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城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

摘要:水环境是人口、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基本因素和重要支撑力,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粗放生产、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破坏现象也日趋严重,对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制约性。虽然水环境保护工作已取得较大成效,目前的水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但局部地区流域水生态破坏依然严重,水环境质量仍在恶化,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水环境承载力是作为水环境的自然属性,是衡量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对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维持城市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十条”任务安排以及国家环境保护工作要求,结合我国水环境管理发展,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在《城市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与平台建设》项目中开展全国水环境承载力评估工作,并确定了承德、淄博、常州、赣州、毕节、玉林6个试点城市首先进行水环境承载力评估,旨在建立并完善水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本文在该工作的支持下,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与经验,构建了一套可在全国范围推广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首先采用“三步法”构建了城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第一步通过频度分析确定了一系列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第二步从中国南方、北方以及西北地区选择了25个地级市对这一系列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第三步对主成分分析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了具有全国普适性的15个水环境承载力评估指标。其次利用向量模法建立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对水环境承载力指数进行定量化计算和变化趋势的描述。最后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构建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模拟水环境系统在不同政策方案下的发展趋势,并预测城市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变化趋势。本文选择了试点城市之一广西玉林市,对该方法进行应用研究。在该方法下实现了对玉林市水环境承载力的定量化计算和水环境承载力指数的中远期预测。基于预测结果,并结合玉林市发展现状和现存的水环境问题,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严控污染物入河、加强水环境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其水环境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本文构建的城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在玉林市的成功应用,验证了该评估模型的科学性。指标体系的全国适用性,使得该评价指标易于在全国范围展开推广;指标的可量化性,使水环境承载力指数的定量化以及评定得以操作;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区域差异性和针对性,可反映城市的不同发展结构并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环境承载力;频度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系统动力学

学科专业:自然地理学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水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

2.1 水环境承载力内涵

2.1.1 水环境承载力概念

2.1.2 水环境承载力特点

2.1.3 水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

2.2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

2.3 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理论框架

3 城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筛选原则

3.1.2 指标筛选方法

3.1.3 基于频度分析的重点指标筛选

3.1.4 基于主成分法的主控指标识别

3.1.5 基于灰色关联的核心指标确定

3.1.6 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3.2 指标权重计算

3.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3.2.2 灰色关联确定权重

3.2.3 综合权重计算

3.3 城市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

3.4 城市水环境承载力预测模型

3.4.1 系统动力学原理

3.4.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3.4.3 水环境承载力SD模型

4 城市水环境承载力模型在广西玉林市的应用

4.1 玉林市概况

4.1.1 自然地理条件

4.1.2 社会经济发展

4.1.3 水资源现状

4.1.4 水环境现状

4.2 玉林市水环境承载力模型

4.2.1 指标权重确定

4.2.2 玉林市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

4.2.3 玉林市水环境承载力预测模型

5 玉林市水环境承载力预测及提升方案

5.1 方案设计

5.2 SD模型仿真模拟分析

5.3 水环境承载力指数预测

5.4 对策与建议

5.4.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4.2 严控污染物入河

5.4.3 加强水环境管理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马克思时空观论文提纲下一篇:我国个人境外投资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