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022-09-11

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推动,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的理念、制度、策略等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然而,在我国现阶段还存在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较弱,内涵不够深化,优势不够突出,特色未能彰显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的服务、推动作用。本文拟综合的社区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疏理出适合我国现状的职业教育发展途径。

1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成功经验

1.1 北美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经验

北美职业教育一直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并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其中,以社区学院为主进行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北美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发展较为完善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的职业教育基本上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社区学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今每个县市都至少有一所,已形成全国性的网络,对美国的社会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已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1)社区学院具有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多种教育计划并存的特点。社区学院提供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补习教育和终生学习教育、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劳动力培训和短期定制培训、学院的学分课程、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各种机会等,能全方位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服务途径多样。美国社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主要通过进行小企业策划与帮助(small business incubation and assistance)、承担地方经济发展规划(local economic planning)等途径,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等。社区学院在帮助小企业方面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为那些打算开办或刚刚开办的企业提供上述各种咨询,为企业主在管理、人事事务、市场营销、财务等方面提供各种咨询和培训,帮助企业争取政府部门的合同,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并帮助他们了解政府新的条例和规定。近年来,社区学院还开始承担历来是州或地方政府职能范围内的地方经济发展规划(Local economic planning)的任务,具体包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软硬环境进行评估和审查,通过各种公共讨论会和媒体向企业、政府机构、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公众公布;直接参与地方经济规划组织;对政府进行游说和疏通。90年代以来,在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学院通过各种形式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

(3)社区学院的发展还得到了地方政府、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美国的很多大学都是私大大学,但社区学院却以公立为主,社区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联邦、州及地方政府通过制订相关法规、提供办学经费等各种途径支持区学院的发展,尤其是经费方面的支持。美国社区学院的学校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投入,学费仅占办学经费的17.2%。联邦、州及地方政府不仅对社区学校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还通过制订各种法律法规确保社区学院的办学地位和办学经费。对于占美国社区学院大多数的公立社区学院来说,其办学职能从单一走向多样化,实施开放办学并保持低廉的学费,成为美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主要机构,没有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是根本办不到的。美国历史上就有着地方办教育的传统,各类社会性机构、人员的广泛参与,地方居民和各类民间组织、机构对社区学院的教育都产生了影响。

1.2 欧洲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经验

欧洲社会经济的繁荣发达,除了历史和制度的原因之外,他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达,不得不说是其经济发展的柱石。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职业教育的国家之一。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德国的职业教育地位最高,在整个教育中的比重最大,建有更为系统、完整、有效的职业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也是欧洲职业教育的典型。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和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就是“双元制”教育。所谓“双元制”(也称双轨制)职业教育,是指整个教育培训过程是在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

(1)校企共同施教。双元制教育的操作是由德国企业和学校共同实施的,“双元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市场和区域经济需求为导向,强调企业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在德国的各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双元制”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2)以市场为导向。双元制以市场为职业需求导向,注重实践技能,注重职业教育的区域性,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国家以法律保证职业教育的地位,企业承担经费主体,地方分权进行管理。企业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法人”,负责招收学生。各个企业经济利益的代表———行会协会在“双元制”中具有监督企业职业教育运行的职能。

2 我国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我国职业教育与社会更加紧密结合起来,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得到快速发展,社会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形式日趋丰富。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职业教育存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难以匹配,社会服务职能定位不准确,不能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部分院校还处于“闭门造车”的时代,没有从“象牙塔”理念中解脱出来。

(2)毕业生素质结构与所需人才素质结构难以吻合。职业院校培养学生时以单项技能、专业基础和文化知识为要素,企业实践能力、行业规范、职业操守等相对较弱,尤其是耐劳、耐挫等意志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明显不足。而企业更注重的是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和业务水平。

(3)职业院校与社会融合度不够,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职业院校拥有着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资源,但往往因为缺乏有效的整合,学校的资源未能直接服务于社会。如图书资源、网络资源、实训场地、实验室等缺乏与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3 国外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综合我国职业教育现存的问题及美国社区学院和德国“双元制”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明确职业教育目标定位,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共发展。社会服务是中国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的经验,我国的职业教育应更加明确定位,做到立足社会、依托社会、服务社会。变被动适应社会为主动融入社会,把握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与社会共同发展。

(2)统筹规划,地方行政协调,建立合理的专业布局,规范职业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针对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欠吻合的问题,地方职业教育必须科学统筹规划专业设置,并取得政府的宏观协调与政策支持,建立地方政府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健全职业教育的各项法律地位,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

(3)校企全面深度合作,开放交流,资源共享,互相促进。针对目前部分院校还处于闭门造车的时代,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充分加强校企的深度合作,使高校走出“象牙塔”,与企业一起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强的人才,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摘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以美国社区学院为代表的北美职业教育和以德国双元制教育为代表的欧洲职业教育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本文旨在借鉴其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探索适合我国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地方经济,社区学院,双元制教育

上一篇:加强医院财会规范化管理路径探讨下一篇:重型肝炎并发院内感染现状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