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与影响研究

2022-10-14

糖尿病(DM)是由于多因素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与作用,使机体出现以血 糖异常升高 为首要特征的 一种常见代 谢紊乱性疾病。 其通常易于与肺部感染合并发作,对患者的生理健康有很大危害。据介绍,在2型糖尿病中,约21%的患者有合并肺部感染的风险[1],积极的临床施治和护理极为必要。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对72例相关病例进行分组护理与分析,取得了较满意的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组7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病例均由该院收录并治疗,其中男性与女性各有42例和30例,年龄段43~75岁,平均是53.4岁;所选患者均自愿配合该实验,无心内科严重合并症或精神障碍,随机将其等分成两组,组间性别、年龄等一般数据对比均相仿,P>0.05,具备可比条件。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模式护理,即根据2型糖尿病、肺部感染的护理标准对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通过专病专护小组形式[2]落实措施。主要措施有:1入院宣教。通过定期开展讲座、床边宣教等方式,耐心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护理目的和注意事项等;2心理护理。该病患者可能因长期疾病折磨、基础疾病较多,加上缺乏亲属陪伴等问题而产生孤独、焦躁等心理,需要采取鼓励和安慰性语言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其负面情绪,树立治愈信心;3病情监测。密切对患者的神志、呼吸频率和血压值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若有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状况,需即刻汇报医师,并配合处理;4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较强的饮食指导方案,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同时还需适当控制食盐摄入量,戒烟酒等;5抗感染护理[3]。在患者每日晨起漱口时,指导其用力咳痰,将获得的痰液样品置于无菌瓶中送检,通过观察其性状、颜色等,及时掌握患者的感染情况;6出院指导。出院前1 d,教会患者监测血糖以及尿糖的操作方法,指导患者规律作息和用药,遵医嘱到院复诊等。

1.3 疗效标准

测定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同时评定其护理后的临床疗效:1显效。治疗后基本无症状或异常体征,X线提示无纹理增多、紊乱的高密度影;2好转。治疗后症状有明显缓解,经X线检查,提示病灶有所减轻;3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条件[1]。

1.4 统 计方法

采取SPSS17.0版本统计源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由χ2和t分别检验计数与计量资料。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是94.4%,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空腹血糖值相仿(P>0.05),经护理后均出现改善,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详见表1。

3 讨论

2型糖尿病在成人群体中较多见 ,其发病通常与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体型肥胖、免疫功能紊乱和遗传问题等有关,且往往容易与肺部感染合并出现,临床危害极大。需要在积极的临床治疗的同时,对患者提供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以起到缓解症状、改善预后的重要作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是现代护理领域的一项新服务手段。相比传统护理有如下优点:1通过“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士”架构,分层级分配护理任务,利于责任到位,规范护理;2在护理过程中,利于低年资护士享受“新老搭配传帮带”的作用,利于护士充分发挥潜能;3规范的护理模式,利于措施落实到位,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有促进作用。

该研究表明,观察组经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后,其临床治愈率更高,且空腹血糖的控制效果相比对照组更理想(P<0.05)。我们认为,责任制整体护理可更全面、规范地对患者进行干预,其中入院宣教利于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心理护理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饮食干预能够使患者保持营养均衡, 提高机体免疫力,再配合以严密的病情监测、抗感染护理和出院指导,对改善患者预后很有帮助。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进行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控制血糖水平有重要作用,值得加强普及。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到该院治疗的7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纳入研究,随机等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研究两组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是94.4%,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空腹血糖值相仿(P>0.05),经护理后均出现改善,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进行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控制血糖水平有重要作用,值得加强普及。

关键词: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肺部感染

上一篇:适应新课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下一篇:幼儿教育防止“小学化”的三个基本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