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可爱的小猫教案

2022-08-26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可爱的小猫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数学可爱的小猫教案

可爱的小猫教案

可爱的小猫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的书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3、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

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我们之前学习过“一共有多少”和“还剩下多少”大家还记得吗?(记得)。好,那我现在来考考你们,当我们要计算一共有多少时应该选择什么运算?(加法);当我们要计算还剩下多少时应该选择什么运算?(减法)

大家刚才是回答非常的棒,这说明你们把之前学习的数学知识掌握的很棒,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小猫吃鱼”,这节课我们能学到那些数学知识呢?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往下看。

设计意图:在谈话导入时,先复习之前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回顾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为今天的学习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今天是小猫的生日,猫妈妈给小猫准备了它最爱吃的食物——小鱼。(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0页的“小猫吃鱼”情境图),小猫特别开心,大家来看第一幅图,我们来一起数一数,盘子里一共有多少条鱼?(学生自己数一数得出结果)

盘子里原来有3条鱼,小猫实在着急了,就吃了1条鱼,这时盘子里剩下几条鱼? 大家注意,现在我们要计算还剩下多少应该选择什么运算?(减法)。好,谁能告诉老师你的算式?鼓励学生举手回答,表扬答对的同学。

小猫觉得妈妈准备的小鱼实在是太美味了,所以忍不住又吃了一条,大家现在来看看,盘子里还有几条鱼?叫一个学生回答,订正起答案和算式,对其表扬。

大家看最后一幅图,看看发生了什么?(小猫再吃了一条鱼),大家看盘子里现在还有几条鱼?(没有了)

给学生强调:数学中用0表示没有了。

这个情景的处理,让学生通过童话故事来逐步经历递减的过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减法的意义,同时,帮助学生理解的书时0的减法算式的意义。

2、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把计数器上的5个珠子,分开拨成了4个一堆和1个一堆,你能用我们学的数学知识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列出两个算式。继续进行,老师把5个珠子分成3个一堆和2个一堆,让学生根据第一个列式来说出两个算式,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剩下的三个小题,教师巡视,对有错误的学生及时纠正。最后全班一起订正。 学生在拨珠子的活动中初步理解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在填写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从有到无的递减过程,体会得数是0 的减法算式是意义。

3、试一试。

套圈是一项健康有趣的娱乐项目,你看这个小朋友的手里拿着4个圈,(出示课件情境图)你们猜一猜,他可能套上几个?(拿着4个圈,可能套上1个,也可能套上2个…) 当小朋友套上1个圈时,你能看图列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吗? (1+3=4或3+1=4)(4-1=3或4-3=1) 帮助学生理解清题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算式,从而巩固对加减法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的互逆关系。

4、巩固练习

展示教材第31页的情境图,淘气吹泡泡,这是一个连续递减的情境,先引导学生看懂连续的四幅图的意思,先讲一讲数学故事,再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猫吃鱼,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当把所有的物体都拿走以后,一个也不剩了,这就用0来表示,也学会了看一幅图列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进一步体会了减法的意义。

五、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猫

3-1=2 2-1=1 1-1=0 2-2=0 3-3=0

第二篇:《可爱的小猫》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小猫》教学设计

七一示范小学东校区 薛娜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3.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教学难点: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听算

2、导入: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都不错,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加减法。

(二)新授

1、引入

师:老师手上有三个笑脸要用来奖励刚才表现好的同学。(奖励一个笑脸给一名学生)

师:刚才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和数学有关的吗?

生:老师有3个笑脸,奖给了…1个,还剩下2个。用算式表示是3-1=2。

(继续奖励笑脸,请学生说出数学表述和算式,直到送完)

生:老师有一个笑脸,奖给了…1个,还剩下0个。用算式表示是1-1=0。

师:3个笑脸都发完了,老师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所以1-1=0。得数是0的加减法,这就是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2、进一步学习

(1)主题图

师:猫妈妈把3条鱼做好了放在家里。小猫在家等了好长时间,妈妈还没有回来,小猫会怎么做呢?

生:把鱼吃掉。

师:那我们来看看吧。(PPT出示图2)

师:发生了什么?你能用数学语言讲讲吗?

生:盘子里原来有3条鱼,小猫等妈妈等的实在着急了,就吃了1条鱼,还剩2条鱼,3-1=2。

(类似方式理解图

3、4)

生:盘子里还有1条鱼,小猫又吃了1条鱼,还剩0条鱼。1-1=0。

师:我们一起来完整的看故事吧!你能用学的数学知识把整个故事说出来吗?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PPT呈现)

(2)拓展

师:如果只看第一幅图和第四幅图的情境,可以怎么列式呢?

生:3-3=0。

师:如果只看第二幅图(盘子里有2条鱼)和第四幅图的情境,又该怎么列式呢?为什么?

生:2-2=0,因为第二幅图的盘子里有2条鱼,第四幅图2条鱼被小猫吃了,所以说是2-2=0,最后1条鱼也没有了。

3、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师:数学的研究常常要借助工具,像之前帮助我们比较的天平。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计数器。

(学生数,老师拨5个珠子)

师:(拨走一颗珠子)你能用数学语言给大家说说刚才发生了什么吗?生:有5颗珠子,老师拨走了一颗,还剩4颗。算式是5-1=4。(板书)

师: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

生:1+4=5。

(继续以这样的形式感受,板书10个算式)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黑板上列出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呢?

4、进一步理解互逆关系

师:同学们都喜欢套圈的小游戏吧!套圈是一项健康有趣的娱乐项目,有个小朋友的手里拿着4个圈,他可能套上几个?几个没套上?我们一起来看看!

(1)当小朋友套上1个圈时,你能看图列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吗?(1+3=4或3+1=4)(4-1=3或4-3=1)

(2)当他套上2个圈时,该怎样列式呢?(2+2=4 4-2=2)

(3)当他套上3个圈时,该怎样列式呢?(1+3=4或3+1=4)(4-1=3或4-3=1)

(4)当他把所有的圈都套上了,该怎么列式呢?(0+4=4或4+0=4)(4—4=0或4-0=4)

5、小结

师: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得数是0的计算,知道了当把所有的物体都拿走以后,一个也不剩,这时候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就是0。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0页,回顾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完成书上填空。

(三)练习

1、P31 第一题

(1)逐一出示PPT,理解图意,同桌相互说。引导学生表达:他吹了5个泡泡,破了1个,还剩4个,又破了2个还剩2个,又破了2个,还剩0个。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PPT练习

练一练,口算(PPT出示题目,开火车完成)

3、游戏活动:拍手游戏-与我相加等于…

(四)课堂作业:P31 第三题(独立完成在课本上)

(五)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可爱的小猫_教案1

可爱的小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有序数对表示方格图中点的位置会按要求将数对中的数扩大或缩小,从而完成图形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在描绘小猫天天、晶晶和欢欢的轮廓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感受如何才能画得与原来的图形相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有序数对表示图中的点的方法,并能应用数对中数的扩大或缩小,完成图像的放大或缩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回想一下,怎样放大或缩小,才能使得到的图形像原来的图形?

生:把图形的各条边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才能使得到的图形像原来的图形

(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原图的每条边都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得到的图形才会与原图相像)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二、合作探究

1.活动一:课件出示小猫乐乐的轮廓图

师:乐乐由十个不同的点连接成的轮廓图,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可以表示这些点的位置?(数对)

师:什么是数对?(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点的位置)比如A(2,0)2表示?0表示? 师:分别说说B,C,D各数对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师:用数对表示剩下的点。

小结:在方格图中,可以用有序数对来表示位置,一般第一个数表示其所在的列,第二个数表示其所在的行,然后将这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2.活动二:课件出示表格

1 / 2

师:小猫家族中还有天天、晶晶和欢欢三只小猫。他们比较神秘,他们的样子需要我们自己来找、自己来画。当然他们还是有给大家提示的,请看表格。这四只小猫是一家人,所以他们的相貌直接可是有联系的,就看大家找不找得到规律。

生:小组合作探究规律,找出组成三只小猫轮廓的点,填完表格。 3.活动三:画小猫轮廓

师:好,现在我们找到了组成天天、晶晶和欢欢轮廓的点了,该是我们大展身手,揭开他们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了,动手操作画出三只小猫的轮廓。

(可以男女分工合作) 生独立操作画图 展示作品

观察比较,说说哪只长得像乐乐,原因?

小结:只有数对的两个数都扩大相同的倍数,形成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才像。 4.活动四:设计方案

师:生活中, 我们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将图案进行变形(出示M) 请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展示交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猫

乐乐 天天 晶晶 欢欢

A (2,0) ( 4,0) ( 2,0 ) ( 4,0 ) B (4,0) ( 8,0) ( 4,0 ) ( 8,0 ) C (6,2) (12,2) ( 6,4 ) (12,4 ) D (6,6) (12,6) ( 6,12) (12,12) (X,Y) (2X,Y) (X,2Y) (2X,2Y)

2 / 2

第四篇:可爱的小猫小班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画、撕、贴、卷的技按步骤做出可爱的小猫。

2、能借助工具让小猫站起来。

3、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学具:一次性拖鞋人手一只、蜡笔人手一只。

教具:各种材料,示范图、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起兴趣

师:今天有一位你们非常喜欢的动物明星来看你们了,我们喊

1、

2、3把它请出来。(播放视频)

二、认识操作工具,了解操作步骤

师:看米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次性拖鞋)

师:米奇交给我么的任务就是用它做成一只可爱的小猫,去参加一个小动物展览会。

师:做成一只小猫会用到哪些工具呢?(出示工具)

师:米老鼠偷偷告诉我们,想要做成一只小猫,我们要按照步骤来。(了解步骤)

三、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

1、分享成功的秘诀

2、探索让小猫站起来

师:你有办法让你的小猫站起来吗?(提供工具,让幼儿自主探索)

五、结束活动:米奇妙妙舞

师:今天我们宝宝动手动脑都取得了成功了,是时候跳米奇妙妙屋了。起跳)

让我们带着小猫去参加展览会吧。

第五篇:可爱的小猫

我姐姐家养了一只小猫。它长得非常可爱,我很喜欢它,就让我讲一讲那只小猫的故事吧!

有一天我去姐姐家玩,正好姐姐家有一只小猫咪,那只小猫咪在姐姐家呆了一个星期还没给它起名字呢,于是,我和姐姐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珍珠”,“珍珠”的头圆圆的,就像一只小篮球。他的眼睛水汪汪的,并且还会发光,就像绿色的小灯泡。“珍珠”的耳朵是三角形的,听觉可灵了,一有响动,它马上的迅速不走了,竖耳细听。它的鼻子小小的,嘴边上长着几根长长的胡须。我听姐姐说,这胡须可有用了,“珍珠”用它来测量老鼠洞有多大,看看能不能钻进去。“珍珠”的四只脚上都长着梅花形的肉垫,走起路来,一点声音也没有。

每当到姐姐把小鱼倒进“珍珠”的小盘子里时,它就高兴地在桌子下面跳来挑去,又在我姐姐的腿边蹭来蹭去。“珍珠”爱吃鱼,有一次,姐姐拿着一个“小鱼”逗“珍珠”玩,姐姐故意拎着那“小鱼”在’“珍珠”眼前时而左晃晃,时而右晃晃,时而升高,时而降低,它就用一只前爪敲打“小鱼”,还跳起来去抓它,过了一会,姐姐发现“珍珠”有点累了,姐姐就把“小鱼”放在了地上,“珍珠”看了,赶紧跑过去咬了一口,后来它发现上当了,“珍珠”就一边怒气冲冲地看着姐姐,一边生气地“喵喵”直叫,好像在说:“主人,你真坏,我不跟你好了!”它不高兴的时候你可不要去惹它,如果你惹它了,它就会用它锋利的前爪来挠你,疼极了。

“珍珠”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抓老鼠是很厉害的,晚上我在姐姐家睡觉的时候,突然听见客厅有微微地动静,我决定下床去看一看,我静悄悄的走进客厅,啊!我借着月光,看见“珍珠”趴在地上恶狠狠地盯着一只老鼠,好像在用眼光说:“我一定要把你捉住!”而老鼠呢?老鼠还在啃一个东西!“珍珠”趁这个时机,一下子扑了过去,就把老鼠按在了“珍珠”的爪子下,我不禁“啊”了一声喊道:“哇!“珍珠”你好棒哦!”“珍珠”转过来欢快的叫了几声就像在说:“哈哈,捉老鼠可是我的强项啊!”

我非常喜欢姐姐家聪明的小猫咪——“珍珠”。

逊克县实验小学五年级:田琳

上一篇:思想品德期末测试题下一篇:数学课堂与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