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工作中几点思考

2024-05-05

编辑工作中几点思考(精选四篇)

编辑工作中几点思考 篇1

一、强化编辑意识

强化编辑意识.编辑工作是一种颇具特性的意识形态活动, 是出版事业中极具重要的中间环节, 是沟通作者, 作品、读者的桥梁。因此, 编辑工作贯穿于整个精神产品的创新、鉴审、选择修改加工等过程中。在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 编辑必须将那些真实的, 科学的, 健康的, 优秀的, 精粹的作品。但是, 杂志的这种力量, 并不会自发产生, 而只有通过办报人员, 特别是编辑人员的正确实践才能产生。而现实生活中, 真、善、美同瑕.丑恶往往是混杂在一起的, 这种情况也反映到稿件之中.正确的东西往往同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东西混杂在一起使人不易识别。这就要求编辑具有敏锐的社会感受力, 判断力和审美眼光, 能够不为假象所迷惑, 善于鉴别真伪, 辨认美丑。而这种能力, 正来源于编辑的理论、政策水平。

二、编辑中的美学

编辑的审美活动, 欲得到受众的认可, 引起共鸣, 必须在文化层面与受众相通, 或说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核。这种文化内核是民族的审美共性, 是几千年形成并在骨子里流传的美学观念。如果编辑的审美活动浸润着这些美学观念, 受众就能从编辑产品中感受到一种无言的亲切和接近;反之, 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便感到陌生, 甚至无法理喻, 从而拒绝这些信息。

传统的美学思想十分丰富, 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 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许多传统美学观点, 总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并在不同时代, 表现出不同的内涵。编辑产品在追求个性美的同时, 有必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如果闭门造车, 标新立异, 有可能得不到受众的认同。但若是为了迎合一小部分受众的审美需求, 使自己的产品陷人审美的“死胡同”, 也必将影响产品的广泛传播。编辑产品的个性, 必定是共性中的个性, 这种个性之美, 一定是唯真、唯新、唯用的。

三、丰富知识储备

编辑运用广博、丰富的知识, 以其敏锐的目光, 洞察社会亮点、热点、难点及大众较为关注的问题, 用隽永的语言, 优美的故事, 活泼的形式, 将精神产品奉献给社会和大众, 使人们在填充新的知识, 接受新的事物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给人们以深刻的反思和启迪。编辑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编辑处于知识生产的中介地位, 编辑劳动的创造性又决定了编辑在知识生产中的创新功能, 这就要求编辑人员积累文化知识, 优化知识结构。编辑对于知识生产的创新程度, 取决于编辑人员积累文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因此, 作为编辑要下定决心, 潜心学习, 以敏锐的思维、开阔的眼界去捕捉新的知识, 掌握新的技术, 提高素质和能力, 这应是编辑创新的最基本的要求。

国学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几点思考 篇2

海兴县第二中学

姚悦林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为了加强国学教育,使校园文化建设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丰富校园文化底蕴,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我校开始了“把国学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实施国学教学中的体会和思考。

一、国学教育要避免应试教育的干扰

现有国情下的中学生课业负担本来就非常沉重,学生、教师、学校都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国学教育很难开展起来,即使开展起来也难免落入“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丢掉”的尴尬境地,更别说得到师资、课时、外出活动的经费保证了。

所以,思想引领行动,观念指导教育。进行全方位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革命,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这是在中学开展国学教育的基本前提。因此,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国学教育,教师团队热衷国学教育,传承国学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在广大师生间达成共识,才能出现国学课程丰富多姿、国学活动方兴未艾、国学教育成果令人瞩目的局面。

二、开展国学教育应避免各自为战

国学教育是个新课题,目前在大学尚且缺少统一的规划和部署,没有形成体系和规模,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在中学开展国学教育更是摸着石头过河,举步维艰。在这样的情况下,重视校际之间的学习交流,就成为提高国学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才能避免各自为战的局限,感受到浓郁的国学氛围,了解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丰富了国学知识,拓展了国学视野,便于我们从中找出差距,吸取了他校宝贵的经验,发掘形式多样的活动模式,提升我们国学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三、开展国学教育应避免死学和死教

由于国学是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有其历史局限性,所以,国学教育中一定应避免死学。应做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工作,要古为今用,将国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不断开拓创新,国学教育才有了持久的、旺盛的生命源泉。如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伦理学说,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是历代培养顺民、培养奴才的教条,应该批判。我们应该让学生懂得,今天提倡的“忠孝廉耻”,早已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忠”不再是忠君,而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党。这样,将历史与现实很好地连接起来,古老的中华文明才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国学教育才充分彰显其时代性价值。

国学反映的主要还是成年人的目光和审美的观点。那么,如果我们在进行国学教育的时候,只一味的自以为是的死教的话,难免和孩子的审美有很大的冲突,这时候,就暴露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容易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进行国学教育的时候,要尽量的注意到这个时代孩子的特点和心理。传统传播的方式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方式。比如说对于国学的教育如果还仅仅停留在纯粹地说教式教育的话,很少有人会抛弃生动活泼的现代教育而选择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可见,传统文化教育在于现代教育教学的方式上还未能达到很好地融合,致使其传播方式单一,形式枯燥乏味,难以被世人所接受。所以,我们要创设灵动的国学的课堂。

四、国学教育应避免应景教育

在中学开展国学教育,如果没有课程做依托,只是漂浮的空中楼阁,终究是一句空话。多是一种时髦的点缀、临时的应景之作。只有纳入课程体系,中学的国学教育才有了课时师资的保障,才有了内容的载体,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长期、系统、周密的安排,活动的方式方法,才真正落到了实处,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不言而喻,开设国学校本选修课程,是将国学纳入课程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开展国学教育实践的关键所在。

五、国学教育应避免教师唱主角

国学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是学生,老师要避免少说多引,帮助学生成立课余活动社团。这样学生能积极参与,促进国学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国学社团可以经常性组织学生读书、参观、研讨、排练、创作,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国学精义,探索人生的真谛,陶冶高尚情操,发展特长,培养能力。国学社团开展的可以开展的活动包括:诵读国学经典;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国学讲座;组织“笔下春秋——国学社孔孟名言书法作品展”;开展国学知识问题竞猜;举办“读论语、学做人”为题的演讲活动;组织学生编印期刊《国学菁园》;在孔子诞辰日组织学生举行了“祭拜孔子”的活动;组织社员开展“和同为一家,歌唱我中华”才艺表演活动;举行新老国学社成员的心得体验交流会等等。国学社团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带动全校师生关注国学和了解传统文化,促进校园中学习研究国学的氛围进一步加深和浓化。

六、国学教育应成为一种校园文化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的历史积淀。学习国学不只是学习几首诗词,而是要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历史的传承和道德的沉淀,因此,国学应成为一种校园文化,或是一种环境、一种生活。

我们将国学经典的内容纳入环境,在校园大环境、班级小环境、课程软环境中,努力摸索着能与孩子对话的环境创设方法,从而使“无声的环境”成为“有声的老师”。走进我们的校园和班级,随处可见自主、自由、自然的生态教育,文化长廊的“经韵长廊”“ 艺术天地”“诗文荟萃”,景观山石的经典碑刻,走廊过道《三字经》的图文并茂,广播音乐的经典传唱、定期更换的书画展览„„整个校园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处处让师生们能随时感慨中华文明的千年历程、触摸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经典就如无声的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灵。

七、国学教育主阵地是语文教学

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古往今来,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既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同时也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语文教材从中精选的上百篇诗文佳作,虽然只是国学经典著作中的沧海一粟,但通过学习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而且可以从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珍品中受到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感受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脉搏。我们要立足新课程,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传统文化典籍、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作为重点内容,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来寻求在平时语文教学中学习国学经典的。

语文老师要搞好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结合必须先从知识面上多研究传统文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现当代文学与语言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自觉研究“国学”,广泛地阅读些经史子集,作为平时语文教学有益的补充。

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留出时间来诵读经典美文。可开设阅读课,利用晚读前20分钟时间开展阅读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发给文言版本或白话版本的书籍,扩大阅读面。上午、下午课前10分钟预备时间,可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①在初一年级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家诗》等内容。②在初二年级进行《四书》、《五经》选读。③初三年级“经、史、子、集”泛读。④开设校园“百家讲坛”,让优秀学生上台讲解国学经典,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对社区护理中几点问题的思考 篇3

1社区护理的特点

对于社区护理的解释,目前尚未统一的定义,但较多的学者引用美国护理协会(American Nursing Association)对社区护理的解释,即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的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其特点:①以健康为中心;②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③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④服务内容核心是健康促进;⑤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促进服务对象的自我保健;⑥运用总体测量和分析的方法;⑦运用公共卫生的组织原则;⑧社区护士必须与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国内社区护理较晚起步,各地社区护理开展的模式、深度、广度各不相同,可参考、学习国外经验,结合国情,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區护理。根据2002年1月的“卫生部通知”,社区护理工作任务为:社区护理工作应以维护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社区护理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病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在开展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中,提供相关的护理服务。

2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社区护理理念认识不足

发达国家的社区护理能够提供多元化服务,能针对不同阶层的人群提供多种社区老年护理、社区膳食指导、社区心理辅导、社区精神支持、社区健康咨询、社区慢性病预防和管理、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社区康复及居民生育保健等多项服务。我国社区护理大多从事传统的常规护理和家庭访问工作,工作流程仍然停留在基础护理和健康咨询,极少进行潜在的健康问题干预。在现阶段,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常规护理,工作的着眼点还没有转移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上来。以至于社区护理的特色服务如:“个性化服务”、“家庭式服务”、“专科特色服务”、“心理辅导”、“程序化健康教育”等难以开展,社区护理工作仍被动服从于医疗,范围局限,模式单一,根本不能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服务需求。

2.2社区护理的服务内涵延伸不够

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和现代健康观念的逐步树立,受制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护理服务的内涵仍然停留在对患者进行功能性护理的层面上,还未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根本转变,多元化、亲情化、精细化的服务模式尚未形成,参与家庭健康责任团队服务还不够深入,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健康服务需求。

2.3社区护理人员的素质

现从事社区护理的人员大多数是从临床护理岗位转调从事社区护理工作,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全科护理培训,但对疾病预防和家庭保健、康复护理方面的知识仍然较欠缺。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主力军仍然以大中专学历为主,以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为主体,知识结构这远不能满足当代护理的需求,同时部分护士既缺乏临床护理能力,又缺乏社区护理服务经验,这势必影响社区护理的内容和质量。施永兴等《对上海3家医院社区调查》显示: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数比例为0:2:15,说明现有社区护理队伍中拥有高级职称护理人员仍很少。

3对社区护理教育的思考

3.1加速全科护士的培训速度

社区护理首先要求护理人员成为“全科护士”。有资料显示,全世界所有患者中只有6%能住院治疗,其余94%的患者属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如慢性病无需住院者、骨折恢复期功能锻炼者、化疗给药者、动态观察的心脑血管病患者都需要接受社区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是一专多能的综合性服务,既能对重点人员进行身心整体护理,又能在伤病现场进行初步急诊;既能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又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科普知识宣教;既能开展社区防疫,又能熟悉药品、器材的购买与使用。如果不具备全科护士的素质就难以胜任上述工作。只有加速全科护士的培训速度,才能使社区护理的质量得以提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在全科护士的培养上应有长远规划,建立完善的培训措施和计划,将妇科、儿科、老年护理、急诊救护、心理学、计划生育、免疫学等纳入培训内容。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挂钩,走出去,请进来,定培训学时,严格考核,可将考核成绩和社区护理工作的业绩作为护师晋升职称的基本条件。定期举办社区护理研讨会及社区护理进展学习班,既使社区护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突出;还能促进社区护士素质全面的提高。

3.2建立健全社区护理管理体系

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独立的社区护理组织,对各社区护理统一管理,制定出有利于促进社区护理工作的相关政策,建立并完善必要的原则、制度、条例,使社区护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卫生部门可根据学科发展和社区的需要,重新界定社区护理的功能和社区护理的职责,提高各级领导工作的认识。

3.3加强教学与继续教育

护理继续教育是继护士毕业参加规范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终身性的系统教育,是对社区护士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目的是不断提高护士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对提高护理队伍的素质,护士的社会地位,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学科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国外的社区护士多经过严格培训,取得相应资质,并具有较高学历,我国则有很大差距,由于长期卫生领域存在的资源分配失衡,基层医疗机构运行困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吸引高学历人才相对困难,护理人员的后续教育与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从业的社区护士的文化水平仍以大中专科学历为主,要改变这种低学历的现状,开展护理继续教育则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的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章冬瑛,陈雪萍,许亮文.杭州市社区护理服务现状调研与建设[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189(3)∶164~165

[2]肖爱军,焦守风,周晨.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1)∶76~77

编辑工作中几点思考 篇4

一、重视单篇训练,忽视序列指导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很重视单篇训练,通常的做法是选择教材单元后提供的一道作文题或课前即兴拟出一道作文题,然后在作前指导与作后评讲上着力。作前指导主要是进行审题、立意、谋篇等方面的提示,作后讲评常常是找出那么几篇成功或失败的习作,师生交流,指出优点,找出存在问题。下一次训练,更换一个题目,同样的过程,同样的方法,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这种重视单篇训练方法之所以大行其道,与作文教学长期以来缺少序列化指导有关。至今作文教学没有相对成熟的教材,有的只是每个单元之后寥寥数语的作文指导,加上很少有老师肯去深入钻研,自主开发作文教材,使得作文教学一直处于自由、自流状态之中。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每个单元的写作均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各单元的主题分别是“我就是我”“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等,看似主题明确,但每次作文的训练重点以及各次训练之间的有机联系,不仅学生看不明,恐怕连教师也很难道得清,这样的编排方式看似顺应了时代潮流,实际弱化了写作教学的地位。此外,不少教师重视作文训练的数量,忽视训练的质量,片面认为多写必能提高写作水平。当然笔者不否认多写对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但没有整体规划的单篇训练法,随意性很强,或全面开花,训练重点不明,似乎每篇习作都从审题、立意、谋篇、语言等方面去导写和讲评;或浅尝辄止,训练深度不足,今天刚训练如何写人,明天改练如何叙事。这种随意的无序的训练,效率自然是极低的。

笔者认为,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作文教学的随意和无序直接影响了作文教学的效率,加强作文教学的序列化指导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首先,国家应加强作文教材的建设,编写出一套或多套相对权威的作文教材,以此来规范自由无序的作文教学。一个科学的写作训练序列应该具备下面几个特征:符合学生写作训练的客观实际,体现学生写作的内在规律,符合学生对作文的认知心理结构。语文教师也应不等不靠,深入加强作文教学的研究,充分利用学校教研组的力量,努力开发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写作教材。例如,特级教师余映潮在中考作文复习教学时,精心设计了读题训练、材料训练、构思训练、成文训练、修改训练、应变训练等序列化的训练。这些训练规划细密,匠心独运,扎实有序,让学生终身受益。

其次,就单篇作文训练而言,同样也应有一个序列的问题,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些老师想一次将一篇文章或一种文体做通,这是不切实际的。清人唐彪认为:“文章一次做不佳……将此题再为之,必有胜境出矣。再做复不佳……又将此题再为之,必有胜境出矣。”特级教师蔡明主持的“初作、互批、反批、重作”四步作文教学法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所谓反批,是针对已经批改过的作文,重新批改反驳,旨在引起争辩,于无疑处生疑。所谓重作,是根据原习作训练的目的和要求,对习作的局部或全篇进行二次创作,追求创新和完善。这样的训练避免了蜻蜓点水,更扎实、深入、有效。

二、重视自由表达,忽视基本规范

近年来,作文教学越来越重视自由表达,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写作无“米”的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但自由总是相对的,作文教学中鼓励自由表达,并不等于教师角色可以缺位,放任学生自流。如今不少学生写作时,心中无规范,天马行空,任凭心性,其结果往往是语言表达不够规范,文体特征不够鲜明,题意理解不够准确。

自由作文满足了当代中学生追求个性自由,展现自我风采的内心诉求,又与新课标“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精神相合拍,它能有效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解决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但在把写作的自由权交还给学生的同时,也发现一些写作基本规范却没有被学生所遵守。语法、体裁、审题等写作知识因为新课改要求“淡化”,在教学实际中被忽略,有些甚至渐渐被淡出,于是在这些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作文教学应先教会学生入格,再鼓励学生出格。这里的“格”,是指作文的一般性规范。“规范”是个很微妙的词语,因为它本身就很难讲得清,但作文教学又绝对不能没有规范。写文章不能言辞达意、文从字顺,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就说不上“规范”了。可见,规范是一种底线,“入格”就是对这一底线的坚守。所谓“出格”,就是让学生放开胆子,跳出规范,自由表达,展示个性。没有充分的“入格”训练,“出格”就显得不伦不类,不能为大众所接受。

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上有待进一步规范:

字词句篇上的基本规范。在字词上,不写错别字,不写不规范的字(如繁体字、不规则简化字),不使用诸如“稀饭(喜欢)”“ 酱紫(这样子)”“GG(哥哥)”等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至于2009年一考生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更不应提倡。在句篇上,不可以出现病句,句法要符合语法的组合规则,符合语义的搭配要求,符合语用的表达习惯,不影响正常的交际。

文体选择上的基本规范。自由作文往往不限文体,近年来的中高考作文也倾向于不限文体,但不限文体不能等同于抛弃文体。教师们经常看到一些文体特征不明的习作,既不像记叙文,又不像议论文,内容七拼八凑,活像大拼盘。为此,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例如,写记叙文,就该以写人记事为主,议论必须画龙点睛,惜墨如金;写议论文,就应以议论为主,作为事实论据的事例的叙述必须简明概括,不宜展开。

审题立意上的基本规范。近年来,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都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但也应注意到,由于考试带有评价、选拔的功能,命题者总是在写作题旨、选材范围、表达方式等方面作出一定的限制,真正没有任何限制的作文是不存在的,写作仍是“戴着镣铐的跳舞”。如果要说与以前的有何不同,只是“镣铐”的松紧度有所放松罢了。此外,当前话题作文热有所减退,命题与半命题作文重新受到青睐,这对学生的审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审题训练,帮助学生全面把握作文在写作题旨、选材范围、表达方式等方面的一些隐性限制。

三、重视技法指导,忽视积累感悟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技术主义倾向。不少教师信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热衷于作文技法的指导。诸如:什么叙述的技术、描写的技术、议论的技术、说明的技术、抒情的技术、起承转合的技术、夹叙夹议的技术、渲染升华的技术,等等。有的老师甚至总结出所谓的“万能作文法”“作文必胜秘诀”。可学生掌握了这些技法、秘诀之后,写作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他们或提笔万钧,脑中茫茫然不知从何说起;或无病呻吟,心中荡不起一点情感的涟漪。

笔者从不否认写作技法、诀窍的重要,只是反对唯技术至上的技术主义。就作文教学而言,仅仅授之以渔还不够,如果池塘内无鱼,捕鱼的技术再高超,也只能望塘兴叹。

写作是人的一种生命实践形式,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外化。无论哪种写作技法、诀窍,都必须以学生丰富的积累、真切的感悟为基础。如今作文教学偏偏忽视了积累感悟,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阅读兴趣的异化导致积累不厚。当代中学生阅读过中国四大名著的寥寥无几,阅读过外国名著的更是凤毛麟角,相反对休闲书、电视、网络非常痴迷。二是学生感觉器官的钝化导致感悟不深。于漪老师说:“从事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读无字书——身入生活,心入生活……”可现在的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他们无暇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面对丰富多变的生活,他们的反映变得迟钝,不善于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发现,用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想象,于是,情感的园地日渐荒芜,思想的天空日益苍白。没有了丰厚的生活和知识积累,缺少了真切的生命和情感体验,即使学生掌握了再好的技术,也难以写出优秀的作文。

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坚决反对唯技术至上的倾向,回归注重积累感悟的传统。

一是要提倡更加开放的阅读。千百年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一直注重大量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但“五四”以后,这一传统日益式微,技术主义开始大行其道。对此,特级教师韩军曾振臂高呼,高举反对技术主义的大旗,强调积累感悟的重要,主张由“举一反三”回归到“举三反一”。 “举一反三”惟重范文的分析解剖,想以少胜多,效果少慢差费;而“举三反一”强调大量阅读,重积累积淀,效果多快好省。当然,阅读范围不能囿于课文和一些优秀作文或满分作文,一定要跳出课本之外,引导学生投入到更为开放的阅读中去,读中外名著,读古代诗文,读网络时文……“风之积也若厚,则其负大翼也有力”,有了“读书破万卷”的输入,才能由量变到质变,产生“下笔如有神”的输出。

二是要强调真切深刻的感悟。罗曼·罗兰说:“要照亮别人,自己心中要有亮光。”写作时没有真情实感的投入,怎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呢?没有感触怎能写出内容充实的作文呢?感触不深又怎能写出震撼人心的佳作呢?事实上,写作的实质就是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作者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作为写作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生活中感悟,让他们拥有一双灵敏的耳朵、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善思的大脑,一颗敏感的心灵。这样,作文教学才可能走向有效和高效。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蔡明.蔡明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4]李明洁.语文规范的健康生态:基准线和宽容度——兼议中学生的语文规范教育[J].语文学习,2009,(6).

[5]代宝民 丁雪梅.作文教学绕不开的问题[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7,(5).

[6]陈家彦.高中作文教学反思[J].语文教学之友,2006,(8).

[7]蒋兴娟.试论作文教学三感[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4).

上一篇:现代医院营销经济管理下一篇:采空区三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