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缅怀先烈

2022-07-12

第一篇:清明时节缅怀先烈

清明时节,缅怀先烈

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今天仍然是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在传统社会中,清明节是一个特别盛大的节日。它不仅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还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围绕着两种主题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蔚为大观。

中国人崇尚孝道,每年的清明节都是我们缅怀祖先,缅怀革命先烈的节日。人,有生,有死,逝者已逝,生者当坚强。让我们一起缅怀他们吧,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精神源泉!朋友,你可以做到用真心让逝者的精神融入永恒,让每一个生命的故事永远流传。这个清明节让我们一起缅怀祖先,缅怀先烈!

清明是哀伤的。这是众多诗人对清明定下的主调,不然为什么选在这一天祭祀和扫墓呢?白居易有《寒食野望吟》诗:“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写的正是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先人,追悼亡灵的凄惨情景。

清明是美好的。阳春三月,杨柳依依,百花竞艳,正是赏花踏青的好时节。宋朝诗人文彦博的《清明后同秦帅明会饮李氏园池》一诗就写出了人们在清明赏花的愉快心情:“洛浦林塘春暮时,暂同游赏莫相违。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北宋诗人陈与义所写的《清明》诗,也洋溢着春的气息:“街头女儿双髻鸦,随风趁蝶学妖邪。东风也作清明节,天遍来禽一树花。”清明是良辰美景,游春是赏心乐事。

清明是深邃的。且看黄庭坚的《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可谓发人深省。

清明期间,全国各地烈士陵园引来了群众的祭扫高潮。在细雨霏霏、大雪纷纷,春意盎然之间,中国百姓并没有忘记那些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纷纷用“踏青祭祀”、“网上祭祀”、“鲜花祭祀”等方式缅怀先烈,寄托对革命烈士们的哀思和怀念。

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尽管时光变迁,但我们对那些为了民族的生存、解放和自由而献身的先烈的崇敬之情,没有任何改变。

今年的清明节,我在网上为伟人们和革命先烈们敬献了鲜花,以此表达我的敬意。没有他们的继往开来,就没有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他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是先烈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先烈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时间在流逝,时代在进步,然而革命先烈们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也许不需要为了祖国而付出我们的生命,我们也许也没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磅礴气概。我们能做的,更多的是学习好各门文化知识,掌握好各种科学技术,完善自己的思想,美化自己的心灵。国家的尊严,国家的荣誉要靠我们自己来维护。烈士们的精神要靠我们来传承与发扬光大。国家的明天掌握在我们手里。从现在做起,从我们自身做起,主动承担起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施展自己的青春年华,开拓进取。

第二篇:清明时节忆先烈

诵先烈,爱祖国

——五年级三班主题班会活动

主持人:田欣雨 王士昱 男:春天,万物复苏,盎然春意。 女:春天,是最令人向往的季节。

男:人们总不会忘记,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 女:看烈士事迹,学烈士精神,踏上红色之旅。 男:看到了吗,聆听了吗,感受到了吗? 女: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男、女:我宣布《清明时节忆先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男: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4月5日是什么节日吗?

女:对,那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关于清明节,我们的先人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1. Ppt 展示 清明诗句名篇

而说起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就会想起一个人——介子推。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介子推的故事吧。 2. 介子推的故事 (刘京京)

谈到清明节,人们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介子推跟随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男:原来,清明节的来历是这样的。我也想考考你,你知道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吗? 女:我知道,我知道,清明节有许多人要出去扫墓的。 男:清明的习俗,除了扫墓还有什么呢?

女: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对清明节的习俗做过一番研究,下面让他们为我们介绍一下吧。

3. 清明节习俗的介绍 (李欣雨)

(1)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 扫墓踏青是基本主题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说,与西方人比较,东方人、特别是中国的汉民族,祖先观念非常浓厚。这恐怕与起源于农业文明,农耕技术、家庭事业、宗亲宗族等都讲究世代传承有关,也与儒家思想观念有关。因此,两千多年来,清明节追思先人成为汉民族传承不息的特有文明。

乌丙安教授指出,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侗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习俗。有一些少数民族清明节过得比汉族更隆重、更有味道。

乌丙安举例说,壮族对祭扫祖先陵墓十分看重,届时要全家出动,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等

1 到祖坟去上供,行拜礼。土家族在清明节这一天要上坟挂青,家里要吃猪头肉,有“清明酒醉,猪脑壳有味”的说法。一些民族在清明踏青郊游时,还逐渐加入了荡秋千、放风筝、踢球等丰富多彩的健身娱乐习俗。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去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到了清明节,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祖扫墓了。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3)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男:现在,我又多了解了一些关于清明节的知识了。

女: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男:在这清明时节,让我们缅怀学习他们,让我们去烈士陵园亲身走一走,看一看。 4. 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 (张长攀)

人民英雄纪念碑简介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中心。

人民英雄纪念碑呈方形,建筑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碑身高37.94米。碑座分为两层,四周环有汉白玉栏杆,四面有台阶与天安门广场地面相通。底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为50.44米,南北长61.5米;上层座为方形。承托碑身的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须弥座腰部收束,四面嵌有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和两块装饰性浮雕,主题分别是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百万大军胜利渡长江。浮雕高2米,宽2—6.4米,总长40.68米,共雕刻有170多个人物,形象、概括地表现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百余年间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上层须弥座四周镌刻有中国人民所喜爱的菊花、百合花、荷花、牡丹等组成的八个花环。碑心是一块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约110吨的巨石,其正面(北面)刻有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碑心背面(南面)是周恩来题写的碑文。碑身两侧用由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花环浮雕装饰。整座纪念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心偏南部,北面正对天安门,显得十分雄伟壮观。 纪念碑奠基

1949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前夕,举国上下都为即将诞生的共和国而欢欣鼓舞。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

当天下午6时,毛泽东率领全体政协委员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奠基仪式,并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随后,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向全国各建筑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建筑系发出征选纪念碑规划设计的通知。到1951年,共收到140多件各种形式的设计方案和设计修改方案(截止最后定案时共收到240多件)。海外华侨也积极献计献策,侨领陈嘉庚组织华侨绘制了图纸,并制做了水泥柱头模型,花费15万多元(旧币)运费寄给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工程处。

在纪念碑建造过程中,毛泽东主席于1955年6月9日为碑心石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周恩来总理书写了毛泽东主席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起草的碑文。

在北京档案馆的档案中还藏有另一份毛泽东亲笔修改的纪念碑奠基石碑文草稿。原碑文是彭真同志拟写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毛泽东将原词中删去“纪念碑奠基典礼”几个字,改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改后的碑文深邃精辟,气势磅礴,情感深沉,表达出对先烈的敬仰。 5. 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

女:王二小真了不起,年纪虽小却那么勇敢。

男: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

女:是他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男:下面,再让我们聆听一个关于夏明翰的故事。 6. 忆先烈——《夏明翰的故事》 (尹玉晓)

夏明翰是湖南衡阳人。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做了许多的事。不幸的是,1928年2月7日他在汉口被捕了。

夏明翰被押在狱中。敌人用了种种手段,想让夏明翰说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但是毫无所得。又一次审讯开始了。夏明翰镇静自若地走进来,昂首对着那个恶煞般的主审官怒目而视。 主审官问:“你姓什么?”

夏明翰答:“姓冬。”

“你明明姓夏,为什么说姓冬!简直是胡说!”

“我是按国民党的逻辑讲话的。你们的逻辑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你们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也用你们的逻辑,把姓“夏”说成姓“冬”,这叫以毒攻毒。”

主审官又问了几个问题,可是什么都问不出来。反动派在夏明翰身上连半根稻草都没捞到,而且失去了希望,只得使出了最后的一招儿,宣布“就地处决”。

2月9日,也就是夏明翰被捕的第三天,反动派把夏明翰押上了刑场。夏明翰泰然自若,连声高呼革命口号,接着又高唱起《国际歌》。周围的群众都感动得流下眼泪;反动派在这凛然正气的震慑下胆颤心惊。

行刑的时刻马上就到了。反动派问夏明翰:“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夏明翰说:“我要把我的话写出来,给我拿纸和笔来!”

反动派还希望夏明翰最后能供出点有用的材料来,立即给他了一枝笔和一张纸。

夏明翰接了过来,奋笔写了一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写完后,大声念了一遍,把笔往地上用力一抛。

3 夏明翰慷慨就义了。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革命之歌。 7. 诗歌朗诵《英雄赞歌》 鲜花

像灿烂的火把燃烧在眼前„„ 五星红旗

像熊熊的烈焰映红了苍穹„„ 面对庄严的墓碑

我们心如潮涌 面对先烈的英灵

我们热泪盈眶„„ 耳边,仿佛还震荡着激烈的枪炮声

眼前,好像还弥漫着战斗的浓浓硝烟„„

永远不会忘记

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远不会忘记

力战顽敌,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个声音高喊着

勇往直前,战斗不息„„

是你们

使天空变得晴朗高远

是你们

使大地变得瑰丽斑斓

是你们

使阳光变得灿烂辉煌

是你们

使春风变得和煦温暖

高亢的国歌在耳边响起

鲜艳的国旗在空中飘扬

听,革命先烈

鲜红的热血

谱写的英雄赞歌

是多么的嘹亮,多么激昂„„

男:先烈们的故事,我们记在心里,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女:先烈的爱国精神让我们动容,更应在我们身上延续。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男、女:我宣布,《清明时节忆先烈》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总结:今天,在《清明时节忆先烈》主题班会中,我们同学既了解了清明节的一些知识,又知道了一些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事迹。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并为祖国做出贡献。

第三篇:清明时节忆先烈

——四(2)班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一些习俗。

2.通过教育,让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本月的班队会主题是:革命传统教育。4月5日,就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了。你知道清明节扫墓的来历吗?说到清明节扫墓,我们也一定回想起那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们。

二、主体:

1、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2、祭扫烈士墓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一般活动程序是:全体肃立在纪念碑前演讲;全体向烈士宣誓;向革命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奏乐默哀三鞠躬;瞻仰烈士墓;参观事迹展,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

注意的礼仪事项: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神圣,是革命英雄长眠的地方。革命烈士为了我们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我们到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首先穿着整洁,要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活动中态度要庄严肃穆,不能在烈士陵园中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认真观看了解烈士事迹;注意卫生不能在陵园内乱吃零食,乱丢垃圾;不能在陵园内乱跑,行走要按顺序,不破坏青草绿地。

3、革命先烈事迹

师:你知道哪些英雄先烈的事迹?谈谈你队革命烈士的认识。

4、潘黄烈士陵园介绍

潘黄镇是一个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地方。“潘黄”两个字是曾先后担任盐城县一区区委书记的潘克、黄炜烈士的姓。

在潘黄的土地上,曾经倒下过84位革命烈士,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块土地。1946年盐城县区划调整时,英雄的名字被用来命名盐城县一区。

潘克,安徽当涂人,当过布店学徒,1938年参加新四军。1940年随新四军东进来到抗日根据地盐城。1941年7月担任盐城县一区区委书记。

在潘克的领导下,一区人民顺利度过了难关,增强了实力。1941年,在审判叛徒的时候,潘克被敌人包围。他(潘克)走不掉了,他后来就把叛徒揪住了投入杨花河里,同归于尽了。

潘克牺牲后,1942年4月,黄炜接任区委书记。黄炜原名黄家德,安徽省肥西县官亭乡拐洋村人。1938年参加安徽省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工作团,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毕业于抗大四分校,随刘少奇率领的干部大队来到盐城。在黄炜的领导下,一区军民先后成功瓦解了敌人伪化冈沟堆等一系列阴谋。1943年8月7日,黄炜也在敌人突袭中不幸牺牲。年仅23岁。曾任一区区委书记的谷必成等人敬献挽联:冈沟杀夏贼,一场战斗振奋人心寒敌胆;合拢掉先驱,满怀惆怅誓酬壮志慰跳动忠魂。

1998年,两位烈士遗骨最终迁葬于潘黄镇烈士陵园,建墓立碑,供人祭扫。让烈士精神永远激励人们向前进。

5、诗歌朗诵《英雄赞歌》

鲜花象灿烂的火把燃烧在眼前„„

五星红旗象熊熊的烈焰映红了苍穹„„

面对庄严的墓碑我们心如潮涌

面对先烈的英灵我们热泪盈眶„„

耳边,仿佛还震荡着激烈的枪炮声

眼前,好像还弥漫着战斗的浓浓硝烟„„

永远不会忘记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远不会忘记力战顽敌,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个声音高喊着勇往直前,战斗不息„„

是你们使天空变得晴朗高远

是你们使大地变得瑰丽斑斓

是你们使阳光变得灿烂辉煌

是你们使春风变得和煦温暖

高亢的国歌在耳边响起鲜艳的国旗在空中飘扬

听,革命先烈鲜红的热血

谱写的英雄赞歌是多么的嘹亮,多么激昂„„

6、你打算今后怎样做?

三、总结:

通过教育,大家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这清明时节,让我们缅怀学习他们,分享英雄的光荣和幸福感,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第四篇:清明时节忆先烈(教案)

清明时节忆先烈

——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教学课题】清明时节忆先烈

【教学对象】通河四小三年级少先队员、队长

【教学时间】2011年04月4日下午14:20~15:00

【教学地点】通河四小三楼多功能会议厅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一些习俗。

2.情感目标:通过教育,让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3.行为目标:少先队员能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教学重点】缅怀革命先烈的知行统一。

【教学难点】发扬革命传统的诸多品质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主题队会的引入:

师: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清明时节忆先烈”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班会中有所收获,也预祝你们的班会获得成功!

A:春天,万物复苏,盎然春意。

B:春天,是最令人向往的季节。

A:人们总不会忘记,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

B:看烈士事迹,学烈士精神,踏上红色之旅。

A:看到了吗,聆听了吗,感受到了吗?

B: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A.B:我宣布《清明时节忆先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出示《清明》古诗

A: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4月5日是什么节日吗?

B:对,那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说起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就会想起一个人——介子推。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介子推的故事吧。

二.介子推的故事(配PPT)

谈到清明节,人们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 1

年以前的春秋时代,介子推跟随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A:原来,清明节的来历是这样的。我也想考考你,你知道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吗?

B:我知道,我知道,清明节有许多人要出去扫墓的。

A:清明的习俗,除了扫墓还有什么呢?

B: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我知道,我们班的XX和XX同学对清明节的习俗做过一番研究,下面让他们为我们介绍一下吧。

三.清明节习俗的介绍(配有PPT)

(1)到了清明节,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祖扫墓了。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2)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

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A:谢谢XX和XX为我们做的介绍,现在,我又多了解了一些关于清明节的知识了。

B: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A:在这清明时节,让我们缅怀学习他们,让我们去烈士陵园亲身走一走,看一看。

四.介绍烈士陵园

(1)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园名的龙华烈士陵园位于龙华寺西侧,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这里原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解放后,作为革命烈士纪念地予以保护,20世纪90年代初与上海烈士陵园合并建设。1995年7月1日建成开放,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称。

(2)陵园设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遗址区.地下通道与就义地.碑林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干部骨灰存放区和游憩区八大功能区。江泽民同志为纪念碑题写“丹心碧血为人民”。陈云同志题写馆名“龙华烈士纪念馆”。11座大型雕塑与纪念广场坐落于南北主轴线上。这里安葬着顾正红.罗亦农.赵世炎.林育南.李求实等1600余名烈士,并建有申城第一碑林,占地20多亩,分南北两排,各长54米,遥相呼应。南壁碑碣,为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全文,北壁碑收录了上海烈士的革命诗文。

A:原来,龙华烈士陵园里就安歇着那么多英雄先烈们。那么你还知道哪些英雄先烈的事迹?

B:我知道的英雄先烈的名字太多了,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为了掩蔽大部队被烈火焚身的邱少云,还有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英雄王二小。

A:专门有一首歌就是歌唱王二小的。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五.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配PPT)。

B:王二小真了不起,年纪虽小却那么勇敢。

A: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

B:是他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A:下面,再让我们聆听一个关于夏明翰的故事。

六.《夏明翰的故事》

夏明翰是湖南衡阳人。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做了许多的事。不幸的是,1928年2月7日他在汉口被捕了。

夏明翰被押在狱中。敌人用了种种手段,想让夏明翰说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但是毫无所得。又一次审讯开始了。夏明翰镇静自若地走进来,昂首对着那个恶煞般的主审官怒目而视。

主审官问:“你姓什么?”

夏明翰答:“姓冬。”

“你明明姓夏,为什么说姓冬!简直是胡说!”

“我是按国民党的逻辑讲话的。你们的逻辑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你们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也用你们的逻辑,把姓“夏”说成姓“冬”,这叫以毒攻毒。”

主审官又问了几个问题,可是什么都问不出来。反动派在夏明翰身上连半根稻草都没捞到,而且失去了希望,只得使出了最后的一招儿,宣布“就地处决”。

2月9日,也就是夏明翰被捕的第三天,反动派把夏明翰押上了刑场。夏明翰泰然自若,连声高呼革命口号,接着又高唱起《国际歌》。周围的群众都感动得流下眼泪;反动派在这凛然正气的震慑下胆颤心惊。

行刑的时刻马上就到了。反动派问夏明翰:“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夏明翰说:“我要把我的话写出来,给我拿纸和笔来!”

反动派还希望夏明翰最后能供出点有用的材料来,立即给他了一枝笔和一张纸。

夏明翰接了过来,奋笔写了一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写完后,大声念了一遍,把笔往地上用力一抛。

夏明翰慷慨就义了。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革命之歌。

七.诗歌朗诵《英雄赞歌》

鲜花像灿烂的火把燃烧在眼前……

五星红旗像熊熊的烈焰映红了苍穹……

面对庄严的墓碑我们心如潮涌

面对先烈的英灵我们热泪盈眶……

耳边,仿佛还震荡着激烈的枪炮声

眼前,好像还弥漫着战斗的浓浓硝烟……

永远不会忘记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远不会忘记力战顽敌,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个声音高喊着勇往直前,战斗不息……

是你们使天空变得晴朗高远

是你们使大地变得瑰丽斑斓

是你们使阳光变得灿烂辉煌

是你们使春风变得和煦温暖

高亢的国歌在耳边响起鲜艳的国旗在空中飘扬

听,革命先烈鲜红的热血

谱写的英雄赞歌是多么的嘹亮,多么激昂……

A:先烈们的故事,我们记在心里,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B:先烈的爱国精神让我们动容,更应在我们身上延续。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AB:我宣布,《清明时节忆先烈》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师:今天,在《清明时节忆先烈》的主题班会中,我们同学既了解了清明节的一些知识,又知道了一些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的事迹。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你们能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宝山区通河四小

执教者:赵璇二零一一年四月

第五篇: 清明时节忆先烈主题班会教案

清明节,我们不单是扫墓祭祖,更是缅怀革命先烈的时节,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推荐最新的清明节缅怀革命烈士的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

2、通过教育,大家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准备:诗歌、先烈事迹、烈士陵园的介绍。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本月的班队会主题是:革命传统教育。前两天4月5日,就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了。你知道清明节扫墓的来历吗?说到清明节扫墓,我们也一定回想起那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们。

二、主体:

1、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2、祭扫烈士墓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一般活动程序是:全体肃立在纪念碑前演讲;全体向烈士宣誓;向革命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奏乐默哀三鞠躬;瞻仰烈士墓;参观事迹展,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

注意的礼仪事项: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神圣,是革命英雄长眠的地方。革命烈士为了我们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我们到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首先穿着整洁,要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活动中态度要庄严肃穆,不能在烈士陵园中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认真观看了解烈士事迹;注意卫生不能在陵园内乱吃零食,乱丢垃圾;不能在陵园内乱跑,行走要按顺序,不破坏青草绿地。

3、革命先烈事迹

师:你知道哪些英雄先烈的事迹?

(1)、董存瑞

(2)、刘胡兰

(3)、雷锋

(4)、邱少云等等。

谈谈你队革命烈士的认识。

4、滨海革命烈士陵园介绍

师:我们身边,北山的滨海革命烈士陵园就是我们很好的感受革命先烈的场所。

滨海革命烈士陵园的前身为"临沭县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4年午6月,1960年6月经政府批准更名为"滨海革命烈士陵园....,列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滨海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临沭县城北五公里,占地164亩,总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同内建有烈上墓403座、红军墓11座、烈上名录1213名。大门匾额上八个红底镏金大字"滨海革命烈士陵园....系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亲笔所书,廊内30余块黑色大理石碑,分别镌刻着徐向前、谷牧、张震、迟浩田、肖华、陈士榘、谭启龙等人的题词。徐帅的题词是"缅怀先烈,教育后人....。谷牧的题词是"热血洒滨海,为民族解放捐躯,英名垂青史,与苍山沭水共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题词是:"前仆后继将革命到底....。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长迟浩田的题词是"革命烈士,千古流芳....。

循阶拾级上行,是"滨海区革命斗争史陈列馆....。室内,陈毅元帅手书的"滨海八年,抗战之光....八个大字。室内四壁展陈着大量珍贵、翔实的图片、图表、实物和解说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这里是山东着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当时的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连续六年在这里活动,领导全省的革命斗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罗荣桓、朱瑞、谭震林、粟裕等,都有在这里工作战斗过。英雄的滨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同仇敌忾,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后面便是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室内墙壁上,镶嵌着近2000名革命先烈的英名。悬贴着张建华,张作洪等着名烈士的生平介绍,读后令人不禁热泪盈眶,回肠荡气,感慨万千。

出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东行约50米,是临沭第一任县长、县委书记,原国家铁道部副部长、上海铁路局党委书记白涛之墓。

从白涛墓上行便是陵园的最高处了。山巅上一座20余米高的烈士纪念塔,耸立在蓝天白云之下。塔身的正面镌刻着毛泽东手体"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

5、诗歌朗诵《英雄赞歌》

鲜花

象灿烂的火把燃烧在眼前

五星红旗

象熊熊的烈焰映红了苍穹

面对庄严的墓碑

我们心如潮涌

面对先烈的英灵

我们热泪盈眶

耳边,仿佛还震荡着激烈的枪炮声

眼前,好像还弥漫着战斗的浓浓硝烟

永远不会忘记

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远不会忘记

力战顽敌,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个声音高喊着

勇往直前,战斗不息

是你们

使天空变得晴朗高远

是你们

使大地变得瑰丽斑斓

是你们

使阳光变得灿烂辉煌

是你们

使春风变得和煦温暖

高亢的国歌在耳边响起

鲜艳的国旗在空中飘扬

听,革命先烈

鲜红的热血

谱写的英雄赞歌

是多么的嘹亮,多么激昂

6、你打算今后怎样做?

三、总结:

师:通过教育,大家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这清明时节,让我们缅怀学习他们,分享英雄的光荣和幸福感,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上一篇:全面谈心谈话记录下一篇:寝室安全月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