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

2024-05-17

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精选三篇)

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74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 其中32例患者为女性, 42例患者为男性, 患者的年龄为23~83岁, 中位为 (54.2±16.4) 岁, 患者的疾病病程为5个月~22年, 平均为6.9年。74例患者均符合此疾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均发生如下2个或者2个以上的临床表现。 (1) >1/4时间有排便费力; (2) >1/4时间有粪便成团块或硬结; (3) >1/4时间有排便不尽感; (4) >1/4时间有排便时肛门阻塞; (5) >1/4时间有排便时需手法协助; (6) >1/4时间每周排便<3次, 不存在稀便[4], 并经结肠镜或消化道造影检查除外结肠器质性病变。所有患者用药前检查肝肾功能无异常。

1.2 治疗措施

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A组30例, 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 (成都康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 mg/次, 3次/d, 聚乙二醇4000散剂 (重庆华森制药有限公司) 10 g/次, 1次/d;B组22例, 予以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次, 3次/d;C组22例, 予聚乙二醇4000散剂10g/次, 1次/d, 疗程均为4周。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入组前大便性状分型、既往用药情况等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根据Bristol大便性状图谱记录大便性状 (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1型为分离的硬团, 2型为团块状, 3型为干裂的香肠状, 4型为柔软的香肠状, 5型为软的团块, 6型为泥浆状, 7型为水样便。其中1、2、3型为异常;4、5型为正常) ;记录腹痛、腹胀、排便困难、食欲不振等症状;在服药28d进行疗效评估。4周后复查肝、肾功能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标准

(1) 显效:排便不费力, 大便为1次/d, 大便形状正常 (表现为成型软便, 无硬结) ; (2) 有效:大便每周3次以上, 大便性状由硬块状改变为软便; (3) 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5]。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1 for windows对数据作统计学处理, 采用多个样本率的卡方检验及卡方分割法对3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起效时间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进行疗效的对比, A组患者在应用药物后1~3d后药物发生功效, 中位为2.8d。B组患者在应用药物后3~11d后药物发生功效, 中位为7.5d。C组患者在应用药物后3~4d后药物发生功效, 中位为3.6d。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见表1。

注:A组: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聚乙二醇4000散剂;B组: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C组:聚乙二醇4000散剂。3组间两两比较, P<0.05

2.2 药物不良反应

肝、肾功能测定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A组有用药1周后出现轻微阵发性腹痛6例, 腹泻2例。B组发生腹痛2例。C组3例肠鸣, 6例腹胀。均未影响治疗。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此疾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精神神经因素、整个胃肠道运动缓慢、肠道所受刺激不足、排便动力缺乏、排便肌肉的运动不协调、肠壁的反应性减弱等因素有关[6,7,8]。过往对于此疾病的治疗多应用润滑性、刺激性、溶剂性的泻药进行治疗。但上述药物易于让患者产生依赖及副作用等情况。

现今, 医学高度发展, 对此疾病的病因已经有新的发现, 应用渗透性缓泻剂、促胃肠动力药物等药物对此疾病进行治疗的研究已经开展起来。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是一种新型全胃肠促动力药, 能激活5-HT4受体, 刺激肠肌间神经丛的运动神经原, 促进平滑肌的动力;并能作用于胃肠道器官壁内肌神经节后末梢选择性的促使乙酰胆碱的释放和增加胆碱能的作用。它在调节胃肠动力方面及提高直肠对膨胀的敏感性, 缓解直肠括约肌的张力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组资料表明, 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FC在第1周时疗效不明显, 服药28d疗效仅45.45%, 充分表明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FC起效常较慢, 这与国内报道一致[7,8,9,10]。

聚乙二醇4000散剂为聚乙二醇4000与电解质的复方制剂, 藉由其在肠道的渗透作用而产生缓泻的效果。电解质等成份乃为维持钠、钾、水的平衡。药代资料证实聚乙二醇4000口服后, 既不被消化道吸收也不在消化道内代谢分解, 不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电解质的代谢, 也不影响结肠的转运时间和结肠动力[11]。

本研究单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 腹胀的副作用较为明显, 服药28天疗效仅63.64%;但本研究将枸橼酸莫沙必利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进行联合应用, 治疗的效果明显, 要明显高于单独应用, 且应用此两种药物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很少, 其的排便时间明显减少。故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疾病, 应给与进一步研究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74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 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30例患者为A组应用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聚乙二醇4000散剂, B组 (22例) 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 C组 (22例) 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剂, 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4周后,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 45.45%, 63.64%, A组显着高于B, C两组 (P<0.01) 。结论 聚乙二醇4000散剂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 篇2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胃轻瘫枸橼酸莫沙比利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68例均为住院病人,男26例,女42例;年龄40~50岁18例,51~60岁24例,>60岁26例;糖尿病病史5~10年26例,>10年42例。伴有糖尿病末梢神经炎29例,伴脑梗死或后遗症8例,伴泌尿系感染24例;其中5例合并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炎,2例合并糖尿病肾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2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等方面均有可比性。所选病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具有胃轻瘫症状(早饱、餐后饱胀、纳差、恶心、暖气、呕吐、腹胀等);②经内镜、钡餐透视检查未发现食管炎、胃十二指肠糜烂及溃疡、肿瘤等病变,胃肠造影钡剂4小时后仍有50%存留或6小时后仍未排空;③均已采用生物合成人工胰岛素将血糖控制至理想范围。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同时给予支持疗法,如复方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维生素及电解质;胰岛素应用,患者均每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正规胰岛素4~8IU,以后按每餐前尿糖量进行调整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入正规胰岛素4~8IU;枸橼酸莫沙比利5mg,3次/日,饭前服,可逐渐加量至轻微腹泻;对照组支持治疗同上,同时给予多潘立酮片10mg,3次/日,饭前服。以上疗程均为2周。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肠道造影检查提示排空正常;②好转:临床症状消失,胃肠造影检查仍提示排空延迟;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胃肠造影检查仍提示大量潴留液或排空延迟。

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组间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不良反应观察:治疗组48例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发生椎体外系反应,停药后症状消失。

随访:0.5年后对33例治愈病例随访,无早饱、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20例,效果满意。因停用胰岛素或其他药物并发症加重7例,其中伴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死亡2例。

讨论

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 篇3

关键词:枸橼酸莫沙比利胶囊,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老年糖尿病,慢性便秘

为了探讨治疗老年糖尿病慢性便秘的有效方式, 该院特选取了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具有代表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次关于“枸橼酸莫沙比利胶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效果”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慢性便秘患者100例,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在65~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78±3.48)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2.65±1.78)年;观察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在63~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78±6.54)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34±1.85)年。

1.2 治 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枸橼酸莫沙比利胶囊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枸橼酸莫沙比利胶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枸橼酸莫沙比利胶囊的用量为:3次/d, 每次2粒。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用量与枸橼酸莫沙比利胶囊相同。

1.3 观 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1.4 评 价指标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排便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

1.5 统 计方法

对上述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对照组23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排便恢复正常,20例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7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86%,观察组25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 排便恢复正常 ,24例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仅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8%,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 ,P=0.02,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响,糖尿病慢性便秘患者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据相关统计显示 ,我国糖尿病患者出现便秘情况的几率为80%,其中,年轻人所占的比例为5%,中年人为15%,老年人为60%[2]。

随着年龄的增长,肠腺分泌粘液的总量会有所减少,润滑粪便的能力会出现降低的情况,另外,大肠肌张力会降低,肠运输能力减弱,进而导致排泄物在肠道中运行的时间增加[3],上述原因是老年糖尿病慢性便秘病理学的基础。

老年糖尿病慢性便秘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 无便意或便意少、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排便不通等情况。该次治疗中采用枸橼酸莫沙比利胶囊和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 对两种药物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其药理作用如下。枸橼酸莫沙比利是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的一种,能够通过刺激肠道胆碱的形式促进乙酰胆碱释放, 达到协调肌肉功能、增加胃肠道动力的目的;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则能够抑制肠道内过多的菌群,保持菌群之间处于平衡状态,并且能够合成多种营养物质,例如叶酸、烟酸等,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减少有害物质的吸收,两种药物联合效果更好。该次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8%,仅有1例患者宣布治疗无效,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上一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一篇:病理学特点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