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论文

2022-05-13

小编精心整理了《农村商业银行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作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产物,从农村信用社转制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为中国三农建设和中小企业融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中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模式和方案设计为其他农信社的改革提供了借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从制度改革、业务创新、风险防控等方面完善,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第一篇:农村商业银行论文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快速发展,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面对愈发激励的竞争,唯有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的优势、劣势,才能真正的适应市场竞争。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农村商业银行内外环境、自身的优劣势进行透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策略建议,希望以此促进农商银行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SWOT分析 策略

1、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1.1 优势(S)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始终坚持立足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战略,发挥着支农主力军作用,获得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持,由于长期的经营活动和对农村发展的大力支持,农村商业银行拥有众多、稳定的客户资源,在农村市场份额方面占据着绝对的领先优势。

农村商业银行拥有明显的本土化经营优势,本土化优势对内可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凝聚力和服务品牌;对外可以更好的了解、沟通、满足客户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农商银行营业网点逐年增加,布局也更加趋于合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品牌效应已初见成效。

1.2 劣势(W)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的绝大部分收入仍为传统的存贷业务利差收入,盈利模式单一,而新型的中间业务、个人业务、信用衍生产品较少,很多还处于开发探索阶段,不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农村商业银行网点大多处在农村地区,各项营业费用相比较高,服务对象多为农民,单笔贷款金额少,管理成本较高,难度较大,由此造成贷款利率定价过高,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中缺少价格优势。另外因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营规模小、资本实力弱等弱势,使得抗风险能力、放贷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较低,成为自身发展的瓶颈。

1.3 机会(O)分析

近几年,我国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这就使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更加充裕,资金融通和资金周转更加有利、更加迅速。随着农村就业环境见好,返乡创业农民工增加,农村企业快速增长,贷款需求旺盛,而对于专门服务三农的农村商业银行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1.4 威胁(T)分析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利率市场化使存贷利差缩小,致使依靠传统银行存贷业务的农商行利润空间不断减少,将面临微利或无利的困境。

国家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培养竞争式的农村市场,使得村镇银行试点加快,小额贷款公司迅速设立,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在争夺农村的市场份额,城市商业银行也在借助其资金和管理等优势,向农村地区不断延伸和渗透,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这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经营能力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2、在SWOT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2.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管理

农村商业银行是从农信社改制而来,组织架构不是很完善,应严格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运用“三会一层”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义务。农村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即要考虑利润的最大化,更要注重银行本身的安全和稳健运行,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内控制度,提高业务开展的透明度,切实防范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

2.2 调整和优化网点布局,促进集约经营

随着新城镇的不断发展,各网点处在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农村商业银行应首先分析现有网点的效益和潜力,制定网点发展规划,做好网点整合工作,其次寻找出新的有发展潜力的网点位置,重点围绕城区调整和优化网点布局,最后针对农商行硬件设施的弱势,要加强网点功能分区,加大自助设备的建设力度,有效减轻柜面压力,实现电子渠道与实体网点的有效配合,完善服务功能,改善服务形象,稳步提升网点集约化经营水平。

2.3 对农村市场细分,开拓目标市场

农村商业银行虽然目前在农村金融市场保持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但随着农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必须对农村市场进行细分,确定有效的目标市场,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加快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形成核心竞争力。对客户群进行细分和动态管理,针对不同客户群的需求进行产品优化和设计,建立新产品研发的流程和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2.4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

农村商业银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首先要对原有员工加强培训,根据员工的特长、工作能力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确定其岗位,其次要大力招收优秀大学毕业生,积极引入高素质同业人才,实现人员结构持续优化。人员素质提高将会极大的促进农商行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要重视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合理的分配制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潜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组织高效运转,提升整体业绩,实现农商行的战略目标,在激烈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5 打造现代流程银行,进一步提高竞争优势

农村商业银行是区域性银行,信息传递链与决策链较短,容易打造成现代流程银行,形成竞争优势。农村商业银行要本着“机构扁平化、业务垂直化、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原则,着重从会计业务、信贷业务流程再造,合并多余及重叠的部门,形成一个流程由一系列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完成,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陶 萍 杨 筝.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1.8.

[2]黄 兵 姚耀军.苏南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2.3.

(作者单位:安徽和县农村商业银行 安徽和县 238200)

作者:郑权

第二篇: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研究

摘 要:作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产物,从农村信用社转制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为中国三农建设和中小企业融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中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模式和方案设计为其他农信社的改革提供了借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从制度改革、业务创新、风险防控等方面完善,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三农

农村商业银行,就是由辖区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多由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而来,2001年底,国务院选择常熟、张家港、江阴三市的农村信用社作为发达地区农信社的代表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了三家农村商业银行,标志着中国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序幕的拉开。在改革过程中,中国农村商业银行显示出越来越大的活力,成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发展历程较短等原因,中国农村商业银行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目前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地位不明确

中国1995年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法》对农村商业银行这一组织形式没有明确界定。按照该法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应属于《商业银行法》所指的“商业银行”范畴。但是,在商业银行的设立和组织机构一章中有关规定并未提及“农村商业银行”这一组织形式。此外,有关农村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立条件在《公司法》中也找不到依据[1]。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够健全

在产权和法人结构方面,与改制前原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村商业银行股东个数已经有了大幅度减少,但股东数仍然过多,尤其是自然人股东较多,股权显得过于分散。多数自然人股东因为其所持股份很少,自身利益与银行利益相关性不大,就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成本去监督银行的经营行为、参与重大决策。从而银行内部人控制的可能性增大。在公司内部控制方面,从形式上看,中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是有了一定成绩,但这些制度所规范的内容滞后,条文还不够严谨,甚至可能没有可操作性。一些制度的制定流于形式,执行不力,丧失了应有的作用。

(三)市场定位不够明确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农村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伴随着乡镇企业“改制”,私营经济和股份经济成分大幅增加。大多数农民已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集中[2]。中国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范围扩大到了于有一定专业化生产水平的规模经营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农村小城镇及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的各类业主。然而,一些农村商业银行跟风模仿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过分扩大服务对象。为了获得短期的经营利润,农商行将从农村吸收的资金转移到了城市,不但没有服务于农村经济,甚至起到了副作用,使得农村资金外流。

(四)风险控制意识需要加强

一方面部分乡镇由于种种原因产业结构单一,乡镇区域内行业较为集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受区域的限制,导致将大部分信贷资金集中在某一个行业及相关产业。这样一来,一旦形成的行业风险短时间内是难于化解的。另一方面,从抵押贷款的现状看,大部分抵押物都是以房地产为主,少部分用企业的机器设备等动产作抵押。但由于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过热,价格有较大的泡沫因素,中介机构评估的价值偏高。此外,保证人贷款保证还留于形式。部分农村商业银行信贷对保证人的保证资格审查不够严格,造成部分保证人保证的借款额度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

(五)创新能力尚显不足

中国的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开发能力还比较滞后,目前主要盈利来源还是依靠存贷款的利息差。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没能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品,与同业相比,产品层次低,同质性产品多。例如,从农村商业银行看,占绝大多数中间业务种类是支付结算类、代理类和银行卡业务。这些业务都属于赢利性很低的业务,而其他赢利性相对较高的五类业务基金托管类业务、担保类业务、承诺类业务、交易类业务、咨询顾问类的发展极不充分。

二、促进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产权和法人结构

尽管现在的农村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但在深层次问题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需要进行治理结构改革,将银行的治理框架转变为银行在具体操作中的业务规范。然而,作为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又不能照搬大型金融机构的设计,否则会造成机构重叠和管理人员过多。需要探索一种“结构简单、运行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机构扁平化、业务垂直化。

(二)进行差异化竞争

银行业内部的竞争具有极大的同质性且十分激烈。各个银行需在充分识别自身相对优势后,从产品、定价、渠道、促销等四个方面实施差异化战略。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开发新产品,整合业务;根据经营目标合理规划各种业务的比重与资源配置量,通过优化业务组合提高边际资源利用率和边际效益。在定价差异化方面,不仅要将业务的比重与收益性建立关联体系。还要对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客户采取差异化的记录与分类管理。在促销差异化方面,对不同性质、不同种类的客户采用不同的促销手段,根据业务的性质、客户群体、市场区域等变量因素整合广告、营业推广等方法。

(三)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现阶段,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上都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全面强化风险管理观念[3]。以风险度量为基础,以定价覆盖风险成本和风险资本的配置为两大管理手段,对三大风险进行既分工又综合统一的管理,逐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小企业贷款实行支行行长和客户经理共管制度。客户经理负责贷款调查和贷后管理,并作为贷款调查和贷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支行行长负责权限内贷款的审批和发放,并作为贷款审批的责任人。

(四)开发新型业务品种

从长期来看,农村商业银行单纯以公司业务为主的运营模式是不合理和不可持续的。特别是当前金融危机下,如果公司客户占据份额过多,且行业相对集中,风险会相对集中。而且,农村商业银行单纯以公司业务为主的运营模式,运营会相对困难,难以与大型银行相竞争。开展个人金融业务,不仅有利于分散风险,同时也能改善资本充足率状况,增加利润收入。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电子金融产品更是必不可少的,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农村商业银行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将业务品种的创新提到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4]。

(五)重视人才培养

人才对任何一个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农村商业银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锻造一支高水平的员工队伍。首先要完善干部聘任机制,推行考试考核、竞聘上岗的用人机制,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拔人才。其次是加紧建立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建立起一整套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深入挖掘现有的人力资源。同时,可建立与有关高校的长期合作机制,定期输送中级管理人员到金融院校进行深造,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知识层次。

参考文献:

[1] 常坤.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观点综述[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2,(8):16-19.

[2] 褚保金,陈涤非.中国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几个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3,(4):97-104.

[3] 倪昌勇.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1.

[4] 孙慧霞.试析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师,2011,(1):49-51.

[责任编辑 吴明宇]

作者:张晓丹

第三篇: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谭茂盛(1985- ),男,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湘潭大学商学院,现就职于湖南宜章农商银行,研究方向:农村金融机构管理。

摘要:农村商业银行是金融支农、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和有生力量,电子银行是在传统存贷汇业务上对支付方式、支付系统等的金融创新,有利于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电子银行

一、前言

在城乡一体化和国家粮食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惠农政策推动下,传统“存、贷、汇”业务已经难以满足广大农户和农民工的金融需求,需要開拓更为多样化和更加便捷的结算渠道;在移动金融与电子商务融合、物联网与O2O交织爆发的背景下,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特殊的历史改制等多方面原因,农村商业银行的很多员工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服务业务流程的客户投诉方面比较多,老员工态度不好,老员工是在学习、理解和营销新兴的电子银行业务难度较大,员工的分布也不合理(见图4.1)。因而,有必要通过增加新业务培训频率、鼓励在职教育、增加新员工的招聘人数等方式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员工整体素质。

(二)客户群体结构亟待改善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绝大部分活跃客户都是农村居民,主要客户群文化素质偏低,接受新技术,新产品较慢,电子银行方面的知识和了解不够,各类客户群体差异较大,不少客户不知道、不了解该业务。这就决定了农村商业银行的产品和功能既要满足新兴网络客户的需求,又要满足普通百姓和社区居民的基本金融需求。他们的学历、年龄等使得他们一方面对电子银行业务方面的相关金融知识了解不多,另一方面,他们主要还是需要传统存、贷、汇业务,即使开通电子银行也很少使用,难以带来中间业务收入。

(三)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绩效考核比较粗糙,细化不到位,主要是凸显几个主要指标,对电子银行的重视不够。部分指标完成进度缓慢,如个人电话银行的任务完成率很低,离任务的完成还存在有一定距离。总行考核支行,支行不敢扣哪个人的钱,执行不了,对支行个人数据收集不到位。

(四)营销力度不够

对于新兴的电子银行业务,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全方位进行全员营销。前期宣传准备、中期推广和售后客户服务三个方面不可缺少。第一,农村商业银行目前还是主要还是借助文字广告、宣传海报、宣传单页和横幅等传统渠道进行推广,宣传方式比较落后。业务推广应用力度有待加强。农村商业银行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但遇到困难较多如开户数量虽多,但有些客户的网上交易量不大,对使用农村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还存在有顾虑。

三、完善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促进人力资源发展

加快实施人才兴行战略,制定人才发展战略,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以品德、能力、业绩为重点,建立健全适应农村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战略要求的选人用人和考核考评机制。

(二)加强电子银行营销

随着智能手机不断普及和手机商务、网络商务等兴起。电子银行的普及率和使用率还有待提高,这块市场具有无限的潜能。为了更好的向“三农”和小微企业服务,农村商业银行要树立“以电子银行客户为中心、用心服务、用爱经营”的服务理念,彻底转变传统的“等客上门、坐堂放贷”经营观念,彻底改变“官商”作风,强化电子银行全员营销意识、竞争意识、风控意识,明确服务职能的定位,将服务角色从简单交易型向销售服务型转变。

(三)完善资金组织

牢固树立“存款立行”的经营思想,把资金组织当作“兴行立行”之本的战略举措来抓,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扎根农村、贴近城乡居民的优势,抓住农民工返乡、农产品销售季节、企业生产周期等重要时机适时营销电子银行,抓好资金组织回笼工作,优化存款结构,努力拓展活期存款、对公存款,提高低成本资金比重。

(四)严格新放贷款管理

一是从严把握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电子银行业务从受理客户的申请资料开始,便存在有各个环节的风险点,便开始受操作流程与规范制度的约束,农村商业银行要求经办人员严格按照流程与制度办理业务,并建立检查、通报、奖励、处罚等考核机制。保持农村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经营。

二是严把入口,提高标准,强化新增贷款质量。紧紧把握“质量”这条生命线,坚持“小、优、特”的信贷投放总体原则,从源头上把关堵口。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协作配套型、优势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倾斜,重点支持涉农企业和小微企业,将市场地位和经营理念,充分体现在贷款结构上,将信贷风险降至最低。(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宜章农商银行)

参考文献:

[1]赵付玲, 安锋, 张晓锋. 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思路[J]. 经济研究参考, 2013(71):21.

[2]钟辉. 中小商业银行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J]. 西部金融, 2013(09):53-55.

[3]刘向晖.网络营销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谭茂盛

上一篇:网络课程设计论文下一篇:介绍苏州园林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