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技术服务

2024-05-04

农村信息技术服务(精选十篇)

农村信息技术服务 篇1

关键词:信息服务,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策略

当前, 我国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 中央1号文件连续6年明确要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不仅是经济转型和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而且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 解决好“三农”问题, 都有极为重要意义。

一、新农村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需求

新农村信息资源具有显著分散存储特征, 需要跨越机构和区域共享, 尤其是一些信息资源具有极其重要战略价值, 多种不同敏感度的信息资源共存, 如何在资源发现和共享的基础上对敏感的信息资源实现细粒度安全管理, 需要针对信息资源特点和需求建立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针对大规模多类型信息资源在虚拟云环境共享的应用需求, 在数据聚合与智能发现的应用同时, 研究数据资源的安全控制、安全监控、以及数据安全维护技术和机制。具体包括:1.虚拟环境数据资源的安全控制技术。研究用户身份管理、访问控制、电子取证及审计、虚拟化隔离、等技术, 建立多层次安全隔离机制, 实现虚拟环境的服务隔离运行和安全接入。2.大规模数据发现下的数据安全保护技术。数据智能检索、发现技术发展给数据高效利用提供极大效率, 但另一方面, 也给数据安全性能够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风险。研究数据挖掘的私密性保护、细粒度的数据加密服务和多方计算的数据共享服务。3.大规模数据管理的高可用性保障。研究支持存储空间的弹性伸缩机制, 数据存储划分、弹性冗余备份, 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研究数据的在线可信迁移技术, 提供高可靠的数据服务。

二、新农村信息服务云系统安全策略

根据系统安全体系架构, 系统重点实现以下安全策略:

1. 认证管理安全

系统认证管理安全设计以PKI/CA技术为核心, 结合国内外先进的产品架构设计, 实现集中用户管理、证书管理、认证管理、授权管理和审计等功能, 为多业务系统提供用户身份、系统资源、权限策略、审计日志等统一、安全、有效的配置和服务。

2. 数据存储安全

通过对数据的分级过滤、活动分级策略等技术手段, 实现网络的分级建设和管理;实现数据的自动增量、海量备份;实现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图形界面管理;实现业务数据的唯一性存储, 减少数据冗余存储和逻辑存储, 通过一体化备份系统实现数据的分级应用, 保护数据安全。

3. 数据传输安全

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 采用端到端加密方式对数据加密, 确保数据在网络链路中的传输安全。在窄带宽的情形下, 可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得到无损的传输。

4. 环境保护安全

由于传统安全防护方式和策略主要适用于物理设备, 如物理主机、网络设备、磁盘阵列等, 而无法管理到每个虚拟设备, 使得传统的基于物理安全边界和主机的安全防护机制难以有效保护基于共享虚拟化环境下的用户应用及信息安全。

为了方便虚拟机系统的管理, 提高虚拟机系统的安全性, 可以设立独立的管理虚拟机, 专门提供虚拟机的管理和对虚拟机系统的安全控制 (图2) 。在实现虚拟化之前, 应首先考虑安全策略规划。分析虚拟平台具体风险, 制定安全计划。物理上公共的虚拟机与专用的虚拟机分开, 把不同任务或者服务虚拟机分开。

管理虚拟机和虚拟机监控器协作完成对虚拟机系统中客户虚拟机管理工作。在管理虚拟机中, 可以部署安全模块, 为虚拟机系统提供安全机制。除此之外, 还可以通过访问控制、虚拟机防火墙等方式实现保护云计算环境。

在虚拟机系统中提供访问控制机制, 可以有效管理虚拟机对物理资源的访问, 控制虚拟机之间的访问。本系统建设过程中采用接入层交换机配合云防火墙实现实体物理主机之间的安全防护及隔离, 同时在宿主机内运行虚拟化交换机, 并通过划分VLAN的方式实现虚拟机之间的访问控制隔离。

虚拟防火墙就是完全运行于虚拟环境下的防火墙, 与主机防火墙概念是相对立的。本系统中采用云防火墙, 该防火墙采用虚拟化技术构建, 能符合业务需求快速配置相应的防火墙资源, 并接受VMM的控制。

三、结束语

面向云环境的信息安全技术, 为综合平台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服务。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于开放的互联网环境, 目前基于网络的各种攻击手段呈爆炸性增长, 各种攻击不仅侵犯用户隐私, 降低网络系统的性能, 甚至直接危及平台相关信息资源的安全, 可能给相关机构和部门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 安全保障技术是实现平台应用的基础和前提。将采用用户身份认证技术、服务授权与分级管理等动态访问控制技术、数据隐私安全保护、用户行为监测与攻击防护等技术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建.全球云计算安全研究综述[J].电信网技术, 2010, 9 (9) :15-18

[2]张云勇, 陈清金, 潘松柏, 等.云计算安全关键技术分析[J].电信科学, 2010, (9) :64-69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索 篇2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信息水平

由于小学教育的不重视,课程安排的不充足,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都没有很好地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较差。因此,学生刚升入初一时,通过对学生进行一次调研,通过问答收集学生的真实情况。经过了解后,一个班往往只有40%学生有家用电脑,并且家长还会限制学生的使用时间。计算机操作水平并不高,只能进行一些常规的电脑操作,甚至只停留在打网络游戏的阶段。了解情况后我就做好登记,便于以后的教学。通过以上的工作,可以让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二、端正认识,创设良好的信息学习氛围

虽说计算机和网络已走进我们的生活,但由于家长的认知程度和对学生引导的不足,在学生的心目中,计算机应用的真正价值很难感受到。好像懂与不懂计算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并没有带来什么便利,使得好多学生对信息课的学习不重视,而只会对计算机表面上的一些浮华的内容感兴趣,并没有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如何在学校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是个很迫切的要求。

1.做好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宣传工作

初中学生爱玩,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如果没有从思想层面上统一认识,那么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也变得很难了。要让学生了解,当学好了初中阶段的课程之后,他们能够掌握哪些知识,并且对于以后出了校门,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帮助。并且,我在每个班级建设了一个信息组,根据学生信息水平的高低和学习的态度,每组评选出一到两位同学,组成班级的信息组长。让水平高的学生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好为人师”是人的本性,当信息组长想要给其他同学帮助的时候,他们本身就要很好的掌握各种知识,并且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巩固、深化了知识。

2.我也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情境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国家长期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这种体制对于系统的传授知识具有一定优越性,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灌输的被动地位,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判断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生如何利用现有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如何利用、检索、加工复杂的信息。不要什么知识都一股脑的教给学生,要给学生制造一点他们能够自己解决的“小障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协作,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钻研,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效率。

三、有效利用已有资源,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农村教育中,虽然已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要让其开展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农村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学生拥有自己的计算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有,数量也极其有限。学生机房是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场所,因此要确保教学效果,还要保证机器的完好率和使用率。教师要做好维护工作,探索一些可行的维护方法,如使用GHOST对系统分区做镜象,以便实时快速恢复等。

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给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考验。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还需要我们好好探索与实践。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唐市中学)

论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篇3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 教师可以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与课题有关的情境, 添加一些可爱的元素, 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EXCEL电子表格的制作》这一节课, 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短片, 从“运行电子表格程序—菜单—设置—修饰—预览”的过程以及电子表格的填写过程, 通过短片一步步演示给学生看, 这种情境教学可以生动地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引出来。当学生亲身感受到电子表格的优越性所在之后, 自然地也就认识到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从而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现行的中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都较为简单。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适当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 比如, 在教文件的移动与复制等相关内容时, 可以先布置对文件进行多项操作的任务, 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半生不熟”, 进而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这样就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掌握教学内容的兴趣, 原本一节枯燥的信息技术课就可以在学生主动求知中不知不觉完成了。

二、团结协作, 共同进步

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存在差异, 再加上在大多数的农村中学中, 电脑设备的数量较少, 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很难达到每个学生都有一台电脑的要求。因此, 为了将全班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都调动起来, 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让他们在课余进行操作、讨论, 让优带劣, 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 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差异, 让优带劣, 创设出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

1.整体设计, 分步实施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和任务的时候, 要做到既不忽略差生, 也不过分重视优生。每堂课都要从好、中、差三个层面来考虑,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课堂目标。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分成基本任务和拓展训练两部分。基本任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 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之上,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继续完成拓展训练。教师在对学生的实际成果进行评价的时候, 要注意言辞的运用, 尤其是对差生, 要尽量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 要尽量抓到合适的时机对他们的每一个小进步进行肯定。小小的鼓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稍稍努力一点, 就能摘到“果子”的喜悦, 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会得到大的提升,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会慢慢缩小。

⒉比学赶帮, 在学习的竞技中共同发展

许多信息技术教师担心掌控不好课堂秩序, 因此就规定了讲课过程中不许学生浏览网页、不准聊天等纪律。这样, 学生原本对于信息课的兴趣也会在这些束手束脚的纪律之下大大降低。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大量新颖有趣的练习让学生完成, 这样即使没有那些纪律, 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自然地转入学习。比如, 在讲解文件夹的命名等内容时, 教师可以将练习题设计成一个通俗易懂的问题来进行教学。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机上下载安装一些金山打字等小游戏, 在课余的时候可以进行“警察抓小偷”的比赛, 教师也可以和学生进行联网比赛, 学生在紧张的游戏中, 中英文的打字速度可以得到快速的提高。

三、信息收集, 掌握提高

正如前面所说, 信息技术的知识点是无穷尽的, 而农村中学的信息量相对来说较少, 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网络有意识地收藏一些信息, 建立起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在学校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学校的教学资源。在课前, 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就学生学习的课题进行一些信息的筛选,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

四、成果展示, 欣赏评价

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技术运用在实际的问题之上。在学校里面, 可以利用网络开展学生的优秀作品展, 可以让学生在班级QQ中交流各自作品的得失。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去欣赏、评价别的同学的作品, 也可以就学生作品适当地作出点评、归纳和总结,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秀之处。通过进行成果的展示和评价, 学生体会到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乐趣, 打消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无用课程的想法, 这样也就能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带动起来了。

农村公共信息服务方案 篇4

云南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发展现状调研方案

(一)调研背景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信息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服务研究项目”子课题

(二)调研目的通过调研,获取基层农村公共信息服务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分析工作奠定基础

(三)调研内容

主要内容: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最喜欢的信息传输方式;当地通讯设备与农民喜欢方式的差异;目前接受政府信息的主要途径;获取这类公共信息的困难,希望的解决方式;

(四)调研对象

(1)云南基层乡镇政府中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主管干部;(2)典型村的党支部书记或者村委会主任;具体人选待定;

(五)调研方法

电话访谈,事先准备好调研提纲,时间控制在每个访谈对象30-60分钟;访谈后进行资料整理;

(六)调研时间

2010年4月下旬,具体时间待定

(七)组织人员

农村信息技术服务 篇5

加大信息教育力度,努力创建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推广。目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无论在设备上还是在师资配置上,无论是在课程课时设置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主体性质上,都是处于限制性状态,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利用。加大力度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在当代的社会形态的大背景下,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工程。科学技术要从娃娃抓起,科学技术要从学校抓起,这是一条不可抹杀的真理。作为育树成木,育人成才的社会主义新型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应该多增加信息课时量,多渠道多形式地尋求机会让学生进行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与技能、知识与素质、知识与道德的重要性,让认知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求。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也是在学校这种教育格局中完善和组合知识结构框架,对学生的求知欲望带来积极的作用。所以,加大信息教育力度,努力创建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推广,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力度,是有效的完善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是对传统教育手段的一种挑战。在现代技术教育中,学生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解决问题,是一个充满想象和创新的过程。同时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用信息技术与多种学科进行优势互补,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形态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运用了信息技术可使学生将学科知识变得更为直观,由形象到抽象,学生的思维方式就不会永远停滞不前。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也要加强与多种学科的有机整合。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

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力度,用以培养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农村是一块滞后的土地,无论是教育、文化等都处于滞后状态,信息技术更是一片空白。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学生成为现代教育中的综合型人才,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就要努力让学生学会使用现代技术提高自己。并在学习中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参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能通过有效的学习结合自身的实际达到使用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的综合型学习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之,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加强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质是我们的第一责任。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探讨 篇6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把教育者的机会分为四种: (1) 有可教之人; (2) 可教者而未能完全教; (3) 可教者而未能平均教; (4) 已受教者而未能教好。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的加大, 尽管很多农村学校地处偏僻, 但是硬件建设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像我们学校人机比例就可以达到了8:1, 也有了液晶电脑和电子白板, 基本上每间教室都有一套多媒体设备。但是很多的农村中学的学生平时很少接触计算机, 导致他们的基础性、技术性和城市学生比较起来有很大的欠缺, 并且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要求信息技术老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喜欢这门课程, 并且通过这门课程能够更好地促进其他课程的提高, 从而在整体上能够有一个质的飞跃。要想达到以上理想的境界, 就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有主人翁的精神, 并且要能够把要传授的知识联系到平时生活, 促进他们自主地去探求目标。

比如在学习“信息获取与管理”这一节的时候, 如果直接讲可能比较枯燥, 那么如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上这节课之前, 我全面备课, 通过了解, 知道现在很多的都会玩QQ农场的游戏, 喜欢里面的偷菜, 那么就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上课的时候先问有没有人玩过偷菜的游戏, 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然后让学生从网上下载各种各样的“菜”。这样就引出来了第一知识点如何从网上把所需要的东西保存到自己的本地计算机上。图片→另存为→本地文件夹。下载完成之后如何把相同的“菜”整理放在一起 (信息的管理) , 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自己掌握新建与剪切的知识点。如果不需要了怎么处理 (信息的甄别→删除) 。这样既引起学生的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又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二、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所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前提, 但是把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最大化也是教师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如何最大化, 集体的力量是最大的, 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 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和竞争的意识。比如在学习“应用文档的设计”这一节时, 首先让学生打开上节课编辑好的文章, 接着我向学生展示已经实现图文混排的文章。让学生观察我展示的与他们打开的文章的不同之处, 由学生指出, 有的学生会说我展示的有图片, 通过学生回答, 导出课题 (板书课题:插入图片) , 引发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兴趣, 以此来创设课堂情境。学生体会到插入图片达到的效果, 调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同时用:“我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努力, 你们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小编辑”这样具有鼓动性的话, 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兴趣。

采取的步骤是:鼓励学生尝试插入来自文件或自选图形中的图片 (小组为单位) , 并区别它们之间的差异。接着请学生谈谈在插入图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有的学生会说:插入的图片太大了, 或者太小了等等一系列问题, 这就进入下一个知识点:调整图片大小使整体效果协调美观。在这一点上, 我主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小组为单位, 自由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由于以前曾学习过艺术字的插入和调整, 相信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找到图片调整的方法, 等学生探索出图片调整的方法后,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组内总结, 组间讨论。并让每个小组指定一名学生进行演示, 讲述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和竞争的意识, 活跃课堂气氛。

三、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关系

有竞争才会有动力, 有动力才能够有提高。学生在一个集体中会有集体荣誉感, 有集体荣誉感才会有为这个集体争取荣誉的动力。基于学生的这样一个特点, 在组内讨论的同时, 我引入组间竞争机制。在学生小组讨论的同时, 我可以设计一个“最佳小组”或者“冠军团队”这样一类的荣誉。比如还是“应用文档的设计”这一节, 在学生学会以上内容后, 予以加深, 最后让学生打开一篇文档, 根据内容进行图片的插入与环绕练习。

初中阶段的教学要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地域以及学生的构成灵活而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如何才能有更多更好的方法为信息技术的老师所用, 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多与其他学科教师沟通, 从中发现不同学科可以相互结合的部分, 也发现需要独立课时开展技能训练的部分, 从而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合理地顺利实施。

摘要: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 信息技术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四个必修内容领域之一, 是由国家规定、地方和学校组织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培养学生应具有这种素养和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

农村信息技术服务 篇7

1 中国农村信息化的技术特点

当前, 我国农村信息化呈现出以下技术特点:一是“三网融合”技术逐渐走进农村。“三网融合”能够突破部门网络资源分割的体制障碍, 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二是无线互联技术正在日益受到农村市场追捧。随着农民意识变化和农村网民规模的不断壮大, 农村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在提升, 农村市场将是无线互联技术大展身手的下一站。有关专家认为:对于三网融合的实际应用, 一种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三屏融合, 即手机、电视和电脑屏幕的融合。

2 云计算及资源整合服务云平台简介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 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计算概念提出以来,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 迅速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注。在学术界, 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通过启动Cluster Exploratory (Clu E) 和POMI 2020研究计划, 支持研究机构对数据密集型计算及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新型应用支撑技术开展研究, 2 0 1 0年N A S A启动了Open Stack计划, 研发云计算基础设施与平台服务。欧盟在FP7中资助了Vision Cloud、4CAAST等20多项针对云计算的系列研究项目, 覆盖云数据资源存储、管理, 虚拟化计算、互操作框架、安全服务等诸多方面。在产业界, 也出现一系列的典型云计算系统, 如Google Cloud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IBM Blue Cloud、Amazon EC2、Microsoft Azure。云计算发展已经呈现出系统规模日益增大, 应用和服务形态越来越多样化, 更加注重低耗高效等特点。云计算是当前计算架构发展的主流方向, 基于云计算架构的信息服务是信息技术服务的主要形式, 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二五信息科学发展战略规划”中确定的优先发展领域。

3 农村信息服务云平台技术

构建农村信息服务云平台可以帮助实现农村信息化从设施建设、资源整合、技术应用、体系构建到环境优化的全面提升。在利用现有信息网络和资源基础上, 采用和集成前沿信息技术, 包括云计算、多源数据分析技术和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等, 整合各类信息资源, 为农村和乡镇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资金、情报、人才、市场、咨询、数据分析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 以提高农村和乡镇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由于涉农信息系统繁多、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 各系统通常是面向不同的领域并构建于不同的平台之上。需要对现有系统的集成支持和服务扩展是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关键任务。

3.1 基于云端融合的应用集成技术

对于涉农各个信息化系统, 以SOA (面向服务的结构) 框架为集成标准规范, 采用ESB (企业服务总线) 技术进行重构和整合。研究Saa S模式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技术对复杂应用服务建模并有效组合, 解决信息服务平台面临的多行业、多领域的信息化应用问题, 提供封装后的服务接口及应用开发模式, 实现现有应用的快速开发部署和贯通应用。

3.2 异构终端接入的云环境构建

面向多类型异构终端 (如PC, Netbook, Notebook, Tablet, mart phone等) 提供普适接入服务的需求, 研制异构终端云接入服务系统, 突破传统网络服务对终端资源受限、客户端定制困难、交互过程复杂等问题, 提高服务接入的适应能力, 增强用户体验。研究面向异构客户端的云服务部署及任务迁移技术, 实现不同应用模式的服务按需加载, 确保任务迁移的连续性。研究异构终端与云服务远程交互控制协议及服务管理技术, 降低网络传输数据量和客户端计算压力, 减少客户端的能量消耗。

3.3 应用服务管理优化技术

研究企业应用大规模并发问题。在业务层以ESB (企业服务总线) 技术为基础, 研究开源ESB架构, 对其并发服务处理模块进行配置和扩展, 在业务处理层面部分解决大规模并发带来的计算、资源系统压力;在云基础服务平台层, 采用虚拟化资源调度技术, 动态扩展云平台计算资源服务能力, 解决大规模并发问题, 提供系统可用性保证。

4 结语

根据农村信息发展特点, 通过构建农村信息服务云服务平台整合多种信息资源, 避免重复建设, 大幅降低信息化成本和节约能源, 尤其降低农村和乡镇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成本, 促进新农村信息化进程。

摘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 提高农业竞争力,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论文在分析中国农村信息化的技术特点的基础上, 介绍了云计算和资源整合服务云平台, 提出了农村信息服务云平台建设思路, 分析了云平台建设中的基于云端融合的应用集成技术、异构终端接入的云环境构建和应用服务管理优化技术。

关键词:信息服务,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策略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云计算白皮书 (2012年) [R].2012:1-4.

[2]吴晓柯, 管孝锋, 朱莹.浙江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浙江农业科学, 2011 (4) :969-971.

信息技术让农村学生爱上作文 篇8

一、运用信息技术, 重复真实, 再现难忘情境

“作文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书面表达, 这种表达的起因完全是出于一种需要。”在学生的眼里, 他们对天上的小鸟, 地上的蚂蚁, 对身边人的一举一动, 都感到新鲜与好奇。面对这些丰富多彩的事情, 他们心中一定有话想说, 有话可说。因此, 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引导学生亲身参与, 这样, 他们就不会因为作文不知道该写什么而发愁。但由于学生年龄的特点, 他们高兴得快, 忘得也快, 而有些事情孩子们又不可能急时记录在作文本上, 当等到活动结束后老师再要求写时, 孩子们往往只记住个大概, 很难回忆起当时的具体情境。活动中哪个同学做了什么, 说了什么, 其他同学有什么反应他们都记不上来了。因此, 这就出现了活动花费了大量时间, 但为学生提供的写作帮助却很少。但是, 当学生亲身参与了一个活动有了表达需要的时候, 我们再把当时的情境再搬到课堂中来会怎么样呢?现代教育技术因其有准确记录和反复播放的功能, 无疑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二、运用信息技术, 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新课程标准提倡情境教学。但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美丽的事物却转瞬即逝。我们事先不可能组织学生观察, 这也就白白错过了一次训练学生观察、习作的良机。而现代信息技术恰好给我们这样一个平台, 使我们能更好地创设出习作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世界, 认识一些我们平时甚至不可能接触的事物, 如我们可以搜集到许多彩虹的图片、视频, 剪辑好了再给学生播放, 这样, 从彩虹一点点出现, 到彩虹慢慢退去, 学生都可以观察得非常仔细并且陶醉在其中, 从而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一个春天的早晨, 校园旁边的小山丘上, 出现了一片迷蒙的雾景, 山上的铁塔被雾笼罩着, 仿佛飘浮在半空中, 仙景一般。同学们都被这海市蜃楼般的景象所吸引。仙境转瞬即逝, 而同学们却意犹未尽、依依不舍。我灵机一动, 通过网络搜集跟雾景有关的图片, 制作课件。在第二天的作文课上, 先播放特别的课件, 然后布置作文的要求。在大量的资料面前, 学生必然有话可说, 甚至不说不行, 从而主动地拿起笔来。还有一次, 写作要求是根据学习过的课文《中国石拱桥》, 以“桥”为题写一篇说明文。由于学生对桥的直观认识还不够, 因此, 我通过网络搜集了一些关于桥的图片、简介、历史, 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一座座宏伟的大桥, 一张张五彩缤纷的图片令学生大开眼界, 同学们在一声声的赞美中, 都得到了创作的灵感。

三、运用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我利用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赞赏这一心理, 积极改变原有的作文评价标准, 专挑学生作品中的优点, 不遗余力地用波浪线划出优美词句。及时发现平时学生优秀的作文, 把它输入电脑, 编辑成《佳作欣赏》作文小报, 打印出来, 张贴在班级墙上。当同学们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习作变成铅字时, 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脸上都会露出灿烂的微笑。

虽然打印学生的习作花费了我大量的业余时间, 但当我用一颗欣赏的心去感受每个孩子成长的快乐, 追寻他们成长的足迹时, 我也觉得更年轻、更快乐了。孩子们就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 我时时感受着他们闪烁的光泽, 灵动的稚气。至今为止, 《佳作欣赏》已经出版多次了, 受到学生的拥戴和追捧。学生们为了让自己的习作能“登报”, 也更用心去感受事物, 去亲密接触生活了。渐渐地, 在孩子的眼里, 万事万物就都成了他们的好朋友, “一草一木总是情”。学生心中想的, 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事, 笔下写的, 是自己最想诉说的情。这样, 学生才真正视作文为乐事, 能及时把心中的所思所想流露出来。

四、重视信息技术, 合理利用资源

随着农村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作文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获取多方信息, 拓展视野, 更丰富了学生写作素材。网络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 查找需要的资料, 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求知欲望。学生不仅可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还可以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展示给大家, 实现资源的共享, 极大地丰富了知识,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一次的作文练习, 要求同学们介绍我们家乡的特产。有的学生皱眉了:“我们家乡的特产是什么?”也有学生在嘀咕:“我们家乡的特产似乎有很多, 但是最有代表性的是什么呢?”就在学生思维受阻无从下笔时, 我带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搜集有关侨乡特产的知识和资料, 为写作提供了详实的知识和材料, 回来后学生们写作兴趣高涨, 由于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都觉得有内容可写了, 连一些平时对作文深感头疼的学生也不再愁眉苦脸了。

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篇9

●用活形式,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 兴趣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创造力和源泉。没有孩子是不喜欢游戏的, 我们可以从他们喜爱的游戏入手, 用电脑游戏来激发他们对学习计算机的欲望, 让他们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 并且想进一步去探索计算机。虽然孩子们有了初步的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但是想要永久保持下去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农村孩子从三年级开始上信息技术课, 刚开始他们连26个英语字母都不认识, 更不要说认识键盘上的字母, 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他字符的位置就更不现实了, 这给计算机教师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的积极性保持下去, 特别要上好每一节课的开始部分。

例如, 我们在上《认识鼠标》这一课时, 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 就用谜语的形式:一只老鼠尾巴长, 每天趴在桌子上, 你要有事它帮忙, 文字数据巧安排, 探索知识曙光照。在上《画图》时可以用大屏幕的形式演示各种丰富多彩的画面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通过实践, 我们在上每一节课时, 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 配上音乐, 设计新颖的情景, 让学生欣赏, 激发他们求知欲望, 或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 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 效果非常显著。

●注重操作, 强化练习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 操作是其主要内容。我们不能像语文、数学那样教学, 孩子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练习。他们只有课堂上的40分钟可以利用。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但是单纯的操作太乏味, 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了再学习的兴趣。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我们可以用一些竞赛的方法来激励学生, 在每学完一个知识点的同时,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操作比赛, 如“绘画比赛”、“制作表格比赛”、“输入汉字比赛”等等。通过比赛的方法既保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并且交际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互帮互助, 提高课堂效率

互帮互助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种新的方式, 让学生参加互帮互助学习, 有利于他们之间情感的沟通和信息的交流。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的学生掌握得快, 有的学生则掌握得慢;由于家庭情况不同, 有少部分学生家里有电脑, 他们对电脑方面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多, 操作熟练, 而大部分学生家庭没有电脑, 也就对电脑方面的知识一点也不了解。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针对每个学生掌握电脑的程度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 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程度上共同提高。在上课时我就让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去帮助那些不懂的同学, 给他们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 使之获得成功的快感, 又使另一部分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 还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健康的人格。当学生完成任务后, 对某些作品, 可以把它作为范例转播给全班同学观看, 让学生发表见解, 互相讨论, 从中教师也可适当地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 接纳别人的观点。这样, 不仅教师上课轻松, 学生也学得轻松。

●注重自主式的探究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多练习, 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 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在教学中, 我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 多一份创造的信心, 多一份成功的体验, 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例如教学《给画涂色》一课时, 首先不是直接讲解方法, 而是出示“一幅美丽的图画”让学生观察, 然后出示自学要求, 学生一步一步操作, 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这样,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学会了涂色工具的使用方法, 而且逐渐学会自学的方法, 每完成一个操作, 学生就会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 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

农村信息技术课现状分析 篇10

九月一日,我拿着縣教育局的派遣证来到学校报到,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低矮的房子,甚至还有不少瓦房,一种失落的情绪油然而生,“这是我理想中的学校吗?这里会有计算机吗?这里会开信息技术课吗?”带着疑惑我走进了校长办公室。校领导对于我的到来表示欢迎,详细地给我介绍了本校的基本情况,谈到信息技术课,欲言又止,吩咐另一位学校领导先带我去学校电脑室参观一下,当时我的心咯噔一下:“难道我们学校没有专业的电脑室吗?难道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吗?”我心里嘀咕着,来到了学校电脑室,首先不是见到计算机,而是闻到一股发霉的气味,推开门,一共5排36台计算机展现在我的面前,校领导介绍说,农村基础差,师资力量不多,请不来专业的老师,这些电脑还是上级给我们配置的,有一年新学期来了一位新老师,只在这里上了两天的课,因为条件太差就走了,现在每班80多人,一共有36台计算机,你就看着上吧。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觉得农村中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师资力量不足,硬件较差,农村中学,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教育投入较少,上级领导不太重视信息技术这门课,就导致一些学校基本上常年不开信息技术课,就是有一部分学校开了这门课,也只是象征性地开设,一周只有一节课,老师大多年龄偏大,很多人基本不懂计算机,有的更是不会用计算机,甚至个别老师连基本的电脑开关都找不到,这部分人大都是民办教师转正,他们上学时没有接触过电脑,现在也不想,也不愿意再学新的知识。年轻老师招不来,虽然国家政策号召大学生到基层锻炼,但真正来到基层的少之又少,即使有招考过来的,有的到学校之后,看到农村中学的条件差,学校电脑配置低,学校机房竟然还在用98系统,学校也没有配套的多媒体设备,没有办法把上课的内容展示在黑板上,基础硬件太差,生活又艰苦,领导也不够重视,导致年轻老师招不来,留不住,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必然开不起来,学生也学不会,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2)学生基础差,家长认识不够,农村的学生大多是玩泥巴长大的,从小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更无法获得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更谈不上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即使学校想尽一切办法筹集资金把电脑室建好了,日常维护费用又成了问题,由于信息技术课不是学校的必考课,学校没有发放对应的教材,这部分图书要学生集资购买,有的学生家长对此有意见,不支持,同时进入机房有限,只有36台计算机,全班80多人,平均一台计算机3个人,上机时间较少,一周一节课,每个人平均几分钟就下课了,基本学不到什么知识,到下次上课时又是下一周了,中间间隔的时间较长,导致学生带着较高的兴趣来学习,因为时间差,周期长,计算机少,一学期下来学到的知识少之又少。(3)领导不重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课程,能给学生带来新的知识,能让老师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但由于信息技术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中考不考,所以在很多学校,特别是缺少师资、硬件的农村中学更不愿意花时间、费用在这上面,这就造成了信息技术课的停滞不前,这对学习信息技术是极其不利的,只有把信息技术课和其他学科一样对待,学生才能产生兴趣,才能学到信息技术。

总之,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特别是农村学校,一定要领导重视,加大计算机硬件的投入,引进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才会有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执教水平下一篇:政策和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