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营改增”对会计的综合影响

2022-09-11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 税制改革也不断得到重视和落实, “营改增”是近年来我国税收制度较大的变化之一, 是指营业税改增值税, 企业无须再就营业额缴纳税金, 至2016年底, “营改增”的推行已经实现节税超过7000亿元。需要注意的是, “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除去税负之外, 还涉及经营活动、会计工作等各个方面, 就“营改增”对会计的综合影响进行分析有一定的必要。

2“营改增”对会计相关工作的影响

2.1 工作内容增加

“营改增”的不会显著降低国家税收水平, 也不会持续降低企业税负, 其主要作用是减少重复征税, 将营业税和和增值税双向收税模式改为单一的增值税收税模式。换言之, 如果企业当前经营状况较差, 可以减轻传统税制下的纳税负担。企业为求追求最大经济效益, 需要合理控制增值部分, 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单一追求业务范围、营业额的增长, 这使会计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明显更为多元化, 实际工作内容增加了。

2.2 成本核算方式变化

成本核算对企业税负的影响是始终存在的, 在“营改增”过后, 这一影响进一步加深, 成本核算方式也因此受到影响。企业此前的会计工作中, 需要判断和分析自身进项税务状况, 并明确记录, 作为核算成本的基础。“营改增”推行后, 企业更加重视成本和收入之间的差额, 会通过会计方式使增值额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成本核算工作较以往更为精细, 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复杂。

2.3 收入核算的变化

企业收入核算包括现金核算与利润核算, 企业的税负也主要受到现金核算和利润核算的影响。企业税务压力大, 现金不断减少, 利润会自然降低, 在税务制度创新和改革后, “营改增”得到推行, 要求企业就收入核算投入更多精力, 尤其是毛收入 (现金核算) 、纯收入 (利润核算) 方面, 企业会应用更多会计方式控制其差额, 减少自身税负, 这是“营改增”的对会计工作最大的影响之一。

3 会计工作应对“营改增”影响的方式

3.1 工作模式更趋精细化

精细化的工作有利于企业应对“营改增”的影响, 会计工作尤其如此, 比如对增值税的计算, 当业务实际发生、企业获取经营收益后, 应考虑产生成本的所有环节, 作为计算增值部分的基础。假定某物流企业会计人员进行成本分析, 可以应用拓扑学原理, 设总目为“成本”, 在总目下, 设置人员支出、设备支出、燃油消耗、路桥养护费用、行政费用、仓储费用、防损支出等等一系列分目, 再以权重系数为标准, 对所有影响成本的因素进行排名, 分别进行分析。如设备支出, 物流工作需要车辆、托盘、起重机等设备, 购买设备、维护设备的消耗应分别给予计算, 不同型号设备的价格、相同设备不同时期的价格差异也要给予考虑, 通过精细化的会计工作, 得出科学可信的结果, 这一方式有利于企业了解税负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工作, 更好的应对“营改增”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3.2 建立分析模型

由于大部分企业的实际工作带有周期性、规律性, 而且往往是模式化、缺少变动的, 这使会计工作具备了流程化进行的条件。“营改增”模式下, 企业可以收集自身工作的基本状况, 评估未来发展需求, 建立针对会计工作的分析模型, 模型可以涵盖所有工作环节, 也可以针对某一项具体工作, 主要目的则是作为会计工作的辅助, 进行成本、收入、利润的预估等。以毛收入计算为例, 企业以每个月为基准, 收集近三年来每个月的毛收入水平, 获取基础数据后, 应用线性规划原理, 以时间为纵轴, 作为线性约束条件, 以毛收入数值为横轴、作为变量, 将每个月的收入以一个点的形式通过分析图进行展示, 整个分析图中最密集的部分作为常规值, 取其平均数, 乘以收入增长率, 就可以用于当前每个月毛收入的评估。分析模型有利于提升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 应对“营改增”的影响。

3.3 选择合适的会计工作方式

“营改增”模式下, 企业需要就增值部分缴纳税金, 与此同时, 为求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企业也会设法在增加收入的情况下控制成本, 尽管不同企业的具体操作办法存在差异, 但均可以通过完善会计工作的方式应对“营改增”的变化, 比如小微企业的独立会计核算制度。按我国现行法规的规定, 个体工商户每个月的收入少于30000元是无须纳税的, 因此部分小微企业会采用分部经营制度, 在拥有两处经营场所的情况下, 每一个场所注册一部执照, 即便法人代表相同, 但收入、成本以及增值部分的核算都是独立进行的, 只要各处经营部每月收入低于30000元, 就无须纳税, “营改增”的影响也因此得到更好的应对。

4 结语

通过分析“营改增”对会计的综合影响, 了解了相关基本内容。总体来看, 在“营改增”模式下, 为求追求经济效益, 完善实际工作, 会计相关工作的内容增加、成本核算以及收入核算都出现了变化, 应对这些影响的方式包括对工作进行精细化拆分、建立分析模型、选择合适的会计工作方式等。深入了解“营改增”对会计的综合影响, 有利于在后续工作中合理加以应对, 提升工作水平。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税制的一次重大改革, 去除了此前纳税活动中重复征收的部分, 理论上总体降低了企业税负, 但也使企业其他工作必须进行调整。基于此, 本文以“营改增”对会计相关工作的各类影响为切入点, 简述成本核算、收入核算等方面的变化, 以此为基础, 重点论述应对相关影响的方式以及各方式的具体内容, 旨在通过分析明晰当前状况和理论内容, 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成本核算,收入核算,分析模型

参考文献

[1] 童锦治, 苏国灿, 魏志华.“营改增”、企业议价能力与企业实际流转税税负——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 2015 (11) .

[2] 高萍, 徐娜.“营改增”对电信行业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 (7) .

上一篇:易燃易爆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下一篇:找准切入点,巧解文意——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