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钢琴培养方法刍议

2022-09-11

当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 很多家长在孩子学龄前就培养孩子学习一样特长。比如舞蹈、美术、乐器等等。其中, 大部分家长选择让孩子学钢琴。作为教师, 我不禁要询问各位家长, 您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其实, 学钢琴和学文化知识一样, 不是孩子在街头巷尾的玩耍, 也是必须要认真对待的。在此给各位家长提出一些建议:

1 征求孩子的意见

当您有愿望让孩子学习钢琴时, 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应该与孩子商量, 求得意见的一致, 并在您与孩子沟通前, 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如经常玩音乐游戏, 唱歌、跳舞等等。有可能的情况下, 可经常观摩其他孩子的学琴, 让孩子能耳闻目睹小朋友弹奏的音乐, 让孩子有感性的认识, 从而产生学琴的愿望。

2 做好经济付出的准备

学钢琴的家庭, 一般来说, 需要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因为购买一架钢琴至少需要万元左右, 学费一个月也需要好几百元, 而且学钢琴是一项长期投资, 短短的一两年之内是看不出什么成效的。

3 做好精神付出的准备

许多家长都误认为学钢琴比学文化课要简单, 其实则不然。文化课的学习通常是一节课一个知识点, 但学钢琴却在一节课内有很多知识点。比如数学课讲到“勾股定理”时, 老师在一节课45分钟内都会围绕“勾股定理”的求证、应用去讲解, 不再涉及其它内容, 过一段时间还要回头复习。而钢琴课则不一样, 每一节课都有大量的内容, 比如《哈农》、音阶和琶音、练习曲、复调、大型奏鸣曲等等。每一项的知识点、训练目的都不一样, 内容就很多。但如果加以缩减, 在知识结构上就只有深度, 没有宽度, 达不到很好的训练效果。所以需要家长在课上和孩子一起学会相关知识, 以便于课下辅导孩子练琴。另外, 家长每天要陪伴孩子练琴2小时以上 (培养兴趣爱好的底线) , 数年如一日。

4 不可半途而废

一般来说,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和幼儿园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学校里每天都会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 许多家长不堪重负, 最后选择放弃学习钢琴。其实如果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 还是能度过这一关的, 毕竟小学的功课不比中学。儿童处于成长阶段, 学得快, 忘得也快。如果放弃一段时间之后再继续学习, 花费几年时间学到的技巧可能全部付诸东流, 就连应付基本的识谱也变得很困难。

5 钢琴老师的选择

选择一位好教师, 是大多数琴童家长的愿望。怎样选择, 要经过反复全面的思考。孩子虽小, 但学习的人门非常重要, 哪怕是两三个月的学习, 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教师的个性、品格和知识面等都应考虑。如一经选定, 家长应给予充分的依赖, 这点很重要。

5.1 选择一位合适的老师

每一位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都各自不同。有的只希望孩子有个好的兴趣爱好, 把闲暇的时间利用起来;有的则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这方面的杰出人才。对于这两方面不同的需求, 家长就要有针对性地给孩子选择一位合适的老师。

培养兴趣爱好的, 只需要给孩子选择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就可以了;而准备深造的, 就需要给孩子选择一位学院派的钢琴专业的老师。对于前者, 老师每节课布置的曲目不多, 孩子练琴所需要的时间不长, 压力不大。对于后者, 老师专业性强, 教学规范, 每节课布置的曲目比较多, 孩子练琴所需要的时间相应地就长, 压力大。但同时孩子的基本功打得就扎实一些。

5.2 选择一个好老师

如果孩子确实在这方面很有天赋, 而且也愿意向这方面发展, 家长就应该从孩子的启蒙抓起, 一定要给孩子选择一位优秀的教师。在选择这样的教师时应注意一些问题:

5.2.1 教学简单化

一个好的钢琴老师并不在于每节课都给孩子教什么高深莫测的知识, 弄得一节课下来学生、家长都云里雾里, 而在于他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孩子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 所以只有简单化的教学才是最成功的教学。

5.2.2 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是快乐的

对于学音乐而言, 主要提倡快乐教学。因为音乐和别的知识不一样, 要有很好的心情状态才能找到感觉。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 老师就加以训斥, 孩子总在一个沮丧的心情下学习, 不但提不起兴趣, 时间一长, 很容易对学钢琴产生抵触情绪。

5.2.3 不能把考级作为唯一手段

很多家长都把考级作为评定老师和孩子的标准, 其实则大错特错。考级只是促进孩子学习的其中一种方式, 但不是必要、唯一的手段。中国目前有少数考级市场以盈利为目的, 只要来报名就发证书, 不管考生水平如何, 从而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一些家长和老师只让孩子练考级曲目, 短短的几年内, 孩子能够考个比较高的级别, 甚至有的能把十级考过。但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 除了考级曲目以外, 什么都不会弹, 什么也都不能弹。由于只练考级曲目, 无形上是对孩子的一种揠苗助长的教育, 基本功打不牢, 不但演奏上达不到乐曲的要求, 而且很快就会出现错误百出、进步困难的情况。

相反, 有的老师、家长反对考级, 对考级“恨之入骨”, 这其实也是不可取的。在孩子学习一段时间的钢琴之后, 适当地参加一次考级, 相当于孩子对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交上一份答卷。有成绩就要给于肯定, 有缺点就要找出来加以弥补。

5.2.4 因材施教

早在古代, 孔子就曾经提出过“因材施教”的观点, 但古往今来, 还是有很多老师上课时照搬教学程序, 对学生“一视同仁”。其实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 完全按照条条框框授课就把整个教学过程变得很机械, 对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因素不能及时解决, 影响了学生的进步, 甚至带来严重的后遗症。

除此之外, 好的教师也应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于自己教学经验的积累、时代的发展带来的孩子的智力的增长及其他因素的变化, 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学。这个时候, 对待孩子出现的同一问题就有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由此看来, 一个好的教师并不在于能够解决多大的问题, 而在于把学生出现问题的几率降到最低。

6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任何学习都存在方法, 学习钢琴也不例外。首先要严格按老师的要求, 循序渐进的学习, 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孩子自己思考。不能因为孩子慢, 而家长用语言提示代替孩子的思考。这样起先看起来好象效率快, 但长期下去就容易产生孩子学习时对家长的依赖, 这就产生了家长的负担。最终成了琴重最大的学习障碍。最初的学习应该是按部就班的, 循序渐进的。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摘要:在“钢琴热”日益风行的时代, 钢琴的学习竞争也日趋激烈。针对家长对孩子的不同要求, 制定不同的学习标准、选择不同的老师成为学习的关键, 同时又应当做好一系列的准备。

关键词:钢琴,教师,学习

上一篇:基层医院脑卒中后偏瘫早期康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下一篇: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