拍摄反映历史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民俗文化的过程。民俗纪实对于摄影者的要求很高, 要求摄影师站在纪实原则的基础上, 深入展开主题, 并从更全面的角度, 选择更多的主体, 系统性的反映民俗内容。与专题报告相比, 它对时间的要求更高, 不能跨越历史时期, 但是对于主体选择更为典型, 画面情景必须根据主体生存的环境, 通过拍摄场景客观真实的反映历史故事。

( 三) 民俗艺术摄影

民俗艺术摄影师以艺术形式结合民俗事实的一种摄影手法。它是基于民俗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的创新, 追求艺术效果与民俗文化的完美统一, 这种形式的摄影方式一般以单独的图片展示, 游客在欣赏民俗文化的同时享受高质量的光影效果极佳的艺术照片带来的心理享受。因此, 民俗艺术摄影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三、提高民俗摄影文化价值的策略

( 一) 提高民俗摄影师的文化素质

在研究民俗文化时想要拍摄高质量的拍摄效果和拍摄背景, 首先必须加强摄影者文化素质的培养, 通过民族学、摄影学的学习, 站在极其专业的摄影角度, 并选择适当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容, 进行专业的民俗摄影, 提高民俗摄影的质量。其次, 摄影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判断力。随着摄影利益化, 相应的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伪文化, 拍摄内容虚假, 违背了摄影职业道德, 并对游客和观众进行误导, 不利于民俗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最后, 摄影师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学习, 在摄影中积极挖掘民俗文化价值, 在拍摄过程中, 能够有效挖掘民俗文化的特色, 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抓住民俗细节, 更全面的对民俗文化进行记录, 并以相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现给游客。使游客能够对民俗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对于研究文化价值的专家学者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 二) 深入民俗活动地区

摄影者在学习当地民俗文化过程中, 要想更加深入了解民俗文化, 必须深入到当地民俗生活中。通过参与民俗活动, 访问当地的长者, 亲自接触在某一历史特定时期民俗文化精神和内容, 并在选材拍摄后配置上相应的文字说明, 能够方便读者理解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其次, 摄影者应多次深入民俗活动地区, 避免因一两次参与活动出现的选取访问对象的片面性, 多次的深入, 可以从全方位、多角度的更加准确的把握民俗文化和准确的定位民俗文化价值。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更加真实可靠, 对于文化的传承及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 三) 采用不同拍摄手法

在民俗摄影文化研究中, 摄影师应采用不同的摄影手法和手段对其自身问题进行完善, 展现给游客一个特殊、客观的相片或视频。摄影师在拍摄时应准确把握所拍摄内容的特殊性, 与其他拍摄对象进行相应的比较, 找到被拍摄对象的独特之处, 才能从最佳的视角准确把握民俗文化价值, 拍摄出高质量独具自身见解的民俗摄影。另外, 在拍摄的同时要对民俗文化的细节之处进行特写, 通过特写的镜头展示游客很容易忽视的细枝末节, 更加生动形象的把民俗文化展现在游客视野之中, 使游客更加深刻的了解民俗文化和价值。

四、小结

民俗摄影能够再现真实的民俗习惯, 对我国民俗文化的继承与研究具有较高的纪念价值与文化价值。民俗摄影以专题报告、民俗纪实、民俗艺术摄影的形式而存在。在民俗摄影中要不断提高民俗摄影师的文化素质, 鼓励民俗摄影师深入民俗活动地区, 采用多样化的拍摄手法, 以提高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秋萍.透过“人类贡献奖”获奖作品探析民俗摄影的影像价值[D].云南师范大学, 2014.

民俗 传统民俗 篇2

清明期间,我们那都要做清明果,可以用来当作寒食节的食物,也可以用来当作清明扫墓的祭品。清明果也被称为清明团子,在南方地区非常盛行,尤其是江浙沪一带。本来,清明果其实是寒食节的吃食,而寒食节与清明节应是两个不同的节日。起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但因为在清明期间,所以现在大多是放在一起过的,并且,将寒食节吃的这种食物称为清明果。要做清明果首先得找“清明草”。原先一直不知道它的本名叫什么,只知道是在清明期间用到的才叫“清明草”,后来上网查了,原来它的学名叫鼠鞠草,也叫佛耳草。全株有白色绵毛,叶如菊叶而小,开絮状小黄花,一年生草木,清明时节,萌生绵绵白毛细叶。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功效。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在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然后躲过追兵。清兵不肯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要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看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这些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我们的清明果有甜、咸两种。每次都看我妈适量的糯米粉、大米粉和好,再捏成小块的饼状下锅煮好,然后捞出来与清明草和在一起,作为基础原料。如果要做成甜的,就在面皮里包入白糖和芝麻,然后放入磨具里压出各种花样,有万年青、菊花还有凤凰等;如果是做成咸的,就把皮擀薄,包入炒好的冬笋丁、豆腐干、香菇丁等,做成饺子的样子。蒸好后的清明果看上去碧绿碧绿的,晶莹剔透,还会透着股清香,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

现在貌似只有在农村才能真正吃到地道的清明果了,从采摘清明草到制作再到上蒸笼蒸熟,这一过程可以看做是对传统食物,传统习俗的继承延续,很有乐趣。

1、清明草

2、甜的清明果

谈谈民俗摄影 篇3

来自深圳的林先生提了一个从事“民俗摄影”的摄影师似乎都明白又都不愿意提及的问题:

什么是民俗?

太应该了!不能判断何为民俗又如何能准确地摄影民俗?

我在不知道什么是民俗的时候是否应该出去拍照片?

假如你一定要出去拍民俗,我想你可以先读一些有关民俗的专门著作,了解民俗的基本定义和形态,查一些有关你要去的地方的百姓民俗的资料,这样你去了以后就不会太被动;但所有这些都不能代替你向实实在在的“生活”学习,向当地的百姓学习,民俗事象的影像自然就会定格在你的底片上。

莆田的徐先生给我看了一叠他拍的民俗图片,他对我说:最近几年来我一直在拍我们当地的民俗,请给我提提意见。

单从你的这些照片来看可以说拍得不错,但你记录的对象(内容)目前并不是民俗,而是民俗风情表演。民俗风情表演,当然它依然是一种有关民俗风情表演的影像文献,也值得我们当代人去记录。它今天可能只是一种表演——就象全国各地旅游景点、游览胜地甚至一些著名的人文祭祀场所中正在发生的景象那样,是当地人乃至行政部门所施展的一种刺激旅游消费的策略,若干年之后,假如这种表演依然存在并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或许它会成为一种新的民俗也未可知。因为民俗也是有生有死的。

湖北的邹先生问:民俗和民俗摄影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民俗摄影自然是有关民俗的记录性摄影(不是表现性的艺术摄影!)。问题多半或者常常出在我们如何确认何为民俗上。什么是民俗呢?民俗也就是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某个地域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包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及其相关的生活内容(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等。一切民俗都属于民间文化(包括生活文化),但并非所有民间文化都是民俗。民俗只是那些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心理影响的方式向不同地域扩展并代代传承。同时,因为民俗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所以看一种民俗它是否存在、是否具有生命力就要看它是否还能发挥社会功能。

摄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文化方式,因此有相当多的摄影人特别重视实践,而比较轻视读书学习,具体到民俗摄影就是我们不了解民俗的含义。即便是在农村,当地的民俗难道就是端着大碗吃饭、挪着小脚走路、坐着花轿结婚吗?其实,这和真正的民俗完全是两码事。而对民俗的无知,势必导致“民俗摄影”对拍摄对象把握与判断的失据,进而对民俗事象表达失言,或者把泛民间生活文化都当作民俗;或者把已经没有传承并且不能发挥民俗社会功能的某种残留物当作民俗;或者把“民俗摄影”的焦点只锁定在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亦或所有民族的农村而独缺城市。如此一来,中华大地上绚烂多姿的民俗风物就被我们摄影师的无知阉割得所剩无几了,比如“裹脚”这一残害中国妇女身心好多世纪的旧式习俗,作为民俗它早已不复存在——它不再发挥其社会功能,也不再作为民俗具有生命力,那么“小脚”还是什么民俗吗?可为什么有些人愣要抱残守缺、因循守旧?认为凡是“过去”的就是“文化”的?就是民俗的?同时,“民俗摄影”界乃至我们摄影中明显存在的这种对民俗知识无知,不仅暴露出摄影人文化准备的严重不足,而且也同样导致并暴露出“民俗摄影”批评的“失语”和“弱化”。而有些批评者对民俗的“误读”又导致其批评的“迷失”,进而进一步加深“民俗摄影”的“迷失”。

那么民俗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

总的来说至少应该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这样几大部分。

物质民俗的主要是那些人们在创造和享用物质资源过程中不断重复、带有模式性的活动,及其由此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包括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通讯、医药保健等方面的民俗。

社会民俗又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规范着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交往、结合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包括社会组织(如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如习惯法、人生仪礼等)、岁时节日(节气)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

精神民俗是形成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础上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是人类在顺应、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形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为特定行为方式(模式)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和民间艺术等。

语言民俗是人们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

照您这么说世间的民俗是如此丰富多彩,为什么我们的“民俗摄影”又如此的贫乏单调?

客观地讲有些民俗并不适合用摄影的方式加以记录,比如语言民俗和某些精神民俗。但从摄影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也许主要是出在对民俗的某些认识上。

对于民俗我们应该采用哪种类型的摄影?

我们在前面说过民俗摄影是有关民俗的记录性摄影而非表现性摄影。

民俗作为一种民间生活的传承文化,其主体部分形成并植根于过去,属于广义的民族或者民间的传统文化,然而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民众当下生活的一部分,并伴随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某一地域民众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但我们首先要明白这里说的这个“过去”并不等于是“古代”。有些人认为民俗就是我国古代人民生活的“活化石”,需要加以抢救,其实稍稍有点民俗学常识的人都明白事实并不是这样。尽管你完全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去“抢救”民俗,但你首先要明白你要“抢救”的是民俗,不是要你去“表现”也不是要你去“艺术”,否则,你过重的“艺术”情结将会把“民俗摄影”变成有民俗招牌而无民俗内容,更无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某种非驴非马的“文化表现”活动。其次,因为民俗形成并植根于“当今”的“过去”,其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因此,民俗如若没有消失就必须也只能是浸润在民众当下的生活中。其三,今天的民众正在也必然会再创造出新的民俗来,有鉴于此,如果你的眼睛只是盯着许许多多的“过去”,甚至只是盯着“古代”,而忽略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要去密切注意当今当下已经存在和正在出现的民俗并加以记录,就只能导致一代又一代摄影家周而复始地进行“文化抢救”。

假如你真是想记录民俗,比如你以科学的严谨的态度,用影像和文字的方式去记录、整理、研究民俗特定的形式、内容、结构……等等,得到的将不仅是一份民俗的影像图录,也是一份影像与文字互为印证的人类文化学意义的文献报告。由于文字可以记叙民俗事象的分类、性质和发生发展过程——记叙这些积淀着民俗成因和丰富文化内涵又跨越时空限制的东西恰恰是文字的强项而非图像所长;但影像却可以记录民俗外观表现的总体特征和局部细节特点——假如它可以被记录的话,从而使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可以通过这些形成于过去、延伸于当今的民俗影像,把人们当下的生活和生存状态与历史“链接”起来,进而围绕某种民俗建立起有关一个个“文化圈”的民间生活文化平台。

湖北的邹先生、云南的张先生:我们应如何把握民俗影像呢?

民俗摄影 篇4

民俗是从有人类生产生活开始在长期的这个过程中以人的物质文化、精神文明、社会生活为基本传播手段的, 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差异性的民间风俗文化。在我们这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传承、沿袭的民俗文化。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论集》中指出“民俗”它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指民俗本身, 就是民俗志的资料, 如民俗、习惯、歌谣、故事等;二指研究民俗理论, 就是民俗学。”王文宝先生在他的《中国民俗学史》中说“民俗, 是指人类创造、享用、传承的文化现象, 研究他的学问即是民俗学。”民俗作为反映一个民族的创造和传承的、为人民日常生活服务的习俗文化, 在中华千年的历史沉淀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 深藏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的人民行为、语言和心理中代代传承。

二、民俗摄影的兴起及发展历程

1. 民俗摄影的涵义

民俗摄影是以纪实拍摄、纪录的形式使民俗文化成为一种可视的形象, 使人们有形可观, 并通过这种影像形式在各范围上传播。民俗摄影对民俗事像进行拍摄, 为各类研究提供大量的图片资料, 这个再现历史文化的过程对民族文化的记录、了解、保存、传承和发展做了积极的贡献。

在当今这个现代化全球化快速推进的社会, 在人们正被现代化科技化充斥的空间中生活的同时, 有许多的民俗文化正在从时间和空间上无声无息的消逝不见。民俗摄影运用了现代摄影的手段如实的、直观的再现了民间风俗生活, 是摄影与民俗的结合, 用视觉形象记录了现存的和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 再现、延续了历史。民俗摄影表达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许多老照片已经为历史做了见证, 保留、传承了文字难以呈现的民俗文化, 为许多研究提供了真实直观的图像资料。正因如此, 民俗摄影作为一个摄影艺术与民俗学结合产生的新型摄影门类迅速兴起。

2. 早期民俗摄影在中国的实践应用

在我国, 20世纪初期, 就有摄影家进行有关民俗方面的摄影活动。如王小亭先生、庄学本先生, 他们都拍摄过不少反映我国少数民族的民俗图片。庄学本先生十年西行, 到过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的民族地区, 每到一处都详细记录当地民族的地域环境、服饰、生活习俗等并拍摄了大量照片。此后有一些摄影家也通过相机记录了许多有价值的反映民俗文化的照片, 逐步的有了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民俗摄影。

3. 民俗摄影在中国的确立与发展

沈澈, 现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执行会长, 也就是我国“民俗摄影”的创始人, 他历时两年多时间, 深入我国各民族地区进行拍摄创作, 在这期间他了解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民俗文化, 与各民族人民进行了深入的交往, 查阅了许多有关民俗学的书籍, 同时拍摄了大量珍贵的民俗图片。他曾说作为一个热爱的摄影的人, 找到了他生命的价值, 找到了可以为之终生奋斗的事业。1993年,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应运而生, 在北京正式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的民俗摄影事业作为一个新的摄影门类第一次被国家和摄影界所认证。近年来,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们已经认识到许多古建筑、老城区、旧民居、老式作坊等受到拆迁的威胁, 许多传统工艺, 民族服饰, 各少数民族生活习俗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记录和传承民俗文化已经迫在眉睫, 因此作为以独特方式保存这些文化的民俗摄影迅速发展。许多摄影家投身到民俗摄影的行列中, 大量民族色彩强烈, 民族文化浓厚的民俗摄影作品在影展上大放异彩。福建摄影家吕国顺先生花了六年时间深入客家人生话, 拍摄当地的土楼建筑, 对客家人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等进行了细致的采访记录。每一张照片都将住在土楼里客家人的生活生动的、鲜活的呈现在了我们眼前。这些照片不仅仅是图像, 也是对客家民俗文化的表述对客家民俗文化的传承。

三、民俗摄影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 民俗摄影对民俗文化的表现及应用

民俗文化与摄影艺术的相互交融让人们在审美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千百年的人文精神及富有哲学的生活艺术。这些代代相传的艺术反映着民族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正如胡武功在《十年摄影艺术论》中所说“我们听腻了空洞的赞歌, 一种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破事我们不能在混也于自我安慰的乐队, 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中, “偏面深刻”的探索比起道貌岸然的“平庸全面”更容易接近真理”民俗摄影就是在直面人生, 揭示人本, “把在天外云头徘徊的摄影拉回到土地上”。摄影家无意识的拍摄来源于生活的素材, 古街里依旧使用传统手艺的老鞋匠、看尽一朝天子一朝臣历经兴衰荣辱的胡同、在葡萄架下羞涩的少女…每一张在摄影家相机下记录的画面都让人们看到那些经历百年的民俗风情, 这些都深深烙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印记, 而这些有着自己故事, 体现时代风貌, 蕴含浓郁文化的印记, 不只保存在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 同时民俗摄影通过影像语言将这些生生不息流传的民俗文化保留在了我们的视线里。民俗摄影就是帮助人们认识当下生活的状态和昨日社会的形态, 是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的影像, 它为学者提供了考察研究的资料, 为人们的知识需求提供了一个视觉的审美形式, 用摄影的语言讲述民俗这古老的故事, 有了这份可视的、生动的、真实的文化, 让更多的人有了更直观的方式去了解、喜欢、研究这些文化。民俗摄影家不只是用相机创造艺术, 他们更是用科技的艺术记录和传承文化的艺术。

庄学本先生就历时多年融入当地民族生活研究、考察、记录, 他在《十年西行记》一书中的记载涵盖了他所考察的少数民族整个社会的生活生产形态, 在之后举办的西康影展中, 照片为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留下了一份可信度极高的视觉档案及研究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有土房寺院及特建商场的俄洛门户—阿坝, 横跨黄河两岸, 无一处可耕之地无一所固定土房的俄洛, 夏住高山, 冬在河谷穿老羊皮裘的俄洛人。他用摄影的技术将这些地区特有的多元化的民俗文化生动、鲜活、真实的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将一些美好的瞬间一些即将消失的文化凝固成画面, 永久的留存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为当代人再现了特定的时间空间内的文化, 是民俗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这种纪实性质的摄影让我们了解到各种特质的民族及其文化, 让文明进化有迹可循。在《摄影的题材》一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利用摄影来发挥我们的思想, 露示我们的情感, 和表现社会的一切。”现代科技很发达数字媒体也很先进, 拍摄的生活中美好人事物的照片可以通过先进的功能进行后期剪辑、修饰、制作, 人们对他们的评价是“很完美、值得人赞叹”。但真正让人们驻足观看欣赏并且引发共鸣的引起深思的却是民俗摄影作品。民俗摄影打破了空间与时间、地域与历史、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界限, 直观的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形态、文化的发展, 浓缩着社会的变迁, 诠释着民族的故事, 是一种精神与实质、文化与艺术的结合。镜头中那些真实的人物、生动的场景让人们在这个物质生活极其丰富时代不禁被感染, 心里有那么一刹的悸动, 引人进一步去关注, 深入了解。可见在物质的世界里最终也逃不掉不灭的精神的洗涤, 即使飘渺的历史在我们的脑海中只留下模糊的概念, 但深刻的真实的影像让我们更切实地留住了民族文化的脚步。

民俗摄影用朴实无华的摄影方式多角度、多范围的拍摄图像, 在面对即将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民俗文化时, 民俗摄影所展现的正是我们所要了解和传承的民族文化的精神财富。摄影家钻进社会的里层去观察人生, 这些大众生活的现实写真不只是对民俗事像的纪实, 除去其艺术性, 除去技巧的优美外, 更要包含民俗的精神文化内涵, 更有其特殊的社会意义及价值。民俗是一种文化资源, 而民俗摄影作品细致真实的记录这一文化资源, 并将其很好的运用, 不仅仅是向我们展示了各地域各民族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 使人们更了解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甚至要消失的民俗文化;一些作品也为人类学、民俗学、史学等提供了真实生动的研究资料, 它们将会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献, 同时民俗摄影以最直观的方式, 在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各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2. 民俗摄影对摄影家个人素质的要求

民俗摄影的表现形式是图像, 通过照片画面的视觉形象表现了民俗事象与民俗情感, 它展示、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 不仅体现民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同时其内在就是文化的一种传承, 拍摄民俗摄影的过程同样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却能透露出民俗文化的精髓, 我们就要了解我们所拍摄的民俗的有关信息, 要具有必要的知识储备量, 从文化的表面到它的本质, 到它背后的历史传承和积淀, 深入生活调查其历史文化背景对其进行记录描述和整理, 展现它在特定的环境空间中人们对它的使用, 从而传达其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思想内涵、及审美价值。一些非物质的文化如节日、礼仪、宗教等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表达和体现, 同样要对其进行深刻的研究, 使其内涵得到真实、具体的展现。民俗摄影的创作不只是用镜头捕捉画面, 还要从根本上认识和研究对民俗文化内涵进行深刻的探索和把握, 再结合摄影的表现方式展现给人们。回族摄影家王征, 用六年的时间收集回族穆斯林的视觉素材, 他凭着对本民族文化习俗的了解, 以社会学、民俗学的角度, 重新认识西海固回族民俗, 关注一些个案的历史背景, 用文字、录音以及摄影手段对回族人民的生活空间与环境进行描写。摄影家对民俗文化了解的越深刻、越透彻, 所拍摄的作品向人们传递的文化信息就更切实, 更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

3. 民俗摄影创作的方式

民俗摄影是各民族发展历程和文化积累的写照, 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民俗摄影所呈现的最本质的民族情感和民俗文化不单是艺术创作, 不只具有审美价值, 也是对民俗文化的研究、诠释与传承。这就要求摄影家具备熟练的摄影技术的同时还要熟悉民俗摄影创作的方式。

(1) 调查研究纪实的方式

卢施福强调“摄影是现实的艺术, 是诚实, 是简洁, 更是童叟无欺而不二价的……因为勤力, 必多观察, 因多观察, 必多接触, 因多接触, 必多感动思潮:荆棘中也找出玫瑰来了”。民俗文化积淀深厚, 在选好题材之后要做一系列的调查, 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 走访当地长者, 查阅资料, 研究当地文化典籍, 全身心的投入到当地的生活之中, 将自己融入到当地的民俗氛围之中, 真正把握当地民俗, 才能更深刻地将民俗文化的内涵体现在作品中。民俗摄影的创作就要求摄影家认识与研究民俗文化, 并对其内涵进行深刻的历史的客观的把握, 运用合适的表现手法展现出来, 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民俗文化。

(2) 文字描述辅助的方式

民俗摄影的文化信息很丰富, 文化内涵不一定能全部的从画面体现, 就要求有一定的文字说明, 及整理归类。摄影家要对照片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真实的文字表述, 文字要与画面的内涵一致, 做相应的理论研究并掌握一定的当地的民俗文化深入到各民族的生活中, 真实准确具体的文字来描述这些民俗的由来和特性以及画面不能全部展现给人们的内容。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受历史、地域、宗教等因素影响风格特点各不相同, 用文字注明并进行分类就更有利于收藏和保留以及查找, 有利于作为民俗学、史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文献为以后的调查、研究及查证做珍贵的资料, 使民俗摄影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及社会价值更大的发挥作用。

四、民俗摄影的发展方向

恒河沙数的民俗文化给了民俗摄影者更广阔的角度记录那些在特定的地域条件、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行为礼仪。但民俗摄影作品不只是保留民俗文化, 还要破旧立新移风易俗, 促进民俗文化的良性发展。民俗文化中有许多我们值得延续的文化但是也有一些是和现时代不相符的, 可以将这一类作为历史资料去了解去尊重去记载, 但是不能作为我们的主体精神文化。民俗摄影在洋溢着人文精神, 进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时, 对人类曾有过的以及将要消失的文化精神的深刻认识, 使民俗摄影成为人类认识过去, 完善自己的桥梁。在时间的进程中、空间的扩展中、地域文化的交融中随着人们思想意识、文化意识及生活意识的改变, 文化习俗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但传统文化在接受新思想的时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并没有改变。民俗摄影是个客观的艺术活动, 它将民俗文化也以客观的形式拍摄下来了, 这有助于我们对民俗文化进行调整,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民俗文化进而使它与时代融合。

参考文献

[1]谭巧勤.关于民书摄影的考察与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04 (5) .

[2]张旭.谈如何利用民俗摄影发扬民族文化.[J].新农村, 2010 (7) .

[3]胡志川.我国二三十年代摄影美学之争.[J].中国摄影, 1986 (4) .

[4]屈琳.论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与表现形式.[J].艺术视野.

[5]涂俊.浅谈民俗摄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新闻知识, 2012 (9) .

[6]胡武功.十年摄影艺术论.[J].人民摄影报, 1988 (192) .

[7]铁华.摄影的题材.[J].晨风摄影文艺合刊, 1934 (5) .

[8]庄学本.十年西行记.[J].中国摄影, 2002 (3) .

[9]钟敬文.民俗学论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浅谈民俗摄影创作 篇5

[关键词]:民俗文化 民俗摄影 民风民俗 文化内涵

民俗摄影是以民俗事象为主要拍摄对象,通过视觉艺术特有手段,形象记录民俗,并展示民俗独特的文化内涵及风采的记录性摄影。

要想拍摄出具有文化价值的民俗摄影作品,首先要深入了解研究民俗摄影的文化内涵;其二是要掌握民俗摄影创作的基本特点;最后应在作品中突显出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

一、民俗摄影的文化内涵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单一学科的发展将阻碍人类的进步,而民俗摄影这种即写实又详细的记录方式,以其自身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民俗摄影因不受民族地域、国度、文化背景的限制,被中外摄影界称誉为不用翻译的“通用世界语”。民族摄影作为一门新近兴起的艺术门类,正以它强大的内在潜力吸引着广大摄影工作者,人们在研究它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人类对自身的发展历程的认识,这对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及灿烂文化,领略56个民族及世界其它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及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民俗摄影的文化意识。

民俗摄影只有具备文化意识才有了其独特的艺术品格,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注重摄影本身,而不是从固有的艺术教条出发。应从大文化的范畴中去寻求新的艺术因素和艺术感觉。二是努力在作品中注入大量的文化信息,让观赏者在大文化范畴中得以全新的感受。而民俗摄影中的情节、服饰、活动不再只是摄影艺术,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文化符号,而不是那种表面的形式。民俗的要求只能从这些“真”的呈现中,从文化信息的角度去体验,去感知,不要强制用概念化的艺术欣赏程序来理解和认识民俗摄影。民俗摄影所以能留住我们的目光引发我们的联想,最重要的因素显然不在于摄影的技艺,而在于强化的摄影对象的文化意味。民俗民情的纪实方式没有流行歌曲那种愉悦,而类似于严肃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因它记录的是历史。而我们的摄影工作者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把摄影看作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文化关照方式。只有将摄影与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联系起来的时候,摄影才会产生巨大的震撼力。

2、民俗摄影的本质

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传统风俗将会一天天消失,社会进步的同时,将不得已舍弃某些不该舍弃的东西,现实中就有部分人来抵制这种舍弃,是合乎人类本身和人类社会利益的,它表现社会理性和人类良知的犹存,在社会发展的同时总有一批文人置身潮流之外,站在超现实的立场上观察社会,研究人类,反应人类文化,重建人类精神的家园。摄影作为文化的行为方式来关照人类的发展是有着其重要的职责。以民俗民情为题材的纪实摄影工作者,如何去把握民俗摄影的实质,在真实的基础上显示独特的拍摄风格和文化点,以文化的思考来把握作品的厚度,加强作品的冲击力。当然在民俗民情中有着很多落后的原始的乃至愚昧的东西,但它又蕴含着一些质朴、良知、温馨、宁静和平和。而这些正是人类精神追求中不可缺少的。在我们渴望现代文化的同时,也应记住人类不能彻底用现代来毁掉自己,所以用摄影来做这方面的记录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摄影给我们留下的是今天拥有明天不会再来的东西。

二、民俗摄影的创作特征

1、要了解民俗内涵。

民俗摄影的焦点是民俗,因此、要求民俗摄影工作者在开展民俗摄影之前,首先要读一些民俗学著作或一些相关民俗的专著,通过学习、了解民俗的连续性和传承性以及民俗的发展态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地把握与判断拍摄对象,拍出具有真正的民俗风味与内涵的作品。

摄影是一种实践很强的文化方式,因而,有相当多的摄影人只重实践而忽视了理论学习,这对于民俗摄影工作者是不可取的,近年有不少民俗摄影者,因为文化准备严重不足,缺乏民俗理论的指导,导致了对拍摄对象把握与判断的失据,进而对民俗事象的表达失言。往往把裹着小脚等某种不文明的封建残留,也当作民俗精华来宣扬;或者只把焦点锁定在农 村和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而独缺城市或漢民族丰富的民俗内容。这样拍出的作品只能是片面的或歪曲地反应民俗、给人以误导,使人产生民俗只是过去的,而不是当代的;只是陈旧的,而不是发展的;只是农村的,而不是城市的误解,甚至精华与糟粕不分。

2、要把握民俗特色

民俗的显著特点是它的地域和群体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各民族的民风习俗不断产生了碰撞、交流、逐步走向了融合。原来各民族、各个地域民众在各自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发展、而产生的不同特点的民俗文化,现在有些已较难区分出其各自的特征。因此,在拍摄之前,对民俗的许多事象和器物进行调查研究,取得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并对有关事象和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区辨和掌握拍摄对象的特色,是民俗摄影必要的准备。

做好民俗的调查研究,首先要有针对性地读一些古代典籍、史书、史料等,初步了解民俗事象的概貌及发展演变的历史;第二要细致的开展实地调查,为提交资料的可信度,还要在被调查者的直接交流的基础上,进而深入生活,从生活方式到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去感受民俗、了解民俗。第三要将所作的调查、记录和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纳、比较、研究,进行历史的分析和结构与功能的分析,梳理出所要拍摄的民俗的特征、特色、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还要尽量摸清民俗活动所要经历的几个主要场景,从而使拍摄更富有针对性,更能有效的把握民族文化的精髓;第四要针对民俗事象的主要特征、理清拍摄思路,对整个拍摄过程预先进行构思,从而避免错过有效时机,能更准确的把握瞬间,更深刻地提炼主题,使拍摄的画面获得更高的价值。

3、要真实的再现民俗

真实是民俗摄影的生命、真实的反应民俗事象是民俗摄影的基本要求,只有真实、才能原汁原味地展示民俗风貌,揭示民俗内涵;弘扬民俗的美,讲究真实就是要求摄影者要以科学的、严谨的态度,用影像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去记录、整理、研究民俗的内容,结构等等。所拍摄的照片是类似司法上用的“证据”,一样真实可信。艺术性是摄影作品的灵魂,但民俗摄影又不同于摄影的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可以用纯艺术的技巧来抒发作者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而民俗摄影照片中“自我”应是零度表达,当前有些民俗摄影过于强调“艺术性”甚至用编排、导演虚假民俗的手段拍摄“民俗”,这样做,往往会因此导致民俗摄影变味变相。变成有民俗招牌而无传统民俗文化内涵的“文化表现”活动。

三、民俗摄影作品的文化价值

世界因为有了人类才富有生机,人类因为有了各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才变得融合美好。民俗摄影作品,就是以独特的纪录形式、以各民族、各个时期的不同民俗民风为切入点,以民族间相互友爱的团结精神为切入点,以各民族为人类的文化贡献,促进社会进步的事象为切入点,反映人民在各种社会生存活动中,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存力和丰富创造力。民俗摄影源于对自然对人类对生活的热爱,并不是简单地对过去落后生活的回味,而是作者强烈的责任心,在艰苦的创作过程中用友善的心与民俗去交流对话,才使民俗摄影真正成为民族与民族之间、各民族与整个人类之间的沟通、交往、友爱的桥梁。

在民俗摄影中,民俗专题摄影具有突出文化的价值。那么,什么是民俗专题摄影呢?所谓民俗专题摄影,其实就是民俗摄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有这样一段话可作以准确的说明:“民俗专题摄影是指围绕一个具体鲜明的主题,用一组照片配合一定的文字完整展开的民俗摄影报道。它要求严格遵循真实性的原则,较清晰的时间坐标或坐标线;严格扼要的内容及内在的逻辑结构、形象情节连缀、互映互补、典型生动的视觉张力结构;与图片相辅相承的简要文字叙述。”其实作为民俗专题摄影早在英国探险家斯坦茵来中国后就出现了,当他掠夺完西部瑰丽的文化宝藏后深入我国内地,拍摄整理了大量民间盛行的手工艺作坊的资料带回欧洲,给欧洲的发展带去了许多东方的信息。摄影师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载体,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突显出来。2009年我在辽西农村拍摄了一组民俗题材的摄影作品《辽西背阁》(大秧歌的一种)曾获辽宁省摄影展览优秀作品奖。

这组照片就是民俗文化现象最好的体现。通过文图并茂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辽西背阁”的全貌。在拍摄过程中,我采用特写,仰视以及远景,中景相结合的手法,从近至远多视角反映辽西背阁,从化妆,上芯子,准备道具到演出全過程。特别是在抓取女主角,小仙女在化妆后钻窗户这一典型瞬间,很好的把孩子天真欢快的特点表露无疑。同时清晰的把小女孩身着地域特色的服饰展示出来。秧歌流行于我国广大农村的一种民间舞蹈、每逢喜庆之日,锣鼓喧天,载歌载舞,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背阁”又是秧歌这一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每个伴像里面都具有很多古老的传说和文化符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传统和广泛的群众性,因此流传之今。

民俗专题摄影逐渐的成熟,为继承传播民俗文化找到了最佳方式,民俗摄影传承保护了民俗,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发展,民俗文化增加了民俗摄影创作的题材,它的发展壮大,必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差异 篇6

两者在“时效性”上的不同

新闻摄影的价值, 是对现实事实进行记录。除了必须真实外, 新闻摄影还必须包含新闻的另一特性———“时效性”。时效性, 是指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作为图像传播方式的新闻摄影, 当然也要遵守时效性这一原则。

对于内含新闻特质的新闻摄影而言, “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所拍摄的图片一旦成为“过期”产品, 就将失去任何意义。但是我们要强调的“过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事实一旦发生, 记者用图片的形式将其记录, 再通过媒介传播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总是有一定程度的延迟。这里所说的“过期”, 是指新闻图片或者新闻本身已经失去了已有的社会影响, 而仅仅作为一种历史材料保存了下来。与伊拉克战争相比, 克林顿的性丑闻就是“过期”的, 因为它对美国乃至世界政局不再产生影响, 而伊拉克战事虽已结束, 但其余波却仍在影响着世界的政局以及人们的生活 (包括阵亡将士的家庭) 。新闻摄影的时效性, 是指新闻图片在到达受众前, 应尽可能地争取时间。“事件发生离公开报道的时间越短, 新闻价值就越高。” (1)

纪实摄影的价值, 是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述。纪实摄影的价值在于历史性和可研究性, 而历史是不会“过期”的。研究纪实摄影, 实际上是在研究摄影作品中所记录的那段历史及其文化内涵。在摄影技术未发明之前, 人们以文字或绘画等形式来记录历史。随着摄影技术的发明, 纪实摄影作为一种新的更直观的记录历史的方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与新闻摄影不同, 并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够作为纪实摄影的题材, 只有具有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义 (问题) 的素材才能作为“历史”记录下来。

正因为如此, 纪实摄影往往需要摄影师对所处时代和社会有一个比较宏观的把握, 这就需要摄影师对所处环境或事件长期予以关注并深入地采访和调查, 一幅珍贵的纪实摄影作品在时间的锤炼下更能表现出它的张力。“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张没有修饰、平平淡淡的纪实摄影图片对当时的人们也许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和效应, 但在后人看来, 那却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镜头。

总之, 新闻摄影作品应是处于“运动”状态下的作品, 而纪实摄影作品则是相对“静止”的。新闻摄影是事件的“现在进行时”, 而纪实摄影则是事件的“过去时”。

两者表述事物本质的路径不一样

新闻摄影要及时、客观地把“进行”中的事件讲清楚。概括来说, 新闻摄影要求能表达出主题的最重要面貌, 真实而确切, 把彼此之间和整个事态的重要性表现出来, 它不能对事件或者是社会进行深度剖析, 主要是有两个“不允许”。

首先是时间上不允许。在当今的信息社会, 各个传媒都把“时效性”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一条重大新闻, 从采访到传播, 甚至是以秒来计算的。时间上的压缩就使得新闻, 至少是很大一部分新闻摄影作品由于时间的制约, 不能够对整个事件的过程及其影响追根溯源, 比如说伴随消息产生的新闻图片等。

其次是新闻的性质也不允许。新闻是客观的, 新闻摄影也是如此。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应该做到的是, 把真实的事实“摆”到受众面前, 让受众一看图片就领悟到发生了什么。但是摄影者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图片、强加于受众。当我们向别人陈述一件事情的时候 (注意是陈述, 而不是评论) , 虽然新闻摄影追求的是想把事情客观地告诉别人, 但实际上事情在经过我们的大脑“过滤”之后, 难免有所偏差, 新闻摄影要求将这种偏差减小到最低。如果要对事件进行深度剖析, 即对事件的社会影响发表看法, 如果看法来自图片作者, 就难以做到客观和公正了。

新闻摄影由于受到上述两方面的限制, 而不可能对事件背后的东西充分地强调和挖掘, 当然它也不需要强调和挖掘。新闻摄影者的职能, 就是通俗、快速、准确和客观地向受众告知和传播近期的社会和世界又发生了什么。

纪实摄影要求把反映历史、文化的事件展示给受众并深度剖析。从时间上看, 纪实摄影可以更广泛、更深入地概括整个事件, 并对事件乃至事件所处的社会进行充分的评议。

纪实摄影有充裕的时间去构思、去观察社会。纪实摄影作品的完成, 从理论上讲, 是没有时间上的限制的 (排除与编辑约定的截稿期等制约) , 当作者确定一个主题的时候, 可以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完成它。比如美国著名纪实摄影家贝伦妮丝·阿博特, 她于1929年从法国回到纽约以后, 看到了城市的迅速变化, 意识到记录下这种变化的重大价值, 于是她以《变化中的纽约》为题, 克服了资金不足等重重困难, 坚持至少每周用一天的时间来拍摄纽约的变化。到1939年, 《变化中的纽约》出版, 整个拍摄历经十年之久。由于时间上的充裕, 纪实摄影师们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深入了解事件, 甚至是当时的社会。

从表达内容上看, 纪实摄影作品是摄影家对社会和时代长期观察总结的结晶, 这种结晶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总结。我们来看看两位纪实摄影家———法国的阿杰特和美国的阿博特的杰作。阿杰特镜头下的巴黎, 舍去了那些繁华的街道与建筑, 而把目光锁定在了那些几乎被人遗忘的狭窄的街道和残破的老房子。阿杰特的《巴黎》构图简单, 用几乎与人的视角相同的镜头记录下了“大”巴黎中的“小细节”。本杰明描述道:“这些影像里不仅人迹罕至而且毫无生气;照片中的城市打扮得干干净净, 就像一间房间还没到新的客人……” (2) 整个作品充满了作者对在工业飞速发展的脚步中的巴黎老街的怀念。阿博特的《变化中的纽约》却全然不同, 在作者的镜头下, 纽约的繁华一览无遗, 作者多采用广角从上到下俯拍的方式, 使纽约繁华的街道和高大的建筑尽收眼底。顾铮在他的文章中写道:“阿博特的纽约印象交织着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精神, 俨然一部都市发展的印象交响乐。” (3) 如果说阿杰特企图用镜头来挽留消失的旧巴黎, 那么阿博特则是用摄影来为纽约辞旧迎新。

所以, 由于少了一些制约, 纪实摄影给了摄影家们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创作。但是相反, 对作品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部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需要作者有敏锐的目光、渊博的知识和对所处时代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由此来看, 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是由于其各自的社会职能而产生了重大差异。

两者在画面构成上的迥异

摄影作为一种主观的创作, 从根本上来说是感性的, 但是由于需要的不同, 也会存在着更偏向理性或者是更偏向感性的一面。这里就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之处进行一下比较。

新闻摄影的首要任务是记录新闻, 在满足新闻的前提下再来谈美感。摄影记者的首要使命是将客观发生的影像记录下来, 这个影像是具有新闻价值的, 并且是真实的。新闻摄影本身的内涵决定了“新闻”的价值排在决定性的首位, 在某种情况下, 甚至可以放弃技术性的要求。一幅重大突发事件的图片, 如果拍摄技术上有些缺陷, 如清晰度不好, 甚至有点跑焦, 但仍然可以刊发, 因为事件是重大的、不可重复的。这就是新闻的“宽容度”。但是, 一幅偏重艺术性, 忽略新闻性的新闻图片, 却不易被刊用。这是新闻摄影在艺术性上的“雷区”。

新闻摄影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首先根植于新闻性, 新闻性应当是前提, 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及艺术表现的问题。因为事件有报道价值、新闻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度, 才给艺术表现提供了基础和空间。艺术表现服务于和服从于新闻性, 在不歪曲新闻事实的限制条件下, 摄影者可以考虑采用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拍摄, 从而达到更加良好的视觉效果。

新闻摄影更多的应该是偏向于理性的, 即明白自己拍摄的目的是为了新闻报道和传播, 其中的摄影技巧的运用以及加入的艺术效果都只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新闻的内容, 而不是相反, 为了构图或者是画面的华丽而忽略了新闻性, 导致照片拍得很美, 新闻的要素却一个也没有。

纪实摄影是摄影师用自己的观点表达历史观的方式, 应该寓审美于事实之中。如果我们把纪实摄影放到西方现代艺术史所提供的艺术评价系统中考察, 纪实摄影的艺术性的确有些“可疑”。从印象派开始, 西方艺术家和理论家特别强调艺术形式的独立价值, 认为只有纯形式, 只有纯粹的各种形式因素才构成艺术的本质, 而文学性的表达, 道德的诉求这类外在于艺术的东西, 从根本上说, 都是非艺术因素, 是艺术不该承受的负担。

总起来说, 20世纪现代艺术发展是一个“减法”的过程:去内容而强调形式, 去三维空间而追求平面表现, 去具象而追求抽象——一直减到除形式因素外再无可减为止。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认纪实摄影的艺术性, 我们不能因为打着“抽象是简化的精髓”的旗帜而否认那些具象作品, 如同我们不能肯定毕加索而否定达·芬奇一样。

纪实摄影是艺术作品, 至少与新闻作品相比, 它应该是朝着艺术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因为与新闻摄影相比, 纪实摄影在创作思想与表现手法上, 是更靠近于艺术的。

主题的选择上自由度更大。纪实摄影在内容选择上与新闻摄影相比要宽泛许多, 它可以选择新闻摄影能够选择的所有题材, 比如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反映文化生活的人和事, 甚至是一些有代表意义的景物。如纪实摄影可以拍摄在北京的某剧院的一场民间京剧表演, 用来反映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 可以拍摄苏州某一古老小镇上的某个建筑, 以此反映中国古代传统民间建筑的魅力。前面已谈到, 纪实摄影是没有“时效性”限制的, 所选择的题材的时间跨度和自由度是很大的, 可以是几天、几个月, 甚至是几年、几十年。

画面的构成上自由度更大。新闻摄影从本质上来说是为新闻服务的, 是为了让一则新闻更完整或者更直观而存在的。而纪实摄影可以说是为摄影师的主观意愿和“小算盘”而服务的, 摄影师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通过作品传递给受众, 这在构图上给受众预留了更多遐想和解读的空间。纪实摄影往往是一组照片而不是一张照片, 这一张照片不能完整表达的问题可以留给下一张或者是下几张照片, 所以摄影师在镜头的截取上可以更大胆, 有的时候, 纪实摄影的某一张照片可以是一束光、一个剪影, 或者是一个不完整的人物截取, 在这些照片中, 往往“意境”的传达要高于照片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即使一张照片没有说明问题, 该组的其他照片也是可以作为补充的。

所以, 由于排除了某些机械的客观条件的限制, 纪实摄影师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挥。他们可以充分地构思, 将现实与自己的感性思维充分结合, 先考虑把照片拍美, 然后把自己对世界或者是文化的认识贯穿于照片中, 同时再兼顾于写实。

随着时间的流逝, 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界限会变得越来越模糊, 新闻摄影作品有可能在几年、几十年或者更久以后, 转化为纪实摄影作品。从当下的某一具体历史语境来考量, 新闻摄影毕竟不是纪实摄影, 但今天的新闻摄影作品是能够变成明天的纪实摄影作品的。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第二版)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91页。

图片摄影和影视摄影的相关思考 篇7

我国当前电视电影的摄影师有很多同时兼职图片摄影, 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懂得影视摄影和图片摄影的相关知识, 也需要了解导演、动画、编剧、动画、表演、录音、照明以及化妆等各方面的相关知识。想要成为一个具备多种能力成功的摄影师就要抓住影视摄影以及图片摄影之间的不同之处, 将其进行更好的利用。

图片摄影和影视摄影的画面与声音不同之处

图片摄影的本身是没有声音的, 只是一种视觉艺术, 但是摄影作品能够通过联想和渲染等手法将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进行“诉述”。而影视摄影是一种视听艺术, 其声音包括环境音响、自然音响以及音乐、三白和解说等。并且影视摄影的画面和声音因当是有联系的, 并对彼此进行渲染、补充、烘托和深化, 共同展示所要表现的内容。一些影视作品的解说词具有丰富的镜头表现力, 起到解释画面以及表现作者创作感情的作用。摄影师在拍摄时, 不但要注意到形象的画面, 还要注意听觉上的感受。镜头只有视听统一, 影视作品才能够声画同步、声情并茂。

影视摄影偏向于群体创作而图片摄影偏向于个体创作

图片摄影能够利用静态艺术、图像艺术、视觉艺术以及瞬间艺术来展现内容。摄影师是唯一的或者是主要的作品创作者, 具有发挥自由、构思独立以及单独实践的特性。作者能够不被群体影响到他的生活积累、基础知识、美学水准、技术技巧以及艺术修养, 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电视电影比较注重视觉形象, 是一门综合时空交叉、视听统一以及声画并举的艺术。在电视电影的艺术之中, 影视是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也是其基本的元素。影视的摄影师不但需要按照导演总体电视电影的构思以及分镜头布置来对自己的摄影台本进行安排, 而且还要充分的体现出导演的创作意图, 并和照明、化妆、场记、表演、录音以及美术等工作人员紧密配合, 一起来进行摄影艺术的集体创作。影视作品能够创作电视化和电影化, 这是图片摄影所不能达到的。

图片摄影和影视摄影所表达情绪的不同

图片摄影所要表达的情绪主要是运用影调、构图以及色彩等空间的关系来进行表达的, 有的时候也能够运用瞬间的主体运动而产生作用, 但这是由观赏者通过瞬间的凝固加上想象得来的。影视摄影所要表达的情绪主要是运用影视时空而产生的, 含有蒙太奇、摄影造型以及叙事和表演等因素。就从摄影的角度来说, 这是由于空间造型以及时间累积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由于主体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所以时空表达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进而也会有不同的情绪表达;偏向于戏剧性空间叙述因素的, 会利用空间造型来进行情绪的表达。所以影视摄影的情绪是综合性的。

图片摄影和影视摄影在时空上的不同之处

图片摄影偏向于空间的关系, 图片只是保存了瞬间的时间, 表现了主题瞬间的状态或者是动作趋势。图片在空间上分为画外空间以及画内空间, 前者指的是画面和观赏者形成的形象空间, 后者指的是再现或者是截取所拍摄的现实空间。影视摄影会顾全这两个方面, 并且在一些镜头中是会有一些侧重的, 有的时候偏向于时间, 例如镜头的运动镜头、蒙太奇转换或者是特写镜头等, 这些往往比较注重于时间的转换、某一时刻运动的瞬间状态以及运动和时间的同步;有的时候比较偏向于空间关系, 例如静止镜头、运用景深镜头或者是空镜头等, 静止镜头和景深镜头能够用来加强空间关系以及空间关系之中的事物、人物之间的练习等抒情因素或者是戏剧因素。并且在影视的摄影过程中, 是不能完全的将空间和时间分开的。影视空间是一种自然或者是社会的假象空间, 是利用蒙太奇手法剪辑而成的。只存在于观看者的头脑中, 但在总体上来说, 是不存在所影视时间和空间的。

图片摄影和影视摄影之摄影小说

摄影小说结合了影视摄影以及图片摄影, 在近几年的科普摄影中应用的比较广。摄影小说是由很多幅图片而组成的, 人物情感、景别变化、情节安排、时空交叉以及场景转换等形式和内容都和相似于电视小品。

有部分的摄影小说作者由于没有专业的知识或者是资金不足, 对于有时空交叉的内容, 不改变场景;随着时间的变化, 服装和客体景色应当是变化的, 但有些摄影小说的作者没有做到这些等情况出现。所以在拍摄摄影小说时, 应当多借用影视小品的手法, 运用多机位、多时空、多景别以及多场景的表现内容, 利用有限的画面让观众尽可能的享受到多层次的摄影感受。

图片摄影和影视摄影在韵律节奏上的不同之处

基于数码摄影的航空摄影测量 篇8

一、传统航摄仪与数码相机获取影像方法的比较

1. 传统航摄仪获取影像的方法。航空摄影测量作业的第1个环节就是获取航空影像。传统航测在获取影像时利用的是光学胶片相机, 相机价格昂贵, 且操作也不方便。摄影时对天气和环境要求比较高, 在摄影之后还需要经过胶片冲洗等一系列处理得到光学航摄像片, 再通过扫描仪将光学航摄像片扫描成数字影像, 然后才能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对数字影像进行定向处理并生成产品。整个作业过程十分繁琐, 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在胶片冲洗的过程中反复的试验易造成胶片和相纸的浪费, 且冲洗之后的药水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从胶片到光学航摄像片再到数字影像的处理过程中还会导致影像的变形并影响最终成图的精度。

2. 数码相机获取影像的方法。利用数码相机获取航空影像, 是以轻型飞机为平台并配以稳定装置, 利用配套的飞行管理软件进行飞行线设计, 飞行质量监控和影像质量检查, 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高质量的数字航空影像, 这是胶片航摄仪所无法比拟的。数码航摄仪得到的就是数字影像, 可直接导入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进行处理。在进行数码航空摄影时, 可以利用飞机上安装的GPS进行辅助空三摄影, 或者利用飞机上的惯导系统进行摄影, 直接获取影像的方位元素, 减少地面控制点。实现了无地面控制点的数码航测成图, 使航空摄影实现高度自动化。

二、数码航空摄影测图方法及作业流程

1. 数码航空摄影测图的方法。数码航空摄影测图基于经典摄影测量理论, 依据共线条件方程, 通过空间前方交会的方法最终获得地面点的三维坐标, 即由立体像对左右两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同名像点的影像坐标量测值来确定目标点的物方空间坐标。影像的内方位元素可以通过航空摄影环节中的相机检校获得, 影像外方位元素分3个线元素和3个角元素, 分别表示摄影时光束在空中的位置和姿态, 传统航空摄影测量作业主要利用已知地面控制点及其像点坐标解算得到外方位元素, 已知地面控制点由航测外业中像片控制测量得到。数码航空摄影可以通过安装在航摄仪上的GPS实时获取线元素, 或者利用惯导系统直接获取影像的6个外方位元素。进行数码航空摄影后, 通过数字摄影测量软件利用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同名像点坐标来计算地面点三维坐标从而达到测图的目的。

2. 航测作业分类。航测作业从整体上可分为外业与内业2部分, 其中外业包括控制点联测, 影像获取以及影像质量检查和像片调绘;内业包括空三加密, 立体测图, 图形编辑, 接边与质量检查等。总的来说, 航测外业工作量大, 条件艰苦。航测内业主要利用计算机完成, 工作环境相对轻松,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外业工作量。内业中的空三加密就是通过软件计算的方式为立体测图提供更多已知控制点, 可以大大减少地航测外业像片控制测量的工作量。

3. 数码航空摄影作业流程。传统航空摄影测量的工艺流程为:航空摄影—外业像片控制测量和像片调绘—内业立体测图—地形图编辑—成图, 这种流程是在航空摄影之后先外业控制和调绘再进行内业测图, 如今又发展为一种航测作业模式。显然, 这种作业模式对于规模化的地形图生产来说, 若生产周期过长, 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很难满足及时提供现势性资料的要求。因此, 航测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模式应运而生, 一体化的作业模式是在航空摄影之后即可开始外业像片调绘, 然后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控制测量和地图采集编辑, 即外业调绘和内业数据采编同步完成, 并可以独立于像片控制之外进行, 控制测量可以在采集编辑之前或之后进行, 只要能对采编的数据进行大地定位和纠正即可。这种工艺流程可以实现像片调绘, 立体采集和地图编辑工作的一体化流程, 彻底打破了传统外业和内业上下工序之间的界线。目前, 由于数码航空摄影时获取影像的特点, 利用GPS辅助摄影或者惯导系统辅助摄影, 外业工作量大大减少。数码航测成图主要采用一体化的作业流程。

三、数码航测成图的现状

在数码影像获取方面, 目前使用较多的数码航摄仪有ADS40和DMC, 这些航摄仪在设计时硬件与配套软件都按照系统构成方式设计, 其可视化程度高, 便于作业员的操作。

1. 航测外业像片控制测量。航测外业像片控制测量主要是为了获取地面控制点,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利用GPS进行像片控制测量。但是由于GPS辅助空三, 惯导系统 (IMU/DGPS) 应用于数码航空摄影, 影像的外方位元素数据可以在摄影时实时获取, 航测外业像片控制测量作业量会越来越少甚至不需要外业控制测量。目前, 像片调绘工作主要依赖于作业员的手工作业, 如今, 已有手持PDA数码调绘系统问世, 但全面推广仍需时日。

浅谈古典摄影技法回归摄影的原点 篇9

“摄影”“photography”一词源于拉丁语“photo” (光) 和”gr aphy” (描绘) 两个词的重新组合, 字面意思是“用光描绘”。最早关于“暗房”的记载来自于公元前5世纪, 当时中国的思想家墨子对光的本性和光的反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并记录了光通过小孔在成像平面上倒立的图像。在西方, 亚里士多德目睹了日食现象, 并在其授课的课本中提出了暗房的概念。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建筑家, 艺术家, 科学家都在各自领域发现了小孔成像原理,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 科学的发展, 特别是望远镜的发明, 以及具有放大功能的玻璃片制作水平的提高, 科学家们开始在暗房的小孔内放置多块不同形状透镜。他们还注意到, 通过焦距的大小, 可以改变图像的聚焦效果。

当1816年, 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利用一张托幼氯化银的纸负片。第一次得到了基于暗房技术的照片, 第一个成功的正像照片是尼埃普斯在826年在沥青上拍摄完成的《勒·格拉斯家的窗外一景》, 他的合伙人路易·雅克·达盖尔在其成果的基础上发明了银板摄影法, 并于1839年8月由法国政府宣布获得摄影术专利, 把他的这种工艺称为“达盖尔法” (Daguer r eot ype) , 至此, 摄影史正式拉开了序幕。

第一章:针对古典摄影的一些看法

罗兰巴特在《明室》中提到“有一天,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我偶然看到拿破仑最小的弟弟热罗姆的一张照片 (摄于1852年) 。我当时十分震惊, 想道:我看到了一双曾经看到过拿破仑皇帝的眼睛!这种震惊的感觉我日后再也不曾有过。”古典的摄影手法, 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是对逝去的保留, 在某种意义上, 它是时间停止, 也让时间流动, 并且保存消逝的事物。照片总是让人感到有点伤感, 每当拍摄一张照片, 而那瞬间正在消失并变成过去的一部分, 有时候觉得摄影和写作非常的相似, 都在讲述一个故事, 只不过一个是用语言, 另一个用影像。我相信所有的摄影家和作家都想把他们的所见, 所想告诉其他人, 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 或者他们愿意怎样看待世界。

现今数码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数码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面面, 数码摄影更是现在最为流行最为方便的技术之一, 数字技术代替摄影的原有标准而称为新的标准。然而, 有另外一群艺术家们组成的新的集体也在日渐兴起, 他们反其道行之, 重拾20世纪以前的“古董”摄影方法, 被称为复古先锋派。比如:针孔摄影;盐纸工艺;蓝晒法;铁银印相法;铂/转印工艺;齐亚工艺;花汁印相法;树胶重铬酸盐转印工艺;蛋白印相法;手工涂抹感光乳剂;媒染工艺;图像转移工艺;直接显影工艺等。

20世纪60年代中期, 摄影称为当时最重要的影像创作手段。1965年, 一本很重要的描写19世纪摄影工艺的书《银色的阳光》 (The sliver sumbeam) 被一版再版。1980年关于早期摄影工艺以及如何重新利用的第一本综合概要的书《光线守护者》 (Thekeepsoflight) 出版。几乎同时, 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发行了一套摄影丛书, 其中在《光线与胶片》分卷中也对如何从达盖尔银板照相法到相纸负像给予了说明。这一切的摄影出版物为先锋复古派提供了理论以及技术上的依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被注入到艺术市场, 所谓的老工艺摄影又被再次看做是艺术品, 从而拥有自己的权威, 而且私人收藏也开始吸引公众的眼球。老照片的价格和被展出的频率都开始迅速猛涨。同时, 1981年, 日本sony推出了作为数码相机的前身“MAVICA”磁录相机, 标志着数字影像时代的来临, 这也让许多艺术家, 摄影家开始思考和寻找摄影古典工艺中不可取代的影像因素, 古典摄影成为他们在物质世界里对事物本质的怀念。我们在被影像数字化进程不断推动的同时, 也身处于古典摄影工艺复兴的浪潮中。让我们来看看当前几位活跃的古典摄影家:

美国摄影家莎莉·蔓在2003年出版了《所留为何》一书, 其中的作品多使用湿版火棉胶工艺, 拍摄的题材不仅包括宠物狗的骨骼残骸, 还有在自然界中正在消解的死者, 还有自己女儿的肖像, 那种阴沉而恍惚的影像正好充分表达了摄影家对生命与死亡的深思。

纽约当代摄影艺术家亚当·法斯早起是从事记录摄影, 用35MM相机拍摄了大量废弃建筑物内部场景。之后听从他老师的建议, 改用8×10英寸针孔相机拍摄藏于各个博物馆内的雕塑。随后, 使用物影成像法创做出一系列作品, 从我们最常见的一些物品身上创造出如同白日梦的场景, 在诱导我们挖掘出灵魂深处的东西。

英国艺术家苏珊·德吉斯, 她追溯摄影本源, 收集光线最纯粹最直接的元素。她所创作的是英国的泰晤士河的物影照片, 方法是把一张感光相纸放进一个不透光的容器里, 夜晚时把这个容器直接放入河水中, 然后移开容器的顶部, 再用预置好的闪光灯使感相纸曝光, 这样, 河面上所有的东西, 水波纹、小植物、树木、甚至是艺术家本人和助手的投影也都直接印在了相纸上, 完全自由于表达世界、时间的责任和限制, 从而可能同样自由地进入到与观众的新关系。

正像马赛尔·杜尚在1957年的一个关于创造行为的谈话时所讲:“艺术家的行为就像是一个巫师, 在时间和空间之外寻求一条通往空旷地的出路。而观众在艺术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观众通过解释作品的内在资质, 使其与外在世界相连。空旷地是指光线在此处自由的洒落, 而世间景物不断地更新, 这样的空旷地在摄影诞生的那一天被开发出来, 而先锋派艺术家们正在探索着一条通往它的新路。

这些影像更多地被当做艺术品, 但是他们的的确确又包含着来自摄影的最原始的力量。

第二章:古典摄影问题和魅力之所在

古典摄影存在的问题:

古典工艺的摄影在当今时代肯定不是主流。因为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 传统的胶片以及相纸工业面临困境, 会逐渐减少产量,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 以后的银盐摄影师只能去选择转印法, 而且所必须的化学药品还是要买得到, 才能继续进行创作。

古典摄影的魅力:

针孔作为最古老最原始的摄影技术本身就充满了无穷的神秘魅力, 它的很多不确定性, 比如偏斜的视角, 长时间的曝光, 让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概念重新思考, 也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针孔梦幻般的特质与生俱来的永恒感, 让创作者在创作时间空间主题的选择上比使用单反相机感觉更贴近本质。同时, 传统的手工涂布工艺在19世纪被称为转印处理方法, 这些材料在现在的照相机市场里并不能随意得到, 化学药品和颜料是通过手工混合使用, 许多这种印相方法是体验性的, 它变化无常和无法预知的, 其最终的结果依赖于无数的变量。经常不恒定却带来大量的意外。正是因为这样, 如此恒定的匮乏却吸引了我。其实意外的碰撞, 欣慰的偶然和体验参与正是其魅力所在, 其实, 转印工艺在工程中会发生一些错误, 但是, 正是这些所谓的错误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会令影像更完美, 更加不可预测。

结论

古典和非银盐转印工艺在某种程度上是让人琢磨不透的, 充满着惊奇和机遇。有时候你抱着玩的态度去面对它, 反而会有更大的收获, 这就好比是孩子们学习事物的过程一样。当今社会人们以为那些采用过去古典工艺呈现当代影像的人是在反叛当今数字时代, 其实, 如果你停下来仔细想一下, 就会得到这样的结论:我们许多人愉快地走进计算机的世界中, 也有些人热衷于传统的古典, 针孔成像和转印工艺, 也有很多人把19世纪工艺融入了数字的未来, 我觉得只要是能为创作的主题服务, 能更好地表达主题, 任何摄影形式的参与都是可行的。

摘要:古典摄影技法主要指的是数码技术及现代银盐技术出现之前, 用于摄影创作的手段, 这些技法大多数需要自己配制化学药品、涂抹感光剂等一些复杂的工序, 并可以成像于多种物质和材质的表面, 从而得到与众不同的成像效果。古典摄影像魔术一样, 它把我们带回到那几乎使我们置身于只有心灵才能看见的远景中, 去捕捉那梦幻般的永恒世界。然而, 影像是一种幻觉, 时至今日, 在21世纪数字技术时代的世界里, 幻觉的产生如同敲一下键盘那么近, 在那里影像可以重复和精确地无限复制。随之而来的是胶片和有毒化学品被逐步淘汰。当今还有多少摄影家们会采用最初的工艺煞费苦心地寻求影像的制作?

关键词:古典,摄影,针孔,涂布

参考文献

[1]《明室》罗兰.巴特/赵克非/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1-1

[2]《走向灵光消逝的年代》瓦尔特?本雅明/许绮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摄影文化 文化摄影 篇10

其实,2000年跟任何一年没有什么不同,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年,只不过是人们打从2000年前确定下来的一种纪年方式,从数字上讲不过是个偶数、一个整数而已。然而,它的确又有点特别,它毕竟是人类纪年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的整数(年),它毕竟表明人类又走过了一个世纪一个千年。尽管在这一年人们的生活方式不会发生什么根本的改变,但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人们的记忆当中——尤其是象在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十分崇尚“整数”年的东方国度里——它便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只是从旧(的一)年过(渡)到新(的一)年,它更是从旧的世纪旧的千年过渡到新的世纪新的千年。但它毕竟首先还是“过年”。

“过年”是人们通过物质的方式来完成的精神祭祀活动,久而久之就成了不同民族特有的民族生活习惯:一种民间风俗——民俗。

春节是中国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从头一年腊月二十三日“小年”一直延续到次年的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迎接新年和春天。其二,年节也用来祭祝祈年。古代农业靠天吃饭,因此格外讲究祭神祭天以祈年,置办丰盛的物品供奉在神龛神位前,于是门神、财神、灶神、床神、井神……尽享人间香火;人们还笃信天神会在除夕之夜下凡,于是燃放爆竹烟花,驱邪迎神、烧香占岁。其三,年节历来是合家团圆、祭祖敦亲的日子,亲友互拜,互致祝愿。其四,年节更是人们娱乐欢庆的日子,耍狮舞龙、旱船高跷、杂技歌舞、社火百戏、秧歌锣鼓、赏灯猜谜、进食元宵、鞭牛迎春……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庆祝活动,祈愿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延年。尽管年节习俗历经数千年变迁、演化,不同时期内容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民俗都得到比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可见民俗的力量之大——虽然人有生老病死,国有朝代更迭,但是民俗却可以穿透人生、代代相传。

然而,我们对上一年上一世纪上一千年的那些个“过年”还记得些什么?上一个新年我们是怎样度过的?50年前的那个新年我们的父母是怎样度过的?100年前或者更早——150年前的那个新年我们父母的父母的父母……又是怎样度过?有谁能记得这些并将其展示给我们和我们的后代看?我们做小孩的时候老是盼望着过年,那时候天天要上学,一个星期要上六天,过年就意味着有好吃好玩的,更重要的是意味着要放假,放假的意味就太多了,相信每个人都不一样。今天的人不巴望过年吗?别的人我不太知道,摄影人大多数是盼望过年的,那不仅仅是可以放假,而且还因为在过年前后,在中国任何地方都有很多值得你摄影的“东西”,如果你愿意拍的话。假如你想搞摄影“艺术”,无论你是传统的暗房制作加工或是用电脑经数字处理,或者你“艺术”地拍,过年对你依然有无限可能性。但我在这里不谈论这些。我想谈谈做“过年”这样的专(命)题的文献摄影,或者说做属于文献摄影的有关“过年”的民俗摄影。

假如我们先来追究一下:在以往有关“过年”的摄影中我们还留有什么印象?顶多就是看灯、舞龙耍狮、划旱船、踩高跷、放鞭炮烟花……这样一些热闹的“场面”。但这些构图精美的艺术制作跟“过年”的民俗摄影有什么关系?何谓“民俗”?何谓“民俗摄影”?

民俗也可称为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某一地域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时代、民族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传承、流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规范人们言行和心理的一种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与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一切民俗都属于民间文化,但并非所有民间文化都是民俗。民俗只是那些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同时,因其具有社会功能,那么作为“民俗”它是否存在、是否具有生命力就要看它是否还能发挥它的社会功能。

切不要以为那些存在于各旅游点乃至什么“民俗村”中倚着角楼、草屋招揽你进去、穿着节日盛装、跳着竹竿舞的姑娘小伙夹道欢迎你的各类特色表演是什么“民俗”,那不过是一些打着“民俗”和“文化”旗号的旅游战略和商业图谋——是一种冠之“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美名的生财之道、致富之策:对内,可以满足国人“到此一游”,领略异族他乡、非同故里的“民族风情”心态;对外,让“老外”们感受感受中国的地大物博、中华民族的丰富多彩,然后自觉交款(照我的理解这才可能是这类“表演”的根本目的!),它和真正的民俗完全是两码事。

因此,对“民俗”的无知,势必导致“民俗摄影”对拍摄对象把握与判断的失据,进而对“民俗”事项表达失言,或者把泛民间生活文化都当作“民俗”;或者把失却了“民俗”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结果——已经没有传承且不能发挥“民俗”功能的某种残留当作“民俗”;或者把“民俗摄影”的焦点只锁定在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抑或所有民族的农村而独缺城市。如此一来,灿若晨星的“民俗”天地就被我们的无知阉割得所剩无几了,而我们中的不少人还得意洋洋地以为自己是个“民俗摄影家”呢!

我们常常说“扬长避短”,就摄影而言,“艺术”是这种语言的“长”项吗?进而言之,“艺术性”是“民俗摄影”抑或“纪实摄影”应该张扬的吗?对一个摄影家来说,他拍过或将要拍摄的任何一种事物、任何一种景观都不过是他所面对的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对象而已,对象本身并不存在“艺术”不“艺术”的问题。如此一来,摄影“艺术”与否,就要看你为何摄影、为谁摄影以及用它来做什么与怎么做了。而我们有些人搞的“民俗摄影”,虽然你以民俗事项为拍摄对象,但因为你并没有打算使之“文献”化,而欲使之“艺术”化,那么你的这个所谓“民俗摄影”充其量也只是一种“艺术摄影”罢了,而其中的“民俗”则仅剩下一种形式,一个华丽、干瘪的空壳。

因此,假如你是要去考察民俗,那么你的照片就不应存在被日益强化和升温的“纪实摄影”的什么艺术性;并且,“自我”在你的照片中也是“零度表达”。如若不然,“民俗摄影”就一定会沦落成“民俗”事象不见踪影或者仅见皮毛,这正表明“民俗摄影”在中国被误读了。

此外,这种误读还表现出我们对城市民俗的无知。实际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民俗,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肯定自有城市起,“城”里就有了“城市民俗”呢?可为什么又几乎很难见到这类影像?为什么中国民俗摄影学会编选的一本洋洋大观的《人类的记忆》中竟难找出一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民俗影像?究竟是摄影师不知道有城市民俗?还是我们的意识中压根儿就没有“城市民俗”这个概念?这算不算我们摄影人对“城市民俗”的失言抑或失语?或者既失言又失语?

同时,城市民俗形成、发展的周期缩短,更迭、变化加快。就好像随着城市中胡同、里弄、巷道逐年减少,代之以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楼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国的城市中耸立,楼宇文化、生活、工作必然要衍生楼宇中的民俗,我们注意到这种城市居住民俗的变化了吗?我们注意到伴随这种城市居住民俗变化引发的其他民俗的逐渐消失或新生、发展变化了吗?

20年来我国城市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单元房的兴建、家庭收入的提高、家电产品的使用……必然导致城市民俗的演变。让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就说“火炉”之都武汉——我们还能看见家家户户桌椅板凳碗筷盘碟地在自家门口吃饭、东家长西家短地聊天吗?还能看到夏夜乘凉的奇观吗?而透过这种“民俗”的演变我们是否还能看到某种城市的、社会的、思想的、观念的、经济的、文化的演变呢?

上一篇:AutoCAD图形下一篇:功能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