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节能环保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高档易切削非调质钢的冶炼工艺研究

摘要:随着人们对能源与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发展节能、环保、低成本的非调质钢代替能耗高、周期长的调制钢生产汽车曲轴成为发展汽车用钢的必然趋势。典型的非调质曲轴用钢,主要有以下优点:采用微合金化技术提高了钢材的强度;非调质钢省去了调质热处理,节能效果显著;通过对钢中硫化物的控制,使得钢材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但受其化学成分的影响,在生产此类品种时冶炼难度较大,制约了此类钢的低成本生产,其冶金难点主要有:钢中硫质量分数的稳定控制、连铸可浇性差极易造成水口结瘤、连铸坯表面及皮下裂纹倾向严重。作者在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非调质曲轴用钢时,采用EAF-LF-VD-CC的短流程生产工艺路线,生产过程容易出现硫元素收得率不稳定、连铸钢液可浇性差、轧材表面缺陷多、铸坯皮下裂纹倾向严重的问题。本文通过此类品种对冶炼工艺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冶炼过程中使用硫磺包芯线,硫元素收得率较好,钢液温降低,利于的稳定控制钢中硫的质量分数:通过示踪剂标定,抚钢生产易切削非调质钢时,钢材出现的大尺寸B类粗系夹杂物是由精炼过程中卷渣引起的,通过降低钢包渣量、控制软吹操作,可减少钢材中出现大尺寸B类粗系夹杂物的机率;通过降低电炉终点氧质量分数、强化脱氧、优化精炼顶渣渣量、真空后软吹技术、减少钢液二次氧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钢液的纯净度,可有效解决易切削非调质钢连铸过程絮水口问题,絮流率降低至3%以内;易切削非调质钢铸坯表面质量较差,使用易切削钢专用保护渣以及控制稳定液渣层厚度,可改善铸坯质量,钢材黑皮一次通过率可由67%稳定上升至85%;采用弧形连铸机生产含硫易切削钢时,选择圆角半径为8 mm的结晶器铜管、降低结晶器水流量至2100 L/min、改善二冷水冷却强度的均匀性,同时保证铸机对弧精度,可有效将连铸坯皮下裂纹发生率控制在7%以下,且皮下裂纹长度<5 mm。

关键词:易切削;非调质钢;微合金化;冶炼工艺

学科专业:冶金工程(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易切削非调质钢的发展与应用

1.2.1 国外非调质钢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1.2.2 国内非调质钢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1.3 国内外易切削非调质钢的冶炼工艺

1.3.1 国外易切削非调质钢冶炼工艺

1.3.2 国内易切削非调质钢冶炼工艺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结果

1.4.1 目的意义

1.4.2 预期结果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硫的加入方式

2.3 冶炼过程非金属夹杂物的减少和去除

2.3.1 控制初炼炉终点钢水氧质量分数

2.3.2 炉外精炼降低氧质量分数

2.3.3 促进钢水中夹杂物聚合、上浮、去除

2.4 减少连铸过程二次氧化

2.4.1 二次氧化定义

2.4.2 钢水与空气的二次氧化

2.4.3 覆盖剂对钢水的二次氧化

2.5 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选择

2.6 连铸坯角部皮下裂纹的控制

2.6.1 结晶器冷却

2.6.2 结晶器铜管圆角半径

2.6.3 结晶器对中

2.6.4 二冷均匀性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场工艺试验

3.1 易切削含硫钢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3.2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1 稳定成品硫质量分数

3.2.2 改善钢液可浇性,减少连铸絮流频次

3.2.3 连铸坯质量控制

3.3 冶炼工艺试验

3.3.1 电炉工序改进试验

3.3.2 精炼工序改进试验

3.3.3 连铸工序工艺改进

3.4 工艺改进效果

3.4.1 成品硫质量分数控制

3.4.2 连铸可浇性改善效果

3.4.3 连铸坯表面质量改善效果

3.4.4 连铸坯角部皮下裂纹的控制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包含图、表、公式及文献

上一篇:大学生自我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图书馆设计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