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语境

2024-05-05

国际语境(精选八篇)

国际语境 篇1

政府形象也是一个政府公信力强弱的标志, 它在实现国家战略决策中, 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近年来发展迅猛, 在传播的方式和思维上有了极大改变。国内外在政府形象传播过程中都希望在新媒体形式上有所突破。

一、新媒体在政府形象国际传播中的优势

(一) 有效突破国际传播壁垒

传统媒体在政府形象的国际传播中存在诸多局限, 地域、时空等因素都限制传统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效果。例如, 报纸发行限制, 广播电视媒体信号覆盖局限等都制约着传统媒体的发挥。但利用新媒体进行政府形象的国际传播可以有效地冲破壁垒。任何国家的受众都可以通过网络查阅、浏览、转发、下载这些信息, 已经突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进行传播。虽然通过一些屏蔽手段可以阻止部分信息的传播, 但是由于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资源量巨大, 是无法达到完全屏蔽某些信息的。

(二) 新媒体整合资源, 传播手段多样

与传统媒体相比,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不仅信息量大, 更新速度快, 更重要的是手段可谓多种多样。新媒体可传播, 文字、视频、图片、声音等资料, 涵盖电视、影视、文化、体育、娱乐等各种形式, 这些都可以成为政府形象传播的渠道。同时, 新媒体可以将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整合起来, 通过计算机、电视、手机、平板等终端进行传播。

近些年, 中国在遇到重大灾难性事故时, 政府第一时间均是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手段进行广泛传播的。国内外受众获取信息最多的方式也是通过新媒体终端获得的。

(三) 新媒体互动性强, 有助于了解国际舆论

新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互动性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传递信息同时, 政府也能有效的收集受众反馈, 这对于政府与民众良性交流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政府了解国际舆论的重要途径。

研究表明, 人们与跟他们交往过的人更容易产生亲切感。对于政府形象是同样适合的, 公共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指出:美国民众普遍认为, 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相比更无能。调查表明, 超过2/3美国公民认为, 联邦政府制造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多。他们更容易相信跟他们接触多的官员。[1]

所以, 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 增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沟通, 是有利于拉近两者间关系的重要方式。

二、新媒体语境下我国政府形象在国际传播存在的问题

安赫尔特·捷孚凯·罗伯国家形象指数调查机构2011年度所做的一份50个国家的全球形象指数报告显示, 中国在50个国家中排名22位。此报告测评标准分为六大板块。其中中国在文化遗产板块名列第3位, 但在政府职能管理板块得分较低。从这份调查中不难看出, 我国在政府形象的国际传播中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

(一) 宣传色彩浓重, 形象严肃

我国在政府形象传播中, 形象塑造往往过于严肃, 且多以直接宣传为主。外国受众通常不愿接受我国的报道方式。英、美等国, 他们普遍认为宣传是具有贬义色彩的。

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所做的一份《2013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显示, 大多数外国受调查者认为, 中国政府的形象是严肃不可亲近的, 发达国家的受众尤为明显, 这一比例占到了发达国家调查总数的52%。可见, 我们在政府形象的传播方式上过于严肃, 宣传色彩强等问题非常突出的。

(二) 传播针对性不强

我国在政治形象传播中对受众的针对性不足, 传播方式和提供信息内容都相对单一。这是导致外国受众对中国政治形象不够了解的原因之一。《2013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 发达国家对我国政府的认识多以负面性为主, 选择不可亲近、腐败问题、效率低三项均高于发展中国家。这说明我国在针对发达国家的传播方面针对性不高, 没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 政府形象传播过程中透明度低, 报道滞后

我国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透明度低的现象一直都存在, 某些基层干部也存在对报道隐瞒、拖延、压制等现象。这种行为很容易将问题扩大化, 从而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2013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另一项调查显示, 49%的国际民众对我国提出的理念主张是完全不了解的, 发达国家中的比例更高达73%。这也充分说明了, 我国政府形象传播过程中透明度、传播力度和传播效果都有待提升。

同时, 我国政府形象传播中信息的滞后, 也会使得国外受众无法听到中国的声音, 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媒体对事件的解读, 会使得国外受众对我国政府形象的认识停留在西方媒体描绘的样子上。非常不利于我国政府形象的传播。

三、新媒体语境下政府形象的国际传播效果的提升策略

(一) 利用新媒体主动发声

我国政府对于处理问题向来习惯采取低调不张扬的态度, 往往对一些负面报道采取不公开报道的手段。同时西方媒体很善于利用这种报喜不报忧的行为, 进行一些歪曲报道, 丑化我国形象, 使我国政府形象被国际受众误读, 利益受到极大损害。

因此, 我们需要利用新媒体方式向国际社会传递更多信息, 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对外发声, 使国际受众了解我国真实情况, 使事件有更为准确的展现。同时, 不给西方媒体丑化我国形象的机会, 这有利于捍卫我国国家、政府形象。

(二) 提高针对性, 建设针对不同国际受众的外文网站

我国的政府形象传播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效果有着明显差异, 在发达国家中效果并不理想。我国应当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这些地区的传播。现阶段, 如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站、国际在线等几家中央级媒体, 有专门对外宣传的外文版网站, 但对不同地域受众针对性不强。例如, 美国与澳大利亚均使用英语, 这些国家都属于英文网站辐射对象, 但美国与澳大利亚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对于同样的传播方式、传播效果必然不同, 我国政府形象传播过程中应该增强更细致的针对性措施。

(三) 增加新媒体传播手段

我国政府形象传播受传统传播方式影响很大, 宣传色彩浓厚, 政府形象严肃, 不够亲民。新媒体的多媒体性质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传播信息的手段和方式, 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众应该加强多元化的传播手段, 可以使我国政府形象在国际传播中更加生动。

例如, 我国目前很多地方政府, 越来越多的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等渠道进行政策、信息的传播。许多地方政府微博粉丝数已达到百万以上, 这极大地增强了官方在网络中的话语权, 同时是与民众高效互动交流的平台。这些地方政府经验, 在我国政府形象的国际传播中可以加以借鉴, 通过微博、微信, 甚至是国外的twitter、facebook等新媒体平台针对国内外受众进行政府形象传播,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了解新媒体, 运用新媒体, 在新媒体平台上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已经是现在政府传播形象的新使命、新手段。

(四) 塑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领导人形象

国家领导人可以说是政府形象的“代言人”。塑造优秀的国家领导人形象也是政府形象传播中不可忽略的方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形象传播中就运用了许多新媒体手段。例如, 学习粉丝团、学习小组等一批微信、微博平台, 都是以传播习近平各类信息的为目的的新媒体平台。

在2014年12月,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艾什中心公布的对世界主要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全球公众调查结果, 在受访者对本国领导人认可度、30国受访者对十国领导人认可度以及受访者对本国领导人正确处理国内及国际事务信心度方面,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都排名第一。这说明我国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国家领导人形象塑造方面是相对成功的。当然, 我国国家领导人形象, 也还需要在丰富国家领导人形象传播的内容、拓宽国家领导人形象传播渠道、应对负面影响的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四、总结

在新媒体背景下, 通过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 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使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在政府形象的国际传播中的优势进行分析, 结合我国自身情况, 分析政府在国际传播中的现状与不足, 在此基础上为政府形象的国际传播效果提升提出一些策略。达到通过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达到塑造更好的中国政府形象的目的。但建立优秀的政府形象是一件非常漫长的过程, 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发现不足, 提高传播能力, 扩大话语权,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达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62.

[2]田智辉.论新媒体语境下的国际传播[J].现代传播, 2010 (7) :39-42.

[3]刘小燕.政府形象传播的本质内涵[J].国际新闻界, 2003 (6) :49-54.

[4]黄宁平.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基于2012年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 2013.

[5]石芳, 韩向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提升[J].东南传播, 2007 (8) :73-74.

[6]薛倩.新媒体语态中地方政府媒介形象解析[D].陕西师范大学, 2013:35-36.

国际语境 篇2

阿尔・里斯:品牌国际化语境中的定位思维

。A理论是指企业在一个行业中精耕细作,垂直纵向发展,C理论则是指企业的品牌涉及的范围宽而深度浅。阿尔・里斯教授指出,不同的选择会直接决定企业未来的经济实力和走向。

阿尔・里斯,定位之父,世界最顶尖的营销战略与实战营销大师,其极具开创性的“定位”理论被美国营销学会评选为“有史以来对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1972年,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广告时代》杂志上发表《定位新纪元》一文,“定位”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此后里斯和特劳特四次合作著书,其中《定位》和《市场营销的战争》被译成17种文字出版,而《市场营销的22条法则》则成为各国商务类畅销书。目前阿尔・里斯为里斯和里斯(Ries&Ries)咨询公司主席,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众多知名企业提供战略选择服务,总部位于美国亚特兰大。

阿尔・里斯教授和其女儿劳拉・里斯访华,如同26年前“定位理论”问世一样,引发了中国营销界不小的轰动。而在3年前阿尔・里斯教授和劳拉・里斯合著的《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一书,已经在中国营销界和广告界引发了很多争议。

不明就里的广告和公关人士,在不断撰写各种文章,为自己的立场做辩护,但他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他们误读了里斯教授的本意。里斯教授和劳拉・里斯在此次访华的过程中,对于诸如公关与广告的争议,澄清了一些事实,并同时对定位理论在中国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为此,本刊记者对里斯父女的到来,进行了一次专访。

《新营销》:在你的演讲中,你提到,在当前背景下,中国企业需要改变经营策略,实现由成本优势向品牌优势的转变,你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判断?

阿尔・里斯:当一个国家实力上升的时候,通常竞争对手的实力可能会相对下降。中国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人均收入的增长,同时也就带来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样一来,有些跨国企业可能会把制造业的中心由中国转向更为实惠的国家,比如菲律宾等。关键的一点就是,随着一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人均生活水平也会相应地提升。比方说,如果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人均生活水平达到美国、日本的水平,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制造成本会增加,由此竞争优势就会相应地丧失。因此,在竞争和成本的双重压力下,实际上现在中国产业到了一个由成本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化的阶段,也就是说,到了一个由制造产品向制造品牌转化的阶段,

《新营销》:在这一方面是否有先例?或者说是否有一些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

阿尔・里斯:这个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说,世界上生产成本最高的国家不是美国,也不是日本,而是德国。但是德国并不是靠生产有形产品取得国家竞争力的,而是生产品牌,比如奔驰、宝马。所以,如果说中国的制造业不往这方面转化的话,未来的竞争优势会非常令人忧虑。

再举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芭比娃娃的例子,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的零售价为每个10美元,而在中国芭比娃娃的出厂价仅为35美分,其中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比起在中国制造芭比娃娃的工厂,一般来说,人们肯定还是希望拥有芭比娃娃在美国的品牌。

《新营销》:那么,中国企业要实现由成本优势向品牌优势的转化,你认为它们该如何确定好自身的定位?

阿尔・里斯:定位的不同,基于两个理论:一个A理论,说的是在一个行业中需要精耕细作,垂直纵向发展。例如,戴尔专注于做个人电脑,英特尔专注于做芯片,微软专注于做电脑软件,这些公司都是A理论的具体实践者。与此相对,范围宽而深度浅的G理论的代表是日本富士通。富士通生产的产品类别非常广,包括个人电脑、芯片和软件等,相当于戴尔、英特尔和微软的结合。我们再看看它们在财务上的表现是怎样的:在过去的里,戴尔的利润和总体销售额之比是6%,英特尔是20%,微软是30%,但是,大而全的富士通在过去的20年里营业额反而下降了17亿美元。

《新营销》:这种宽而浅的模式,有什么不足之处?

阿尔・里斯:我们给这种宽而浅的模式取了个名字叫“日本病”,也就是把品牌放在很多不同的产品类别上,实际上这样做,根本无法建立起一个非常专注而有效的品牌。举个例子来讲,日本企业的平均利润与整体营业额之比是1%,但是美国排名靠前的500家企业在这个数字上是7.9%,是日本企业的将近8倍。这就回答了为什么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股市表现良好,而日本股市却一直在下滑。

很多人都认为索尼是一个强势品牌,因为索尼涉及很多产品,也涉及各种营销,从财务表现来看,其税后利润率只有1.7%。如果把这个数字放到美国市场上,这家公司的CEO一定会被辞退的,因为这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数字。

国际语境 篇3

在中国,当代艺术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关注本质的作品越来越少,表面光鲜的东西越来越多。在精心的粉饰和聚光灯的照耀下,内在本质的优劣被豪华的外表包裹、模糊。展示所需要的是更多外在因素的营造,再将其汇总,推到一个“文化”的位置上标榜。造成文化强国的错觉是因为“经济已然繁荣至此,我们的文化不输出就对不住世界”这样一种冲动。“文化输出”不可避免的是国家的力量,以“国家队”的形象打拼,个性化就变作综合指数,不知是该兴奋还是担忧。近一段时间水墨被提及的越来越多,被视为当代艺术第二梯队的心态既心酸又可笑,大有一种“该是我了”的感觉。这种心态似乎不太健康,人人都处于争相解读当代水墨的亢奋之中。当有机会发声时,你该强调的是什么,如果你所要强调的只是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就不会被急迫的外在因素所影响,换句话说也就是“保有定力”。

在今天,作品在语言、符号上形成影响力之后,重要的是如何将之转化为价值,复制和挪用就纷至沓来形成了势力,深刻或肤浅就貌似难以解读。从我的本意上我希望自己不局限于某种状态,也在不断地反思、修正。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和别人觉得对的东西,能够相互对照,在今天自恋的时代已经是难得的了,我是这样认为自己的,也许,这是错的。当我发觉无论往左往右、往前往后,对于艺术本质来说都未必是下定义的时候,我就开始不再规劝自己做事给别人看了。这段时间我在有意地走走停停,似乎曾经掠过的又重拾起来,在里面发觉了自己曾经的轻视和不屑,让我饶有兴趣,不知是否又掉进“局里”。往回走,也让我近距离看到不少扮演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与真正热爱传统的不同,很有意思。可以带有批判性地热爱传统吗?这是我内心所想,因为在优秀面前,自己永远是谦虚的,把传统借过来唬人,把感受寄托在古人身上,其实是对他人的不敬,也是对自己的轻视。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起码我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画画和人生前途挂钩了,最早没人告诉我,这是后来才知道的道理。道理是有正、反面的,人生也有积极或消极,这跟创造本身没有太大关系。敢于创造一种负面,这在人如潮涌之中兴许同样能够产生向上的意义。

“水墨是新的,中国画是陈旧的”,这是一种误读。曾经先生们之间有过纠结,但是现在不是很重要。艺术家非要把自己归类,也是方便别人整理,从类别上推展,有种安全圈养的感觉。尤其是当绘画语言苍白、枯竭的时候,需要建立体系,或者说绘画行为要通过强大的理论体系来支持、宣示的时候,绘画本身可能就会沦为图式。推陈容易,出新难;拆毁容易,建立难。因为要有强大的证据来证明拆毁的道理,这不仅仅是胆识的问题。能够维持多久或者是还有没有生命力,年轻时从不曾考虑,这有些像电线杆上的广告。有时候我在犹豫自己是该默默无闻还是要积极的介入、不断的制造新闻直至舆论谴责、宁可一无是处也不甘自娱自乐?谋划、策略在今天有太多理由让每个人都得了妄想症,成为难逃的时代精神感召下的跟屁虫。

国际语境 篇4

关键词:智库,新媒体,国际问题,公关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分别是中英两国在国际问题研究上有重要影响的智库。两个机构都建立了自己的官网,在首页的新闻选择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侧重于呈现与本国有关的国际新闻,以及与本机构相关的出访来访新闻、会议新闻等;英国国际战略研究除报道和英国相关的新闻外,侧重于呈现当下世界热点新闻事件。

在研究成果呈现方面,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在官网上,有专门的网络书店,可以直接在线支付购买它们的出版物;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出版物可以在线查看目录、摘要、关键词等部分信息。对比发现,在建立网上书店,直接出售研究成果,更符合“互联网思维”,方便受众直接购买研究成果,也更利于扩大本机构的影响力。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有自己的数据库、网络书店、实体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大大提高了受众利用其研究成果的便捷性。

在社会化媒体的使用上,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使用的社会化媒体种类较多,在Facebook、Twitter、Linked In、Flickr、Blog五种社会化媒体上都有自己的主页,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利用了微信公众号这一种社会化媒体。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发布各种国际新闻、专家评论、调查数据、论坛视频和研究所人员招聘信息、论坛信息等,并且网民可以直接参与到其发起的话题讨论中,还可以分享传播这些信息。在Linked In上,可以找到和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有关的人员,并和他们取得联系。在Blog上发布一些最新的论文、时事评论、论坛纪要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利用微信公众号一种社会化媒体,发布的内容单一,以研究员的论文、报告为主,但与受众的互动较少。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还有一个独到之处,就是将组织的各种网络研讨会时间公布在官网上,网民可以直接在官网上填表注册申请参加网络研讨会,这做到了全民参与国际战略研讨,除了线上的研讨会外,还有线下的研讨会,与受众的互动性很高。

根据中英这两个智库新媒体公关传播的对比,为智库新媒体公关传播提出几点建议。

1 用多样化的社会化媒体进行公关传播,扩充传播渠道,丰富传播内容。

智库作为一个组织机构,要想通过公关传播和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并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就应运用多样化的传播渠道进行传播。媒介融合时代,媒体传播的渠道得到了拓展,而最重要的新渠道是社会化媒体。不同种类的社会化媒体的功能侧重点有所不同,应根据不同社会化媒体的功能侧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公关传播。例如,Linked In是致力于向全球职场人士提供沟通平台的社会化媒体,那么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则利用本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以职场人士的身份在Linked In进行公关传播;Blog以长篇幅的内容传播为主,则在Blog上发布长篇幅的最新论文、时事评论和论坛纪要等。传播的内容也应尽可能丰富化,而并非把相同的内容换个渠道多次重复传播,是以避免传播渠道的浪费,和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2 树立服务意识,运用“互联网思维”,为受众提供便捷。

智库把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优化方案。在公关传播中,无论营利还是非营利性质的智库都应免费出让部分智力产品作为吸引受众的由头。例如,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在官网发布的国际热点事件的专题报道、时事评论、最新论文等,以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研究员论文、官网的视频等,都属于免费供受众使用的资源。此外,在搭建新媒体传播的平台时,应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为受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受众,如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在官网售卖本机构研究成果的网上书店。通过在官网上建立网络书店、数据库、网络图书馆等方式,提高受众利用智库研究成果的便捷性,进而提高智库的影响力。

3 增加与受众的互动,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因而在用新媒体进行公共传播时,应该尤其注意发挥新媒体的互动性。频繁的互动可以提高受众的参与性,大大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一些话题的发起、论坛的举办、活动的组织可以在社会范围内引起较大反响,提高智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供受众填表申请参与的网络研讨会、在社会化媒体发起的话题讨论、话题投票等,都与受众进行了很好的互动,提高了受众的活跃度和粘性。

参考文献

国际语境 篇5

笔者近年在参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媒体传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在信息社会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全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无论是在发达国家集中的欧美还是信息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亚非拉地区,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手段实施国际传播已成为必由之路。然而,由于缺乏对信息社会宏观语境和传播受众微观行为变迁发展的梳理和洞察,面向全球信息社会的国际传播布局容易遭遇策略缺失导致的诸多问题和困惑。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尝试在信息社会语境下从宏观环境和微观主体的要素梳理入手,在限定范围内通过质化分析简要呈现国际传播与信息社会联动作用的基础和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展望,以便对新闻传播领域尤其是广电行业专业人士借助全媒体渠道实施国际传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策略依据。

1 国际传播宏观语境的梳理

“在人类信息传播全球化进程中,尤其是近年来在互联网络和个人媒体(媒介)的数字媒介技术支持下,信息跨国界传播的多主体、多渠道、多受众等多维度、多层面性日益显著”。[1](P3)本文所涉及的国际传播,主要指涉由媒体作为载体而实现的传播。这里所提及的媒体,包含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各个传播层次所涉及的媒介载体,尤其包括因社会化网络发展而出现的社交媒体、Web2.0和自媒体等新媒体模式。

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即全媒体形态的出现,已经成为国际传播语境中越来越关键的构成。在全球化和跨区域化传播中,传统媒体的资源占有和影响力虽远远超过新媒体,但新媒体的发展空间仍是国际传播实现突破的动力和想象所在。

在对国际传播的语境梳理中,本文将全媒体作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合谋助推国际传播发展的核心要素。如果从媒体视角梳理国际传播的语境,则需要对更为宏观的信息社会语境进行解构呈现。

从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到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从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到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对于信息社会的讨论由来已久。“久负盛名的‘信息社会’特征的论述来自于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主义理论”,“大约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人们对计算机和传播科技发展的兴趣盎然,未来学思潮所向披靡,贝尔才开始用‘信息’和‘知识’替换了‘后工业’这个前缀”。[2](P41)借鉴经典的信息社会理论和当下的热点趋势,简要梳理如下几个基本要素来描述信息社会的语境构成:

(一)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是构建信息社会的基本保障和强劲动力,而三者最新的结合催生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正在主导信息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二)形态: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和农业自动化,是信息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方面信息社会与后工业社会实现了良性的衔接和过渡,另一方面信息社会借此实现了对这四大基础领域的意义赋予和形态变革;

(三)关系:社会化、位置化、移动化,基于前述的技术要素和形态要素,信息社会重要的表征之一“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呈现出SoLoMo (Social,Local,Mobile)的新趋势,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关系要素已不只停留于虚拟层面,而发生了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的深度整合;

(四)经济:信息作为新兴的资源,其核心式的发展也逐渐影响着资源占有与配给的方式,并促成了生产方式和劳动力结构的转型,对于在信息社会发挥基础结构和关键主导作用的经济领域,这种变革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关键要素之一;

(五)政治:信息社会的政治要素,其成型与发挥作用,在形式上要相对滞后于其他各个要素,然而信息社会的政治形态变革、传播技术挑战等热点,正在政治领域产生碰撞和火花;无论是信息传播主权、国家信息安全,还是新技术下的传统政治形态革新、网络舆情与新型民主等等,全球化与跨区域化都是信息社会政治要素的鲜明亮点和最大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对信息社会如上要素的梳理可以发现,国际传播形成和发展的语境已经具备了技术、形态、关系和政治经济的基础。但是,全媒体的形态出现和功能实现,同时需要依托于受众主体在信息消费与生产方面的变化。因此,除了对于媒体本身所处的宏观语境进行解析外,同样需要对国际传播的受众主体进行微观层面的深入分析。

2 传播主体微观要素的界定

关于国际传播的受众主体,本文主要关注信息社会语境下所建构出的国际传播图谱中具有信息化特征的活跃和有效受众。基于这些受众的微观行为,可以简要概括出国际传播主体受众跨越地域、时间、文化差异而呈现的一些共同特点:技术壁垒与媒介技能、围观潜水与强弱关系、碎片时间与连续存在、线上线下的分裂与统一、信息消费与信息生产、物理连接与心理依赖。其中,技术壁垒与媒介技能主要指涉因对信息设备和相应使用技能的占有,而对受众主体产生的影响;围观潜水与强弱关系是受众主体在进行内容的消费与生产时惯有的行为,并且因为传播内容的指向性和互动性,而产生了相应的关系差异;碎片时间与连续存在,是在行为上对受众主体矛盾却又统一的描述,受众主体对于信息社会语境下传播的参与愈发碎片化,同时又因为多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关系而出现了受众主体对于传播参与的连续存在;线上线下的分裂统一,则指涉受众主体在相关语境下其行为在线上线下的巨大差异;信息消费与信息生产,是受众主体在信息社会语境下参与传播非常重要的特质,在国际传播中,尤其要充分利用伴随而来的Prosumer(Producer与Consumer)群体;物理连接与心理依赖,则是信息社会长期作用于受众主体的结果,也是观察信息社会语境下国际传播受众主体关乎行为和心理层次的要点。

受众传播主体的这些微观行为特点,与信息社会宏观语境要素和国际传播发展相互建构及作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在个体与社会联动的视野下,国际传播借助全媒体进行拓展要重点关注信息社会传播主体如下的五种综合要素:

(一)信息设备:对物理设备的持有和实现信息网络的接入,依然是信息社会传播主体成立最为基本的特征;在新的物理模式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生物芯片等成为主流之前,对于信息设备的获取与掌握,仍是成为信息社会有效和活跃传播主体必须迈过的资源门槛;

(二)信息身份:信息社会的身份赋予,是解决主体存在的关键之一,需要界定清楚信息社会的身份由来和过程衔接,毕竟信息社会不是独立或完全虚拟存在的,有意义的信息身份需要与其现实存在紧密相连;

(三)信息需求:这是信息社会的传播主体具有能动性的重要原因,对信息的消费和生产,并不仅是一种由技术特点和结构流程而导致的流行、便利或规范、强制行为,更不应与传统行为产生割裂或对立;

(四)信息处理:这里谈及的信息处理,主要指涉作为信息社会主体须具备的信息处理能力,对于现有主体构成来说,信息处理能力仍然是制约信息社会发展和产生信息社会主体差异的主因之一;

(五)信息组织:作为信息社会的主体,之前的论述主要集中于个体层面,然而信息组织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从虚拟的弱关系组织到实体的强关系组织,在信息社会中都有多样呈现,并且信息组织所呈现出的跨区域性甚至是全球性,值得国际传播在信息社会语境中重点关注。

3 国际传播如何分享信息社会发展红利

国际传播在信息社会语境中借助全媒体创新和信息化的受众主体实现变革的进程,恰逢社会化网络在全球范围的高速发展期。

虽然社会化网络(以Facebook、Twiter、Youtube、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为代表)在部分区域因为种种原因形成了一定的阻隔,但其作为信息平台而产生的跨区域和跨文化的传播力量,仍在不断印证社会化网络对国际传播的信息流和关系流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社会化网络的理念本源于社会学领域,却因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六度空间”理论的实践而在互联网得以充分展现。这种趋势进一步揭示了信息社会与之前社会形态的本质关联,也简化了互联网的发展模型:互联网开始时是为了将静态文件连接在一起,之后逐渐发展为包含社交化行为的互联网,现在看到的互联网则是以人为中心建造的,即社会化网络,其中受众作为主体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能够通过移动设备实现接入和互动,越来越多的对于流动空间的接入则成为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决定性特征”,[3](P151)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可以充分利用的契机。

在这样的新语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把握社会化网络提供的机遇。以近年来在国际和国内都引发高度关注的微博为例,我们亲历了一系列事件,见证了舆论监督与议题设置、公共空间与意见领袖、舆情呈现与新型民主、生产与消费方式革新等现象的出现与深化。在此过程中,信息社会的传播主体成为更为活跃的互联网使用者、新媒体受众和去虚拟化的推动者,而来自社会化网络的声音和活跃受众,也逐步成长为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发展不仅影响了全球范围内信息流动的方向、数量和结构乃至各个文化的影响力,也改变着每一个个体的信息接受环境,重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体系,培育和塑造着新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4](P224)尽管国际传播是包含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其他各类传播途径的跨国跨区域的宏观体系,然而在信息社会的语境中,宏观要素具化到受众个体微观层次并进行联动已成为可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化网络时代,由于个体的影响在传播中正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从受众个体和语境要素联动的角度来观察国际传播,将为信息社会和国际传播的革新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想象空间。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普及和全球化浪潮,在我国重点推进国家形象建构和对外传播的趋势下,国际传播借助信息社会发展带来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产物全媒体进入了新的变革机遇期。面对社会化网络等新兴传播形态的快速扩张和传播个体的信息化、主体化趋势,本文尝试性地运用信息社会理论和传播学视角,将国际传播置于信息社会的语境,简要探析了与国际传播相互作用的信息社会宏观环境和传播主体微观特征等语境要素,并通过这些要素的联动对国际传播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全媒体,国际传播,信息社会,社会化网络,受众主体

参考文献

[1]李智.国际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弗兰克·韦伯斯特.信息社会理论(第三版)[M].曹晋,梁静,李哲,曹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曼纽尔·卡斯特尔,米里亚·费尔南德斯-阿德沃尔,邱林川,等.移动通信与社会变迁:全球视角下的传播变革[M].傅玉辉,何睿,薛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国际语境 篇6

关键词:中国纪录片,国际化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诞生并播出“新闻纪录片”, 此后中国纪录片曾经30年流行“解说加画面”的“专题片”模式。从1990年《望长城》始, 中国纪录片开始回归纪实本体, 也开始回归国际化之路, 尝试与世界纪录理念接触与对话, 出现一批具有国际共同纪录语言的作品, 如《沙与海》、《八廓南街16号》、《藏北人家》、《最后的山神》等。但国际化之路并不平坦, 要想在世界纪录片舞台占据主流地位, 仍有很大差距, 需要不懈努力。如何在融入世界纪录片大家庭的同时, 保持自己的价值与品格, 在国际化语境中保持本土化的表达, 是目前中国纪录片国际化热潮中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纪录片《劫后》的一些做法, 值得借鉴和探讨。

一、表现题材国际化、主流化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加强, 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之路, 迎来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国外大量需要中国的纪录片作品, 因为世界想要了解中国, 从来没有这么迫切地想要了解中国, 而且想了解当下的中国, 了解现在中国人的面貌和生活, 想看到中国“正常人”的生活, 不再一味是残疾人、边缘人, 而是主流的社会人群。所以中国纪录片国际化之路, 首先应该从选题内容入手, 选择主流社会群体、主流社会事件, 关注当下主流人群及其精神面貌。

《劫后》反映的内容是汶川地震之后人们的生活, 是当下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热点事件, 是世界普遍关注的灾难及灾后生存问题, 具有主流性、国际性、当下性。《劫后》对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及时追踪和真实反映, 传达出纪录片的新闻属性、传播价值和反映主流社会的勇气与传播理念。在选题及传播效果上, 《劫后》获得了成功, 2009年5月30-31日在英国BBC国际频道播出, 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 是同类题材中的佼佼者。2009年获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自然灾害纪录片类”长纪录片金奖, 获上海电视节“最佳亚洲纪录片金奖”[1], 是本土题材、热点事件, 走向国际化效果最好的作品之一。究其原因, 题材的主流化、国际化是重要因素。

近年来获奖纪录片作品也透露出关注现实的选题倾向, 国庆60周年、改革开放30年、汶川地震、奥运会等题材都有涉及, 体现出选题方向的主流化趋势, 如《鸟巢》、《我爱你中国》、《毛泽东1949》等获得优秀纪录片奖的作品。追踪国际热点事件的题材, 如《聚焦索马里》、《飞越塔利班》, 在很短的时间内, 对国际事件进行客观的纪录呈现, 对创作者来说是一大考验, 也是一大突破。表明中国纪录片创作实力的提升, 也表明国际交流的深层化趋向, 中国不再是看客或者过客, 而是当事者、参与者、表达者。

中国纪录片在国际化道路上, 首先要做的是主动关注具有世界性的题材, 在选题内容上与世界接轨, 关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表达内容上寻找共振点, 比如环境保护、疾病控制、教育等, 展现主动交流、主动融入世界的意识与姿态, 这样才可能逐步缩短与世界的距离。

二、表现手法去主观化、去宣传化

民族的不一定是国际的, 需要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纪录片题材国际化之后, 面临表达方法的国际化, 不需要主观地解说、解释主题和思想内涵, 而是让事实说话, 让受众自己去理解和解读。伴随题材的国际化, 创作视角、拍摄手段、制作方式, 也应该国际化。

(一) 不用解说词

客观理性的纪录事件, 不介入、不干扰, 是国际纪录片一直奉行的原则。从1927年吉加·维尔托夫主张“要做墙上的苍蝇”, “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到1960年罗伯特·德鲁和理查德·利科克为代表的“直接电影”, 到怀斯曼、到安东尼奥尼, 世界纪录片大师一以贯之的冷静旁观的拍摄理念, 对纪录片创作产生深刻影响。《劫后》采用的就是捕捉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拍摄手法, 纪实跟拍, 不用解说词解释, 用镜头本身叙述和表达。2008年5月13日, 也就是地震的第二天进入灾区, 冒着余震深入拍摄3个多月, 动用4台摄像机2部车, 拍摄400多盘素材, 镜头始终对准灾后重建中的“人”。没有解说词, 全部同期声, 把主观意识隐藏在客观画面背后, 把制作者的干预或阐释缩减到最低限度, 用国际通用的电视语言, 讲述中国故事。去主观化、去宣传化, 不用主观的去说明灾区人民生命力如何强大, 而用活生生的真实生活, 表达灾区人民的生存现状, 让受众自己理解作品的内涵。

(二) 展示生活细节

《劫后》的真实感, 来源于对生活细节的真实纪录, 镜头客观理性地跟拍82岁刘婆婆执着地在废墟中捡垃圾, 跟拍她和儿子之间的吵架。刘婆婆和儿子的激烈争吵, 实际上是两代人对故土观念的冲突, 刘婆婆不厌其烦地捡垃圾, 实际上是在捡拾她对老屋的记忆, 是她不舍老屋毁塌的情感外化, 她在这里生活60多年, 有割舍不掉的记忆和情感, 儿子却不能理解, 认为她贪小便宜、丢人, 坚决予以阻止, 母子之间产生强烈冲突。长镜头真实完整纪录他们的争吵, 形象传达出人物之间浓烈的情感, 再吵再闹也割不断母子亲情, 吵架成为最浓烈的亲情的表达, 也成为人物性格的最有张力的体现。拆老屋时人们的表情细节、现场推土机的轰鸣等声音细节, 真实传达出人们复杂的心绪与情感, 让观众在视听感觉的强烈冲击中, 在人物之间的激烈冲突中, 自己感受灾区人民生命力的顽强、对故土的依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创作者通过生活细节的展示, 把认知权、欣赏权交给受众。

纪录片《西藏一年》也是把主观观点隐藏在客观画面背后, 用生活细节自然讲述真实的西藏, 创作者让人物自己表达, 让受众自己判断。这种去主观化、去宣传化, 用生活细节表达内涵的方法, 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接受。

三、表达价值中国化、本土化

国际化不是去中国化、去特色化。国际化意味着在保持本民族特点的前提下, 用国际通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传递本民族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也就是通过国际化之路, 让中国的价值理念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弘扬。中国本土的题材, 如何具有国际认知价值、如何在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支撑点, 是当下纪录片创作面临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传播中国价值理念

国际化是为了更广泛地传播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思想成果。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 不能为了国际化而丧失最基本的国格、人格, 更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刻意讨好、献媚、逢迎一些有损国家形象的要求和趣味, 不能挑战基本底线。纪录片国际化之路的目的要明确, 就是把中国文化的价值和理念, 通过形象的电视纪录片作品, 向世界传播, 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 促进世界的交流与和谐。

《劫后》讲述灾后重生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现状, 表达语言是国际化的、世界通用的客观观察, 反映的内在价值取向则是中国的、本土的。中国人故土难离的观念, 对家园的依恋, 对故土深沉的情感, 这种浓重的家园意识是中国的、传统的。其中集体讨论新建房地址、发放救灾衣物等问题, 体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传统, 传播的是中国价值理念。

(二) 寻找最佳支撑点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 传播内容是整个传播环节中最重要的因素。没有内容, 传播失去意义。而传者作为传播主体传播什么, 掌握主动权。但是, 传播的最终目的是接受, 是传播的效果, 是受众的接受程度。因为受众的接受程度, 直接影响传者的意义实现。传播要使传者和受众保持共同的传播节奏, 需要建立共同的符号文本, 彼此有相近、相似的经验和认知做基础, 才能实现传播的价值。纪录片以其真实的品质、人文的关怀, 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最有效的沟通纽带之一, 也是其走向国际化的内在基础。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了解他者, 他者也需要了解你, 所以有必要寻找共同语言, 增加彼此的认识和理解。道路只有一条, 就是纪录片创作者也就是传者, 运用他者也就是接受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和语言去讲述本民族有价值的内涵, 需要在外在形式与内在品质之间寻找一个支撑点, 让形式为内容服务。《劫后》中“传者”与“受者”、“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支撑点是人类面对灾难时生的愿望与坚强, 是可以共同体味的生活细节, 其中本我“故土难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价值内涵, 是通过他者能够接受的纪实跟拍、生活细节等镜头语言, 不露声色地自己传达出来的。

四、运作模式市场化、产业化

纪录片的国家化之路, 要想获得持久影响力、要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进而喜欢, 还需要在注重创作的艺术性、表达内容、表现方式的国际化之外, 走市场化之路, 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受众接触到纪录片, 进而认识它的价值、欣赏它的美。

(一) 市场化:纪录片生存之本

中国纪录片很长时间内存在“艺术腿”长、“市场腿”短的问题。纪录片创作者往往只顾自己的艺术感觉, 忽视市场和受众的需求。而要想走的更远、更顺畅, 纪录片创作必须考虑市场需求, 把艺术家的才气与资本家的财气融为一体。很多媒体和频道已经开始市场化运作, 如北京、上海、四川、湖南、云南、广州都有纪录片频道, 有的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中国教育台纪录片频道, 2007年成立当年就盈利3000万元, 以后每年都有增长, 其经营理念是好题材、高品质、高收视、高广告吸纳。上海纪实频道2009年盈利1.3亿元, 2009年初上海纪实频道《眼界》两路记者深入亚丁湾拍摄系列节目, 成为全世界零距离直击索马里海盗的少数媒体之一, 也是唯一深度报道索马里总统大选、21国打击海盗亚丁湾会议等内容的亚洲媒体。英国公司出价1分钟1000英镑购买其部分素材, 是国内的100倍。

《劫后》也是市场化运作的成功案例, 制作者为重庆民营企业笛女阿瑞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与成都军区电视中心联合摄制, 创作单位自筹资金, 自己寻找播出渠道, 通过选题价值和作品质量, 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不仅在国内电视媒体播出, 还在英国著名国际频道播出, 也获得2009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亚洲纪录片金奖”、2009第十届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自然灾害纪录片类”最佳长篇纪录片奖金奖等奖项, 入围韩国、法国等国家电视节。

市场化可以解决艺术质量问题, 因为市场需要真正的好作品, 市场拒绝粗制滥造。

(二) 产业化:纪录片国际化之路

纪录片国际化之路, 在市场运作的同时, 还要寻找与国际大媒体的合作机会, 促进产业制作和营销。2008年以《美丽中国》为代表, 英国BBC自然历史制作组和中央电视台影视制作中心深度合作, Discovery亚太电视网与中国教育台纪录片频道合作, 为“看中国—先锋导演计划”项目投资, 为中国导演提供创作机会, 引领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劫后》也是国际化之路走得比较好的作品, 2009年5月30-31日在英国BBC国际频道播出, 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 是同类题材中的佼佼者, 2009年入围韩国、法国等国家电视节,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市场化、产业化并不意味着牺牲质量。市场需要既获得收视认可, 又获得专家与奖项认可的作品。云南电视台每年获奖, 《2003朝圣》、《幸福不遥远》、《茶马古道》, 2009年《黑颈鹤栖息的地方》、《让祖国检阅》、《松山松山》等, 既获专家认可, 也获市场认可。目前国内纪录片市场化、产业化比较好的四川电视台, 创办“四川国际电视节”, 2009年获奖作品有《忠贞》、《康巴人的三十年》等。产业化最早的也是最好的上海电视台, 2009年获奖作品也最多, 如《刺客令》、《盖叫天》、《大工程》、《飞跃塔利班》、《聚焦索马里》等。

总体而言, 中国纪录片需要在国际化语境中坚持本土化表达, 在寻找国际共同点的同时传播中国价值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 也随着中国纪录片创作理念的日臻成熟与理性, 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的步伐会更坚定, 也会走得更远、更顺畅。

参考文献

国际语境 篇7

一、高职院校外教资源的聘用效益普遍低下

(一)聘任渠道单一,优秀外教资源较少。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聘任了数目不少的外教,聘任时长一般为1—2年。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外教在学校教学、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却极其有限,有些甚至不能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根源是多数高职院校招聘渠道单一,聘任的外籍教师除了国籍优势外,还缺乏基本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无法融入高校的教学环境。许多高职院校聘请外籍教师时只注重满足教学部门的数量要求,对引进外教的素质、能力和水平缺乏必需的考察。

(二)外教管理不够规范。

高职院校与外教签订的多为短期合同,学校的教务和人事部对外籍教师的激励及约束力都不大。学校外事办按照系部要求完成外籍教师招聘后,系部负责把课程表、教材等相关事宜传达给外教。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若是外教并无重大过错或意外事故,则不少院校基本忽视了进一步的管理、监督和评估,听之任之,导致外教教学等工作缺乏亮点和效益。

(三)外教资源辐射作用不强,双教缺少深层合作。

高职院校近些年开始思考高职教育国际化等课题,学校专职教师除了自身教学工作外还承担了科研、学生社团、社会服务等工作。然而,学校高薪聘请的外籍教师似乎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外籍教师较少参加科研、学生指导、教研室等工作。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一方面,外教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他们普遍感到没有完全融入学校氛围,与中方师生终有隔阂。另一方面,学校在国际化建设中需要营造的校园文化、优质教材、先进的课堂教学及评估体系等项目上缺少必要的元语言文化支撑,且中外教深层次合作的缺乏导致中外教师资源利用的不平衡及纯正英语文化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提高外教资源聘用效益的思考

(一)拓宽聘任渠道,把好聘请关。

拓宽聘任渠道,把好聘请关是提高外教聘用效益的前提。高水平的外教应该是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高层次语言教学研究能力的外籍教师。许多高职院校开始外教招聘工作为时不久。经验的缺乏和渠道的单一致使这些院校只能简单地满足招聘的数量,而无法真正聘任到优秀的外教为其教学等工作服务。以往国外对中国外教招聘和使用的评论便是:“If it walks,and talks English,it is OK.”(只要是个会讲英语的人都行。)随着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外教资源显然已无法满足学校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各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努力拓宽聘任渠道,积极寻求高素质的外籍教师资源。

以下渠道均可作为高职院校招聘外教的途径:(1)国家外专局人才库;(2)教委对外交流协会;(3)学校所在地政府间协议;(4)校际关系;(5)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出国进修、访问人员及其导师推荐;(7)有关国际学术团体、群众团体和服务组织中介;(8)个人自荐与私人推荐;(9)委托以往聘请过的专家推荐;(10)兄弟院校相互协作、推荐、转请转聘等。

其中,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采用较多的途径为通过中介公司。该途径虽然便利却存在较大弊端:学校不但要付给中介公司高额的中介费,而且学校无从了解外教本人。高职院校若是期望聘请到较为满意的外教,必须能够与外教有过接触,如通过写信、打电话、视频、面试等方式对他们有初步的了解。这就需要国际交流处分管外教管理工作人员积极耐心地从网上查询资料,通过私人海外关系,或者通过参加国外的招聘会等方式聘任外教。此外,鉴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一般缺少与国外办学机构的广泛联系,吸引高素质外籍教师有一定困难,因此学校相关部门应该注意优秀外教资源的积累,建立优秀外教资源库。

(二)注重外教管理,完善评估体系。

1. 加强岗前培训

为加强外教管理,提高聘用效益,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外籍教师来华之前,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信件、电话等向他们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来校后,外事办等部门应安排相关人员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熟悉我国的国情、民情、文化传统和法律常识,则学校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若是已有几年的外教招聘经验,则学校不妨考虑安排外教和其他师生一起制定上述岗前培训内容一本通(英文版),方便后续系统、有效地使用。

2. 明确签署合同

任教一学期以上的外籍教师必须与学校签订合同,明确聘用双方的责、权、利。合同的订立必须使用国家外专局《外国文教专家聘用合同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标准合同。除了国家外专局的标准合同外,应该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合同附件。合同要考虑周密,条文的表述要尽可能明确,要强调合同条文的解释权属于学校。在合同附件中,要注意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外教的宗教信仰自由问题;外教的工作职责问题;外教的待遇问题;外教的奖惩问题等。

3. 配备合作教师

外籍教师到校后,学校要给他们配备一对一合作教师。具体工作为指导外教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包括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等。了解外教的教学质量,不定期听课并做出教学质量评估。期末帮助外教一起制定试卷、考查方式等。合作教师的主要职责为:服务、学习、桥梁。除了帮助外教适应教学环境外,平时还需要尽可能地为外教解决工作、生活上的一些问题。鉴于合作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学校应给予一定的补贴。

4. 完善评估体系

通过系部与外事办等部门的合作,定期对外籍教师进行

刍议一流民办院校的主要特征

郭莹

(宁夏理工学院,宁夏石嘴山

摘要: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支持办好一批高水平的民办学校。建设一流民办院校对促进本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作者围绕一流民办院校的主要特征和建设思路提出一些观点,以期对创建一流民办院校有所助益。

关键词:一流民办院校主要特征建设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二条指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1]。同时第四十三条强调,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一流民办院校的建设工作对促进本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无疑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何谓“一流”

“一流”是人们对事物的评价结论,它与评价范围、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因素直接相关。一流民办院校是人们对民办院校的评价结论,是在一定评价范围内,依据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因素,对该范围内的所有大学进行价值判断而得出的结论。把握一流民办院校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个特性:[2]目标管理和教学评估,使效益通过指标加以量化。教学评估是外教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聘用效益的关键环节。评估的主要内容为:检查外教备课笔记,了解教学进度;组织专家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其课前准备、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程度;召开教师座谈会,了解其参加教研活动和协作配合的情况等。教学评估的结论作为奖优罚劣的依据,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的,应当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对存在的问题,一般给予提醒,严重的予以批评,限期改正。教学评估的结论可作为外教去留的依据。

5. 增加人性沟通

外籍教师一般孤身一人来到中国,人生地不熟的环境、困难的语言沟通及差异较大的生活方式都会让他们倍感疲惫。作为他们的工作单位,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除了为外教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外,学校还可以考虑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例如:安排外教参加圣诞节的活动;给他们发去生日祝福,提供一份小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学校的大型活动等。“外事无小事”。学校的人文关怀能让外籍教师尽快融入环境,更好地为学校建设服务。

(三)探索双教合作,拓展外教的跨文化渗透功能。

高职院校聘请外籍教师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和财力。然而,不少院校对外教的聘用效益颇为失望:多数外籍教师只是承担了英语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英语口语课程,中外教师之间的合作极为缺乏。探索双教合作、充分拓展外教的跨文化渗透功能是实现外教在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外籍教师除了承担口语类等课程教学外,学校还可安排他们参加一些其他的校园建设项目,充分实现外教的跨文化

张翠玲

(一)建设性。没有永远的一流,只有在不断的建设发展中,通过竞争达到一流。一流是动态的。

(二)过程性。一流民办院校要经过一个从非一流到一流的长期建设发展过程。

(三)总体性。一流民办院校是指它的总体办学水平,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方面都是一流的。

(四)特色性。一流民办院校的首要条件应该是其具有鲜明的特色。每所一流民办院校都有自身不同的特点。

(五)物质性。资金和物力对任何一所一流民办院校来说都是必要条件。

(六)精神性。一流民办院校应注重长时期的知识探索和积累,具有优秀的校园文化。

目前对一流民办院校在理论上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统一的概念,而是一些被人们广泛认可,且在某个范围内处于前列的学校的统称。对于一流民办院校必须具有的核心条件,本文通过一流民办院校的基本特征加以概括。

二、一流民办院校的基本特征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前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近年来关于“一流大学”建设的论述,认识独到:一流大学不一定是“综合大学”,但一定要“特色鲜明”;一流大学不一定是“大楼林立”,但一定要“大师云集”。[3]曾担任十载哈佛大学校长的陆登庭教授用四个“一流”加以概述: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评价。浙江大学杨卫校长认为一流大学要有三个“大”:大楼、大师和大学精神。通过深入分析,结合民办院校的历史使命和自身特点,对一流民办院渗透功能。如:外语培训班。外籍教师可为学校的出国预留人员和青年教师提供语言培训;教研交流会。部分外籍教师除了自身的语言优势外,还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一定的专业国际化视野。因此,学校可通过充分了解外籍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每月开一次中外教师教研交流会;提升学生国际化能力。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创造良好的课外国际文化。实施方式主要为通过学院的社团、大赛、橱窗栏、校广播电台等组织外教和学生做语言和文化上的交流等;中外教师共同授课。尝试口语类等课程的双教合作授课、共同研讨教材、共同命题等;建设外教资源库,探索国际远程教育的可行性等。

三、结语

高职院校聘请外教是自身发展中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也是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校应该从管理入手,建立一支稳定的外教队伍,完善各种机制,充分地发挥外教资源优势,提高外教聘任的效益,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的进程。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如何提高外籍教师聘用效益成为了不少高职院校思考的课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外教资源聘用效益低下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外籍教师,聘用效益,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殷丽娜.对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林浩.加强外教管理提高聘用效益[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5,(3).

国际语境 篇8

主创建筑师:钟兵, 张松

项目位于北京雁栖湖西侧半岛, 是雁栖国际会都的核心区域, 占地65万m2, 定位为未来国家级会议接待中心, 是提升北京“世界城市”地位的重要举措。2014年11月APEC峰会在此召开。岛上设立大型国际会议中心、精品度假酒店、12幢贵宾别墅等设施。

该岛三面环水, 远眺燕山及古长城, 选址于山灵水秀之地, 表达一种力求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观。规划将西侧水道疏浚, 将半岛变成独立岛屿, 提升其尊贵性与私密性。充分保护现有湖岸, 原生树木与原始地貌, 依托远山近水, 东湖西岸形成南北与东西轴线, 将礼仪性空间序列与自然肌理巧妙融合, 象征天、地、人之和谐。在中轴线上, 展开核心区域的国际会议中心及展厅等, 与南北两端形成夏园、冬园两个自然山水园林, 共构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依据山、水岸、半岛、峡地等不同地形特征, 环岛分散布置五个别墅聚落。以环形主路和尽端支路相连, 让每幢别墅在尽享不同风景的同时, 保持私密性。这种借鉴中式营城造园的手法, 既是对传统的传承, 也是对自然的回应。

峰会作为集大成者, 乃颂扬和谐、文明交融的场所。以地域文化的丰富性映射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 被运用到贵宾别墅的设计上。岛屿具有与中国版图对位的南低北高、西山东水的地貌特征, 环岛布局的五个别墅组团, 分别代表中国不同地域的自然和文化特征, 彰显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也给人更多元的文化体验。每幢别墅均与所在场所的地貌相结合, 依势而筑, 或山居远眺, 或临水观湖。以“寄情山水”的方式, 表达中国式的自然观。院落作为中式建筑的核心空间, 成为设计的主题, 将自然引入, 创造内省与宁静的心灵体验。每幢贵宾别墅都是一个小型精品酒店, 在完善宾客政务、交往、居停等功能的同时, 也提供健身、娱乐、文化欣赏等空间。这种文化传承是通过现代的营造方式完成, 在中国元素与国际视野中寻求平衡。

精品酒店环抱岛东岸的天然水湾, 被疏理成中心水庭院。利用从岸到湖的场地高差, 营造远眺湖景, 近观庭院的入口大堂体验。将酒店体量消解成七个单体, 形成三组半围合的院落, 揽湖光山色入怀。首层的餐饮休闲空间近岸亲水, 与自然对话, 且有栈桥将视线引入湖中。所有客房均有景观卫生间和观景阳台, 有舒展的观湖视野。

整个设计力求尝试开放与私密、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平衡。以颂扬和谐的理念, 浑然天成的形态去为世人解读某种意义上的“真实中国”。

AECOM团队作为设计总协调方, 为核心岛提供了规划、景观、环境, 及其中精品酒店和11栋总统别墅的建筑设计服务。

雁栖精品酒店设计

主创建筑师:钟兵, 纪振平

雁栖酒店作为核心岛上最重要的接待空间, 享有东岸临湖视野, 利用场地原有的天然水湾, 拓展梳理成中心水院, 而建筑体量被消解成七个单体, 所有单体均为2~3层。尽可能减小对湖岸的压迫, 使建筑能掩映于高大植株之间。建筑群组环抱水院, 也形成三组半围合的院落, 揽湖光山色入怀。入口庭院和高大的入口雨篷有强烈的仪式感, 利用从岸到湖的高差, 从大堂二层进入, 透过中庭空间可远眺湖景, 近观庭院, 有良好的到达体验。

首层的餐饮休闲空间近岸亲水, 与自然对话, 且有栈桥形成水上活动集散地;客房则垂直湖面布置, 使双向均有较好的观湖视野, 每间客房均有景观卫生间和观景阳台, 烘托度假气氛, 入口多层处的金属坡顶, 强化轴线的起伏, 而大堂处有折面中式图案的穿孔铝板, 在干净简洁的玻璃幕墙上投射出丰富的光影, 与两侧的玻璃交通核上的纹理相互呼应, 为了适应北方气候, 在走廊中营造有顶光的小型中庭, 强调公共空间的全天候舒适性。

雁栖湖会都核心岛总统别墅设计

主创建筑师:钟兵, 张松, Larry, 陈金龙

雁栖湖核心岛项目各栋别墅均由其所处地形、方位采用不同的设计策略, 并依据大的规划原则从地方民居中汲取地域性文化特征作为展示给国际友人的建筑。其中国文化元素必有其“显性”表达的诉求, 但不能限于简单模仿与元素的提取, 而应追随其功能, 建造技术与空间的“现代性”的要求, 故以“院落”为核心母题的空间表达, 成了一种理性选择。这种院落具有“东方式”的内敛, 也有对自然的关照, 更可以平衡开放与私密的功能要求。而诸如群组空间是减少对环境压迫, “轴线序列”是强调礼仪性。“借景和对景”又是与自然呼应的方式, 这些借古喻今的设计手法也成了许多别墅设计的共同策略, 建筑群因这种“和而不同”产生对话和交融。以下精选其中的1、3、5、6、7、10和12号别墅进行介绍和展示。

1 中天四合 (1号别墅)

位于地势最高的北侧、依山就势, 四面出挑减少对场地的压迫。“中”字布局, 一“竖”为礼仪主轴, 从入口接待厅到会见厅、再到宴会厅, 形成“三厅两院”, 空间有内外、节奏有抑有扬, 以宴会厅外的大露台为结束, 可远眺北面燕山山脉, 晴朗之日可见长城, 空间与视觉的轴线得以拓展于自然和历史。两侧庭院一为政务、一为居停, 功能分明, 一侧为“山院”、一侧为“水院”, 各自有主题, 虽同为“四合院”, 但是南北东西四院, 既向北方民居借鉴, 又与现代分区贴切。起伏的中轴, 以曲线“卷棚”屋顶呈现, 强调空间节奏的同时, 也对周边的山峦有所呼应。

2 叠台揽胜 (3号别墅)

位于东向坡地, 因借地势, 以叠台的策略与场地契合, 层层退台, 形成多层次的超大露台空间, 眺望湖光山色, 也极大限度地保留原始坡地特征。“U”型布局, 三面围合的院落, 较好的平衡对岛的屏蔽与对湖开放的关系。内院空间, 上下两层叠落, 以水相连, 强调山地意趣, 中间有独立茶室空间, 与山湖对话, 与回廊应答, 是一种东方式的禅意空间。在下层空间, 朝湖出挑, 镂空的紫铜包裹的“舱体”, 内藏无边际室内泳池, 人工水与自然水在视觉上连成一体。

3 四水归堂 (5号别墅)

临水而居的江南意趣, 作为全岛最大的别墅, 落位于岛屿东南。将传统闭合内向的“四合院”空间的四个边, 做顺时针错动, 形成颇似现代风车形平面, 变化出一个内向水庭院和四个外向庭院。其中两组建筑出挑于湖面之上, 且这组临湖院落以可控水位的“反射池”为主题, 在水位变化时, 依然可以形成水天一色的无边际效果。临水露台空间, 既有廊柱与屋顶的庇护, 也可与自然应答。而入口空间的悠长廊道, 以木构的实与钢构的虚形成不同光影层次, 且把视觉引向远处雁栖塔, 形成对景关系。

4 廉溪别馆 (6号别墅)

位于东南片区, 地势平坦开阔。设计源于对院落空间的多重诠释, 两个内院由建筑围合, 相对纯净白色体量以深色檐口勾勒, 而庭院周围的柱廊以暖色木构展开, 材质对比产生历史与现代的“间离”。而建筑周围的“棂花窗”为元素的镂空院墙, 则表达了“透”与“漏”的界面, “内敛”与“开放”利用院墙这种特殊表皮求得平衡, 将自然景色引入庭院, 又将建筑体量破墙而出, 去观照自然。

5 盆景 (7号别墅)

来自于“老庄”哲学建筑即“容器”的启发, 将两个圆形体量嵌入方形基座上, 自然形成多进院落, 也呼应“天圆地方”的空间格局, 将盆景这种人工微缩容器放大到建筑体量, 强调这种包容与接纳。玻璃回廊环绕的院落中的弧形过厅, 强化视觉的通透性与空间的流动性。而面对湖面的圆形起居室, 对内承载核心空间的角色, 对外可以吸纳更多自然美景, 且让建筑的轮廓有了丰富的表情。

6 西山秀墅 (10号别墅)

位于西北山地, 以“聚落”的方式表达与场地间“有机共生”的关系。这种形散神聚的空间形态, 为触发偶然性效果赢得机会。这种自由生长的布局方式, 既是对传统“村落”空间追忆, 也是自由流动空间的诠释。中心院落空间, 自然形成移步换景的“中式园林”体验, 也表达了村落空间向心的凝聚力。高低起伏的单坡金属屋面, 来自于西北山地民居的意向, 而外墙用深灰色花岗岩切割成灰砖的尺度干挂在外墙上, 是对早已失传的“磨砖对缝”的传统工艺的一种致敬。

7 景·棋 (12号别墅)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国际语境】相关文章:

国际化语境管理论文04-17

相对主义的语境下论国际刑事法院对人权的保护09-11

情景语境05-15

语境认知05-13

当代语境05-14

课堂语境05-14

会话语境05-22

语境整合05-26

设计语境06-05

语境教学理论04-10

上一篇:陕西独立学院下一篇:维吾尔医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