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烘干法

2024-05-15

标准烘干法(精选四篇)

标准烘干法 篇1

关键词:种子水分,农作物种子,种子水分速测仪

我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3543.6-1995规定[1],常用的种子水分测定法有烘干减重法和电子水分仪速测法,一般正式报告需采用烘箱标准法进行水分测定,而在种子收购、调运和干燥加工等过程中可以采用电子水分速测仪测定种子水分。根据作物种类和种子含水量,烘干减重法水分测定分为低恒温烘干法、高恒温烘干法和高水分预先烘干法。但前两种方法即耗时间又耗人力,而且繁琐[2,3]。

实际工作中,一些经过烘干、晾晒后的种子,要及时收购入库或包装、出售,从而难以测定种子水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内外研制出各种快速水分测定仪。赛 多利斯石 英红外水 分测定仪MA150是已被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用户所使用的MA30的升级产品,其测定结构坚固、体积小巧、操作简单,进一步缩短了测定水分所需的时间,确保了在实际应用中对材料检查、过程控制的高效性。为验证其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常用的农作物种子,对应GB/T3543.6-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对比研究了MA150水分测定仪与标准烘干法的测定结果。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适用于130~133℃高恒温烘干法且不需要磨碎的种子有:番茄、菠菜、黄瓜、南 瓜、莴苣、芹菜、胡萝卜和芫荽等;需要磨碎的种子有西瓜、玉米、小麦和水稻等种子。适用103±2℃低恒温烘干法的种子葱、白菜、萝卜、茄子和辣椒等。

供试仪器有干燥箱、电子天平、电动打碎机和MA150水分速测仪。

1.2方法

将供试种子分别混匀,放入磨口瓶中备用,根据GB/T3543.6-1995规程的方法进行测定,得出标准种子水分,剩余种子再根据标准水分值,用AM150种子水分 速测仪根 据国家规 程的温度(130℃和105℃)进行水分测定,分析其在适宜的温度条件 下,测试样品 水分与标 准水分在±0.2%误差范围内所需要测试的种子重量范围。

2结果与分析

2.1MA150水分速测仪对不需要磨碎种子水分的测定结果

MA150温度设定为105℃时,测定结果与标准水分误差较大(见表1)。说明MA150不适于在低恒温105℃时测定不需要磨碎种子的水分。当MA150水分速测仪温度设定到130℃时,测试的结果与标准水分的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的试样重量:辣椒测试重量范围为7.105~13.126g;白菜测试重量范围为5.453~5.250g;茄子测试重量范围为11.100~22.245g;葱测试重量范围为19.928~22.650g;只有萝卜的测试重量范围小,为7.794~8.084g(见表2)。种子测试 重量不同,测试的水分也有变化。经过多次称取不同的种子重量进行测量,得到与标准水分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测试重量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种子水分与标准水 分的误差 高于0.2% 的机率就 会增大。

从表2中可以看出,测试13种农作物种子所需要的平均时间莴苣最短,为8.8min,葱属需要的平均时间最长,为63.7 min。菠菜、茄子和黄瓜次之,平均需要33 min,大大缩短了测定种子水分的时间。从用种量来看,利用国家标准测定种子水分只需要4.000~5.000g,而采用MA150水分速测仪测定种子水分,因作物种类不同需要种子量范围 也大不相 同,从莴苣用 量最小为3.068g,到茄子用量最大为22.245g,用种量范围也不一样,茄子用种 量范围也 最大11.100~22.245g,而萝卜的 用种理范 围最小7.794~8.084g,所以实际操作时要特别注意,在这个范围内多做几个重复,取其平均值作为结果。

2.2MA150水分速测仪对高恒温需磨碎种子水分的测定结果

从表3结果可以看出,需要磨碎的种子水分需要用种量比较多,最多为30.150g,范围也比较宽。时间上也相对长一些,这可能与淀粉含量高束缚水不容易从细胞中脱离有关[4]。

3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17种农作物 种子采用GB/T35431995.6《农作物种 子检验规 程》恒温烘干 法和MA150水分速测仪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利用MA150水分速测 仪采用温 度为130℃条件下测定其种子水分,在适合的试样重量范围内是可行的,结果是稳定可靠的。

种子水分由游离水和束缚水组成,游离水又称自由水,存在于种子表面和细胞间隙内,具有一般水的特性,100℃沸点,0℃结冰,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容易蒸发。束缚水又称结合水,与种子内的亲水胶体如淀粉、蛋白质等物质中的化学基团牢固结合,水分子与这些胶体物质中的化学基团,如羧基、氨基与肽基等以氢键或氧桥等相连接。不能在细胞间隙中自由流动,不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种子烘干时,开始水分蒸发较快,这是由于自由水蒸发容易,随着烘干的进程,蒸发速度逐渐缓慢,这是由于束缚水被种子内胶体牢固结合,散失缓慢,只有通过适当提高温度或延长烘干时间才能把这种水分蒸发出来。MA150水分速测仪是一款配有微电脑的电容式水分仪,本身备有天平、自动称重和温度自动补偿,直接显示水分百分率,当试样重量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变化时,测定程序结束,系统自动停止工作。这说明了采用MA150在105℃温度条件下,测定水分结果与标准水分产生误差大的原因[5]。

种子水分速测仪虽然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但由于没有国家标准,因此只能用于种子收购、加工、包装、贮藏等环 节,不适用于 开具种子 检验报告。

参考文献

[1]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S].BG/T3545.6-1995.

[2]李亿凡,汪海敏,陈艳霜.快速水分检测仪对不同水分含量稻谷测定结果的研究[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9(4):52-54.

[3]李明,杨海伯,吴桂萍,等.用电容式谷物水分测量仪测量不同类型玉米种子水分试验[J].种子科技,2009(8):28-29.

[4]颜启传.国外种子水分测定仪的发展动向[J].种子世界,1985(11):33-35.

优化蚕茧烘干技术创新烘茧设备标准 篇2

1 蚕茧烘干技术的研发

根据蚕茧干燥所需适宜温湿度与气流环境、烘茧静态与动态、国情社情与地域环境、内热源与外热源、辐射面积与厚度、材料导热系数与适用价值、被烘干物内外所接受最佳温度强弱梯度、静态烘茧运载车中茧盘合理格距空间, 密封保温与内热源防裂堵漏、余热利用创造干热气置换排湿效果等烘茧工艺必须注重的问题, 在新设备研制中反复推敲试验总结, 突破输送热气流换热管介质必须优选金属管材设计常规, 首创以建设预制装配工艺, 下沉式装置内热源热风发生室, 采用冶金耐火、导热性好、可塑性强耐热砼新材料, 配筋预制薄壁输热地火龙、墙烟道提高热能利用率, 敷设填充烘室墙耐火材料。采用多肋强化弹性耐火密封技术, 改进风扇叶片安装角度与安装多层风扇结构、加大加多给排气孔阀, 优化温湿度均匀调控措施, 调整运载车格距, 在保障烘干茧适干均匀又不延时不增能耗的条件下, 提高单位产量、降低能耗指标, 从结构、材料、工艺性能进行多层次一体化集成建模, 促使热能转换形成优越的“协作场效应”, 将设备创新成标准化、装配式、多功能、环保型, 符合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的先进、适用、经济的烘干共性技术设备。

新设备与旧设备同样大小的16m2烘干室日烘鲜茧七成干大于5000 kg, 一次直干大于2000 kg, 烘茧优质率大于95%, 鲜茧烘干耗标准煤小于1∶0.12, 耗柴小于1∶0.4, 耗电鲜茧小于0.02 kw/kg, 较同类产品烘茧降低烘折4%, 提高解舒率大于5%, 以上提高出丝率大于2%, 提高烘力大于1倍以上, 在己用于中药材、食用菌、魔芋、红枣、果品、薯粮蔬菜等农副产品烘干生产应用中以24 h计烘力大于2000 kg, 耗标煤小于1∶0.15。可按照各种烘干物最佳工艺曲线自由调控, 取得保全和补正烘干物质量, 又提高烘力和节约费用的可靠技术保障。其多种燃料兼容, 多种物料共用的独特功能, 是其它干燥设备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 新旧烘茧灶的检测试验

2007—2008年, 我们陕西安康蚕茧干燥设备研究所和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科研人员一道, 在广西蚕业总站烘茧场, 象州华佳丝绸公司中平茧站等地, 将我们热循环多功能烘茧设备与广西当前通用的苏83型铝管导热烘茧灶, 作了烘茧对比试验, 烘时、能耗、烘力汇总如表1-3。

热循环多功能烘茧设备在广西试验示范, 2007年和2008年进行多批烘茧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热循环多功能烘茧设备具有高效能、低耗能、环保、安全等优点, 以广西区蚕业总站2007年检测数据, 新设备与苏83型烘茧灶相比, 单灶节省时间4.28 h, 节煤41.03%~55.12%, 节柴44.44%, 日烘茧量 (24h) 提高71.49%;烘干质量有所提高, 平均解舒率提高1.24~8.70个百分点, 解舒丝长平均增加36.25~79.9 m, 毛茧出丝率提高0.80~1.45个百分点。2008年广西纤维检验所对象州华佳丝绸公司中坪茧站新旧灶烘干茧质量检测, 夏茧毛茧出丝率新灶比旧灶提高2.1%, 秋茧毛茧出丝率提高3.11%。

备注:资料来源,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备注:检测单位, 陕西安康宝业茧丝公司质检科 (此表为原安丝二厂质检科制作)

备注:2008年广西区纤维检验所对象州华佳丝绸公司中坪茧站夏秋样茧检测数据

通过检测, 如果广西每年有50%的鲜茧 (约10万t) 应用此设备烘干, 烘1 t鲜茧可节煤0.20 t, 每年可节煤2万 t, 节省燃料成本1600万元;烘折降低1.7%, 可节省鲜茧原料成本6320万元;以出丝率提高1%可增产生丝450 t, 产值增加9000万元。

3 热循现象功能烘干设备的推广应用

标准烘干法 篇3

4月28日至29日,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陕西省商务厅组织有关科研教学、技术推广、设备使用、行业管理等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 组成审定委员会, 对由陕西省商务厅提出、安康市干燥设备研究所负责起草的《热循环多功能烘干设备》陕西省地方标准进行了审定。通过现场观摩安康宝业丝绸有限公司所建6个热风循环式烘茧灶, 听取使用情况介绍, 标准主要起草人汇报标准编制情况与技术指标说明, 与会专家委员逐条逐项进行了审议, 一致同意通过审定, 作为陕西省地方推荐执行标准, 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发布实施。这也是我省茧丝绸行业的第一项全省地方标准。

《热循环多功能烘干设备》标准, 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的烘干共性技术标准, 由安康市干燥设备研究所所长谢一中同志具体负责起草。同时, 由谢一中首创的建筑预制装配工艺融热力优效于产品结构之中, 研制开发的“热风循环式蚕茧干燥设备”, 于2004年2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强化高效节能炉胆、双向茧车、风扇等构件先后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 与过去普遍使用的浙73-1型烘茧灶相比, 烘茧效率提高2倍以上, 节能60%以上, 且节约用工, 保护茧质, 安全可靠, 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型烘茧灶的先进水平。经省商务厅推荐, 在2004年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成果展上获得优秀成果奖。近年该设备不断改进, 结构更趋合理, 技术性能稳定, 应用范围也扩展到中药材、食用菌、魔芋、大枣等多种农副土特产品烘干加工领域, 形成了比较规范的设备标准, 并推广到广西、湖北、贵州、重庆、江苏、山东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收到良好反响。

《热循环多功能烘干设备》不仅具有明显的高效、节能、降耗、安全、环保优势, 而且适应性广, 能满足煤、柴等多种燃料兼容、多种物料共用, 尤其适合于山区丘陵地区蚕桑基地鲜茧烘干。近两年在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中, 我省通过争取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支持, 利用省上东桑西移专项资金扶持, 已安排改造新建烘茧灶136个。日前召开的全省东桑西移工作会议已确定, 在全省大力推广使用这种节能环保型烘茧灶, 力争再用两年时间, 采取每个灶补助1万元的措施, 将全省剩余烘茧灶基本改造完工, 使蚕茧烘干环节实现节能环保要求。

标准烘干法 篇4

1 仪器与试药

DIONEX Summit系统高效液相色谱仪,METTLER AE240十万分之一天平,FA2004A万分之一天平;所用乙腈为色谱纯,水为双蒸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绿原酸对照品(批号:110753-20021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木犀草苷对照品(批号:111720-200603,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用金银花药材由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董诚明教授鉴定为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烘干金银花采用40℃烘干5 h,再55℃,烘干10 h;硫磺熏蒸样品硫磺用量100 g/m3,熏蒸1次,熏蒸2 h,然后照上述方法烘干。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5,6,7,8]

Aichrom Bond-AQ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4%磷酸溶液-乙腈=87∶13;流速: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7 nm;进样量10μL;理论塔板数不低于1 000。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绿原酸、木犀草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分别加50%的甲醇制成1 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10℃以下保存)。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金银花粉末(过四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的甲醇溶液50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35 kHz)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 mL,置25 mL棕色量瓶中,加50%的甲醇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

2.4 方法学考察

2.4.1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量取“2.2”项下绿原酸对照品溶液2、4、6、8 mL,用50%的甲醇定容至10 mL,摇匀,得到5个浓度的绿原酸对照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各进样10μL,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对照品的量(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6.028 6X-5.211 9,r=0.999 9,绿原酸在0.083 6~0.418 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色谱见图1。

2.4.2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绿原酸对照品溶液5μL,连续进样6次,记录峰面积,其RSD=0.10%。提示仪器精密度良好。

2.4.3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金银花样品0.5 g共6份,精密称定,照“2.3”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绿原酸含量,其RSD值为1.34%。

2.4.4 稳定性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分别于0、2、4、8、10、12、24 h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绿原酸峰面积,其RSD为0.87%,表明样品中绿原酸在24 h内稳定。2.4.5加样回收率试验取已知含量的金银花样品6份,每份约0.25 g,精密称定,分别加入定量绿原酸对照品,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回收率,结果见表1。

2.4.6 样品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各批次供试品溶液10μL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以外标法计算各样品溶液中的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关于硫磺熏蒸炮制方法的应用

硫磺熏蒸法作为一个传统的加工养护方法,一直在一些医院、生产企业和民间沿用。硫熏使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干燥快,不变质,不发霉,不虫蚀。该方法不仅改变药材外观,而且影响药材化学成分的变化,从而使药材的质量发生变化。在控制硫熏后二氧化硫残留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情况下,该法作为新鲜金银花的加工方法有一定存在价值。

3.2 金银花不同炮制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比较[9]

金银花含量测定结果可以看出,硫磺熏蒸后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普遍比烘干品高,这可能是硫熏后金银花内部化学成分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同一炮制方法中不同产地之间的差异较大,其中郑州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较低,封丘、山东两地含量较高,这可能与当地的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各个产地金银花经两种方法炮制后,含量均在1.5%以上,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变化,考察硫熏对金银花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4%磷酸溶液-乙腈=87∶13,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 绿原酸在0.083 6~0.418 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99.30%(RSD=0.49%)。结论 硫熏后金银花绿原酸含量明显增加,不同产地之间的含量差异也较大。

关键词:高效液相法,硫熏,烘干,金银花,绿原酸,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05.

[2]杨俊杰,豆成林,李娟,等.河南金银花产地深加工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1):2739-2740.

[3]辛华,丰杰,程若敏,等.HPLC测定不同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60-63.

[4]赵四清,曾嵘,雷鹏,等..硫加工对天麻饮汤剂质量的影响[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2):25,37.

[5]孟晓岩,丁勇.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金银花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2):93-94.

[6]杨蓓蓓,刘超,王素娟,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药材中3种成分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6,26(2):168-171.

[7]陈钢,侯世祥,胡平,等.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的稳定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3):223-225.

[8]时军波,徐娜,刘长安,等.金银花不同部位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的测定[J]化学分析计量,2010,19(6):45-47.

上一篇:我国政府改革目标分析下一篇:制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