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工程建设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石油工程建设

会议日程-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 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青岛

2014年8月22日至8月27日

会议日程

主办单位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

中国力学学会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

承办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力学学会水动力学专业组 上海《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杂志社

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

注:大会报告25分钟,讨论5分钟

分会场报告12分钟,讨论3分钟

-2-

8月23日

开幕式:8:30―9:15

(大会报告厅) 主持人:孙宝江

报告人:1. 吴有生院士致开幕词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领导致欢迎词

拍集体照

9:15―10:00 大会报告A1

9:40―12:00

(大会场) 主持人: 王道增

报告人: 王瑞和 超临界二氧化碳井筒内携岩机制研究

(1) 乔方利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n Earth System Model

with surface gravity waves

(16) 邢 涛

General framework for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large eddy simulations

(40) 沈泓萃 鱼游水动力学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系统的顶层设计 (59) 午餐 休息

12:00―14:00

(餐厅)

-3-

8月23日

分会场报告S1

14:00―16:00 (1号报告厅) 主持人:邹早建

报告人:赵伟文

用大涡模拟方法数值模拟Truss Spar平台涡激

运动问题

查若思

规则波中船舶迎浪航行波浪增阻数值计算 孟庆杰

船舶驶入船闸过程水动力数值研究

赵文超

海上浮式风力机叶片气动性能的数值模拟

万德成

南海浮式码头与系泊系统动力耦合分析

杨亚强

基于MPS方法模拟带水平隔板的液体晃荡

李 杰

水下航行体尾部摆动喷管燃气射流流动特性研究 艾俐博

旋转液膜反应器内临界流量的数值模拟

分会场报告S2

14:00―16:00 (2号报告厅) 主持人:卢东强

报告人:宫兆新

发射参数对航行体水下运动的影响研究

梁盛平

单个蒸汽气泡溃灭过程的边壁效应研究

赵庆凯

纳米流体中三维物体驻点附近自由对流问题

的理论研究

孟庆瑞

三层流体中波浪与半无限漂浮弹性板的相互作用 李 昂

肿瘤细胞与血管壁上白细胞的水动力作用

梁 川

内重力波相似律分析

李庆建

超临界CO2中沉降颗粒双重规律研究

樊 祥

基于OpenFOAM的数值波浪水槽/池模拟

休息:16:00―16:15

-4-

(1354)

(1361) (1368) (1374) (1381) (1388) (1422) (1138)

(164)

(177) (137)

(283) (313) (131) (202) (331)

8月23日

分会场报告S3

14:00―16:00 (3号报告厅) 主持人:王志远

报告人:刘孝斌

惯性吸振器主动控制湍流脉动压力引起的

水动力自噪声方法研究

李建敏

表面活性剂对气液两相螺旋流流动

特性的影响

杜广生

植被水流的糙率系数研究

张洪坤

深水浅层钻井导管喷射钻进机理及

喷射排量优化方法研究

王 宁

井筒温度场解析求解的边界条件处理方法 张振楠

深水气井测试天然气水合物生成

区域预测及分析

焉琳琳

深水智能井多层合采的井筒温度场分布研究尹则高

开孔文丘里管掺气水流的数值模拟

休息:16:00―16:15

分会场报告S4

16:15―18:00 (1号报告厅) 主持人:万德成

报告人:陈 瑛

航行体带攻角减速运动诱导空泡溃灭

压力的数值模拟研究

邹早建

倾斜水底加垂直岸壁水域中航行船舶

水动力数值计算

吴 琼

使用Numeca软件的吊舱推进器

敞水性能计算

任海奎

CRP-POD前桨敞水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杨 帆

前置定子节能效果数值模拟

蔡文山

波浪中液化镍矿砂晃荡与船体运动响应耦合

的试验及数值研究比较

蒋永旭

大型液化气船线型优化与试验验证研究

晚餐:18:00 (餐厅)

-5-

(798)

(836)

(1019) (1013)

(973) (957)

(980) (352)

(1311)

(1118)

(1410)

(1394) (1561) (1262) (1447)

8月23日

分会场报告S5

16:15―18:00 (2号报告厅) 主持人:槐文信

报告人:牛 骏

黏弹性流体在开口多孔介质内的流动与传热

许国冬

伴随流体分离的自由入水砰击耦合分析

徐文华

非正弦运动振动翼的能量采集性能研究

吴 哲

空腔结构在Couette流中减阻性能的数值分析

温 鑫

带隔板空腔流动大涡分析研究 高 阳

均匀连续分层流中自由面格林函数的特性分析

张 健

超稠原油-水乳状液(W/O)的流变学特性

分会场报告S6

16:15―18:00 (3号报告厅) 主持人:滕斌

报告人:王炜东

验潮井进水孔设计的实验模拟

刘海飞

低温液体推进剂加注管路中水击现象研究

陈 灿

不可压缩空腔流振荡模式和声学特性研究

任晓娟

低渗储层单相水微观非均匀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 高梦忱

立管系统泡状流和段塞流的流动特性研究

黄玉彤

采用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油水两相流

流型特征研究

陈小平

导流片诱导的油水旋流场的流场特征

晚餐:18:00 (餐厅)

-6-

(210)

(244) (237) (294) (307) (318) (224)

(1069)

(888) (1045) (1000) (921) (931) (915)

8月24日

分会场交流S7

8:00―10:00 (1号报告厅) 主持人:邵雪明

报告人:陈京普

时域面元法在C11集装箱船参数横摇

分析中的应用

(1325)

王艳霞

考虑风浪中阻力增加的船体型线优化设计研究

(1131) 李鹏程

某多用途船高效桨鳍开发应用

(1570) 苗 飞

基于CFD方法的前置预旋定子的节能机理研究

(1509) 严周广

敞水下消涡鳍和舵球节能效果评估与分析

(1183) 黄树权

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节能效果的数值

评估方法研究

(1538) 杨 立

基于自航模拟的舵球式推力鳍装置节能机理分析 (1545) 沈兴荣

吊舱推进器舱体与螺旋桨干扰试验研究

(457)

分会场交流S8

8:00―10:00 (2号报告厅) 主持人:尹海龙

报告人:洪 亮

基于辐射能量法的船舶波阻增加的计算分析

(1461) 陈 曦

Rankine源高阶面元法求解船舶阻力和航行姿态

(1469) 李 良

浮式风机时域运动耦合模拟程序的开发与验证

(507) 睢 娟

整流罩控制隔水管涡激振动的风洞试验研究

(545) 陈效鹏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声-固作用模拟研究

(366) 黄 欢

水下MEMS剪应力标定试验压力监测方案设计

(501) 李胜忠

基于FFD重构方法的船型优化设计及其模型试验验证(481)

叶洲腾

基于FLUENT的三维丁坝绕流数值模拟

(624)

休息:10:00―10:15

-7-

8月24日

分会场交流S9

8:00―10:00 (3号报告厅) 主持人:吴建华

报告人:房 正

扰动风作用下微型共轴双旋翼流场的数值模拟

及其控制研究

(992) 张洪生

SWAN模型模拟近岸风浪场的应用特点研究

(783) 吴龙华

挺水植被状态对水流阻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755) 胡孜军

苏州河网防洪调度安全评估与优化模拟

(693) 徐林春

浮标追踪在一维感潮网河水流数学模型验证中的应用 (727) 赵 芳

双层刚性植被水流流速及涡量调整

(775) 马 飞

大流量表孔窄缝坎挑流控制试验研究

(768)

休息:10:00―10:15

分会场交流S10

10:15―12:00 (1号报告厅) 主持人:马山

报告人:卜淑霞

参数横摇第二层薄弱性衡准数值瞬态解研究

(1332) 曾 柯

IMO瘫船稳性第二层薄弱性衡准研究

(1152) 黄苗苗

振荡对螺旋桨敞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1125) 储纪龙

船舶骑浪/横甩薄弱性衡准计算研究

(1341) 朱 锋

两种不同艏部线型的双体船CFD阻力数值

评估分析

(1516) 赵桥生

船船干扰水动力及操纵运动仿真研究 (1416)

曹彦涛

绕三维扭曲水翼云空化演化数值模拟 (1318)

午餐:12:00 (餐厅)

-8-

8月24日

分会场交流S11

10:30―12:00 (2号报告厅) 主持人:陈红勋

报告人:郭艳利

单个气泡在井筒内上升速度规律实验研究

(566) 耿 雨

受热源影响的重力内波的水槽实验

(553) 孔梦桐

孤立波消波效率的实验研究

(559) 尹海龙

基于动态渗透的雨水塘下渗试验研究

(649) 王道增

非恒定水流条件下泥-水界面污染物扩散释放特性研究(643) 王沛芳

不同水动力下沉水植物苦草对沉积物重金属释放

的影响

(657)

孙宇辰

地形Rossby波的实验模拟研究

(636)

分会场交流S12

10:15―12:00 (3号报告厅) 主持人:杜广生

报告人:张法星

基于CFD的糯扎渡水电站右岸通风系统流动特性研究(701) 王 波

明渠急流弯道的三维数值模拟

(685) 赵兰浩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of local scour below a pipeline

under steady currents

(401) 宁德志

矩形容器内液体共振晃荡的数值模拟研究

(345) 陈圣涛

高阶Stokes波浪理论耦合VOF两相流模型

的数值模拟研究

(325)

叶洲腾

基于CIP方法的液滴冲击薄膜数值模拟

(412)

曾 月

旋流中钉螺运动的数值模拟

(339)

午餐:12:00 (餐厅)

-9-

8月24日

分会场交流S13

14:00―14:45 (1号报告厅) 主持人:朱仁传

报告人:金 秋

大型集装箱船锚泊状态下的水动力特性数值模拟

(1177) 邵雪明

半主动拍动翼海流能采集系统的数值模拟

(1477) 吴 波

不同水深环境下平台系泊系统特性研究

(1222)

分会场交流S14

14:00―14:45 (2号报告厅) 主持人:张庆华

报告人:梁书秀

夏季渤海海峡垂向混合的数值研究

(572) 方庆贺

台风波浪对跨海近岸桥梁作用力研究

(586) 陈 勇

潜堤上波浪变形的CIP方法模拟

(630)

分会场交流S15

14:00―14:45 (3号报告厅) 主持人:魏岗

报告人:马 山

箱型浮体横摇水动力系数粘流模拟的影响因素分析 (1453)

梁丙臣

半封闭狭长型淤泥质海湾的冲淤演变数值分析 (592)

王佳元

紫葡萄岛建设对海域二维潮流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609)

休息:14:45―15:00

-10-

8月24日

大会报告A2:15:00―17:30

(大会报告厅) 主持人:郑之初

报告人:槐文信

明渠植被水流水动力学特性

滕 斌

波浪对深海工程结构物作用分析 石在虹

煤层气井储层井筒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

卢东强 超两层流体中线性波和超大型浮式结构物的 水弹性作用

孙宝江 海洋深水钻井井筒多相流动规律

闭幕式:17:30―18:00 (大会议室) 主持人:刘桦 报告人:闭幕词

下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主办单位代表致词

晚餐:18:00 (餐厅)

-11-

(75)

(86) (94)

(102) (11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会场分布图

-12-

第二篇:中国石油工业工程伦理建设进展探究

工程伦理学是研究用以指导工程实践的道德价值、解决工程中道德问题以及论证与工程有关的道德判断的学科。?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对伦理道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责任问题在当代伦理学中上升为核心问题。工程伦理微观上着眼于工程活动中各个伦理主体(如工程的决策者、设计者、实施者等)的伦理道德责任,宏观上着眼于工程整体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

在全球社会、经济发展中,石油工业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石油工业是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具有巨大影响的行业,也是对公众安全、生态环境具有高风险的行业,在石油工业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中,蕴含诸多的伦理问题,其伦理建设的重要性非常突出。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背景下,中国石油工业的工程伦理建设越来越得到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成效。

一、中国石油工业工程伦理建设发展的背景动因

从国际社会来看,伴随工程活动各种风险事故的增多及对人类健康、环境生态影响力的增大,工程伦理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重视并兴起发展。工程伦理学的诞生也是缘于令社会高度关注的著名案例,如20世纪7O年代发生的斑马车油箱事件和Dc一1O飞机坠毁事件,这两起事件均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其原因在于研发设计者将利润和效率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对公众安全的关注。石油工业领域也有很多类似案例,仅以海上石油污染为例,1970~2010年,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700吨以上的船舶溢油事故达458起,给国际海洋环境带来了巨大灾害,由此催生了1954年《油污公约》、1969年《应对北海油污合作协议》、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等防范海洋石油污染的国际公约。2010年英国BP公司在墨西哥湾的石油平台发生大规模石油泄露之后,更是将此问题重新带入国际法的关注视野。中国石油工业要在世界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实现持续发展,必须遵守相关国际法则,要执行石油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国际标准,而其中很多法则、法律、标准的产生,其源头就是石油工业相对于社会、自然的伦理责任,工程伦理的重要性获得了世界各国普遍认同。中国石油行业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重视并落实伦理责任是中国石油工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

当今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倡导的低碳经济,对石油工业的工程伦理建设也是一种有力推动。当前低碳经济已经超出了解决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初衷,从一个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模式问题上升为政治和国家战略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全球性革命,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国,在减排问题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2009年11月,我国政府首次量化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CO2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被纳入“十二五”及今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制、考核办法加以落实。石油石化行业是CO2高排放的行业之一,“三废”排放量在全国工业中名列前茅,在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中,石油工业需要得到伦理审视,用相应的伦理准则来指导、约束和规范其工程活动。

从国内来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国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不断创新发展,也推进了工程伦理建设。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下,党和国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并在全国各个领域全面推进贯彻实施。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其理论体系中蕴涵有很多的发展伦理的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到的“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等思想,对工程活动如何负载伦理道德责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和其中蕴含的重要伦理思想, 自上而下推动了工业领域的伦理思想和伦理实践的发展,也包括石油工业在内。

中国石油工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其工程伦理建设发展的重要动因。多数专家认为2l世纪内世界石油产量在达到高峰后将会下降。

根据各种预测结果,21世纪世界石油产业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30年)为高油价时代,第二阶段(2030~2100年)为“后石油时代”,其特点是世界石油产量开始下降,天然气可能成为最有优势的一种替代能源,能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将进一步展现。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严峻的能源短缺问题,到2020年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将提高到60%左右,超过美国目前58%的水平。 中国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保障。伴随国内石油资源的深度开发,中国石油工业需要处理好工程活动与社会、自然之间更多更突出的伦理问题。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置身于国际市场中,更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法律背景下的伦理准则,履行好伦理责任,否则中国石油工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石油工业工程伦理建设进展与成效

在以上国际国内背景形势下, 中国石油工业的工程伦理建设得到了推进,在伦理思想和伦理实践的发展,伦理准则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

1.发展理念中的伦理思想中国的石油企业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其发展理念与时俱进,特别是进入2l世纪以后,一个比较普遍和突出的变化就是企业的价值追求突破了单纯的经济目标的藩篱,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对社会和自然的伦理责任理念。

关于上述变化,国家四大石油公司网站的宣介内容是最直观的体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宣介:“以能源推动发展, 以责任构建和谐。我们承诺作环境友好型企业、资源节约型企业,致力于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绿色能源和环境友好产品的开发利用;主动融入社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实现共同发展。”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宣介:“每一滴油都是承诺。

我们承诺的不仅仅是质量,还包括数量、安全、环保等各个方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宣介:“追求企业与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进步,始终把对环境和社会的承诺铭记于心,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化”)宣介:“努力恪守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致力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矢志打造长期基业,持续为利益相关方及社会大众创造福祉。”在四大石油公司的发展理念中,无一例外地强调对社会责任的重视,他们的网站首页上,均设有“社会责任”栏目(中石油网站上为“环境与社会”)。四大公司也都建立了逐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中海油叫做《可持续发展报告》)。

从以上石油企业的发展理念特别是社会责任理念可以看出,其价值追求已经不限于经济目标,而是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而更加关注石油工业对公众、社会、环境、生态、气候等方面的影响,在其发展理念中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伦理责任思想。

2.企业管理中的伦理内涵探讨这一问题,最需要提到的是石油企业普遍采用的HSE管理体系,即健康、安全与环境(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管理体系。这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国际石油天然气工业通行的,突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先进理念的管理标准体系,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实现现代化管理、走向国际化的通行证。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0/TC67的SC67分委员会发布《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ISO/CD14690标准草案)。

1997年,我国作为行业标准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6276一l997)颁布实施。

HSE管理体系的核心环节是风险识别和控制,建立和实施这一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在于控制和消减风险,保护人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和保护环境,这一目的本身就具有深刻的伦理内涵。

多年来,各大石油企业均积极推广实施HSE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中石化于2010年制定完善了HSE观察、HSE标识规范、事故隐患治理项目、油气长输管道安全、海上石油作业安全等26项管理制度。中海油于2006年在基层HSE管理中提出班前“五想五不干”的要求,而后强化为中海油现场作业安全行为准则,即“一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二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三想安全工具,未配备不干;四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五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

透过石油企业的HSE管理体系可以看到,维护员工权益、重视工程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伦理要求,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企业管理体系并深入到现场作业管理中。

3.项目决策中的伦理介入石油工业不仅负有经济责任,还负有政治责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责任。在工程项目的决策中,能够介入伦理因素,使决策不仅仅是经济决策,同时也是伦理决策,这是石油企业决策伦理发展的重要体现。

中石油在项目决策中纳入生态保护因素,在西气东输管道建设项目中,为了保护阿尔金山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公司将200公里管道向北平移,增加长度15公里,增加投资2亿元。位于沙漠腹地的新疆石西油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异常恶劣,公司创造性地以沙生植物为主开展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在昔日沙丘连绵、寸草不生的沙漠中开发出了80多万平方米的绿洲,实现了生产与环境、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化{201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介绍了其绿色制冷剂项目:ODS替代品作为绿色制冷剂,是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替代物,可以有效降低对臭氧层的破坏。以2010年为例,中化下属中化蓝天公司生产的ODS替代品减少了6万吨消耗大气臭氧层物质的产生。类似工程项目决策中,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责任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左右了项目方案或产品方案。

4.工程活动中的伦理约束随着石油工业领域责任伦理的建设发展,很多伦理准则的内容已经物化成石油企业工程活动的技术指标。这些指标的形成和石油企业对这些指标的执行,是中国石油工业工程伦理实践发展的重要体现。

由中石油组织修编的《石油和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手册》,囊括了石油工业中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规范与标准。其中每个环节的设计均给出了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凡涉及“三废”排放的设计环节均给出了控制标准,这是安全、环保等伦理准则的刚性体现。

中石化加强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清洁管理,力争控制和减少各个环节的污染物排放。2010年,中国石化外排废水达标率保持在96%以上,外排废水中COD量同比减少2.1%,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削减6.9%。主要污染物减排提前完成了国家制定的“十一五” 目标。

5.约法规制中的伦理准则伦理准则的法制化程度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伦理建设的水平。国际公约、国家法律法规、行业企业规章制度等约法规制中包含和体现了很多伦理准则。石油企业在遵守和执行这些约法规制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在履行其中蕴含的伦理要求。这些约法规制的建设发展,是工程伦理法制化建设成效的体现。

在国际公约与标准方面,有体现人权、劳工、安全、环境、气候等方面伦理准则的《联合国全球契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协议》、《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IS0/CDl4690标准草案)》等。在国内法律法规方面,有体现人权的《劳动法》,体现诚信伦理的《产品质量法》,体现环保节能的《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

等。在石油行业与企业规章制度方面,有中石油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6276— 1997)》、《石油员工健康手册》,中石化的《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海油的《气候应对政策》,中化的(HSE管理体系指南》等。在跨国经营中,石油企业还要遵守海外业务所在国的法律法规。

以上约法规制中,明确体现了维护员工权益、保障公众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伦理准则的要求,以法律制度形式强制执行,说明了这些伦理准则已经成为成熟思想并得到了普遍接受。

6.社会评价中的伦理肯定从石油企业获得的社会评价中,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石油企业履行伦理责任情况的反馈评价。

获得荣誉奖项情况是社会评价的重要方面。中石油集团公司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2007-2009年任期考核节能减排特别奖”,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被哈萨克斯坦政府授予“2010年度企业社会贡献特等奖”。中石化集团公司于2010年分别在新华社、人民网组织的评选中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杰出企业”和“人民社会责任奖”称号。中海油总公司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 十一五’央企节能减排优秀企业”称号,在中华环保联合会和中国企业报社组织的评选中获“2009年节能减排功勋企业”称号。中化集团公司在信用和国际商业协会(FCIB)组织的评选中获“最佳信用管理公司”称号。

囡以上只是近几年来石油企业在履行伦理责任方面获得的众多荣誉奖项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我们注意到,这些奖项的评选者不仅仅是官方的政府部门,还有媒体、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等,还包括外国政府与国际协会,所以作为社会评价的佐证是有一定说服力的。这些社会评价,体现了社会各方对石油工业履行伦理责任行为的肯定和期望。

三、结语

中国石油工业的工程伦理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进展和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重大而深刻的问题急需解决。特别是在新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的工程伦理建设总体薄弱的大背景下,石油工业的工程伦理建设也必定会受到制约和局限。反观近年来石油工业的一些重大事故,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无一例外地暴露出责任伦理的缺失。所以,如何针对中国石油工业工程伦理建设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建设,促进中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石油工业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当是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第三篇:中国石油上游信息化建设加速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王晶)中国石油上游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10月下旬,中国石油14个油气田企业正式推广应用勘探开发数据模型(EPDM)1.0版。数据模型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由中国石油主持研发的EPDM数据模型,涵盖物探、钻井、录井、测井、试油、试采、井下作业和油气生产等勘探开发主要业务环节,提高了数据模型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作为中国石油上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EPDM)1.0版的推广应用,将推动石油工业上游数据标准的统一与发展,为数字井筒、数字油藏、数字盆地和数字油田乃至智能油田的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数据模型,继中国石油股份公司9月14日印发《石油勘探开发数据模型(EPDM)1.0版》文件后,信息管理部和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又于10月22日联合组织EPDM数据模型工作会,对具体应用与发展工作进行细致部署。中国石油勘探开发数据模型的研究与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勘探、开发和钻井三个独立的数据模型,第二阶段建成勘探开发综合数据模型,第三阶段即EPDM数据模型建设与应用阶段。除继承前两个阶段的成果外,这一模型还吸收了国际先进数据模型的设计思想。目前,各油气田企业均制定本单位EPDM数据模型的下一步应用与发展计划。塔里木油田已经用EPDM模型统一油田原有的专业数据管理系统,在油田生产与研究中应用。大庆油田、新疆油田和西南油气田等单位也将在全油田推广使用EPDM数据模型,逐步将现有信息系统及专业应用移植到EPDM数据模型上来。

西南油气田物资检测公司油套管检测信息系统试运行

中国石油网消息 (特约记者刘杨英 通讯员刘守渝 潘先福 何燕) 10月29日,油套管检测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西南油气田物资检测公司试运行,检测公司第一套专用信息平台诞生。调度员陈俊武说:“即便离重庆400多公里的仓储,打开系统后,有多少数量、检测质量如何,也能一目了然。” 物资检测公司是西南油气田独家管材检测公司,长期以来没有专用录入平台。而公司4个仓储分别在重庆、资阳、川中和川西北,最远的离重庆400多公里。公司一年进出管材量为450万米。为快速准确地调配和检测管材,今年3月,这个公司与重庆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始研发油套管检测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检测公司生产调度、仓储管理、料场垛码和油套管检测生产等,对300余项生产数据进行有效链接与统一管理,实现了检测公司油套管检测,以及生产加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全面优化升级。

宁夏石化档案数字化建设进展顺利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唐颖 通讯员陈悦 魏强)以中国石油档案管理系统项目为依托,目前,宁夏石化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各类基建类档案扫描共计5174卷。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集团公司已将档案数字化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中。中国石油档案管理系统于2009年12月18日启动,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档案实体管理向电子文件管理的转变,构建信息知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了早日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宁夏石化公司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于今年7月5日正式展开,目前已完成生产装置交工技术文件及竣工图共计5174卷、37593件、852790页基建类档案的扫描工作。这些经后期数字化加工处理后形成的电子档案将利用E6系统最终实现网上查询、网上借阅,充分发挥档案的信息作用,大大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通过档案数字化建设,将实现这个公司档案管理工作以手工管理为主到以计算机管理为主、以管理档案实体为主到以管理档案信息为主、以档案存储保管为主到网络化利用服务为主的三大转变。

第四篇:中国石油四川石油管理局采气工程研究院

一、基本情况

采气工程研究院系四川石油管理局的二级单位,是主要从事天然气工艺技术和工具装备研究的综合件应用研究院。目前我单位共有职工11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9人,中高级研究人员56人。我院拥有资产总额535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424.3万元。国外引进设备133台,重组以来,取得科研成果32项,其中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4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部、省、局级奖多项。其研究覆盖了采气工程技术各分支领域。

在天然气开采工艺方面拥有常规气举、半闭式气举、柱塞气举、机抽、电潜泵和射流泵等6项国内领先的排水采气工艺技术,配备有全套机抽诊断仪,各类绳索作业工具和投捞式气举阀起下工具等专用装备。研制有与各种排水采气工艺配套的一体化软件。

在采气工程设计方面具有气田开发工程方案和采气规划编制、工艺方案设计、现场施工作业与技术咨询服务的能力。

在修井完井技术方面自行研制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吸人式、可钻式捞砂工具,以及井下节流器和井下丢手工具两项专利产品。配备有现场作业“便携式钢质管杆无损探伤仪”等修井装备及世行贷款引进的VK- 150t动力水龙头、XJ-150t修井机以及威德福的7套管补贴工具等各一套,具备从事5500m内大修井的工具试验及修井工艺作业的能力。

在酸化增产研究方面拥有中油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增产技术实验室。该室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温高压伤害仪”和“动态酸液伤害仪”等20余台套专用仪器和设备,具有进行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压裂液、酸液的流变特性测试;酸岩动态反应速率、裂缝导流能力测试及评价;岩心伤害、岩石渗透率、孔隙度测试以及酸液动态腐蚀速率的测试等能力。在采气工艺实验方面装备有全国惟一具有9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的电潜泵实验台架、气举模拟实验台架、全套电缆测试维修设备和其它专用仪器设备、钢丝试井车等,能进行排水采气各种工具、装备的地面检测、调试,以及现场故障诊断等工作,我们还拥有与西南石油学院联合建成了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天然气开采实验室”,它以四川石油管理局开发工程专家为技术支撑,是我国现有采气工艺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进行中间实验的重要基地,能为采气工艺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项目攻关提供室内试验和技术服务。

近年来,采气院以其拥有的雄厚技术实力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在新疆、胜利等油气田进行了成功的推广推广应用。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力争把采气工程研究院建设成为天然气开采领域技术一流、装备一流、服务一流的全国开放型采气工程研究中心。为进一步加快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实习目的和内容 1.实习目的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要学好理论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外,到现场实习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涉及到各门专业课的学习,此时安排学生到现场参观、顶岗、听讲座、搞社会调查等活动的生产实习,有利于学生将课堂学习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增加感性认识,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油气田开发、集输等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各种化学剂和化学手段在各生产工艺、保护产能、减少地层伤害,特别是增产和提高采收率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及重要地位,明确作为一个油田化学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所面临的任务和责任,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通过生产实习,还可以使学生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2.实习内容

(1)顶岗实习

①压裂液:压裂液的种类、组成、作用机理、性能指标、评价方法、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方向;

②酸化:酸化的种类和组成,酸液的配制和评价,作用原理以及对酸液的要求,国内外的最新动态;

③压裂酸化过程中的施工注意事项; ④压裂酸化室内评价要求;

⑤压裂酸化油田化学处理剂及作用机理; ⑥提高产能的方法和手段; ⑦油、气、水的分析。 (2)专题讲座 ①油气田开采基本常识。

②酸化、压裂原理及其外加剂,国内外应用及发展现状; ③提高采收率原理及其应用和发展;

④在油气田增产技术实验室观看现场施工前的室内模拟试验性能测试 (3)现场参观

①采油(气)现场参观; ②酸化、压裂施工现场; ③固井施工现场参观; ④参观现场施工录像。

三、实习成果与特色项目

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配合现场师傅完成5口井压裂、酸化施工的室内评价试验及模拟评价试验;

②学生参观3口井的酸化、压裂施工现场; ③实习完毕学生完成3000字左右的实习报告;

④学生通过实习举办了酸化压裂工艺、安全等相关的知识问答竞赛,获得实习单位好评;

⑤在实习单位,实习队以小组为单位举办了压裂、酸化工作液体系的配制及评价比赛,并请单位师傅、专家进行讲评。

四、场地与设施

中国石油四川石油管理局采气工程研究院主要工作场地在广汉,包括采气服务公司、油气田增产技术实验室、酸化实验室、压裂实验室等。其设备包括:吸人式、可钻式捞砂工具,井下节流器、井下丢手工具、便携式钢质管杆无损探伤仪、VK- 150t动力水龙头、XJ-150t修井机、威德福的7套管补贴工具等各一套、高温高压伤害仪”和“动态酸液伤害仪”等20余台套专用仪器和设备,以及电潜泵实验台架、气举模拟实验台架、全套电缆测试维修设备和其它专用仪器设备、钢丝试井车。具有进行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压裂液、酸液的流变特性测试;酸岩动态反应速率、裂缝导流能力测试及评价;岩心伤害、岩石渗透率、孔隙度测试以及酸液动态腐蚀速率的测试等能力。是我国现有采气工艺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进行中间实验的重要基地,能为采气工艺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项目攻关提供室内试验和技术服务中国石油四川石油管理局采气工程研究院拥有超越的硬件优势和过硬的技术队伍,可为入厂实习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及时、有效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完整的加工流程,是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各专业学生理想的实习场所。

五、实习活动剪影

图1 学生参观钻井平台

图2 组织学生观看先进事迹录像

图3 参观现场压裂管网安装

图4 参观现场压裂配料

图5 压裂车

图6 现场压裂施工管网检查

图7 现场压裂施工总布置图

第五篇: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2007届高校毕业生报到通知

同学:

欢迎加入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请于2007年7月15日-7月16日 持此通知到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报到(公司将于7月17日开始入厂教育和岗位培训)。

一、 报到地点:博大万源公寓(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宏达北路7号)。

二、 报到时须携带以下证件

1. 派遣证、户口迁移单、身份证;

2. 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大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因特殊原因拿不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须提交学校的相关证明);

3. 航海和轮机专业毕业生还须携带:四小证、服务簿、船员适任证书(已将证件交给公司的除外);

4. 毕业体检证明(已存放在档案中的除外);

5. 一寸和二寸彩照各4张 。

三、 党员组织关系

1.党员报到时须携带组织关系介绍信

2.组织关系介绍信抬头:中国石油集团直属机关党委

1四、 天津落户注意事项

凡户口落在天津的同学(已填写2007年外地院校非天

津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津就业申请表),报到证抬头一律为:中国石油海洋公司大港事业部。

五、 青岛落户注意事项

凡分配到海工事业部的同学,档案转寄地址等变更如下:

1.报到证抬头: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2.档案转寄地址: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江支路58号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交流中心 档案室。 邮编:26655

53.户口迁移地址: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中路467号汇商国际大厦

六、 大专生报到注意事项

1.因天津市不予办理大专毕业生的落户手续,户口迁移手续由学生与校方协商解决。

2.党组织关系介绍信抬头开往“天津市大港区委组织部”

3.报到证抬头:天津思谱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4.档案转寄地址:天津大港区世纪大道48号思谱公司邮编:300270

七、 乘车路线

1. 北京站→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

北京站→崇文门(北京站西约一公里)→乘723路到亦庄老管委会下车→向右转约50米

2. 北京西站→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

北京西站→在南广场乘927路到亦庄老管委会下车→向右转

约50米

3. 首都机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

首都机场→乘机场大巴在十里河站下车→乘976路到亦庄老管委会下车→向右转约50米

八、 联系人及电话

博大万源公寓总机:010-6788661

1范喆(经理):13801129297

九、 托运行李注意事项:

1.入厂教育和岗位培训由公司统一安排住宿,被褥等大件行李可以不用携带。

2.如需托运行李,请将行李直接托运到工作单位所在地火车站,即天津站、辽宁省盘锦站和山东青岛站,收件人分别为中国石油海洋公司大港事业部、中国石油海洋公司辽河事业部和中国石油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单位将于7月20日统一提取。

人力资源部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一日

上一篇:中国邮政国内小包下一篇:中国校外教育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