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便民服务体系建设

2023-01-31

第一篇:强化便民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效能建设 努力构建一流政务服务体系

围绕群众满意 强化效能建设 努力构建一流政务服务体系

XXX人民政府政务大厅

一、主要工作情况

截止目前,XXX政务大厅共有30个部门单位、481项许可服务事项进驻;……

(一)以制度创新为切入点,不断强化政务服务能力。我市政务大厅现有《XXX政务大厅管理办法(试行)》、《行政审批违规审批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服务和管理制度26项,……按照“法定时限减半”的规定,合理压缩进驻事项承诺时限,先后对248项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压缩1939个工作日,并新增即办件115项,使即办件率由最初的4.66%提高到现在的26.82%。……依据《行政许可法》中“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的规定,支持地震局、食药监局、工商局、质监局等部门窗口对“两个集中”(行政许可职能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许可处室向政务大厅整建制集中)进行了探索实践。

(二)以流程再造为关键点,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编制了《XXX项目审批流程汇编》,对所有进驻事项的名称、适用范围、主办处室、法律依据、申报资料、办理程序、承诺时限、收费依据等内容作出了规定,并配制了具体流程。……以“串联变并联、并串相结合”为方法,先后编制了

涉及5各部门的《新建锅炉房项目审批流程》、涉及6各部门的《XXX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审批流程》、涉及4个部门的《XXX内资企业设立登记审批流程》、涉及7各部门的《XXX互联网服务场所设立登记审批流程》、涉及5各部门的《XXX文化类企业设立登记审批流程》、涉及7各部门的《XXX卫生类企业设立登记审批流程》和涉及15个部门的《XXX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

(三)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点,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将网上政务大厅和“一键式”服务作为该系统的重要功能,从两个层面探索“一键式”服务,即对申请内容简单、审批环节简单、申报材料简单、手续较为齐备的一般性审批事项,做到网上申报、网上预审、网上批复;对申请内容复杂、审批环节较多、审批时限较长、申报材料涉及较多部门的事项,研究试行行政相对人网上向牵头部门申请、大厅管理办协调、相关部门参与、联席会议审批的模式,做到依托网络方便行政相对人办事。

(四)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不断巩固政务服务本领。……在运行管理中,注重突出“严”字,做到了考勤严格、考评严肃、考核严谨,就是以每天四次指纹打卡提高了出勤率,以每周工作点评、季度优秀评比促进了服务行为标准化,以年终目标考核推动了窗口工作常态化。

二、对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应该以“四扩四增”为目标。一是扩容增项,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二是扩权增效,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以“两集中,两到位”(部门行政审批服务职能向一个处室集中,部门行政审批服务处室向政务大厅集中;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到位,部门对窗口首席代表授权到位)为重点,进一步强化部门窗口办事权限,为实现联合办理和并联审批提供机制保障。三是扩点增面,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立足构建数字虚拟政务大厅……通过网络开展便民服务、预约服务、代办服务。四是扩编增员,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立足综合管理政务服务资源和提高服务中心运行水平,……对服务中心管理机构的职能和人员进一步强化和明确,使中心管理机构在构建政务服务体系中具备牵头抓总的能力。

第二篇:不断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管理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新农业的一个基本内涵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农交会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的展示,实际上展现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建设成果。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建设。第三届农交会的举办,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发

展成果的展示会,也是我国农产品市场深入发展的展示会,这种展示无疑打上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的深深烙印,深刻说明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下发过《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初步形成。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国家农技推广体系在动植物新品种和重大技术推广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推进了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的大幅度提高,增加了粮食、禽蛋、肉类、鱼类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基本形成了以专业为主的事业型推广网络,完善了适合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推广方式。到目前,全国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五个系统,县、乡两级共有推广机构超过15万个,县、乡两级推广机构共有农技推广人员超过100万人。

骄人的业绩,见证了农业服务与管理体系曾有过的辉煌。然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在运转中并不是很顺畅,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还很薄弱,与农村改革发展需要比,与发达国家水平比,还存在差距。实践证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以及转变政府的扶持方式。而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形成扶持载体,便于更好地实施“绿箱政策”,是政府支持保护农业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增强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提升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水平。

去年,农业部制定了2004年—2010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构建和完善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蓝图,明确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基本思路,提出了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体系建设投入机制等几项具体的保障措施。同时,政府在社会服务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公益性职能的履行;通过政策扶持,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为农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实现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分开,形成政府主导、示范带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高效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与市场互动发展、互为补充的农技推广新格局。

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主办,是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成果的重要体现,它作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适应了解决我国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以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入世贸组织等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和紧迫任务。只要各级农业部门齐心协力,以农交会展示的新成果为动力,努力建设好富有生机活力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必将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强化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1 当前**市村级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村级动物防疫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专业技能不高,动物卫生服务水平低 主要原因:一是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能供选择的范围有限,不得不用年龄大,靠有丰富经验的老防疫员;二是工资待遇太低,很多职高和中专毕业生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担任防疫员;三是父子相传或亲友相传,业务素质太低;四是新聘用的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属非专业人员。

1.2 村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差,技术手段落后 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级动物防疫工作大多数无固定工作用房。全市2071个行政村、160个社区村级动物防疫室挂牌的仅占三分之二,而其中50%仅是临时挂牌;二是设施设备差,防疫资料无法保管,疫苗质量难以保障。多数已挂牌的动物防疫室无资料柜及办公用具,也无消毒锅、电热炉,更无小型冰箱、保温瓶,疫苗保管和使用存在隐患,质量难以保证;三是技术条件差,器具消毒不严。由于无消毒锅、电热炉,注射器具难以按要求进行消毒;四是服务物资紧缺。常用的酒精、碘酒、消毒药棉不能常备,注射消毒工作难以开展,特别是免疫救治药品紧缺,不能及时对免疫反应动物进行紧急救治。

1.3 农村动物养殖方式落后,组织和补偿经费不到位,基础免疫难度大 我市畜禽养殖模式大多为一家一户散养,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且禽类养殖很大一部份没有笼舍,栖身于住宅周围或放养于农田,本身给动物免疫带来很大难度。加之免疫反应救治迟缓、免疫反应死亡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严重挫伤了农民接受免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甚至公开抵制或阻挠免疫工作的进行,加大了免疫难度。

1.4 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动强度大,工作风险大,待遇低,队伍难以稳定

1.4.1 防疫任务重。村级防疫员要完成春、夏和秋季动物的普免工作以及平时的补免、免疫档案建立、疫情普查和动物健康巡查及报告、参与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还要协助动物产地检疫,任务非常繁重。

1.4.2 工作风险大。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要面临“四大风险”。一是受人畜共患传染病感染的风险;二是意外伤害的风险;三是人为伤害的风险;防疫员在从事强制免疫工作中,由于群众的接受程度不一,个别养殖户对村防疫员无理取闹,甚至还出手伤害村防疫员;四是责任风险大。

1.4.3 防疫待遇低。对于从事强制免疫、产地检疫、消毒灭源、疫情观察、无害化处理和防疫工作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来说,风险和利益不相符合,工作量和收入不相匹配。特别是部分技术单

一、经验尚浅的防疫员,收入更加低下。因此,严重影响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对策和思考

2.1 指导思想 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国家和省兽医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功能和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素质为基础,以建设村级动物防疫室为重点,建设村级动物防疫服务网络,从整体上为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条件,夯实动物防疫基础。

2.2 发展目标 通过加大投入,推进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改善村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养等措施,力争到2010年,建立起基本设施比较齐全的村级动物防疫室,建立起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立起运转有效的村级动物防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满足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增强动物防控手段,全面提升动物防疫能力。

2.3 主要措施

2.3.1 充分认识村级防疫体系建设在我市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改善村级动物防疫服务条件,提高村级动物防疫服务能力,对于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提高村级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水平,保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各级要高度重视,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在规模,成败在防疫”的要求,将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摆在整个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建设特别是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位置,将其纳入当地政府的工作目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布置,统一安排,统一考核,切实解决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村级防疫员队伍素质,增强村级动物防疫功能。使其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动物疫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

2.3.2 多条腿走路,提高村级防疫员待遇,增加村级防疫员收入,稳定村级防疫队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公共卫生的基础,各级政府要认真研究村级防疫队伍工作的激励机制。一是将村级防疫员纳入村干部管理序列。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纳入村级干部管理序列,从而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政治地位和工作地位,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增加村级防疫员财政补贴预算。各县(区)人民政府在财力增长的情况下,应逐年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三是增强村防疫员的服务能力。业务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手段,使其成为动物健康服务能手,增加服务项目,通过阉割服务、医疗服务、常见动物疫病的预防免疫服务、兽药饲料的经营和配种服务等增加收入;四是开展保险。各地要结合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规定,为村级防疫员买意外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逐步解决村级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

2.3.3 多项投入,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改善村级防疫员的工作条件,为村级防疫员提供服务阵地。村级动物防疫室是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基础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增强村民的防疫意识,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的投入纳入县(区)动物防疫预算资金。各县(区)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列入当年动物防疫财政预算资金,每年从动物防疫预算资金中拿出10%~20%投入到村级动物防疫室的建设上;二是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纳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基础是动物防疫,畜牧业发展的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各级要将村防疫室建设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结合,将村防疫室建设纳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现代畜牧业园区或养殖专业村的设立村级动物防疫室。三是将村级防疫室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动物卫生是世界“三大卫生”之一,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将村级防疫室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通过多项投入,在现有基础上,按每年再建15%的进度,在2010年前建立起覆盖全市各行政村、基础设施设备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村级动物防疫室,增强村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2.3.4 多措并举,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素质,增强服务水平。加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技能素质建设是我市动物饲养方式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要求。针对村级防疫队伍的现状,采取多种形式,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村级防疫队伍进行系统培训:动物防疫员应具备的条件、职责、工作制度、职业道德;兽用疫苗保管、动物免疫接种技能、动物免疫标识使用、动物免疫档案规范化填写;疫情观察和报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程序和要求;动物疫病的诊断知识和诊断技术、阉割技术;动物产地检疫的技术、要求和结果处理;动物疫病防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程。采取的形式:一是统一教材和培训师资。按农业部编写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教材,统一培训师资,采取由县(区)统一组织的方式对全市村级防疫人员在每年春秋两次大的防疫工作前进行两次集中培训;二是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为年龄较小、有兽医知识和技能的防疫员,举办专业学习班,使其获得专业技术文凭;三是利用培训项目开展培训。各地要充分利用国家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开展村级动物防疫培训;四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建立季度专题辅导培训制度,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按统一培训要求进行专题培训,指导村级防疫员的学习;五是建立技术职能和职称评定制度。从2009年开始开展村级防疫员职业技能鉴定和职称评定工作,到2010年,全市村级防疫员最低达到初级动物疫病防治员水平,从而建立起一支适应现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求的新一代职业动物疫病防控队伍。

2.3.5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村防疫员考核制度,促进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全面落实。动物疫病控制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了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关系到国际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以控制。一是加强领导,落实村民委员会对防疫的管理责任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形式必须是政府来主导。国务院规定,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动物免疫上,明确指出“政府保免疫密度”。新修定的《动物防疫》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动物疫病防控的领导责任制,将动物疫病防控纳入到对各级政府的总体目标考核。村级动物防疫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搞好本村动物防疫工作,做到预防为主、全面防疫,有效防范重大动物疫病,确保本地畜牧业健康安全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确保“十一五”期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顺利实现。各级乡镇人民政府要制定和完善村民委员会对动物疫病防控特别是动物免疫的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的职责,加强村民委员会的社会防疫责任感,从而建立起纵向到底的领导责任体系。二是建立完善村防疫员的考核细则,增强防疫员的责任。村防疫员是村级动物疫病防控的主力军,其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免疫的密度和质量。因此,各地要制订和完善《村级防疫员考核细则》,进一步明确村防疫员的工作职责,签订工作责任书,将防疫经费补助与工作任务挂钩,增强村级防疫员的工作责任心。三是加强村级动物防疫目标考核,使防疫措施步步到位。各级要进一步完善以政府组织、部门参与的动物防疫目标考核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加强督促检查,通过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将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落实到村级。

第四篇:6 强化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霍市编办强化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建设

实施方案

为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立,按照《霍林郭勒市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分解意见》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办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部门服务转变,强化依法行政,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为着力点,以公开行政权力运行为手段,以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为保障,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的职能部门,不断增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公信力、操作力和执行力,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市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二、基本原则

1、依法规范行政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规范本部门行政权力运行。

2、方便高效原则。行政权力行使必须有序运行,为群众、企业、基层办事提供方便,提高依法行政效率。

3、公开透明原则。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等依法受到保护的以外,每项行政权力的行使都要实行全程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监督问责原则。对权力的行使实施动态监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到位。

三、目标任务

通过建立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起以完善的监控制度体系为支撑、以廉政风险点排查分析为基础、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实时监控为核心、以制度执行问责为手段的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形成拒腐防变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制度漏洞,最终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问题发生。

1、做到政务工作公开透明。要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之外,都要如实公开。

2、做到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合法性论证、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凡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必须坚持调查研究和集体决策制度,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凡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必须进行社会公示或者听证。要建立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具体办法,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奖惩、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以下简称“三重一大”)事项,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3、做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审批项目继续进行清理,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严格规范审批程序、方式,明确各个环节的标准、条件、时限和相应的责任,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做到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执法效率不高等问题。规范各种形式的检查,禁止以检查为手段、以罚款为目的的行政执法行为。建立行政执法沟通机制,互通行政执法信息,避免重复执法扰民。

四、主要内容

1、清理现有制度。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清理和审查,并按照“坚持、完善、废止”的要求,对哪些制度需要保留、哪些制度需要废止、哪些制度需要修改完善的,列出清理目录,做好制度清理工作。

2、完善相关制度。在全面清理、审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对那些与反腐倡廉实践相脱节、与党和国家新近出台的法规制度相违背的规定,及时予以废除;在全面清理、审查的基础上,对那些不适应反腐倡廉现实需要特别是缺乏针对性、有效性的制度,抓紧修订、完善;对过于原则、不便操作的制度进一步细化,研究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

3、制定出台新制度。坚持改革创新,强化从源头上加大预防腐败力度,认真分析和查找在管权、管人、管财、管物、管事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以规范权力正确行使、消除滋生腐败的条件和空间为目标,制定出台一批新的制度和规定,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4、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执行制度不力、不到位问题,研究提出确保反腐倡廉制度贯彻执行的有效措施,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着力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

5、建立健全“制度库”。在清理、完善、创新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全区反腐倡廉“制度库”。结合政府信息公开,采取互联网和发放小册子等方式,对内对外公示,提高制度的透明度,使机关干部和人民群众广为知晓,确保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营造人人知晓制度、人人遵守制度、人人执行制度、人人监督制度的良好社会环境。

五、工作重点

1、清理确认行政权力。办机关各科室要对本部门行使的所有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对符合法律法规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的行政权力予以保留,不符合的予以取消或调整。

清理的范围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法受委托的组织依法行使的行政管理权力。主要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确认;行政裁决;本单位内部重大项目、资金分配、资产处置、人事任免等重要事项的决定权;市编办批准的行政机关“三定”规定赋予的其他权力。

清权工作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以科室为单位自下而上进行全面清理。政策法规处对各科室清权确权工作给予指导。办领导小组对清理出的行政权力进行严格审核把关,该保留的保留,该取消或调整的必须取消或调整。审核完毕后,进行公示。

2、编制行政职权目录。清权确权后,办属各科室要各自编制行政职权目录。职权目录应按照行政权力的类别,逐项列明行政职权行使依据、主管领导和内部负责机构、人员职责分工、行使权力的职责、办理条件和时限、服务承诺、工作纪律和责任追究等内容。行政职权目录编制完成并审核后,报办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确认。

3、制作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在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基础上,各科室要制作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一是制作类别流程图。要对应行政职权目录,按照行政权力类别制作行政审批类、行政许可类、行政执法类、行政处罚类流程图等,明确显示该类别行政权力的基本运行程序。二是制作项目流程图。要对行政权力逐项明确工作流程。法律法规规章等明确规定程序的,要按照规定程序制定流程图;没有明确规定程序的,要依照工作程序逐项标明具体的承办岗位、办理制度、职责要求、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的权力、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等。在制作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过程中,各科室要按照高效、务实、廉洁政府的要求,对清理确认的每项行政权力的岗位说明书和运行流程图进行重新审定和调整,使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流程图要简单明了,方便群众知情办事。上述内容发生变更时,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修订。政策法规处负责对各科室制作权力运行流程图的工作指导。

4、查找廉政风险点。各科室围绕岗位职权以及每项行政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监督、考核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认真查找在业务流程、工作机制、相关制度、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部位或环节,确定该项行政权力的廉政风险点。各科室要认真研究查找,做到周密细致、没有遗漏。办领导小组对查找确认的廉政风险点进行研究和审核,做到周密细致、没有遗漏。各科室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经审核后,报办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查和确认。

5、制定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各科室要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对查找出并经确认的廉政风险点必须制定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对制定缺失或制定不完善不适用的,要重新设计有效管用的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对风险点发生变化的,要进一步修订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动态监控长效机制;对权力过于集中的,要进行合理分解和科学配置,健全行政权力运行有效制衡机制;对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过大的,要细化量化标准和程序,认真加以规范;对传统手段难以有效监控的,要积极探索和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有效预防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可能滋生的腐败问题。各科室制定的廉政风险防范措施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做到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审核后,报办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查和确认。

6、行政权力运行过程面向社会公开。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行政职权目录、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岗位责任说明书、廉政风险防范相关制度等,必须面向社会公开,而且要做到主动公开、真实公开、全面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于依法不应公开或暂时不能公开的行政权力,要逐项列出不能公开或暂时不能公开的行政职权目录,提供不能公开的依据,并说明理由。上述情况各科室经审核后,报办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本部门行政职能发生调整或改变时,要及时提出调整说明,上报审核备案。

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面向社会公开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互联网公开。通过我办在互联网上的政府网站实现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的主动公开、真实公开、全面公开,方便行政权力相对人通过网络随时查询相关信息。二是编制一部完整的本部门行政权力运行工作手册,以利于行政权力相对人及时方便获取为前提,通过设在行政服务中心的办事窗口向社会全面公开。除必须同时采用上述两种公开方式外,各科室也可结合自身特点创建多种公开方式,更好地方便群众和企业知情办事。

7、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办领导小组负责对各科室的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各科室的分管领导负责本部门工作的具体监督和考核工作。

六、工作步骤

1、2016年7月上旬,组建市编办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确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职责和人员分工;确定工作方案;组织召开全办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工作会议。

2、2016年9月中旬,各科室完成行政权力清理工作,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和制作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工作。经报办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后,在政府网站上公开清理确认后的行政职权。

3、2016年11月下旬,召开会议部署查找廉政风险点、制定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工作。11月底前,各科室完成查找廉政风险点工作,并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工作,报办领导小组审核后,在政府网站上公开廉政风险点和廉政风险防范措施。

七、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现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赵松林 市编办主任 副组长:魏宝茹 市编办副主任 成 员:国 清 综合股股长

朱锐丽 监察股股长

张晓龙 法人登记股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股,办公室主任国清(兼)。

第五篇:强化专政职能服务和谐建设

文章标题:强化专政职能服务和谐建设

用发展和和谐两大主题统领政法工作全局。政法部门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稳定观,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用发展和和谐两大主题统领政法工作全局,把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加强政治建设,确保政治合格。要进一步树立

宗旨意识,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政治合格、思想过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二是找准职能定位,优化发展环境。政法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执法观念,牢固树立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理念,立足本职,着眼于发展、致力于和谐,主动适应基层和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律需求,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从实实在在的事情做起,倾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三是要加强党对政法部门的领导。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政法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它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当前,应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衡量政法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体现党委对政法工作领导的权威性。政法工作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执法思想。政法各部门主要领导同时也是政法委领导班子成员,应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性,讲政治、讲大局,正确处理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与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的关系。重大问题、重要情况和重大案件要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自觉地接受党委的领导,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做好中心工作。

全力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服务。政法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和干扰这个中心。把“让人民群众满意、群众办事方便”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克服特权思想,增强大局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案,正确处理好打击与保护的关系,切实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依法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是着力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在办理各类经济案件中,要考虑到经济主体的生存和发展,考虑到职工的就业和生活,考虑到社会大局的稳定,争取最好的法治效果。坚持法制统一性和非歧视性原则并重,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做到保障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统一。同时要以“五五”普法教育为契机,加强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法律咨询与服务效能,积极开展社会法律援助。

二是有效预防和严厉惩处危害经济发展的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决取缔各种非法经济组织,不断净化市场环境。严厉打击传销、金融诈骗、偷税漏税、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侵吞、私分国有资产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依法打击各类破坏农村改革、侵害农民利益、危害农业生产、影响农村稳定的犯罪,依法保护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大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查办力度,掌握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的新动向和新变化,突出查办大要案,始终保持惩处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坚决清除危害经济发展的“蛀虫”。

三是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民商事和行政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司法在依法调解、保护、规范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职能作用,重点围绕工业结构优化、招商引资、区域经济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等经济工作重点,依法公正调解各种经济关系,切实维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合法权益。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积极鼓励和支持改革创新活动,全力营造干事创业的人文环境。建立企业与政法机关联系制度,积极搞好企地共建,妥善处理企地矛盾纠纷,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政法机关是维护稳定的主力军,肩负着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政法各项工作要始终把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治国安邦的大事,进一步发挥人民民主专政在保护人民、防范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中的巨大作用,有效地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一是树立正确的稳定观。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政法部门应从维护国家政权和民族利益的高度,把维护社会稳定的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严防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建立预警机制和防范机制,严防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的破坏活动,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驾驭治安全局的能力;严防违法犯罪人员从事经济诈骗活动,提高处

上一篇:强化脱贫攻坚保障机制下一篇:秋季小学教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