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工作

2024-05-05

推动工作(精选十篇)

推动工作 篇1

新闻创新是新闻工作践行“三贴近”要求的需要

社会主义新闻媒体的属性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要坚持为人民服务, 就必须了解受众的阅读习惯和真正需求, 以更加灵活和生动的形式来实现新闻的宣教功能。近年来, 社会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 各类资讯充斥, 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与途径越来越多样化, 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在这种背景下, 肩负着我们党和群众喉舌作用的新闻媒体, 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板起面孔一味说教了, 而需要在新闻传播的手段、形式与内容上进行不断的创新。近年来,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 我国的新闻媒体自觉或者被动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例如央视对其“王牌”栏目“新闻联播”所做的几次改版凸显“亲民”的风格, 就是新闻创新的一种表现。

新闻创新, 说到底就是要在新闻采写、编排和报道 (播出) 的过程中贯彻“三贴近”原则。新闻工作要做到“三贴近”, 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沉”下去, 到基层去, 到群众生产生活的一线去发掘新闻素材, 采写新闻报道, 真正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 只有这样才能采写出鲜活生动、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来。同时, 在编排栏目时要注意观照受众的阅读习惯, 少上会议报道, 多关注民生议题, 让版面于群众, 将镜头对准人民, 将党的宏观政策与老百姓的民生细节紧密相连, 只有这样, 才能引起群众的阅读兴趣, 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也才能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

坚持新闻创新是信息时代发展对新闻工作的要求

当今社会已步入数字时代, 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 各类新的传播载体和传播形式不断出现, 特别是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一日千里发展迅猛。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 新闻媒体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适时调整、改变自己,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和人民喉舌的作用,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资讯需求。

河南科技报社积极应对信息时代对新闻工作的新要求, 在办报思路上不断进行调整, 积极尝试并运用新兴科技手段为办报工作服务, 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绩。2006年, 报社以自己发展起来的“科技110”为基础, 建设、开通了“中国科技110网”、“中国农技110网”, 特别加强了“科技110在线”栏目建设, 邀请专家在线回答读者有关科技知识的问题, 深受网民的喜欢。后来报社又开通了“河南科技报短信平台”, 与报纸的每一个版结合, 回答读者关于农业科技知识与信息的咨询;建了种植、养殖、市场信息、求医问药等多个QQ群, 由编辑在线解答、解决读者的难题;2008年报社与中国移动农信通合作, 建设了“河南农业手机报”, 以彩信形式向农村读者宣传党的科技和“三农”政策, 普及科技知识, 现已拥有用户数万人, 在我省农村的影响力日益增大。报社还与北京的XPULS公司合作, 开通了《河南科技报》电子版, 实现了纸质报纸网络化。《河南科技报》在发展数字报纸上的尝试与探索, 一方面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 拓宽了发展渠道;另一方面也使报社编采人员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创新意识进一步得到了增强。

新闻创新是进一步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需要

在当前国际国内新闻业竞争空前激烈的大环境下, 一个新闻单位要想实现更好地为党的宣传工作服务的目的, 就必须坚持不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通过发展增强实力, 增加影响力。

河南科技报社近些年来在工作中大力倡导创新, 以敢于创新的勇气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带动报社走出低谷, 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在新闻工作中, 报社倡导“替政府解忧, 为农民说话, 帮农民办事”的思路, 用以指导新闻采编工作, 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 组织策划实施了多项具有良好效果的宣传活动, 受到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报社这些年来策划开展的“‘关注县域经济发展, 推动中原崛起’全国科技记者河南行”、“河南地方畜禽品种保护现状调查”、“科技列车大别山行”、“河南地方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大学生村官系列报道”、“河南粮食足天下”等一大批新闻宣传活动, 均以不同于传统的新闻创新手法组织和开展, 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与此同时, 河南科技报社还积极探索、创新事业发展之路, 提出了“立足报纸、壮大实力、扩大服务”的发展思路。报社成立了“心连心艺术团”, 以“专家白天送科技, 演员晚上唱大戏”的形式, 平均每年组织送科技、文艺下乡活动30多场 (次) ;开通了“科技110”服务热线, 建立了快速反应队伍和机制, 随时随地为农民提供科技咨询和技术应急服务, 现已成为全国闻名的科技服务“三农”平台;开办了“河南省科协科技进修学校”, 每年开展科万人, 为提高我省农村劳动者素质,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报社以“科技110”为依托, 整合各种资源, 在全省建设了一个融技 (术服务) 、信 (息流通) 、物 (资配送) 为一体的“中国农技110协作网”, 现已在全省发展县级服务中心80多个、乡级服务站1000多个, 发展农村科技协作员近万人。

报社这些在事业发展与新闻工作中的创新做法, 一方面有效扩大了报社的影响力, 提高了服务党和政府新闻工作的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报社事业的发展, 增强了报社的实力。2005年,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河南科技报社“全国报社管理先进单位”荣誉, 2006年再度授予报社“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版发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7年,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邮政总局联合编发工作快报, 在全国推广介绍河南邮政与河南科技报联手服务“三农”的成果和经验。

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强化创新意识,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李长春同志在200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 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和传播手段的深刻变化, 使得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 使得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网络、手机等新兴信息传播渠道迅速兴起, 既为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 同时也对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产生了冲击, 对传统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如何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在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 采用新技术、开辟新渠道、占领新阵地, 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这是当前新闻工作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加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 篇2

1.入心入行是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的本质要求

宣传思想工作强不强,关键是看工作质量和水平是否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目标要求。把准人的思想动态、激发人的信心斗志、凝聚人的精神力量,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强起来不仅是要在物质方面强起来,也要求全体人民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水平相应提高,在价值观念上同心同德,在干事创业上同向同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一是要在价值观念上同心同德。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广大人民的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注重在育新人上出实招,着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二是要在干事创业上同向同行。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和调结构稳增长保民生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改革路上我们还面临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攻坚战。如何引导人民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不断增加自豪感、自信心,更加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群众,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弘扬爱国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奋斗精神,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用“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不成我必有责”的担当精神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2.常做常新是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的方法和路径

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的关键是要探索行之有效、管用能用的路径和方法,使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能符合时代特征、受众特点和内在规律。常做常新就是要在总结和把握规律性的基础上,使宣传思想工作体现创新性、富有创造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

一是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规律性。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内在规律性和科学性,把握传播规律,注重话语体系建设,既要讲清楚怎么看,又要说明白怎么办,通过解疑释惑、疏导情绪,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善于运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故事传播理念、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做宣传思想工作要善于讲故事,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启示人和引导人。要善于把握受众特点、现实需求和接受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要善于运用形象化解读、故事化表达和差异化传播等策略,把“大众化”与“化大众”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宣传思想工作与普通群众“隔着一条河”,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宣传思想工作要富有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宣传思想工作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事业,要注重手段方式方法创新,坚持把有意义的内容和有意思的传播手段相结合。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优势,净化网络空间,提高用网治网水平,用新技术植入老载体、创建新平台,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要注重发挥时代新风和社会风向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先进典型先进模范培育、选树和宣传工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和关爱先进的浓厚氛围,弘扬时代新风和社会正气,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不断提升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3.用情用力是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的根本保障

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和发展人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在用情和用力上同时发力。

一是用情书写。宣传思想工作要紧跟人民群众生活的脚步,感知人民群众生活的态度,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才能充满情感、充满温度,抒写新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的新史诗。走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从人民群众的大智慧中汲取养分,让人民群众讲好自己的故事、国家的故事和民族的故事,以典型的小事例、从小角度揭示和折射社会生活,做到小切口揭示大主题、小事情反映大时代,逐步实现宣传思想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用情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从基层这一富矿中汲取营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中,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化解基层宣讲“听不到”“听不进”“听不懂”同时存在的矛盾,打通宣传思想工作直抵人心的“最后一公里”。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动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同坐一条凳,共围一张桌,了解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是什么,了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是什么,了解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是什么,等等,找寻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最有底气和最朴实的能量。宣传思想工作在基层扎根越深,深入人心也就越深,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也就提升得越快。只有始终保有人民立场感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工作做到心坎上,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用力推进。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工作规律,注重方式方法,掌握好时度效的“火候”,掌握好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主动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站等场所,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个性化的宣传策略和宣传手段;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大力培育时代新人。要将网上与网下的力量有效整合,打造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媒体矩阵,营造强大的能量气场,影响人、引领人、塑造人。要发挥好优秀共产党员、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英雄烈士等的榜样示范作用,增强岗位意识,强化社会服务与实践养成,以最新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为自身在新时代成为时代新人准确定位。尤其是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下大力气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持能力为本,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久久为功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理论武装,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主题、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牢牢把握住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同时,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等问题,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下沉到基层,少些走马观花,多点蹲点观察,少些“清谈官”,多些“老黄牛”。

【思想宣传范文】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最为集中而深刻地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蕴和思想力量,最为集中而深刻地彰显了中国精神独特的文化传统与民族风范,也最为集中而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

回应时代要求,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核心内涵,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中国梦这个重要主题,深刻阐述民族复兴的基本内涵,深刻揭示我们在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所处的方位,科学规划民族复兴的实现路径、战略步骤,是引领民族复兴的总纲领,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诸领域、各方面与全过程都紧紧围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精进展开,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把握时代特征,科学揭示“三大规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时代特征,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是科学理论,又是行动指南,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科学揭示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从对党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管党治党成效显著,党心民心凝聚,执政环境持续改善,执政资源不断优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科学揭示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做出了系统的回答,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方位的建设规律。“八个明确”深刻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与核心要义,从理论渊源、历史根据、本质特征、独特优势等多角度,深刻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十四个坚持”从实践的路径、方略、步骤等方面深刻回答“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方面进行具体谋划,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行动指南。

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国家治理观与全球治理观的统一,鲜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重要理念,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和道路作出的新思考、新探索。它突破“自我中心”和“单极意识”,以共同发展为追求,兼顾不同的利益,包容不同的价值,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刻体认,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当代诠释,为人类的共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立足时代问题,确立当代中国发展的方法论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战略思维是管总的,管长远的,管根本的,是唯物辩证法矛盾规律的具体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贯穿着深邃而高远的战略思维,为中华民族复兴擘画出气象恢宏的发展蓝图。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思维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社会现实,把握发展规律,深刻揭示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科学回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准确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彰显了共产党人深厚的历史修养、深邃的历史眼光、深沉的历史智慧。辩证思维是反映和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辩证思维的典范,处处体现着“整体”与“部分”、“变”与“不变”、“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思维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底线思维强调居安思危、知危图安,积极进取,赢得主动,是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底线思维警醒我们要时刻注意把握事物的度与量,关注事物微小、连续的变化有可能引起事物根本的质变,尤其是突变。“五大思维”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又吸取了中国传统哲学智慧,是我们认识与改造世界、探究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制胜法宝,也是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今中国现实问题、指导当代中国前进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思想宣传范文】三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理想、政治立场、政治使命等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政治建设与纪律建设的辩证关系,高度重视政治建设这一根本性建设,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以严明的纪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党的纪律建设的重大制度成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了铁的纪律保证。

1.以严明的纪律强化思想引领和党章权威

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具体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但是,我们绝不是教条主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而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

《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健全完善制度,深入开展纪律教育,狠抓执纪监督,养成纪律自觉,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等。《条例》把这些内容落实到纪律规定当中,成为全体党员执行党的纪律的行动遵循,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纪律建设中的指导思想地位,并在不同条目中贯穿始终,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向引领作用。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是确保党的政治方向的根本依据,当然也是制定党纪法规的根本遵循。《条例》第一条就明确了《条例》的根本依据是党章;第三条阐述了党章与党的纪律的辩证关系,强调党章作为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和管党治党总规矩的地位,而党的纪律则是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第七条讲到违纪和纪律处分时,首先规定了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等,必须受到追究。这些内容都突出了党章的最高权威地位。

2.以严明的纪律突出“两个维护”和“四个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章明确规定:“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

《条例》突出强调了“两个维护”和“四个意识”。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条例》总则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同时提出,“党组织和党员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条例》第六章“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中,增加了对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行为的处分规定;增加对搞山头主义、拒不执行党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打折扣、搞变通,以及制造传播政治谣言等危害党的团结统一行为的处分规定;增加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等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行为的处分规定等。

3.以严明的纪律预防和解决现实突出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卓著成效。但是,党的建设依然面临重大风险挑战,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长期存在,“四大考验”长期复杂,“四种风险”尖锐严峻;党内政治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不容忽视,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慵懒无为,“四风”问题突出等。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基础,破坏党的团结统一,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影响党的事业发展,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党就不能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承担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条例》突出问题导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注重克服和纠正现实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真正体现了全面从严从实的要求。比如,《条例》指出,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在廉洁纪律方面,加强对党员干部从事营利活动的监管,对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钱款、通过民间借贷等金融活动获取大额回报等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行为,利用决策、审批过程中掌握的信息买卖股票的行为,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的行为等作出处分规定。

4.以严明的纪律坚守政治理想和政治立场

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坚持党的政治本色、政治理想、政治立场,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初心使命和政治品格,确保党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向前发展。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党员干部丝毫不能动摇的理想信念,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精神支柱。每个党员在入党之际就明确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奋斗目标,必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现阶段的目标任务就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此,全党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并在思想上同宗教信仰划清界限。《条例》突出地强调了这个方面的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公开发表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党的改革开放决策,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者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或者歪曲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等等,要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对信仰宗教的党员,应当加强思想教育,经党组织帮助教育仍没有转变的,应当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参与利用宗教搞煽动活动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始终牢记党的政治本色、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是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深刻内涵。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的根本立场和政治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人们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条例》强调,党员干部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行为。同时,对于不作为乱作为、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各类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也作出了明确的纪律处分规定,并结合新的情况增加了对利用黑恶势力欺压群众、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行为的处分规定。这些规定把党的立场、宗旨和使命落实到工作实际当中,夯实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纪律基础。

5.以严明的纪律实现他律约束和自律自觉有机统一

党的纪律历来具有外在强制性和内在自律性辩证统一的特点,形成坚定正确方向的合力。一方面强调强制性规范功能,把纪律作为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违反和超越纪律都必须受到应有的处分,强制性地把党员干部的行为约束在纪律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强调教育和自律功能,激励和保护自觉遵守纪律的党员干部,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促进党员干部自觉认同党的纪律。

《条例》提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党纪面前一律平等。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公正执行纪律,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的党组织和党员。这些原则突出强调了党的纪律的强制规范性和全面约束性。

同时,《条例》还强调,“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处理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应当实行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引导党员干部习惯在纪律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这些规定体现了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既发挥纪律的强制和惩戒功能,使纪律成为不可突破的红线;又使党员干部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形成维护正确政治方向的主体自觉,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思想宣传范文】四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也改变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命运。改革开放不断对党的自我革命提出新要求,赋予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新的时代内涵。在领导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进程中,我们党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通过自我革命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将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年前,“社会动荡、经济凋敝、科技落后、人民贫困,中国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毅然决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拉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引发了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由此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并正在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也改变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命运,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改革开放这场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是相辅相成的

40年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40年来,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到精神面貌,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革,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每一个亲历者、实践者对此都有深切体会,任何不怀偏见的人都不能不承认这个事实。

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的。在领导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进程中,我们党也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有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40年的实践表明,改革开放这场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紧密相联、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改革开放不断对党的自我革命提出新要求,赋予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新的时代内涵。党的自我革命为改革开放指引方向,并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为改革开放提供有力保障。离开了党的自我革命,改革开放不可能顺利推进,更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党通过自我革命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自我革命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这是对全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回顾改革开放40年艰难而辉煌的历程,党的自我革命是全面而深刻的,尤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指导思想无疑是最重要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催生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随着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又先后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写在党的旗帜上。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正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又进一步指导着新的实践。

重新恢复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党的历史告诉我们,正确的思想路线来之不易,一以贯之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更不容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正是因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改革开放才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思想路线问题,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偏离了就要犯大错误。

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都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形成的,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内在统一的,这种内在统一性是巨大的、独特的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优势,才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地位变了,环境变了,条件变了,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大大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此有着清醒认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防范和纠正。比如,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大力加强作风建设,使“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赢得了党心民心。坚持不懈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同一切脱离群众的现象作坚决斗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

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是我们党从实践中得出的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为这条重要经验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到改进党管干部方法,从建立公务员制度到改革干部选拔、考核、教育、培训、评价体系,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好干部标准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于在新时代如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作出了科学回答。

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视和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专门就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其中之一就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许多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的思想,有力推动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党对各种经济犯罪活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早有预料,并不断采取措施加以惩治。但是,许多人对改革开放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和严峻性还是估计不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力挽狂澜的气魄遏制住了腐败蔓延的势头,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不断巩固发展。

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党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巩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以来,从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政治生活的指导方针、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越来越明确。

在改革开放中将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更加自觉地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社会革命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作为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将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思想上的自我革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定不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使党的全面领导在新时代更加鲜明地体现出来。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就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就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就要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增强执政能力。党的领导既要坚持和加强,又要改进和完善,从而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定不移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党的建设各项任务。在思想认识上,进一步明确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实际工作中,应牢牢把握党的建设的主线、统领、根基、着力点、总体布局,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坚定不移以使命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推进党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在自身建设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这些宝贵经验绝对不能丢。同时要看到,随着实践发展和时代进步,必须不断推进党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更好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用党建理论创新来指导和推动党建实践创新,进而推进党建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坚定不移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时代课题。在极其艰巨、复杂、繁重的任务面前,在一个个难题面前,全党必须提高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这是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思想宣传范文】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这一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1.登高望远、居安思危,从战略高度认识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突出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宣传思想战线积极作为、开拓进取,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然而,面对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矛盾风险挑战。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首先要善于统揽全局,坚持问题导向,从战略高度认识把握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出问题。

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依然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当前,多样化社会思潮暗流涌动,多元化思想观点激烈交锋。比如,意识形态“终结论”“淡化论”一直鼓吹“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等错误观点,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质疑改革开放和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余音未绝。

中国快速发展面临各种敌对势力遏制的挑战。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些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一方面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中国称霸论”,另一方面鼓吹“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等各式各样的“陷阱论”和“中国崩溃论”,企图影响中国快速发展进程。必须清醒认识到,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弱化的图谋一直没有改变,种.种论调和措施在深层次上体现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意识形态管理工作方式面临移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挑战。“因网而生、因网而增”已经是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问题产生发酵传播的显著特点。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裂变式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加速发生“移动化革命”,维护移动新媒体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些西方国家凭借长期积累的话语强势和对信息技术的控制权,将移动新媒体作为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依托,在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中,我们现有的意识形态管理工作方式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各种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2.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新时代是意识形态建设任务更加繁重的时期,也是大有作为的时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工作的根本遵循,紧紧围绕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中心环节,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思想舆论引导,汇集改革发展共识,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坚持以立为本,用马克思主义立根铸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深入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当前,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切实增强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刻领会这一科学理论贯穿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掌握其精神实质、核心要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树立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这一科学理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加自觉地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着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工作,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阵地、党管舆论、党管媒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责任,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只有牢牢掌握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才能不断增强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力控制力。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引领力。要紧紧围绕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着力提升理论阐释的说服力、教育引导的号召力、典型宣传的感染力。坚持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巩固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着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通过完善国际传播格局,宣介好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通过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特别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坚持立破并举,敢于亮剑善于斗争,立场坚定批驳谬误。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不断强化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到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坚持立破并举,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敢于发声亮剑,善于释疑解惑,守护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开展积极的舆论斗争,针对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动态、新特点和新趋势,及时分析研判,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同时,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

坚持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要适应现代传播方式、传播形态、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做好新媒体意识形态建设。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汇聚传播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准确分析研判网络舆情,善于把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紧跟各种传播平台发展步伐,创新传播手段,拓宽工作渠道,把传统媒体内容优势和新媒体传播优势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两类媒体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强话语方式创新,善于运用大众的、通俗的内容和形式,善于将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话语、理论话语、学术话语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就其总体而言,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鲜明特色,也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起点,也是始终贯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程的重要任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好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研究、分析解决学术研究重大问题的能力。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这一重要思想入脑入心,进教材、进课堂,确保将这一重要思想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方面各环节,推出更有力量、更有温度、更有味道、理论深度和实践力度兼备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续写当代马克思主义绚烂 篇章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

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聚焦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进行学术创造,为人民著述、为人民立说,在服务人民中推动学术进步,不断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军民融合 篇3

“新的职能确定后,我们确实面临着如何定位和转型的问题。”国防司司长王树年表示,如何从宏观上加强规划指导,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这些都需要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

开门办活动,深入做研究

在“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中,国防司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地方和军队部门对国防司定位转型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学习讨论、走访、座谈和交流,国防司全体同志对推进定位转型的认识更加深入,目标更加清晰,信心也更足了。”王树年表示,推进定位转型,是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是落实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的迫切要求。

王树年指出,国防司的定位转型,要着力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工作推动困难、职能落实不到位,二是工作方法手段亟待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王树年指出,当前,要加快推进与统筹建设与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密切相关的《军民融合法》和《国民经济动员法》立法进程。2014年,国防司会同军队有关部门代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起草了《关于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意见》。“现在缺少军民融合的综合性法规,而立法又需要一个过程,有了这个文件,就可以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明确的目标、方向和要求。”

当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将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更名为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司,而随着名称的改变,职能也发生转变。“但省市级发展改革委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设立专门处室,地方对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反映比较强烈。”王树年说,军民融合涉及领域比较多,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下一步,应该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

加强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监管

据了解,为加强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监管,国防司制定了2015年国防军工生产能力建设专项年度监管方案,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稽察办、国家国防科工局研究确定了2015年国防军工生产能力建设专项中的17个检查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监管。

3月26日,国防司派专员赴安徽进行国防军工生产能力建设专项项目专项检查。王树年指出,“这标志着国防军工生产能力建设项目重投资、轻监管的现状正在改变,也标志着国防司定位转型一项实际举措的落实落地。”

“在监管过程中,我们注重上下联动,发挥地方作用,实现联合监管,尽量把监管面覆盖得更大些。”王树年说。

据了解,国防司正在起草制定《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贯彻国防要求目录》及管理办法,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并将此作为今后业务工作的重要抓手。

“当前,在基础设施、测绘、气象等多个领域,军队都有贯彻国防要求的需求,但却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抓手。”王树年说,“我们希望出台这个目录和管理办法,为各领域、各部门开展建设、审批项目提供一个参照标准,从而更好地真正做到军民共建共享、军民融合。”

此外,结合当前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国防司也对预算内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做出要求。王树年介绍说,国防司正在积极推动落实军民融合专项资金渠道,研究设立军民融合发展投资基金,探索创新军民融合的投融资机制和模式。

“政府出资引导,吸引社会资金进入,通过市场化运作和管理,放大预算内资金的效果。”王树年说。

系统上下衔接,谋划“十三五”

“在工作调研中,有不少地方同志反映,希望国防司对‘十二五’有关规划进行评估,并在‘十三五’相关规划编制过程中多给地方一些指导。”王树年说。

“在‘推动机关定位转型’活动中,国防司把学习讨论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坚持边学边改、能改立改。”王树年指出,着眼“十三五”,加强对地方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的指导,上下衔接推进定位转型,便是重要抓手之一。

针对地方反映的“十三五”军民融合发展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3月17—18日,国防司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处(经济动员办公室)的专职干部80人进行了专题培训。王树年就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做了专题辅导报告。

“四理念”推动稽查工作全面发展 篇4

沈阳市地税第五稽查局强化四个理念, 推动税务稽查工作全面发展。一是以人为本, 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狠抓政风行风建设, 进一步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全局范围内开展以“八项规定为主题的教育培训活动, 全面提升稽查干部综合素质;建立各种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 发挥潜在创造性。二是以创新为突破, 各项工作出精品。鼓励创新、要求创新、带头创新, 把创新作为各项工作的突破点。积极推进“电子查账”、“审计式稽查”二个重点创新项目, 力争将创新工作转换为促进税务稽查工作发展的实质性成果。三是以管理为手段, 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管理工作全面开展, 渗透到考勤管理、干部管理、队伍管理、制度管理等各个方面, 建立权责明确、程序合法、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行政管理机制, 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四是以落实为保证, 各项工作齐发展。坚持年初有目标有计划, 年中有安排有督办, 年末有检查有兑现, 建立一把手负总责, 分管领导具体抓,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的长效机制, 环环相扣, 步步推进, 保证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力合作推动救护工作 篇5

现场应急救护培训是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能,2013年区红十字会大力推进应急救护培训,着力建好“一个基地”、抓好“二支队伍”、惠及“三类对象”,努力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提高自救互就能力,为平安镇海建设保驾护航。

聚集内力,建好“一个基地”。针对镇海区化工企业数量多,从业人员集聚的特点,区红十字会在骆驼街道建立了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可容纳近100名学员开展现场应急救护培训和实际操作训练。该培训基地是综合教学实习基地,集红十字运动知识传播、救护知识技能培训、红十字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培训基地的设立必将有利于向公众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提高应急救护技能、推进公益性志愿服务。目前已开设救护师资培训、救护员培训、自救互救知识普及培训和红十字志愿者培训等科目。全年计划免费为市民提供应急救护培训10期以上,组织志愿者队伍4支,每月开展志愿服务。到目前已完成救护员培训100人次、师资培训60人次。

借助外力,抓好“二支队伍”。年初,区红十字会同区卫生局进行了为期4天的应急救护师资培训,参加培训的54名学员由各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推荐,经严格的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后,42人取得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资证书。这支师资队伍为我区今年大规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成为今后应急救护培训的主力军。在此基础上,筹备成立了镇海区红十字现场应急救护志愿者协会,吸引了52名有奉献精神,热心于红十字事业的高年制医务人员参加,首批志愿者已取得了中国红十字会志愿者证书,志愿者协会的工作有序开展,这支队伍将成为我区应急救护的主力军。

形成合力,惠及“三类对象”。救护员培训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今年首次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内容。镇海区红十字会根据上级红十字会要求,着力抓好三类对象的救护培训工作:第一类对象是以化工企业为重点的企业员工,以救护员培训为主。新年伊始,区红十字已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30余家化工企业百余名管理人员讲授了企业应急救护培训的普及课程,年内计划为化工区培训500余名救护员。同时,结合全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复训,培训救护员2000名,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救护能力。第二类对象为公职人员,今年计划重点对公安、交通、电力、旅游等部门的从业人员进行救护知识培训,以达到救护员持证上岗率15%。第三类对象为普通市民和中小学生,以普及培训为主,计划为9000余名中小学生,1000余名辖区居民进行普及培训。

推动工作 篇6

带着问题导向去学习。切实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根据我们日常工作和理论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党章党规中的具体规定和要求,认真查找不足,明确学习方向,确保学习教育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对于“两学一做”要重点解决的具体问题,中央印发的学习教育方案用“五个着力”作了归纳。对于每个党员干部来说,这些问题还是一个总体概括,接下来还需要虚怀若谷,敞开大门虚心倾听群众意见。只有汲取群众的良好建议,才能清除发展“路障”,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只有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才能够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血有肉”,开展得轰轰烈烈、充满生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见,问题就是我们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动员令”。“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为了发现和解决我们自身或党组织存在的问题,让党员“自身硬”、让党组织强起来。一直以来,无论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还是少数干部“老百姓给脸不要脸”等悖谬言论,都伤害了基层群众的利益和感情,为人们所深恶痛绝。因此,必须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把问题导向贯穿始终,通过聚焦问题查、对照问题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一开始就落在问题上、扎在现实中。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只有始终坚持善于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凝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带着整改的态度去学习。切实增强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学习教育中走在前面、深学一层,以党章党规为镜,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解决自身问题,层层立标杆、作示范;普通党员干部要把解决问题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毫不松懈纠正“四风”,认真整改落实,切实维护群众的权益和利益。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开展过许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地党组织在这方面都有许多的经验和成绩。因此,这次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习惯性地认为又来了一场“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自然免不了一些惯性思维和做法,如分阶段、按步骤、造声势、求“特色”等。殊不知,中央明确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突出的是正常教育,要求的是抓在平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注重的是党员的学习和实践,是广大党员在新时期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素质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也是我党一项长期严肃的政治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每名党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全身心投入学习教育之中,不断砥砺品行,不断学习进步,不断成长成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追求的是“严”、是“实”,要求的是“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成效的体现并不仅在于有多少创新举措、特色做法,台账资料有多“厚实”、宣传展板有多精彩,而更在于参与学习教育的每个党员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多少,党性原则增强了几分,政治纪律和规矩遵守得怎样,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具体体现在每个党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上。

带着推动工作的目的去学习。以学习教育推动实际工作,以实际工作牵引学习教育,真正做到两不误、两落实、两促进。中央学习教育方案中明确要求:“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全党工作大局开展学习教育,坚持两手抓,防止‘两张皮’。”要按照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强化问题导向,把“两学一做”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以“两学一做”的实际成效推动工作中各类问题的解决,以问题解决的实际成果,检验“两学一做”的实际成效。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立足自身岗位,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推动问题得到解决。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一手抓“两学一做”、一手抓履职尽责任务的完成,一手抓思想认识的提高、一手抓能力水平的提升。要在履职尽责中立好党员的标杆,在克难攻坚中体现党员的作为,在为民服务中树立党员的形象。“学”得深不深、“悟”得透不透、“做”得好不好,最终要在推动全局工作、实现富民的实践中得到体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以学习教育推动实际工作、以实际工作牵引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不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动工作 篇7

关键词:“三严三实”,农机,监理,安全

近年来, 随着我国农机拥有量的逐年增加, 农机安全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农机事故呈大幅上升趋势, 重特大农机事故经常发生, 农机监理工作面临更大挑战和考验,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监理工作, 有效地保障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 是农机部门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许可法》、《农业机械促进法》、《安徽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 为农机监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同时也对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大农机监理人员践行“三严三实”, 约束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 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 形成依法行政、严以用权、廉洁从政的工作局面, 不断推动农机监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1 严以修身, 加强依法执法力度

严以修身, 坚定理想信念, 提升道德境界, 追求高尚情操, 自觉远离低级趣味, 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当前农机监理执法队伍普遍存在人员配备不足、装备落后、监理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机监理工作的需要。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监理队伍的整体执法水平。首先我们要争取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 加大投入, 配备交通、通讯、安全检测、宣传器材及计算机等技术装备, 改善监理手段。其次加强农机监理人员的道德和业务素质的培养, 农机监理执法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执法水平的高低, 要加强培训学习, 特别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能力, 进而提高整个队伍的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 树立农机监理队伍的良好形象。

2 严以用权, 严以律己, 提高服务质量

严以用权, 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严以律己, 就是要心存敬畏、勤于自省。当前, 部分农机监理工作人员存在“重执法轻服务”的现象。工作中, 农机监理工作强调执法监督, 对义务却关注较少。部分农机监理部门还存在着只收费不服务的现象, 例如在农业机械和驾驶员的检审方面, 只需交上检审费, 则年检审通过, 既不对农机具进行检验, 也无需对驾驶员进行教育和考核;在牌证管理、田检路查等其他方面也存在着类似问题, 驾驶员交了费, 却不能得到应有的服务, 误认为农机监理工作只是单纯的收费, 违背了农机监理工作的宗旨, 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农机监理人员权利与义务不对等, 还造成工作过程中少数人员不尊重驾驶员, 工作态度恶劣、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现象, 使驾驶员对农机安全监理部门产生敌视心理, 影响了农机监理部门和驾驶员的关系, 对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的执法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

因此, 改善当前农机安全监理部门执法工作环境的重要因素是严以用权, 严以律己, 提高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并引起农机监理部门的重视。在工作中, 要转变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服务, 简化办事程序, 公开办事制度, 践行服务承诺, 把方便让给驾驶员, 严把检审关, 加强农机驾驶员的技能培训, 提高农机安全意识。

3 创业要实, 正确处理好服务与执法的关系

创业要实, 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敢于担当责任, 勇于直面矛盾, 善于解决问题, 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服务和执法是相辅相成的, 是对立统一的。执法是服务的一种手段, 服务反过来又对执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农机监理部门的任务是对农机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 是为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的。农机执法本身也是一种服务, 强调严格执法, 也是为了更有效地为农机安全生产服务, 执法是工作的手段, 但不是目的。“执法难”的主要原因是服务跟不上, 得不到应有的支持, 在切实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 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 让更多的群众理解, 必将大大改善执法环境。

总之, 在当前形势下, 广大农机监理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工作方法, 做到心里始终装着群众, 做事始终想着群众, 工作始终为了群众。要结合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岗位实际, 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树立昂扬正气、敢于担当的勇气, 践行好“三严三实”, 以“三严三实”精神为指导, 推进农机监理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证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 农机监理事业才能得到振兴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玉明.浅谈农机监理工作中的执法与服务[J].南方农机, 2006, (2) :22-23.

[2]韩宏丽.论农机监理工作中的执法与服务[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16) :105.

加强思政教育,推动稽查工作发展 篇8

构建和谐运政工作局面,是促进社会和谐定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维护运政稽查部门的和谐为更多人所关注。思想政治工作,是运政稽查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建立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才能让运政稽查工作得到正确的指导。积极创新,突破传统运政稽查部门思政工作模式,使思政工作符合稽查部门工作特点,才能让运政稽查部门的工作服务于社会的进步。

1运政稽查部门思政教育工作现状

做好运政稽查部门的思政教育工作,是保障运政稽查部门有效实施工作的前提。只有思政教育工作做到位,才能加强运政稽查部门的凝聚力。然而,当前运政稽查部门的思政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思政教育工作意识不足运政稽查部门管理者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运政稽查部门思政工作的落实质量。一些运政稽查部门的管理者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更有思政工作人员认为在运政稽查部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是对部门各类资源的浪费。在许多人眼中,思政教育工作是可有可无的,没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坚决落实。还有一些工作人员认为运政稽查部门的工作目标是实现经济利益,只要达成经济利益目标,运政稽查部门就实现了有效发展。思政教育工作意识不足,让上级部门下达的文件成为一纸空文,没有起到文化教育与思想引导的作用。

1.2思政教育工作方法不足社会文明的进步,让运政稽查部门不断完善起来,也让运政稽查部门的专业性有所提升。也正是因为如此,运政稽查部门更加重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忽视了其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决定了他们的工作质量,只有思政水平达标,才能彰显其个人价值。许多运政稽查部门的思政教育工作方法较少,不符合运政稽查部门的实际发展需求。思政教育工作没有帮助运政稽查人员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没有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影响了运政稽查工作质量的提高。

1.3思政教育工作系统性不足思政教育工作应当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但目前,大多数运政稽查部门都没有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工作体制,也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思政教育工作的随意性强,导致其效果不佳。在很多运政稽查部门中,思政教育工作只有在需求的时候才开展,也就是当问题出现了,才想起要做思政教育工作。思政教育工作的系统性不强,影响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地位,也让运政稽查人员忽视了思政教育活动的参与。

2运政稽查部门思政教育工作对策

2.1加强思政教育工作思路的创新用思政教育工作推动稽查工作的发展,就需要加大思政教育工作的力度。突破传统思政教育工作的模式,积极开拓一些创新手段,给思政教育工作更多新的活力,才能促进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发挥。社会的进步,要求运政稽查人员具有更高的个人素质,能够全面掌握我党的思想政治观点,从而创新日常工作思路。对思政教育工作思路进行创新,首先,要落实渗透型的思政教育工作,不能再用灌输式的方法进行说教。将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融入到运政稽查工作中去。在帮助运政稽查工作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应用正确思想观点,不仅提高了思政教育内容的说服力,也让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更加主动。其次,要调动运政稽查工作者的思政学习积极性,改变被动的学习地位,引导运政稽查人员主动提高,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形式的彻底转变。运政稽查部门的思政工作应当具有时代性,随时为运政稽查人员提供新的工作方法。

2.2加强思政教育工作机制的建立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只有加大重视力度,建立有效的、长期的工作机制,才能让思政教育工作的作用得以显现。运政稽查部门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将思政教育工作放在心上,重视它,才能应用它。成立一个思政教育工作小组,选择领导力强的人员作为组长,结合部门的工作实际情况,积极、全面地落实思政教育。运政稽查部门的领导者与中层管理者、普通员工,应当实现上下联动,建立一体化的思政教育工作制度,通过思想的统一达到工作目标统一的目的。管理者积极去了解运政稽查一线工作人员的想法,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才能选择最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内容,选择科学的思政教育方法,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

2.3加强思政教育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思政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质量有直接影响。建设高素质的思政工作队伍,是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必然之选。思政工作人员应当更多地了解思政工作方法与理论,结合自己的工作需求建立个人工作体系。定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用哲学观点去分析运政稽查工作。除了基本的思想政治内容之外,思政教育人员应当深入一线,了解运政稽查部门的基本工作内容,掌握一些运政稽查的工作技能。思政教育人员只有深入到稽查一线中去,才能了解运政稽查人员的真正需求,找到最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思政教育者要坚定自己的思想观点,明确个人政治立场,通过自我思政教育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3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的运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也是目标。认真分析当前运政稽查部门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发符合实际的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及时扭转僵局,才能促进运政稽查部门工作质量的提高。用科学的思政教育工作,打造高素质的运政稽查队伍,发挥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能够给运政稽查部门建设更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五兴民.运政稽查工作“执法难、执行更难”现状浅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08:1 10+1 12.

[2]杨力,霍远.如何抓好当前运政思想政治工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 1:106.

[3]黄成华.浅谈如何在稽查队伍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03:116.

推动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思考 篇9

一、电子文件归档公式和途径的选择

纸质档案的载体较为稳定安全, 而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差, 易损坏, 因此归档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经实践检验, 利用磁盘, 脱机采集数据的介质移交方式容易造成数据丢失。如遇质量较差的磁盘, 会影响文件的可读性。为防止数据丢失需制作多份备份盘存档, 这不仅加大了工作量, 也增加了存贮磁盘的数量, 简便而安全的方式是采用网络移交归档, 并利用光盘存贮。网络移交的途径有两条:

(一) 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网, 开通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网线。

随着各单位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的建立与发展, 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被传输上网。这些文件经过各业务管理部门挑选, 反映了职能活动的概貌, 上网前, 又按着信息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了文件格式的转换,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通用性, 是归档的重点。对那些未输送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网上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 应由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编目整理, 也利用网络技术向档案部门传输, 可以借助信息管理网络在各业务管理机构与档案部门之间开通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网线, 建立依附在信息管理网上的归档专用子系统。将上网与未上网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通过此系统传输给档案部门。档案部门经与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部门协商后, 要对归档的电子文件提出格式要求, 但不能是唯一性的, 应认可几种通用性较强的软件, 如:.DBF、.DOC、.TXT、.EXE等文件。

(二) 选择电子文件信息的汇集点, 由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归档。

为适应办公自动化工作发展的需要, 人们越来越注重信息工作的系统化和标准化水平,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也从以往的“分散各异”转向“集中统一”, 打破了立卷单位人界限, 更趋向基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职能活动的内容而建立系统。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负责规划、统筹本单位信息管理工作, 是开发集中统一型信息系统的牵头部门, 成为电子文件信息的汇集点, 又具有一定的技术设备及人才条件。由他们负责将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归档, 无疑是最佳归档途径之一。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计划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校行政信息管理系统, 共分为教学、科研、人事管理三个子系统, 正在筹建的教学管理系统与学生注册中心、财务结算中心、教务处、研究生院构成数据交换网。注册中心负责学生注册、选课、排课、考表、成绩等数据的传递;结算中心负责学生交费信息的传递;教务处与研究生院负责学籍、教学计划、课程、毕业审查、学位授予数据的传输。计算机与信息中心接收这些数据后, 进行集中处理, 经汇总的数据通过信息中心又输送给各业务管理部门共享。随着每年数据的更新, 过期数据应由信息中心按档案部门的统一要求, 进行鉴定, 编目整理, 通过网络传输, 移交给档案部门保存, 或直接存入光盘, 定期归档。无论利用何种途径归档, 必须由电子文件形成单位按统一格式编目整理后, 传输给档案部门, 不能由档案部门自行从网上下载, 以保证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对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一律应存入光盘, 最好不用磁盘存贮。

二、建立电子文件归档制度

纸质文件归档经过多年实践, 已形成相对稳定的骨干队伍, 有较好的工作基础, 各立卷部门都设立了分管领导和立卷牵头人, 负责督促检查立卷工作。开展电子文件归档也要以人为本, 形成一支队伍, 承担此项工作。由于大多数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较为陌生, 不像立卷归档人员经与档案部门多年合作, 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业务关系, 容易与档案部门在电子文件归档上达成共识。所以, 依靠原纸质档案立卷工作骨干, 比以各单位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为主体, 重新建立归档工作队伍更为现实。由于整理纸质档案大多采用手工操作的方法, 这与电子文件处理手法相差甚远, 需要新的知识和技术手段, 现有的立卷队伍尚不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 要通过组织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 尽快地使他们掌握信息管理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担负起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重任。

电子文件来源广泛, 形成者不仅有业务管理部门的承办人, 还有数据录入员、信息管理与计算机技术人员等。将头绪如此之多的电子文件收集归档, 必须靠制度约束, 使制度变成归档人员的自觉行动。要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纳入本单位的立卷归档制度, 并列入信息管理工作程序, 在布置、检查、总结、考核信息管理工作的同时, 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电子文件归档工作。

与纸质文件相比, 电子文件归档所涉及的问题更加广泛, 受制约因素多, 仅靠档案部门独家很难完成, 应采取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档案部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三结合的方法。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熟悉各项管理业务, 了解电子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和历史联系, 是承担归档工作的主要责任者, 在鉴定工作价值时最有发言权;档案部门掌握归档的原则、方法, 又了解全局情况, 可以发挥把关和统筹作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既是电子文件的形成单位, 又是设计和维护信息管理网络、管理电子信息的专业技术部门, 在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化、标准化的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三个部门的职能应相互渗透, 扬长避短, 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电子文件归档中集成一体, 共同形成质量较好的电子文档。

三、“两套制”归档的必要性与适时简化合一的可能性

由于印章和签署是文件生效的主要标志, 在现在技术条件下, 对一些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文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保存。鉴于电子文件载体和信息技术的不稳定性, 以及电子文件的易修改性, 也有必要将重要的电子文件制成硬拷贝存档, 以确保数据的安全。目前, 电子文件、纸质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采取“双轨制”, 归档内容形成“两套制”, 即纸介质与磁、光介质两种文件一起归档, 形成内容相同的两套档案。其归档时使用不同的编目方法和存贮装具。档案部门应在每一卷纸质档案的备考表或卷内目录“备注”项中注明相应的电子文件的编码及存址, 同时, 在电子文件归档目录“备注”项中注明相应的纸质文件的档号及存址, 以便利用时参照互补。

在磁、光介质文件耐久性留存的问题尚未解决之前, 它与纸质档案将并存很长时间, 但从长远看, 在电子档案存储介质的技术条件进一步改进之后, 可尝试对那些参考作用大、情报价值高的档案, 采取以磁、光介质归档为主, 纸介质归档为辅的做法, 而对那些凭证价值较高的档案, 则采取以纸介质归档为主, 磁、光介质归档为辅的做法。这样, 不但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优化馆藏, 也能减少档案的体积, 缓解库房紧张的状况。两种介质归档的简化合一, 要经过审慎论证, 在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实行, 最好以简报、情况报道类, 以及信息的实质内容已被其它档案所包含的文件作为简化合一的首选目标。

摘要:在规划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时, 应从本单位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管理工作的大局出发, 顺应其规律, 摸清信息产生的源头, 促使电子文件归档纳入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的工作程序, 建立归档制度。从而推动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电子文件,归档,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①白羽.浅谈如何做好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 办公室业务, 2012, 01.

以创新推动群众文化工作 篇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党的十七大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应当是全面的、全局性的发展繁荣, 群众文化工作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方面,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加快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必须是广大群众参与、老百姓得到实惠的发展繁荣, 唯有如此, 文化的繁荣发展才有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已经成为社会主流, 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文化工作面临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实抓好的工作。面对新形势、新问题, 如何推动群众文化工作, 使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推动群众文化工作需要机制创新

实践证明,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属性, 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强大动力。群众文化工作要有所发展、有所作为, 也必须走创新之路, 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谋繁荣。这就要求我们的群众文化工作不能按部就班, 不能沿袭老套路、老模式, 必须在运行机制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群众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 重点要在解决两个问题上下功夫。一是解决人才和资源的利用问题, 使公共文化资源的效用最大化。二是解决群众文化工作机构运行机制问题, 使其不断增强动力和活力, 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力。因此, 我们要把解决人才、资源的利用作为重点, 以优质的文化资源和以集约化、一体化运作模式, 坚持政府主导、共建共享、市场运作、社会参与, 整合资源、打响品牌、创造优势, 努力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改革群众文化工作的运行机制, 创新是关键, 整合资源是核心, 提高能力是目的, 最重要的还是要积极实践, 大胆探索, 抓好落实, 努力把思路、设想变为现实。群众文化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 既要有宏观的谋划、战略的思考, 也要重视微观层面的策略选择和具体操作。在具体的策略上, 可以按照先易后难, 先局部后全局, 先内部后延伸, 先项目后整体的原则, 从已基本具备条件的事做起, 特别是从依靠自身努力就可以推进和实现的事情做起。同时, 在实践中对涉及深层次的格局和体制问题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要从群文工作机制创新做起, 从已有一定基础的工作做起, 围绕整合资源、提高能力, 重点抓好三大机制建设。

三、群众文化工作机制创新的途径

一是平台的搭建。如今, 群众文化工作基本出于“各自为战”的格局, 有限的资源分散运作, 无法形成合力, 因此, 力量单薄、效率不高、资源浪费是突出问题。出路就在于想方设法把这些资源集中起来, 统盘考虑和运行。比如说, 大家都在做的为基层“送文化”工作, 出发点是好的, 但因为各自为政, 往往需要的地方送不到, 而文化生活相对比较丰富的地方却以多为患;有时候, 由于频率高, 内容雷同, 老百姓还对我们的工作有意见。因此, 需要一个统筹全局的“送文化”平台, 在有条件的地方应推行群众文化的集中配送。“送文化”是如此, “种文化”也有这个问题, 所以, 我们有必要大力搭建群众业余文化团队平台, 并通过积极引导, 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 真正把老百姓家门口的文化活动搞丰富、搞热闹。

二是努力实现共建共享。由于管理体制和格局的问题, 目前, 群众文化工作条块分割, 部门分割的问题还一时难以解决。在不能完全打破这种格局的情况下, 如何来实现资源的整合?一条重要的出路就是走共建共享之路。条块、部门分割的格局所以难以打破, 其根本原因是利益问题。如果能把利益共享作为一个关节点, 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通脉络。群众文化服务搞集中配送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要把群众文化服务尽可能地纳入到这个统一的盘子中, 统盘考虑, 以求效能最大化。但一个地区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分地区, 同时一些资源不能随意调配, 如果要实现集中配送, 最好的办法就是共建共享, 文化部门, 群艺馆、文化馆共建共享, 资源统一运作, 配送统一组织。这样不仅一个地方自己资源可以充分利用, 而且其他地方的文化资源可以为我所用。

上一篇: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下一篇: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