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思想引导创新载体

2023-02-02

第一篇:青年思想引导创新载体

引导青年创新创效

创新是我们紧跟世界进步潮流,把握时代脉搏,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前提。“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青年自然就是创新的主力军,引导青工立足岗位,锐意创新,是增强企业活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是引导广大青工积极投身企业生产、技术、科技、管理创新的丰富实践,能够充分地把青年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发挥出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一、鼓励青年岗位创新创效,凝聚青年合力贡献正能量 “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旨在激发青年的创新精神的一项长期活动。建立健全公司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引导和激励更多的青年发挥聪明才智,深入开展项目攻关活动。加强项目攻关过程管理,做好项目过程管理扶持、评审论证、跟踪应用等各项工作,确保项目全程可控,顺利完成,为公司降本增效、技术创新等各项工作做出正能量。要求全体青工在思想上达成共识,行动上步调一致,将岗位作为创效“阵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形成一种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重,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有效提高创新创效的含金量。

二、引领青年岗位创新创效,拓宽青年成长的渠道

结合青年自身岗位,探索建立青年成长档案,对青年进行专人带教,将青年在重要项目、课题、日常工作中的表现,以及在岗位创新创效、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科研攻关、青年科技论文评比等情况,做为青年个人岗位晋升、收入增长的重要依据。吸引更多青年参与,加强对参与项目青年的指导和帮助,在工作中增加他们的攻关能力,加强对项目的动态管理,扶植一批项目申报专利。加强与青年的沟通,引领青年岗位创新创效,帮助青年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在技能和技术成熟的青工中重点培育担当意识,涵育栋梁气魄。通过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实践,为共青团组织提供新的契机,扩大社会影响,促进共青团团事业健康全面发展,同时也能拓宽青年成长的渠道。

三、开展创新创效活动要注重提高团干部的素质

团的干部是团的工作的决策者、组织者、实施者。企业共青团创新创效活动能不能搞好,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广大青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改革发展和青年成长成才做贡献,关键在于团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关键在于团干部。企业团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通过创新创效活动这个载体,丰富知识,增长才干。

四、青年创新创效在企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青年创新创效是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有效途径。企业的技术创新想要大有作为,就必须要有一批在技术理论、现场生产中具备高水平的团队、个人,首先要把青年作为创新创效的生力军,这是不争的事实,要敢于给青年加压,让青年在业务范围内发挥创造力、创新力,将青年的才华充分展现。通过这一平台将青年的自我价值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得以实现,寻求青年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共同点,青年与企业有了共同的利益与价值,才能留住人才,进一步留住的人才更好的创新创效为企业服务。因而搭建创新创效平台,为企业将有能力的青年技术、操作、管理人员发掘、展现,是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为企业储备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二)青年创新创效是企业青年职工快速成长的绿色通道。青年职工进入企业时间短,资历浅,在很多工作中只能打打下手,做做配合工作,对单位的大项目、大工程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结合这样的情况,大项目、大工程的一方面入手作为青年创新创效的有效载体,让青工在项目选定的时候能为、可为,通过项目工程的局部或小项目、小工程等让青工在项目管理、技术创新、现场操作方面不断提高,为今后担当大任务做好知识和能力储备。

(三)青年创新创效是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加砖添瓦。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是促进企业科技进步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激发青年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尝试,广泛团结凝聚青年,发挥青年人才作用,是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从生产一线出发,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围绕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建设发展等方面重点、难点寻找新课题,并将新课题的“触角”延伸到生产中的各个领域,科技成果的覆盖面拓展到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方面面,只要充分调动起青年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就能够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提供有力支持,对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作为企业团组织参与企业科技进步的一个有效手段,要从实际出发,突出企业特色,要使创新创效落到实处,求得实效,企业团组织必须从实际出发,从企业最需要的环节入手,作为企业培养和造就一代跨世纪青年人才的有效载体,必须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紧扣企业中心工作,服务企业改革大局,才能赢得党政的支持;必须与岗位相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广大青工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创新创效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就活动论活动,要将活动放在培养青年人才工程中去把握,以创新的思想指导创新的实践,从而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创造良好效益,为企业培养造就一支跨世纪的合格青年职工队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青年应不断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增长才干,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二篇:如何运用新媒体引导凝聚青年并创新共青团工作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凝聚方式。这对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运用新媒体工具,创新共青团工作的思路和实现途径,才能达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目的。

互联网等新媒体为共青团工

作提供了广阔平台和便捷渠道

一、实现组织建设和管理的灵活性

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领导机关与广大团员、青年之间的连接点,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好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创新团的组织管理局面的基本方向。团的组织建设是当前全团的重要工作,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将为我们带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新契机。当前青年流动频繁,部分基层组织不健全,在广大农村地区,有的行政村没有建立团组织,而与此相对照的是形式多样的青年自组织蓬勃发展,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中活跃着许多实体性或者虚拟性的青年组织,如何实现对广大团员青年的广泛联系和有效覆盖,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我们面临的重点工作。依托网络进行组织建设和管理、实现对广大团员青年联系和覆盖是团组织建设的新形式,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团员青年流动快、农村团组织不完善、青年自组织无法覆盖的问题。

二、有利于提高效率,做好交流

网络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最有效的载体,它可以使共青团工作实现以新的教育手段吸引青少年。网络环境下的办公方式和流程与传统的办公手段相比,具有查询速度快、传递及时准确、信息量巨大、类型丰富等的优点。各级团组织利用网络可以进行文件传递,建立团员信息,活动项目档案等,使过去分散于各部门组织的力量重新汇集成统一调度的集成资源,并且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根据网络重新划分办公管理流程,使得人尽力其责,物尽其用,充分发挥有限的团组织资源。许多公开性的文件精神可以通过网络全面快速铺到每个团员手中,也可以针对不同要求对不同级别、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团组织进行组合传递信息,甚至可以有选择的针对特定团干部和团员快速发送和回馈必要的信息。网络的交互性特点令团组织内部互相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团内部的一些办公也可以采用网络化方式,比如信息的交流、任务的布置、通知下发、会议召开等等,通过网络将节约办公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有利于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

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团建工作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迅速而广泛的加强宣传,营造气氛,充分发挥其阵地作用。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使虚空间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其最大的参与者是广大青少年,因此团组织在网络等新媒体阵地上开展工作,能吸引到更多的优秀青年,将团的精神和文化传播的更加广泛深远,让团旗飘扬在电子空间,为有志青少年指引方向。此外,网络等新媒体可以为青少年群体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网络等新媒体的公开发表等形式,形成青少年自我激励的动力。

新媒体对于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作用

运用新媒体打造共青团工作新局面是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团组织的网络系统由于资金缺乏,技术水平低,网站建设机制不健全等原因,网络等新媒体的建设和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尚无法满足当前共青团工作的现实需要。共青团传统工作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群众性、运动式和活动化。工作推进中,主要依赖党政关系,重点在体制内单位,组织关系明确,运作方式行政化、机关化。思想教育更多强调正面灌输和规范教育,以引导青年去追求共同利益和终极利益为目标取向。目前,中国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青年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价值取向日趋多元,行为更加务实,主体意识、个体意识不断增强。在这种大背景下,团的工作更多地接受社会评价,对活动效果和针对性的要求更高,传统方式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越发显现,而利用网络我们能找到团的工作新方法。青年的许多需求和利益都是通过网络来满足来实现,因此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为青年搭建平台、将极大拓展服务青年的渠道。

一、搭建求知探讨平台

网络等新媒体的应用在教育方面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多终端的内容输出模式使受教育地点具有灵活性;点播的输出方式使受教育时间具有随时性;丰富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受教育的内容具有可选性,从而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状。过去青少年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学校、家长,而当今社会变迁迅速,知识获取途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青年人必须不断学习、主动去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能力。而网络等新媒体教育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网络上的共同探讨也成为青年乐意参与的学习交流方式。网络资源的自由支配,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给了学生求知的另一个广阔天地。青年人的求知欲望比较浓厚,团属网站应成为青年少

年求知探讨的平台。

二、打造交流娱乐平台

网络等新媒体娱乐内容是青少年发展的风向标,它吸引着青少年的眼球,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做好这个平台不仅能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还能有效把握青少年发展的风向标,做到有效地吸引、凝聚青少年。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知识、情感和认知上的沟通。网络等新媒体的应用提高

青少年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让广大青少年能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中找到归属感与责任感,使青少年的身心全面健康成长。交流娱乐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青少年思维活跃,愿意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社交活动,互联网以其特有的无地域限制和匿名的特点,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网民进行网络社交。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结果,青少年中超过55.9%的网民声称在网上结交过新朋友。而影视、音乐、游戏是网上娱乐的重要方式,要想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我们必须开发或者连接青少年喜欢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项目,比如同城交友、在线音乐、青少年绿色游戏等等。共青团网络影视中心等团属部门及单位,牢牢把握青少年时代发展特征,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和艺术、时尚、情感等元素,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在青少年中的有效传播途径,积极推动建立全团的新媒体工作体系,以“策划、开发、推广”为主要功能,打造视频、游戏动漫、音乐、时尚等多元化交流服务平台。

三、推广宣传教育平台

作为党的助手,教育引导青年是共青团肩负的重任,也是共青团面临的重大课题。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方式已经难以得到青年的认同,我们急需寻找新的宣传教育引导青年的方式,网络为我们带来了重要契机。通过网络,以学习,就业、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青少年感兴趣的、能切实为青少年服务的形式,吸引青少年,凝聚青少年。当我们的网络成为了求知探讨平台、交流娱乐平台、就业创业平台、组织动员平台、维护合法权益和扶贫帮困平台、组织建设与管理平台,就会成为青少年的网络生活的一部分,就能在他们的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我们就能利用网络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扩大主流舆论,开辟宣传教育的新阵地。

四、发挥组织动员平台作用

发号召、开会议、搞活动、布任务是共青团组织动员青年的传统法宝,尽管曾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时代在发展,青年在发展,这些组织动员方式已经显得比较陈旧落后。而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快捷、覆盖面广、成本低、特质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且为青年乐于接受的动员方式。通过网络组织动员已经在青年组织和社团中广泛应用。当我们的网络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时,我们通过网络进行动员号召和组织,将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影响大的理想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发布通知,通过邮箱、qq群等现代化的方式实现动员组织的目的。

五、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就业创业是民生之本,关乎青年的生存与生活,也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重中之重。青少年的成长归宿是社会,然而面对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怎样为青年解决就业的迫切需求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网络可以成为我们促进青年就业,推动青年创业的重要突破口。第

一、网络等新媒体内容可以有效地对青少年进行就业、创业心理辅导,使青少年对自己有准确的社会定位,并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第

二、网络等新媒体的应用对有效的就业、创业信息及时收集与更新,搭建好用人单位与青少年择业者相互选择的平台。基层团组织可以利用网络整合社会资源,畅通信息渠道,通过网络收集和发布人才、就业、创业、投资信息,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就业创业活动与服务,为地区青年提供就业信息,为地方企业提供招聘人才的渠道,同时为青年搭建平台,为青年创业搭桥牵线寻找支持,推动青年创业。

六、建立其它服务平台

伴随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很多农村青年都外出务工,由于资源和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属地外出青年权益遭到侵害时,我们往往鞭长莫及。怎样服务属地的外出青年,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正是各级团组织的工作瓶颈。通过网络建团和对团员青年的网络化管理,将能够通过基层团组织引导、团结、组织务工青年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并且通过网络整合各种资源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目前,已经有些地方团委将12355维权服务项目与网络对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困难学生、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进城务工家庭子女、零就业家庭子女、社区闲散青少年和孤残青少年等等都是共青团帮扶救困的重点服务对象。随着公民社会的形成,越来越多的社会公民和组织关注困难群众、帮助困难群众,网络成为一个重要工具。通过网络收集困难青年的情况,发布困难群众的信息,宣传政府相关项目和政策,联系热心人士和组织、招募志愿者、号召动员组织关爱困难青少年、帮助困难青少年等等,网络就能成为重要的扶贫帮困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新世纪,网络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预示着人类新的全球性文明。其开放性、互动性、及时性、综合性、全球性等独特魅力,使得网络等新媒体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学习思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在改善传统传播媒介固定性、局限性、滞后性等弊端的同时,由于行业制度不尽完善,监控监管技术不到位等因素,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何正确运用新媒体的传播纽带作用,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共青团组织急需研究探讨的课题。

一,加强共青团宣传教育工作。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信息呈爆炸性涌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知识,人们的视野大大开阔,但是,由于网络的全球性、自由性、匿名性和开放性,使得网上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伴随而来的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尤其是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激荡碰撞,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各种诉求都在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表达。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千方百计地利用手机、网络等在青少中造谣惑众,恶意炒作,制造混乱。这使得共青团面临的社会舆论状况极为复杂,是对团组织舆论引导能力的严峻考验。那么,如何实现网络等新媒体既宽松自由、又规范有序的健康环境、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开放性、便捷性特点,积极探索网上引导的有效方式,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青年先进思想文化主旋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各种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二,有效吸引凝聚青少年。共青团宣传创新的主体,决不仅仅是团干部,还应当包括广大青少年。让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到团组织宣传的过程中来,让他们成为传播过程的一部分,让他们在参与传播中充分分享。只有广大青年的充分参与,团组织的宣传工作才更有生命力,只有广大青年的充分共享,团组织的宣传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那么,网络等新媒体为团组织凝聚青少年提高了很好的媒介和载体。众所周知,互联网等新媒体以便捷、高速、生动、灵活等特点深受广大青年群体的青睐,几乎完全取代传统的书信等交流方式,成为青年人情感宣泄、思想交流、文化互鉴的重要场所。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网络作为他们交往交流的空间和平台。正是网络具有现实中任何实体交往所没有的匿名性和隐私保护性特点,为青年的交往和交流提供了更加自由、便捷的选择,也为青年组织的沟通和联络提供了创造性的新突破,越来越多的青年组织向着多样化和虚拟化方向发展。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发展是各级团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如何运用好这一平台,吸引青年、凝聚青年,如何在互联网上实现对网络青年、虚拟组织的广泛联系和有效覆盖,对其进行有效引导,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二。

三,发挥共青团组织动员作用。网络等新媒体的动员方式具有直接性、便捷性、广泛性,深受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年的喜爱,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具有很高的效率。现在的青年自组织大多运用互联网与手机,通过qq、帖子、邮件、论坛等方式组织动员、开展活动。然而,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有维护社会稳定,引导青年健康向上的积极动员,也有扰乱社会治安,把青年人引向万丈深渊的负面动员,特别是一些不健康的、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虚拟组织会对团组织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动员、组织青少年积极参与到阳光、积极、上进的组织活动中,以健康向上的活动引导青年人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三。

四,提高共青团服务职能。服务青年是共青团重要的社会职能。青年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娱乐、求职购物、表达需求、自我展示等等,网络社团虚拟社区成为青年喜闻乐见的组织归属,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公平性、虚拟性使得青年的许多需求往往通过网络寻求满足,青年的许多诉求往往通过网络进行表达,青年的许多问题往往在网络上能够反映。同时可以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开展深度汇谈和调研,就青年工作和青年问题展开讨论,增进与广大青年的沟通,摸清青年思想脉搏,同时也为青年人开辟一个自由发表个人见解的新阵地。要全面把握青年身心健康、个人成长、事业发展、社会参与和权利表达的不同需求,把服务青年的工作做深做实离不开新媒体,因此,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来有效服务青年就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之四。

信息网络化已成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面对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和正在到来的信息社会,作为时代先锋的共青团组织,如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使共青团工作成为时代的需要,就必须具有一种时代的紧迫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创新共青团工作要做到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筑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柱,引导青年全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坚定其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社主义的信念,增强他们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对党、政府的信任,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着力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使青年面对西方腐朽生活方式信息的诱惑,能够自觉地加以抵制;要加强青年的法制教育,强化法制观念,努力提高其自律能力,鼓励他们做遵纪守法的优秀网民,要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健全网络立法,推广行为准则,规范网络行为。

总之,网络时代对共青团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思想认识要清楚、个人能力要提高、工作方式要转变。共青团工作者要适应团工作的新形势,首先要在思想上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够对网络这一现代产物的“双面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要在个人素质上适应形势的需要,掌握上网技能,加强网络信息辨别、调控能力。再次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能够利用网络技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努力开拓共青团工作的新途径。

第三篇: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工作载体

摘要: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职工群众权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更能近距离深入到职工群众的灵魂深处,摸清职工群众的思想脉搏。创新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利于职工思想的稳定,也有利于体现工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工作载体

Abstract: the union as a party of worker masses contact the bridge and the link,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rker masses spokesman and the defender, more can close into the worker masses soul, understand the idea of worker masses pulse. Innovation and complete the ideology political works, is advantageous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worker thought, but also beneficial to reflect its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Keywords: enterprise labor un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novation work carrier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就是群众工作,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调整关系,理顺情绪,凝聚人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会作为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协助党委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稳定大局的重大使命。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入,职工的市场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法制观念等明显增强,同时,市场经济某些负面效应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职工的思想意识,主要表现就业岗位多样化、生活方式个性化、利益诉求多元化等,有些职业道德出现滑波,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在这种新形势下,工会如何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新形势下的重大课题。实践证明,新形势下的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大局做好服务工作,要创新工作载体,在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服务职工方面下工夫,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受到广大职工的欢迎,收到好的效果。工会开展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努力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一、工会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大局做好服务工作

一是要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发挥促进和保证作用。工会作为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其目标与党委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发挥促进保证作用。首先,在抓生产的同时,应注重从生产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职工队伍的思想状况,针对改革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其次,工会干部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克服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脱节的现象,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正确处理好发扬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注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二是要为大局服务,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不断强化职工的大局意识。首先,要发挥工会的大学校作用,充分利用工会的宣传教育阵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帮助职工认清形势,了解政策,转变观念,通过大力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敬业向上的良好氛围。其次,要以人为本,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为职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把可能产生的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使思想政治工作由“虚”变“实”。再次,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要面对面地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努力掌握第一手材料,通过实地考察,深入细致地摸清“底数”,通过认真分析、判断,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和对策。

三是要为职工服务,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企业的发展必须靠职工素质的提高来实现,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也必将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工会要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建设一支善打硬仗的“四有”职工队伍。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说理”,更要“解难”,要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带着感情帮助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扶贫济困等送温暖工作,及时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当然,工会组织还要结合职工最为关心的收入分配、子女入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积极主动地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这样才能获得更多职工的信任和支持,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二、工会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工作载体

企业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是具体的、细致的,不能空对空,要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并将其作为工作平台。

一是要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载体形式。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和多种多样的形式,更需要一种对职工群众发自内心的真诚。公开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职工的疑虑,凝聚职工的智慧,接受职工的监督,架起企业与职工之间沟通的桥梁。在这一点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加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二是要建立企业文化的载体形式。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新载体,而思想政治工作又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思想政治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许多内容,如企业精神、企业理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相通的,特别是在提高职工对企业忠诚度和发挥职工群众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方面,更是殊途同归。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三是要建立调查研究的载体形式。工会干部只有深入基层认真开展调研,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切实关注职工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把握好职工群众的思想脉搏,提出正确的、全面代表职工愿望和呼声的议案,才能在总结提炼职工群众先进经验与合理建议的基础上,代表职工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

四是要建立网络传媒的载体形式。网络作为新的文化和思想的传播体,其高效、便捷、传播范围广的优点,已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迅速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借助于网络传媒的优势,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和“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此外,双向交流、榜样示范、关怀引导等,也不失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形式。只要各级工会干部在继承优良传统并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科学的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三、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四个创新”

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形势的变化,具体说,要做到"四个创新"。

一是创新观念。要努力转变思维定势,用新的理念去指导实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多样化、个性化的宣传教育方式,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使教育生动活泼、入脑入心,并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树立统筹兼顾的理念,以更加开放、包容的理念来谋划、把握和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随着企业员工的构成发生变化、企业改革改制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职工的政治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正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流是健康的、有积极意义的,但新矛盾、新问题等消极因素也伴随而生。如何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就要求工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善于在分析新变化中探求新思路。

二是创新内容。企业思想工作内容要适应人们在思想上解惑、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的要求,不断丰富和拓展工作内容。要增强内容的全面性。既要大力宣传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又要大力宣传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既要满足人们求知、求富需求,又要满足人们求美、求乐的需求,还要满足人们的心理调适需求。要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坚持根据不同群体的思想和实际问题准确把脉、对症下药;讲究方式方法,多用事实说话,达到析事明理、解疑释惑的效果。要增强内容的协调性。正确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同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关系。要增强内容的新颖性,善于借助信息和网络化的手段,把思想理论的最新成果、改革发展的最新要求、社会实践的最新进展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用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民族特色、贴近群众生活的话语来叙述和表达,使企业思想工作更具有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是创新方式。企业思想工作要切实增强针对性、时效性,有效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在抓好活动载体上下工夫,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着力抓好主题教育活动。要在深化典型宣传上下工夫,以榜样的力量来教育人,以职工群众身边的人和事引导人,使典型宣传更深入人心。要在扩大覆盖面上下工夫。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整体推进;要注重各种手段,延伸工作触角,推动工作社会化、大众化、对象化。同时还要在抢占新兴媒体阵地上下工夫。要按照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的方针,不断提高运用和驾驭网络的能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四是创新机制。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在新的形势下无论工作任务还是工作难度都将加大,因此,仅仅依靠专兼职政工队伍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和力量,形成"大政工"网络局面。首先是构建党政工团结合网络。即,以党委牵头,由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行政、工会、共青团组织分工负责的网络机制,形成同步、有序、协调的整体工作合力;其次是构建专兼职结合网络。即,以专职政工干部与各级行政领导、行管干部结合的责任机构。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干部的优势,实行一岗双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第三是构建专群结合的机制。把职工群众既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动员组织群众参与,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渗透到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中去,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总之,企业工会干部要适应新的形势,迎接新的挑战,接受新的考验,要把握形势,学习理论,对职工反映的问题,办求从理论上弄懂弄通;要掌握政策,运用有关的政策向职工做宣传解释工作;要讲究工作方法,深入一线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发挥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作者简介:

靳辉(1970年9月―),女,政工师,毕业于吉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长期从事化工企业工会管理工作。

第四篇:以人为本 创新载体 不断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紧密结合外资电厂实际努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在推进企业深化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稳定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明确任务、找准位置,积极探索、把握规律,探索方法、寻求载体,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途径,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近年来,湄洲湾电厂运行分公司紧密结合运行维修外资电厂实际,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运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企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管理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性

分公司党委紧紧抓住企业工作中心,从转变员工思想观念入手,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单纯的安全生产向经营与安全并重的观念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由与业主纯合同关系向团队协作的氛围转变。分公司党委始终以新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工作,把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近年来,分公司党委建立健全了党建目标管理体系,按照目标管理体系的要求,坚持以目标管理体系建设为手段,控制工作质量;以机制建设为重点,保证规范化运行;以融入管理为方法,强化管理。通过目标控制、管理到位、考核科学、机制保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规范运行。首先,根据分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目标,按照“做什么、为什么做、谁来做、何时做”和“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要求,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各项制度、规定、流程等资源重新梳理整合优化,规范了工作的目标和程序。其次,抓好工作的细化量化,规范目标,用可衡量的数据将工作标准和目标描述出来,增强了可操作性和可控性。每年初将分公司党委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及考核标准下发至各党支部、部门,各党支部再细化成若干个可量化的指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职能岗位,这样既较好地体现了“全员参与”的目标管理原则,做到“人人有目标”,又使目标看得见、摸得着,方便操作。第三,按照写所需、做所写、记所做、审所记、改所审的流程控制,构成了一个比较严密完整的闭合控制体系,确保了工作的落实,提高了工作的效果。

二、内容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内容创新,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工作,使其具有活力和作为的关键。主要应着眼于社会全面进步和员工的全面发展去开展工作。近年来,根据电力行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员工思想实际,选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中心任务的切入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一是突出加强思想意识转化教育。积极引导干部员工在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付出奉献并取得相应劳动报酬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严格恪守职业道德和企业宗旨价值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从个体意识向团队意识转变。

二是突出加强爱岗敬业教育。企业是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岗位是其施展才华的平台。分公司党委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员工树立“今日工作须尽力,明日开拓少危机”意识,强化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珍爱岗位从我做起,自觉接受新的知识和提高自身技术素质,立足岗位成才,培养广大党员干部员工良好的精神状态,引导他们做到敬业、创业、勤业、精业。

三是突出加强形势任务教育。结合华电系统实际,每年都开展企业形势任务专题教育,正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员工从国际国内大环境、改革开放大格局、社会发展大趋势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正视各种社会矛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员工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不被局部的、暂时的困难所吓倒;不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被一些迷信落后的思潮所左右。

四是突出加强员工主题教育。主题教育是统一员工思想、振奋员工精神、凝聚员工力量的重要手段。分公司党委根据企业的中心任务,每年确定一个教育主题,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近年来,相继开展了“强化雇员意识,发扬主人翁精神”、“构建和谐企业,营造良好氛围”、“强化精细管理、提高制度执行力”、“创一流运维业绩,建三个满意工程”为主题的企业宗旨、价值观系列教育活动,坚定了员工运行维修好外资电厂的信心和决心,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是突出加强法制教育。分公司党委不断强化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的法制意识,加强企业规章制度的学习和教育。教育企业干部员工遵纪守法,大力倡导干部以雇员意识,做细做实做好运行维修各项工作;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善于运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切实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

三、机制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性

机制创新,是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机结合的正确途径,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工作保障机制。分公司党委切实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发挥党支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一是选配德才兼备,熟悉党务工作,有事业心、责任感,懂生产、会管理,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切实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三是坚持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联系群众等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熟悉生产经营、具有丰富党务工作和群众工作经验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员工思想动态的定期分析,实行“预警管理”,及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思想教育的具体措施,做好干部员工的宣传思想工作。在企业重大改革和生产经营活动决策出台前,对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的承受度作科学深入的分析,准确把握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的思想动态和脉搏,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

建立选拔培训机制。分公司党委贯彻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好、熟悉生产经营、具有丰富党务工作和群众工作经验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定期组织党务政工人员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和水平。鼓励生产经营和管理干部与党务政工人员进行轮岗交流、交叉任职,培养和选拔一批有能力、有激情、想干事、愿奉献的人才充实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于长期专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人才。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意愿,输送选拔到相应的重要岗位。

建立激励机制。分公司党委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善于发现、培育、选树各类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先进典型,通过大力宣传各类先进典型,激励干部员工施展才能、奉献力量,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对党建和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进行适时表彰。

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分公司党委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根据两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定期制定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规划、措施,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协调有力,措施落实,工作有序,奖惩分明。把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考核体系之中,使党务政工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享受同等待遇,以调动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进一步稳定宣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三、方法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

在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分公司党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因时制宜,有的放矢采取多种工作方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适应性。

一是推行亲情恳谈,形成合力。分公司党委强调党务政工干部学会情感融入的同时,强调管理干部要加大情感投入,与员工零距离接触,建立具有针对性和新内涵的员工谈心、谈话制度,明确规定每个中层以上干部的谈话数量和质量。各党支部、部门按照“十必谈”、“五必访”要求,在工作区和生活区等不同场所,深入开展谈话谈心活动,对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耐心讲解,对员工矛盾及时化解,对思想情绪波动及时消除,对后进员工及时帮教。同时还针对每个时期、每个阶段工作重点,结合运维工作实际,开设了“三精管理”、“构建和谐”、“精细管理”等员工论坛,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员工的心坎上。

二是实施亲情互助,爱心奉献。分公司党委坚持以创建亲情型、温馨型、安全型专业(值)为内容,注重营造让员工感知、感应、感动气氛,使员工处处能感受到温暖与和谐。专业(值)之间建立了互帮互助小组,帮助员工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发挥党小组、工会小组的作用,利用各种方式,定期组织大家一起讨论班组管理、学习业务知识、交流岗位技术、研究小改小革以及提合理化建议等,把专业(值)办成学习的课堂、民主的家庭、展示才能的舞台,有效地增强了员工的集体观念、团队意识。

三是加强亲情教育,真情感化。分公司改变过去严抓重罚的管理模式,对习惯性违章人员实行亲情感化教育。一是安全教育融入家庭,以亲情教育来认识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危害和后果,用真情感化员工;二是为员工建立安全档案,把每个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记入档案,像交警管理司机一样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开展事故案例现身说法教育,利用周安全会、日班前会等形式,请习惯性违章人员现身说法,用活生生的事故案例教育员工。四是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厂性的安全大会,表彰反习惯性违章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员工个人。

五、载体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载体创新,是提高企业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在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中,分公司党委积极寻找新的载体,增强工作的成效。

一是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分公司党委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单位为龙头,以专业(值)、班组建设为基础,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先后制订印发了《先进(文明)集体和先进(文明)个人创建活动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专业(值)、班组建设的具体实施办法》等制度,实行每半年考核初评、年终考核评选的运行机制。分公司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系列创建活动,进而通过员工之家创建、科技知识普及、岗位练兵、技能比赛等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直接参与实践,提高广大干部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了文明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

二是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分公司党委通过征集、研讨等形式提炼企业精神、形成企业理念和宗旨价值观;通过宣传推广企业品牌,树立企业良好形象;通过建立员工手册,培养和规范员工行为;通过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活跃员工业余生活,按照“一主多元、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初步建立起符合华电价值思维理念、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体现员工根本利益,兼具外资企业特点的“佳•和”文化及其理念体系,在企业内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有效地凝聚和激励广大员工。

三是以现代新兴传媒为载体。分公司党委在充分运用原有车载广播、湄洲电资讯、闭路电视、企业报刊等传统载体基础上,还善于利用、借助互联网、局域网、党建管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新兴传媒,发挥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特点,向广大党员干部员工及时提供思想信息,搭建起与员工互动交流的平台,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现场、贴近员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与实效。

第五篇:创新载体,架构“三位一体”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

——由济南大学辅导员家访工作引发的思考

张硕秋 济南大学副校长

2010年,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规划出美好的发展愿景,同时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转型以及政治、经济等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优化什么样的育人环境,怎样提高思想教育队伍的素质,达到怎样的思想教育工作水平,是当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真研究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背景

关于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建立,在我国早就有成功和典范的事例。早在1920年的民国初期,曾任北洋政府总理的熊希龄先生与夫人朱其慧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北京香山慈幼院,将全国各地的数千孤贫儿童收留起来,用当时最先进、最优良的方式进行教育,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香山慈幼院是一所特殊的学校,更是当时新式教育的试验园地。它与其他国民学校的最大不同之处,即在于推行的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这种“三位一体”的教育体制,并且对孤贫儿童即正生的衣、食、住及学习、生活用品全部免费。它“纵的方面自婴儿教保园、而小学、而中学、

1 而补助升入大学,贯彻全部教育阶段;横的方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兼施,学校与工厂齐办,小学得职业之陶冶,初中得职业之试探,高中得职业之专修”,形成一系列完整的教育体系。这或许应该算作我国近代教育中“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雏形。

当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十分重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学生教育,注重学生整人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注重提升学生的适应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我国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学生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尝试,形成了许多好的机制和体制,取得了初步效果。但从总体上来看,距离实践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差距甚远。

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顺势而为,不断创新教育的载体和机制,研究和探索建立一种更加适合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和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推动我国人力资源的强国战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正是基于这种大的时代发展背景,我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真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大学教育的时代特征和内在需求,认为人才的培养单单依靠政府或者大学本身是难以圆满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需要探索和建立以学校、社会、家庭为内容的更加完善的“三位一体”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这是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

从2009年开始,济南大学积极响应省委高校工委《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在2009年寒假期间开展“千名辅导员访千家”活动的通知》的号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连

2 续两年深入开展了以“送温暖保民生,促就业谋发展”为主题的辅导员家访活动。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济南大学逐步探索出一条以辅导员家访为主体,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三位一体”的新模式,使辅导员家访的功能从“输血”变成了可以“造血”,活动的开展不但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学生和家长给学校写来了感谢信。同时,也引起了国家领导、山东省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副省长黄胜等国家和省里的领导分别对济南大学开展的“百名辅导员访百家”活动作出重要批示。中国教育报、新华网、大众日报、山东教育台、山东各地电视台等几十家媒体对学校开展的“百名辅导员访百家”活动给予宣传和报道。

二、以家访为内容的“三位一体”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辅导员家访活动的目标是探索和建立一种适合大众化教育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架构一种以家访为内容“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新模式,并使之成为济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品牌工程,从而推动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一)坚持“四个结合”,实现家访活动的新突破 在辅导员家访过程中,学校明确目标,创新思路,创新载体和形式,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做到了家访活动与宣传党和政府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有机结合。辅导员深入贫困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宣传党和政府关于资助大

3 学生的政策,介绍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中的实际表现,形成了对贫困大学生的动态帮扶机制,形成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二是做到了家访活动与当地政府扶贫扶困工作的有机结合。学校加强了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共同构建起了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帮扶模式,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信息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积极与当地政府联系,使当地政府将学校困难学生纳入政府扶困扶贫计划,共同走访、共同帮扶。三是做到了家访活动与宣传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机结合。辅导员借助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机会,向学生家长及周边居民介绍学校以及学生所在学院的专业特色、发展建设的主要成果,并给各位走访家长介绍学校的政策规定和发展前景,使学生家长对济南大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坚定了经济困难家庭支持孩子读完大学的信心和决心。四是做到了走访活动与拓展就业市场的有机结合。各学院采取“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千方百计帮助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通过走访长期友好合作单位,向他们介绍学校的发展、专业情况,推荐毕业生就业;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进一步拓展和稳固就业市场。比如,在2010年,文学等14个学院分别走访了19个就业基地,为138名学生解决了就业岗位。

(二) 缩短学校和家庭,老师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增强学生的成长自信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当佳节来临之际,全校21个走访工作组的全体老师,不畏严寒、不辞辛苦,分赴省内外

4 47个县市,走访贫困大学生家庭,给他们送上了济南大学师生员工节日的慰问与祝福。

当学校领导、辅导员老师来到学生家中,学生及其家庭倍感鼓舞。每到一处,老师们不断嘱咐学生要孝顺父母、感恩祖国、感恩社会,要坚定信心、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活动中,当艺术学院为每一个困难家庭送上象征吉祥好运的“福”字、为每个家庭拍摄全家福的时候,学生家长激动的眼睛噙满泪花。一位学生家长说,“我一辈子就照过两次相,一次是照身份证,一次是今天这个全家福,一辈子都忘不了啊!”而在我们走访的108个困难生家庭中,每走访一处,几乎都有同样感人的场景。

家访活动送去的是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建起的是家长和学校、学生和辅导员之间更加平等、自信、通畅的联系和交流的桥梁。家访活动,用行动替代说教,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情感化、精细化和人性化,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家访,老师和贫困生的心灵距离缩短了,而这种距离的缩短进一步夯实了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三)发挥社会育人功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在寒假走访过程中,学校一边走访,一边调研,并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校与社会共同帮扶困难学生的的新路子,使辅导员家访活动不但具有为贫困学生家庭和学生“输血”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使家访工作具备 “造血”功能,形成育人合力。

活动期间,学校边分析、边研究、出思路、做引领,积极与当地政府联系,通过走访、电话、书信等方式与省内50

5 多个区县的政府部门进行沟通联系,介绍学校家访活动开展情况、贫困大学生在当地的分布情况和学生家庭贫困状况。信息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学院分别与齐河、曹县县政府取得联系,携手开展贫困生家访活动。齐河县委、县政府把学校在当地的贫困大学生全部纳入政府的扶贫扶困计划,集中走访、集中帮扶;齐河县的共青团、工会等组织表示,今后将携手学校支援学校的贫困大学生。曹县的县领导在走访中当场与有关企业取得联系,为学生家庭成员解决工作问题。德州、聊城、菏泽、枣庄等市县政府领导还与信息学院、土建学院、教心学院、政管学院的老师们一道参与了困难大学生家访活动。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使贫困生家访工作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进一步延伸,拓展了扶困的范围,使学生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辅导员体验基层生活,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 家访活动增强了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促使辅导员不断深入社会实际,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

活动中,辅导员们亲历贫困学生的家庭状况,心情备感沉重,普遍感到,虽然平时对贫困学生也有很多帮助,但通过家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成长环境。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家长的期望——上大学就是成才了,这一期望让辅导员倍感教书育人的责任重大,当学生家长紧紧攥住自己的手时,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是那份沉甸甸的信任。

家访使辅导员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扎根基层、勤奋工作、勇于奉献、甘做人梯的使命感、责任感

6 和信心更强了。

三、 “三位一体”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的巩固和完善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其实家访只是一种形式或者载体,仅仅代表了一个层面,一项工作,要真正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者教育的融合与促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个环节和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为此,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入手,继续深入调研,积极推进教育载体、方式方法的创新,使“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成为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助推器和动力源。

(一)梳理总结经验,完善工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经验的总结和梳理可以进一步提升理论,进而更加有力的指导实践。机制的建立可以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有力保障。因此,我们更加重视经验的总结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便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教育功能和作用,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强了家访活动中好的做法、经验地总结、提炼和梳理,加强了大众化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分析和研究,着眼于现实和未来,适时研究制定更加完善的家访制度,以求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大实效。另一方面,我们把家访活动与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服务济南等一系列实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着眼于服务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着眼于服务于国家和人民,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工作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科学发展,制定具体措施,构建全方位的实践支撑

教育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看是否能够坚持科学发展,是否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为实践提供

7 有力支撑。为此,我们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内化学生行为,从理论和实践上提供坚实的基础;二是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家庭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下,促进大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做合格的公民;三是扎实推进学校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服务工作,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增才干,锤炼素质,锻炼能力。四是制定切实有效地政策和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与企业履行和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供平台和空间。五是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博物馆、史料馆、档案馆、教育基地、实践基地、劳动基地、健身基地,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三)加强理论研究,使学校、社会、家庭三者教育真正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彰显育人功能

家访活动既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教育方法的探索、创新与实践,也是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高校教育新机制的有益尝试,对于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新的教育形势和教育背景,及时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以家访为载体,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取得联系,寻求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帮助。只有建立完善的“三位一体”全方位教育服务体系,并使之由完全的“输血”变成既“输血”又“造血”,由活动深化为制度,由载体深化为文化,由文化深化育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上一篇:全区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下一篇:区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