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模式

2024-05-15

七大模式(精选十篇)

七大模式 篇1

一、办学理念:由封闭转向开放

办学理念是封闭还是开放,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办学者改革的决心。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 “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 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温总理又多次指出, “只有职业教育才是真正面向人人的教育”。温总理这些讲话和指示都告诉我们, 职业教育应具有开放的办学理念。近几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就, 就体现了高职院校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程。

办学理念的“开放”, 主要包含了体系开放、机制开放和模式开放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真正面向全社会, 要求高职教育体系的开放;二是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 要求高职教育机制的开放;三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要求高职教育模式的开放。教育部提出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前要进行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 而企业面临的问题是不可能按照学校教育的规律和教学秩序来接受学生培训。在这种情况下, 高职院校必须实行开放办学, 加快实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同时, 办学理念的开放, 还进一步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谋划自身发展, 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二、评估指标体系:由本科压缩型向高职特色型转变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之初, 高职院校的评估基本上采用本科院校的评估思路和方法, 评估指标注重学校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图书馆藏量, 专任教师的数量、学历、论文, 学术成果、学科建设情况等硬性指标。在这种未能从本科教育的压缩模式中走出来的评估指标体系下, 高职院校确实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仅从校园形态上看, 许多高职院校的校园建筑和校舍围墙都与普通大学一样, 即使是实训实验室也大都是设置在漂亮而封闭的楼房内, 而在楼房设计施工的时候很少考虑过实训实验室要建成什么样。

2008年4月开始的新一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的办学要求和改革举措系统地设计成了一套新的评估指标体系, 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要求和特色。目前的高职院校评估已不再定位于对整个学校的评估。学校多大面积、多少楼房、多大的图书馆等只是作为参考材料列在数据平台上, 而不列入评估的范围之中。“评软不评硬、评动不评静”, 成为新的高职院校评估的两大原则。所谓评“软”, 就是以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 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做出分析和评价, 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引导学校改变传统的学科教育压缩模式。而所谓评“动”, 则是既着眼于学校的历史和现状, 又更加关注学校未来发展的潜力。从新的评估指标体系来看, 提出了诸如“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人数达到毕业生的80%以上”等一系列具体指标, 以及“能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等具体要求, 以切实增强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就业能力。这一新的评估方案的实施, 标志着高职教育开始逐步走向完善成熟, 凸显了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特色。

三、师资引进与培养:由学科型教师向双师结构转变

高职教育要摆脱学科教育模式, 需要摆脱依靠学科型、专家型教师队伍的办学思路。针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广大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认定这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事实上,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双师素质”, 二是“双师结构”即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高职教育要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必须实行开放式办学, 社会化是必由之路, 因此教师队伍结构也必须多样化、社会化。学校要向社会开放, 根据需要广泛聘任专业兼职教师, 这样可以有广泛的选择空间, 能够保证先进的专业水平, 特别是实践技能有特殊要求时能提供满足要求的实践教学技能, 还能适应专业迅速变换的需要, 在社会需求与学校教师不足的情况下解决教学急需、提高办学效益。同时, 有利于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打破封闭的办学体系, 形成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办学机制, 促进校企合作。

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中, 教育部、财政部特别将“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政策与办法, 聘请一批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兼职, 促进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列为示范性院校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 同时把“在示范院校开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试点, 加强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为支持示范院校的改革试点工作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 以达到在“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的目标, 而这也正是实施该项建设计划的总体目标之一。可以预见, 强化培养、扩大兼职、增加吸引力, 将促使“双师型”教师结构的明显调整和优化。

从实践看, 一方面,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明确将“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 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作为建设的具体任务之一;同时, 明确要求“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 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 这一切都将极大地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另一方面, 随着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逐步走向深入, 企业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力度也将逐步加大, 学校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成为加深与企业交往的最常用的方式。鉴于目前高职教育专任教师队伍仍是一支适应普通高校教学的学科型教师队伍, 教育部在新一轮高职院校“工作评估”的指标体系中, 既通过“专业课专任教师强调技能水平提高及增加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要求强调了“双师素质”, 又通过“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能手承担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逐渐提高”的要求强调了“双师结构”, 使加快建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四、教学内容:由注重理论和学科体系向注重实践和就业能力转变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 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记忆, 课程易于编制, 有助于学生打好理论基础, 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许多高职院校在创办初期, 教学内容的安排几乎都会刻意拷贝和复制普通高校的学科课程。因为他们感到只有这样才是正宗的大学教育, 结果形成了本科压缩模式, 美好的初衷往往以失败告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基层一线和工作现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具有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是其主要特征。在“以服务为宗旨, 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方针指引下, 人们日益认识到过分偏重理论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应高职院校特定的培养目标, 必须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 由学科本位转向就业导向, 注重强化实践环节, 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互动的教学内容体系。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 要不断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 在分析与掌握特定专业领域内高技能人才职业工作过程特征的基础上, 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改革专业教学方案, 推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强化实践教学, 通过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有效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企业的认可度。许多高职院校将企业的要求和标准引入教学, 使教学过程与产品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围绕企业一线生产标准和工作要求, 把课堂搬到车间和地头, 实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 学生在真刀真枪中练。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 是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为使教学内容贴近职业岗位的实际, 满足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要求, 与企业联合共同进行课程的研制和开发, 在对职业岗位需要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始终坚持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立足宁波这一中国的“模具之都”, 从模具行业实际工作的职业活动分析入手, 构建理论、实践、素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与企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 把企业所要求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并融入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内容, 与企业合作建设集教学、生产一体化的实训和研发中心, 共同实施教学和管理。

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的双证书制度, 增加行业企业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高职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要求专业教学统筹学历知识和用人单位的职业能力标准, 重视社会评价尤其是用人单位的评价。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是高职教育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的制度性保障, 将有效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统筹兼顾学历和职业要求, 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 通过学中做、做中学, 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 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条件, 充分利用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考务管理等基础条件, 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 使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笔者认为, 应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支持下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直通车”试点工作, 努力在专业建设中实现四个统筹兼顾:一是统筹专业教学计划, 兼顾专业教学覆盖职业标准和专业标准, 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的同时, 达到职业资格标准;二是统筹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需求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兼顾高专学历教育知识与职业资格能力;三是统筹“一体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兼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四是统筹考核评价, 兼顾学历标准和行业企业要求,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使毕业生真正成为高技能人才。

五、课程系统建设:由稳定的学科课程向灵活的模块化课程转变

一个专业的教学内容确定后, 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将这些内容组织起来, 形成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系统并相互交融, 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区别于培训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学科模式下, 一般采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结构;而在模式转型的条件下, 变稳定的学科课程为灵活的模块化课程, 正在成为高职教育界的一个普遍共识。

在教育部“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文件精神指导下, 各高职院校加快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开始得到推广。尤其是一些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 根据专业特点、相关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和工作岗位任务进行模块化的课程建设:有的以行业企业为主进行工作岗位任务分析,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和对应的行动领域, 以此为依据设计模块化的专业课程内容, 有的根据岗位职业标准进行模块化的课程开发和建设;有的专业邀请行业企业一起建立新的职业标准, 引领行业发展。高职院校突破传统的三段式学科课程结构, 形成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中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 并灵活多样地实施这些模块课程。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构建了“模块化、渐进式”课程模式, 就是针对数控机床操作能力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程序编制能力这两大核心能力, 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划分:基础课与专业理论课坚持“必需, 够用”的原则, 突出数控加工技能训练;理论课程按单元知识进行模块化构造, 实践课程按技能要求进行模块化组合;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工程技术基础模块、机电技术基础模块、制造技术模块和专业技术扩展模块;并根据专业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层次需求, 将专业技能课程进行层次划分, 形成新的课程系统。

六、办学模式:由单一学校办学向校企资源共享的管理平台转变

多年来, 几乎每所高职院校都因为资源问题, 包括投资、师资、生源与实训条件等方面的约束, 影响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解决这些问题, 各地高职院校加大改革力度, 努力突破单一的学校资源依赖, 积极争取政府资源, 整合社会资源、企业资源、民间资源和境内外合作资源, 使办学模式趋于开放式、多元化, 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提供了资源保障。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优质资源共享的管理平台模式, 有效弥补了原来办学模式相对封闭的不足。如, 示范建设院校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 成功地融入了企业要素, 并且在机制上进行了探索, 形成了优质资源共享的管理平台, 产生了制度效应。尤其是在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 这一管理平台的建设者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探索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实践先行者, 成效显著。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创建的“银领学院”, 在订单培养的第3年实行集中管理, 一方面吸引行业企业参与, 增强实训教学性;另一方面强化制度效应, 使企业用人竞争前移, 保证实现多赢格局。浙江省15个银行系统均认为, 不进入这个“银领学院”就要不到你想要的人才, 而等你要到人才的时候就可实现毕业即上岗, 可以超越别的银行系统, 所以他们都希望进入“银领学院”, 这样就形成了制度, 成为可复制、可拷贝的经验。目前, 单一学校办学向优质资源共享管理平台转变的办学效应, 正在逐步向教学领域、向专业教师的课程教学拓展。

七、培养方式:由单纯依赖课堂教学向注重实习实训转变互连网的诞生, 正在增强人们相互交流、沟通和获取知识

的能力, 单纯依赖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人才培养方式, 已经难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高职教育在教学方法领域, 即具体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中, 注重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强调通过实践导向的教学结构、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 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信息化的教学技术,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成为高职教育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主题。

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 强调通过实验、实训、实习, 让学生了解生产与服务的工作过程, 培养学生操作各种设备、工具的实际技能;强调通过一定的项目练习、毕业设计, 让学生在现场操作、服务、管理,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 许多高职院校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特点, 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部分院校的模式已具有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意义。如,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采用“3P一体化”教学法, 即把Principle (原理) 、Practice (实践) 、Product (产品) 集为一体, 贯穿于一门课的“教、学、做”之中。学生在修读一门课程后, 要根据这一课程的核心知识, 选择一个项目, 并独立自主地将其做出“产品”来。

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开放式教学方法, 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 国外不少颇有特色的先进教学方法引入我国, 特别是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任务引领教学法等多种属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以及强调“工作过程导向”的新概念教学方法等等, 对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单纯的技能传授方法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国情, 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技能培训方法进行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 突出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活动特点, 实施个性化、多样化的开放式教学, 努力做到教材讲义和参考资料互为补充、学习软件和操作硬件相互配套、纸质文本和电子文件相辅相成、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相得益彰, 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实际效果。

(郭扬,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上海

200032)

参考文献

[1]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2]马树超, 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马树超, 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3/14) .

餐饮界七大“颠覆式”商业模式 篇2

从去年开始,尤其是今年,全国的餐饮同行朋友们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努力到处寻求有创意、有特色、能引起顾客全新体验的商业模式,并尝试“嫁接”到自己的企业,希望在这个餐饮颠覆的时代走上新的发展道路。什么样的模式,才是好的商业模式?

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才能让自己和竞争对手区隔出来? 怎样才能根据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创新适合自己企业的商业模式?

今天,和大家分享深圳、广东中山、东莞的7家餐饮企业。它们既有火爆15年的老品牌,也有融合国外餐饮特色创新的新商业模式,还有现在大家最关注的商超餐饮,更有大家最需要的“节省人力成本”的内部管理模式。

商业模式一:中国最早做体验式餐饮的代表企业

不接受预定的最牛旺店、持续火爆15年——中山石岐佬。

当今年全国餐饮同行都在餐饮经营中注重“体验营销”时,有一家企业,他们早已经将“体验经营”渗透到的骨子里,将“体验”做到极致,这就是中山石岐佬。

有业内同行评价,中山石岐佬是“中国最早做体验营销、氛围营销的餐饮”:

一、餐厅过道就像杂货铺,吃的、用的、玩的,全都有,有赶集的感觉。

二、“眼睛看到的,做饭的热闹场景;鼻子闻到的,是香气扑鼻的味道;耳朵里听到的,是煎炸煮炖声”,一切,都在诱惑你的胃口!

三、摆台像农村集市一样,一看就像地摊,降低心理门槛。

四、顾客眼里的,都是可以买走的,既是商品,又是装饰。

五、15年前就开始做信任营销,海鲜现场宰杀。

六、把菜单做小,再做小,节省一半点菜时间。商业模式二:不与外婆家竞争的商超独特品牌 中国骨汤第一品牌——拾味馆。

商超餐饮,如何在外婆家、绿茶这种强势品牌“围攻”下,在顾客心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定位,建立属于自己的客户群?

拾味馆,很多店都与外婆家、绿茶为邻,但依靠自己独特的商业定位和经营模式,不与他们“争客源”,反而可以“互补”,在顾客心里,“他们从不会拿我们与外婆家、绿茶比较”,形成自己专属的客户群。

在商场里开店,有效避免竞争,就是最好的竞争。商业模式三:不用厨房、超市经营模式的全新商业模式 这是深圳一家完全颠覆餐饮概念的海鲜餐厅。

一、这是中国第一家没有厨房的中餐餐厅,而且其特色的产品结构决定了不需要厨师岗位;

二、首次将“超市”的概念首次引入餐饮经营中:顾客先“采购”并买单,再用餐,顾客完全自助,最大限度节省人力; 三、一家餐厅,实现两种功能,这不仅是一家餐厅,还是一家超市,顾客可以在这里吃饭,还经常采购半成品带回家。

四、消费不低,专注品质,人均消费200元以上,开业即火爆,一下成为深圳人争相用餐的地方,谁说高端市场没了?有品质、有特色、有创意的餐厅,照样有生意。商业模式四:餐饮业最省人工的厨房管理模式 深圳最火湘菜品牌之一——天下湘军。

天下湘军后厨管理在国内创先河:没有砧板、没有打荷,完全打破传统厨房结构模式,师傅+助手组成一个组,固定做一定数量菜,既节省人工,又稳定菜品。

天下湘军绩效考核方式和传统企业不同,实行“我的工资,我做主”,——每个人每个月拿多少工资,“自己说了算,自己干了算“。从每个人的胸号牌上即可看出员工工作时间长短、任职岗位、工资情况,收入全透明。

在人力成本天天上涨、员工一天比一天难招的情况下,天下湘军这种后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是餐饮业需要的最好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五:一张“全能餐桌”,省掉“无数”

服务员 东莞有一家餐厅,同行去看了都忍不住说“太牛了!”

这家餐厅:

一、15分钟上齐菜,晚一分钟,剩余菜全部赠送;

二、人均消费35元,一进门还有热气腾腾的毛巾这种星级酒店才有的感动服务;

三、顾客不论排队多少,晚上8:30准时毕餐,老板说“员工也得休息”;

四、前面三条还算“一般般”,最牛的是,顾客完全自助,自己拿餐盘、筷子、勺子、餐巾纸、自己泡茶,吃不完要打包,也是顾客自助。

其实,能实现这些,靠的是这家老板自创的一个“秘密武器”——一张无所不包的“全能餐桌”:这张桌子有很多抽屉,将顾客用餐所用的餐具一应俱全放进去,顾客坐着就可以伸手拿到,自助服务也就理所当然了!

这张桌子,为餐厅节省了“无数”服务员,这里的服务员只有一个职责:把菜端上桌,剩余的,都是顾客自己很Happy的干了!这样的餐厅,是不是非常值得推广? 商业模式六:给腾讯公司做员工餐的最牛快餐 中国最有潜力快餐品牌——金百味

大家天天都在用微信、QQ,但是,知道这家公司——腾讯的员工每天吃谁做的饭吗? 是深圳一家最有发展潜力的快餐、团膳品牌代表——金百味。“给腾讯公司这样的大企业做内部餐厅,不要房租,水电全免,这样的好政策,国内外的知名的巨头团膳企业都会来竞标。但腾讯看中的,就是看中金百味的管理。” 商业模式七:烤鱼界最奇葩、发展最神速的品牌 比炉鱼更火的烤鱼品牌——探鱼。

商业模式创新七大路径 篇3

去年,娱乐明星赵本山加入长江商学院,其背后的刘老根大舞台等边缘产业,突然之间成为焦点,从前的荒原,竟成财富的绿洲。展现了新兴市场丰富、多元的魅力。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的特点:既是大国经济,亦是新兴经济,产业结构丰富而多层;既有高新产业,亦有传统产业,不断萌生新的产业;灿若繁星的企业,创意无穷的商业模式;既有接近世界一流的企业,亦有管理水平很低的企业;既有庞大的千亿企业,亦有无数草根企业。

近年来,由于无法完成产业升级,中国企业在技术创先方面乏善可陈,但是,关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却如火如荼,俨然成为成为潮流。在中国,商业模式的创新,显然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

中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必须建立在深刻洞察中国产业经济的特点之上。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以及低端消费为主体的庞大国内市场,是中国产业经济的两大特点。这个特点使中国企业的存在形态充满无数的可能性质,而这正是中国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根基。

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包含以下7大模式。

新旧产业结合催生的商业模式

奉行此种商业模式的中国企业,大多集中在新式服务行业,其特点是用新的技术与新的运营方式,改变传统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成一种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模式。最典型的如芒果网,携程网等。

芒果网通过整合航空公司、银行、酒店等资源使自身迥然不同于行业领先者,跨行业整合资源必然会突破行业既有的限制与竞争规则,改变行业和企业价值链的构成,这也就在商业模式上同竞争对手形成了差异性。

另外,已经成为中国连锁酒店标杆的如家,其实也是新兴产业与传统酒店行业的结合,而目前,如家的商业模式被形象地形容为“水泥+鼠标”,足见其特点。

其特点很明显,通过新的技术手段互联网(新兴的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整合传统产业资源(酒店,银行,航空等)

而这种普遍的模式,其存在的根基,在于中国层次众多的行业,为跨层次的行业资源整合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产业链的纵向延伸

这种模式存在的根基,在于中国庞大的市场,使中国“挟市场以令诸侯”。我们经常说,中国企业技术水平低,但是,中国庞大的市场,亦是一种巨大的优势。通过集中市场资源,进行“产业倒逼”,逆向或者顺向整合上下游产业链。

最典型的是百丽,其不仅是鞋业巨头,更向经销商转型,从上游产业,延伸到下游产业。纵向打通产业链。是典型的上游向下游的纵向产业链延伸。

而分众收购新浪,携其在传播终端的强大渠道能力,向内容及产品领域延伸。则是向上游产业链的延伸。

而近年崛起的百泰传媒亦是如此。百泰传媒本是酒店终端媒体的巨头,主要从事媒体展示,后来其投资进入媒体,自己做内容,亦是从下游产业向上游产业的延伸,而这种延伸的根基,就在于其在终端的无与伦比的强大能力。

而在连锁领域,也有一些企业,向上游产业链延伸。如沃尔玛最近几年,亦开始根据顾客需要,进行部门产品的自我加工,从传统的零售商,向制造商转变,国内的国美,则联合香港的新恒基集团,在沈阳建立了国美工业园,生产手机,电视,电脑等产品,实现向上游产业的延伸。

无论上游向下游,还是下游向上游,这种模式的特点,都根源于某一个企业掌握了庞大的国内市场。

全球化的逐步深化带来的机遇。

自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利用全球资源的能力日益加强,亦提供了很多创新商业模式的条件。

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本土化人才在社会资源方面的无可替代性,都使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到互换资源的机会与筹码。

近年来中国很多企业,都在国际资本扶持下,迅速完成飞跃。

蒙牛在完成初期的发展之后,即获得高盛,大摩等的强大资金支持,在国际大财团的支持下,蒙牛从以前的潜力公司,即可进化为现实的行业龙头,借助资本的力量,完成了跨越式发展,而分众,盛大,阿里爸爸等,均通过国际性财团,完成了初步的飞跃。

还有一些企业,借助国际先进技术,完成了企业飞跃,最典型的是云南白药和秦川机床。

云南白药与德国拜尔斯多夫尔兰,爱尔兰Alltracel制药公司合作,开发出”白药创可帖“,借助国际医药巨头的力量,改变了白药的功用,完成产品与商业模式的双重创新,其后,云南白药在创可帖市场击败全球头号创可贴巨头强生。实现了“以强制强”的战略目标。

秦川通过并购控制了美国UAI,后者在机床方面的几大全球性优势,其后,秦川掌握了机床方面的全球先进技术,其海外市场得到迅速发展。

TCL之于汤姆逊、明基之于西门子、联想之于IBM,其实也是这种模式,不过其努力并未完全成功,但是,通过并购或者联盟国际巨头,获得先进技术模式,这种尝试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说明的是,长江商学院一直强调整合全球资源,倡导新洋务运动,某种意义上说,借助全球化的资源与技术,亦为应有之义。

中国市场压力下的运营模式创新

最近几年,轻公司的模式,在中国比较流行,而这种模式的兴起,主要是由于中国市场竞争的剧烈,成本压力过大,迫使企业模式的改变。另外,在轻工行业,国外的耐克等企业的商业模式,亦被国内企业移植和改造。戴尔的直销模式创造的根本,也在于企业成本压力的加大。

最典型的如早年的蒙牛,“先市场后工厂”的模式,这种模式,使蒙牛比一般的企业,少了库存的压力,也少了工厂管理的很多环节,市场反应更灵敏,这种模式,是蒙牛早期崛起的重要因素。鞋业巨头奥康,目前部分业务也仿耐克模式,只保留设计,而分离制造。

前几年比较受到推崇的PPG模式,虽然PPG遭遇资金危机,但是其早几年这种模式受到了热烈追捧。从结构而言,PPG模式的核心在于生产销售与供应链管理。这两者分别来自不同的 “原型”:前者是以直销著称的电脑制造商戴尔;后者则是以“供应链管理”著称的香港利丰集团。由于没有工厂,没有门店,PPG超低销售成本对业界发起颠覆性冲击。而仿照PPG后期的VANCL(凡客诚品),亦是靠这种模式崛起。

源于国内市场剧烈竞争的产业转型

最近几年的流行的所谓“蓝海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其根源即在于国内企业竞争剧烈,利润普遍下滑,大家均已到了边缘,由此逼迫企业开拓新的产业领域,更新产品价值。实际上,这是一种企业的战略转移。最典型的是比亚迪进军汽车行业。

此前,比亚迪一直是中国的电池大王,后来,由于电池行业的天花板,比亚迪于2003年进军汽车行业。在当时兴起的“外行造车”热潮中,淹没了无数的知名企业,奥克斯、厦新、美的、波导,乃至当时盛极一时的格林柯尔,均以失败告终,成为洗刷祭坛的鲜血。比亚迪其实是唯一的幸存者, 至2009年,比亚迪已经与奇瑞、吉利三足鼎立,并且获得了股神巴菲特投资其电动车产业,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事实上,相对很多企业失败,比亚迪成功进行产业转移,具备几个独特的根基:其一是在主业方面,建立了绝对的竞争优势,使竞争者难以短期突破,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为新产业的成熟赢得了时间,而奥克斯等企业,本身在空调行业生存紧张,很容易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其二是在产业布局上,选择了处于发展初期的,未来潜力巨大的行业,可以迅速完成原始积累,不至于陷入持久战的泥潭;过去几年,中国汽车行业呈爆发式增长,去年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产销大国,比亚迪选择汽车行业作为产业转移的方向,可谓明智。

在未来,随着中国局部产业成为世界主流,将为很多企业的专业转型,创造无数的机会。同时,也造就新的商业模式。

根源于激烈的竞争,以及行业发展周期而来的并购式发展。

进入21世纪之后,残酷的竞争,使很多企业利润日益降低,而很多行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亦从培育期过度到成熟期,品牌集中亦成为必然,

同时,境外财团的进入,也使并购方有了更多的资金支持,提供了放大产业的能力。由次,大规模兼并势在必行,出现了一种并购式的发展模式。

在充分竞争行业,这种特点更明显。早年,德隆模式的核心,就是在竞争性行业并购,虽然最后失败,但是德隆主要败于资本运作,在产业方面,却非无可取之处。

最典型的是美的近几年的扩张,美的通过并购荣事达,小天鹅等,在冰箱,洗衣机等领域,完成了产业布局,目前,其冰箱和洗衣机,均进入行业前三名,并购相当成功,同时,美的也通过跨行业并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大家电领域,成功从空调制造商,转型到综合性的制造商。为美的跃升为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二大品牌打下根基。

在未来的一些竞争性领域,大规模并购方兴未艾,跨越式并购,将造就很多行业巨头新的发展机会,亦创新新的商业模式。

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领域

主要集中于互联网有关的信息产业,以及新的能源、基础产业。这两大产业的与传统产业的区别是,得宜于新的产业模式,产业的起步并无明显的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的区别,从产业肇始,即是全球化的开始,阿里巴巴,新浪,网易,百度等的崛起,亦为典型案例。

从创立伊始,除了市场在国内以外,这些企业的运营模式及已经与国际接轨,而其资金来源,也多来自国际财团的投资,结合中国市场与国际化运营方式,是这种企业的普遍特点。

而无锡尚德,则是新兴产业里的另外一种新型企业。

太阳能产业是新兴产业,而无锡尚德在进入之初,即是一个国际化的企业,资金来自境外风投,人才来自硅谷,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等海外市场,原料亦主要来自欧美市场。企业治理结构亦非常合理。

新兴产业将是中国唯一在起点上与发达国家同时起步的产业,必然获得国家大力扶持,亦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商业模式创新,亦将层出不穷。

七大模式 篇4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新兴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党建工作, 探索构建农民工党建工作模式,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

十七大报告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 全国农民工总数已经达到2亿左右, 占全国工人总数的一半以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指出, “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农民工, 通过自己的劳动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繁荣, 理应成为党团结的对象。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普通存在农民工党员参加活动难、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难、农民工党员发挥作用难、在农民工群体中发展党员难等问题。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党建工作, 是保持农民工党员群体先进性的客观需要, 是壮大工人阶级队伍、提高党的影响力的现实选择, 是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 把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这个群体当中, 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引导并帮助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贡献力量。

2、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

十七大报告多次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 就是农民变城镇居民、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庞大的农民工群体, 身连着城乡, 利连着城乡, 是城乡统筹最直接、最现实的结合点。农民工进城为城市发展二、三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又把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管理和观念, 嫁接到农村地区, 为促进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农民工外迁的同时, 他们的打工收入大部分返回到农村, 起到了间接反哺农业和农村的作用。还有很多农民工回乡创业, 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 必须通过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党建工作, 推动解决劳务经济中的困难和问题, 促进城乡经济的良性发展。

3、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重要内容, 报告中共有七处提到“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农民工是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产物, 由于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 各项制度和配套措施没有及时有效跟上, 引发了一系列的农民工问题。广大农民工为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很多农民工长期处于社会的低层, 属于弱势群体, 基本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成为了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据调查, 外出的农民工多数没有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致使发生劳资纠纷时, 要么默默忍受, 要么走极端, 形成了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波。这些现象, 需要充分利用党建工作优势有效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以此巩固社会和谐的基础。

二、怎么样构建农民工党建工作模式

构建农民工党建工作模式, 必须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紧紧围绕劳务经济的发展, 在“建、管、帮、带”四个字上下功夫。

1、抓住一个“建”字, 切实做到农民工党员聚集在哪里, 党组织就建到哪里。

要按照十七大报告中“优化组织设置, 扩大组织覆盖”的要求, 着力建设好农民工党组织。一是依托劳务输入基地建立农民工党组织。着眼已建立的劳务输入基地的农民工流动性相对稳定的特点, 在当地建立农民工党组织, 就地从农民工党员中选择素质高、有党务经验的同志担任党组织负责人。二是依托外地公司建立农民工党组织。凡是吸纳农民工较多, 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外地公司, 则依托该公司建立党组织。三是依托驻外机构建立农民工党组织。在驻外机构所在地农民工党员较多的, 可依托该机构建立农民工党组织, 由该机构中的党员干部担任负责人。

2、突出一个“管”字, 切实做到农民工党员在哪里, 党组织管理就跟到哪里。

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 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按此要求, 一是推行建档立卡制度。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 及时建立外出农民工党员档案, 将外出农民工党员的基本情况、外出时间、所从事的职业、流出地址、联系办法、组织关系接转、参加组织生活等情况, 一一登记备案。二是坚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对流出县外在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相对较长但暂时无法接转组织关系的, 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三是推行组织关系接转制度。对外出6个月以上、地点相对固定的, 将其组织关系及时转至所在地方或单位的党组织, 参与当地组织生活。四是确定专人联系制度。凡是有外出农民工党员的支部, 要求支部成员按照分工与外出务工党员结成对子, 负责定期与其联系, 了解其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五是建立培养制度。把党员培养成优秀外出务工能人, 把外出优秀务工能人培养成党员。同时, 还要改革管理手段, 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 比如建立“农民工党员之家”网站等, 力争将所有农民工党员纳入有效管理。

3、立足一个“帮”字, 切实做到农民工在哪里, 党组织的帮扶就到达哪里。

十七大报告指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按此要求, 我们要始终把发挥好党组织在劳务经济发展中的服务引导作用作为加强农民工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 使农民工党建工作在促进劳务产业的健康发展方面起到良好的保证作用。一是组织开展培训。输出地主要依托县、乡党校和各级劳务技能培训中心, 有计划地对外出务工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使外出农民工党员掌握1-2门职业技能, 不断增强他们带头创业和带动就业的能力, 进而靠党员的形象打造劳务经济的品牌。输入地重点依托外出农民工党组织和输入地培训机构, 加强对农民工党员的政策、法规及市场经济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促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不断提高外出农民工党员的整体素质。二是开展信息服务。在县、乡设立劳务输出办公室的同时, 各村党支部成立劳务输出联络站, 配齐联络员, 负责同劳务党支部的联络工作, 采取三级组织收集信息、利用能人传递信息、依靠亲友传达信息、劳务市场寻找信息和劳务输出人员反馈信息等方式, 充分发挥各层次信息网的职能作用。三是开展维权服务。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十七大报告中“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要求, 围绕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医疗保障、安全生产等环节, 充分利用党组织的政治优势, 开展维权活动, 使农民工的相关权益得到组织保障。四是解除后顾之忧。各级党组织要采取结对帮扶等方式, 切实解决外出农民工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使他们安心在外务工创业。

4、着眼一个“带”字, 切实做到农民工党员在哪里, 带头和带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七大模式 篇5

众创空间专题研究报告...................................................................................................2 众创空间概述...............................................................................................................................2

1.1 提出众创空间的背景........................................................................................................2 1.2 众创空间是什么................................................................................................................3 1.3 众创空间的特点................................................................................................................4 1.4 众创空间的作用和意义....................................................................................................5 2.众创空间在国外..........................................................................................................................5 3.众创空间在中国..........................................................................................................................6

3.1 众创空间在中国的发展现状............................................................................................7 3.2 众创空间在中国的模式....................................................................................................8 3.3 典型案例..........................................................................................................................10 4.众创空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与问题................................................................................15 5.众创空间的发展........................................................................................................................15

众创空间专题研究报告

来源:投中研究院作者:王子威

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全长不过300米,却汇聚了超过2200个机构投资人、20多家新型创业机构,和将近4000个创业团队。

李克强总理刚刚于5月7日结束了对这条“小街”的造访,咖啡杯的余温还未退却。这不仅让聚集在创业街上的“众创空间”们欢欣鼓舞,也使得中国无数从事与创业相关的人群倍感振奋。

今年初,“创客”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会两万字政府工作报告13次提“创业”,国家明确表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经济发展新常态。“众创空间”也俨然成为2015年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热词。

投中研究院秉承严谨专业的风格保持着对中国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深度观察,现拟从“众创空间”这一热点出发,力图全面梳理和总结我国现存的“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和模式,以供各方参考。众创空间概述 1.1 提出众创空间的背景

早在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致开幕辞时,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2015年1月4日,李总理探访深圳柴火创客空间,称赞年轻创客们充分对接市场需求,创客创意无限。创客运动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让“创客”和“创客空间”们倍受鼓舞。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客被寄予厚望。

1月2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中央文件第一次提到“众创空间”。2月,科技部发文,指出以构建“众创空间”为载体,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打造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3月5日,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再次反复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且将其提升到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之一的高度,显示出政府对创业创新的重视,以及创业创新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

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众创空间”纲领性文件——《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此举为国家层面首次部署“众创空间”平台,支持大众创新创业。《意见》提出目标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又具备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等特点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

1.2 众创空间是什么

“众创空间”是科技部在调研北京、深圳等地的创客空间、孵化器基地等创业服务机构的基础上,总结各地为创业者服务的经验之后提炼出来的一个新词。

那么,究竟何谓“众创空间”?

根据国务院《意见》中的定义,众创空间是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这类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显然,“众创空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概念,也不能把它与现有的任何一种具体形式划等号。科技部也一再强调,众创空间绝不是大兴土木的房地产建设,而是在各类新型孵化器的基础上,打造一个开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

投中研究院认为,众创空间的概念外延与孵化器略有重叠,但应比后者范围更大(见图1),此外,它还应包括创客空间(见下文第2章)、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器模式。一方面,众创空间包括那些比传统意义上的孵化器门槛更低、更方便为草根创业者提供成长和服务的平台;另一方面,众创空间不但是创业者理想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还是一个能够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政策申请、工商注册、法律财务、媒体资讯等全方位创业服务的生态体系。

图1:传统孵化器、新型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关系

1.3 众创空间的特点

基于国务院《意见》对众创空间的定义,投中研究院结合调研,认为众创空间应当至少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开放与低成本:面向所有公众群体开放,采取部分服务免费、部分收费,或者会员服务的制度,为创业者提供相对较低成本的成长环境。

二、协同与互助:通过的沙龙、训练营、培训、大赛等活动促进创业者之间的交流和圈子的建立,共同的办公环境能够促进创业者之间的互帮互助、相互启发、资源共享,达到协同进步的目的,通过“聚合”产生“聚变”的效应。

三、结合:团队与人才结合,创新与创业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孵化与投资结合。

四、便利化:通过提供场地、举办活动,能够方便创业者进行产品展示、观点分享和项目路演等。此外,还能向初创企业提供其在萌芽期和成长期的便利,比如金融服务、工商注册、法律法务、补贴政策申请等,帮助其健康而快速地成长。

五、全要素:提供创业创新活动所必须的材料、设备和设施。

1.4 众创空间的作用和意义

众创空间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办公场地的提供,而是在于其提供的辅助创业创新的服务。各种形式的众创空间都在通过各自的方式,向创业者提供各种类别、不同程度的基础服务。这些基础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培训辅导、融资对接、活动沙龙、财务法务顾问等等。此外,个别创业服务机构还自己设立天使或早期基金,有些能帮助初创企业进行鼓励、补贴的政策申请,有些还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提供工位注册的工商服务等。

众创空间作为创业创新服务的平台在全国的推广,将使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众创空间在国外

显然,国外并没有“众创空间”这个词,但在这里不得不提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源自国外。“创客”二字,翻译于英文单词“maker”,指不以盈利为目标,致力于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空间在国外也有很多叫法:makerspace、hackerspace、hackspace、hacklab、creative space等等。它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和服务平台,通过向创客提供开放的物理空间和原型加工设备,以及组织相关的聚会和工作坊,从而促进知识分享,跨界协作以及创意的实现以至产品化。

全球知名的创客空间有诸如c-base e.V.、Metalab、TechShop、Fab Lab等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外已经把创客空间这个模式推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历史阶段,并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创客的概念被引入中国,也逐渐诞生了类似的场所。国内第一个创客空间是2010年诞生于上海的新车间,类似的还有北京创客空间、深圳柴火空间、杭州洋葱胶囊等等。

此外,还有两个名字不得不提,它们的模式近来也经常被国内的地产商们挂在嘴边,它们就是Regus和WeWork。

Regus是全球领先的工作场所创新解决方案供应商,该公司成立于1989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Regus的服务宗旨是,支持其客户的任何工作场所需要,使他们能够在工作的地方,以他们最有效的方式,尽可能持久地享受工作。目前,Regus已经在全球五大洲的900座城市开设了3,000家商务中心。2014年Regus营业收入增加15.8%,达到了16.76亿英镑,净利润增加27%,达到了1.04亿英镑。

Regus的产品主要包括商务办公室、商务会议室、商务贵宾室、虚拟办公室、视频通信、商务环球、灾难恢复等七类。面向的客户包括新建企业、在家经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国际企业等各类企业。

WeWork是一家位于美国、主打办公场地租赁服务的房地产公司。2014年,实现年营业收入1.5亿美元,利润率近30%。去年12月,WeWork宣布完成一笔3.55亿美元的融资,公司由此估值高达50亿美元。它的盈利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写字楼“整批零租”获取差价,以会员费及配套服务形式收费,二是通过周边地价的溢价、对种子公司投资等隐形回报获利。

WeWork激增的会员数量,连接线上线下硬实力资源的能力,显示出资本对该商业模式的充分看好,让这家公司的风头一时无两,也在中国掀起一阵模仿的风潮,潘石屹、毛大庆等地产大亨分别以SOHO 3Q、UrWork开始效仿。

3.众创空间在中国 3.1 众创空间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北京市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丰富的科技创新创业资源,成为我国众创空间发展最快的城市。

2015年3月23日,北京市科委对首批“北京市众创空间”中的11家进行了授牌,同时授予中关村创业大街“北京市众创空间集聚区”的称号。这11家创业服务机构分别为:北京创客空间、创客总部、东方嘉诚、科技寺、融创空间、极地国际创新中心、京西创业公社、DRC创億梦工厂、北大创业孵化营、乐邦乐成、清华x-lab。

5月4日,北京市科委再次对14家创业服务机构授予“北京市众创空间”的称号,分别是36氪、亚杰汇、Binggo咖啡、3W咖啡、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IC咖啡、创业家、车库咖啡、天使汇、飞马旅、联想之星、硬创邦、虫洞之家、因果树。这使得目前“北京市众创空间”的数量达到25家。

5月7日,北京众创空间联盟成立。标志着在北京市科委的指导下,北京地区搭建起了众创空间资源共享平台和行业自律组织。首届成员大会同期召开,与会成员来自近60家创业服务机构,汇集了众多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影响力、先进理念的人物,将进一步促进推动北京地区创新创业模式新颖、理念超前的众创空间的发展。

除北京以外,在上海、深圳、杭州、南京、武汉、苏州、成都等创新创业氛围较为活跃的地区,也都逐渐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比如上海的新车间,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杭州的洋葱胶囊,南京创客空间等等。

前面提到,众创空间是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现有的孵化器、创客空间是目前众创空间主要的两种业态。

从孵化器的视角来看,目前我国科技孵化器在大众创新创业方面有很好的基础。据国家科技部公开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仅就北京市而言,各类孵化机构超过150家,国家级孵化机构50家,入驻企业超过9000家。中关村创业大街目前共入孵400多个孵创业团队,获得融资的团队超过150个。

从另一种主流业态——创客空间的视角来看,中国创客还处于发育期,数量规模都较小。据公开数据显示,全球的创客空间已达数千家,而国内只有70余家。

3.2 众创空间在中国的模式

投中研究院根据调研,从业务模式和形态角度来看,认为目前我国现存的众创空间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式:

模式1:活动聚合型

以活动交流为主,定期举办想法或项目的发布、展示、路演等创业活动聚合。例如:北京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深圳柴火空间、杭州洋葱胶囊等。

模式2:培训辅导型

旨在利用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校友资源,以理论结合实际的培训体系为依托,是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例如:清华x-lab、北大创业孵化营、亚杰会等。

模式3:媒体驱动型

由面向创业企业的媒体创办,利用媒体宣传的优势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包括宣传、信息、投资等各种资源在内的综合性创业服务。例如:36氪、创业家等。

模式4:投资驱动型

针对初创企业最急需解决的资金问题,以资本为核心和纽带,聚集天使投资人、投资机构,依托其平台吸引汇集优质的创业项目,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例如:车库咖啡、创新工场、天使汇等。

模式5:地产思维型 由地产商开发的联合办公空间,类似WeWork模式。例如:SOHO 3Q、优客工场(UrWork)等。

WeWork模式带来的巨大的商机,让众多地产大佬蠢蠢欲动。潘石屹在今年2月初便推出了SOHO 3Q项目,主打“办公室在线短租”。原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离职创办“优客工场”,短短一个月时间,在北京“圈地”逾5万平方米。随后,原SOHO中国副总裁王胜江宣布与洪泰基金练手打造“洪泰创新空间”。绿地、亿达等知名房企开始嫁接“互联网+”因子,企图打造中国版联合办公租赁空间运营商。而在上海,融信绿地在大虹桥的中小企业成长平台,打着WeWork竞争者旗号的MO.ffice也于4月落地。

模式6:产业链服务型

产业链服务为主,包括产品打磨、产业链上下游机构的合作交流、成立基金进行合投等。例如:创客总部。

模式7: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型

提供综合型的创业生态体系,包括金融、培训辅导、招聘、运营、政策申请、法律顾问乃至住宿等一系列服务。例如:创业公社。

北京市科委目前已授牌的共25家“北京市众创空间”的主要服务和模式类型如下表(表1):

表1:北京市目前已授牌的25家众创空间主要服务一览

3.3 典型案例 案例1:创客总部(产业链服务型)

创客总部是由北大校友、联想之星创业联盟成员企业于2013年12月发起成立的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孵化器,以产业链服务和天使投资为特点。旨在通过搭建创业者、从业者、投资人、产业链上下游机构的合作交流平台,为创业团队提供专业的产业链服务。创客总部的常规服务也是办公场地的提供,但更加侧重于产业链服务,主导创业者的能力成长和业务发展。

创始人团队的背景涉足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培训、电商以及在线教育的创业,人均有十年左右的创业经验,行业资源也较为丰富,因此创客总部的着力点在于产品的打磨和产业链服务。

创客总部对入驻的初创团队提供服务和帮助的落脚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品和模式,帮助其判断在复杂的中国国情与市场中,定位是否足够精准,商业模式在中国是否可行,未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获取用户和盈利;二是市场和运营,如何找到最初的用户,如何通过最初的用户磨合产品,快速迭代产品,建立运营体系,一方面给团队建议,另一方面会想办法给他们寻找资源;三是法律治理结构,帮助创业者分析创始人之间的股权和激励应如何配置,创始人团队如何搭配,以及在未来可能会引进的人才和核心员工;四是天使投资,创客总部于2014年下半年自己成立了一支天使基金,此外还找了6家合投基金,首期3000万人民币,主要用来投入孵的企业。

盈利模式方面,创客总部在起始阶段主要做孵化器,发现只收工位租金是赔钱的,一直没有找到盈利模式,后来发现只有做投资才能有盈利。事实上,市场化的孵化器,基本都存在这个问题。目前,创客总部对自己的盈利模式定位是“产业链服务+天使投资”,关联产业相关的服务,重点做产品。创客总部对入孵团队的评审标准由自己来制定。主要看三点:方向(该领域未来是否有机会)、团队(主要看主导的创业者)、产品(切入点)。

从入孵团队规模来看,据创客总部的统计,2014年有338家申请,录取114家,每个月大致有9-12家通过评审,但今年的节奏比去年快,基本上随时都在评审。规模并不设上限,创客总部认为规模十分有必要,因其能够带来氛围和协同效应,人多之后相互之间的协作和配合会多起来。只要创业氛围足够好,创业团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都很强,不会有太多管理上的问题。

从已经服务过的团队来看,2014年有32个团队拿到投资,其中28个为天使轮。天使投资的平均金额为391万,而创客总部自己投的多数在300万左右。

案例2:车库咖啡(投资驱动型)

近几年,咖啡类众创空间的成立如雨后春笋,位于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中心的车库咖啡作为其中的先行者,自2011年4月开始营业,迄今已经走过四个春秋。

车库咖啡把进驻其中的早期创业者或团队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流动创业者,车库咖啡800平方米的总面积当中有60%都给了这部分创业者,据车库统计,每年平均流动6万人次,每天150-200人次;第二种是常驻团队,目前能够满足10个团队的需求,桌椅和办公位固定,这类团队的人员和项目均比较稳定,流动性小,能够自行维护日常的办公秩序。

第三种是被车库咖啡称作“认证机制”的团队。该认证体系是车库咖啡在经营第二年开始启动的,至今一共服务过300支团队。每年申请的团队大概有1000支,每年只筛选出100个团队进行服务,原因在于一方面要保障团队的品质,另一方面是运营体系只能支持100个。

这些团队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募,通过车库的认证并加入其会员体系之后,车库会给团队提供内部的、精准的资源活动分享服务。对于认证标准的制定,车库认为并不一定非要以最终是否能获得融资和明确市场方向为依准,只要项目已经有了,并且运营比较正常,团队稳定。此外还有一些附加条件,比如是否已经注册为法人单位,但如果团队特别大,还未注册也可以酌情放宽要求。

盈利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创业咖啡馆的难题。车库咖啡在经过多年探索发展之后,目前的盈利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除正常的工位收入以外,还来自于餐品提供、会务举办、活动场地提供、广告与自媒体、各地的创业培训和创业交流、协办和参与创业大赛,等等;此外,其凭借自身多年在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运营模式的经验积累和深入观察,车库咖啡把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为其他的创业咖啡馆或创业服务平台做咨询服务。

在对团队投资方面,车库咖啡对创业团队没有持股,也不设专项基金。车库咖啡目前已经取消之前的投资人坐班制度,原因一是限制坐班的效率可能并不高,二是项目也具有流动性,和投资人约定好以后双方定期来就可以,三是现在见项目的渠道比以前丰富了,有各种活动、沙龙、培训、路演、大赛等等,都是能够见到投资人、被关注的方式。

从车库咖啡服务过的团队来看,不乏墨迹天气、魔漫相机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车库的平台上,拿到过融资的团队共有70多个,多数为天使轮,有少数直接到A轮。

案例3:创业公社(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型)

创业公社是一家有国资背景的创新型孵化器,由京西创业投资基金和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共同出资设立。创业公社于2013年5月开始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石景山园区,同时已经开始在中关村、东城、西城、朝阳、丰台开始规模化扩展,并正在筹划向北京周边区县扩张。定位于为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文化创意和节能环保等新兴领域的团队服务。

创业公社的核心运营思路是,通过完整的创业服务体系树立品牌,以吸引更多的优质创业企业入驻,在形成企业数量规模之后,去和闲置物业洽谈,获得较低的价格,把它变成创业公社,最后再给创业团队办公。然而目前在石景山总部的场地是由政府提供,对创业公社而言并无租用成本。

创业公社对入驻团队也秉持开放的态度,并不设过多门槛。同时,受中关村管委会委托,创业公社运营名为“雏鹰计划”的优质项目池,目前其中有60多家企业,累计获得过的融资已超过7.5亿元。

创业公社受中关村管委会委托,运营中关村雏鹰人才基地,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获得不超过30万补贴,目前已有近60家雏鹰企业

创业公社的盈利模式也是“办公场地租金+增值服务”,于2014年实现了微盈利。从2014年的情况来看,场地和服务收入的占比大约为7:3。但创业公社认为,从趋势来看,增值服务的部分发展很快,未来几年内服务收入超过办公租金收入将是必然。

在服务内容的层面,除场地的基础运营之外,主要有:金融服务(包括股权和债权),垂直行业领域的导师顾问,帮助企业招聘,法律咨询(知识产权、合同梳理等),申请政策(解决创业者对政府政策了解不足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线下培训,定期的分享会和沙盘演练,项目路演,等等。对于交流的形式,创业公社的理念是不对交流形式做固定的限制。

在投资层面,创业公社当前的做法是用其提供的服务换取企业2%~5%的微股权,目前已获得近20家企业的微股权。但他们暂时没有退出的打算,一旦获得投资人的投资,也是对项目一个良好的背书,便更加有了长期持有的理由。

在已服务团队的层面,累计服务过的团队超过500家,目前实际入驻的企业有100多家,还有一些提供服务但在其他场所办公的团队。

短期内创业公社将会做三件事:一是目前3万平方米的总面积已经饱和,需要进行拓展,二是今年将要重点将企业推向四版市场,三是要做一个类似YOU+的创业者公寓,帮助解决住的问题。4.众创空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与问题

第一,联合办公空间以及创业咖啡馆的持续盈利是难题。与WeWork的模式不同,创业咖啡馆缺乏持续盈利的能力,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行为。如何减少亏损或者保本运营,让咖啡馆不至于最终倒闭成为这些创业咖啡馆经营者思考的问题。

第二,需要扩张以形成规模效应,管理运营队伍需扩大。但在规模扩大之后,受限于管理团队自身的认知和管理水平,也会带来问题。

第三,场地成本普遍较高,难以产生盈利,创业服务机构希望获得政府财政扶持的意愿比较强烈。

第四,非集中办公区难以为初创企业注册,集中办公区登记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众创空间集中办公的特点,简化住所登记手续,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等创业服务机构相对密集的区域推进众创空间集聚区建设,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

5.众创空间的发展

投中研究院结合调研分析认为,众创空间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其一,现在社会环境比以前更加宽容,创业氛围更好,创业服务机构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形态出现。

其二,创业领域的投资会越来越多,会进一步促进创业人员和创业服务机构的增多。其三,未来政府的“制度红利”比“人口红利”要更大,创业将会成为更多的人的选择。其四,未来的创业服务机构会越来越多,但所有的事情不会像现在这么热,商业最后还是会回归本质,供的是什么服务,对用户来说是否有价值。

跨境电商七大模式的优势与痛点 篇6

2015年,战局初步形成,我们来剖析一下各类跨境进口电商模式的优劣。

一、M2C模式:从厂商到消费者,平台负责招商

典型玩家:天猫国际,作为开放平台邀请国际品牌入驻

优势是用户信任度高,因为这些商家需要有海外零售资质和授权,商品从海外直邮,并且可以提供本地退换货服务;痛点在于,它们的性质大多为第三方代运营,所以价位高、品牌端管控力弱,正在不断改进完善模式中。

二、B2C模式:保税自营+直采

典型玩家:京东,聚美,蜜芽

优势在于平台直接参与货源组织、物流仓储买卖流程,销售流转高,时效性好,通常B2C玩家还会附以“直邮+闪购特卖”等模式补充SKU丰富度和缓解供应链压力。

而痛点在于品类受限。目前此模式还是以爆品、标品为主,有些地区商检海关是独立的,能进入的商品根据各地政策不同都有限制,比如广州就不能有保健品和化妆品入境。同时还有资金压力,因为不论是搞定上游供应链,还是提高物流清关时效、在保税区自建仓储,又或者做营销打价格战、补贴用户以及提高转化复购,都需要大量资本,爆品和标品的毛利空间极低,却仍要保持稳健发展,资本注入在此刻尤为意义重大。在现阶段,有钱有流量有资源谈判能力的大佬们纷纷介入,此模式基本已经构建了门槛,不适合创业企业轻易入场了。

这里单独谈一谈大火的母婴垂直品类,前线玩家有蜜芽等。

母婴品类的优势是,它是最容易赢得跨境增量市场的切口,刚需、高频、大流量,是大多数家庭单位接触海淘商品的起点。母婴电商大多希望能在单品上缩短供应链、打造品牌、获得信任流量,未来逐步拓展至其他高毛利或现货品类,淡化进口商品概念。

而痛点在于,母婴品类有其特殊性,国内用户目前只认几款爆款品牌,且妈妈们还都懂得看产地,非原产地不买。几款爆品的品牌商如花王等,国内无法与其直接签约供货,母婴电商们的现状都是在用复合供应链保证货源供应,如国外的经销商、批发商,国外商超电商扫货、买手、国内进口商等。这样一来,上游供应链不稳定,价格基本透明,且无毛利,部分玩家甚至自断双臂来大促战斗。目前基本所有实力派电商大佬都以母婴品类作为吸引转化流量的必备品类,而创业公司们则逐渐降低母婴比例或另辟蹊径,开始不同方向的差异化竞争。

三、C2C模式:海外买手制

典型玩家:淘宝全球购,淘世界,洋码头扫货神器,海蜜,街蜜

海外买手(个人代购)入驻平台开店,从品类来讲,以长尾非标品为主。全球购目前已经和一淘合并,虽然看来是跨境进口C2C中最大的一家,但也有很多固有问题,比如商品真假难辨、区分原有商家和海外买手会造成很多矛盾等等,在获取消费者信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优势来看,C2C形态是目前笔者比较喜欢和看好的模式,构建的是供应链和选品的宽度。电商发展至今,不论进口出口还是线上线下,其本质还是商业零售和消费者认知。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商业零售的几点变化是:消费者主导化、生产商多元化、中间商信息化,而商品核心竞争力变成了个性需求和情感满足。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群的垂直细分让同类人群在商品的选择和消费能力上有很大的相似度,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影响力和连接都被放大了,流量不断碎片化是由80后、90后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消费方式决定的,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是这一代人的基本消费需求逻辑,因此移动电商应当更加场景化。其次,面对商品丰富度如此之高的现状,节约选择成本也尤为重要——Don't make me think。而C2C达人经济模式可以在精神社交层面促进用户沉淀,优秀买手可以通过自己的强时尚感、强影响力打造一些品牌,获得价值观层面的认同和分享,同时也建立个人信任机制。

当然C2C的模式还是有它固有的痛点。传统的靠广告和返点盈利的模式,服务体验的掌控度不太好,个人代购也存在法律政策风险,买手制平台的转化目前普遍只有2%不到。早期如何获得流量,提高转化,形成海淘时尚品牌效应,平衡用户与买手的规模增长,都是难点。

四、B2B2C保税区模式

典型玩家:海豚村

以海豚村为例,贸易商/供应商对接前端跨境电商后台,比如用户在蜜芽下单,由海豚村直接出库发货给用户,货物并不会通过蜜芽。跨境供应链服务商通过保税采取邮出模式,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为其供货,平台提供用户订单后由这些服务商直接发货给用户。这些服务商很多还会提供一些供应链融资的服务。优势在于便捷且无库存压力,痛点在于,B2B2C借跨境电商名义行一般贸易之实,接触不到C端用户,长远价值堪忧。

五、海外电商直邮

典型玩家:亚马逊

优势在于,有全球优质供应链物流体系和丰富的SKU;痛点是,跨境电商最终还是要比拼境内转化销售能力,对本土用户消费需求的把握就尤为重要,亚马逊是否真的能做好本土下沉还有待考量。

六、返利导购/代运营

典型玩家:么么嗖,Hai360,海猫季

一种是技术型,玩家有么么嗖、Hai360、海猫季。这些技术导向型平台通过自行开发的系统自动抓取海外主要电商网站的SKU,全自动翻译,解析语义,提供海量中文SKU帮助用户下单,这也是最早做跨境电商平台的模式。

还有一种是中文官网代运营,直接与海外电商签约合作,代运营其中文官网。

这两种方式有着早期优势,易切入,成本低,解决了信息流的处理问题,SKU丰富,方便搜索。而痛点在于中长期缺乏核心竞争力,库存价格实时更新等技术要求高,蜜淘等一些早期以此为起点的公司已纷纷转型。

七、内容分享/社区资讯

典型玩家:小红书

内容引导消费,形成自然转化。优势在于天然海外品牌培育基地,流量带到福利社转化为交易,但长远还是需要有强大的供应链能力。

编辑元素:

三个重要的政策红利信号

2014 年 7 月,海关总署的《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2014年第56 号)和《关于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的公告》(2014年第57 号),政策层面上承认跨境电子商务,认可业内通行的保税模式。

「6+1」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可享受跨境电商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即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购买的海外商品只需要缴纳行邮税,免去了一般进口贸易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

2015 年 4 月 28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关于降低进口产品关税试点、税制改革和恢复增设口岸免税店的相关政策,表明政府正促进消费回流国内。

行业有待完善的几点

政策探索:

税收不会长期高度倾斜在跨境保税上,因为需要考虑与传统一般贸易利益的平衡问题,对检疫标准、保税类目的控制;商检、税务、外汇、海关等各环节变动皆有影响。

物流清关报税体系不成熟,售后体验难保证:传统跨境物流,转运物流价格高、时效慢,报税清关需要国家政策支持而不断让其流程更通畅。

供应链不稳定:

爆品仍占跨境海淘很大比例,平台为了保证爆品供货通常采用复合渠道,价格难以控制,毛利趋近于零。但即便如此,部分电商平台仍旧时常断货无货。

资本驱动,各路玩家即竞争又共生:

大佬入局进口电商,创业公司加紧融资步伐屯粮备战,海外电商如亚马逊逐步试水国内市场,物流供应链服务商也在发挥自身行业优势。大佬小弟面对新兴市场都要从头摸索,既竞争又共生。

广告十七大误区 篇7

误区一:买2/3的火车票

如果你买2/3的火车票, 就不能到达目的地。

很多企业忽视广告有着明显的滞后效应这个事实。第一天打广告, 恨不能第二天就能上销量, 殊不知广告的启效时间已从以前的3周变成现在的9个月。如果你不能坚持, 那你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匆匆忙忙地上广告, 又匆匆忙忙地停广告, 大把的广告费就打了水漂。

在批评脑白金广告投放无节制的时候, 至少比只花2/3的广告费永远不到位要好。生活中多少漂亮女生都嫁给了死缠烂打的男人, 死缠烂打实在是中国市场广告投放的一大绝活, 不是哪一本广告教材可以教会你的。

有人要说, 我也想死缠烂打, 可我没有脑白金那么有钱有胆。那你选取一个小一点的市场呀, 完全可以进行局部市场的死缠烂打。一把盐撒在游泳池里, 对游泳池根本没有一点影响, 撒到盆里, 水立马变味。

更要命的还有打打停停的, 这是广告投放的大忌。广告只能打, 不能停, 停1个月消费者能将你忘得一干二净。

误区二:广告和销售不同步

广告已经铺天盖地了, 产品还没有铺下去, 自然创造不出神奇的销售业绩。

一个产品制造商需要有两个经销商, 一个经销商帮你把货铺到消费者心里, 这就要靠广告;另一个经销商帮你把货铺到消费者面前。

消费者心里有你, 面前没有你, 或消费者面前有你, 心里没有你, 结果都是抓瞎。

误区三:重终端轻广告

做好终端, 销售就上去了, 可以不做广告。终端建设没有错, 可是因为终端而轻视广告的态度就错了。因为两股力量共同作用于市场, 相互之间是不可替代的。事实上有足够的实例证明, 抛开广告的支持, 单纯进行终端建设是行不通的。投入结构上的不平衡将导致品牌衰退, 以终端换广告的做法, 得不偿失。

误区四:广告媒体无组合

广告战和发动一场真正的战争没什么两样, 没有人可以单靠飞机或大炮就能赢得全部战争。比如:

1.单纯的电视广告有时并不能将产品信息说透 (比如药品、保健品) , 造成消费者知道了你的品牌, 并不能确切地知道这个产品到底有什么用, 以及为什么有这个作用。这时候没有报纸广告的配合就不行。

2.全国市场不可能一片红或一片黑。有些地区卖得好, 有些地区卖得不好是常见的事, 那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媒体投放, 无重点无主次, 只会导致广告费的浪费。这时候重点区域就需要地方性媒体来配合。

误区五:在30秒广告中只提一次品牌

广告片中多说几次品牌在广告圈里似乎是一件可耻的事, 因为它显得不国际, 当然也就难获奖。以经验来看:30秒广告能提3次品牌, 15秒广告提2次品牌会比较好。如果有旁白最好再加字幕就更有保障。声音要大, 宁可把人吓着, 不能让人听不到。所以有些傻广告大呼小叫地在30秒广告里念上5次品牌成功了, 有些画面精致屡获大奖只提一次品牌的广告却失败了。

最后出标版, 只轻描淡写地提品牌的做法是强势品牌才能玩的游戏。广告不是用来获奖的。如果客户不能卖货, 获奖有屁用。

广告不是给企业家和评委看的, 是给消费者看的。消费者不是美学家, 大多数消费者能接受的往往是叫卖式广告。

误区六:广告要大家都喜欢

给小孩看的广告, 成人不喜欢有什么关系?给女人看的广告, 男人不喜欢有什么关系?给农民看的广告, 城里人不喜欢有什么关系?给俗人看的广告, 高雅之士不喜欢有什么关系?给外行看的广告, 内行不喜欢又有什么关系?

界定目标受众是创作任何一条广告都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而广告最重要的就是取悦这些人, 而不是所有人。

误区七:一上来就打5秒广告

每年不知有多少中小企业在央视打5秒广告, 然后销声匿迹, 连一点水花都没看见。不是说5秒广告不行, 问题是谁打。那些品牌很响的, 打5秒广告可以起到提醒记忆的作用;而那些刚刚露脸的品牌, 打5秒广告可以讲谁都注意不到。

这就好比两个刚认识的人就得多说几句话让彼此了解, 日后再见面, 打打招呼就可以。如果刚开始就只打打招呼, 可能扭头彼此就忘了。

误区八:大创意不能坚持

可以延伸的好创意是大创意, 不可以延伸的创意是小创意, 虽一“大”一“小”之分, 两者之间却有着天壤之别。万宝路用牛仔做形象坚持了五十年, 绝对伏特加年复一年坚持表现它的瓶形。而我们很多企业不用说十年八年坚持一个大创意, 甚至一年都坚持不了。

发现了创意却不能坚持, 实在是可惜!更糟的是, 创意不能坚持会带出一连串的问题, 最后一堆广告之后, 品牌成了个五花脸。

误区九:把广告目标当作销售目标

广告目标不是销售目标, 而是信息传播目标。比如, 在三个月内让一个新牌子的饮料在北京的认知度达到50%;在六个月内, 让上海70%的家庭主妇了解一种简便快捷的新牌微波食品诞生了。

单个广告是否达到信息传播目标, 可以通过广告调研来确认。如果达到了传播目标, 可以推断销售目标从中受益。

误区十:策略诉求和表现形式说变就变

排毒养颜的诉求坚持说了多年:排除毒素, 一身轻松。它成功了。西安扬森的表现一直坚持打比喻的方法:易蒙停, 用关不住的水龙头作喻;达克宁, 用拔草作喻……它也成功了。经常更换策略和表现形式的品牌也绝对是很难成功的, 至少更换本身说明你的策略和表现是不成熟的。

误区十一:过分强调广告的合理性

《广告奏效的奥秘》中讲了一个内衣广告的故事———

内衣广告用一位身着紧身内衣裤的女性+标题:“穿XX牌紧身内衣, 尽显您理想身材。”是再合理不过的了。但这样的广告刊登在杂志上, 有几个人会注意它呢?显然, 这是无法吸引眼球的广告。

美国一家广告公司为一家女式紧身内衣生产企业开发出一套广告攻势。广告中的女人只穿着紧身内衣, 在人来人往的大城市街头旁若无人地行走。标题是:“我梦想, 身上只穿着XX紧身内衣穿过纽约闹市。”

在播出前, 人们对广告攻势的效果进行预先测试, 结果惨不忍睹!被访的妇女目瞪口呆, 表示坚决拒绝。照理说, 该广告应该压进箱底弃置不用。但却不然, 广告公司声称, 测试结果正是他们刻意追求的。于是决定让广告播出———业内最成功的广告之一从此问世。

广告和逻辑没有什么关联, 倒是和情感、联想、印象关系甚密。用名车概念造皇明太阳能, 名车和皇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高级的关系!名车和步步高无绳电话S系列有什么关系?高级的关系!所以我很欣赏一家酒企业老总的一句话:“你不管我卖的酒是多少钱, 拍广告你给我用高级的演员在高级的场合里用。”

误区十二:舍不得在广告创作上投钱

中国人居室装修很少愿意为设计付费的。买材料多贵都舍得, 为设计付费却难上难。拿2万元播广告, 却只舍得拿2000元做一支广告片的企业不少, 得不到好创意也就不足为怪。问题是这么做一点也不省钱。创意不突出, 广告片就不突出。广告片不突出就意味着不能引起消费者注意, 除非你像哈六药那么轰炸, 有没有创意就不重要了。

同样的讯息, 口才好, 一句话讲清;不好, 50句都未必。在此奉劝那些准备投广告的企业, 你至少要拿出广告投放额的10%来做广告策划、创意和制作, 否则省掉的小钱会让你破费更大的钱。

误区十三:不给创作留足够的时间

任何一个大创意都是逐渐形成的, 不可能跟水龙头似的一拧就开。有些企业和广告公司合作时, 不能给足够的时间, 这倒练就了不少中国广告人的“急”功。但哪怕再有“急”功, 短时间要诞生大创意, 依然难上难。出错就难免了。

很多创意前的策略规划是需要足够时间的。化妆品广告策略定位到底是卖功能还是卖幻觉?空调到底是卖静音还是卖节电?即使策略定好, 如何表现也不是拍脑门想出来的。广告内容所传达的信息是否与产品定位一致, 广告的表现是否能为目标受众所接受, 所以在正式制作广告片前还需要将创意请消费者来做测试, 广告片制作完成还要请消费者再来做测试。

误区十四:广告不做测试

成熟的企业都已经习惯了这个方法, 一支新广告片问世或一次大的促销活动都会在1-3个城市做测试, 判断有效性。这样做好处很多, 因为一旦发现问题马上调整, 损失有限。如果不做测试, 一下子就投放全国, 风险就十分大, 出了问题很难挽回。经常发现广告露了一个月的脸就消失了, 一般来说就是出了问题。如果先行做测试, 就不至如此。

误区十五:1则广告放进2个以上的想法

一次说透一件事情、一个道理已是相当不简单。光是把一个点、一个信息注入消费者的心脑, 已经足够把创作人员折磨得够呛。但可爱又可恨的客户, 竟然要求在一则广告、一条片子里放进那么多内容, 这个那个, 一样都少不得丢。哎, 恨不得把家谱都放进入。

说得越多, 受众记得越少。那些指定追加的内容, 多多少少会削弱广告的效果, 我们事先就知道。客户当时不听, 最冤的是, 事后广告效果不好, 责任全部要你来承担。客户他一定会把这笔帐记在广告公司头上, 而不是质问他自己。

企图在广告放2个以上的想法, 是非常可怕的。欲速而不达, 这种不恰当的野心, 只会延误成功的到来。试想一个课堂有2个的老师同时讲话, 甚至是3个以上的老师同时讲话, 会是什么结果?

误区十六:不好意思做俗广告

中国是个大国, 人口众多, 文化层次不一, 收入层次不一, 也就造成了消费阶层的分化。绝大多数的消费者不仅收入低而且也不是文化人, 对广告的理解力很弱,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在智商极高的评委眼里能得大奖的广告作品在市场上却很失败的原因。

最典型的例子, 同样是补肾产品, 御苁蓉不管是产品包装还是广告创作都比汇仁肾宝要强, 但御苁蓉为什么会失败?御苁蓉的广告用一支塑料水枪东指西指最后滴下两滴来暗喻男性某些方面的问题, 创意不可谓不好, 获奖也是自然的。问题大多数人看不懂, 没有受刺激, 农民以为是卖水枪的广告。汇仁肾宝则是一女子依偎男人旁边, 肩一耸:“吃了汇仁肾宝, 他好我也好。”农民说这我明白。该广告制作水平一般, 透着一股俗劲, 但就是这个俗劲让汇仁肾宝赚翻了天。

没有企业和广告人真的愿意做俗广告, 谁都想让自己显得有文化。但这世界俗人多还是雅士多?

“送礼就送脑白金”从早到晚强灌给消费者, 老头老太一边抱怨广告干扰他们看电视剧, 但有人送给他们脑白金的时候, 他们又会乐得屁颠屁颠:哦, 这就是电视上天天广告的那个脑白金啊!

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这是常识, 但偏偏有人总想给广告做一个定位, 好象只有高雅的画面和说辞才是好广告。去看看那些好笑的让人喷饭的手机段子, 有几个是高雅的。广告有两个目的, 一是促销产品, 二是提升品牌形象, 俗广告某种程度上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伤害, 但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时候, 当然是先把熊掌拿到, 鱼以后再钓。如果销量都没有, 要形象还有屁用。

误区十七:重创意, 轻叫卖

不可否认, 广告是环境的产物。目前所处的环境是, 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广告的接受还停留在叫卖时代,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简单说, 叫卖式的广告要比含蓄式的广告更容易让人接受。

表面看, 大众是一个习惯含蓄式表达方式的族群, 但内心却渴望直白大声的沟通和交流。举个例子, 《还珠格格》, 你可以骂它幼稚、没内涵, 夸张离奇, 对白直接浅白, 简直不象人说的话;但它硬是红遍大江南北, 抓了多少人的心、赚了无数的眼泪, 更是赚了大把的钞票。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广告就是沟通, 你的广告首先要让人明白你要说的是什么。白居易的诗为什么在民间广为流传, 全赖他的一个好习惯:每写一首诗都要先念给邻里老妪听, 直到她能听得懂为止。

叫卖广告的特点是旁白多、字幕多, 典型的是脑白金和哈药的某些广告。金嗓子喉宝只一句:保护嗓子请选用金嗓子喉宝, 就让它卖得热火朝天。

且不论它们的好坏, 重要的一点是它们将产品的特点说得很清楚。看这些广告你不用动脑子, 坐在那儿经它一顿猛灌, 立马儿就明白。而有些广告, 看完你一头雾水, 甚至不知道它卖的是什么;更有些标榜创意的广告, 看上去很美, 但抓住你的是眼花缭乱的表现手段, 最后却连品牌名都没让人记住, 更别提卖产品了。

儒者的七大智慧 篇8

儒家非常强调以天为则, 以史为鉴, 这就是要奉天法古。以天为则就是要效仿自然, 顺从自然。对于自然, 对于天地万物, 我们必须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去理解它, 而不应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去随意地改变它。这不仅仅是道家的思想, 也是儒家的思想。

在《论语》里面曾经提到, 尧为什么伟大啊?“唯尧则天”!赞扬尧舜能够无为而治。我们已经一再说过, 无为而治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 相反, 它蕴含着积极的意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禹治水。大禹没有采取“堵”的方式治水, 而是顺应水性去化解水灾。儒家对他的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那么以史为鉴呢, 唐太宗有一句话是“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刚才讲到中国历代的统治者, 当政局稍微稳定以后, 一定会修订礼乐, 另外还一定会修前朝的历史。为什么?是为了总结前朝兴亡成败的经验教训, 这就是以史为鉴。这是中国的一大特色, 所以中国历史在世界上来讲也是最发达的。

二、内圣外王

“内圣”就是自己的修养要高, 那么怎样提高修养呢?就是以君子为榜样来要求自己。但是, 仅仅提高内在的道德、修养是不够的, 还必须强调“外王”。“外王”就是所谓的“事功”, 即不仅要有内心高明的修养, 还要把它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并做出成绩来。

在中国形容一个人品德好, 就是立德、立言、立功。首先是培养自己的品德;然后还要立言, 就是说你的话能够让大家从中受到启发, 受到教育;但只有立德、立言还不行, 还要立功, 就是要做出成绩来。

三、知行合一

内圣外王是指内外两个方面——既要有自己的修养又要有外在实际的业绩, 就是强调要能够经世致用。怎么用呢?《中庸》就讲, 要“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博学之, 审问之”就是要多搜集资料, 直接去考察一下;然后“慎思之”——慎重地思考;还要“明辨之”, 即辨析清楚;最后“笃行之”, 就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去。“笃”就是实在的意思, 要很坚定, 实事求是地去做。儒家荀子有一句话叫“学止于行而至矣”。行, 就是做学问的最高点了。

朱熹也讲过一句话, “学之之博, 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 未若行之之实”。就是说你学问再广博, 如果不能把握知识的要领, 那做这学问也是没用的。但是你能够把握它的精神要点, 又不如你去实实在在地做。“知”必须要落实到“行”, 落实到“行”才是最重要的。

四、重在体悟

中国的儒家强调学习是为己之学, 就是要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修养, 所以并没有把学习看成是纯粹的知识积累, 而是把它看做提升自己智慧的工具。因此儒家就非常强调在学习中的体悟。

“体悟”一词中的“体”本身也包括前面所讲的实践, 即身体力行。在体悟中, 儒家更强调悟, 悟就是通过学习知识去把握事物内在的精神, 并灵活地运用它。

而且在体悟中, 儒家还非常强调对不同个体的针对性, 而不是一种普遍的适用性。哪怕是有很多普遍使用的东西, 也要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个别的处理。我想这就是儒家非常重要的学习和思维的方法。

五、执两用中

再一点就是儒家非常强调中庸, 这个“庸”是平常的意思, 它还有“用”的意思。所以中庸实际上也可以反过来讲, 就是孔子讲的“执其两端, 用其中”的“用中”的意思。强调过犹不及, 要把握适当的度, 把握中道。

中庸不是调和的意思, 而是恰如其分的意思。比如你吃得太饱了不行, 会撑得难受;同样你吃不饱饿着也是不行的。对子女的教育也是, 你放手不管不行, 管得太严也不行。既不能太严也不能太慈, 要做得恰如其分。

掌握这个东西并不容易, 所以在《论语》里面, 孔子感叹道, 现在很少有人能具备中庸这种品德了, 常常都爱走极端。

六、和而不同

另外, 儒家的思想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和而不同”, 实际上就是多元并存和相互包容的意思。这个世界只有多元并存才能够互相吸取, 互相推动, 才有共同的发展。如果都是单一的话, 没有不同的意见, 没有不同的思想, 那么可以说就没有一个前进的动力。所以, 我觉得“和而不同”也是儒家非常有价值的思想。

七、守常明变

最后提一个儒家守常明变的思想, 或者叫知常明变, 即认识到事物都有它的原则, 或者是根本的规律, 但是这种规律应该在特殊的情况下灵活地处理。这在儒家那儿就称之为“经”和“权”的关系, “经”的意思就是有原则或者规律, “权”, 就是权变、灵活。

比如儒家讲男女授受不亲。孟子讲这个是“经”, 男女授受不亲这是根本原则。但是如果你的嫂子掉到井里面去了, 你伸不伸手去抓她?孟子说应该伸手, 这就是“权”。你不能光是守着井让她掉下去淹死了, 这个时候你就要权变。知常还要明变, 即知道“经”还要用“权”。

所以儒家非常强调顺时而变, 要与时偕行。“时”这个观念, 在儒家思想里面跟“中”一样非常重要。在《周易》里面就把“时”“中”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讲, 又把“中”“和”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讲, 所以“和”“中”“时”三个观念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处理问题的原则。

和而不同的意义, 就是多元并存。那么多元并存就不能对一个过, 对另一个不及, 而是要掌握好一个分寸, 这就是“中”。但这个分寸也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要看时机。这个时机就包括环境和条件, 其实也就是一种机遇。有了机遇, 一件事情才能真正地实现;如果没有这个机遇, 那你的愿望也不一定就能够实现。

对于这一点中国古代有一句谚语做了概括, 叫“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本来是个正面的话, 俊杰是非常能够识时务的, 所谓识时务就是能够把握时机。可惜后来多数用到贬义上面去了, 变成投机取巧的意思了。

全球粮荒的七大原因 篇9

2007年, 世界谷物价格大幅上涨, 其中小麦上涨了112%, 玉米上涨60%, 大豆上涨75%。粮价暴涨对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如印度和埃及, 特别是非洲国家的居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造成的生活压力已在喀麦隆、布基纳法索、埃及、海地等国家引发了骚乱和抗议活动。民以食为天, 对各国来说, 老百姓吃饭都是第一件大事, 粮价的急剧上涨已引起全世界的密切关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尽快增加粮食产量”, 并采取紧急措施, 应对粮食危机, 维护全球稳定。联合国食物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让·齐格勒则更加“危言耸听”, 他认为全球粮价上涨正导致一场“无声的大规模谋杀”, “总有一天饥饿的人们会起来反抗迫害者, 就像法国大革命一样”。

印度

印度大米的价格如今是一路猛涨, 1公斤大米的价格已由原来的20卢比 (1美元约合40卢比) 涨到现在的40卢比;小麦的供应情况更糟, 去年下半年, 印度已经开始进口小麦。印度著名经济学家潘南第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们过去一直对6000万吨的粮食储备感到沾沾自喜, 但现在储备粮仓快被掏空了, 只剩下不到1800万吨。”据印度《经济时报》公布的数据:在过去一年里, 印度食品价格普遍上涨至少30%。城市里已有很多贫民因食品涨价而揭不开锅了。

埃及

自去年以来, 埃及的生活必需品价格节节攀升, 尤其是面粉、大饼、肉类、蔬菜等价格上涨的幅度很大, 有的价格甚至涨到了以前的两倍以上。埃及媒体形容物价“像得了神经病一样疯涨”。

非洲

整个非洲的形势更加严峻。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称, 目前有数千万人急需救济, 尤其是非洲南部的马拉维、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国已面临饥荒, 那里至少有1200万人严重缺粮。干旱和农业经营不善原是非洲粮食短缺的主要原因, 现在又遭遇全球性的粮食大涨价, 这无疑使非洲“雪上加霜”。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所长布劳恩认为, 从长期看, 粮价上涨会导致更多的人营养不良, 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口到2020年将会翻上一番。

欧洲

欧盟委员会已宣布将取消2008年全年的土地休耕计划, 扩大粮食生产, 并暂时取消大部分谷物的进口关税, 以缓解目前欧盟市场上因粮食供应紧张而出现的价格上涨势头。

中国

2008年一季度,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了8.0%, 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了21.0%, 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虽然目前我国通胀在可控范围内, 粮食自给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 库存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但在全球性粮食危机蔓延情况下, 并不意味着我国粮食安全不存在问题, 不可掉以轻心。

世界粮荒缘由

当今世界正面临一场日益逼近的粮食危机。历史上历次粮食危机的罪魁祸首都是气候异常导致的各种自然灾害, 而这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则是多重的, 包括灌溉水源的匮乏, 粮食作物用于燃料生产以及人口增长导致的需求上升等。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使危机更加复杂化, 世界谷物的价格走势, 就像油价由低到高的发展, 正处于上升期的开始。

原因之一, 气候变化导致多国减产

近年来, 全球气候异常, 灾害严重:反常的炎热导致美国农业蒙受损失, 牲畜出栏率降低;百年一遇的酷旱沉重打击了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粮食生产;恶劣的气候酿成欧洲小麦主产区遭受灾难性损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仍给世界粮食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引人瞩目的是, 近年来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减产量更多。

一般认为, 大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全球有近一半人口以它为食。但对有关大米和气候变暖的各项研究进行的综合评估显示, 随着未来几年全球变暖, 许多地区的大米产量将下降。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报道,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伊丽莎白·安斯沃思在对约80种不同研究的证据进行综合考虑后得出结论, 在那些日平均温度预计将超过30摄氏度的地区, 大米产量将开始下降, 而且温度越高减产幅度越大。非洲等全球最贫困地区受到的冲击最大。

原因之二, 燃料乙醇异军突起消耗大批粮食资源

出于应对“石油价格暴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目标, 替代性生物清洁能源备受青睐。燃料乙醇是生物清洁能源的一大品种, 一些国家利用大量玉米等粮食生产燃料乙醇。世界最大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美国, 采取大幅度补贴政策, 大大刺激了玉米燃料乙醇生产的突飞猛进, 目前玉米燃料乙醇占美燃料乙醇总量的比例已达90%左右。

目前美国主要是利用玉米来生产酒精, 并以最高85%的比例混入汽油中使用, 而大豆则用于提炼生物柴油。从2001年到2006年, 美国的酒精生产量从17亿加仑增长到48亿加仑。一些行业人士相信, 这个生产量将有可能在2015年上升到160亿加仑。美国用于生产乙醇燃料的农作物比例日益升高, 这是导致世界粮食价格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出口国和乙醇燃料生产国, 必然会在满足自身需要之后, 将大量粮食用于生物燃料生产, 减少出口, 这必然进一步提升世界粮食的价格。

华盛顿土地政策研究所主席雷斯特说:“现在食品超市不得不和生物燃料工业抢农产品了。”他说, 全球土地将无法同时养活全世界的人口又供应生物燃料给汽车工业, 而最后的结果就是更多的人得挨饿了。华盛顿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主任冯·布朗在访问大量使用农产品生产汽车燃料的巴西和印度后, 赶紧告诉经济学家们修正预测粮食供应的计算机模型, 好把能源工业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考虑进去。“汽车这张嘴和你家人的嘴比起来, 简直是一头巨兽!”

专家认为, 即使把美国目前全部的谷物都提炼为乙醇, 也只能满足美国汽车一年所需燃料的16%, 而在未来10年内, 提高汽车燃油效率的20%所节约的汽油, 就相当于把全美国的谷物转化成乙醇燃料。布朗还认为, 美国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农业技术支持的力度, 制定能源政策时应更加科学合理, 而不仅仅是为了在政治上取得一时效果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如果把世界粮食供应形势比作一辆车, 美国以其在世界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坐在了“司机的位置上”, 有责任让世界粮食之车保持平稳, 而不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对石油的依赖, 却创造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全球粮食恐慌。因此, 未来的关键还在于, 如何在口粮与能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原因之三, 生物柴油迅猛发展消耗了大量植物油资源

生物柴油是生物清洁能源的另一大品种。欧盟是利用菜子油、大豆油等作原料生产和消费生物柴油的主要地区。在欧盟生产生物柴油消耗的主要原料中, 菜子油占总消费量的比重高达60%以上;其次是大豆油、葵花子油、棕榈油和动物脂肪等。由于欧盟各成员国对生物柴油生产的投资迅速增加, 因而生产能力迅猛扩大。

为减轻环境、能源压力, 很多国家都在研制以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的生物能源代替汽油, 给汽车提供动力。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发布的报告指出, 由于受生物燃料工业的需求以及干旱的影响, 全球谷类的价格, 特别是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已升到了最近十年来的最高点。我国日前已经限制使用玉米等可食用谷物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 鼓励生物燃料产业“坚持非粮为主”, 保证生物燃料的发展既不能影响人们的粮食消费, 也不能同粮食争夺耕地。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称, 生物燃料的生产近一段时间“吃掉”了近1亿吨的谷物, 成为谷物市场的重要消费源之一, 其中用于生产燃料的玉米约为9500万吨, 占世界玉米消费总量的12%。由于目前生物能源生产主要以粮食为原料, 例如, 美国用玉米, 欧盟用菜籽等, 这对于世界粮食的需求和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

原因之四, 石油价格上涨致农业用品成本增加

近期, 石油的价格疯涨, 不仅使人们的出行成本增加了, 对农副业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粮食生产所需的农药、农肥及农业用品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 而大部分农药、农资与化肥的原料都与石油相关, 比如农用薄膜就是石油的副产品。这还不算, 石油价格的上升, 也导致了农业机器用油成本的增加, 包括农产品生产过程以及农业产品的加工过程, 运输过程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在增加, 其实在中国农村, 每到收获季节都会出现“有钱难买柴油”的怪现象, 大部分农机使用的柴油不仅买不到而且还价高得很。这样一来, 农产品的价格自然会升上去。

原因之五, 全球粮食消费量因经济的复苏而增加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世界人口增加, 各国GDP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 民众有能力消费更多的粮食和食用植物油。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肉蛋奶鱼等动物蛋白食品消费量快速增长, 从而导致消耗更多的饲料粮。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发布的数据, 2006年, 世界谷物消费总量增长到20.43亿吨。

其实几年前世界每年的粮食产量都是有过剩之忧, 但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 大家越不担心粮食会不够吃, 越会放心将生产粮食的土地与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中去, 这样一来, 粮食种植面积与人口就在减少了, 中国在这一方面做得不错了, 保证18亿亩耕地的政策还是执行得不错的, 但全球来看就不是这样了, 像越南、巴西这样的新兴工业国家, 工业的优先程度目前是远胜于农业的, 自然左边是农业面积的减少, 右边是要养活的非农业人口在增加, 这就导致了粮食危机的出现。

原因之六, 美国的次贷危机

美国的次贷危机, 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萎缩, 各主要发达与新兴国家的CPI指数都在发热上涨, 影响到国家金融的是车市、房市与油市的价格上涨, 而影响到老百姓的是食品价格的上涨, 一方面是工资没有涨, 另一方面是除了工资以外的一切几乎都在涨, 短期会导致群众对基础食品的采购量加大, 导致粮食的局部产品供不应求, 而长期会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生存的困难加剧, 国家的创新与创业指数下降, 一句话, 成本太高, 最终来自金融的风险还是会体现到金融上去, 这是否暗示着未来的金融市场上, 资源类与粮食类的产品会一路看好呢?

重量级的代表是罗杰斯, 请听一下他来中国路演时的言论:“过去30年来, 小麦的种植面积一直在下降, 而粮食库存也已降至197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罗杰斯说, “假定现在又开始出现严重的旱灾, 天知道农产品价格还会涨到多高, 所以, 我正在把最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产品上。”

美联储今年的连续降息, 缓解了国内的次贷危机, 却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吹大了国际金融市场资产价格的泡沫, 因为从次贷中出逃的投机资金云集到了农产品期货和现货中翻江倒海。金融衍生品的杠杆作用也是促成此次粮食价格暴涨的重要原因。

原因之七, 水资源紧缺

粮食价格在全世界疯狂飙涨, 引发了饥饿、囤积粮食及全球粮食交易危机等种种问题。其效应已在全世界引爆, 在意大利有意大利面恐慌, 在墨西哥有玉米饼战争, 面包暴乱从海地延烧到开罗, 稻谷短缺的影响范围则从孟加拉波及到菲律宾。有些人将矛头指向把粮食转化为石油的提炼, 但其实真凶是我们人类赖以维生的水。

曾几何时, 许多国家的粮食供应已不再能够自给自足, 只能够靠着大量进口来供给所需, 这样的情形在生处不毛之地的中东国家身上尤其明显。由于水资源长期处于极度缺乏状态, 导致中东国家必须以进口管道来取得粮食。

要维持现今粮食供应量不坠必须靠榨取全世界几条最伟大的河流才有可能达成, 如巴基斯坦印度河, 中国黄河及埃及尼罗河, 其他地方则早已将地下水汲取得一滴不剩。地表上有2/3的水被人类用于生长稻作上, 另有1/10的水则用于粮食的全球运送。这使得现今的粮食运送甚至已经可以形容成将粮食从有水的国家运送到没水的国家。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 像澳大利亚那样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将面临缺水的威胁。因为近来大干旱对澳洲造成很大的冲击。农业分析家指出, 大干旱所造成的影响绝不亚于美国将农作物做为生产生质石油之用。两者皆造成世界全球食物类股飙涨。中国传统粮仓黄河河套地区的干涸更使得粮食短缺情形雪上加霜, 而会造成这些现象的始作俑者就是水。

欣赏·世界中古七大奇迹 篇10

一、美术欣赏作品要能吸引学生,并在情感上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美术欣赏教学,强调通过学生自己亲身参与美术活动,去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价值观。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个人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来感悟美术作品,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所以,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美术作品的魅力。记得在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一位学生评述说:“我看这幅画上的女人像一位妈妈,她为失去自己的孩子哭得这么伤心,她的内心一定很痛苦。”简短的几句话,却使整个课堂都沉浸在一片悲伤的氛围中。在这一欣赏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生动的讲解,渲染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既帮助学生引发了联想,强化了情感体验,还取得了欣赏教学的最佳效果。由此可见,情感因素是欣赏美术作品的关键,如果学生在欣赏作品时体会到了某种情感,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情绪也会非常激动。反之,则无精打采、漠然视之。因此,在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参与,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欣赏。

二、美术欣赏要注重作品的文化情境

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艺术家在创造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在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就不能不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史实。比如,在欣赏波提切利的《春》时,教师就必要介绍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在欣赏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时,学生如果不了解古希腊人有裸身参加体育竞技运动的风俗习惯,他们肯定对大量的人体雕塑疑惑不解,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这一点才奠基了西方人以人体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再如欣赏后印象主义代表画家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时,画面上只有几棵金黄色的向日葵,并没有吸引人的情节,不能一下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应启发学生从艺术角度去分析作品,让他们知道:梵高之所以不倦地画向日葵,是因为在他的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的花,而是太阳之花,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真实情感的烈火写照,是他苦难生命的缩影。梵高用纯净的心灵和燃烧的情感来画画,所以他在构图上摆脱了传统透视的深度,将向日葵处理成平面装饰性的图画,并用他那粗硬的线条勾画出叶茎和花的轮廓,显示出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这样,原先没有吸引力的向日葵就会在刹那间焕发出感召力,让学生不仅仅受到美的熏陶,还受到生命的启迪。可见,美术欣赏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欣赏才能体会到美术作品的真谛。

三、美术欣赏要强调多元化

上一篇:学生学习档案下一篇: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