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使用

2024-05-08

抗生素使用(精选十篇)

抗生素使用 篇1

实践证明,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是最有效的治疗细菌性疾病治疗方法, 同时可以减低治疗成本、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耐药性产生的可能。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彻底解决因耐药性而导致的细菌性疾病治疗效果不佳问题。通过药敏试验检测, 可以筛选出抑菌效果最好的抗生素, 迅速、准确地体现疗效。避免了因为不了解耐药性而造成的重复、多次投药问题, 真正实现“药到病除”。

(2) 降低治疗成本, 增加养殖业收入。细菌性疾病在初诊后投药前进行药敏试验检测, 有效解决了耐药性问题, 避免使用抑菌效果不好的抗生素, 直接降低治疗成本。由于正确使用抗生素, 缩短了治疗时间, 减少疾病造成的生产损失, 相对延长了畜禽生产期, 间接增加养殖业收入。

(3) 减少药物残留, 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加重, 盲目用药、重复、超量使用兽药导致药物在畜禽体内的蓄积和残留也随之剧增;更是导致畜禽产品药物残留量增加的罪魁祸首, 严重危害人类身体的健康。依据药敏试验指导用药, 避免了低效药、伪劣药品的使用, 大量减少畜禽体内及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 结合畜禽不同生产时期对用药的要求和产品强制检测的要求选择性用药, 可以避免违禁药物的使用, 为畜产品安全提供保障。

(4) 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周期。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细菌的耐药性已经不可避免, 但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生素, 更加易于诱导产生耐药菌株。而依据药敏试验检测结果选药可以有效减缓耐药性产生速度, 给新药研发留下喘息空间。

(5) 有效减少对人类的威胁,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用药可以有效杀灭细菌, 减少“耐药菌”通过食物或动物与人的接触传播给人类的可能性。

抗生素使用分析 篇2

时间:2011-4-24下午15:00 地点:医务科科室

参加人员:分管院张锦华、二甲办主任梁美凤、医务科主任陈玉地、质控科蔡元行、外科主任陈盛颖、颅脑外科主任周培勇、骨科主任陈长光、妇科主任刘刘、产科主任王晓艳

张锦华院长:最近我们对临床应用抗生素情况进行了检查,主要是检查运行病历中记录的对抗生素使用的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今天召集几位讨论一下,现在由梁主任给大家分析一下。梁主任:我们在检查中发现几个问题:

1、抗生素超范围使用,手术科室一类切口使用二代头孢类抗生素不符合卫生部38号文件规定,文件规定只能用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

2、使用的溶媒不符合规定,检查发现我们的医生使用的溶媒为250ml,按规定溶媒为100ml。溶媒太多,会引起头孢类药物分解,不但降低了疗效,而且产生了其他物质,增加了过敏几率。3、4、5、手术前用药没有在病程记录中体现术前半小时用药。外科有用喹喏酮类药物,按规定尽量不用喹喏酮类药物。骨科发现有先用克林霉素一次,又改为头孢类药品,病程记录里又不说明改药的原因,这违反用药规定。按规定是先用头孢类药物,如果头孢类药物有过敏,再考虑用克林霉素。

6、产科剖宫产患者有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按规定是在婴儿出生后断脐后给药,不知道产科是如何使用的;还有发现用的是第二代头孢类药物,这不符合规定,按规定只能使用第一代头孢类药物。

7、头孢类药物是浓度抗菌,有发现临床医生一天仅用药一次,而且用量偏大,这也不符合用药要求,要按规定一天两次给药,要按规定的用量给药。以上是我们检查发现的问题。

学会使用抗生素 篇3

●抗生素主要用于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肾盂肾炎、皮肤疮疖等,而不用于各种病毒性感染、真菌性感染,如感冒、疱疹、癣等。患者切忌把抗生素当作万能药。

●应用抗生素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由于目前我国的药品市场管理仍欠规范,抗生素在某些医药商店作为非处方药(OTC)出售,患者决不要因此到药店自购、自服抗生素。

●家庭药箱不应配备抗生素,不要一有头痛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皮肉伤等小伤口,就自行服用抗生素。更不要把抗生素当成“退热药”,因为并非所有发热性疾病都有细菌感染。

●慢性病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切不可“自己点药”。有些病情本身不需要抗生素治疗,患者切勿要求医生开给抗生素。

●应用抗生素一定要遵照医嘱,按规定的剂量和疗程使用,决不能自行其事。不可感到症状有所好转,就擅自停用;也不可为了提高“保险系数”,任意延长疗程;更不可自作主张更改用药剂量或用药次数。

●应用抗生素应舍弃“多多益善”的观点,除非严重感染,否则不宜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因为每种抗生素的适应证不同,联合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重则使药物毒副作用增大,危及健康。

●抗生素种类较多,每一种抗生素针对不同的细菌感染,并不是越贵越好、越新越好,也不是进口药比国产药好。事实上,药品并非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就是好药,便宜的青霉素也能解决大问题。否则,滥用各种新近开发的昂贵抗生素,不仅耗费钱财,而且会加剧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

●一些特殊情况者,如风湿热患者,与流脑、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的抗生素予以预防,其他情况一般不宜将抗生素作为预防用药。另外,应尽量避免在皮肤和黏膜上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免发生过敏与诱导耐药菌产生。

婴幼儿、孕妇,老年人以及某些疾病的患者使用抗生素应注意以下规则:

* 婴幼儿因生理功能发育不全,使用抗生素必须按体重计算,以免发生药物过量。某些抗生素对儿童身体有危害作用,不宜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听神经有毒副作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幼年动物骨骼发育有影响,四环素类抗生素可致牙病,等等。

* 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体内药物排泄较慢,应使用毒性小的抗生素,且剂量应偏小,一般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安全性较高。

* 孕妇使用抗生素应兼顾母体与胎儿情况,既要治疗疾病,又不能对胎儿造成损害,一般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类抗生素。哺乳期妇女使用抗生素也应有所选择。

* 肝脏是药物主要的代谢器官,肝病患者使用抗生素应按正常剂量使用的药物有氨基糖苷类、青霉素、万古霉素等少数几种,其他抗生素均需减量或慎用,以避免加重肝脏负担,引起肝损害。

使用抗生素误区分析 篇4

1误区形式

1.1 抗生素等于消炎药

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 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 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 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 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 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 引起菌群失调, 造成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 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药物学家们想出了种种妙计来对付细菌的这些变化:给抗生素加上各种各样的化学基团, 保护它们的柔软腹部, 改变化合物的形状使之更有杀伤力, 针对细菌进攻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新化合物以及在自然界中寻找天然抗菌物质等。应该说, 大多数方法还是能够奏效的, 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中, 仅有1%左右能被普通青霉素治愈, 但还有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以及其他较新的抗生素, 它们对大多数细菌感染还是有效的。

1.2 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 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 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 相反,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1.3 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 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1.4 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 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 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 坚持个体化给药。例如, 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 价格很便宜, 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 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而且, 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 价格便宜, 不良反应较明确。

1.5 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 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 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 反而降低疗效, 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 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一般来说, 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 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1.6 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 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1.7 发烧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 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 抗生素无效。

1.8 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 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 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此外, 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 只要加以调整, 疗效就会提高。

1.9 一旦有效就停药

前面我们知道, 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用药时间不足的话, 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 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 不但治不好病, 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2讨论

抗生素的益处体现在当机体自身抗菌机制已无法对致病菌感染加以抑制时, 此时, 合理的外来干预有助于控制局势, 逆转细菌感染的扩散。因此, 我们需要有针对、适时和充分的进行抗生素治疗。针对性使错杀无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掌握时机裨能避免过度用药, 而一旦开始即做充分治疗方可保证将有变异可能的细菌悉数消灭。当然, 有针对性的对抗生素分子加以改造, 更深入的了解细菌作用的详细机制以设计更有杀伤力的药物是我们的传统优势。随着基因组计划的进展, 我们必定会对感染及抗感染过程有全新认识, 而由此将能在基因水平开发出新的药物。

参考文献

[1]戴自英.实用抗生素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60, 76.

[2]金有豫.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07-312.

抗生素使用整改报告 篇5

通过此次点评发现,在书写病历中,手术切口为Ⅲ类切口,标记为Ⅰ类切口,出现此类错误原因为管床医生对切口分类不熟悉,或书写病历不认真,在以后书写病历中,积极改善病历书写规范,保证病历质量。因此患者为污染切口手术,病程记录中抗生素使用说明不具体,欠详细,故评判为超时间使用抗生素,在日后临床操作及书写病历中,将如实记录清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有效控制感染, 避免菌群失调及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 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不合理支出费用,制订了以下整改措施:

1、抗菌药物品种数量达到限定范围,做到品种结构合理。我院原有抗菌药物50余种,种类较多,删减困难较大。经院长办公会多次遴选,最后保留了疗效好、价格适中,不良反应少,临床常用的35种抗菌药物供临床应用。

2、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抗菌药物特点、适应症、抗菌谱,参考国家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制定了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明确了各级医师使用权限并认真执行。

3、认真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每月定期对门诊处方和病区医嘱单进行点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医务科予以通报,督促整改。对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前十位抗菌药物进行公示。

4、努力规范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科室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用抗菌药物。各科主任认真贯彻落实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使用抗菌药物有明确的适应症,疗程适当。逐步杜绝长期用药、无适应症用药、联合用药的不良习惯。本科室将加大管理措施,加强监督考核,加大奖惩力度。我们给各科室制定药品使用比例,降低药品费用,限制抗菌药物用量,对超比例的科室严格处罚,加大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责任人的处理和惩罚力度。科室医务人员加强学习,持续改进。持续加强对医药人员的培训。应使各级临床医师和药剂科工作人员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作用特点、体内过程(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适应证、不良反应等, 以便根据上述特点, 结合患者临床特点(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临床表现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做好病情及用药记录。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在病历上记录患者感染的临床情况及抗生素应用的情况,包括用药原因、疗效、不良反应、耐药情况等。掌握预防用药的适应症和用药时间。明确预防用药的用药时间及疗程。手术预防用药一般用至术后24 小时,最迟不超过48小时。治疗感染用药通常用药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外二科

使用抗生素八大误区 篇6

1 发热、腹泻、上呼吸道感染滥用抗生素

医院里,肠道门诊病人常说,“医生,快帮我吊点盐水”;发热门诊,病人会对医生吵“我这么远跑来,退热怎么连抗生素也不开?”其实大部分腹泻和感冒并不需要抗菌药治疗。

2 抗生素,要用就用最好的

有些病人坚持认为,输液比口服效果好。甚至有些不负责任的医生,也会这么向患者推荐。盲目使用更高级的广谱抗生素,就像“高射炮打蚊子”,不仅浪费,而且会破坏人体正常菌群。

3 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少

为了防止耐药,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应该少一点、疗程短一些。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使用抗生素,一定要达到足够的杀菌、抑菌浓度,才能尽可能多地杀灭细菌。若药物在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其杀菌效果会打折,还可能导致急性感染转为慢性感染,甚至使感染反复发作。一般间断用药、小剂量用药,或不足疗程停药,都容易诱发耐药。

4 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要好

严格地说,只要某个抗生素吃了有效,其抗菌谱越窄越好。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只能经验性地联用药物,若是不恰当联合,可能适得其反。

5 用几天后,觉得无效就换药

抗生素起效需要一段时间,频繁换药不能彻底杀死致病菌,还会加剧耐药的发生。

6 洗洗更健康

这是一些妇科抗菌类外用药物宣传的噱头。如果这些产品具有消毒性,长期局部使用会破坏正常菌群,好的细菌都被杀死了,反而让坏的细菌有可乘之机。所以,临床上不鼓励长期使用外用抗菌类药物。

7 老牌抗生素都过时了

其实,老牌抗生素可以“枯木逢春”。在单位时间某一种抗生素持续使用量越多,越容易产生耐药性,但如果停用一段时间,菌群会把这个耐药性逐渐遗忘掉,可能会恢复对药物的敏感性。因此,要提倡合理、限用和轮用策略。

8 大部分耐药菌是在医院里培养的

临床兽医抗生素的使用 篇7

1 抗菌药物的定义及种类

目前应用最广最重要的抗菌药有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其中抗生素是指某些微生物在其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它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主要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 有些也能人工合成或半合成, 有些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抗寄生虫作用。

抗生素的分类有两种方法, 一是按药品的化学结构分为酰胺类、氨基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和氯霉素类等;二是按药物的抗菌谱分为: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 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 包括氨基苷类、多粘菌素类;广谱抗生素, 包括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抗真菌抗生素有两性霉素、灰黄霉素等;抗寄生虫的抗生素有替硝唑、莫能菌素等。

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物有磺胺类, 如磺胺嘧啶、磺胺异噁唑等;喹诺酮类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硝基呋喃类有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等。

2 目前抗生素在各领域内的应用状况

除医学外, 实际上农、林、牧、副 (禽类) 、渔业均在使用抗生素。目前人类滥用抗生素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但是在动物身上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依然严重,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视[2]。如果为防止细菌、病毒和昆虫的繁殖, 影响动植物的生长, 少量有限的应用是许可的, 但大量广泛的应用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英国医学杂志 (BMJ) 》报道[3], 在英国抗生素应用范围:50%为人类用, 这其中医院20%, 社区80%, 其中20%~50%为不需要用药。50%为农业用, 其中治疗性用药占20%, 用于预防或促生长占80%, 40%~80%的用药值得高度怀疑。我国同样存在农业用抗生素问题, 且占较大的百分比, 亦是主要用于预防与促进生长。有报道表明, 我国养猪业, 每头出栏猪平均“加药”成本为19元左右, 有些猪场高达35元以上[4]。

3 抗生素滥用的后果

3.1 耐药菌株产生, 给畜牧业健康发展带来威胁, 对人类造成危害

在畜牧业生产中为了动物防治疾病, 长期使用抗生素, 使得细菌耐药菌株增多, 细菌耐药强度增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过去并不严重的细菌性疾病, 现在成为一些动物主要传染病。有些动物还出现了多重耐药性病菌, 几乎到了无药可治的地步, 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动物源性耐药菌还可以通过食源途径威胁人类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统计资料, 全球人类由于吃了被耐药菌污染的动物源性食品而发病, 并因细菌的耐药而难以治疗的情形已不少见。例如:1997年, 美国明尼苏达州人群暴发流行弯杆菌病, 常用抗菌药治疗无效。后来经调查发现是患者吃了未煮熟的禽肉制品所引起的。弯杆菌在人与人之间的转移很少, 主要通过肉类, 尤其是禽肉传给人。这是动物源性耐药菌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一次十分沉痛的教训。如国外大肠埃希菌导致的感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很有效, 而我国由于农副业的饲料中添加大量氟喹诺酮类生产中的下脚料, 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耐药率高达60%~70%[5]。

3.2 食品残留抗生素的危害

对广州部分畜禽肉的抗生素残留状况分析结果显示[6], 四环素、土霉素在动物性食品的残留非常普遍, 内脏最为严重, 超标均值为限量值的十几到几十倍, 另外仍有数份样品检出违禁药氯霉素。如果人类长时间食用这种低残留抗生素食品, 就能抑制或杀灭体内敏感菌。由于药物对细菌的选择压力, 导致体内耐药菌不断增加耐药性不断增强, 耐药菌和条件性病源菌大量增殖;另外当动物粪便用作肥料时, 其中的抗生素被蔬菜吸收后能在蔬菜体内保存很长时间的抗菌活性, 通过食物链, 动物排泄物中的某些抗生素最后到达人体内, 在低剂量抗生素长期胁迫作用下, 人体内耐药菌就会增加。

除耐药菌的产生外, 食品残留的抗生素还可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如青霉素、卡那霉素、喹诺酮类及磺胺类药物可引起过敏性休克;青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及磺胺类药物可引起皮疹。药物残留还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如呋喃类药物、砷制剂、四环素类、卡那霉素、苯丙咪唑及磺胺二甲嘧啶等有致癌作用;氯霉素、磺胺类、呋喃类、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及链霉素等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孕妇吃食含有过多的苯丙咪唑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后, 可引起胎儿畸形。

3.3 对环境的影响

动物服用的药物不能完全被机体吸收, 未被吸收的部分通过粪尿以原药的形式排出体外进入环境[7]。在欧洲和北美国家, 抗菌药物已在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地表水、甚至地下水中被普遍检出[8]。畜禽粪便用作肥料施入农田, 其中的药物活性化合物在土壤表层积累或随径流进入地表水或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影响。

4 避免细菌耐药的措施

4.1 合理使用抗菌药

严格按照适应症选择药物。每种抗菌药都有不同的抗菌谱与适应症。临床诊断、细菌学诊断和体外药敏试验是选药的重要依据。严格控制使用剂量、疗程及科学合理的联合用药[9]。

4.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完善消毒设施,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强化粪、尿、污水和废弃物处理。及时发现亚健康猪、病猪, 及时采取隔离、消毒措施, 防止疫病传播。

4.3 加强药政管理

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兽药质量标准》和《兽药管理条例》等, 规定了各种抗生素药物的休药期。应严格遵照法规, 防止抗生素在动物体内残留, 确保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农牧业尽量避免将供应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使用, 以避免耐药菌的产生。

5 耐药菌株出现后的处理

耐药菌一旦出现, 会在耐药质粒水平传播, 后果是严重的, 有人担心将会回到无抗生素可用的时代[10]。因此出现耐药菌株病区需: (1) 对患畜进行隔离; (2) 接触的医护人员要勤洗手, 穿隔离衣戴手套; (3) 患畜的分泌物等要焚烧; (4) 出现3个以上病畜有同一种耐药菌, 病区要停诊消毒以免耐药菌株的播散; (5) 进一步检查耐药菌株存在的死角, 如空调、吸引器、拖布等; (6) 循环应用或联合应用或暂停对细菌已耐药的抗生素的应用; (7) 不能单凭细菌耐药的报告, 还需结合临床, 所取的标本, 鉴别是常住菌还是感染菌、体外与体内的差异;应重视地区或医院对细菌药敏筛选的结果。

参考文献

[1]Ku m arasamy KK, Toleman MA, Walsh TR, et al.Emergence of a new antibiotic resistance mechanism in India, Pakistan, and the UK:a molecular, biolog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y.Lancet Infect Dis, 2010, 10 (9) :597-602.

[2]吕津.畜禽滥用抗生素问题亟待解决.北方牧业, 2007, 25:6-7.

[3]Wise R, Hart T, CarsO, et a1.Antimicrobial resistance.Is a major threat to public health.BMJ, 1998, 317:609-610.

[4]王再生.超级细菌与养猪业的药物滥用.中国动物保健, 2010 (12) :27-29.

[5]阎克敏, 任胤晓.动物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与对策.肉品安全, 2008, 25 (2) :19-20.

[6]林晓华, 李迎月, 何洁仪, 等.广州部分畜禽肉的激素及抗生素残留状况分析.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0 (1) :93-95.

[7]KIM S C, CARLSON K.Temporal and spatial t rends in the occurrence of human and veterinary antibiotics in aqueous and river sediment matrices.Environ.Sci.Technol., 2007, 41 (1) :50-57.

[8]Martinez-Carballo E, Gonzalez-Barreiro C, Scharf S, et al.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udy of selected veterinary antibiotics in animal manure and soils in Austria.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7, 148 (2) :570-579.

[9]于怀敬, 王琰.养猪场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中国养猪业, 2009 (3) :58-60.

探讨儿童抗生素使用现状 篇8

1 现阶段儿童抗生素使用情况

1.1 抗生素使用率

我国1993年至2005年儿童抗生素的使用率为56.1%~100%, 其中单用率范围为1.8%~97.8%, 联用率为2.2%~98.2%, 抗生素平均使用率、单用率和联用率分别为84.5%、48.6%和51.4%;另外, 口服给药占46.3%, 静脉给药占43.8%, 肌内注射给药占4.7%。值得注意的是口服加静脉给药占5.2%。

1.2 抗生素使用种类

使用最多的有青霉素类 (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哌拉西林舒巴坦, 美洛西林舒巴坦等) , 头孢类 (如头孢替安, 头孢替唑钠, 头孢丙烯等) , 抗病毒类 (如利巴韦林等) 。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依托红霉素, 克林霉素也时有使用。磺胺类如百炎净偶尔出现。而且, 儿童抗生素的使用有升级换代的趋势, 头孢类抗生素是使用率越来越高, 而且不仅仅限于非限制类, 属于限制类的头孢三代如头孢克肟, 头孢地嗪也会使用到[2]。

1.3 抗生素联合用药情况

联合用药种类多为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联用, 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联用, 青霉素与抗病毒类联用。

2 抗生素过度使用对儿童的危害

2.1 细菌耐药性增强

所谓的超级细菌, 正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 导致细菌基因突变。本世纪初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2000万。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 大部分人死于超级细菌带来的用药困难[3]。

2.2 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儿童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均不如成人, 抗生素本身的毒副作用在儿童身上更加突出。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第八对脑神经可产生特有的损害, 可引起前庭与耳蜗损害。由于儿童很难主诉眩晕或耳鸣, 因此耳毒性的早期难以察觉, 结果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4]。此外, 大部分的抗生素都是通过肝肾代谢的, 儿童会更容易导致肝肾功能的损害。

2.3 抗生素滥用对儿童免疫力的影响

长期使用抗生素使得儿童自身免疫系统不会主动与病原微生物抗争, 久而久之, 免疫系统的功能就会下降。此外, 抗生素对肝脏和造血系统功能的不良影响间接削弱了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 抗生素对人体正常菌群平衡的破坏, 除了会导致机体局部保护作用减弱易患疾病以外, 还会引起二重感染。二重感染严重的可以危及生命[5]。

3 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3.1 抗生素在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过度使用, 造成了很多细菌出现了耐药性, 很多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青霉素就能解决。

如果对每位来就医的患者都进行药敏试验, 病原体检查, 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来说是比较难以实现的。一是医院的工作量会激增, 二是很多家长难以接受, 尤其是现在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时候。所以, 在不清楚是何种病原体导致感染的情况下, 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增加了, 联合用药的情况增加了[6]。这必然会导致耐药性情况的恶化, 结果就是一代头孢不行, 二代头孢甚至三代头孢都用上了。另一个使得医师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原因是来自家长的压力。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小孩以最快的速度好转, 都希望医师用最好的药。甚至有的家长主动要求医师使用抗生素, 口服见效不快的, 就得静脉输液。一天下去药效不明显的, 第二天就要求换药了。如果医师的立场不够坚定, 那么一个疗程下来, 可能用了好几种的抗生素。

3.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长对小孩的健康越来越重视。

一点风吹草动就带上小孩往医院奔甚至自行在家中使用抗生素。但是, 有些情况是没必要使用抗生素的。例如6个月以后的婴儿容易发幼儿急诊疹, 婴儿会持续发热3~4d, 3d后自然退热, 身上出现小红疹子, 第5天就会痊愈。这时候使用任何抗生素都不能改变病程的发展。幼儿急疹不需要做特殊的护理, 让婴儿自然痊愈对母婴双方都有好处。

4 儿童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4.1 要有明确的用药指征

儿科医师必须在确定患儿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 必须使用抗生素才酌情使用。例如一般的感冒发热是不必使用抗生素的。感冒虽然是由病毒引起的, 但一般很快就能好, 不必使用抗病毒药。使用抗菌药就更加不合理了。

4.2 种类选择要谨慎

抗生素使用一般以单用为主[7]。不要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也不要没有针对性的使用窄谱抗生素。否则, 不但不能有效的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反而对正常菌群造成了不良影响, 导致二重感染。

4.3 用法用量要斟酌

能够口服制剂达到治疗目的的就不用针剂;能够使用肌内注射达到治疗目的的就不用静脉滴注。使用抗生素必须保证足够的剂量, 在体内必须要达到有效浓度, 且要维持一定的时间, 切不可随意停用或减少用药次数, 才能有效控制感染, 不会造成细菌产生耐药性。

综上所述, 抗生素的使用是一把双面剑, 合理使用能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过度使用又会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儿童, 在使用抗生素方面更应该慎之又慎。儿科医师使用抗生素要有临床用药指征和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的支持, 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管理规范。切实掌握每一种抗生素的使用范围、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配伍禁忌, 尤其要注意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令药物的使用既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其毒副作用又能降到最低。使儿童得到正确合理的治疗, 给儿童一个健康的现在, 一个健康的未来。

摘要:现阶段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的频率越来越高, 其不良后果就是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 对儿童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儿童抗生素的滥用有医师的客观因素也有家长的主观因素。作为医师或者家长应该正是抗生素的合理科学应用, 以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抗生素

参考文献

[1]陆庆丽.儿童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抗生素应用的浅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 (1) :181-182.

[2]刘美玲, 张小同, 杨丽莉.家长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认知行为的调查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 2009, 15 (2) :14.

[3]赵艳梅.儿童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9, 16 (3) :54.

[4]王德强.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对儿童的危害[J].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 (2) :123-124.

[5]崔琳.小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 (7) :68-69.

[6]刘战军.浅谈小儿抗生素的临床使用[J].医学信息, 2011, 24 (1) :299-300.

门诊抗生素处方使用分析 篇9

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准确监测和分析, 并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可以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的监管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笔者收集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12月29日门诊处方, 对其中的抗生素处方进行了综合分析, 并结合各类文献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以期了解该院门诊抗生素的应用情况,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12月29日的门诊西药房的所有处方, 共1 561张。

1.2 方法

将所有的抗生素处方筛捡出来, 对其中不同剂型、种类、数量进行统计, 并根据抗生素单用和联用进行分别统计, 将统计结果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

2.1 各种抗生素使用情况

门诊西药房共收到并处理处方1 561张, 其中抗生素处方465张, 占处方总数29.79%;在所有抗生素处方中, 口服抗生素处方占79.35% (369/465) , 其余为注射剂型处方;联用抗生素处方106张, 占抗生素处方的22.80%。抗生素的使用率及情况详见表1。

2.2 各类抗生素使用频率和使用量分析

按《新编药物学》 (第16版) 分类方法, 本研究中所包括的抗生素分为11类, 其使用频率和使用量见表2。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生素, 占所有门诊抗生素用量的48.17%, 其次是喹诺酮类抗生素、氨基糖甙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分别占16.52%、12.17%和12.17%。

3讨论

在我国, 抗生素滥用是一个长期而严重的问题。欧美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占所有药品的10%左右, 而我国最低的医院占到30%, 基层医院甚至达50%以上[1]。滥用抗生素不仅是经济上的巨大浪费、带来各种不良反应, 而且可能导致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量大、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关系复杂, 联合用药日趋增多, 预防用药日趋广泛。因此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仍逐年上升势头。对临床抗生素应用情况的监测, 是对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合理性进行正确分析, 制定抗生素合理应用原则的重要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 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量应低于所有药品的的50%, 世界卫生组织 (WHO) ) 要求该数字应<30%。综合大量的国内资料, 我国抗生素使用为总处方量的30%~40%[2]。本研究中, 笔者随机统计和分析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d门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 抗生素处方数占所有处方数的29.79%, 低于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的规定, 与WHO的要求相似。对抗生素使用途径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注射用抗生素使用量占所有抗生素使用的7.96%, 远低于我国医院门诊注射用抗生素的平均水平 (30%~60%) [3];联用抗生素的使用率为22.80%, 低于国内文献报道的28.66%[4]。本次调查还发现, 该院门诊联合使用抗生素基本能按照《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使用, 未发现重复用药情况, 只有个别儿科医师使用青霉素与第1、2代头孢菌素联合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是否合理尚值得商榷。从总体上看, 该院门诊抗生素的使用量与药品总量的比值较国内平均水平低, 门诊抗生素的使用谨慎。

在本研究中, 笔者还对不同种类抗生素的使用使用情况作了分别统计, 发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率最高, 占所有抗生素用量的34.43%, 其次是喹诺酮类16.52%、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甙类均为12.17%。这与头孢菌素类具有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高、抗菌谱广、作用强、临床疗效较高、毒性低、种类繁多、过敏反应较少见等优点相适应, 也是近年来广受临床医师接受的一类抗菌药物, 故头孢菌素类药的使用量远高于其他种类的抗菌药物。然而,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广泛使用, 与由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耐药性肺炎链球菌 (DRSP) 以及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的流行日益增加有关[5], 应引起各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 对头孢类抗生素应用应合理、规范, 以防习惯性用药、滥用等情况。

在本研究中, 笔者除了对各种抗生素用药量作了统计分析外, 也发现少数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青霉素类口服给药未注明皮试; (2) 无指征用药, 如诊断为“脑梗死”却使用了头孢菌素类药; (3) 抗生素选择不合理, 个别医师常规选用3代头孢等抗菌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4) 用法用量错误, 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为时间依赖性药物, 多数必须1d多次用药, 但有部分处方使用每天1次静脉滴注等情况。需在以后加强与相关临床科室的交流, 促进抗生素合理应用。

摘要:目的了解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 为门诊抗生素合理应用的临床监管提供可靠资料。方法收集该院门诊处方1561张, 对处方中所用抗生素种类及数量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在1561张处方中, 开具抗生素的处方有465张, 占处方总数29.79%。在所有抗生素处方中, 79.35%为口服抗生素, 其余为注射剂型抗生素;77.20%的处方为单一抗生素处方, 二联抗生素处方占22.80%;头孢菌素类是门诊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生素占34.43%, 其次为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结论该院门诊抗生素的使用基本合理, 对医院门诊抗生素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测, 对于抗生素合理应用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抗生素,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胡昌勤.抗生素在滥用与质量监控之间游离[J].中国处方药, 2003, 12 (12) :2222.

[2]吴丽卡, 容再光, 黎颜.2004年1~6月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2 (7) :1074-1075.

[3]贺桂泉.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 2007, 22 (4) :702.

[4]李大魁, 盛瑞媛.澳大利亚抗生素治疗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14.

养猪要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 篇10

在猪病防控中要避免使用易造成机体免疫抑制与产生耐药性的各类抗生素药物, 特别是不要滥用或长期使用劣质的抗生素, 如氯霉素、痢特灵、链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糠皮质激素、泼尼松、可的松、雄激素、睾丸激素, 磺胺类药物等。这些药物不仅对机体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而且易产生耐药性与药物残留, 影响预防与治疗疫病的效果, 威胁公共卫生的安全。因此, 在猪病防控中, 一定要根据病情科学合理的选择安全、优质、高效的抗生素对症使用。首先要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再对症选择药物, 最好是先做药敏试验, 再根据药物的性质与作用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或预防, 方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妊娠母猪禁止使用磺胺类药物, 抗菌增效剂、四环素、红霉素、替米考星、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 多粘菌素、制酶菌素、古霉素及硝基咪唑类等药物。

上一篇:C语言设计下一篇:美术绘画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