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老街简介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高淳老街简介范文

高淳固城湖 品蟹逛老街

高淳固城湖 品蟹逛老街

高淳小镇,离南京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以固城湖得名。在上海,知道高淳这个地 方的人不多,但固城湖的大闸蟹也算得上是名牌产品。除了肉质鲜美的固城湖螃 蟹,这里还有历经风雨依然保持原有风貌的老街,品尝美味、欣赏美景可以在高 淳同时进行了。 固城湖螃蟹当然是在固城湖边可以吃到了。如果是自驾车的话沿着湖开,看 见有插着几面小旗的渔船就是。如果是背包族,当地的“马自达”司机会带你找 到蟹船的,顺着堤坝上的缺口可以下到螃蟹养殖户停靠在岸边的蟹船上。 湖边的蟹船,既卖螃蟹,也现场加工。蟹船不小,能容纳一家人起居,甚至 有客厅和卧室。在船头,架个桌子,几只大螃蟹,一碗白米湖虾,一份水菱炒辣 椒,这就是原汁原味的湖上吃蟹了。 吃蟹“代价” :船上的螃蟹 40 元/斤的是最普通的

果去吃 螃蟹应该去半城。 半城是个太小的小县城,蟹市是在每天早晨。饭店里的螃蟹价格并不便宜, 真正向蟹民买蟹要沿着湖走到大坝那边。湖边的渔民都是养蟹的,不过习惯了大 量批发的渔民一般是不肯几斤几斤的卖。这时候要与耐心,沿着大坝一家一家的 问过去,只要渔民肯卖给你,价钱会是你想象不到的便宜。但是脸皮一定要厚, 碰上好说话的就要“强买” 。30 元可以买下四只重量都在三两以上的大家伙. 吃蟹“代价” :在半城买螃蟹,只要村民愿意卖给你,你就等于是捡到了 便宜。 指点:洪泽湖湖中心略偏西的地方有一座小岛,叫作“穆墩岛” ,是洪泽 湖上唯一的岛屿。穆墩岛上有数十个水产养殖池,在这里也是可以吃螃蟹买螃蟹

的。虽然洪泽湖是第四大淡水湖,但这里的村民除了养蟹还想不到要开发旅游资 源,每天只有早上的一班船开往穆墩岛,这也是村民来往的唯一工具。 交通:到半城吃螃蟹要在泗洪县城乘坐开往半城的小客车。 金坛长荡湖 养蟹如湖上放牧 苏南的长荡湖在金坛和溧阳交界,这里首创了我国淡水湖泊围网养蟹的“湖 上放牧”式水产养殖,使金坛成为“中华绒螯蟹之乡” 。 到长荡湖中去吃蟹是要先乘快艇的,从岸边乘坐快艇到水上餐厅大概需要花 上 10 分钟的样子。现在的长荡湖中最多的是芦苇荡,秋天的芦苇已经全转成了红 色,水上餐厅在芦苇荡的中间,一边间歇还有野鸭子在嬉戏,很有野趣。 长荡湖中经营船菜的水上餐厅有数十家,都是采风车发电,真正是靠湖吃湖 。蟹笼是另一道风景,也是每个水上餐厅必备的法宝,湖中养殖的螃蟹就放在这 里面,可以自己去蟹笼里挑蟹,看中哪个捞哪个。 光吃螃蟹当然不够,螃蟹、白壳虾、黄雀,可是长荡湖中三宝。还有秋天一 定要尝尝的长荡湖里的田螺,入秋之后的长荡湖田螺味道最肥美。 吃蟹“代价” :在湖中的水上餐厅吃蟹,现在的价格是 4 两公蟹、3 两母蟹 是 60 元/斤;2 两半-3 两的母蟹是 40 多元/斤,2 两多的小蟹是 20 元/斤。如果想买 蟹带回家,位于儒林湖头桥边的长荡湖水产市场是个不错的地方,这里是长荡湖 湖蟹的批发市场,价格很合算。 自驾路线:上海沿沪宁高速,无锡北上锡宜高速,转杭宁高速,溧阳南出 口下,走溧阳到常州的国道,到儒林有一个叉路口,路排指示前是常州,右转宜 兴,左转金坛,向左转大约 500-1000 米可看到前面左边的指路牌:长荡湖水产市 场,就是这里了,你可以在旁边的船上吃,也可以要求船家用快艇送你到湖中去 享受美味。

第二篇:高淳县淳溪镇社区简介

河滨社区简介

河滨社区位于高淳县城西南部,成立于1950年,是高淳最早社区之一,2002年原淳东、小甘村居委部分区域划入,现辖区东至固城湖南路,南至湖滨大道、官溪路,西至通贤街,北至宝塔路,面积2.8平方公里,总户数3800户,9000人,社区成立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党员163名。

河滨社区是全县旅游和商业服务中心,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高淳老街”和“新四军支队司令部旧址”(吴氏宗祠)座落在本社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官溪路、湖滨大道风光带为居民休闲之佳地,辖区内有百货大厦、亚细亚商厦、商贸城等商业服务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以商业和旅游发展为依托,注重为老年人服务,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良好社区氛围,成立社区老龄协会,组建全县首个“夕阳红”艺术团、京剧票友队、花木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建成300多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丰富了老年人精神生活。

在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和广大居民的不懈努力下,河滨先后获得省“充分就业社区”、市“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集体”、市十大杰出志愿者服务集体、市“民主法治示范区”、市“老年教育先进社区”、市“文明社区”、市“绿色社区”及在全国中老年才艺大赛中获全国夕阳红金奖等荣誉称号。

淳西社区简介

淳西社区地处县城西南部,成立于1958年,是最早成立的三个社区之一,东自学山路,西至官溪路、襟湖桥,南自宝塔路、通贤街,北至镇兴路、大桥路,是全县最大的农贸市场、水产市场、水果市场所在地和个体商业的集散地,占地面积0.81平方公里,2715户,6954人,现有社区工作人员6名,成立社区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108名党员。辖区内有大小单位20多家,个体工商户1156户。

社区具有居民老弱病残多、下岗失业人员多、流动人口多的特点,情况较为复杂。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驻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始终以“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为宗旨,开拓创新,在做好各项常规性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特色服务,开办高淳县渔网编织培训基地,培训下岗失业妇女300多人,2010年率先创办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了活动场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和广大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先后获得南京市“商贸示范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和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示范社区”、“六好关工委社区”等荣誉称号。

今后,淳西将努力作为、争先进位,不断探索社区发展新模式,使社区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大桥社区简介

大桥社区地处高淳县城西北部,东至大丰路,西至官溪路,南至镇兴路,北至芜太路,面积1.3平方公里,总户数3876户,10639人,2005年5月设立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现有24个居民小组,社区工作者7名,驻区企事业单位5个,拥有高淳大市场和怡城菜市场两个市场。社区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布局合理,服务设施完备,环境整洁优美。

历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驻区单位的支持下,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工作理念,在做好社区党建、服务、综治、环境卫生、文化等日常工作的同时,着重做好烈军属、孤寡老人、残疾人的优抚和帮助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助困的动态救助机制,全面掌握社区弱势群体情况,为困难户提供帮助。结合争创市“减灾防灾示范社区”的工作需要,和驻区单位淳溪中心小学共同开展了“防震减震”知识讲座

在全体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先后被获得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市级“六好”社区、省、市级“充分就业社区”、“优质服务窗口”、市级“绿色社区”,市级“南京市青年文明社区”、市级“商贸社区”及县级“文明社区”、“平安高淳系列创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栗园社区简介

栗园社区位于县城中心,东至淳东路,南至宝塔路,西至学山路,北至镇兴路,面积0.5平方公里,总户数2513户,7856人,划分了24个居民小组,社区成立党总支,下设五个党支部,党员189人,社区工作人员6名,人口密集、商务活跃、人文环境优美。驻区单位有商贸局、司法局、体育局、县二中、实验小学、交通稽查大队、运管所等单位。

近年来,栗园社区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驻区单位的配合下下,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工作理念,在认真开展好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等五大职能工作外,还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社区先后设立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站、消费者协会维权服务站、社区反假币宣传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消防工作站等。同时利用驻区单位的优势开展了法律、商贸进社区工作,通过多次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增强社区居民法律意识;通过商贸局进社区活动的开展,政府搭建起品牌企业与消费者交流平台,起到了很好的社区效果。

社区先后被获得省级“充分就业社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市级“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先进集体”、市级“优质服务窗口”、市级“六好关工委”、市级“社区民族工作先级“三八红旗集体”、县级“平安创建先进单位”、县级“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淳安社区简介

淳安社区位于县城中心,1993年成立,东至北漪路,西至淳东路,南至宝塔路,北至镇兴路,面积约0.6平方公里,总户数2768户,人口6389人,社区成立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党员153名,社区工作人员6名,辖内主要小区有丹凤雅苑、淳安佳园、老教师宿舍小区,航运公司小区等,另外有23个驻区单位。

多年来,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积极创新工作。在做好各项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服务,社区先后创建社区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残疾人和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籍等服务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去年以来,社区以创市级“绿色社区”活动为契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环境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加大力度对小区环境进行了整治,社区的环境焕然一新。

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广大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先后获得省“充分就业社区”、市“民主法治社区”、“绿色社区”、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先进集体”、“ 平安高淳系列创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弥补不足,创新工作思路,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使社区各项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南漪社区简介

南漪社区位于县城新城开发地的城郊结合部,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西至固城湖南路,北至宝塔路,东至双湖桥,南至湖滨大道,是餐饮娱乐休闲的发展中心,面积约2.9平方公里,总户数4500多户, 10680多人,划分24个居民小组,辖区设立党总支1个,下设6个支部,党员286名。主要居民住宅区有:凯金世家、狮子山居民点、金淳花园、星河湾、固城湖花园、圣地华府、依水佳苑、迎湖茗苑、富华苑、石臼湖花园、波西塔诺等。驻区单位有:高淳宾馆、中小企业局、农林局、气象局、消防队、科技局、西舍小学等。

历年来社区在各级政府和驻区单位的关心支持下,社区的硬件、软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办公室有原来的一间,变为现在的一套200平方米,较大地改善办公条件,提供了一个比较舒适的一站式服务环境;我们始终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水平”的工作宗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宣传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和各项防护意识。在做好各项常规性工作的同时,我们在各驻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地开展了系列创建活动。

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广大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先后获得市“绿色社区”、南京市“六好”关工委、市“民主法治”社区、市第二次经济普查先进集体、县“廉政文化”示范社区、县“无邪教”社区等荣誉称号。

北漪社区简介

北漪社区位于县城东北部,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成立于1999年5月,东至双湖桥、南至宝塔路、西至北漪路、北至康乐路,面积约1.25平方公里,总户数1940户,5600多人,现有党员59名,社区工作人员7名,主要居民住宅小区有北漪园东、西园、阳光花园、凯金广场、吴家小区。现辖区内共有驻区单位43个,重点中学两所,教育资源丰富、人文环境优良,绿地面积达到45%以上。

近年来,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服务。外贸编织“就业在社区,岗位在家庭”和家政免费服务,是体现社区人性化服务的两大亮点工作。2008年以来,社区以“培育绿色文化,营造美丽社区”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整治活动,积极营造氛围,开展环境整治,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历年来,社区先后获得省级“民主法制示范社区”和市级“绿色社区”、“六好社区关工委”、“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社区”、“巾帼文明示范社区”、“零家庭暴力示范社区”、“安全文明社区”、“充分就业保障优秀社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南京市和谐社区”等荣誉称号。

北漪社区正以崭新的姿态,朝着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奋进!

凤岭社区简介

凤岭社区位于县城的东北部,东至丹阳湖北路、南至康乐路、西至北漪路、北至芜太路,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由世纪花园、学府花园等大小29个生活小区组成,总户数6710户,人口17915人,党员61名,社区工作人员6名,驻区单位有淳溪镇政府、县民政局、计生局等十几家单位。

历年来,在上级政府和驻区单位的关心支持下,社区的硬件、软件建设都取得极大改善,现有社区民警2名,流动人口协管员2名,社区保安6名。办公室由原来的一间房到现在的二层楼300平方米,极大改善办公条件,提高了办事效率,居民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一站式服务环境。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工作宗旨,围绕涉及民生的环境、卫生、治安、医疗、计生、帮困、就业等各项开展工作,优化社区建设机制,全面维护居民利益,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以社区服务带动社区建设,力争把凤岭社区建设成环境整洁舒适、社会治安良好、社区文化丰富、居民身心健康的和谐社区。

经过多年的努力,社区先后获得省级“绿色社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充分就业社区”、“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示范社区”,市级“无刑事案件社区”、“六好社区关工委”,县级“平安畅通县先进单位”、“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先进集体”、“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第三篇:故乡的老街

蓝蓝的天空下飘着丝丝的白云, 老街的河畔,红红的花儿, 青青的翠柳,雾里婷婷的少女, 在这午夜的梦境里,故乡的情景,一幕幕上演。

记忆中的故乡老街,东西两头各有一个庵堂,是有着厚重文化的老街。老街的东头庵学堂,那里有我纯洁美好的童年记忆,更有我挥不去的东头庵心结。直到那一天,我将缠绵的记忆连根拔起,踌躇复踌躇,一步一徘徊,挥别故乡。

从故乡到异乡,屈指一算,已然盘桓了近四分之一世纪。异乡的城市很美,天空也很蓝,有着和煦的微风,也有灿烂的风景。华灯初上的夜晚,这繁华大都市令人流连忘返。然而故乡的青青河畔,老街巷陌,青石板路,早已沁透心脾,浑然入骨。回首往事,蓦然发现,岁月沧桑,紫陌红尘,午夜梦徊,故乡,老街,变成了一块不能轻易触碰的柔软,每每在心底斑斓纷呈,情思翩翩。

美丽的故乡是新集,新集老街是个四面环水的有300多年历史的水寨。这条长不过千米的东西老街,总护住游子的思绪蜿蜒,引发一番别样的怀念。老街,有清晰流畅的遥远记忆,有至爱亲朋逝去的背影,还有荒芜散落的页页诗卷。老街,有母亲牵手合撑一把油纸伞的身影,还有与儿时伙伴们踏着轻快步伐奔向东头庵学堂的笑语欢声。东头庵学堂那些郁郁葱葱的法国梧桐树,那些从墙头伸垂的繁花,那些蜻蜓站立过的芦苇,那些开着淡紫色花蕾的睡莲,和那些密密匝匝整齐排列在水面的水红菱,那些熟悉的老街同学的靓影……那些情怀,那些景物,那些烟雨,那些旧梦,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坚固地根植在心间,腐心蚀骨, 唤起无尽的回味相思……

故乡,已经分别了好久、好久,但故乡的景色在我的梦里越来越清晰。故乡已不再是一位身背书包、扣知了掏黄鳝的顽童,也不是一位头扎蝴蝶结、身穿花布裙的小姑娘了。他已经长成一位浑身充满荷尔蒙的美少年,她是一位羞答答的怀春少女。故乡的红线牵引着在异国他乡漂泊的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习惯了这种漂泊的生活。漂泊也许才是我的人生。

故乡,老街,是游子心灵栖息的港湾。叶落归根,声声叹息,缕缕眷恋。乡愁,是抹不掉的迷茫。若有神助,我祈望让彩虹横跨天际,架往老街不远处的樟木桥,容我如雁归去,与故乡,与老街,吐深情,疗乡思,尽情地缠绵,盘桓,缠绵,盘桓……

归乡,炸雷一样的声音,响彻我整个心房。归乡,归乡……。流离漂泊的心开始骚动不安……。

时金荣2017年07月05日初稿于东京, 2017年07月08日发表于相识四十年共叙同学缘。

(完)

第四篇:老街拍摄脚本

青龙老街【拍摄脚本】

文案:

这位挑担子的老大爷叫覃成玉,年轻时曾是一位担盐的挑夫,已经无数次踏过这条古老的街道。在青龙村,有很多上了年岁的老人都有背盐的经历,这种经历一直持续到70年代国家供应碘盐为止。虽然在生活保障越来越完善的今天,人们再也不用历尽艰辛去挑盐,但在老挑夫的记忆里,这条青龙老街,仍旧是古盐道上最为重要的交通驿站之一。

位于利川市文斗乡的青龙村是湖北最西的行政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以这条清澈见底的黄鹤河为界,西岸就是重庆地界,素有“一脚踏两省(市)”之称。河湾处埋着的鄂渝两地界碑,岁月已斑驳了它的容颜,锈渍已将它浸润,它的毫不起眼也正好印证了鄂渝居民之间的亲密无间。

从地图上看,青龙村呈马蹄形嵌入重庆,东与重庆彭水县三义乡五峰村接壤,西面和西南面与重庆石柱县黄鹤镇鱼龙村、汪龙村隔河相望,北与石柱县洗新乡、新乐乡毗邻,三面均被重庆地界包围。因此,很多从未去过利川城区的青龙村村民,却常去黄鹤集镇大坝场老集即“鄂渝街”赶集,两地村民交换商品、互通有无、频繁往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年轻的人们去往更广阔的天空追寻梦想,昔日热闹辉煌的青龙老街也在时代的进步发展之中沉寂下来,只有这些守着故事,守着乡愁,守着希望的老人和老街一起守候在这里,静候你的佳音,等待你的归来。

结构构想:

1、从老挑夫入镜,跟着老人的脚步,展开一幅田园耕种的桃源画卷;

2、以老街的现状入画,讲述青龙老街的历史,展示老街的古朴美,展望老街的未来介

拍摄脚本:

1、画面:一位老大爷抗着锄头,唱着《挑二哥》走在老街上+老街街景60″

背景音乐:现场录唱《挑二哥》+同期声

叠加字幕:“挑二哥来挑二哥,上磨肩膀下磨脚,脚板磨得象锅铲,肩膀磨得象乌龟壳。”

同期声:这位唱歌的老大爷叫xxx,每次经过这条古老的街道都忍不住要唱起这首《挑二哥》,在青龙村,有很多上了年岁的老人都有背盐的经历,这种经历一直持续到70年代国家供应碘盐为止。虽然在生活保障越来越完善的今天,人们再也不用历尽艰辛去挑盐,但在老挑夫的记忆里,这条青龙老街,仍旧是古盐道上最为重要的交通驿站之一。

2、画面:老人来到河边磨锄头+河流景观+界碑+往来群众30″

背景音乐:同期声

叠加字幕:无

同期声:位于利川市文斗乡的青龙村是湖北最西的行政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以这条清澈见底的黄鹤河为界,西岸就是重庆地界,素有“一脚踏两省(市)”之称。河湾处埋着的鄂渝两地界碑,岁月已斑驳了它的容颜,锈渍已将它浸润,它的毫不起眼也正好印证了鄂渝居民之间的亲密无间。

3、画面:老人到地里耕种+田园风光+对岸风光60″

背景音乐:同期声

叠加字幕:无

同期声:从地图上看,青龙村呈马蹄形嵌入重庆,东与重庆彭水县三义乡五峰村接壤,西面和西南面与重庆石柱县黄鹤镇鱼龙村、汪龙村隔河相望,北与石柱县洗新乡、新乐乡毗邻,三面均被重庆地界包围。因此,很多从未去过利川城区的青龙村村民,却常去黄鹤集镇大坝场老集即“鄂渝街”赶集,两地村民交换商品、互通有无、频繁往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3、画面:老人回到老街,回到家,屋顶袅袅的炊烟、落日

30″

背景音乐:同期声

叠加字幕:无

同期声:年轻的人们去往更广阔的天空追寻梦想,昔日热闹辉煌的青龙老街也在时代的进步发展之中沉寂下来,只有这些守着故事,守着乡愁,守着希望的老人和老街一起守候在这里,静候你的佳音,等待你的归来。

片尾:老街老人们慈祥的笑容、和街角象征新生的(翠绿的青草/青苔/小花)

背景音乐:舒缓的轻音乐

叠加字幕:湖北龙船调策划出品

同期声:无

第五篇:百年太原老街

从人声鼎沸到灯火霓虹,从沙俄统治时期名不见经传的小街巷到如今闻名东北的著名商业街,在激荡起伏的历史变迁中,大概每一个老沈阳人都会有这样的记忆,百年太原街上的风云变幻与经典更迭的商贾传奇,在岁月的长河中传颂流转,汇聚成一部气势磅礴、不可复制的商业史诗。

今天太原街的繁荣景象■本版图片由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街道办事处提供

1月16日,在完成历时近一年半的规划改造后,兴隆集团旗下一家经营面积达12.4万平方米的超级综合百货——兴隆一百,将在太原街盛大开幕。

2015年沈城开业的第一个商业项目首秀太原街,不禁再次唤醒沈阳人对于百年太原街商业文明的尘封记忆与无限畅想。

历史回眸 百年商贾隆兴地

从“西四条街”到“春日町”再到今天的“太原街”,这条街上经历的不仅是简单的更名易帜,而是商业繁荣的原始积累,更是历史回眸的时代剪影。

上世纪30年代的中谷计时店(现为中兴大厦所在地)

沈阳太原街商业步行街毗邻沈阳站,全长3950米,是中国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

太原街的历史要追溯到1898年,沈阳火车站前当时还是沙俄租界区的“西四条街”,一个只有十几家油盐杂货店铺的杂八地,这也是最早以商业形式出现的太原街的前身。

1905年初,日俄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占领沈阳,于1919年将“西四条街”更名为“春日町”。到上世纪30年代,这里已经有上百家商号,此时的商贸流通业已粗具规模。

解放后,这条历经沧桑的百年老街被正式命名为“太原街”。

1981年后,太原街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逐渐发展成为一条商贾云集、人流如织的著名商业街。今天,太原街已经拥有数百家临街店面、多座现代化大型商场和大型专业市场,日客流量达到百万,日交易额过亿元。

城市记忆 老沈阳商业印记

从近代兴起的骡马市到现代市场的改革开放,从物资集中交易的小时代到物质极大丰富的市场经济,太原街以其雄厚的商业底蕴一度成为引领几代沈阳人消费变革的隆兴之地,也深深烙印成这座城市的商业记忆。

圈楼、冷食宫、生生照相馆、沁园春食品店、外文书店„„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触动了几代沈阳人对这条百年老街的回忆。

提起以前的太原街,不少老沈阳人首先会联想到曾经红极一时的和平副食商场、新华书店、兰州商场、妇女儿童商店、工艺美术大楼等颇具代表性的商业建筑。

年近七旬的郑大爷至今还记得1952年老联营公司开业时的场景。当年坊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乡下佬进城,一身趟绒。先进饭店,后逛联营。”郑大爷告诉记者,“当年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以来沈阳联营购物为荣,我们作为沈阳人自己也觉着脸上有光。”

潮流崛起 引领风尚始变革

太原街的现代商业文明,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投资客来此兴业。新店涌入,品牌涌入,泛太原街地区的商业繁华曾经如日中天,让沈阳从工业重镇到时尚前沿的转身华丽而优雅,更使得这座东北门户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潮流生机。

时间进入现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带来商业文明的蓬勃崛起,让太原街活力四射,如沐春风。

现代太原街的商业启蒙,从1987年中兴大厦的破茧而出开始,从1995年起新世界百货南京街店、太原街店、中华路店的相继进驻迅速升温,从2005年东舜百货、2006年五洲商业广场和华联商厦的纷纷落户而格外热闹,从2008年伊

3 势丹百货和美美百货的高歌猛进再燃战火,从2009年万达广场携手百盛、国美、沃尔玛集体亮相以及2010年新玛特花季的后来居上而渐入佳境、登峰造极。

全沈阳乃至整个东北的首家港资、日资商场,面积体量最大的综合型购物中心,多到足以眼花缭乱的首次进驻的国内国际一线知名品牌„„太原街的商业名利场拥有太多令人艳羡的荣耀光环,也由此生发出更多潮流生机。

作为一个二线城市,沈阳的新店开张数量甚至远高于北上广。在很多奢侈品牌眼中,沈阳的地位飙升,速度紧逼国际前沿。而生来就喜欢追逐潮流的沈阳人,也从未像今天这样零距离触碰时尚的脉搏,享受足不出城便可购尽所需的生活便利。

所有这一切,太原街功不可没。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郭文新

■百年记录

太原街商业史上的N个第一

太原街在商业探索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众多举世瞩目的骄人业绩。其中很多个业界第一,不仅足以令沈阳人引以为傲,更在中国的商业史册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第一家百货商店

1920年,辽宁第一家百货商场——沈阳秋林公司开业。就连附近城市的居民都纷纷前往当年的“奉天市”逛街购物,场面堪称火爆。

第一家公私合营百货店

1952年,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中谷时计店”变成了第一家公私合营的百货店——国营贸易企业联合公司,就是沈阳人说的“老联营”。按照当时的社会消费水平,当年的联营公司堪比今天的市府恒隆、万象城。

第一家全国销售五强商场

1987年,太原街上又一家地标性商场——中兴大厦开业。中兴开业之后取代了联营公司,成为沈阳商场新一代的霸主,在2005~2009年,成功地跻身全国百货商场年度销售额前五名。

第一家港资商场

1995年,由香港新世界集团投资的东北第一家商场——新世界百货南京街 4 店开业。这也标志着沈阳商业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拥有了主营国际一线奢侈品牌的“高端商场”。其后,新世界再下两城,实现了太原街“一条街、百米内、三家店”的错位经营。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郭文新

上世纪80年代沈阳太原街一角

一条千米长街的

“现代商业史记”

■记者手记

一条街路因“商”而起,便也因此多了很多故事„„

全长3950米的太原街横亘南北,东西辐射了泛太原街地区的众多商家。和平区乃至整个沈阳城的现代商业文明从这里起步,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与国际接轨。同时,这里惨烈的商业竞争也在每天上演。

寸土寸金的太原街是历来商业巨子们虎视眈眈的必争之地,不论是来自日本、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的投资巨擘,亦或是内地掘金成功不断涌现出来的操盘高手,但凡从事商业领域运营的,几乎没有谁不对其心生好感。

这也造就了今天太原街上的繁华景象,以至于面对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这么多大商场,徜徉在步行街上的沈阳人仿佛顷刻之间恍若隔世,大有广州、上海、北京一夜的时空错觉。

如果说,二十年前,尊崇时尚的沈阳人为了买个“LV”还得专程飞一趟香 5 港,或者托国外的朋友往回带;十二年前,土得掉渣的沈阳商业还不知道购物中心长啥样,与百货商店究竟有什么区别;六年前,人们根本听都没听过城市综合体,更别提怎样想象身处其中所能带来的便利,那么今天,这些都已不再是问题,我们得益于现代商业文明的迅猛发展,让一切皆有可能。

虽然坐拥流金淌银的地标街路,但商业从来都遵循“物竞天择”的生存法则,这也是其得以变革发展的重要考量。

从中兴、联营完成股权改革,由传统商业“四大国企”成功转型现代商业,到美美百货败走、新世界二店出让、五洲经营落败、伊势丹新玛特双双撤出,再到中兴方城盛大开业,太原街新天地、朗勤商道、兴隆一百强势进驻,太原街上关于商家走马灯式的交替故事永远都在上演。

记者做了一个统计,从2005年开始,太原街上平均每年都会开业2家大型商场,同时又关停一家商场。究其原因林林总总,有水土不服的,有受不了商品同质化的,有定位策略偏差的,有资本层面因素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对于消费者而言,常换常新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变化永远是商业惟一不变的主题。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太原街在自己的商业发展道路上逐渐清晰思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规划构想。同时,这条百年老街上的现代商业传奇,在弥散着战火硝烟的市场洗礼中砥砺前行,辉煌续写。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郭文新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高淳老街简介范文】相关文章:

民俗旅游高淳老街07-10

高淳概况范文05-16

江苏高淳范文05-16

高淳陶瓷案范文05-19

高淳旅游攻略范文05-26

南京高淳旅游范文05-30

高淳二模试卷范文05-26

老街策划范文05-16

宁波老街范文05-17

骑楼老街范文05-17

上一篇:发展老龄事业范文下一篇:个别谈话提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