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复习

2024-05-02

阶段复习(精选十篇)

阶段复习 篇1

一、制订计划,分层落实

教师必须从思想上认识,高中毕业班物理总复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复习、整理、归纳,并加深巩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制订好复习计划,并印发每一位学生,分段复习。一般来说,可以把高三一年的复习时间做这样的分配。

(1)第一轮复习:通常从9月到来年3月上旬,这个阶段基本按教材章节顺序进行复习。在复习中,知识点的复习要细致、系统。这个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知识点,在回忆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和提高。

(2)第二轮复习:从3月中旬到4月底。在这段时间里,通常是进行分块、专题、小范围综合复习,将打破章节之间的限制,主要从学科知识、方法的角度设置专题复习。目的是使学生弄清哪一类物理模型问题,应当运用哪些物理规律解决。

(3)第三轮复习:4月底到5月底。我们主要是以练习卷为主,实战练习,跨学科综合,模拟考试,同时解决学生在理综测试中的时间分配、做题安排问题,形成个人在综合考试中的风格。

(4)考前的调整阶段:让学生看教材和卷子上做错的题,总结解题方法、自我消化、心里放松。时间分配约一个月。

二、授课内容的设计以及要求达到的目标

(1)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物理基本知识,对物理学科的一些基础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尤其是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要记牢,还应记住的是一些常用的结论。例如,看到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θ的斜面上,首先就应该知道其重力沿斜面分力是mgsinθ,其垂直斜面的分力是mgcosθ;若m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知道该摩擦因数μ与θ的关系满足μ=tanθ;提到秒摆应知道是周期为2秒的单摆。再如,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的侧向位移公式、夹角公式。该记的记住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慢慢地加以灵活运用。如果到用的时候再去推导,费时又易出错。

(2)要多分析物理题型的建模问题。所谓的物理建模问题,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看到题目所描述的物理现象,就应该想到这类题型是我们最常见(或最相似)的某类题型,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解题思路。我们所学的规律都是经过简化的物理模型所对应的规律。只有找到题目所述的是什么样的模型,才能用这个模型所对应的物理规律来解决问题。比如说一看到子弹打木块模型,自然就想到了动量守恒,机械能的损失等于子弹与木块之间的摩擦产生的热量;看到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不计重力),就要想到匀速圆周运动,解题时就要用磁场中相应的圆周运动公式;看到运动物体追击、相遇,就要想起他们的位移、时间、速度的条件关系等。

三、重视物理实验题的训练

(1)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重做一次物理实验。

(2)要弄懂实验的考试热点。如,力学实验中,长度的测量、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物理实验,是每年高考必考的重要内容。

(3)在复习物理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观察、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

四、测验,考试题的选编

高考历史复习最后阶段怎样复习 篇2

2.查漏补缺。尽量多地收集综合试卷以后所做的历史练习题、考试卷,再仔细地看一遍,找出基础知识掌握及答题技巧等方面的问题。

3.辅助做些历史基础题。每天抽出10分钟至15分钟的时间做一些基础题,一方面可检验一天复习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使自己做题的熟练性不降低。

4.高考历史复习最后挑战消极评价。我行,一定行,用自问自答的方法挑战和解除消极评价。以无畏、无所不能的心理迎接考试。相信自己,信心影响心态,心态决定成败。

5.正因为对考试太敏感,想得太多,所以才导致了考试焦虑。方法:在安静的环境中,静坐两分钟,使呼吸均匀。放松考试心态。

高三历史如何复习

树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首先树立通史为本的意识,以时间为历史基本框架,以国别、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为辅助,构建清晰和等级化了的知识体系。如魏晋南北朝,高考考试范围所联系的一定出不了孝文帝改革、南方经济开始发展、九品中正制、民族融合这四大角度,再辅佐以政治经济文化的识别,无论所给材料如何变换,学生都基本能够完成所需知识的清晰定位。具体的实现形式上,学生可以以时间为主线,将时段内所有知识点排布一遍,也可以送到老师处加以指导完善,尽量背诵识记,基础知识问题就不大了。

研读考纲,弄清重点和考题方向

这个时候新一年的考纲还没有发布,但上一年的考纲和头几年的考纲进行对比的话,应该可以看出近几年来考察内容的大致方向。高考大纲虽然会有些许的调整,但是绝大多数内容都没有变化,年年必考的一定是重点,而_年新增的考点自然也是要引起关注的内容。按照考纲来复习,可以使学生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也可以更好地把握出题方向,更快的接受高考模拟。

重点知识突破

高考虽然没有必然规律,但总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如当年的周年大事、重要领导人的讲话涉及、前些年高考没有考的重要考点都应该是我们准备的重点。如_年高考十月革命恰逢100周年,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成为了新闻热点词汇。所以十月革命以及其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苏联经济建设道路等相关知识必然是考试热点,当然需要特别准备。此类重点准备五六个可以帮助你自己对知识进行有效整理。

精编练习,适量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在一本书开始复习之前,对每节的习题精选工作(使用的参考资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精选专题练习上,我坚持抓基本、抓重点、抓难点、抓热点、抓易错点的原则,精选一些思维含量较高,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又能反馈基本知识的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包括近几年的某些高考试题),自己重组题,进行适量定时的训练(章节训练、单元训练、月考),使学生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掌握和提高解答各类题型的方法和能力。

做好整理错题的工作,重点复习错题

这个阶段的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稳扎稳打,做到最基本的记清和记熟知识点。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也建议学生把错题收集起来。没有必要把每道题誊录下来,但至少应该把卷子和练习册上的错题保留和整理一下,同时要做错题分析。分析出每道题为什么错、是因为哪句话没看清楚或者哪个知识点没记牢固导致,而正确答案又为什么对,它的合理性在于什么。

如此逐一分析之后,学生便会对错题印象深刻,而不至于只对错误选项印象深刻,等到再遇到相同知识点时也就可以避免再次犯错了。多弄会一道错题,也就多掌握了一个甚至多个知识点,查漏补缺,也就可以做到了。

如果上述三个步骤都能合理实施的话,第一轮的复习也就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学生在大量熟悉和掌握知识点以外也能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善于思考的学习套路,应对一模,应该不成问题。

在学习上如任何的疑问和困难,如你已是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的学员,请联系你的顾问老师,她会帮你找新东方资深教师来解决你的问题;如你还不是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学员,你也可进行电话咨询,新东方老师帮你进行免费的答疑解惑。

高考历史复习的方法

1、整理背景

对于历史来说,高考文综肯定不会直接考察课本上的知识点,必然从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思考分析着手,来考察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想要提高历史成绩,就要先读懂看透历史书,按照历史的时间脉络,将每个时代的背景梳理清楚;除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外,还应该整理出在课本上出现过的重大历史事件。

比如看到15至18世纪,我们应该马上在脑海中浮现出: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殖民掠夺、物种交流、文化交流、自然科学、启蒙思想、民主政治和工业革命等等,当然还应该包括每个事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对于历史学习而言,对历史事件的背景认识,决定着我们思考问题的广度;而把历史试题和相关背景结合在一起的程度则决定着我们分析问题的深度。因此,不管我们是高一还是高三,我们都应该立即着手,把每个历史时代的背景整理出来。

二、巩固基础知识,探索科学学法。

考试首先考的是基础知识,大家要通过复习把历史知识整合成脉络和体系。这就要求在复习中不但巩固基础知识,还会突出重难点。复习前要对学习方法有重视。对知识的体系有期待,然后才有可能形成点线面的知识网络。

冲刺阶段复习六法 篇3

一、拾零为整

这主要是指,许多同学从高一开始就有各科的“错题本”,这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把三年来累积的“错题本”拿出来,有计划地“精读”或“扫描”一遍,在高考前争取复习完。这样做的好处是,凡以前错了的题目,应该是自己的薄弱环节,知识盲点所在,在考试之前集中宝贵时间与精力来“回望并知新”而略过已掌握的其他问题,无疑是最佳的“捷径”。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把重点、难点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历年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乃至各省的状元大多是采取了这样的复习法而独占鳌头的。

二、以点带面

在最后冲刺阶段,做模拟卷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所以,在做模拟卷过程中,如果有某一知识点存在问题,就以此为“切入点”,将相关的内容迅速地复习一遍,比如,语文学科对某一作家、作品的年代、代表作、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等有所混淆,就要立马看看,力求很快理清头绪、记住要点;对于理科的典型题型也是如此,如果自己对某种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试题类型没有掌握,可以自己钻研,也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与技巧,这样做,似是“耽误”了时间,实则会的是一道题,而收获的是综合的知识与类型题,起到的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同伴互助

在复习的紧张时刻,有的同学因为怕浪费时间,就各自奋战、独立攻关,而对别的同学遇到难题需要帮助的时候则不理不问,漠不关心。实际上,其他同学所不会的问题,也可能是自己没有遇到或因“轻视”而遗漏的问题,正好可以借助这一契机共同攻坚克难,双方都会得益的。去年高考前一周,我的一位学生问了同学一道难题,成绩优异的她没有推辞,而是花了较长时间思考并给予耐心指导,使不会的同学豁然开朗。没想到,高考题中就遇到了一道与之相似的题目,于是没花多少时间就“搞定”了,而原来不会的同学这个题目也答得很好。可见,这样的复习未尝不是一种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伴互助、互利双赢的好做法。

四、自出考卷

仿照做过的模拟试卷,在已经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结合考纲要求,对照学科重点知识自己命制一套考试卷,并且给出答案,之后,可以与同学交流,或是交给任课老师“指点”。其好处是,命制试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复习、梳理本门课程重点、难点的过程,也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

五、回放“电影”

在上学的路上、吃饭的间隙、每晚睡觉之前,可以用少量、专门的时间,对每天所学习的内容如看电影一样进行“回放”“定格”“特写”,如果记忆模糊或是回忆不起来,就要及时查看资料,以便补充到位。

六、一问一答

同座或好友之间可以经常针对某一专题知识相互间一问一答来复习,因为每当临近考试,很多同学就会感到所有知识似乎都已经掌握,没有复习的必要了,出现了不知道如何复习的状况,这时候,同学问一问一答的形式就能够弥补这样的不足,补上缺漏,收到理想的成效。

当然,以上方法只是复习中有限而行之有效的几种,最后的高考复习冲刺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不一而足的,同时还应该结合每位考生的不同特点做出选择。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充分准备,会在灿烂的六月交出人生中满意的答卷!

祝愿所有考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高三英语复习阶段词汇教学初探 篇4

关键词:高三阶段,词汇复习,如何复习词汇

一、词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 (语音、词汇、语法) 之一, 也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对于高三学生来说, 掌握词汇的多少直接决定高考的成败。英国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也曾经说过:“没有语法, 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 而没有词汇, 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可见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

相比2000年版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高中毕业生须掌握1950词的要求,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大大提高了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七级要求掌握2400-2500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八级要求掌握3300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九级要求掌握4500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因此, 现行高中教材每个单元庞大的词汇量, 无疑给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在掌握了英语的基本语音和语法知识后, 英语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词汇的发展。

二、如何进行高三阶段词汇复习

一般来说, 高三都要经过几轮的词汇复习, 分别为:以模块为主体, 以词汇手册为主体, , 以复习讲义为主体。

1、以模块为主体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致模块五覆盖了1-7级的词汇。学生本身也是通过一个个模块的学习, 来逐步掌握高中阶段词汇的要求。鉴于是7级以内的词汇, 所以对于这一部分的要求, 就得使学生达到会读, 会拼, 会用。其中, 对于会用这个要求, 也就是要求学生既要知道中文意思, 又要活用这个单词。检测这部分单词也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呈现。比如:默写, 单词拼写, 翻译, 等形式展现出来。只有通过不断反复的出现, 才能使得大部分学生都牢固掌握这一部分词汇。Nation (1982) 指出, 对于一个生词复现多少次才能被记住的问题因学习者不同而有不同的答案, 有些学习者只要遇到一次就记住了, 但对大多数学习者来说, 7次复现才能够使他们记住其词义。因此, 要想让学生掌握生词, 提高其词频非常关键。

2、以词汇手册为主体

词汇手册其实是按照字母的顺序进行排列的。对于这一轮的词汇复习, 也可以分两个部分进行。因为, 根据苏州市的词汇达标手册, 对于里面的不同级别的词汇, 分别用不同的符号给表示出来了。对此, 可以根据不同的级别要求, 老师可以设计多种检测词汇的手段。比如说:每天给学生布置4页的任务, 先把其中简单的词汇去除掉 (已经掌握的, 类似a/an, about等) 这样就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然后通过设计练习来检测。比如说可以根据老师的教学经验, 找出一些学生较难掌握的单词, 设计一些选词填空。相对于单纯的默写, 就有语境的体现了。

3、以各学校复习资料为主体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复习方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所设计的复习内容的难度也不同。以下是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以及其他老师的经验采纳的一些方法:

(1) 归类法。高中阶段, 特别是到了高三复习阶段, 需要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建立一个知识的网络。从一个点拓展到一个面, 从而掌握一串知识。复习到accuse这个单词, 我们衍生出来的就是accuse sb.of sth., 那么我们一方面可以这样归类一下, 类似的结构还有:convince/cure/inform/remind/rid/rob/suspect/warn sb.of sth;再比如:in+n.+of结构的有:in favor of, in honour of, in face of, in need of, in search of, in memory of, in charge of, in view of, in terms of, in spite of, in case of等。

(2) 构词法。相信构词法是老师指导学生扩大词汇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这里, 笔者特别要指出的是以-ic和-cal结尾的形容词。在高中英语词汇的复习阶段, 有必要对一些词汇进行一些分类总结, 便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例如, science (名词, 科学) , scientist (名词, 科学家) , scientific (形容词, 科学的) , scientifically (副词, 科学地) , 这四个单词, 除了副词scientifically外, 其余三个都是8级以内的词汇。但是, 在我们的阅读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副词形式。在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中的任务型阅读部分, 在原文中出现的就是副词形式, 而在表格中却需要的是形容词。大部分学生都能判断出形容词, 但真正能写出scientific的才占班级不到10%, 大部分学生写成了scientifical, 因为我们知道cal结尾的也是形容词, 如:local, biblical, geological, logical等, 再加上-ly, 就构成了它的副词。但并不是所有的单词都是这样。就比如说scientific这个词汇。针对这个情况, 笔者在这里较详细的归纳了一下。高中阶段以-cally结尾副词转换成形容词以-ic结尾的有:academic (学业的, 学术的) , alcoholic (含酒精的) , authentically (确实的, 真正的) , automatic (自动的, 自动化的) , basic (基础的, 基本的) , cubic (立方的) , democratic (民主的) , dynamic (动态的) , dramatic (戏剧的) , economic (经济上的) , electric (用电的, 电动的) , energetic (精力充沛的) , enthusiastic (热心的, 热情的) , fantastic (极好的) , electronic (电子的) , optimistic (乐观的) , pessimistic (悲观的) , plastic (塑料的) , scientific (科学的) , specific (具体的, 特有的) , systematic (系统的) 等。

(3) 联想法。构建知识网络有多种方法, 从单个的词联想到它所有的用法也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的一个标准, 也能验证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如何。比如consider这个词, 学生若能看到这个词, 就能想到它的各种用法, 那么学生基本能融会贯通了。首先, consider用作及物动词主要有两个意思。 (1) consider sb./sth. (to be) /as+n./adj, 认为某人/某物…;consider sb.to have done sth.=sb.be considered to have done sth.认为某人做过某事。 (2) consider doing sth.考虑做某事;all things considered从各方面考虑起来。其次, 它的名词形式也是要求掌握的take sth into consideration/account考虑某事, under consideration在考虑中。第三, 而considering是个介词, 类似的词有concerning, given。

(4) 比较法。此外, 还要求学生能够辨析一些词汇, 那么势必要比较里面的差别。比如说, glance at (扫视) , stare at (凝视) , glare at (怒视) , 这一组关于各种看的词组, 是要求学生掌握的。那么可以设计一下情景, 帮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这一组次。如:The teacher glanced at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and found that someone was absent-minded, then he stared at the student.Unfortunately, the student was still absorbed, so the teacher glared at him.

三、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高三词汇复习的过程中的初步尝试, 也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更细致的地方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学习词汇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在这里只是简单的介绍了几种。只有掌握的足够的词汇, 才是学生制胜的法宝之一。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 都要不断的探索和发现新的识记词汇的方法, 只要行之有效, 那么都是可以推广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牛津高中英语10 (选修模块) [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0.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总结 篇5

政治高三第一轮复习安排在2017年9月—2018年1月共约18周左右的时间,这一轮复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基础知识,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整理和归纳知识,熟悉高考要求。经过一个月的尝试和探索,第一轮复习希望达到预设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断修改和改进一些做法,以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经过一个多月的一轮复习,我把一轮复习有关体会的总结一下: 一.基本学情和存在问题

学生双基较差,最基础的、最基本的主干知识把握不好,一些基本概念识记不清。尤其和实际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审题不清或者根本不审题,做题跟着感觉走。现在文科的主观题题目往往是通过创设新情境,从新情境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理解,因而材料较多。而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根本不好好阅读材料,仅仅就设问来解题,常常答非所问,文不对题。没有紧紧扣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死记硬背,不善综合。不能灵活地提取知识、重组知识,只是单纯的机械记忆,没有提高自己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这一方面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加强。二.改进措施

1、使用课堂导学案提高复习实效性。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第一轮复习的导学案。发给学生的学案包括课前准备、考点及能力要求、重点难点易错点、经典试题、试题演练。我们每天上课检查学生学案的完成情况,每复习一个模块再全部检查该模块的学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巩固基础知识有较好的效果。但设计过程要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有时往往来不及提前一天发给学生,不能发挥学案在课前的功能,也影响了上课的效果。学生方面,多数学生能接受学案,并且能主动完成任务。但有些学生仍然不重视学案,尤其课后没有整理,很零乱甚至不见了,不利于日后的复习。以后需要注意的是保证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做好督促和检查,及时收集学生反馈信息,最大限度发挥导学案的作用。

2、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知识。我们要求学生每节复习课前画以一课或一框题为单位画知识结构图,形成知识网络。上课前让学生按学号轮把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结构图画到黑板上,上课时由师生一起点评、修改,老师再利用学生画的结构图讲解考点。我们希望通过这要求,促使学生看书,看学案,并亲自动手画结构图,把这一过程当作学生预习或自主学习的过程。

3、考点透彻分析。我们在研究考试大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考点的课标要求、高考能力要求、重点、难点、易错点印在学案上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堂复习中有意识地关注考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逐个考点分析,帮助学生回顾和理解考点。

总之,希望通过这一方法继续下去,同时,我们也会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的更有实效性的方法,使我们的一轮复习取得好成绩。

高三政治组

阶段进行初中英语总复习 篇6

关键词:阶段;初中英语;总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59-01

近几年来,各省市地区在致力于中考英语试题的改革,尤其是本市从去年的中招试题来看,其试题容量大、覆盖面广,要求也愈来愈高,渐渐与高考试题接轨,不仅加强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了对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我们英语备课组根据近几年中考试题新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三轮复习法”作为毕业班的总复习计划,“三轮复习法”要求先全面学习,后进行重点复习和适应性考试复习。做到着眼全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把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系统全面又有所侧面的复习,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考出优异成绩。

第一轮复习阶段针对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因时间久,部分已遗忘的共性,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这一阶段应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点,讲透语言点运用,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同时应注重基础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从近几年中招试题看,逐渐加强词汇、词组的考查)并通过配套练习、复习检测形成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还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巩固和增强复习效果。如做到:(一)根据复习内容,布置适量的难度适中的练习;(二)循环考试,即每学完一部分后,进行阶段性测试,对试卷进行评分登记,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轮复习要求突出重点,牢固掌握。在总揽教材,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基础上,相应地提高要求,进行系统整理消化,抓住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要求学生对那些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和辅导教材中一再提及,反复强调部分,应视为重点,格外加以注意。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培养记忆能力。第二轮复习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效果。知识掌握不系统、内容混淆互相干扰,解题时应会判断失误,做错题目。这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复习过程中防止简单的重复,反对面面俱到,而是遵循精讲多综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结合。既要教学生解题要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同时又针对历年中考题型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中考题型来看,近年来对听、读、写能力的考查份量逐渐加强。今年听力的考查分数增加到30分,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有必要进行适量的听力强化练习,不能光顾着对语言的归纳总结而忽视了听的能力的训练。再有从这几年的试题看逐渐加强了对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从动词填空,到看图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增加到四篇)都是从短文的形式出现,这说明了试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还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大意对其进行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几类题型有必要进行专门性的操练。值得一提的是书面表达这是一种新型的试题,因此在第一、二轮复习过程中应该多加练习,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可以要求学生缩写课文大意,写日记,或适当对一些图表进行写作练习。

第三轮是考前指导与适应性训练,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本轮侧重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從而使复习达到良性的循环:知识——能力——知识。

冲刺阶段如何提高高考数学复习效率 篇7

一、抓平时复习中的薄弱点突出重中之重

经过第一轮的全面系统复习, 同学们都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高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但在复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不一样, 存在的问题也不同, 所以, 必须在进入第二轮复习时, 根据学生实际查一查知识的薄弱点, 如果是个别问题, 则及时面对面地辅导帮助解决, 如果是普遍性问题, 则必须对症下药, 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和讲评。

分析《考试说明》与近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 高考命题内容都以《考试说明》为依据, 且重点也大致相同, 特别突出数学知识的主干。在代数部分重点考查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导数等内容, 立体几何着重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解析几何着重考查直线和圆, 特别是它们的位置关系。因此, 很有必要对上述重中之重的内容进行强化与提高, 特别是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 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抓思维易错点突出典型问题分析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能力的不同, 在应用一些概念、性质、定理、公式解题时常忽略解题基本原则, 如解对数问题先考虑定义域再变形转化的原则;解指数不等式先固定底, 再取对数的原则;解排列组合混合应用题先组合再排列的原则等。忽略挖掘问题的隐含条件而造成解题失误的也很多, 如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 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等号成立的条件,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中对公比q的要求, 一元二次方程有解的条件, 轨迹中的范围等都是学生解题中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因此必须通过一些典型问题分析, 让学生查找失误原因, 以便对症下药, 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从而减少失误率。

三、抓规范训练突出提高解题准确与速度

计算能力是高考四大能力要求之一, 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之一。冲刺阶段应突出学生的练习, 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做题, 在解题中提高运算能力。特别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正确运算和变形, 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根据要求对数字进行估算和近似计算。每次练习都要求学生做到“四要”:一要熟练、准确, 它是解题的基本要求;二要简捷、迅速, 这是解题的进一步要求, 体现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三要注重思维过程、思维方式的科学性, 在处理数量关系时, 能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还要养成较强的心算和笔算速度, 真正做到准确与速度、简捷与熟练有机结合;四要规范, 这是高考取得高分的保证, 要防止由于解题格式、过程的不规范而失分, 会做的题不出错。

江苏卷中填空题在数学科中的比例较大、分值较高, 对高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准确度和速度都直接影响高考成绩, 因此, 在冲刺阶段很有必要强化对填空题的训练及解答填空题方法的指导。

四、抓《考试说明》与信息研究突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再挖掘

《考试说明》是高考复习的指导性文件, 复习效果的好坏, 很大程度取决于对《考试说明》研究是否透彻。近年高考试题贯彻“总体保持稳定, 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 兼顾教学基础、方法、思维、应用潜能方面的考查、形成平稳发展的稳定格局。

认真钻研《考试说明》, 吃透精神实质, 抓住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 关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进程, 吸取新课程中的新思想、新理念, 使复习把握教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就能做到既有针对性又避免做无用功, 既减轻学生负担, 又提高复习效益。同时, 应及时了解考试中心以及中学教学期刊、高考数学培训会议等有关最新动态, 并结合教学实践加以研究, 从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 使最后阶段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与此同时, 要紧扣课本, 要突出课本基础知识的作用, 突出课本例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应用, 重视课本习题潜在功能的挖掘与利用。课本知识是几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第一轮复习许多学生往往抛开课本, 因而, 冲刺阶段要指导学生回归课本, 依“纲”固“本”, 挖掘课本的潜在功能, 对课本典型问题进行引申、推广, 发挥其应有作用。

总之, 高三冲刺阶段复习对于提高复习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们对数学复习一定要加大研究力度, 重视对考纲的研究, 重视对新教材调整内容的重视, 重视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复习中要重视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加大对自己教学的总结和反思, 讲究教与学有效性, 保证每一节课都能有高效益。

摘要:课改后江苏高考数学科试题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 坚持了稳中求改、稳中创新的原则。随着冲刺阶段的到来, 教师与学生愈发感到时间的紧迫, 需要复习的知识越来越多, 时间似乎不够用, 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因此, 在冲刺阶段如何根据所剩时间与第一轮复习状况, 提高复习效率, 很值得研究。

阶段复习 篇8

一、针对性策略

针对性是指备考工作的针对性, 冲刺阶段的复习要针对考试的试卷, 要依据2012年考试大纲和本省考试说明进行备考。在此以新课程标准卷为例来谈谈针对性策略。从2012年全国新课标理科综合考试大纲说明和近三年理科综合考试的情况看:物理试题的题量只有13道, 即8道不定项选择题, 2道实验题和3道计算题, 总分为11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 注重知识覆盖面, 突出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从知识覆盖面的角度来看, 8道选择题中有4道电磁学、4道力学, 其中有1道电磁学史题, 1道万有引力定律题, 来自必考内容。2道实验题顺序为力、电或电、力, 出自必考内容11个实验。前2道计算题主要针对力学中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功和能, 电磁学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 以及电磁感应等主干内容来设计, 最后1道计算题为3选1, 即选修3-3、选修3-4、选修3-5。

纵观三年试卷, 变化是取消了物理学史的记忆性考查;共同点是试卷难度适中, 无偏题、怪题, 既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理解能力的考查, 又注重对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 还注重物理知识和实际应用的对接。

明白将要面对的这份试卷的情况, 复习就明确多了:加强对基本概念、公式的理解, 注重基本规律的应用, 经典题、常规题要做, 主要精力花在必考内容上, 对于选考模块只需选择两模块复习, 如果时间紧, 可冒险只复习最熟悉的一个模块;距离考试只有几天时, 可以只看必考内容中的主干内容和实验部分。

二、实效性策略

复习的最后阶段, 做高考备忘录是有效的办法。如何做备忘录呢?

1. 备忘录的结构。

根据高考试卷的结构和物理教材体系备忘知识内容, 备忘录可分为力、电选择题, 实验问题, 力学计算, 电学计算, 热问题, 波、光问题, 原子与原子核问题, 碰撞问题和动量守恒问题等八大部分。

2. 操作要点[1]。

(1) 备忘易错题, 备忘不清楚的问题, 备忘新题型或陌生题。 (2) 把每次考试或练习时发现自己不会做、做错或不清楚的题按照备忘录的结构整理在备忘录上。积累得多了, 对自己最有价值、最有效的复习资料就整理出来了。 (3) 基础差的同学主要备忘概念题、中等和中等偏易题。 (4) 对于概念题, 写备忘录时要查阅教材、相关资料, 弄清来龙去脉, 这样可以弥补做题之不足, 便于自己全面的掌握知识。

3. 这样做的好处。

避免盲目追求做题数量, 有效积累解题经验和提高解题能力;有利于纠正对知识的错误认识和加深心命制而成, 无疑是题海精华之所在, 因此训练题应当选择往年高考题, 接下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难度适中的高考题, 要以中等难度或偏下为主。在做习题的过程中, 一定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不能机械地套用熟悉的题目类型。有些同学平时练习还可以, 但考试成绩不理想,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独立思考, 边看答案边做题, 甚至还没看明白题就急着去翻答案, 做题的作用类似于校对, 答案想通了就认为自己会了。有时题不会做, 别人的一句提示、一个图形就可使题目迎刃而解。考试时是单兵作战, 一些考生考完试对自己的错误恍然大悟, 归因于自己粗心, 其实这正是平时自己对一些问题过快地去找答案而不独立思考造成的。虽然冲刺阶段时间紧, 内容多, 但独立思考是一定要有的, 一定要注意做题后总结、反思。注意对题目归类分析, 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 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 提高复习效率。

2.审题的策略。审题一般要注意以下五点[2]: (1) 理解“关键词”:所谓关键词指的是题中给出的一些对解题有提示作用的物理语句, 或限制性语言, 或对题目所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对变化过程的界定, 等等。 (2) 挖掘隐含条件:有些条件是隐含在文字叙述、图表之中, 要经过分析把它们挖掘出来, 这是解题的要点。 (3) 排除干扰因素:设置干扰因素是命题者考查考生能力的一种惯用手段。所谓干扰因素是指那些与解题没有关系, 但对考生的解题产生干扰的已知条件。只有迅速找到它们, 摒弃它们, 解题才能迅速而准确。 (4) 分析临界状态:临界状态是问题发生突变的关键所在, 解题时要弄清物理过程, 特别要注意临界状态的分析, 找出转折点, 确定临界值。 (5) 画图的策略:画示意图是解题过程中非常有用的工作, 可以有效降低想象的难度, 减轻记忆负担, 一种好的示意图就是一种无声的启发, 借助示意图, 有利于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

3.规范答题的策略。“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考生常出现的现象, 究其原因是解题不规范, 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模仿参考答案的规范性:作图要标准;要赋予必要的文字说明;要书写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4. 做信息应用题的策略。

信息题多取材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和现代科技等各方面的问题, 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因此信息题最能有效地检测考生的能力, 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 往往也是考生最怕做的一道题。仔细审题, 理解问题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和状态, 充分挖掘题干信息, 找出相应的隐含条件, 把题目中陌生的情景内化为自己熟悉的物理模型。一般来说, 信息题的文字叙述有下面三种情况[1]。

(1) 题目的文字叙述中给考生一些重要的提示, 教考生如何做这个题。 (2) 题目的文字叙述中有中心指向, 会强调一些重要条件, 领会了就能识别这是什么问题。 (3) 长长的文字叙述只充当背景材料, 起干扰信息, 对解题没有实质作用, 可以视为废话。

摘要: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对体力和心智都是很大的挑战, 备考最忌不讲策略方法。高考即将到来, 高三学生的复习处于冲刺阶段, 根据2012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高考考试说明和往年物理高考试卷, 高三学生复习冲刺阶段应注意针对性策略、实效性策略、实用性策略、备齐考试用具策略。

关键词:2012年高考物理,复习冲刺阶段,针对性策略,实效性策略,实用性策略

参考文献

[1]孙彪.2008年高考物理最后阶段复习策略.http://www.kmyz.com.cn/2008-5-17.

浅谈高中历史三个阶段的复习策略 篇9

一、系统复习阶段, 打好基础

1.学会构建知识结构:所谓知识结构, 就是知识的相互联系。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构筑知识结构, 就是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 变成主干分明, 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首先, 可把历史教材的内容分为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三大块。其次, 各大块又有各自的知识结构, 如中国古代史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部分。再次, 各部分又有自己的知识结构, 如中国奴隶社会可以分为形成、发展、强盛、衰落四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几节, 每一节包含几个问题, 这样层层分解的剥皮法基本把课本内容纵向的脉络理清了, 待到整理好后就可以按知识结构慢慢记忆, 不容混淆。这一步非常之重要。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一个历史概念往往也有它固有的结构, 比如讲到资产阶级革命, 一般可从背景、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叙述。分析背景, 往往离不开下列三方面内容:一是生产力的发展, 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二是原有的封建王朝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三是新旧两种势力的矛盾斗争直至激化, 爆发革命, 荷、英、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是如此。

2.背书, 构建好知识结构后, 依据知识结构开始强化记忆。第一阶段的复习是整个高三阶段复习的基石, 它构建的好坏直接关系高考的成败, 没有第一阶段的基本知识的牢固掌握就没有第二阶段的综合运用。因此, 必须下大功夫, 花大力气搞好这一轮复习, 扎实精准的牢固掌握每个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会背书。“先死后活, 死去活来”这是文科生学习文科的一个准则, 没有第一阶段的强化记忆, 就没第二个阶段的理论的提升。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背书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一定要保证把复习的内容至少背一遍, 最好两遍, 没有这个基础, 将来要想提高成绩就会非常困难。有人抱怨背书很难, 因为背了后面又忘了前面, 永远也背不完。其实背书本来就是在遗忘中反复的过程, 忘了不要紧, 持之以恒就好。坚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多次记忆之后, 脑海深处一定会留有印象, 不要小看这一点点印象, 这看似不深的一点印象却极有可能成为考场上的救命稻草, 事实证明, 但凡背过的东西一定会留在记忆深处, 在题干的刺激下很有可能重新回忆起来。历史讲究细节, 是最考验记忆的科目, 因此为不丢掉不落掉一些内容, 课本中的大字、小字、地图、乃至注释都不能放过, 大家听起来可能觉得难以置信, 在第一轮复习中一课一课背的, 这时就要求自己首先把这课书从头到尾详细地、无遗漏地背下来.哪里是重点, 做上标示, 掌握牢固。第一遍复习将涵盖所有的知识点, 是我们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的最好机会, 也可以说是全面复习的唯一机会, 第二遍基本没时间的了。

因此对于每个学生来说第一个阶段很重要。

第一阶段复习的基本思路是:从纵向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 一定要学生吃透教材, 建立起一个符合教材要求的知识结构, 基本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强化记忆即可。

二、专题复习阶段, 灵活驾驭知识

第二轮复习是一轮复习的深化和提高, 是培养学科能力的关键阶段。基本思路是:从横向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 建立起一个网络化的立体知识体系, 在进行这一轮复习时要从宏观入手, 起点要高, 要打破教材原有的体系, 要体现思维的梯度, 逐渐向高、新、深方向发展, 让学生有学习的新鲜感, 使他们有翻新的知识要学, 激发学习兴趣, 保持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 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教材进行合理整理。第一轮复习后, 接着进行专题复习, 在做专题时, 应做到师生双方的互动, 教师要设计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专题。专题的选题宜粗不宜细, 不要面面俱到。如在古代史的专题复习中, 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专题复习, 如在政治这个专题中可以就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小专题进行复习, 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战国时期的形成, 到秦朝的正式建立, 西汉的巩固, 隋唐的完善, 北宋的加强, 元的新发展, 明清达到顶峰, 让学生在这一脉络中分析归纳总结, 学生从横向了解了我国各个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还如在古代的经济史中也可以就赋税制度进行总结归纳等等;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屈辱史、抗争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等专题; 中国现代史可以按照社会主义发展史来复习;世界近现代可以按资本主义发展史、民族解放运动中知识的结合, 专题内部知识的纵向综合, 还要注意专题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 不能割裂, 所以在讲专题时要注意历史知识的链接性的题目, 告诉学生此类题目的链接方式, 怎样搭桥、过渡、推理, 最后整理成文, 这又促使学生认真读书, 搞清每一个知识点, 使相关问题有机联系起来。

三、综合训练阶段, 完善知识空缺

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 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 也是检验复习效果是否理想的主要手段。因此, 有选择地做一些相关练习是高三复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今年的高三复课从这一学期起就安排了练考和月考, 要想使考试达到检验复习效果的目的, 除了认真阅卷外, 更应该认真地讲评, 从答卷情况以及纠正失误的对策、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在讲评时要把握针对性原则, 思维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经过讲评应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和补充, 避免就题讲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英语复习阶段阅读训练模式探析 篇10

一、了解学情, 分析症结

高三伊始, 集备组老师根据高二下学期期末成绩, 在好中差三个层次一百个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 发现学生的阅读障碍主要分以下几个类型:1.遇到生词就看不下去了, 第一遍看不懂, 就没有耐心看第二遍了。2.有些句子似乎简单, 每个单词都认识, 却不甚明白整句话的意思。3.冗长复杂的句子根本看不懂, 尤其害怕科普说明文。4.文章看得懂, 可是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却总是擦肩而过, 久而久之, 就对阅读失去了兴趣和信心。5.每次考试在阅读题上花费时间太多, 导致第二卷匆匆忙忙完卷, 遇到时间不够的情况, 就胡乱涂几个答案碰碰运气。

即将进入高三的学生还有如此多的阅读困难, 这是一个严峻的事实。其实, 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县级二类校而言, 有类似阅读障碍的学生比例是比较高的。分析学生的阅读障碍, 主要原因如下:1.词汇量贫乏, 基础差, 缺乏兴趣, 个体多数是男生。2.单纯记忆单词意思, 局限于初中知识, 不了解英语中的习语、俗语、俚语和习惯表达, 不了解熟词生义、一词多义、词性转化的知识。3.在阅读科普说明文和议论文时, 缺乏句法和语法分析能力表现得尤为明显。4.缺乏阅读理解的解题策略、技巧和方法。5.只明白文章浅层意思, 不理解文章深层含义, 缺乏跨文化背景知识, 不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及冷幽默。

二、扫除阅读障碍的策略和方法

1.多渠道词汇积累。

按照单词表强化记忆单词, 记得快也忘得快, 部分缺乏耐心和韧性的学生对记忆单词更是望而生畏。通过阅读短文中反复再现词汇的日积月累, 注重词汇搭配, 固定词组记忆;通过构词法拓展词汇量; 通过形似词辨析, 通过猜测词义, 跳读忽略不影响意思理解的生词等等, 这些都是扫除阅读中生词障碍行之有效的方法。

2.快速阅读和正确理解。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浅层理解向深层理解过渡, 突出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习惯, 不同体裁不同话题的文章采用相应的阅读技巧, 形成合理有效的阅读习惯。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和训练中, 对学生加强阅读技巧的训练, 不同体裁的文章阅读解题的方法各有不同, 例如:应用文阅读解题, 跳过内容, 直接阅读题目, 寻找信息词, 再回到原文查读, 寻找信息匹配的内容进行解题。又如:科普说明文阅读, 注意长难句分析, 找出句子主干部分, 把握主体意思;细读首尾段和段落首尾句, 通过连接词和意流词, 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3.注重学科间渗透, 灌输跨文化意识。

重视语篇背景知识介绍, 理解句子的交际功能, 还应注意不同文化意识的交融和相关社会文化知识的积累,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些英语文章涉及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 涉及时事要闻和科技新发展, 学生广阔的知识面有助于英语阅读理解的顺畅进行。

三、不同阶段实施不同课堂模式

高三学年的阅读训练模式采用 总———分———总的模式分三个阶段进行。起初进行解题方法专项指导, 然后是分散训练精讲精练, 最后是冲刺阶段的强化限时训练以及利用文本进行词法和句法的巩固复习。具体做法如下:

1.高三一轮复习阶段安排“题型考查专项”的阅读理解解题指导课, 这个课型的设计思路是教给学生阅读策略和方法, 根据不同文章体裁和文体、不同的设题方式, 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福建英语高考阅读理解的命题特点, 结合难易程度及赋分布局, 可以分为由易至难的四个课型, 分别是主旨大意、细节理解、猜测词义和推理判断, 选择合适的文章, 设题改造, 进行阅读解题专项训练。以一节“猜测词义”专项训练公开课为例, 教学步骤如下:

Step1 Warming:通过一些趣味句子英译汉引入猜测词义的高考考点, 例如:

(1) ———The boss is away on busi- ness so he could finger others around in the office.

———This is 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 (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大王)

(2) ———Mike, I have something im- portant to tell you.

———OK, I’m all ears. (洗耳恭听)

Step2 Analyze:猜测词义是阅读理解中的基本技能, 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考查: (1) 对考纲外生词的猜测; (2) 对考纲内熟词新义的猜测; (3) 对代词所替代内容的猜测; (4) 对词组或习语的意思猜测; (5) 对句义的猜测。

Step3 Questions:学生对设题中标志词的敏感度, 可以提高阅读解题速度。有关猜测词义的设题方式, 例如: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phrase“…”?

(2)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 tence mean?

Step4 Methods:通过句子或段落猜测词义的解题指导, 归纳猜测词义的方法, 如:构词知识法、经验常识法、举例说明法、定义解释法、前后对比法及上下文暗示法等。

Step5 Practice:以一篇高考阅读短文为例, 进行改造设题, 使得通篇全部以猜测词义为主要训练形式。

2. 学生了解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之后, 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分散训练中, 有意识地运用方法, 强化训练, 每天至少5篇的阅读基本量。老师在布置阅读理解之前, 应该先进行筛选, 选择贴近社会, 贴近时代, 贴近生活, 贴近校园语言地道的文章, 把握难易, 有选择性的布置阅读量。班级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阅读解题可以分层次要求。程度比较差的学生, 要求弄懂单词词组的意思, 学会分析句子成分, 只完成ABC三篇, 难度大的可以不完成。这个阶段的阅读训练方式主要是学生课后完成, 老师课堂答疑讲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量做到学生问学生答。有意识地培养程度稍好的学生模仿老师, 进行有效提问, 由语篇整体把握到细节理解, 由浅至深, 具体步骤如下: (1) 提问文章属于何种体裁。 (2) 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 核对答案, 精讲难点。 (4) 构词法分析和词汇积累。 (5) 长难句分析。 (6) 仿写造句。这样的阅读讲评过程相当于一个微型的综合课, 通过文本中的语境理解, 实现词法和句法的复习巩固, 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换。长期坚持训练, 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学生完型填空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3. 高考冲刺阶段阅读能力的提高。根据近五年高考阅读理解测查方向, 自主组卷。有计划地进行限时训练, 每周两至三次组织学生进行与高考难度相当、阅读量一致的阅读理解考查, 逐步使学生适应高考阅读理解的测试形式。课堂限时35~40分钟完成5篇阅读, 5~10分钟自评反思。疑难问题, 课后同学间交流或老师个别答疑。

课题研究的中期阶段对三次大考的英语试卷进行质量分析比较, 阅读理解得分率呈逐步上升趋势, 这说明我们集备组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阅读训练卓有成效。打造高效课堂模式, 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素养, 我们期待更高的挑战!

摘要:高三总复习阶段, 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这是我校高三英语集备组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创设高效课堂”为理念, 与读者分享高三复习过程不同阶段的英语阅读训练课模式。

关键词:阅读障碍,策略与方法,课堂模式,阶段实施

参考文献

[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 (英语) 考试说明

上一篇:犯罪动机下一篇:艺术性思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