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怎样复习数学

2024-05-01

高三怎样复习数学(精选十篇)

高三怎样复习数学 篇1

一、夯实基础

高考语文重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像文字、词汇、句子、修辞及文言文知识等都是中学课文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还有文学常识, 虽然《考试说明》中不考, 但是如果缺少一定文学常识的积淀, 在理解诗歌及文言文时就一定会有困难。语文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 无法一蹴而就, 夯实基础是语文学习的必经之路。所以复习中该记住的要记住, 该背诵默写的要背诵默写, 一点不能放松。对于易混难记的知识点, 如字音、字形、熟语、名句背诵部分则应在复习之后随时回顾, 间时巩固, 对于诗歌鉴赏、文言文翻译和现代文阅读这三大难点则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适量的间时练习, 在多次间时练习中, 逐步提高评鉴、翻译能力和答题技巧。心理学研究表明, 间时复习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越是较难的材料, 间时复习的效果越比不间时复习好。因此, 化整为零、日积月累的间时复习策略应当成为化解疑难、夯实基础的复习智慧和方法。

二、知识系统化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打比方说:“复习不是为了修补倒塌了的建筑物, 而是为了加固原来的结构, 并且添建一层新的楼房。”这话很精辟, 它告诉我们, 应有效地指导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归纳梳理, 形成知识系统。教师要传授解题方法, 帮助学生尽快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使之能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充分利用教材

形成知识体系最好的办法是整理教材。在语文复习中, 很多教师认为高考语文中教材几乎不考, 就忽视教材。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因为教材是知识归纳整理最好的依据, 可以使知识形象化。对教材的回归, 对文本的关注, 首先应在“夯实”二字上大做文章。比如字音、字形的识记, 词语 (成语) 的掌握, 名句名篇和文学、文化常识的温习都与高考考点及其能力要求密切相关。尤其是课本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等相关语言知识, 翻译技能的演练, 更是高考古诗文阅读所需知识的源泉, 所备能力的直接生发点。那种脱离教材和文本, 好高骛远式的文言文复习之举是舍本逐木、缘木求鱼的低效劳动甚至无效劳动。其次, 深入“挖掘”文本固有信息是我们应当树立的又一教材使用策略。文章不厌百回读, 常读常新收获多。比如, 我们可以再次挖掘文中人物、事件的全新内涵, 丰富作文素材, 以此来诠释、支撑相应的作文话题或主题;也可挖掘、借鉴文本中适用于高考作文的构思、立意及表达的技法, 还可从课后练习中挖掘、归纳出一些阅读理解的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总之, 偏重课外复习用书, 而又始终不废教材, 课内课外双管齐下, 彼此兼顾, 应当成为我们复习时恪守的基本原则。

四、注重课堂的语文素养培养

高三复习课一般都和高考挂钩, 注重实用性, 注重利用方法解决问题。这无可厚非, 但难免过于功利。这使得学生过多地注意文章或诗歌会出什么样的题, 标准答案是什么。这样只能“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只会简单记忆知识, 而不能陶冶性情。所以, 即使是高三的语文课堂, 也一样应该注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近几年的语文高考命题, 越来越重视对考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检测, 强化问题意识、探究意识, 完成有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 这与新教材的改革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对于高考迎考训练, 我们往往把它局限于字词句的语文知识的分解, 局限于纯知识的讲解, 认为加强素养的考查就是强化知识点的考查。这样已不适合高考的要求。语文教学应该是丰富的, 既有基础知识的积累, 又有文化素质人文素养的养成。

五、突出知识的应用性

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 应注重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精选典型例题, 在学生“悟”的基础上讲清知识规律和解题思路并以做出示范。高三的复习课典型例题既可以是高考经典题, 也可是教材中典型的例子。我选择的典型例题有2006年和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还有第三册教材中的典型例子。这样既让学生明确高考的考查倾向, 又对教材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时还要精选练习题, 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这也是复习课的一个中心环节。学生通过实践, 搞好知识迁移, 形成能力。

六、增添一些趣味性

由于高三的复习课注重方法规律的整理归纳和针对性的练习, 所以复习课难免程式化, 难免枯燥机械。结果是老师教得索然, 学生学得无味。所以, 在复习中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诗歌鉴赏专题。中国古典诗歌, 内涵丰富深刻, 聚集、积淀了人类智慧和文化精髓。但现如今的中学生读起来, 总有几分隔膜。因此, 教师应注重提供感悟背景, 铺设欣赏情境, 渲染欣赏氛围, 诱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古诗鉴赏”世界。

七、关心时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写在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副对联, 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 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 和“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恰恰形成对比。其实, 当代青年学生更应该有这样的胸怀。我们培养的下一代不仅要有真才实学, 而且要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和壮志, 这也是新课改语文高考的方向。语文老师可以利用读报时间结合新闻选修教材内容精选一些时评文章让学生去看去读, 这样, 学生既能了解国际国内时事, 又学会了新闻的写作方法, 还能积累新鲜的写作素材, 是非常有用的。

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读报时间看书报, 了解社会, 写新闻评论, 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总之, 高三的复习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 这需要我们探索如何优化课堂, 提高课堂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更好地面对高考。

摘要:高三语文如何复习是高三语文教师面对的棘手问题。如何高效复习, 直接影响学生高考语文成绩, 关系重大。提出夯实基础、知识系统化、充分利用教材、注重课堂的语文素养培养、突出知识的应用、增添一些趣味性、关心时事等是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高三语文,复习方法

参考文献

[1].《人是教育的对象》.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教育心理学著作

高三语文应该怎样复习 篇2

一模考试结束后,应该认真总结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回避,反而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出现问题的地方往往是自己掌握不够扎实或者恰好是自己薄弱的环节。所以一模后应在具体分析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查漏补缺,狠抓薄弱环节,突破难点,使各知识点能均衡提高。

从历年考生答题情况来看,除作文外,失分较多的是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古诗文阅读。一模之后不妨把重点放在这几块上。具体来说:

(一)现代文阅读怎么答题?

1、快速解读,把握选文的主旨

(1)不要急着去做题,现代文阅读首先要注意理解题目,从题目中大致把握文章内容、类型甚至主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速读文章,提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2)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3)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2、如何进行全面的解答

(1)回答问题,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2)、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3)、对应题旨,不能遗漏答题要点,甚至可以在不确定有几点的情况下多写一两点。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现代文阅读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评分办法一般是“要点给分”,而绝大多数考生在现代文阅读上失分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只答一鳞半爪,不全面,所以掌握进行全面解答的一些要领,至关重要。

3、关注变化

新闻阅读属于新设的考试内容,试题的编制、考查角度,尤其是探究题的命题,还在摸索中。一般选择内容比较丰富、新闻价值比较突出的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形式的新闻作品作为考试文本。高考选文要求1200字左右,通讯和特写的篇幅比较适合,所以应重点关注。

(二)语言运用题如何答?

1、语言运用题,关键应弄清每题考查的是什么考点。一般来说,有语句扩展,压缩语段,正确使用修辞,仿用、变换、选用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等等。

从题型来说,可能有下列形式:

修改文段(相应点是:标点、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等)

赠言、短信、网评

开场白、总结发言、对对子

排序题、衔接题、点评题、编者按

颁奖词、墓志铭

图文转换题、广告语、画外音、宣传语

拟标题、拟导语、下定义、一句话新闻

扩展语句、仿写、变换句式

(记住:无论哪种题型,“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抓住那个“宗”!)

2、语言运用题特别强调的就是审题意识。审题包括要审清楚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特别是隐性要求,更要仔细理解。如果在审题上出了问题,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不得分。

高三怎样复习数学 篇3

关键词:高三复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复习课最难上。”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更没有一个基本公认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而且高三复习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怎样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高三数学复习课堂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老师在准备一节课前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就提高高三复习课课堂的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重视数学基础知识

在平时的高三复习中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基础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得的分一定得满分。课堂例题的选择要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把握纵横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抓主干知识,理清框架,避免盲目的题海战。做题是越做越多,抓知识点可以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突出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法则、原理。

二、设计例题要适宜

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是不一样的,对高三复习的适应程度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设计题目数量适当,难易适度,同时要适合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在选题上既要关注尖子生,也要关注后进生。这样既能让学生按时完成和接受复习内容,也能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加强例题板演,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高考中要想得高分,除了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之外,良好的解题习惯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为此,教师可以完整地板演一个例题,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让学生了解解题的规范性及严谨性,纠正平时答题的不良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答题技巧,形成自己一套适合自己的应对考试的方法。同时让学生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条理清楚,步步有据,规范简洁,优美整齐的答题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高考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四、实施高效的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有效的课堂训练,教师必须注重对题目的选择,难度要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做有效题。通过有效训练,使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在内容领悟、知识掌握、过程规范、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上得到有效提高。有效的数学课堂训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训练要具有针对性,切实突出目标和重难点。2、重视变式练习。3、实施分层训练,调控训练难度,促进差异发展。

五、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知识的精髓,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有着普通的应用意义,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学习数学知识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为此,教师在复习时要对数学思维方法加以揭示。如数学的类比思想与类法、化归思想与化规法、分类思想与分类法等,复习时注重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渗透,在教学中与学生练习中不断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

六、注重通法,追求特技

常规解法的优点是容易想到,缺点是运算量可能会大一些,耗时太多。特殊解法优点是解题简捷,但技巧性强,一时难以想到,需要平时的积累。要得到简单解法,就要拓宽知识面,能使自己站在较高的平台上,以更开阔的视野去看问题,常能得到优美简捷的解法。因此,复习时要在掌握通性通法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时才思敏捷,简单解法不期而遇。

七、使用学案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

高三复习课的一大特点是:题量大,课堂节奏快。学生在刚刚经历高一、高二的学习,一下子难以适应高三中课堂形式,为了使学生迅速适应高三的复习,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学案教学的方式进行。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而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前者重在教,后者重在学;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学案进行高三数学复习,有以下几个好处。

1、提高学生的听课堂有效性。由于学案都是提前发给学生,在课前学生都必须完成,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本节课教师的课堂组织及教学安排,同时在完成学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于自己不会的题目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这样在课堂上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率。

2、充分落实课堂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的不同,不少学生在在课堂上看而不听,听而不写,写而不全。对教学内容的落实不利,利用学案教学可以改善这些问题。由于在课前准备中笔者将本节课所要教学的重点、难点及例题全写在学案上,学生在课堂上就必须动笔,有些在课堂上无法消化的知识,可以课后及时消化,还可以和老师进行探讨,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达到事半功倍。

3、可以当作高三复习错题集。高三数学复习要讲大量的题目,在解题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而且有些问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这样错题是必要的,但是学生在这个方面并不是人人都会做的。由于学案将题目包含其中,学生做错的题目也在其中,这样有利于日后复习。

怎样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效率 篇4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

高三地理最后一年教学时间紧、任务重, 所以许多老师都采用在课堂上宣读“圣旨”, 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其实恰恰相反, 我们老师应当做好“陪读侍郎”, 让学生积极参与复习的整个过程。因为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提倡探究式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 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高三复习过程更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况且现在的高考方向也是轻结论、重分析问题的过程。

二、制订切实有效的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复习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基础知识的复习阶段 (有老师称之为第一轮) , 也就是对初、高中八本教材融入在一起的全面复习阶段;第二步是精选一套有价值的复习资料, 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以巩固和基本能力有所提高, 测试的试题要注意少而精;第三步是教研组内编写具有一定综合性的练习试卷 (试题不回避当年热点, 但又不能过分追逐热点) , 进行模拟测试, 以巩固基础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高考前, 留下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辅导, 消除考生的紧张因素, 教给他们一定的应试技巧。

三、突出主干知识。

在高三复习中, 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不应死记硬背, 而应是理解和应用。新高考卷以新材料、新情境呈现, 注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突出考查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现行高考是一标多本, 高考试题的取材往往引用现实素材, 形成新的问题情境, 构成新的问题角度, 从而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无论如何, 考题的源泉仍然是地理学科核心知识。所以我们既抓住各部分的基础, 又凸显地理学科的重点主干, 寻找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综合的思维方法, 才能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强化地图, 注重空间思维能力的训练。

地理学科的精髓与核心是地图, 它特有的知识载体、原理、规律, 以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图一身, 况且高考地理命题大多年份都遵循“无图无题”的原则, 掌握了地图就把握住了地理的脉络。整个高三复习可从地图入手, 把地理分布、地理规律都落实在地图上。如:复习中国地理, 可看十个方面地图, 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 (气温、降水量) 、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 (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 、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此外, 世界地理可选取一些条重要经纬线通过它们, 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经纬网, 并想象地球运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 同时还要适当做一些地理各种考试图形的练习。

五、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 在整个高三的复习过程中, 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清轻重缓急, 找准自己认为有缺漏的部分, 或者是掌握不够的部分。其次,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归纳总结, 及时反馈, 做好错题笔记, 并及时完成纠错心得, 从而在心理方面为决胜高考做好准备。同时, 还要让学生注意总结解题经验, 探索解题规律,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提高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起来才会主动、轻松, 才有针对性, 学习效果才会明显提高。

摘要:在整个高三地理最后的冲刺阶段, 教师应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特点的复习之路, 并在复习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只有这样, 才能在高考考场上从容应考、左右逢源。

准高三理科生应该怎样制定复习计划 篇5

1、从现在-第二年年2月

首先现在是暑假。如果你们那里补课,那就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进度,因为从你进入高三到2月是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把基础打牢。这段时间多看课本,达到提到那个知识点就能熟练说出它在哪本书上,在书的左半页还是右半页······,在这段时间多做题多看课本,认真听讲,有热情就作错题笔记,对后来复习有帮助。此时要注意你的弱项,比如我当时英语弱,我就从单词和阅读入手,在山东省要求3500个单词,那么这3500就应该毫不含糊,起码见到认识。作文常用词要会写,然后多阅读,阅读理解是英语拉分的地方。

2、从2月-4月30日

进入二轮复习后,总的战略路线变成了拔高。这时一轮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二轮复习做题是少不了的,这时更应注意总结,作一个题会一类体。例如数学圆锥曲线方程求法,会一道题就要想下次遇到应该先干什么,这样可以提高做题速度。要知道速度=分数。此时要提高你的强项,达到在你发烧39摄氏度,前天晚上失眠的`情况下该项成绩不会失常,这不仅对这一科有用,对你考试时信心有很大作用。

3、5月-6月

第三轮复习重在调整,一是知识点上的调整,要查缺补漏,之前如果有错题本就更好,这时拿出来看,防止你高考犯同样的错误。

二是心态调整,要对高考充满自信,哪怕盲目自信也要自信,必须从心里120%相信自己,不管之前学的如何,第三轮复习要求的是心态,高考要求的也是心态。可以这么说,高考70%是考知识30%考心态。假如600*30%=180。600-180=420

我想你应该知道420与600的差距吧。三轮复习70%已经无法改变,我们应该去改变30%,而30%就是你的自信心。

4、高考

考试的时候放稳心态,不急不躁,遇到难度保持冷静的思维,因为你难别人也难,这个时候拼的就是冷静沉着,只有这样才能给取得好成绩。

高三怎样复习数学 篇6

高中语文复习课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复习课、板块式专题复习课、综合套题型复习课。例如,第一阶段是基础知识复习,主要是扎牢基础;第二、三阶段开展板块式专题复习和综合套题型复习课,主要是提高高考备考的针对性。本文主要讲的是第一阶段的基础知识的复习。

一、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上一堂精彩的高三语文复习课,我感觉对教师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判断力、命题的前瞻性要提高。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的是第一种素质。所以,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我必须每天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随着高中教材的变化,教育改革的发展,语文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语文教师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二、掌握良好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结以往上复习课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在复习中应注意把握好“六要”。

第一,要讲清目标。具体做法是:在授课前,首先向学生出示复习提纲(主要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和热点四个部分)。其次针对提纲,从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四个方面作解,哪些应该重点掌握。

第二,要讲准重点。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集中精力和时间讲准重点,解决主要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喧宾夺主、主次颠倒。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讲透难点。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难点,攻克难点,讲透讲懂。哪怕是花一节课的时间去讲透一个问题,我认为也是值得的! 我会想办法用很形象的比喻或很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去弄懂对他们来说很深奥很抽象的理论,直到他们恍然大悟,心领神会!

第四,要讲明疑点。讲明疑点贵在讲清疑因,学生明确了疑因,疑点便迎刃而解。在讲解中,可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第五,要讲活知识的切入点。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灵活性试题日渐增多,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准各种题型的切入点,针对性地解决各类题、积累经验提高答题速度。但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第六,要讲出解题的规律。这里的“规律”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解答方法与技巧。由于每节课涉及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学生。如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句段知识与阅读之间的有机联系、阅读知识与应用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解答方法与技巧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思路的点拨和引导,以培养学生的解答方法与技巧。总之,在复习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传授方法,培养能力。

三、在试卷上了解学生水平,和学生沟通

结合“三模”和学校组织的月考,我认真批阅和讲评,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批上一些文字,告诉他(她)哪个地方错了,哪方面的知识掌握不透等;回答得好的或是有进步的,我会加以鼓励。我觉得这样做效果很好,学生把老师对他(她)的这种指导当做是一种浓浓的爱,心里很是感激,一般上次犯过的错误下次都会牢记在心不会再犯,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有条理,我能明显看到学生的进步,心里很有成就感。同时,我和学生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亲密了很多!

四、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

怎样复习高中数学 篇7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提高数学素养。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课本基本知识抓起。对所复习的内容半个月对进行一次测试,这种必须是基础性的,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其次,在复习时可以采用专题的形式,对各类型的题目带领学生进行归集。最后,对重点知识进行强化复习和反复训练。

2.3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复习思路。

长久以来,一些教师总是以自己的看法衡量学生的想法。比如,总想这些基础差一些的文科生可以多学一点东西,多做一些习题,从而不知不觉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过多侵占他们自己的复习时间,不断重复“废话”,布置过多的题目,总是以打着为“他们好”的旗号做一些安慰自己心理的事。仔细反思,在基础复习阶段教师的讲解不应该过多,而应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引导他们自己查缺补漏,教师做好监督即可。此外,考试的频次也应该严格掌控,不要打乱他们的复习计划,而且在复习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充分重视学生心态的变化,帮助他们克服对数学的恐惧感。

3.高二文科数学复习的个人经验

3.1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为主。

随着高二下学期的到来,高中数学的全部教学工作已经完成,剩下的便是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总体复习。由于一些知识学生早已忘记,因此在第一轮中我主要是带着学生把课本“跑”一遍。在此过程中,我没有让学生做课外的复习资料,而是以课后习题为主,然后自己精心挑选一些典型的习题,让学生踏踏实实地一点点积累最为基本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达到使学生不讨厌数学的目的。

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

二、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在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胃口”。一道好的数学题,即便具有相当的难度,也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又像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那迭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正是它的诱人之处。“山重水复”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学生又怎能不赞叹自己智能的威力?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等等。

三、让学生精选习题

在知识点逐个复习过程中,要紧抓课本,深刻理解和掌握各种数学概念、定理、性质、公式、法则,以及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进行归纳、类比,达到沟通、串联,形成合理的认识结构及知识网络。复习题选择要紧扣大纲,要具有典型性、综合性。既要有利于双基化的掌握和巩固,又要利于能力的提高。同时,探索“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是培养创造性

3.2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复习和做题。

我所在高中的学生基础较弱,因此,我采取了“活动前置式教学法”,让学生先预习再上课,晚上留足时间让学生预习,让学生不打无准备之战。我还鼓励学生拿出以前做过的习题和试卷,看看以前不会做的题目现在会不会做,以利于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有人会担心,有的学生不会主动学习,非得让人看着。但是,我想说的是,到了高二很多学生都已经明白当前的努力是对自己以后负责任,大部分学生会自觉地更加努力拼搏,而一部分学生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其所想所做。

3.3充分利用好分散时间进行心理疏导。

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做好心理疏导是我的另外一种做法。我常常利用中午自习的时间,与个别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其内容既可以是数学问题,又可以是其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我始终认为,十个手指有长短,有些学生天生适合学习,而有些学生则是不论怎样努力,学习成绩始终不见有明显的提升,因此,我所做的就是对这些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力争使他们做到面对基础题目不失分,中等难度有突破,高难度看情况做第一问,等等。

参考文献:

[1]尤荣勇.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的误区举隅[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6.

[2]熊文中.关于数学有效教学模式的构想[J].中学数学教学,2007.2.

关于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切入数学建模的探索

郑楚洲

(汕头市潮南区砺青中学,广东汕头

摘要: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处处存在着要用数学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实际例子建立数学模型,介绍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切入数学建模的方法。文章的主题在于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切入数学建模的探索,从而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欲望,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的积极状态,培养数学建模的意识,认识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学建模切入

在数学考试中,通常以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为第一要务。正确的数学价值观和情感因素难以考核,因此常常被排斥在考试之外。在以入学考试成绩作为准入标准的情况下,数学教学异化为解题技术的教学。学了数学不知数学的本质,不能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许多学生成了解题的“机器”。

然而,数学建模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数学观。根据中学生特点,在中学阶段,数学建模解决的实际问题多是虚拟的现实问题即中学应用题。实践表明,数学建模思想对培养中学生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而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数学课中配合教材适时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联系实际,切入数学建模,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建模的问题来源于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在参与并完成数学建模活动之前,必须具有各种更为基础的知识与能力,这就有赖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建模的切入。所谓“切入”,一方面是指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导入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另一方面是指教师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分解,把一些较小的数学建模问题,放到正常教学的局部环节上进行指导。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切入数学建模教学呢?数学教学说到底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前人给我们构建的一个个数学模思维及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让学生做好改错反思

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个改错本。在复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失误,也会遇到一些拦路虎,这时候,可能要么束手无策,要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解决,要么是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自我感觉不好或是思路不清,东拼西凑才找到答案;或是解法繁琐,不尽如人意。碰到这种情况不要紧张,这正是拓展思维、提高能力的契机,不要轻易放过。“错误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认真地纠正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寻找错因,及时进行总结,三五个字,一两句话都行,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以利于吸取教训,力求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轻描淡写,文过饰非的查错因是没有实质性意义的。只有认真地追根溯源地查找错因,教训才会深刻。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学习,多更新,不要固守自己熟悉但落后的方法和习惯,要向老师学,向其他同学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做好解题后的反思,清理解题思路,寻求最佳解答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五、让学生学会创新

数学复习是一个温故知新的学习过程。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努力搜索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从而达到对有关知识的灵活和运用,形成对知识的最佳组合。要努力探寻与其他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总结一般规律,同时要挖掘其新的意义,新的作用。在数学解题练习中,特

型和怎样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以使学生能运用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具体地讲,数学模型方法的操作程序大致上为:

实际问题→分析抽象→建立模型→数学问题

检验←实际解←释译←数学解

下面我就用几个例子来说明。

例1:学校先举办了一次田径运动会,某班有8名同学参赛,又举办了一次球类运动会,这个班有12名同学参赛,两次运动会都参赛的有3人,两次运动会中,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参赛?

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集合问题。如果设A为田径运动会参赛的学生的集合,B为球类运动会参赛的学生的集合,那么A∩B就是两次运动会都参赛的学生的集合。再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画出图来,通过图形,我们就很清楚地知道答案就是:5+9+3=17。这样,我们不是局限在死板的数学题上,而是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其实对于抽象的数学问题,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的认识去建立数学模型。只要我们做有心的教育者,精心设计,课本中的数学问题大都可挖掘出生活模型,逐步渗透数学建模这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学生形成自觉地把数学当做工具来用的意识,哪还用担心学生再成为解题的“机器”?我们再来看看下面几道题。

别是对典型题,更要多想一想是否有其他新的解法,是否有更简捷的解法,代数问题能否用几何方法来解,能否用函数等方法来解,等等。在开放题的求解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解法的多样性,答案的不唯一性,更要重视方法及解答过程的比较与鉴别,在比较与鉴别中复习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知识和技能。

总之,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的教学。高中数学的复习课与新课的教学不同,复习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基础的知识点,了解了一定的数学方法、思维方法和解题经验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其目的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英姿,朱海阳.高考复习中的创新教育初探[A].认识地理过程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

[2]江讯.信息技术与高考化学复习的有效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

[3]张桦.教你学好高中数学[N].河南科技报,2004.

高三数学总复习策略 篇8

认真研究考纲,确定复习方向

笔者通过多年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发现,真正的高考信息,来自对考纲、高考题、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教师要分析、体会高考题是如何体现考纲要求的。同时,高考题也是课本上例题、习题的类似题或变式题。如果考纲变化了,教师要明确其变在哪里,稳在何处,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考纲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复习中知识点难度的控制,要通过具体的题目来体现。所以,题目的选取能否既符合考试的要求和趋势,又符合学生的实际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是对教师教学经验与水平和对考纲把握程度的反映。

研究好考纲,就能把握好复习的尺度,掌握好题目的难度和类型,从而避免复习的盲目性,不做无用功;就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教师必需通过对教材、高考题的研究,紧贴考纲,驾驭教材、高考题,制定好三轮复习的指导思想和复习计划。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复习效果

首先,备课要充分、有计划,上课要有效率。备课时,教师对每个章节内容的取舍、重点难点的把握、题型的选择、方法的选取、题量的控制、测试题难度都要反复斟酌,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复习的进度。如解题训练是高考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在分析研究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案:课堂例题应以中档综合题为重点,少选难题,重视讲解,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注重方法规律的概括总结,同时还要兼顾学生训练的度和量。上课要变传统的“讲———练———讲”为“练———讲———练”,题目要由易到难,分层次设计,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又如,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题目评点,能强化学生的思维形成:

(1)评点题目解答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讲一题多解,要先讲最基本的方法,再讲方法的演变,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最佳方法,但一题多解不能因为过多地追求解题技巧而冲淡学生对基本解法的掌握。

(2)评点题目解答的合理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针对有的学生解题时,不注意审题或审题不清,缺乏周密的和深入的思考,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解答的合理性作点评,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深化学生的思维。

(3)评点题目解答的科学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对于有些题,特别是应用性的题目,通过引导学生判断答案是否合理,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评点题目结论的应用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有的数学题的结论应用广泛,充分挖掘和发挥其应用功能,就能让学生敏锐地抓住某些数学题的本质,从多种方案中快速优选,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5)评点题目的多变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在解题教学中,教师不应满足于就题论题、讲完了事,要通过典型题的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点评,达到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考虑问题,培养其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其次,注意三轮复习的侧重点和衔接。第一轮复习是基础,要兼顾全面、扎实、系统、灵活的原则。第二轮复习是对第一轮复习的巩固、强化、综合,又是学生数学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过程。第三轮复习则是查漏补缺,模拟训练,调节学生心理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竞技状态。当然,三轮复习不是独立的,第二轮复习中要适当带有章节练习,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的指导和方法的总结。第三轮复习中还要穿插章节或专题训练。

注重信息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信息反馈包括课上信息反馈、课后信息反馈、测试后信息反馈。教师在课堂要根据学生反应、课堂练习情况, 及时调整教学。课后要根据下班辅导、学生作文、学生疑问、师生交流等情况调整以后的教学。每次测试后, 可先让学生自己改错、自己分析试卷, 每道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可用哪些方法解题, 你的方法优点在哪里, 不足之处是什么, 分析错题原因, 搞清是知识理解、计算错误, 还是方法选择上的失误。然后教师再来讲评, 帮助学生分析总结, 从而积累考试经验, 尽量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知识原因、策略原因、逻辑原因、心理原因, 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调整自己的教学, 效果更佳。

了解易犯错误,防止问题出现

教师要对每轮复习中经常出现的几类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 进而提前预防和及时发现问题。

第一轮复习中常出现的问题有: (1) 复习无计划、效率低。原因是重点把握不准, 详略不当;教材把握不准, 复习偏难或偏易。 (2) 复习不扎实, 漏洞多。原因是起点过高, 难题耗时过多, 忽视基础;速度过快, 学生掌握不牢, 知识出现漏洞;要求过松, 抓而不紧, 基础不牢。 (3) 解题不少, 能力不高。原因是以题论题, 缺少总结、归纳、推广;题目无序、无梯度、没有归类、重复。

第二轮复习中常出现的问题有: (1) 机械重复第一轮复习。 (2) 单纯就题做题、就题论题。 (3) 起点过高、难题过多。 (4) 学生成绩的提高出现停滞。在第一轮对试题的大量练习后, 第二轮复习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常常会出现学生成绩停滞不前的现象, 这是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危险信号。解决的措施有:组织会诊, 寻找病因;重新研究学生;重新备课、重新设计习题;组织高质量的讲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谈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篇9

一、主要原因探讨

(1) 被动学习。许多同学学习非常认真, 花的时间是别人的几倍, 但成绩还是提不上来, 究其原因, 我发现很多学生还像初中那样, 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 学习不主动, 老师讲什么就做什么, 不安排作业就手足无措, 也不晓得回顾, 前面复习的知识长时间不去温习, 时间久了又忘记得差不多了。

(2) 学不得法。具体表现在:笔记本、差错本、典题集记了几大本, 问题也有几大本;课前课后只是忙着赶作业, 对学过的知识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技法一知半解, 死记硬背, 机械模仿;还有的学生以为多做题就能学好数学, 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大搞“题海战役”……

(3) 不重视“双基”。一些同学自视甚高, 认为成绩已经可以了, 于是将二轮复习时间全部放到后面的解答题上去, 对前面的选择、填空题“不闻不问”, 对一些“双基”知识也不去认真演算练习, 只对难题很感兴趣, 以显示自己的“水平”, 重“量”轻“质”, 好高骛远。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产生“高原反应”的原因。因为难题做多了, 一碰到不会做的题, 就会产生焦躁心理, 越做越烦, 慢慢地做前面的“双基”题就会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脑子一片空白。

二、解决意见

在高考复习中, 数学复习面比较大, 鉴于目前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 我们怎样才能复习出高效呢?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1)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 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当前情况下, 我们要制订好合理的学习计划, 并结合自身特点, 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复习, 循序渐进, 不能贪多求快, 囫囵吞枣;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既要看, 也要做, 既要“瞻前”, 也要“顾后”, 并且一定要“不耻下问”, 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2) 要突出重点, 照顾一般。二轮复习, 我们不必平均使用力量。高考的主要考点集中在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概率、数列、导数、不等式、圆锥曲线等章节。对这些章节, 我们复习时要求做到面面俱到, 如对函数这一章我们就必须对函数定义、求值、解析式、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函数零点等知识点作具体掌握, 这样才能做到考前心中有数, 考试时有的放矢。而有些考点, 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大概, 只要点到为止, 记住主要知识点就行了。如“优选法”这一章, 作为新增章节, 而且是湖南省特有的考试内容。只有做到了“大” (重点) “小” (一般) 兼顾, 考试才能取得高分。

(3) 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方法的掌握要靠自己平时的积累, 照搬照抄别人的学习方法通常是不可行的。总体来说, 不管是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大体上要做到:首先, 要经常回顾基础知识。由于第一轮复习战线通常拉得较长, 部分知识和方法可能有遗忘现象, 所以在二轮复习阶段, 我们在强调能力培养的同时, 也要经常回归基础, 做到“四回顾”:一要回顾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定理及课本中的典型例题、课后习题, 高考往往是“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二要回顾常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如求圆的方程我们常用待定系数法, 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我们常用判别式法或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比较法;三要回顾老师教学时或自己总结出来的常用结论, 如在立体几何中, 看到中点就要想到作中位线证平行, 看到等腰三角形就要想到“三线合一”等常用结论;四要回顾平时的常错题, 借此查漏补缺。同时在回顾的基础上, 对相关联的知识进行横向、纵向分类整合, 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便于整体掌控。

其次, 要注重通性通法的训练。作者通过研究近两年湖南高考数学试题发现, 高考比较重视通性通法的考查, 淡化对技巧的考查。所以我们在复习时, 要重视对通性通法的训练和运用, 不必过于追求解题技巧。如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时, 我们通常能掌握韦达定理法就差不多了。再次, 我们也要强调基本数学思想的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是打开数学题大门的金钥匙。所以我们在复习过程中, 应努力将数学知识抽象、概括形成数学思想方法,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将知识考点系统起来, 提升复习效果。如我们复习了椭圆后, 再复习双曲线、抛物线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用类比思想去复习了, 定义、几何性质、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一个个对号入座, 这样复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策略 篇10

一、回归课本,注重基础,重视预习。

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回归课本,自己先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把教材上的每一道例题、习题再做一遍,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则不达。复习课的容量大、内容多、时间紧。要提高复习效率,必须使自己的思维与老师的思维同步。而预习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没有预习,听老师讲课,会感到老师讲的都重要,抓不住老师讲的重点;而预习了之后,再听老师讲课,就会在记忆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有所取舍,把重点放在自己还未掌握的内容上,从而提高复习效率。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勤动手,多动脑。

高三数学课只有两种形式:复习课和评讲课,到高三所有课都进入复习阶段,通过复习,学生要能检测出知道什么,哪些还不知道,哪些还不会,因此在复习课之前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听课的目的就明确了。现在学生手中都会有一种复习资料,在老师讲课之前,要把例题做一遍,做题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练习题的解答过程留到课后去完成,没记的地方留点空余的地方,以备记录自己的感悟。

三、以“错”纠错,查漏补缺。

这里说的“错”,是指把平时做作业中的错误收集起来。高三复习,各类试题要做几十套,甚至上百套。如果平时做题出错较多,就只需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或标记错题的试卷看一看。在看参考书时,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以后再看这本书时就会有所侧重。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每次订正试卷或作业时,在做错的试题旁边要写明做错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找不到解题着手点。2.概念不清、似懂非懂。3.概念或原理的应用有问题。4.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有问题。5.情景设计看不懂。6.不熟练,时间不够。7.粗心,或算错。以上方法经过一个阶段的自查,建立一份个人补差档案。通过边查边改,重复犯的错误一定会越来越少。同时,随着自我认识的不断完善,有利于考试时增强自信心,消除紧张情绪。

四、做好每一章知识的系统总结。

1. 做好每一天的复习。

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巩固当天上课的内容,同时检查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增强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我们可以简记为“一分钟的回忆法”。

2. 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最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最后做好单元小节。

3. 做好单元小结。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原因及正确答案,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五、适量训练是学好数学的保证。

学好数学要做大量的题,但反过来做了大量的题,数学不一定好,因此要提高解题的效率。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所学的知识,看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欠缺,因此,在准确把握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1.要有针对性地做题,典型的题目应该规范地完成,同时还应了解自己,有选择地做一些课外的题。2.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对做过了的典型题目有一定的体会和变通,即按“学、练、思、结”程序对待典型的问题,这样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速度或技巧,这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4.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复习才有实效。5.独立思考是数学的灵魂,遇到不懂或困难的问题时,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轻易问人,不要一遇到不会的东西就马上问别人,自己不动脑子,专门依赖别人,而是要自己先认真地思考,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其中的某些困难,经过很大的努力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虚心请教别人,请教时,不要把问题问得太透。学会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难,也更重要。

六、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如仔细阅读题目,看清数字,规范解题格式,部分同学 (尤其是脑子比较好的同学) 自我感觉很好,平时做题只是写个答案,不注重解题过程,书写不规范,在正规考试中,虽然答案对了,但由于过程不完整被扣分较多。部分同学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业时免不了互相对答案,也不认真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这些同学到了考场上常会出现心理性错误,导致“会而不对”,或是为了保证正确率,反复验算,浪费很多时间,影响整体得分。这些问题都很难在短时间得以解决,必须在平时下工夫努力改正。“会而不对”是高三数学学习的大忌,常见的有审题失误、计算错误等,平时都以为是粗心,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可结合平时解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题找出原因,看其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方面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必要时做些记录,也就是建立错题本。每位学生必备一本错题本,以便以后查询。

七、分析试卷,将存在问题分类。

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可这样分类:

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如角的单位混用等。出现这类问题是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

要消除遗憾必须弄清遗憾的原因,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审题之错”,是否出在急于求成?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答题要快。“计算错误”,是否由于草稿纸用得太乱等。建议将草稿纸对折分块,每一块上演算一道题,有序排列便于回头查找。“抄写之错”,可以用检查程序予以解决。“表达之错”,注意表达的规范性,平时作业就严格按照规范书写表达,学习高考评分标准写出必要的步骤,并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规范回答问题。

第二类问题—————似非之错。记忆不准确,理解不够透彻,应用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弄懂似非“似是而非”是自己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思路不清、运用不活的内容。这表明你的数学基础不牢固,一定要突出重点,夯实基础。要建立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理解问题的实质;体会数学思想和解题的方法;数学学习要有一定题量的积累,才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上一篇: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管理下一篇:银发产业投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